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纵横十六国 陈羡-大体说来 中国史书上各朝各代的末世皇帝都逃不了非昏即暴的形象。

时间:2020-05-28

历史故事主旨

提示:本文共有 36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大体说来,中国史书上各朝各代的末世皇帝都逃不了非昏即暴的形象。我原先看夏桀、商纣一类的故事时,并没有特殊的感觉,只是想,哦,他们是这么糟糕的君主,难怪亡了国。学了点历史知识后,不免多想一步,才觉得,这里面并不这么简单。中国历史上的多数朝代,都有专设的史官(蜀汉是个少有的例外,陈寿能写出这样好的《三国志·蜀志》,很让人佩服。),每一代皇帝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得最为清楚,而往往在下一代皇帝即位以后进行整理,保留较有价值的。因此,只要这个皇帝不是被政变推翻或废掉的,一般都会留下较多的好记录,而一些与“主旨”无关的无聊记录甚至坏记录,就不再见诸史册。(当然后来有很多实录传下来,这个情况就好多。)对于末代皇帝来说,他的传记(或曰本纪)是谁做的呢,正是灭掉他王朝的人。这些人为了给他们的胜利添上更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会不遗余力地给他们扣上一些恶名声和臭帽子的。(《明史》中对崇祯的评价稍好,于是才有人说:“崇祯非亡国之君,明朝在他手中不得不亡。”满清一向不认为明朝是亡于它之手,不但给崇祯上了谥号,甚至还加了庙号。)

因此我们今天看到《晋书·慕容超载记》近似于慕容超罪行的列表,便不足为奇了。我们从他称帝之前的行为可以看出,这个人很有些韬略。他单身逃到山东,在南燕无一点根基可言,却能战胜在朝中已有一定势力的慕容法、慕容钟等人,肯定不是孝敬一下慕容德就可以做到的——慕容德毕竟不是个傻子。慕容超不能使自己完全孤立,他很快有了亲信公孙五楼,这很正常。接着,他利用公孙五楼和慕容法等人之间的矛盾,在一年之内就一举消灭了慕容法的势力,慕容法和慕容钟分别投奔北魏和后秦。这件事一直被认为是造成南燕局势混乱的第一步,我却以为无可厚非,慕容超在这之后地位基本稳固,威望也大涨,事实上反而使南燕从慕容德死后的些许混乱中摆脱了出来。 不过我也无意帮慕容超说多少好话,他的政策和慕容德时期相似,处在安于自保的边缘,使南燕这样的小国难以维持长久。慕容超为了把母亲和妻子从后秦接回,和姚兴一番谈判,网罗了境内的一些乐伎,与姚兴进行交换。之后,慕容超不仅重新见到久别的母、妻,也与西边的后秦结成友国。但是,他却要为了补充乐伎的数量,出兵伐晋,在淮北地区抢掠一阵,把自己的自保局面给打破,又给了东晋一个借口(虽说没有这借口,刘裕那样的人也早晚会出兵)。他在太上五年(公元409年)遇到刘裕水陆大军的猛烈进攻,无力抵抗。 刘裕的发迹得拜谢桓温之子桓玄的称帝,而桓玄的称帝则源于东晋末年的混乱局面。 淝水之战侥幸的胜利,使谢安、谢玄集团势力一度强大,于是遭到了朝中其他人的排挤。谢安在淝水之战后去世,孝武帝的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独揽了军政大权。孝武帝是个酒色之徒,司马道子更是如此,在朝中日益骄恣奢逸。孝武帝极不满,又提拔自己的心腹王恭、殷仲堪限制司马道子。 孝武帝在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只因说了一句“你年纪大啦,该废掉了”的戏言,就被自己宠爱的张贵人用被子闷死。他的太子、古今第一弱智皇帝司马德宗继位,是为晋安帝。晋安帝自小就是个聋哑智障儿童,从来没有独立做过一件事,司马懿父子当年恶事做尽,却没想到百年之后自己的子孙竟成了这般模样。 司马道子乘着新帝登基,让心腹王国宝等人参掌朝权,排斥镇守在外的王恭和殷仲堪。京口的王恭和江陵的殷仲堪就在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起兵,迫使司马道子杀了王国宝。 王恭得了便宜,于次年再次起兵,殷仲堪与桓玄一同响应。王恭所倚仗的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却临阵倒戈,将他杀死。在荆州,桓玄于隆安三年吞灭了殷仲堪的势力。桓玄和刘牢之分别控制了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北岸,东晋中央只剩下江东八郡的弹丸之地。这些地区的人民负担陡然加重,苦不堪言。 琅玡大族孙泰以五斗米道组织起义,被东晋政府诛杀,侄子孙恩逃到东海上。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在八郡大量征兵,引起大规模骚动。孙恩便率领一百来人从上虞登陆,其部众很快发展到数万人,攻陷了会稽(今浙江绍兴),其他七郡也一同响应,东晋政府不得已遣出刘牢之的北府兵前往镇压。 孙恩听说刘牢之来攻打自己,对手下人说:“孤割据浙江,好歹也还能做个勾践。”谁知江东一带多年不打仗,那些跟着孙恩的民众都荒于作战,根本不是北府兵的对手。刘牢之很快就渡过浙江,向会稽杀来。孙恩留下一句有当年魏武帝遗风的“孤不羞走”,率领二十多万人退回海岛。孙恩又先后四次进入江东,但在最后一次登陆攻打临海时,不幸失利,投水自杀。孙恩的部下由他妹夫卢循率领,继续在江南沿海地区作战。 刘裕就在这一次次与孙恩卢循的战斗中成长起来,他从小亡母,家里很穷,认不得几个字,只能在集市上卖草鞋过活。刘牢之讨伐孙恩,他本来只是个参军。在一次侦察任务中,他与几十名部下遭到围攻,部下大多战死,而他却手执长刀,越战越勇,杀退上百敌人。刘牢之儿子刘敬宣前来支援,大获全胜。刘牢之欣赏刘裕是员勇将,让他守城,刘裕每逢战事,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毫不含糊,在北府兵中威名渐扬,只过短短三年就官至彭城内史。 东晋的时局一日不得安宁,最后的一点本钱,也被消耗无存。桓玄拒绝司马元显的节制,在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兴兵从江陵顺流东下,攻入建康,把司马道子、司马元显和刘牢之这些掌握东晋大权的人,全部杀光。 次年十二月,他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国号为楚。只过三个月,刘裕被众人推为盟主,带着北府兵南下,将桓玄击败,重新迎立晋安帝,这一次,东晋的大权就落到了刘裕的手中。 桓玄是军阀,刘裕也是军阀。谢安之后,醉生梦死的孝武帝、口不能言的安帝之流,八字再好,也只有听从军阀发号施令的份。刘裕比桓玄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急于称王、做皇帝,而是先把目光投到了扩充自身和消除异己之上,这一点或许与他贫苦的出身有关。他在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彻底摧毁桓氏的余党后,开始筹划北伐。慕容超在这个时候与东晋交兵,我不想说他是不识时务,可实际上大致如此。 刘裕率领水军从建康北上,沿淮河入泗水,进据琅琊。公孙五楼向慕容超建议说:“晋军初来,士气旺盛,不可与之相争。我军应坚守大岘关(今山东沂水北穆陵关)险地,再从海路断绝晋军的粮道,另外派大将段晖率兖州军邀击,使其腹背受敌,此乃上策;坚壁清野,据城固守,此乃中策;放刘裕入大岘关,出城迎战,此乃下策。” 慕容超不接受,只说:“我京都如此殷实,怎可坚壁清野?不如诱敌深入,到平原上用精骑兵冲击他们,必能取胜。”众臣苦谏,慕容超只是不听。 刘裕大军轻易通过天险大岘关,势头再难遏止。慕容超派段晖等以五万步骑兵进据临朐,他又派公孙五楼带兵前往川源,截断晋军水源,却被刘裕的前锋军队抢先一步,大败而回。 刘裕与段晖的南燕军主力相遇于临朐城南,慕容超闻讯,又亲自带上四万步骑兵前去督军。两军激战多时,不分胜负。这时刘裕的参军胡藩向刘裕建议:“燕兵主力都已出城作战,临朐城中必然空虚,我愿自引一支军队抄小道到燕兵身后,拿下临朐。”刘裕对此计十分赞许。胡藩便以奇兵突袭临朐,号称是从海路前来的轻兵,临朐守军大惊,没怎么抵抗就丢了城。 刘裕立即挥师猛攻城外的南燕军军队,燕兵大败,段晖阵亡。慕容超惶恐中逃回广固,晋军乘胜追击,攻破外城,包围了广固内城。刘裕命兵士挖沟三层,筑起高达三丈的围墙,把广固团团困住。 慕容超苦守无援,出击又屡屡失败,只好向刘裕求和,愿意将大岘关以南的土地全部割给东晋,并向东晋称藩。刘裕志在破城灭燕,自然不会同意。 慕容超坚持不降,却挡不住城内守兵士气的日益低落。第二年(公元410年),刘裕全军四面急攻,南燕尚书悦寿开门迎入晋军。慕容超率数十骑突围出逃,被擒后送往建康斩首。刘裕虽没有像拓跋珪那样搞大型活埋,却也将城内的三千鲜卑贵族全部屠杀。慕容鲜卑长达近一个世纪的奋斗故事,在南燕灭亡之后,终于收场了。 ※版本出处:新浪读书频道※

纵横十六国 陈羡-大体说来 中国史书上各朝各代的末世皇帝都逃不了非昏即暴的形象。我原先看夏桀 商纣一类的故事时 并没有特殊的感觉 只是想 哦 他们是这么糟糕的君主 难怪亡了国。学了点历史知识后 不免多想一步 才觉得 这里面并不这么简单。中国历史上的多数朝代 都有专设的史官蜀汉是个少有的例外 陈寿能写出这样好的《三国志·蜀志》 很让人佩服。 每一代皇帝身边发生的事情 记得最为清楚 而往往在下一代皇帝即位以后进行整理 保留较有价值的。因此 只要这个皇帝不是被政变推翻或废掉的 一般都会留下较多的好记录 而一些与“主旨”无关的无聊记录甚至坏记录 就不再见诸史册。当然后来有很多实录传下来 这个情况就好多。对于末代皇帝来说 他的传记或曰本纪是谁做的呢 正是灭掉他王朝的人。这些人为了给他们的胜利添上更多的合法性 合理性和必然性 是会不遗余力地给他们扣上一些恶名声和臭帽子的。《明史》中对崇祯的评价稍好 于是才有人说:“崇祯非亡国之君 明朝在他手中不得不亡。”满清一向不认为明朝是亡于它之手 不但给崇祯上了谥号 甚至还加了庙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纵横十六国 陈羡-大体说来 中国史书上各朝各代的末世皇帝都逃不了非昏即暴的形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秦灭了六国 但后来反秦的起义军为什么都喜欢打着楚国的旗号呢?

秦灭了六国 但后来反秦的起义军为什么都喜欢打着楚国的旗号呢?

秦国,楚国,项燕,形势,国史,陈胜,项羽,亡秦必楚,嬴政,有罪,通论,齐国,刘邦,王翦,西楚霸王项羽,楚国人,中国,天下,文章,旗号,燕国,诸侯,项梁,秦灭六国,公子扶苏,山东六国,万南,仲王,伯王,十八路诸侯

2017-07-29 #故事会

中国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国内各民族大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中国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国内各民族大融合 中西文化交流频繁

少数民族,汉族,政权,鲜卑语,人们,历史,陕西,胡人,十六国,甘肃,民族,汉语,人民,匈奴,国家,时期,汉人,刘曜,分布在,民族文化,人口,人物,北魏,四川,政治,文化,民族融合,状态,语言,鲜卑

2010-06-14 #短篇故事

从十六国到盛唐 敦煌飞天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从十六国到盛唐 敦煌飞天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飞天,莫高窟,身体,形象,壁画,藻井,影响,乐舞,动作,时期,特征,西域,莲花,飘带,敦煌飞天,中原,动态,北魏,四肢,姿势,敦煌,效果,画法,礼佛,绿洲,艺术,身姿,体现出,十六国,内容上

2015-10-24 #长篇故事

《妖怪名单之前世今生》各代主角基础技能及搭配阵容

《妖怪名单之前世今生》各代主角基础技能及搭配阵容

阵容,伙伴,敌人,主角,职业,怪物,血量,张君宝,元素,时候,敌方,生存能力,被动技能,致命一击,各代,越强,郭襄,齐云,齐云峰,在前方,一堵墙,最佳选择,妖怪,名单,主控制,六世,亮点,副本,历代,单体

2018-09-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各代杰出女性到中国现代女模特中国女性模特

中国各代杰出女性到中国现代女模特中国女性模特

刘雯,女性,杂志,中国,模特,孙菲菲,全球,封面,女人,广告,杜鹃,何穗,奚梦瑶,曾为,王路,亚洲模特,国际,时尚,皮肤,美国,行业,雅诗兰黛,工作,李静雯,莎菲,秦舒培,纪梵希,时尚行,上中,世界

2020-06-20 #长篇故事

唐宋元明清 各代最无能的皇帝 都是导致朝代没落的因素

唐宋元明清 各代最无能的皇帝 都是导致朝代没落的因素

皇帝,严嵩,作为一个,尊号,唐懿宗,明世宗,不幸,中国,人们,北京,咸丰,情况,朝政,末代皇帝,理宗,长子,侵扰,先天缺陷,即位后,最后一个,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又是,各代,严世蕃,位明君,伯颜独,元明宗和世瓎,唐懿,唐玄宗,多中

2014-07-08 #小故事

隋朝的建立 经历了38年 所创隋制为唐朝各代所遵循

隋朝的建立 经历了38年 所创隋制为唐朝各代所遵循

百姓,隋炀帝,制度,官员,大运河,均田制,朝廷,科举制,皇帝,中央,历史,士族,经济,杨坚,文帝,突厥,政权,公元,人力,外戚,农民,土地,大部分,巨大损失,挥霍无度,时间,机会,皇权,科举,赋税

2016-12-06 #小故事

有关东晋十六国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十六国的成语故事

王敦,成语故事,晋书,公元,王导,比喻,刘裕,苏峻,北伐,石勒,建康,政权,鲜卑,起兵,刘渊,庾亮,桓玄,温峤,谢玄,时期,朝廷,统一,意思是,匈奴,士族,将领,故事,为帝,司马睿,司马元显

2020-05-2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