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数学趣题:两鼠穿墙

时间:2019-02-17

关于鼠的数学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18年8月9日星期四

这是一道记载于我国古代数学典籍《九章算术》第七章“盈不足”中的趣题。题目曰:“今有垣厚五尺,两鼠对穿。大鼠日一尺,小鼠也日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何日相逢,各穿几何?”

《九章算术》

译成今文是:今有一堵墙厚5尺,两只老鼠从墙的两端相对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进1尺,以后每天加倍;小老鼠第一天也进一尺,以后每天减半。问几天后两鼠相遇,各穿墙几尺?

这道题目小学阶段可解,但要求其通解,则大约要到高中阶段。今日拿来说道说道。

下面给出小学阶段的解法:

①第一天,穿墙:1+1=2(尺),剩余:5-2=3(尺)

②第二天,穿墙:1×2+1÷2=2.5(尺),剩余:3-2.5=0.5(尺)

③第三天的相遇时间:0.5÷(1×2×2+1÷2÷2)

=0.5÷(4+0.25)

=0.5÷4.25

=2/17(天)

2/17天≈2时49分25秒

④穿墙距离,大老鼠:1+2+4×(2/17)=59/17(尺)≈3.47(尺)

小老鼠:1+1/2+1/4×(2/17)=26/17(尺)≈1.53(尺)

答:大约2天2时49分25秒后两鼠相遇,相遇时大老鼠穿墙约3.47尺,小老鼠穿墙约1.53尺。

解题的核心思路来源于“相遇问题”:

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

难点是:速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越战越勇的大老鼠:“日自倍”,每天的穿墙速度是前一天的2倍;越发萎靡不振的小老鼠:“日自半”,每天的穿墙速度是前一天的1/2。好在啊,单独的一天中,速度是相对固定不变的。或者说,最后一天总是可以套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模型的。您一定会懂得,您也一定会不以为然的……

……

……

……

……

……

……

如果,将墙厚改为:100尺、500尺、1000尺……还要依样葫芦地去解吗?

或许一种不失为好的方法就是“猛烈地喷一下”:5尺之墙已令孤陋闻所未闻、匪夷所思,何堪如此倍增之!

故而下面的讨论小朋友们可以无视了,一些内容涉及到了高中“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虽然我仍以小学数学的视角展开,但并不能于小学阶段自圆其说……本文,继续地期待小朋友们的成长!

将大老鼠每日穿墙的速度罗列出来,就得到我们熟悉的数列:

如果您没有忘记数学活动“打电话”的结论的话,就知道:这个以2倍递增(即等比数列的公比是2)的数列的前n项的和是:

1+2+4+8+16+32+64+……=2^n-1

(2^n表示2的n次方。n表示项数,其中:1为第1项,2为第2项,4为第3项,8为第4项……余类推。这个前n项的求和公式可以轻松求出任意指定n项的和。需要注意的是:指数为项数减一,即:n-1)

打电话“倍增传递”方式示意图

同样,将小老鼠每日穿墙的速度罗列出来,可以得到以下数列:

这个数列是递减的一个数列,因为公比是:1/2<1。相关内容在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中有所学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108页

用算式展开是:

1+1/2+1/4+1/8+1/16+……

=(2-1)+(1-1/2)+(1/2-1/4)+(1/4-1/8)+(1/8-1/16)+……

=2-1+1-1/2+1/2-1/4+1/4-1/8+1/8-1/16+……

=2-2^(1-n)

(1/2表示分数二分之一,其余同。由于分数个子太高了,这是将其折叠的写法:分子/分母。就好比当您不喜欢高个子的朋友站在您身边突显您的“精干”时,您可以招呼您的朋友坐下来,呵呵)

您完全不必理会最后得出的公式,您只需知道:小老鼠穿墙的极限距离是2尺。这个算式相比六年级数学教材上的内容,多了一个1,所以无限情况下的结果是2。天啦!穿墙主要要靠大老鼠啊,小老鼠第一天的表现完全是“骗”了大老鼠啊,嘻嘻。

有了这两个求和公式(大老鼠:2^n-1;小老鼠:2-2^(1-n)),我们就可以解决任意厚度的墙的问题了……

以墙厚1000尺为例:

首先需求出使得:

的最小整数解n,也就是穿墙的整数天数。

这个怎么计算?严格来说要算“以2为底999的对数”,小朋友们就别管这是个啥玩意了,只需对着上面的数列查一查就知道了,由于:

可知,这个最小整数解n=9天。

此刻,它们分别穿了:

大老鼠:2^9-1=512-1=511(尺)

小老鼠:2-2^(1-9)=2-1/256=511/256(尺)

剩余:1000-511-511/256=487 1/256(尺)=124673/256(尺)

然后算出第10天的穿墙速度分别为:

大老鼠:2^9=512(尺)

大老鼠:2^(-9)=1/512(尺)

接着套用“相遇问题”的求解模型(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得:

124673/256÷(512+1/512)

=124673/256×(512/262145)

=249346/262145

≈0.951176(天)

第10天穿墙的相遇时间约折合:22时49分42秒

最后,它们一共穿了:

大老鼠:511+512×(249346/262145)≈998.002048(尺)

小老鼠:511/256+1/512×(249346/262145)≈1.997952(尺)

即:

大约9天22时49分42秒后两鼠相遇,相遇时大老鼠穿墙约998.002048尺,小老鼠穿墙约1.997952尺。

也许到了这一步,您才会真正地发现此题的“无聊”:何不以小老鼠洞墙之极限距离2尺大约地替代,何劳如此费心!

两个数列,一个以2倍扩大,无限增大,和值发散于无穷;一个以2倍缩小,无限减小,和值收敛于2。这或许才是这道古代数学趣题要阐释的核心数学道理。至于“相遇问题”的模型,则让此题有了一些“亲切”的面容,小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了。好的题目,就应当不是为了卖弄的,而是让不同的人都有参与的可能,并获得不同的收获的!

就让我们在感喟古人的智慧和古人带给我们的乐趣的余味中说声:再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数学趣题:两鼠穿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浅谈古代数学趣题:三翁垂钓

浅谈古代数学趣题:三翁垂钓

桃子,条鱼,只猴子,个数,分桃,解法,鱼篓,数学,思路,平均分,狄拉克,中国古,鱼都,代数学,倍数,方法,朋友,猴子,研究,就容易,多少个,每次都,给他们,还剩下,中特,子都,应是,摘的,李政道,回家了

2018-11-05 #经典故事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趣题系列:一道古代算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趣题系列:一道古代算题

杨洋,姐姐,爸爸,方法,小和尚,和尚,馒头,得数,小朋友,方程,解法,你知道,大和尚,是怎样,用算术,算出来,一模一样,知道了

2020-06-10 #短篇故事

数学故事与趣题

数学故事与趣题

问题,数学家,负数,故事,数学,人们,正负数,刘徽,算筹,数字,思想,欧拉,不承认,我国古代,之谜,九章算术,整数,斜边,毕氏,华罗庚,牛顿,程大位,阿基米德,直角边,之比,十进制,代数,分数,几何学,复数

2020-06-11 #故事大全

历史故事 最早的智力玩具的发源地 数学趣题的最早发源地

历史故事 最早的智力玩具的发源地 数学趣题的最早发源地

数字,智力玩具,数学,华容道,七巧板,我国古代,发源地,玩具,曹操,九连环,中国,历史,关系,公元,几何,小刀,我国,智力,数码,魔方,玩法,罗马,问题,面包,在我国,不完全,有一位,益智图,确实是,华容

2010-04-17 #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问题,个数,几何,李白,原理,意思是,意可,典型,定理,喝光,平面,数学,穿墙,老鼠,酒壶,题目,之之,常常见,景烁,祖冲,范阳,发现了,兔头,天凌,解决了,中原,中国,智慧,九章算术,体积

2020-04-22 #故事阅读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问题,个数,几何,李白,原理,意思是,意可,典型,定理,喝光,平面,数学,穿墙,老鼠,酒壶,题目,之之,常常见,景烁,祖冲,范阳,发现了,兔头,天凌,解决了,中原,中国,智慧,九章算术,体积

2020-04-27 #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问题,个数,几何,李白,原理,意思是,意可,典型,定理,喝光,平面,数学,穿墙,老鼠,酒壶,题目,之之,常常见,景烁,祖冲,范阳,发现了,兔头,天凌,解决了,中原,中国,智慧,九章算术,体积

2020-05-27 #小故事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中国古代有哪些有趣的数学例题 定理或者故事?

问题,个数,几何,李白,原理,意思是,意可,典型,定理,喝光,平面,数学,穿墙,老鼠,酒壶,题目,之之,常常见,景烁,祖冲,范阳,发现了,兔头,天凌,解决了,中原,中国,智慧,九章算术,体积

2020-09-0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