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的思考

时间:2020-04-18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

提示:本文共有 254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给了我们三个启示:一,就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二,就是要建立合理的企业管理机制。三,就是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不错,这三条是构建公平、高效企业管理的要素。但如何才能做到?

一、好的体制、好的机制、好的制度靠人制定

正如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论管理本质中所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 知 而在于 行 ;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在管理实践中“知道”与“做到”是两码事。

启示中说:“将职责与权利分离,让谋划者尽心谋划,让执行者全力执行;建立“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机制;责任与权利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做到这些靠的是人。

每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直接影响他的思维模式,面对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理解和看法,这些都会影响他的判断。如果是决策者会直接影响他的决策。管理企业靠的是人,靠的是层级落实,靠的是各级管理者的品质。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说:“管理人员的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管理是否成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各级管理者的品质是关键。自上而下每个人的一言一行,行为方式是其思维模式,价值观的体现。体现在其作出的大小决策上,下级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是执行者,他只能看眼色行事。有一句管理名言说得好:再好的计划也不如一个正确的决策。正如启示总结说:“企业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规则,让每个人按照规则进行自我管理”。“理”是什么?是“理念”,是不断创新、发展的理念,以“德”为先的理念,讲诚信,承担社会责任有高尚、远大目标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制定的体制、机制和制度。

党的十七大确定和胡总书记始终强调的用人政策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行”非常重要,有才无德是“歪才、坏才”,建立不了好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即便有好的体制、机制和制度,遇到机会也会闯大祸,犯大错。所谓:小赢靠智,大赢靠德。就是这个道理。

二、要深刻认识人性、正确对待人性

德鲁克在他的《管理实践》一书中写到:“企业的资源可以分为三类:资本、人力、时间,但真正的资源只有一项就是人力”。应重视了解人的生理、心理特质和行为方式,从不同角度去满足人们对责任、诱导、参与、激励、报酬、领导、地位及职能的各方面要求,使人能够满意。

人力作为资源,作为资本具有不可替代性,需要用以人性为出发点的、好的制度去给他动力、给他激励。干部作风的转变、落实民生问题其原动力从哪里来?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中来,能正确认识人性问题,“以人为本”会由衷而发,使人发挥出超出其本身价值的能量,这是资本和时间无法做到的。

作为人有很强的自利性,在问题或利益面前总是会先考虑自己,再考虑或不考虑他人。作为管理者不能回避,更要正确对待这一问题。应充分利用人的这一特质来调动其工作的意愿,激励其奋发向上。不能以楷模、标兵、先进、典型等特殊人物的思想水平、工作态度和道德水准来要求广大的普通人。人为的拔高道德标准来要求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能带来相反的结果。

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载体和体现。制度建立结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制度创新的经济。张利先生在他的《新营销From EMKT.com.cn》一书说:“好的制度能够让魔鬼变成天使,坏的制度能够让天使变成魔鬼”。企业的普通员工是没有权利和能力去破坏制度的,制度往往是被制度的制定者破坏的。

一个问题的发生,其根源往往不在表象,哪痛治哪,哪痒挠哪,治标不治本。我们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平时谈企业管理,说的最多的是执行力问题,而忽略了制度本身的问题,执行力不好其根源很可能是游戏规则出了问题。

三、选好人、用好人

并不是深刻认识了人性,正确对待了人性,有了好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企业就进入良性轨道了。选好人、用好人,也就是识人善用才能贯彻落实。

亨利 法约尔早在一百年前在他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说过:“对于管理者而言,其职位越高对其专业水平的要求越低,而对其知识面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高;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正好相反”。

在中国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行政级别是一个人有进步或给予奖励的重要手段。十八大当选的二百多位中央委员大多为文科出身,这一变化说明这一点已有所改变。

人力资源管理有两个经典理论:一个是彼得原理:晋升是最糟糕的激励措施是指: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一个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被提拔到管理岗位,而脚色错位。

对一个组织、企业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另一个是酒与污水定律:及时清除烂苹果。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企业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的思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的思考

读“分粥故事对企业管理的启示”的思考

制度,好的,企业,管理,机制,管理者,组织,人性,体制,理念,企业管理,污水,问题,德鲁克,启示,一头驴,靠的是,人力,决策,才能,权利,正确对待,资源,资本,其根,烂苹果,好发,越高,品质,地位

2020-04-23 #故事大全

小故事有大学问 “七人分粥”你有什么好办法?搞明白这个很重要

小故事有大学问 “七人分粥”你有什么好办法?搞明白这个很重要

管理,管理者,员工,职工,七个人,大师,才能,游戏规则,个人利益,事情,企业,委员会,利益,权利,目的,责任,职场,讲道理,公司,关怀,会产生,欢迎大家,高深,那一天,主要职责,人性,内容,强权,小团体,办法

2019-01-25 #长篇故事

关于7个人分粥的故事 七个和尚分粥的启示

关于7个人分粥的故事 七个和尚分粥的启示

故事,启示,七个人,和尚,个人,委员会,一定是,高尚的人,那一天,企业,乌烟,习气,分配制度,出处,单位,制度,寓意深远,大桶,小团体,强权,日子,道理,机制,道德,职场,领导力,问题,领导,风气,工作

2020-08-04 #故事大全

“七和尚分粥”的启示

“七和尚分粥”的启示

和尚,寓言故事,方案,人性,给自己,都会,办法,制度,机制,理想,鲁智深,大锅粥,不作声,人品,亮点,假设,大雪,关键,决议,博士,大喝一声,基础,热饮,学者,时候,方法,挥斥方遒,故事,时间,机会

2020-08-03 #故事会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企业管理的例子和启示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企业管理的例子和启示

启示,企业管理,例子,大炮,员工,情况,条例,的士,钟声,公司,工作,小和尚,一职,军官,委员会,方向,时间,炮筒,队伍,问题,调整,一定是,七个人,有一天,洪亮,马拉,那一天,申论,司机,一角

2020-04-18 #短篇故事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企业管理的例子和启示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企业管理的例子和启示

启示,企业管理,例子,大炮,员工,情况,条例,的士,钟声,公司,工作,小和尚,一职,军官,委员会,方向,时间,炮筒,队伍,问题,调整,一定是,七个人,有一天,洪亮,马拉,那一天,申论,司机,一角

2020-04-23 #故事阅读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 识人用人的管理之道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 识人用人的管理之道

艾伦,海洋馆,老板,企业管理,威尔逊,李秉,默多克,报纸,客户,故事,妻子,橘子,启示,员工,孩子,人才,安拉,乘客,会议,会议室,创始人,儿童,助理,同事,报亭,核心,电话,才回来,是唯一,空着手

2020-04-18 #短篇故事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 识人用人的管理之道

企业管理故事及启示 识人用人的管理之道

艾伦,海洋馆,老板,企业管理,威尔逊,李秉,默多克,报纸,客户,故事,妻子,橘子,启示,员工,孩子,人才,安拉,乘客,会议,会议室,创始人,儿童,助理,同事,报亭,核心,电话,才回来,是唯一,空着手

2020-04-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