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从油画中读到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

时间:2020-05-31

我读到的中国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曹新林《父子俩》

今天,油画艺术还能以怎样的探索给出怎样的可能?尤其是如何在数字时代突围,讲好中国故事?8月25日起亮相中华艺术宫的“语言之在——第四届中国油画双年展(2018)”中,或许藏着答案。全山石、靳尚谊、妥木斯、俞晓夫、邱瑞敏、杨飞云、庞茂琨、周长江等32位老中青油画家的32幅新近力作汇集在这个展览,代表着当下中国油画的最高水准。

中国油画双年展由中国油画学会主办,这是第一次离开中国美术馆,移师上海举行。“我们希望从上海活跃的城市文化氛围中吸收活力,并将其反馈到油画创作中。”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展览以“语言之在”为主题,孜孜以求的是油画不同于其它绘画的语言特性。“我们所心心念念的油画的语言之性、语言之魅是怎样的,它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这个展览将以绘画本身来显现和回答。”

▲靳尚谊《穿蓝裙子的女士》

32幅作品呈现32种油画语言

此次参展的32位油画家虽来自于不同年龄段,绘画风格与技术也各有差异,他们却大多选择了肖像画的方式,描绘时代变化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尤其是中国的人物,以此开拓油画的表现力度。

全山石和靳尚谊这两位油画大家分别带来的肖像画近作,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殷双喜向记者举的两个例子。全山石此次带来的是《炉灶边》,描绘一位少数民族妇女形象。全山石的作品,大多是半身人物肖像,在对不同光线条件环境下不同民族人物的刻画中,传递人物的内心情绪。油画是可覆盖的艺术,其实是一种三度空间艺术,笔触即可传递力量。全山石数十年来始终注重油画的笔触、色彩的组合,创造出一种亲切、直接的“在场感”,这幅《炉灶边》也不例外。靳尚谊此次展出的是《穿蓝裙子的女士》,刻画的是一位有着日常装束、侧坐着的女士形象。这幅画通过清晰的轮廓线与近乎平涂的色彩,减弱立体感,压缩画面空间,形成不同色块的平面构成,这与靳尚谊早年最为人熟知的《塔吉克新娘》等写实到极致的作品相去甚远。靳尚谊最近十多年其实是有意一改早期的画风,深入探索油画的平面化,画法更接近工笔白描,意蕴也更接近东方式。“他们一个在继承中发展,一个在学习中转化,各自给出了很有价值的探索。”殷双喜说。

▲全山石《炉灶边》

有业内专家坦言,展览汇集的32幅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32种不重样的油画语言。比如崔小冬的《白玫瑰》,画了一位头戴太阳帽、手执白玫瑰的女孩。画面整体的冷灰色调让人印象深刻,剪影和色域构成感简约大方。缝隙处的白以及那一块纯白构成的白玫瑰让整个画面活跃起来,黑色衬布反复着力的表现则丰富了画面的节奏。又如庞茂琨的三联画《子夜》,画的是自己对镜刷牙的情形。作为镜像方面的探讨,他记录下每天休息前自己在镜子前的情景,通过对自己的审视来表达人对于自我的追问。尽管表现的是极其日常的一幕,庞茂琨却凭借纯属的西方古典绘画语言,让画面呈现出对古典艺术审美气质的追寻与再现,充满精神意味,静穆且优雅。

▲张祖英《埃及纪事 尼罗河奔向远方》

呼唤更具温度的中国油画

油画诞生在西方,但早已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画种之一,不再代表着西方的审美方式。西方的油画处于后现代变革中,似乎渐渐被边缘化,而油画在中国,尤其改革开放40年以来得到不断的推进,可谓正活跃。

“今天的中国油画其实依然面临不小的挑战。”许江向记者坦言。“一方面,我们现在的中国油画与西方最为经典的那些油画仍有差距,需要向美术史上的经典学习。另一方面,中国的油画应该形成中国的特色,体现中国的气派,贯穿中国的精神。比如水墨方法、诗性特征等中国传统中的东西是不是都可以活化为油画所用。此外,油画作为传统的艺术品种还需要面对数字时代的竞争,需要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

▲杨飞云《云南布朗族少女》

在专家学者看来,要想解决今天油画面临的这一连串问题,离不开对于油画本体语言的研究。许江指出:“不同于国画的水性,油画是油性的,画起东西来栩栩如生,有独特的质感与温度,画中的人好像会呼吸,画中的金属好像敲得响。我们应该将油画的特点充分研究透,才谈得上发展,也才谈得上形成中国油画自身的特色。”殷双喜告诉记者:“展览主题提出的‘语言之在’,就是希望唤起油画家对于油画语言的关注。这讲的不是一般的技术与方法,而是背后的精益求精,让绘画语言变得更趋精湛与深厚,更好地传递某种精神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感受,怎样将它们艺术地表达出来,充满审美意味,需要不断锤炼。”他认为,有了对于油画语言深度、广度的开拓以及对于人性的显现,人们才能从油画中读到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

作者:范昕

编辑制作: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油画中读到一个个动人的中国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迪士尼公主的油画版 爱丽丝可爱动人 艾莎仙气十足堪比真人

迪士尼公主的油画版 爱丽丝可爱动人 艾莎仙气十足堪比真人

油画,灰姑娘,故事,迪士尼,公主,秀发,爱丽丝,爱丽,爱洛公主,大眼睛,下期,女孩,王子,短发,经历,笑容,继母,衣服,金色,我相信,迪士尼公主,微微,方都,爱洛,艾莎,小嘴,动漫,一面,丝都,仙女

2012-08-16 #小故事

当代中国油画家用油彩讲述充满诗意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油画最高成就大展莅临广州

当代中国油画家用油彩讲述充满诗意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油画最高成就大展莅临广州

油画,展览,作品,张祖英,广州,画家,中国油画,中华,中国,意蕴,尚辉,先生,写实,欧洲,油画家,黄宾虹,靳尚谊,绘画,中国油画学会,詹建俊,观众,创作,全山石,郭润文,精神,中央美院,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于,人物,写意

2014-01-21 #长篇故事

油画《父亲》见图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震颤人的心灵 令人难忘。在

油画《父亲》见图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震颤人的心灵 令人难忘。在

父亲,油画,作品,作者,罗中立,中国,当代人,乡村,令人难忘,大巴山,成就,烟味,老人,艺术性,启示,人的心,生活在,生活经验,老人的故事

2020-08-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油画《父亲》见图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震颤人的心灵 令人难忘。在

油画《父亲》见图是中国当代人像油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作品震颤人的心灵 令人难忘。在

父亲,油画,作品,作者,罗中立,中国,当代人,乡村,令人难忘,大巴山,成就,烟味,老人,艺术性,启示,人的心,生活在,生活经验,老人的故事

2020-09-26 #故事会

海上生明月 中国油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海上生明月 中国油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展览,中国,油画,艺术,学森,中国油画,华山,海上生明月,历史,学术,图说,官方,形式,情感,上海中心,中央,上海,数字电视,国学,技巧,样式,油画家,频道,画展,绘画,艺术家,生活,艺术家们,刘曼文,图以

2010-06-01 #小故事

「艺术中国」——潘存勇的油画作品

「艺术中国」——潘存勇的油画作品

潘存,尺寸,民族,艺术,侗族,仰阿莎,画家,作品,太阳,语言,萨丙,创作,文化,传说,成都,形式,山寨,女神,油画,传统,故事,故土,色彩,主题,人性,歌声,节奏,苗族,造型,有关于

2019-07-11 #短篇故事

从“服刑人员”蜕变到“见义勇为” 这背后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从“服刑人员”蜕变到“见义勇为” 这背后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杨荣,监狱,民警,妹妹,局长,父母,改造,亲情,王卓,邓钢,刑期,家人,服刑人员,社会,杨母,民警们,成都商报,对杨,娃儿,学期,才能,手艺,日子,机会,来信,经历,自贡,记者,问题,锦江

2014-05-28 #经典故事

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你的眼睛好美 我想搬到里面一直住下去~

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 你的眼睛好美 我想搬到里面一直住下去~

话剧,热巴,这部电影,我可以,郭老师,演技,演员,很不错,颜值,太普,郭京飞,名字,三观,个人感觉,人生,互联网,台词,功力,内心,剧照,剧情,地方,感觉,好感,套路,导演,对方,开头,情绪,用心

2008-03-1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