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及指导策略

时间:2020-08-15 14:48:02

相关推荐

分享阅读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本,配合特定的阅读教育法和教育辅助材料。在幼儿园或者家庭的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不以学习为外显目的,共同语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阅读特点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采取的指导策略也应各有侧重。大班幼儿正处在从分享阅读往自主阅读的方向过渡的阶段,他们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一、能仔细观察画面,关注细节,但联想、推理能力欠缺

大班幼儿较中小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他们能观察到画面上所有的细节,包括人物服饰的变化、表情动作变化、四周景物的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化代表了什么,对下面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影响或者是暗示,大班幼儿尚不能主动去挖掘。以读本《池塘》为例,幼儿能很快观察到刺猬来池塘边喝水的时候背着浆果,猴子的尾巴上有香蕉,但是却不会主动推断出刺猬来自浆果丛,猴子来自香蕉林。他们只关注到画面本身,而没有发现页与页之间的联系,这样阅读,势必会影响幼儿对故事情节的了解,他们看到的是一幅幅的画面,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指导策略:运用提问策略和预测策略,引导幼儿探索页与页之间的关联

针对大班幼儿的这一特点,教师家长可以运用提问和预测的方式进行指导。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家长)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再让幼儿根据画面传递的信息预测读本内容的发展,接着展示下一页,证实孩子们的预测,并继续观察故事的发展。这样一来,故事的连贯性加强了,幼儿不仅关注到画面,还注意到了页与页之间的关联。仍以读本《池塘》为例,书中每幅图上都有与下一页相关联的部分,动物的身上的果实暗示着它们来自何处。在景物的那一页里,画面的角落里都画有下一场景,也预示着下一页会出现什么动物,这是这一读本的一条主线。于是,教师活动中先提问:“谁来了?它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细节。随后又进一步抛出预测性的问题:“它可能从哪儿来?你怎么知道的?”让幼儿根据线索进行猜想。问题如此反复出现两三次之后,幼儿就明白了,每一页都有通往下一页的线索,他们就开始主动探索,一翻到新的一页,他们就能说出:“熊来了,它最爱吃蜂蜜了,下一页一定有蜂窝。”“蜂窝后面是萝卜地,等下小兔子要来了。”当一次次的猜测得到证实后,幼儿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了解得也更深入了。继续以这种策略指导幼儿阅读同等类型的读本,幼儿就能渐渐地在观察画面的同时,学会思考、推断故事的进展。

二、能认识少量文字,喜欢文字阅读,但不了解词意

经过小班和中班的积累,大班幼儿已经能够认识一些简单的文字了,这为他们的自主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日常阅读中,许多幼儿已经开始独立阅读,或同伴分享,他们不再满足于画面欣赏,更多地开始关注文字。常常可以看到小朋友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中间的小朋友指着书,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旁边的小朋友不时插话:“这个字是‘飞’,我认得这个字。”在争执和讨论中,他们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但是,如果教师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们却回答不出来。不明白词意,也就不能真正看懂书中的内容。所以,教师(家长)在这个阶段必须帮助幼儿建立音形义三者的联系,让幼儿不仅识字,还能明白字、词意。

指导策略:

1、采用小书阅读的策略,让幼儿主动发现问题。

中小班的分享阅读形式多为师幼分享,大书阅读,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逐页观察,然后才阅读文字。也就是说,他们是先了解了故事内容,再认识文字。而对已经认识不少文字的大班小朋友,可多采用小书阅读的方式。一来可以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二来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学会提问,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例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会马上向老师询问,同伴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如此一来,字的形和音便能很快联系到一起。这时,教师再抓住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人物的表情动作,再结合文字,就能达到理解词意的目的。

2、运用表演的形式表征,帮助幼儿理解词意。

当然,有一些词不是幼儿观察画面就能完全理解的,例如,在《蝙蝠和老鼠》中,第一页就指出了这是一只自以为是的老鼠。可是什么叫自以为是?书中画出的是老鼠抬着头,挺着胸走路的样子,这样就是自以为是了吗?幼儿还是不明白。于是,教师就运用了表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阅读完故事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故事表演,扮演老鼠的幼儿不仅走路是昂着头,挺着胸,说话的声音还特别骄傲。观看完表演,幼儿才真正明白了“自以为是”的含义,就是很骄傲的样子,瞧不起别人。

三、能看懂故事情节,但不了解故事涵义

大班的分享阅读读本,除了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言语能力。阅读习惯为目的外,还关注到了幼儿的理解力和情感体验。以读本《聪明的小鸡》为例,读本目标中有“喜欢阅读情节跌宕的故事,能体会其中的幽默与乐趣”与“能理解故事中各个层次与主题的关系”两条。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看懂故事情节,更要领会故事的涵义。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第一课时结束后,幼儿对故事情节已经有了深刻印象,不少幼儿能完整地复述出故事内容。可是问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或者“为什么说它是聪明的小鸡?”“小鸡为什么一开始不和狐狸比叫声?”,多数幼儿就不吭声了,虽然有少数幼儿举手回答,也基本答不到重点。这说明,幼儿对故事的意义并不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指导策略:利用分段阅读和表格记录的策略,提升幼儿的理解能力。

分段阅读是指在完整阅读后,根据目标和故事内容将故事的重点部分分为几段,逐一阅读。这种方式可以使故事内容重点突出。表格记录是指教师从读本中提取主要人物、动物、物品等信息制作成图片,并放入同一表格中。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明确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系,使幼儿逐步建立起故事的结构。两种方式结合,便能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进展,层次间的关系。例如《聪明的小鸡》中,故事的重要环节是小鸡和狐狸的三次比赛。教师先引导幼儿阅读第一次比赛,并在表格中记录第一次比赛的内容、结果、小鸡和狐狸的表情。接着再阅读第二、三次比赛,再依次记下比赛内容、结果、小鸡和狐狸的表情。当表格记录完毕时,教师就提问:“每次比赛,都是谁赢了,谁输了?”“小鸡输了,它难过吗?它为什么还那么高兴呢?狐狸比赛完是什么表情?”“如果小鸡一开始和狐狸比叫声,狐狸会同意吗?”问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一些幼儿喊出来:“小鸡是故意输的,它想让狐狸的叫声引来农夫。”“那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鸡呢?”幼儿一起说:“聪明的!”这时老师再问:“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很多幼儿就能回答出:“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总之,分享阅读的指导策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抓住幼儿的学习特点,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让孩子们乐学、会学、主动的学。在阅读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时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获得发展,为他们成为终身阅读着奠定坚实的基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及指导策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班幼儿故事表演的指导策略

大班幼儿故事表演的指导策略

表演,故事,幼儿,形式,儿童,作用,大班,录像,情感,教师,经验,水平,角色,应用,指导,教育,活动,大脑开发,发展起,合理分工,多种方式,环境材料,非常重要,循序渐进

2020-09-26

指导大班幼儿开展故事创编的三大策略

指导大班幼儿开展故事创编的三大策略

幼儿,故事,教师,主题,活动,大班,支架,情节,语言,策略,经验,提问,画面,指导,图谱,孩子,学生,故事情节,能力,活动中,设计意图,发展,内容,线索,题目,设计,作品,指南,感叹句,文学

2020-08-14

指导大班幼儿开展故事创编的三大策略

指导大班幼儿开展故事创编的三大策略

幼儿,故事,教师,主题,活动,大班,支架,情节,语言,策略,经验,提问,画面,指导,图谱,孩子,学生,故事情节,能力,活动中,设计意图,发展,内容,线索,题目,设计,作品,指南,感叹句,文学

2020-09-25

指导大班幼儿开展故事创编的三大策略

指导大班幼儿开展故事创编的三大策略

幼儿,故事,教师,主题,活动,大班,支架,情节,语言,策略,经验,提问,画面,指导,图谱,孩子,学生,故事情节,能力,活动中,设计意图,发展,内容,线索,题目,设计,作品,指南,感叹句,文学

20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