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这是一篇关于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0-05-26

关于美食的背后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9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潮人说 这是一篇科(zhuang)普(bi)贴…… 作为朋友圈里出了名的食(chi)神(huo) 周围的人请客吃饭都会问你 “北京有哪家老字号值得去?” “北京有哪些小吃非吃不可?” 这个时候 你当然要对这些美食、老店如数家珍~ 不过如果你还能滔滔不绝的说出它们的前世今生、历史趣闻 相信他们的眼神都会是这样滴…… ↓↓↓ 都一处 乾隆爷赐名儿的小店 都一处烧麦馆始建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最初名为“王记酒铺”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在乾隆十七年农历大年三十,家家团圆,许多店铺也早早关门上板,唯有“王记酒铺”还在营业。 这时小店进来主仆三人,衣帽整洁,仪表不俗;其中一位客人问道:“你这小店叫什么名字?”掌柜的答道:“小店没有名字。”客人生出几分感慨:“这个时候还开门营业,京都只有你们这一处了,就叫‘都一处’吧”。 没过几天,几个太监送来了一块“都一处”的虎头匾,并告知掌柜的那位客人就是乾隆皇帝,从此“王记酒铺”便改名为“都一处”。 王致和 老佛爷也爱臭豆腐 同治年间的一天,得宠于慈禧太后的太监安德海出宫办事,路过“王致和南酱园”时,好奇地买了一块品尝。虽然闻着有点臭,可吃起来却别有风味。 于是安德海带回宫呈在慈禧太后面前,慈禧拿起筷子试着夹了一点儿放在嘴里咂摸了咂摸:“还别说,这味道还真不一般……”不知不觉这一顿晚膳间,她竟吃了两块。 随后问安德海这吃食叫什么名字?安德海说叫“臭豆腐”,慈禧太后摇了摇头,说这名字实为不雅。她见这吃食呈方形,且着青色,便赐名“御青方”,并将其列入御膳菜谱,适时进奉。 全聚德 原来人家本名叫德聚全 最初“全聚德”原本叫做“德聚全”,是个位于前门大街卖干鲜果品的店铺。由于生意不好,最终倒闭。 清朝同治三年,以经营生鸡生鸭为生的小贩杨全仁将此店铺买下,开始经营烤鸭和烤炉肉。开店前,一位风水先生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程不可限量,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运,要想冲其晦气,除非将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 杨全仁一听正合心意,就这么着再加上日后掌柜的“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实诚劲儿,于是,闻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诞生了。 月盛斋 慈禧太后收到的最棒的生日礼物 光绪十二年(1886年)十月,慈禧太后做寿,满朝文武大臣到处搜寻奇珍异宝为她备寿礼。有位大臣寻思:“给老佛爷送什么寿礼呢?宫里的奇珍异宝她多的数不清,早就不新鲜了,我得送一份与众不同寿礼!” 于是,他特意来到“月盛斋”,备了一份包装精美的大礼盒儿,并系上“祝皇太后万寿无疆”的绸带,进奉给老佛爷。 不曾想,慈禧太后品尝了“月盛斋”的酱肉之后备加赞叹,特赐“月盛斋”四道“腰牌”,作为出入宫之凭证。每隔一日,“月盛斋”就会送特制的酱肉到御膳房。 据传慈禧“撤帘归政”、退居颐和园后,每晚必有一顿夜膳,而所食之物,又必有“月盛斋”的酱肉、烧饼和粥,自此“月盛斋”名扬京城~ 便宜坊 不便宜(pianyi)的便宜(bianyi)坊 公元1552年(明嘉靖三十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司长)的杨继盛在朝堂之上严词弹劾奸相严嵩,但反遭严嵩诬陷内心苦闷。一日来到米市胡同,见一小店香气四溢,遂进店捡席而坐,点了烤鸭与些许酒菜,店主敬其刚直不阿,亲自伺候左右。 杨继盛早把不快抛之脑后,叹谓到“此店真乃方便宜人,物超所值!”得知店铺名为“便宜坊”遂即俯案一挥而就三个大字“便宜坊”! 后杨继盛遭严嵩陷害致死。严嵩让便宜坊的老板把匾额摘下,老板不允。后严嵩派人强行摘除匾额,老板以身护匾,遭殴打致吐血,严嵩因此作罢,便宜坊由此声名远播…… 壹条龙饭庄 光绪皇帝也吃霸王餐 壹条龙饭庄座落于前门大街,饭庄原名“南恒顺羊肉馆”。创建于乾隆50年(公元1785年),是北京比较早的著名回民涮羊肉馆。 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春末的一天,南恒顺来了两位顾客,一位约20多岁像主人,另一位40多岁像仆人,吃完涮肉没钱付账。韩掌柜看这两个人不像诓吃的人,便笑着说:“没关系,您二位请便吧!什么时候方便给带来就行了。” 没成想第二天一个宫里的小太监就把钱送来了,这时大家才知道,昨天那个年轻人就是光绪皇帝。韩掌柜立即将昨天皇帝做过的凳子,用过的火锅,当作“宝物”供奉起来。用黄绸子包好,不许别人再用。 于是“壹条龙”(过去把皇帝称作龙)在南恒顺吃饭的事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人们便将南恒顺称为“壹条龙”…… 艾窝窝 乾隆爷的一片真心 传说乾隆爷平息叛乱后,把新疆的某个维吾尔族首领的妻子抢到宫中作他的妃子,也就是香妃。香妃被抢到北京后,日夜茶饭不思,急坏了乾隆。御厨使出看家的本领,可香妃连看也不看。乾隆只好下旨叫白帽营的人给香妃做家乡小吃送进宫。 另一边,香妃的丈夫自香妃被抢进宫后,也跋山涉水从新疆来到北京,藏身在白帽营里,想方设法打听香妃的下落。当他听说皇帝下旨让白帽营的人做一样家乡最好吃的东西送进宫去,就明白了其中的原委。 香妃的丈夫知道这是与香妃联系的最好机会,就做了一种江米团。这种江米团制法特殊,只有他会做,所以只要香妃一见到这种江米团,就准会知道是她的丈夫来了。 江米团子送到宫中,太监问他这东西叫什么名字,他想自己姓艾买提,就急中生智,脱口而出:叫艾窝窝。香妃一见艾窝窝便知道丈夫来了,心里十分悲痛,就拿起一个艾窝窝咬了一口…… 乾隆听说香妃吃东西了,十分高兴,于是下旨让白帽营的艾买提天天做艾窝窝送进宫来。从此,艾窝窝也就出了名,后来又流传到了民间。 游龙戏凤 花花公子武宗朱厚照的一见钟情 相传,明正德年间,正德帝朱厚照一次私访来到某县小城梅龙镇,镇上有一家由李龙和其妹李凤姐开设的酒店。武宗来到时,见李凤姐有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姿,于是便命凤姐备美味佳肴。 凤姐亲手做了一道由鸡鱼合烹的菜式,武宗尝后大为赞赏,问此菜何名,凤姐未说,武宗便封此菜名叫做“游龙戏凤”。凤姐也随皇帝进宫。从此,此菜就成为明朝宫廷名菜,一直流传至今…… 羊眼包子 康熙爷被拒都要吃的包子 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微服到前门外,品尝回民的羊眼儿包子。康熙皇帝走进羊肉包子铺,掌柜向康熙皇帝问安后,陪着笑脸说:不怕爷恼,爷在里边宫廷什么山珍海味没尝过,还屈驾来尝羊眼儿包子,小的实在不敢孝敬。 康熙明知自己的身份已被识破,还是要吃包子。掌柜只好从命。康熙爷用筷子挟一个放在碟子里,细心地观察。只觉阵阵香味扑鼻,放到嘴里一尝,果然味道鲜美,质地不一般。 但是,康熙帝左找右找也未看见羊眼儿,便问掌柜的:为什么看不见羊眼儿?掌柜忙回答说:回爷的话,馅肉没有羊眼儿,只是做的精细些,包的个头小一点,像羊眼儿,就给起了个羊眼儿包子的名字。 康熙尝了两个,觉得非常可口好吃,便传旨将其经常送入宫中。从此,羊眼儿包子名声大噪,誉满北京城。于是,四城各处的回民都做起羊眼儿包子,遂成了回民喜食美味。 芸豆卷、豌豆黄 慈禧太后也是个好奇宝宝 据说,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敲打铜锣声和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么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 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小贩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并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这是一篇关于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这是一篇关于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篇关于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

香妃,乾隆,羊眼儿,月盛斋,严嵩,包子,慈禧太后,便宜坊,南恒顺,武宗,小店,老佛爷,都一处,丈夫,公元,全聚德,凤姐,北京,回民,太监,店铺,掌柜的,康熙,江米,皇帝,豌豆黄,安德海,杨继盛,白帽营,德聚全

2020-05-24 #故事会

这是一篇关于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篇关于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

香妃,乾隆,羊眼儿,月盛斋,严嵩,包子,慈禧太后,便宜坊,南恒顺,武宗,小店,老佛爷,都一处,丈夫,公元,全聚德,凤姐,北京,回民,太监,店铺,掌柜的,康熙,江米,皇帝,豌豆黄,安德海,杨继盛,白帽营,德聚全

2020-07-16 #故事大全

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 据说90%的“土著”都不知道!

老北京美食背后的故事 据说90%的“土著”都不知道!

香妃,慈禧太后,乾隆,月盛斋,吃主儿,太监,大厨,都一处,丈夫,全聚德,小店,御膳,江米,安德海,白帽营,王记,北京,客人,寿礼,店铺,掌柜的,酒铺,小驴儿,杨全仁,王致和,艾买提,叫什么名字,老佛爷,德聚全,美食

2020-05-26 #长篇故事

老北京八大碗 隐藏在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 你知道吗?

老北京八大碗 隐藏在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 你知道吗?

八大碗,大碗,人们,热菜,人家,冷菜,北京,美食,老北京,好的,全国,传统,人儿,大棚,客人,小菜,美味,故事,瓷碗,老人,荤菜,饭店,作起来,不麻烦,就不再,桌子上,每个地方,那个时候,人和,八道菜

2008-10-19 #经典故事

讲述老北京的故事:话说老北京的传统美食——焦圈儿和萨其马

讲述老北京的故事:话说老北京的传统美食——焦圈儿和萨其马

焦圈儿,点心,萨其马,厨师,将军,北京,妻子,努尔哈赤,道光,故事,光绪,小吃,受欢迎,御膳房,时候,清宫,色泽,行行,说法,顺天,食客,马神庙,最有名,国瑞,孙德山,成玉数,德顺斋,焦香,苏东坡,英俊

2012-05-18 #短篇故事

不一样的北京烤鸭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故事

不一样的北京烤鸭 老北京胡同里的美食故事

入口,皇城根,美食,京味,北京,老北京,白糖,美味,胡同,驴打滚,不一样,胡同里,城市,内府,味道,方面,王府,糕点,酱香,青岛,北京风味,于海,咸甜,有若,紫雨,皮相,融城,责任编辑,主题餐厅,光阴故事

2020-07-17 #故事会

老北京胡同背后的故事来源 您知道多少?

老北京胡同背后的故事来源 您知道多少?

北京,回复,入口,胡同,指南,停车场,口罩,庙会,花梗胡同,大黄鸭,东城区,全国,故事,游乐场,记忆,钓鱼岛,门票,颐和园,各大,胡适,北京东城,南巷,芦井,还记得,信息,儿童,名字,博物馆,卡通,古城

2020-07-16 #经典故事

老北京胡同背后的故事来源 您知道多少?

老北京胡同背后的故事来源 您知道多少?

胡同,北京,东城区,北京东城,傅恒,街巷,胡同里,骑河,大街,乾隆,东西,北京城,涵碧,石敢当,织染局,先生,老人,宝钞胡同,而得名,东厂,妞妞,宅门,民国,玉河,西南部,东口,光阴故事,居民住宅,小胡同,老北京

2020-07-1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