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学习元 · 武春英 二下语文教案

时间:2020-08-03

二年级语文寓言故事写话

提示:本文共有 85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这里有所了解。课前教师要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资料,并拓展文本,开展 宝岛台湾知多少 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三、教学重难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四、课前准备 :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或图片、音乐磁带、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展示交流。出示日月潭的风光图片:这是什么地方?(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这里就是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板书课题)你们对日月潭了解吗? 把你课外搜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2、谈话质疑。师: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宝岛台湾游览,欣赏一下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板书课题)师生在地图上找到台湾的位置。师:看到课题你们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梳理:日月潭在什么地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二)感知1、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三)识字1、小组内由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后鼻音 朦、胧、境 ,前鼻音 环、隐 ,还要注意 绕 读第四声。2、组内自主识字交流:这些生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3、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夺红旗 抢摘 丰收果 竞猜(三)读议1、默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哪些能解决了?哪些还有困难?2、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教师相机进行点拨指导。(第一自然段写日月潭的位置;第二自然段写日月潭名字的由来;三四自然段写那里的秀丽风光。)(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交流日月潭的位置: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2、联系上下文理解 群山环绕 和 名胜古迹 的意思。日月潭名字的由来: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1) 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 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 圆圆的 可以跟 弯弯的 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4、引导学生用 因为 所以 和 之所以 是因为 的句式说说日月潭名称的来历。

(六)(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一、二自然段。(看图背诵 想象背诵 根据板书背诵)练习结合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日月潭的位置和名字的由来。(七)书写1、学习书写 岛、展、环、绕、建、纱 。教师根据实际重点指导: 展 字竖提左边不要多一撇。 建 字的 偏旁要与走之儿区别。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词语卡片:猜词卡 以打擂的形式抢读。2、分组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二)感悟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 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 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三)朗读1、指导读文: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雾的特点, 薄江 、 隐隐约约 读得轻一点。读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时,音调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艳丽之美,第二句要舒缓,声音较虚,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2、学生练习读 范读 配乐读(四)读思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 吸引 的意思。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 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 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 许许多多 )3、配乐朗读全文。(五)背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六)实践1、交流日月潭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日月潭,争做最佳 小导游 。在给同学作介绍时,力争用上积累的好词佳句。2.办个 宝岛台湾知多少 的图片展。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挖掘课外资源,拓展文本,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加深入。(七)写字1、学生观察其他六个字的写法,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巡视,强调 隐约、茂盛、省 中 点 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边 急 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 戊 字,斜钩要有力度,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 戌 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3、学生再写,体会字的结构和书写规律。4、班级展示学生作业,评选 小小书法家 。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规律,大胆进行书写尝试,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保证了写字教学过程的实效。观察发现,书写评议,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写字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资料袋

1、阿里山。阿里山在嘉义县东北,是大武恋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东面靠近台湾最高峰玉山。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这里所产的是世界罕见的高级建筑木材,如台湾杉、铁杉、红绘、扁柏和小姬松,称为阿里山特产 五木 。到了阳春三月,阿里山又成为一个绯艳绚丽的樱林。这里的樱花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列为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山上有高山博物馆,陈列各种奇木异树,高山植物园内种有热带、温带、寒带数百种植物,游人既可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增加见识。2、国父纪念馆。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纪念馆占地35000坪,为宫殿式建筑。馆外有中山公园环绕,还有九曲桥、池塘、假山、柳树等景色点缀。馆内四大展览室装饰精美,设计新颖,展示中华民国建国史及现代名家艺术品。此外,馆内的表演厅、灯光、音响设备一流,经常举办高水准的音乐会。国父纪念馆成为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

板书设计:

9`、日月潭

位置

日月潭 名字由来

清晨 隐隐约约

景美 中午 清晰

下雨 朦胧

课后反思:

10、葡萄沟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 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 爱屋及乌 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2. 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三、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

1、猜谜语。出示谜语: 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 沟 。2、欣赏歌曲。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听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板书课题)(二)自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葡萄干(gān) 钉(d ng)着 好(h o)客 水分(f n)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读议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四)交流第一自然段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欢的葡萄成熟了。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第二自然段重点抓住描写 夏季枝繁叶茂 、 秋季葡萄美丽 和 老乡热情好客 等语句进行感悟。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 凉棚 ,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 一个个 和 一个 的区别。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 五光十色 和 五颜六色 的区别。( 五光十色 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 五光十色 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3、抓住 准会 吃个够 等词语师生共同表演老乡招待的场面,感悟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4、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学生进入情境朗读课文)就要离开葡萄沟了,你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我们留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动笔把葡萄沟之行的感受以 签名留言 的形式写下来,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小结:葡萄沟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诱人,老乡又非常热情好客。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再读这句话)(五)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枝叶 ( )的葡萄 ( )的凉棚 ( )的老乡 ( )的葡萄干 ( )的沙果

(六)学写 吾、季、留、杏、蜜、密 六个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双胞胎 :蜜 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2)学生自己练习书写,教师相机进行重点指导。:蜜、密:第一笔 点 起笔要高,写在竖中线上;中间的 必 字尽量写扁,一撇不能漏掉。(3)小组内互相评价打等级。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临摹仿写,使教师的相机指导有的放矢。评价交流,激发了学生写好字的兴趣。

(七)作业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葡萄沟的葡萄。 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配乐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介绍葡萄沟的葡萄。(二)读文1、看录象,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2、自由读,画出描写葡萄干特点的句子。理解 阴房 和 碉堡 的意思,感悟葡萄干的特殊制法。3、推销葡萄干: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用怎样生动的话语打动每位顾客?深入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在推销和表演中感受到新疆的风土人情。4、葡萄沟景美人美,葡萄干风味独特,我们情不自禁地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学生饱含深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三)拓展1、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哪些地方?2、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四)实践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筑成就等)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五)写字学写 坡、搭、摘、钉、沟、够 其他六个字。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沟 够(音近) 同偏旁:搭 摘;坡、搭、摘、钉、沟、够(左右结构)2、教师重点指导:够 右边的 多 字中,两个 夕 要上下排列,提醒学生不能写成左右关排。 摘:再次强调右边的同字框里是 古 。3、开展 小小书法家 擂台赛。

板书设计:

10、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葡萄 干 色鲜味甜 是个好地方

人 热情好客

课后反思:

11难忘的水节

一、教材分析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展现。文章图文并茂,紧扣 难忘 二字展开,内容突出 景难忘 人难忘 情难忘 。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二年级学生对泼水节的来历、周总理与人民的关系了解不多,课前应布置他们搜集有关的资料,提高搜集、处理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二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三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五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1、谈话导入。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傣族。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 泼水节。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1961年的泼水节,对傣族儿女来说,是永生难忘的节日。为什么是 难忘的 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2、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泼 右边是 发 不要和 波 相混。(二)自读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三)识字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ba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 花瓣儿 。 因为 的 为 读w i 。翘舌音有 蘸、寿 ,平舌音有 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3、游戏检查识字:抓 特务 、 对号入座 、 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换词比较: 火红火红的 可以换成 红色 的吗?(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 火红火红 的?3、指导读 练习读 齐读。(五)学习二、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2、 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引导学生用 因为 所以 练习说说原因。3、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 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 可以换成 走来 吗?为什么?你从 一串串 一条条 感受到了什么?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 欢呼 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 周总理来了! 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六)口头练习1、填量词 一( )花炮 一( )龙船 一( )花瓣 一( )象脚鼓2、照样子写词语。一串串 火红火红

3.读一读,再口头填空。鲜红的地毯 敬爱的总理 难忘的泼水节鲜红的( ) 敬爱的( ) 难的( )

(七)写字

学习 恩、寿、凤、凰、龙、度 六个字。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 凤凰 二字比较难写,可作重点指导。(1)都是半包围结构。(2)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 横折弯钩 的弯形写法,要注意指导。(3) 凤 字内是 又 ,要和 风 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 恩 与 思 的区别。1、学生观察临摹,练习书写。2、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3、学生互相评价打等级。4、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一)导入1、认读生字卡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二)读思学习四五自然段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交流A、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B、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 地毯 ,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1、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C、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3、练习说话: 一手 一手 、 一边一 边 (三)朗读1、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2、指导读:练习读 范读 分组读 竞赛读 齐读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四)实践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五)写字练习书写其他六个字。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示范书写。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资料袋

1、傣族有人口162万多人,主要聚居在西双纳州和德宏州。临沧的耿马、孟宝、思茅的孟连、玉溪的新平等30多个县也都有分布。傣族历史悠久,在近年发现的傣文史籍中,记述着远古时期傣族先民的活动 。 傣 ,意为热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建国前,傣族地区处于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过程。不同地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西双版纳为代表的领主经济保存比较完整;德宏、孟连、耿马是代表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的地区;景谷、新平、元江等内地的傣族地区地主经济已经确立。

2、傣族的节日主要有开门节、关门节、送龙节等,其中最隆重的是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人们认为互洒清水可以消灾弥难,互相祝福。节日里还举行堆沙、丢包、放高升,赛龙舟等活动。3、漫话竹楼 傣族人住竹楼已有1 4 0 0 多年的历史。竹楼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创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民居。顾名思义,竹楼是以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西双版纳是有名的竹乡,大龙竹、金竹、凤尾竹、毛竹多达数十种,都是筑楼的天然材料。

阅读在线 : 绿色的竹楼 西双版纳,一片翠绿。那儿的房屋很怪,不用砖,不用石,是用绿色的竹子建造的。竹楼是悬空的,由粗大的竹子支撑着。把竹楼架高,不但能防潮,还能在楼下养牛喂猪呢!据说,这种建房子的办法,还是当年诸葛亮教给傣族人的呢! 进竹楼,先得把鞋脱下放在楼梯边,光着脚走在用竹子铺着的地板上,凉丝丝怪舒服的。人们盘腿坐在竹楼里火塘边的竹席上。老年人手拿一根二尺来长的大竹筒把一根小竹签在火塘里点燃,嘴斜着埋进竹筒里,呼噜噜地抽着。原来这是 水烟筒 。 吃饭时,人们围坐在竹编的圆桌旁。摆在桌上的菜更新鲜。什么 蚂蚁蛋拌酸笋 啦, 油炸青苔 啦,而鸡肉是用香茅草裹着在火上烤熟的。 走出竹楼,满眼是绿树、鲜花,连围寨子的墙,都是长得又高又绿的仙人掌。 西双版纳真是绿色的土地。

板书设计:

11难忘的泼水节

心连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学习元 · 武春英 二下语文教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学习元 · 武春英 二下语文教案

学习元 · 武春英 二下语文教案

学生,日月潭,傣族,葡萄沟,教师,人民,课文,葡萄,生字,指导,自然段,好地方,交流,人们,周总理,句子,竹楼,老乡,重点,葡萄干,引导学生,写字,位置,朗读课文,泼水,特点,师生,总理,情感,新疆

2020-08-03 #故事会

学习元 · 武春英 二下语文教案

学习元 · 武春英 二下语文教案

学生,日月潭,傣族,葡萄沟,教师,人民,课文,葡萄,生字,指导,自然段,好地方,交流,人们,周总理,句子,竹楼,老乡,重点,葡萄干,引导学生,写字,位置,朗读课文,泼水,特点,师生,总理,情感,新疆

2009-09-04 #故事大全

二次元学习营地

二次元学习营地

螺丝钉,吉姆,都会,内容简介,一家人,小男孩,家族,电器,知识,达人,生活,一起学习,主要人物,家族们,技术问题,日常电器,相信你

2020-05-11 #小故事

元青花鉴定快速学习

元青花鉴定快速学习

元青花,青花,纹饰,云头,器物,花卉,现象,釉面,边饰,青花瓷,花缠枝,接口,瓷器,海水,菱形,釉色,铁锈,铭文,玉壶春瓶,景德镇,内壁,工艺,绘画,苏麻离青,回纹,填色,大盘,进口,牡丹纹,中气

2013-12-13 #故事阅读

八魔 绘本阅读机器人儿童智能学习早教机故事阅读伴读机早教教育 78元需用券78元需用券

八魔 绘本阅读机器人儿童智能学习早教机故事阅读伴读机早教教育 78元需用券78元需用券

人工,信息,商家,值机,折扣,网站,促销,什么值得买,是一家,消费门户,智能判断,随时变化

2020-08-26 #短篇故事

每本书36元 买3本送1本 一次买8本 一共要用多少元 数学学习购物数学

每本书36元 买3本送1本 一次买8本 一共要用多少元 数学学习购物数学

最佳答案,每本书,多少钱,日记,买本,一本书,小明,故事,科技书,词典,优惠,石曼,买多,可买,小红,本多,本可,李鸣,便宜了,曲江,世纪,个人观点,书店,单价,原价,同学,套书,小青,总价,新华书店

2008-11-23 #经典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三教案

交流,诗歌,课件,示例,课文,名言,教学,学生,诗句,让学生,颜色,板块,相机,词语,课时,千年梦圆,中国,句子,神舟五号,词句,指导,我国,视频,诗人,飞天梦,交流平台,特点,激情,课题,设计意图

2020-06-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案《动物过冬》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案《动物过冬》

动物,课文,生字,方式,学会,简介,本课,朗读课文,词句,课题,指导,检测,汇报,动物们,找朋友,关冬,会用,候鸟,兴趣,喜鹊,句子,区别,图片,头饰,地方,季节,字型,学生,教案,教材

2011-05-1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