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编: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

时间:2011-06-20

中国历史故事春秋战国读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463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编: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编: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

创始人思维

发布时间:10 2007:59

说明:前面几节,读了中国商周关于世界观和秩序,算是民族的幼年时代,类似幼儿园毕业。本书上下两册一共七编,从幼儿园算起,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七个阶段。

从今天开始,进入小学,也就是第二编,从百家争鸣开始,开比较好玩了。

一 引言和背景

1 历史背景

从公元前九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也就是距离现在2800年左右,安定的秩序被搅乱了。

周厉王施行暴政,任用巫祝专政,禁止平民批评,使得国人(都市平民)造反,召公、周公联合起来取代周厉王,开始摄政,十四年后,周厉王去世,才把政权交给周宣王;

接着,周宣王又被姜氏之戎打败,开始搜刮民财壮丁,闹的人心惶惶,周王室在一点一点衰落;

又过了几年,镐京发生大地震,泾水、洛水、渭水枯涸,岐山崩塌,象征了西周进一步败象;

最终,周幽王被申侯率领的西部夷人,犬戎的军队杀死于骊山,西周灭亡。

第二年,太子宜臼在晋、郑、卫、秦等诸侯的拥立下即位,并把京都迁往洛邑,这是东周的开始。

东周建立时候的特点是:诸侯渐渐变得比天子强大,天子龟缩在今天的洛阳一带,靠着各诸侯国的扶持、救济和贡献,才能维持表面“天下共主”的象征意义。

于是,天下和谐整齐的秩序开始崩塌了。

2 理性的开始

与变乱的社会一起的思想世界,也处在动荡之中。

具体有三种情况和原因:

1)秩序的破坏使得过去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思想”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权威性,重新建立思想和知识对世界的有效解释,成为一种趋势。

2 王室的衰微使得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和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同时,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可以逐渐生养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的地位上下移动,使得他们的知识和思想处在变化之中。

3)知识 思想体系开始分化,周王朝的这些官失守之后,文化人的分化使得知识思想也在分化,并形成不同的思想流派。

正如《庄子.天下》说的,“悲夫,百家往而不返,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并不是一个悲惨的结局,而是一个思想辉煌的开始。

神话时代,心灵的平静和自明的真理终结了,过去那种无需思索的真理崩溃之后,人们不得不思索;

过去那种神话时代的自信消失之后,人们不得不在理智中重建自信;

过去那些天地有序的观念倾斜之后,人们不得不在观察中重新修复宇宙的格局。

在这个思想分裂的时代,人类才真正不完全依赖幻想的神明和自在的真理,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

于是,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代,也就是从公元前六世纪到三世纪,中国思想史进入了新的历程,作者引用了一个名字叫轴心时代,这里重新起了一个名字叫理性时代。

阅读理解:如果把前面第一编称为蒙昧时期,称为幼儿园,那时候还是跟着感觉走,那么这个阶段,就是必须要去上学了,就是理性的到来。但是这种理性,放在整个中国文化的背景上来说,只能算半理性。

二 第二编第一节:春秋战国时代的知识思想都是些什么?

1 概念

平均值不是精英的思想,是当时普遍接受的,能够理解的观念,并在这些观念支持下,人们应对外在变化的通常知识表现,

并且,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并通过普通教育能够代代相传,不是思想的精髓,而是普通的思想土壤。

2 六艺

春秋战国时期,据说在诸侯、大夫和平民生活中有“六艺”,就是礼、乐、射、御、数、书。

礼就是礼仪,前面说了不少;

乐就是音乐,这个也很有必要,音乐的作用就是把人的感性给找出来,传说孔子有一个音乐老师,专门学过弹琴;

射就是射箭,包括弹弓,到现在就是奥运会的手枪步枪、实弹射击,算是体育运动;

御就是开车,驾驶马车,现在拿到驾照也是必要的,田忌赛马就是比赛驾驶技术;

数就是计算,就是数理化;

书就是写字、写作,其实更多的指书画,那时候字和画还没怎么细分。

阅读理解:这里面文科和武科比较均衡,文武双全,感性和理性具备。

这里面,除了实用性的政治、军事、经济技术外,精神性的知识大概仍然是从商周传下来的,包括历算星占为主的天文学,龟策为主的预测学,象征为主的仪礼之学,

这些,在贵族的庙堂上影响了诸侯的观念,在平民生活中主宰了百姓的行为,下面具体说。

(一)历算之学和占星术

这类人干什么呢?

观察天象,预测解读是凶兆还是吉祥征兆,“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就是这个意思,这批人在当时算是文化人。

首先负责制作日历、颁发日历、安排闰月,因为这涉及到“礼”,是秩序的象征,安排正日、正时。

其次,负责四时之祭祀,左传中说,夏正的寅月、巳月、酉月、亥月有四种祭祀,大的祭祀,如果不按时,就会受到批评。

第三,他们要观察天象,记录云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都要记录,做准备,为的是验证祥瑞或者灾异。

最后,他们还要观察星辰,占验吉凶。他们对天象的观测和对人事的分析常常连在一起。

在他们的知识系统中,“天道恒常”,天道以象征的方式把人间的吉凶暗示给人们,

彗星出现和除旧布新,火星出现和人间灾难,都一一对应,这种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二)用龟策预言吉凶的知识

在当时,战争的胜负、迁都的利弊、人的生死、娶妻是否合适、都要占卜来预测,左传中有很多案例,就不列举了。

这些以“史”、“卜”为名的就是这类职业的文化人,尽管诸侯可以不听劝告,但是大多时候,大多场合,还是有效的,这说明这类知识的有效性,也就是说,这类知识还是被人信赖的。

左传中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他们相信,宇宙就是这样产生的,而龟、筮可以用来对宇宙结构和演化进行模拟,

自然是应该信任的。

举个例子。

春秋末年,宋国伐郑,赵鞅询问巫卜是否可以出兵救郑,占卜的结果是“遇水适火”,就问史赵、史墨、史龟,

这三个人以五行关系,赵鞅的名字,姜姓的历史等等知识,借助水火的象征意味告诫赵鞅不可伐宋,只可攻齐。

另一个人叫阳虎,用周易算了一卦,也不可以伐宋,赵鞅就打消了伐宋救郑的念头。

直到很晚,仍然这样做。

直到秦汉时代,人的禁忌还是很多,常常借助占卜做决策,他们自己还无法用理性来判断前途和命运。

(三)仪式的主持和意义的解释

周王室已经失去了思想和文化的权威地位,诸侯开始各行其是,仪式也不再千篇一律,这些诸侯国的文化官员,就运用自己的知识对仪式进行解释和批评,目的有两个:维护传统、建立新秩序。

书中有两个例子,就不列举了。

很明显的是,春秋时代以来,人们不再墨守陈规,而是对古代的仪式有所损益。

随着天下秩序的变化,礼仪制度的知识也开始变化,在这种变化中,仪式的象征意味和等级制度需要文化人来重新修订和解释了。

三 当时的知识思想背景

作为思想史的一般知识背景,历算和星占、龟策、仪式的操持,这些在社会上广泛应用的,由少数文人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知识谱系,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观念系统,

古人未必意识到了这种存在,但正是这种“日用而不知”的观念系统,极其强大,深深的潜藏在、潜存在人们的大脑中,充当了思想的背景,并且支撑着一切思想的合理性。

前面说过,很早以来,中国人已经形成了这种想法,宇宙是互相关联的一个整体,天地人之间有一种深刻神秘的互动关系,

不仅天文学意义上的天,地理学意义上的地,生理学意义上的人,乃至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可以互相影响,而且,

天地人在精神上也是互相贯通的,在现象上互相彰显,在事实上彼此感应。

这种观念在春秋战国依然延续。

举个例子。

左传中记载,有一次下了冰雹,问,冰雹的灾难可以抵御吗?

说,古代冬至时候开始藏冰,春天就把冰搬出来,冬天藏冰在“深山穷谷”,这样就可以把阴寒之气锁闭起来,春天出冰,要举行祭祀,这样才能将阴寒之气释放出来,

藏冰时候要祭祀,出冰时候也要祭祀,

可是,

如今藏的冰,又“弃而不用”,当然会发生冰雹灾难。

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天文知识,祭祀行为,预测技术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似乎是被连在一起的,

它们之间相互感应彼此相配,这种神秘的关系构成当时的知识背景,几乎没有人可以逃避这种背景的笼罩,

在人们心目中,这种背景是无须证明的预设和前提。

四 阴阳和五行思想

1 阴阳思想

阴阳的概念应该很早就有了。

最初和地理有关,西周金文中,阴阳指的是水的北南两面,但至少在西周,已经与天象发生了联系。

诗经中,“匪阳不晞”,毛传说,“阳,日也。”

大概很早时候,这种具体的阴阳就逐渐衍生成相当庞杂的相反相成的类名,并与前面说过的奇偶数字发生了关系。

周易中的阴阳两种符号,虽然从数字中来,但抽象出阴阳两个基本概念,说明人们已经有了二元对立的思想。

“论道经邦,燮理阴阳”这句话似乎透露,早在西周,阴阳就不只是表示山南水北的方位,而且包括了“见云不见日”和“云开而见日”的天象,包括了单双的数字,甚至包括了所有对立存在的一切事物的总概念,

尽管这时候可能没有自觉地归纳和理智的阐述,而只是一种普遍的无意识的观念存在。

在春秋时代,阴阳观念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国语上记载三川地震,说这是天地之气的失序,人们想象中两种具有根本性质的因子,“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

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阴阳是天地之气,不能失去秩序。

自然现象,人得病时候,都用阴阳来诠释,宇宙的一切都会有“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国语中说,“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阴阳成为宇宙中的两大基本粒子。

阅读理解:到现在,思想史还没看到逻辑,都是知觉和观念,就阴阳来说,不能不说这是智慧,直觉和观念触发的智慧。

2 五行思想

一般认为五行思想出现的比较晚,梁启超和顾颉刚都研究过。从文献资料上看,尽管五行概念定型化比较晚,但五行思想一直弥漫在春秋战国时代,

跟随前面数字信仰,成为人们普遍的观念。

据说,五行最初和地理有关,来自商朝的空间观念,但是超出了五方的范围,成了一个通用的类名。

五行相生相克,五行与四方、五色相配,五行与五神相配,这些说法已经有了。

作者举了左传的例子,这里就略去了。

我们可以知道,在比文献明确记载更早的时代里,已经有了五行的思想,这是很自然的事儿。

五 总结

宇宙、社会和人类的一体意识,阴阳五行思想,让人们有一种普遍认识,就是天地人之间,都有一种神秘的联系,人们在经验的基础上,把这种联系概括为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主要关系,加上一些次要关系,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各种相关部分相互感应,

感应有种种显示征兆,有不同的招取和禳除方法,

像伦理道德的善恶,巫祝史宗的祈禳都可以在这里成为关键力量。

也许在当时的人们心目中,宇宙与人类的感应和联系比现在知道的更广泛,在他们的视野中,世界是一个充满神秘联系的整体,而人在其中。

阅读理解:这就是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基本的世界观。

那个时代的人继承了商代西周的文化传统,那套象征秩序的仪式和已经成型的思想还没有崩塌的情况下,他们是这样思想的。

一般的知识和思想,只能缓慢的蔓延,中国文明突破的历史是渐进平和的,“礼崩乐坏”虽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和制度巨变,但并不是轰然、突然的坍塌,而是一点一点的瓦解,

传统的残存如此强烈,历史的象征如一块石头,变化是一点一点的风化,而不是巨变。

尽管很缓慢,很平和,但天道已变,思想也会发生变化,下一节,我们会看到这种变化。

10 2008:0410 1807:5110 1708:55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编: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编: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编: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背景

思想,知识,人们,观念,阴阳,五行,背景,诸侯,仪式,秩序,理性,宇宙,文化人,时候,变化,赵鞅,关系,天下,天象,左传,天地,平民,感应,数字,时代,概念,真理,周厉王,天子,意义上

2009-02-14 #故事会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一节:重构上古思想世界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一节:重构上古思想世界

思想,观念,人类,知识,世界,工具,四方,时代,历史,天地,部族,考古发现,巫术,技术,现代人,空间,研究,神秘力量,人们,中央,作者,制度,原始人,古代人,文献,思路,思想史,智力,弗雷泽,摩尔根

2009-09-09 #经典故事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节:商代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分子的起源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二节:商代的思想观念和知识分子的起源

观念,四方,祖先,思想,秩序,知识,方式,系统,人类,关系,宗庙,神灵,神秘力量,人们,人间,仪式,动物,意义,意识,祭祀仪式,原型,墓葬,天帝,时候,知识者,神界,结构,血缘,顺序,习俗

2013-08-27 #小故事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四节:从汉字演变看思维方式

中国思想史读书笔记丨第四节:从汉字演变看思维方式

文字,汉字,世界,意义,思维,思想,象形,分类,树木,中国人,人们,句法,符号,古代中国,甲骨文,现象,甲骨,语言,习惯,时候,语言文字,类别,石主,影响,还可以,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陶器,事物,事实

2019-11-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墨学复兴的思想史背景与鲁迅

墨学复兴的思想史背景与鲁迅

鲁迅,墨子,墨家,古街,精神,文化,人物,价值,兼爱,尧山,中国传统,墨家思想,故事新编,思想,实景,理想,章太炎,中国的脊梁,个人,儒家,创造性地,学者,天下,子文,宗教,显学,旅游区,玻璃,立人,途径

2018-11-04 #经典故事

活着读书笔记600字

活着读书笔记600字

富贵,余华,文字,命运,地主,一生,文章,时候,老牛,老婆,张艺谋,下小,作者,主人公,丹丹,产子,人生,人物,任何事物,内乱,儿子,内心,县长,历史背景,历史,力量,厚度,原著,家产,女儿

2020-06-28 #故事大全

《希望之地》读书笔记

《希望之地》读书笔记

故事,这本书,债务,技术,数据,读者,历史,背景,湛庐,好的生活,这个故事,人类,光棍节,刚石,政府,文字,结局,集团,一个故事,一句话,中的每个,硬科幻,这句话,中提,乌西卡,亚海,刘宇昆,小文,江波,康乾盛世

2019-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政治思想史03 隋唐宋元明清卷.pdf

中国政治思想史03 隋唐宋元明清卷.pdf

政治思想,政治,思潮,思想,改革,理想,君权,道德,天下,理学,专制,制度,君主,吏治,天子,东林党人,宗法,官学化,心态,文化,救世,王权,用夏变夷,纲常,何心隐,汉蒙,王阳明,王艮,耶律楚材,邓牧

2020-09-0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