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时间:2016-01-04 09:57:43

相关推荐

《“贝”的故事》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贝”的故事》是识字单元的第三课,课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贝”字的由来。先介绍了水里的一些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再说明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

中间的四幅插图,呈现了“贝”字的演变过程,从左到右依次是:实物贝壳图片、甲骨文“贝”字、小篆“贝”字、楷书“贝”字,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贝壳的两个作用:一是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二是贝壳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正因为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带有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本课由一个“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喜欢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这篇课文光看课题就能吸引同学们;对于“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充满好奇、探究的兴趣;对于为什么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的原因和“贝”字背后的故事,更是想去了解、琢磨一番。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难点:

讲述汉字“贝”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视频引趣

(一)播放视频,激趣导入

瞧,海底景色绚丽,水草轻轻摇曳,一群小鱼慢慢游过。海底的软沙上趴着一些贝类动物,有的慢慢爬行,有的贝壳一张一合,

悠闲自得。今天我们来学习汉字“贝”的故事。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多元识字

(一)自由读文,认读生字

1.“贝”的故事会讲些什么呢?快去读读课文吧。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后把课后双横线里的生字多读几遍。

3.合作读。同桌互相听一听,有不会读的字,帮一帮。

(二)读准字音,归类识字

1.第一组:珍饰赚(翘舌音)

2.第二组:随损财(平舌音)

第一组和第二组分组出示,对比认读。

3.第三组:贫品(前鼻音)

第三组可与“平、评、萍、苹”4个后鼻音的字进行对比读。

4.第四组:甲骨类易币赔购

5.第五组:多音字“漂”

在这篇课文里,还藏着一个多音字。在文中读第四声,“漂亮”的“漂”;读第一声时,是“漂浮、漂流”的“漂”,指一个物体浮在水面上。

6.去掉拼音齐读生字。

(三)借助图片和了解字义识字

第一组:甲骨、甲骨文

(1)读准“甲骨”的字音:“甲”和“骨”这两个字都读第三声,当连读时,字音会发生一些变化,范读。当两个三声字连读时,第一个字音读第二声,这就是有趣的变调。女生读。

(2)理解“甲骨”的意思:出示“龟甲”和“兽骨”图片,这就是“甲骨”。男生读。

(3)理解“甲骨文”的意思:出示“甲骨文”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古人把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就是“甲骨文”。生齐读。

(四)借助图片,联系生活识字

第二组:贝壳、钱币

出示“贝壳、钱币”的图片,通过看图,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作简单介绍,加深印象。生齐读。

(五)把生字和词语带进文中,再读读课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借助文中图片,了解“贝”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

(一)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生反馈,相机品读

1.通过课前视频,知道了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2.看,这就是美丽的贝壳。(出示贝壳图片)它不仅外表美丽,还能保护壳内柔软的身体。再指名读。

3.当外面风平浪静的时候,贝壳怡然自得的游动在水中;而当外面发生危险的时候,壳就是贝类保护自己身体的最好武器。分大组读。

过渡:你从第一自然段里,还知道了什么?

4.我还知道了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指名读第二句话。

5.看,这就是甲骨文中的“贝”字(出示文中图片)。对比看看,你发现什么?

实物 甲骨文

6.甲骨文“贝”字,画的就是贝类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太像了!指名读。

7.在水中,用贝壳保护自己身体的动物,叫做贝类。古人就是观察到贝类的这一特点,造出了最早的甲骨文“贝”字。再指名读。

随着时代变迁,甲骨文“贝”字也在慢慢发生变化。由甲骨文的“贝”字演变到小篆的“贝”字,再演变到现在写的楷书“贝”字,多么形象、生动啊!分组读。

甲骨文 小篆 楷书

我们的祖先,数千年来用汉字记录着人们的生活,每一个汉字里都藏着无数的奥秘。男女生读。

8.出示并完成趣味练习:请你试着按“贝”字的演变过程将三个文字图片放进相对应的方框内。

9.刚才我们学习了“贝”字,初步了解了它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再次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神奇和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来,让我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

在田字格中呈现四个生字:贝、甲、币、与。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体字)。

(二)重点指导

提示关键笔画:

“贝”注意竖与横折的折段一样长,撇从竖中线起笔向左下格撇出,第三笔“竖撇”和第四笔“长点”互相呼应,写在竖中线的两边。

“甲、币”的最后一笔“竖”要稳稳地写在竖中线上。

“与”的第二笔是“竖折折钩”,第一折写在横中线上,上横稍短,下横稍长,收笔位置在竖中线上。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动物、贝壳、甲骨文、张开、样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认读词语

贝壳、甲骨文、张开、漂亮、珍贵、饰品、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钱币、钱财。

(二)复述“贝”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知晓“贝壳”的作用

(一)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贝壳有什么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交流,依次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句子学习。

(三)品读描写贝壳第一个作用的句子。

1.抓住“漂亮”一词,先让学生理解本意,再换词“美丽”,加深印象。

2.抓住“珍贵”一词,先让学生理解本意,再换词“宝贵”,加深印象。

3.抓住“饰品”一词,先让学生理解本意,再联系“漂亮、珍贵”二词,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古时候,(因为)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所以)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4.男女生分别读这两句话。

5.出示“饰品”的图画,借助图画练习讲述贝壳的第一作用。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尝试用上“因为……所以……”关联词。

(四)品读描写贝壳第二个作用的句子

1.贝壳除了能当作饰品戴在身上外,贝壳还有什么作用?指名读贝壳第二个作用的句子。

2.出示“贝壳币”图片,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钱币、纸币”。

从最早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到把黄金、白银当作钱币,直至现在的纸币,钱币和中国汉字一样,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着。

3.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就像我们现在使用人民币一样,用贝壳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和生活必需品。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

而且(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

4.分组齐读这两句话。

5.出示填空的句子,练习讲述贝壳的第二个作用。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尝试用上“因为”。

(五)品读第三句话

1.因为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许多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出示第三句话,指名读。

2.出示“财、赚、赔、购、贫、货”6个字,生齐读。

3.这些带有“贝字旁”的字可神通广大了!出示课后第二题的四组词语,同桌互相读。

财富财产赔本赔礼

购买采购贫苦贫穷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体会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

第一排是由“财”字组成的词语。现在,不少同学的家里都有小汽车,这可是家里的“财产”哦!不仅有小汽车,还有房子、存款,老百姓家的财富逐年增加。

第二排是由“赔”字组成的词语。做生意可以“赚钱”,也可能“赔钱”,甚至“赔本”。

第三排是由“购”字组成的词语。购买东西要花钱,采购物品要花钱,网购也要花钱。现在网购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第四排是由“贫”字组成的词语。一分钱都没有,一贫如洗,非常贫穷。改变贫穷的唯一出路就是用双手奋斗。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带有“贝字旁”的字大都和钱财有关,再次齐读。

5.出示课后第三题“铜镜和图片”。

(1)看图,猜猜“镜”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指名说。

师小结:古时候的镜子是铜做的,与金属有关,所以“镜”是“金字旁”。看,“铜镜”的“铜”也是“金字旁”。

(2)拓展其他带有“金字旁”的字:钢、铁、镯、钉、锈、针。这些字带有“金字旁”,也与金属有关。

(3)出示“珠宝和图片”:看图,猜猜“珠”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指名说。

小结:通过看图,大家猜想的很对。古时候王字和玉字是通用的,三横表示天、地、人,中间的一竖表示融合贯通。“王”表示王者,“点”表示王者腰间佩戴的玉,所以“王字旁”也称为“斜玉旁”,与珍贵的玉石有关,所以“珠”是王字旁。正因为这样,“珍贵、珍惜、珍珠”的“珍”字也是“王字旁”。

(2)拓展其他带有“王字旁”的字:珏、珮、玛、瑙、琉、璃。这些字带有“王字旁”,也与玉石有关。

7.小结:看,不论是“贝字旁”,还是“王字旁、金字旁”,大多数形旁都能表达汉字的大致意思,中国汉字可真神奇,咱们中国人可真有智慧!

8.指导朗读,读好顿号之间恰当的停顿。生齐读。

(六)梳理第二自然段

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讲述“贝”的故事:

古时候,因为人们觉得贝壳很( ),很( ),所以喜欢把它们当作( )戴在身上。而且还因为贝壳可以( ),不( ),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 )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七)借助板书,学生试着完整讲述“贝”的故事

三、交流自己知道的汉字故事

四、发现规律,指导书写

(一)发现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五个生字

仔细观察,你发现这五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钱、财”是左右结构,“钱”左窄右宽,“财”左右宽度相等。“关、骨、壳”是上下结构,“关”上窄下宽,“骨”上宽下窄。“壳”是上窄中扁下宽)

(二)重点指导关键笔画

“钱”字左窄右宽,右边是两短横一短撇,斜钩要舒展。“壳”字上边是“士”不是“土”,注意上中下部分写紧凑。提醒学生“贝”字作偏旁时,捺要变成点。“骨”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的上方,和“壳”字中间的“秃宝盖”不一样。

(三)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间架结构和关键笔画

(五)集体讲评

选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屏幕呈现,然后师生合作讲评评价指向关键部件和关键笔画。

(六)抄写词语“可以、钱币、钱财、有关”

五、实践延伸,升华情感

以“汉字故事”为主题开展活动:

1.给家人讲汉字故事。

2.课外阅读其他的汉字故事。

板书设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贝”的故事》教学设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看图编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小组,故事,情景,交流,同学,学生,表演,小猴,草坪上,兴趣,全班同学,动作,地方,孩子,小兔,小熊,小猪,教学,教师,笑声,童话故事,老师,讲故事,说话声,问题,些什么,口语交际,团结协作,好的故事,小动物

2012-07-25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故事,A.,C.,B.,D.,学生,E.,教师,F.,G.,活动,讲故事,孩子,原则,语言,故事内容,主题,老师,让孩子,表演,故事情节,词汇,让学生,图片,小组,角色,英语故事,内容,场景,设计

2020-04-19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故事,A.,C.,B.,D.,学生,E.,教师,F.,G.,活动,讲故事,孩子,原则,语言,故事内容,主题,老师,让孩子,表演,故事情节,词汇,让学生,图片,小组,角色,英语故事,内容,场景,设计

2020-04-23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故事,A.,C.,B.,D.,学生,E.,教师,F.,G.,活动,讲故事,孩子,原则,语言,故事内容,主题,老师,让孩子,表演,故事情节,词汇,让学生,图片,小组,角色,英语故事,内容,场景,设计

2020-05-03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英语故事教学教学设计方法

故事,A.,C.,B.,D.,学生,E.,教师,F.,G.,活动,讲故事,孩子,原则,语言,故事内容,主题,老师,让孩子,表演,故事情节,词汇,让学生,图片,小组,角色,英语故事,内容,场景,设计

20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