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时间:2015-09-18

孔子的故事极短

提示:本文共有 3174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4 分钟。

际根据赛程我们的学生要比 10 个小项目:幼儿歌曲弹唱、幼儿歌曲表演、主题简笔画、幼儿故事讲述、主题网络图、幼儿教学活动设计、说课、幼儿保教视频分析、幼儿教学课件制作和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测评。确实难度系数很大,而且指导老师需要一个较为庞大的团队。那么在分析出问题后,2018 年我们首次提出了一个共同愿景,就是在国赛中“保二争一”这个目标,可以说讨论的时候,大家争议还是很大的,毕竟在这之前我们连奖都没有获过,何谈保二?大家觉得争三就可以了。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定了保二争一这个目标。有了目标后,我们马上组建指导老师团队,选拔的条件只有一个,就是愿意签署军令状,保证你指导的这个小项目成绩不低于国赛二等奖的最后一名,敢于挑战的就进团队。然后召开誓师大会,指导老师们现场签署军令状。然后选出总指导老师,由总指导统一协调部署安排授课内容、授课计划和考核方案,有了目标,签了军令状,有了统筹部署,那一年,每个指导老师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哪怕一次次赛前考核是在周末,一次次指导是在晚上,甚至清明节、五一劳动节,我们都没有休息,也没听到任何老师的抱怨,最终我们代表湖南省第一次在这个赛事上在国赛中获奖,二等奖,成绩刚好是二等奖的最后一名。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们在金华听到获奖时的心情和泪水,哪怕之后我们又在很多比赛中获取了一等奖,都没有那次获奖给我的印象深刻。事后总结,大家都认为目标的重要,正是因为有了目标,才好确定什么是要事,大家才能更积极主动。因此,我觉得,本书中关于个人效能的这三个习惯,以终为始尤为重要!刘校长的导读里对它的实际运用提出了很清晰的步骤,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按着那四个步骤去实践运用。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146培养七个习惯 构筑高效能人生 卓越习惯(第二期)论坛轮值组:第五组(五福临门组)时 间:2020 年 4 月 11 日(周天)20:00—21:00地 址:“第三批教师培训师研修班”钉钉群直播课堂主 题:做高效能人士 实现公众领域的成功主持人:夏飞雁嘉 宾:贺国惠话题 这一周我们第五组带领大家阅读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个习惯: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讲授的是要通过建立共赢、换位沟通、集思广益等,促进团队沟通与合作,最终走向“公众领域的成功”。是从独立期到互赖期的跨越。今天特请学友们来交流以下话题: 1.如何将本书中的七个习惯运用到生活、工作、家庭中,使自己成为高效人士?这七个习惯于教师培训师及教师培训工作的启发是什么? 2.请你选择两个重要的工作伙伴(或客户)以评估自己在双赢方面的能力,并请检视其中的关键得失是什么?(双赢思维) 3.选择一个你认为构成挑战的工作伙伴(或客户),本周内,注意倾听并纪录你在与他交谈中的回答,判断你的回应是哪一种,评价、探查、建议还是解释?回顾自己的回答,下次你会怎样改进自己的倾听? 147你会有什么不同?(知彼解己) 4.在本周内,找到你想通过集思广益来解决的某个问题,利用五个步骤寻找第三变通方案。1)详细说明问题或机遇。2)倾听别人的意见。3)讲述你自己的意见。4)大家一起开动脑筋,集思广益。5)共同找到最佳方案。(统合综效) 5.你的身体需要怎样的更新?你觉得通过哪些方式可以让你到达理想的身体状态?我将如何行动?你想怎样加强与你的工作伙伴或家人之间的关系?为了改善自己与他们的关系,你准备采取什么行动?(不断更新)流程 1.主持人简要介绍流程及邀请嘉宾。 2.每组代表就论坛话题中的任意一个表达本组或个人观点。 3.特邀嘉宾做总结。要求 1.发言顺序从第一组开始到第八组。 2.发言人时间一定控制在五分钟之内,稿子不超过 1200 字,请各位发 言 人 在 4 月 10 日 上 午 12:00 前 将 发 言 稿 发 给 第 五 组 夏 飞 雁572960169@qq.com五福临门组邀您相约! 148工作交往领域的双赢思维 团结一心组 王新菲 各位学友: 大家好!我是团结一心组的王新菲,非常感谢第五组的学友们带着我们一起阅读这本风靡全球的经典著作。下面我就本期论坛的第二个话题,结合自己近段时间的工作经历,谈谈我对工作交往领域中双赢思维的理解。 一、做人做事有底线 前几天,教育局一位领导打电话,向我校推荐一位临时代课老师,说她的美术专业很优秀,可以面试,而且她本人有迫切的愿望来我校代课。每期开学,领导向学校推荐代课老师是很正常的事,特别是我校,学校发展太快,教师缺编非常严重。但是站在学生的角度,老师的综合素质、岗位胜任能力,我们是需要考核的。那时候我们的代课教师招聘已经结束,不缺美术老师,不过由于有几位语文老师请产假,特别需要有经验的语文老师,我便安排教导处的同事进行了面试。为了学校需要,也为了尽量办好领导交代的事情,我们给了这位老师两个学科的准备机会,但是,面试结果很不尽人意。这位老师用还是不用?简单地说,是耽误学生还是得罪领导?仔细权衡之后,我决定如实打电话给领导。一方面说明为了聘用她,我们给予她的两次机会;一方面说明她的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本来准备硬着头皮接受批评的,没想到领导对我的做法和想法表示理解和认同,还说幸好我仔细调查,如实相告,要不然这位老师将来在教育教学中有问题她也难逃其咎。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双赢思维的第一个要领:双赢品德。这品德,于我来说,就是做人做事一定要有底线。因为双赢是以原则为基础的,原则不随环境、时间、对象而变化。柯维博士说:只有心存善念,才能赋予人际关系技巧以生命。很多时候,我们的本质比言行更具有说服力。 二、是输是赢看角度 149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和我的同事之间。由于六年级一位女老师请产假,我们打算将一位四年级的数学老师调整到六年级教数学、当班主任。但是教导主任电话沟通时,这位老师不同意,而且沟通很不愉快。其实这个调整方案,对学校、对这个班的孩子来说是最合适的安排,于是,我打算自己打电话试试。 下午打电话前,我刚好看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一章,有句话吸引了我: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告诉我们:你希望员工怎样对待顾客,就要怎样对待员工。我想,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你希望老师怎样对待学生,就要怎样对待老师。她提醒我,这个电话我一定要耐心的、真诚的倾听。果然这个时长 48 分钟的电话,大部分时间是这位老师述说自己作为大龄的、二宝妈的忙碌、焦虑;因为家庭原因给工作带来问题后,年级主任的经常批评;多次向教导处请求减轻工作量给自身带来的尊严受损、情绪问题等等。如果从之前设定的目标来看,这次沟通我输了,因为她还是没有接受教导处的工作安排;但是从教师身心健康的长远角度、从学校分块分线的管理机制来看,这次电话沟通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我们愉快的结束了谈话,她不再抱怨,感谢我的理解,而且反复表示等孩子大一点,学校有需要,她一定服从安排。换一个角度,这样的结果,难道不是双赢吗?我们建立了信任,联络了情感,从长远的角度,也一定会促进工作。 时间关系,我就肤浅的谈这两点,无论是今晚的论坛,还是以后的学习中,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着向大家学习。 150《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教师培训工 作的两点启发 常德市鼎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许 飞尊敬的各位导师、学友: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将由我代表十全十美组与大家共同分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阅读体会。下面我将围绕教师培训工作,着重阐述本书对我的两点启示。 首先,我们要运用“积极主动”的习惯,为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兴趣,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具体来说,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点: 1.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并不只能消极地适应环境,更能主动地创造利于自己的环境。人,有能力,更有责任创造出有利的外在环境。对教师培训师而言,培训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领导和学员不重视培训工作的情况,此时,就要靠我们教师培训师用“积极主动”的习惯积极主动地改变这种困境,努力改善培训的生态环境。例如:我们常德市鼎城区在申报和刚推进 2018 年国培工作时困难重重。区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和一线教师们都不太理解,更不太重视,我们培训机构更是缺兵少将。但我们、积极主动地做国培。面对不利环境,我们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积极主动的心态,积极地破解了“影响圈”难题。如,我们积极向其他优秀项目县学习相关经验、建立起自己的教师培训团队、踏实进行训前调研、切实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科学周密地开展国培。对于“关注圈”中经费不足、人员不够、政策不到位等问题,我们多次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争取支持。也正是因为我们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处理好了“影响圈”和“关注圈”的各式问题,终于圆满完成了 2018 年的国培任务。我区教师的培训生态,也从此得到了 151极大改善。这为今后我区的培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主动是人类的天性,如若不然,便表示无意间滑向了消极被动。消极被动的人容易被自然环境所左右,同样也受制于社会“天气”的“阴晴圆缺”。对受训教师而言,培训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较多,此时便需要我们运用积极主动的习惯进行正面引领。例如:引导教师意识到决定命运的两个圈——关注圈与影响圈。前者包括如生源、学校的硬件建设等问题,教师本人无法解决,故应该少关注;后者则包括教学水平的提高、教研能力的增强等,这类问题能够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解决,故应多加关注。而后者中诸如教学教研方面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教师培训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借此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解决所遇问题,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获得专业性成长。其次,我们要运用“双赢思维”习惯,推动培训师与受训教师建立“利人利已”的人际互信关系,使培训师的培训能力与受训教师的研修实效共同进步。详细说来,也可分为以下两点: 1.双赢是人际交往的目标。双赢思维则是一种互惠互利的思维模式。教师培训师除了通过自学提高培训的专业水平外,还须运用“双赢思维”,向同事同行学习、向受训教师学习,如此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业务水平,开展高质量的教师培训。 2.利人利已可使双方共蒙其利。培训中,学员之间互助互学,能很有效提高学员的研修实效。如:在培训中,我们可以采用“721 成人学习法则”,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学员间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在互惠互利中共同进步,也大大提升了培训效果。以上。才疏学浅,难堪推敲,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导师、学友批评指正。最后,向大家分享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感谢大家的聆听! 152维护身体健康当为第一要务 ——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后分享 第三组 罗大红各位学友:大家好!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怕是没有什么时候比庚子 2020 年开局时人类与病毒的这场战争中,更让我们感受之深、体会之切了呀!跟着第五组学友阅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真是越学越明白,越读心里越澄澈。好样的,七个习惯,个个戟钺,助力我们打磨高效能人生。 查理芒格先生有句话“每天都比昨天好一点点,设法活得足够长”,还真是朴素的真理。“每天都有进步”,这是我近两年在精神生长路上的宣言,可还真就没把它用在身体的修行上。幸亏,什么时候觉悟都不晚啊! 虽然阅读本书是在近两周,但福气人生总是“当你足够需要,老天也会帮你”。就在上月初,办公室室友建议我去买清华同方体脂称,智能监测自己的健康指标与动态定制饮食与运动建议。真是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首测 11 项指标,6 项非高即低,5 项正常。不过,这“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结果,督促作用倒是不容小觑:我顿时拿出研究者的姿态,仔细研读未达标 6 项的饮食与运动建议和已达标 5 项的保持事项,最后一总结,发现就是要少吃高油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增加水、钙、优质蛋白质的摄入。而且,没有一项中没提到运动。 我们由认知到行动的速度还是挺快的,现如今,我们每天在办公室喝水可多了,鸡蛋、瘦肉、牛奶和豆制品也家常了,蔬菜和水果一样都没落下。可就是运动这一项,对于我这个从小体育成绩就不好的人来 153说,算是一场革命。好在家里有跑步机,按照听书中所知,一周至少 5天运动,每次保持心率在 100 以上半个小时,加上前热身、后放松的慢跑和拉筋,一个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是不成问题的。我还悄悄发现,保持心率在 100 以上是怎样的速度呢?每小时 4 公里就 OK 了。同时看到消耗卡路里两三百,心里还是挺有收获感的,虽然减掉一公斤的脂肪需要消耗 7500 大卡(热量)。哈哈,反正咱目标是增加心肺功能,不以减肥为唯一目标。(尬笑)。当然,为了每周 5 天以上运动热情的持续,助推式心理技巧还是得用上来的,在跑步机上看电视剧和听书就成了运动诱饵。 各位学友,对于科学监管健康指标,千万别不以为然咯。不怕您笑话,最近两天我炖了鸡汤,早上下面条和中午做西红柿蛋汤都用它,昨天晚餐我还忍不住吃了油炸品,然后晚间上秤测量,哇塞,脂肪量增加,总评分降低,这是不是叫立竿见影呢。(擦汗) 想起曾有一朋友问我:你认为什么叫爱?我思忖后回答——维护。“维护”这个词,曾屡屡让我感动泪流,因为爱而维护,因为被维护而感受到爱。现在,我们爱自己,是不是就得坚定地以实际行动,科学维护身心健康,努力实现“为祖国健康工作 50 年”呢! 154修心智之妙,炼效能之功 贺国惠 一、 高效能的概念 “效能”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辞海》解释为:事物能产生有用效果的力量。由此可见,“效能”的概念包含三个要点:一种正向的力量;蕴含在物体中或人体中;必须通过努力才能挖掘出来。 “高效能”强调超出一般效果的力量,意味着需要通过更大的努力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要想有高效能,必须坚持修炼。 高效能不等于高效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指出:效能是指未来有可能达成的产量问题,效率只是你当日的产出问题。 比如:背了很多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我读了 100 本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读,怎么应用?……其实都是在做有效率而非有效能的事情。作为管理者,亲自把事情做完,有可能高效率完成,却肯定是低效能的行为。因为管理者的核心工作在育人、用人。否则,管理者越来越厉害,但团队有可能越来越差劲。 作为培训者,只追求培训任务的完成,忽视培训受众的特征和需求,忽视培训方式的灵活与优化,忽视培训效果跟踪和辐射,也是低效能的行为。培训者的核心工作应该是训练学员的技能,培育学员的素养——帮助他们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灌输。否则,培训者无论怎么优秀,但学员的能力有可能总是停滞不前。 我们真正需要提高的是效能,效率是有极限的。单位时间里,有些人能做超出你 10 倍、20 倍的事情,那一定不是他的效率比你高 10 倍、20倍,而是因为他的效能比你高。 二、 高效能修炼的途径 本周学习着重在后四个法则: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下面我就着重从这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肤浅的想法。 155实现双赢关键在“利”。“无利不起早”。有“利”可图,有益可受,自会高效。因此,处理人际关系,首先考虑的是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什么:他的利是什么;我的利是什么;我有哪些选择,对方有哪些选择?以培训为例,培训管理者必须考虑三方利益,受训者、施训者以及管理者:能带给受训者怎样实在的“利”和“益”,而非空虚的、不切实的、想当然的“利”和“益”;能带给施训者怎样的“利”和“益”,既要推进施训者专业成长,也要给予其荣光与动力;“利”者“便利”,培训者要思考如何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做,简化空虚形式,真刀实枪,便利从训;每次培训能带给将来什么样的实在的“利”。如此施训:管理者受益——培训高效能;受训者受益——受训更便利、训效更实在;施训者受益——职业有荣光、成长有方向、专业有收获。因此,从双赢思维出发,培训者须时时训练自己解决如下问题的能力:受训者的利在哪?受训者的利还可以更大化吗?施训者的利在哪?培训的效能还可以更大化吗? 有效沟通首要在“情”。情之所至,金石为开。移情方能有效沟通。如何“移情”?要进入对方心理世界,专注对方情绪,精准把握对方需求,切不可以救世主自居,不可以己之情度彼之情。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愿意设身处地,而是不知如何设身处地。我曾以为,如果能够用自身经历去与对方共情,这是沟通的最有效技巧。然而,史蒂芬·柯维却认为,这种“依本身经验来解释对方的行为”其实是不妥当的。确实,我们总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殊不知,昔日节衣缩食的经历很难作为今天节约或环保教育的案例,工业时代理想前途教育的材料很难作为智能时代生涯教育的材料。有效的设身处地,必须积极倾听,寻找对方的情绪隐藏区,制作情绪放大器专注于对方的情绪和需要。再以培训为例:很多培训是自嗨型的培训,以培训者的感觉(需要做这个培训,应该如此培训,对象应该就是这个群体等)确定项目及实施策略,如此怎么能确保培训效益?培训一定要基于对象的“情”、基于学校的“情”:解困之情、发展之情等等。如此设计,学员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理防备,施训者、管理者与学员方能共情而有效合作。我们去年送教培训的成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扣住了“情”,培训问题是学员和学校迫切需要的,需求调研扎实 156有效,施训主题扣住痛点,过程全程关乎学员情绪。正因为此,几乎所有学科的送教主题在送教之后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英语学科为例,支架式以读促写项目,帮助一线教师找到了较好的阅读写作课型结构,训后学员几乎都能主动运用此模式进行教学,有两位学员运用此模式分别获得株洲市线上赛课和线下赛课的一等奖。史蒂芬·柯维认为,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培训同样如此,其过程也是沟通的过程,只不过从个人与个人的沟通转换成了团队与团队的沟通,所以培训项目设计和课程开发的起点不是自己擅长的,而是对方需要的,应加大知彼解己的力度,做到“刚好你需要,正好我专业”。协同校正核心在“融”。史蒂芬·柯维认为,统合综效的精髓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世界也因差异性而丰富多彩。有差异就有价值;有分歧才有发展。一元论永远不是价值判断的首选原则。彼得·圣吉认为:“团队在真正学习时,不仅能做出非同寻常的成绩,而且每个成员都能比在其他情况下更迅速地成长。”我们有理由认为,基于差异性的价值,协同校正的关键在于融合。以“集体备课”为例,很多集体备课的流程基本都是主备人拿出成品分享,其余人在此基础上不痛不痒地提自己的意见。依据综合统效原则,如此集体备课属于中层次的沟通,因为习惯性防卫心理,为避免冲突,彼此尊重,保持礼貌,不开诚布公,不坦诚以待,不提出不同意见,不探讨另外的途径和策略。如此集体备课,没有充分发挥团队力量,不是创造性合作。高效能的集体备课应该是这样:集聚团队智慧,将教学的重点难点梳理出来,各个突破;将拟采取的教法、学法罗列出来,逐一分析优劣,选择最佳或生成更佳。如何实现融合,真正实现统合综效?首先要有融入的信心,相信团队成员的智慧,相信每个观点的潜在价值;其次要有融入的勇气,积极发表观点,乐于倾听意见;再次要有融入的行动和技巧,敞开胸怀商讨、深度汇谈融合;最后要善于利用融合的成果,能够敏锐发现和善于拿来团队的最佳观点或在此基础上生成的最佳观点。 所有的问题都是思维方法不当引发出来的。史蒂芬·柯维也认为,“观念的威力无穷,因为它是我们观察外在世界所透过的‘镜片’。”因此,高 157效能的修炼从本质上说是心智模式的修炼。个人愚见,史蒂芬·柯维所概括的四、五、六法则,大抵均可以“选择”来反复训练:提供多重多维的“利”供双方选择,寻找利益的交集,最终实现双赢;放大对方隐性的“情”供自己选择,画好沟通的同心圆,最终实现共情;梳理众人观点供自己“选”或“融”,发挥“无中生有”的最佳效应。 不断更新根本在于“恒”。坚持是最伟大的品质。只要坚持,小动作也能做成大事业,微习惯也能迸发大能量。今年寒假,一直抗疫,但坚持健身、阅读、写作等。我粗略统计了一下,每天锻炼身体时间不少于 80分钟,阅读书籍不少于 15 本,撰写的文字近百万,公众号原创文章连更近 90 天。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每天的小坚持也汇聚成了大能量。我知道,我们这个团队有很多人在身体更新、精神更新、智力更新、情感更新比我做得好得多,也平衡得多,在我们这个优秀团队的引领和激励下,我将继续坚持,不断更新自我。 刘慈欣在《三体》中说:“生存在宇宙中,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类就有了这样一种幻想,认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命运。”生而为人,我们需要努力活出生命的意义;劳而为培训师,我们需要不断突破自我、不断更新自我,修心智之妙,炼效能之功。 真诚感谢各位良师益友。 158习惯四:双赢思维 刘令君 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境,目的是争取更丰盛的机会、财富与资源,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竞争。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①利人利己(双赢):为自己谋利也不忘他人②损人利己(赢/输):攀比、竞争、追求地位、权力欲③损己利人(输/赢):委曲求全、讨好他人④两败俱伤(输/输):总是嫉妒或批判他人⑤独善其身(赢):一心求胜,不顾他人,自我为中心⑥好聚好散(无交易):买卖不成仁义在 以上 6 种交往模式,哪一种最好? 最好的选择是视情况而定,如果赢要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以至于得不偿失,那么还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好;如果你十分珍惜某一人际关系,而牵涉的问题又无足轻重,那么偶尔以输/赢模式来肯定对方也无妨。 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都只是相互依赖的大环境的一部分,于是只有双赢模式才是唯一可行的。双赢的原则是所有人际交往的基础,包括 5 个独立的方面。(见下图) 159“双赢品德”是基础,接着建立起“双赢关系”,由此衍生出“双赢协议”,需要“双赢体系”作为培育环境,通过双赢的“双赢过程”来完成。这也是双赢思维的 5 个要领。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形成双赢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便是,培养双赢品德。双赢品德有以下 3 个基本特征: ①诚信 意即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我们不了解“赢”的真正含义及其与我们内心价值观的一致性,那么就不可能做到“赢”。没有了诚信的基础,双赢不过是一种无效的表面功夫。 ②成熟 这是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成熟就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下图为不同人际观的成熟度: 在敢作敢为和善解人意之间找到平衡点,才是真正的成熟,这是双赢的基础。 ③知足 即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 160牢记一点:当你超越环境、态度和行为,将触角探到自己的内心,会 发现双赢和所有其他正确原则一样,本就深植在我们的生活中。 双赢并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类交往的一种模式。双赢来自诚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结果;它体现在能有效阐明并管理人们的期望和成就的协议中;在起支持作用的双赢体系里蓬勃生长;经由必要的双赢过程来实现。 1611623 月 30 日分享作业 陈娅:之前在樊登读书里听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有初步的了解。一个优秀人士身上都会具备一些好习惯、好方法。很期待跟随第五组的学习更深入地学习这本书的精髓。 刘旋律: 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综合综放,不断更新。做积极、高效、友善、自律的人! 曹艳丽:积极主动,以始为终,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和综效,不断更新。看到这七个习惯,就觉得这本书一定很有用,跟着第五组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学习 1633 月 31 日分享作业 朱慧明:之前买了这本书,看了几页就放弃了,现在书也不知身处何处。这次与学友们又共读这本书,喜马拉雅也有解读,今日利用闲时听了两三集,感觉不错,想把书找回来。习惯一主动积极,发现自己一直还是有着积极心态的,遇到任何事情,都不急不躁,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事。只是,永远都不够主动,习惯被人推着走……愿读完此书,能改变我的陋习。 杨朝凤:今天和着雨声听着语音,细细思量着其中的语句,别有一番滋味。人的三种层次――依赖、独立和互赖,处于依赖层次的人遇到挫折就会替自己找借口,以推脱责任;我们大部分人应该是处于独立的层次吧,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高层次称之为互赖,是我向往的层次,在以后的阅读中要好好琢磨琢磨。今天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有关积极情绪的内容。确实,每一个人都有身处逆境的时候,鲁滨孙在流落荒岛时就把好处和坏处作比较,找到其中的积极元素,鼓励自己,从而在荒岛上克服了一切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困难。我也在平时的生活中这样提醒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被消极情绪困扰,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无意中看到的一张图,改变思维从改变自己的语言开始。对照图中的话语,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锻炼出强大的内心。 陈波:谁也无法说服他能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倘若你已决定打开“改变之门”,那我们就来好好学习《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成长是神圣的,但也是脆弱的,改变是人生最大的投 164资,虽然时间可能很长,但结果必定会鼓舞人心。得之太易,必不会太珍惜。唯有付出代价,万物始有价值。 易穗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别是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其中前 三个习惯可以帮我们从依赖别人走向自我独立,这是取得属于个人的胜利,而后四个习惯是帮我们做到与他人相互依赖,使自己能够取得更大范围的成功。 “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而播种某种性格,最终收获一种命运。”我最大的诟病就是难坚持。做不到以终为始,希望在优秀的学友们的影响下,争取超越自己!加油! 曹艳丽:被第五组学友精美的海报所打动,“一事精致,便能动人。”明天就开启导读了,很期待!“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阅读,不为鲜花和掌声,只为自我超越和成长! 张玉莲:眼睛不能捕捉的风景,阅读可以;身体不能穿越的时空,阅读可以;无人能缓解的疲惫,阅读可以……阅读,丰富思想,丰盈情感,让生活多姿多彩! 吴亭亭 :今天用了两个小时看了本书的序言和前言,认真做了笔记。从前言开始,作者就列出了我们普罗大众面临的挑战,如恐惧与不安全感,大多数人倾向于零风险的生活,逃避与他人建立长期合作和依赖;如想要的太多太急切,只要发现一个问题,就倾向于把社会当成是替罪羊来谴责,谴责周围人和事的必然结果是犬儒主义,绝望无助,当被迫向命运低头,认为自己是环境的牺牲品,而屈服于宿命论,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停滞不前。相反,这正是流行文化所倡导的生存之道。读到此处,我是非常有同感的,我也乐于自我否定和反省,便更加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了,没错,我想找到解决方案和破局思路。期待明天五组的分享导读! 165杨焕新:这段时间天天读《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这本书,仔细读,慢慢悟,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理解内涵,通晓用法,叩问自己,这些习惯我具备哪些?没有具备又该在哪些方面去努力?我为什么没有成为高效能人士?我现在处在哪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想想自己恐怕还是刚刚摆脱依赖期,史蒂芬柯维说,人越成熟才越高效。越自律才越自由,一边读一边用一边悟方能离高效近一点吧! 贺国惠:史蒂芬和他儿子的案例给我以如下启发:首先是必须厘清问题所在,到底是父母的问题还是孩子的问题。其次是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父母,一般来说孩子的焦虑源自于父母的焦虑。再次是孩子的发展有无限可能,既不能用一时的状况来替代一生成就的评价,也不能用一个方面的表现代替其全面素质的评价。再次是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真正需要,切不能将父母的需要与孩子的需要混于一体。最后是一味地表扬和鼓励有时会适得其反。 谢文斌: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与架构图 FRAMEWORK OF THE 7HABITS 习惯一:积极主动(BE PROACTIVE) 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己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改变的催生者,他们摒弃被动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发挥了人类四项独特的禀赋——自我意识、良知、想象力和独立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一切。他们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决定。 习惯二: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的创造——先是在脑海里酝酿,其次才是实质的创造。个人、家庭、团队和组织在做任何计划时,均先拟出愿景和目标,并据此塑造未来,全心投入自己最重视的原则、价值观、关系及目标。对个人、 家庭或组织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说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 166根本的决策,主宰了所有其他决定。领导工作的核心,就是基于共有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创造出一个文化。 习惯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要事第一即实质的创造,是梦想(你的目标、愿景、价值观及要事 处理顺序) 的组织与实践。次要的事不必摆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 二、无论迫切性如何,个人与组织均要更多聚焦要事,重点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习惯四:双赢思维(THINK WIN WIN)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机会、财富及资源,而非敌对式竞争。双赢既非损人利己(赢输),亦非损己利人(输赢)。我们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员要从互赖式的角度来思考(“我们”,而非“我”)。双赢思维鼓励我们解决问题,并协助个人找到互惠的解决办法,是一种资讯、力量、认可及报酬的分享。 习惯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UNDERSTOOD) 当我们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诚心去了解、聆听别人,便能开启真正的沟通,增进彼此关系。对方获得理解后,会觉得受到尊重与认可,进而卸下心理防备, 坦然交谈,双方对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顺畅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气,能平衡两者,则可大幅提升沟通的效率。 习惯六:统合综效(SYNERGIZE) 统合综效谈的是创造第三种选择,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创造第三种更好的办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了彼此,甚至还称赞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解决问题及把握机会的手法。个人的力量是团队和家庭统合综效的基础,能使整体获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实践统合综效的人际关系和团队会扬弃敌对的态度( 1+1 167=0.5),不以妥协为目 标( 1+1=1.5),也不仅仅止于合作(1+1=2),他们要的是创造式的合作 (1+1>2)。 习惯七:不断更新(SHARPEN THE SAW)“不断更新”谈的是,如何在四个生活基本面(身体、精神、智力、社会/情感)中,不断更新自己。这个习惯提升了其他六个习惯的实施效率。对组织而言,习惯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断的改善,使组织不至呈现老化及 疲态,并迈向新的成长之路。对家庭而言,习惯七通过固定的个人及家庭活动,使家庭效能升级,就像建立传统,使家庭日新月异,即是一例。 1684 月 1 号分享作业 毛新琼:昨晚就收到了武林同学开始号召我们学习《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认真听了武林同学的导读,对列出观点、金句非常认同,从言语中感受到武林对学习的热情,对事业的专注,值得我学习!今天忍不住在喜马拉雅中听了几节音频,高效能人士养成七个习惯争取让自己努力达成这七个习惯,以此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生活效率! 刘敏:任何事情都需经过两次创造,一次是头脑中的智力创造,一次是实践中的体力创造。人生也是如此,有的人将一副好牌打烂,有的人把一副烂牌打好。有的人得到名利之后,才发现失去的更多;有的人成功之后仍然不快乐,需要更多的无聊来填补无聊。要想人生不留遗憾,需要自我领导,人生规划。如何进行人生规划,遵循原则,牢记自己最珍视的价值,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偏离轨道! 徐卫良:武林高手以最早的时段,最全的内容,最长的时间带给我们本周悦读活动的导读,开启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学习活动,我想这是武林组长以独特的方式演绎什么是高效能人士吧!喜欢悦读越高效的口号,期待着通过学习,也获得自己行动的高效,成为真正的工作,学习高手。 欧杰:柯维认为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高效能人士,必须由内而外全面塑造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成功的基本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由重视“品德”转而强调“个人魅力”,即成功与否取决于个性、社会形象,以及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圆熟技巧。这种思潮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看重人际关系与公关技巧;一是鼓吹积极进取心态。过分的强调个人魅力有时甚至不顾及道德原则,毫不避讳地鼓励玩弄手 段,欺骗他人,柯维对这种现象痛心疾首,提出在短暂的人际关系中,有时你的确可以凭借个人魅力畅行无阻,但是,“光有技巧还不够”,相对于 169一些次要优点, 只有道德才是沟通的利器。事实上,很多具备次要优点的人,也就是社会公认有才华的人,往往欠缺基本的道德。内在的本质比外在的言行更具有说服力,惟有修养 自己的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 杨朝凤:昨天晚上 11 点多钟打卡后在群里一转悠,发现“武林高手”半夜起来发布学习资料,太积极了,内心那个感动啊,比黄河水还要滔滔不绝。今天的分享把整本书的内容做了一个细致的梳理,脉络清晰,既有书本知识的传递,又有自己的感悟理解,可见,武林学友费了很大的心思。我读书很多时候是囫囵吞枣的,只是在自身需要的有关章节才开始细读。我一直在关注积极心理学这方面的内容,这本书中也有,正是及时雨呀。 毛新琼:《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指“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养成一种习惯。以往对“习惯”的认识没有这么清晰,大家都在讲“习惯”,从本书对“习惯”的解释,让我感受学习无止境。在亲子关系,每个孩子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看来在做这项工作前还要好好琢磨,要知道需要倾听(知识)、了解如何倾听(技巧),并愿意倾听(意愿),才有可能形成习惯。好的习惯影响一生!曹老师告诉我们,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大家一起用新的思维方式,以品德为本、破旧立新、由内而外,培养高效能人士具备好习惯。每一项修炼都需要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坚持下去就会收获到惊喜!感谢曹老师的分享! 贺国惠:“操之在我”的人有着强大的内心,有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有着很强的心理承受力,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知道为何要做,也知道该怎么去做。他们永远主动而又积极,他们永远有自己 170的主见和判断。虽然,他们有可能做不到掌控全局,但与其他人群比,他们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他们的幸福感要强烈得多。 刘玲:《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于我是太需要了。总觉得自己就是习惯欠佳,总是三分钟热度,很难坚持。刚好今天书到了,阅读了武林的导读,对本书作者由衷钦佩。关注了“如何使用本书”书中谈了两个建议:一是建议不要对本书等闲视之,要在改进自我的成长过程中,时时与本书为伴。第二,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过程中,应有心理准备,预计在 48 小时内,与人分享或讨论读书心得。作者认为这样的阅读方式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会让人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去引用本书中的原则。好,坚持这样做,努力做到。 周姗女:今日开始学习《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武林老师针对本书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导读。整体感受:专心、专情、专业、专一。 从武林老师的字里行间,我感觉到他很专心地反复读了这本书。只有反复研读才会对本书解读如此全面精准,且已内化于心熟记于脑。武林老师娓娓道来,观点、金句频出。他从容笃定的语音溢出是那份对知识的渴求,对学习的热情,对事业的专情。听他的导读分享就像在上培训课。他从价值导向、思想引领、方法铺陈、思维延展、外围补充等多面多视角地为我们读懂读活此书提供工具,充分体现他做为培训师的专业性。更重要的是从他身上学到一种一生专一一事业的执着。选择了培训事业便专一到底,所有努力汇聚成河流向它。我想我们拥有这样态度,不会不成功!培训领域是高知领域,我们需要认真学习运用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积极主动学习培训相关知识,掌握培训技能;以始为终达成卓越培训师目标;知己知彼做好培训;培训学习要事第一;培训沟通双赢思维;综合综效高质培训;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做培训。 易穗香: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主动积极” 171第一个习惯叫“主动积极”,这是一个关于个人责任的习惯。多么朴素的习惯!主动积极意味着你珍惜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而不是应激地对外界因素做出反应。与此同时,你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向外界传递主动积极的信号,甚至可以成为一个转型人。 极的要点在于选择的自由和空间,很显然没有哪个人对所有的事情都是积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注点,积极乐观的人会自动过滤掉一些负面的消息或刺激,专注在他真正应该关心尤其是有能力去影响的部分。 主动积极表现在: 1.能平静地忍受必须忍受的事; 2.有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 3.能智慧地分辨两者之间的不同。 刘宇雁:不得不说很佩服廖武林同学,与我们的分享视频就 1 个小时十几分,这分明就是一场讲座哦。佩服他的认真,佩服他的努力。第五组的开场我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用心。我不得不加快节奏,跟上步伐。感谢廖武林从推荐理由、全书概要、预期收益、学习拓展四个方面,给我们导航阅读《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特别欣赏他谈到自己的收益用了愚见、预见、遇见这三个关键词。妙!这两天跟着武林的步伐捧起了这本书,首先了解了一全书概述。通过惯阅概述,头脑中已有柯维博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大致了解,对本书大体的架构脉络不只是知道,而且也明白博士如此安排的良好用意,同时也有如何阅读这本书的方法的了解和决定。 我记住了武林的分享: (1)读序言《永恒的经典历久弥新的核心原则》能共振“大师” (2)读《变化世界,不变的原则》能收获“真理” (3)读《如何使用本书》能习得“方法” (4)读《七个习惯的简要定义与架构图》能总览“全局” 172(5)读《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能筑牢“根基” (6)读《七个习惯概论》能深懂“法则” 杨焕新:自从学习了“积极主动”以后,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因为过去的我就是一个非常被动的人,做什么事都不会表现的太主动。即使我很想去做这件事,一般也会等着被点名去做,而不是积极的去争取。在现场发言时,如果没叫到我,我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如果叫到我,我又会认真回答我的看法。人性的本质,不要因为一些消极的因素而掩盖自己真实的想法。从今以后,我要改变自己过于被动的缺点,积极主动,勇于承担。碰到问题要弄清楚,搞明白,不再被动,不再逃避。 曹艳丽:今天阅读让我再次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习惯。”品德实际上是习惯的合成。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品德决定命运。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因为他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我最大的感悟是:人不是因为优秀才有了好习惯,而是因为有了好习惯才变得优秀。约翰·德莱顿说:“我们先养成好习惯,然后好习惯成就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下定了决心,准备踏踏实实地干成某件事,可总是在起步时,被想象中的困难击败。我们的问题不在于没准备好、没时间、没精力,而是目标定得太高太远,不太容易实现。所以变成了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我们开始做一件事后,又喜欢三分钟热度。刚开始时还斗志昂扬,等新鲜劲儿一过,就被打回原形,于是又回到生活的舒适区里乖乖待着。我们并不缺少明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和充裕的时间,缺少的是立即行动的勇气和和坚持到底的力量。 大家对董卿肯定都不陌生,我曾经看过对董卿的采访,问董卿关于阅读的情况。董卿回答:“我基本上保持每天睡之前 1 个小时阅读,雷打不动的,很多人问我还能坚持啊。无所谓坚持不坚持,这是一个习惯 173了。”一个好习惯无形中成就一个人,最终让董卿成为央视一姐,挑起大梁。 我们应该有哪些好习惯呢! 第一,早起的习惯一个人的生命是由时间串联而成的,小到影响日常生活,大到改变命运的轨迹。覃丽兰老师每天 5:30——6:00 起来,起来后坚持码字,写丽心兰语,安静地享受早餐,再把自己打扮得美美的出门。优秀的人都有早起的习惯,早起多出来的时间都在做有意义的事。 第二,做计划的习惯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才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做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成败。定制计划,既能提高做事效率,又能合理利用时间。 第三,阅读的习惯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董卿说:“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没有大量的输入,又怎么能有高质量的输出呢!阅读就是一种最廉价的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综合素养方式。在此,特别感谢黄佑生主任精心设计“悦读悦分享”活动,有评价,有考核,有分享,人人参与,共生共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成长平台。 第四,反思的习惯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学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 第五,写作的习惯 174写作有利于培养有思想的教师,每天坚持写教育案例,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其实是对我们工作的梳理,总结,提炼的过程。人的思想形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付出艰辛,付出心血。“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你所付出的努力将来都会变成一束光,照亮你前进的道路。 六、运动的习惯 得好:“身体好,就是你最了不起的才华。”能管好自己身材的人,往往工作和生活也不会差。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运动与不运动的人生,差距让你无法想象。所以要坚持运动,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且依然健康的你。培训师一个脑力活,也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体力活,耐力活。我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能给更多的人传递正能量。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个好身体,才能支撑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工作。 人看到别人好的习惯都会努力使自己也拥有同样的习惯,从而使自己变得更优秀,愿大家都拥有更多的好习惯,让一个个优秀的好习惯成就我们不平凡的人生。 吴亭亭:今天首先认真学习了廖老师的导读,太厉害了 条理清晰,有理有据。然后在他的导读下,阅读了第一部分里的第一章,对于思维方式的转化这一天有小小的感悟。我记得我没生小孩前是一万个不能理解我的母亲的,脾气差、自私、虚伪,我内心给她贴了很多不好的标签,所以她说话我基本左耳进右耳出,要么就她说东我就往西。直到我生了孩子,并度过了自己一个人带孩子的艰难岁月,在那些个又累又困的日子,我突然就理解我的母亲了,甚至再去看她的时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她过去种种让我万难理解的行为,这是一个漫长的思维转变的过程,而这确实是书中所写的由内而外的思维转换! 贺国惠:史蒂芬和孩子的故事给我如下启发:让孩子自由发展,这是尊重天性;必须加以肯定和重视,肯定是鼓励,重视才是尊重,相比 175较之下,重视更为重要,一味的鼓励有时是适得其反,洛萨达比例认为,当积极与消极的比例超过 10%,前行的船就没有船舵;分享他的一切经验,这是尊重的有力武器,分享他的一切经验,才会让孩子感受到真正的尊重,才会让孩子有成就感,并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降低心理预期,不凭借孩子良好的表现来肯定自我。孩子的焦虑一定源自外部,很多时候是由父母的焦虑造成的,只有改变父母,孩子才有可能得到改变。充分相信孩子能够解决问题,给以指导和信心,但一定不能提出解决办法,更不能越粗代庖;成长是一个慢的过程,必须要有耐心。 廖武林:在导读中我谈到了科维的书,除了有很强的精神性之外,还有一个特点,非常的接地气,也就是说可实践性非常强,可谓一直秉承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一切学问都应该以实践为基础,这就是实践出真知。 在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这本书中很多例子便发生在柯维自己工作和家庭中,来源于自己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之中,一直倡导着追求并实现平衡圆满幸福的人生,除了成功的事业,柯维有 9 个子女,50 多个孙子女和外孙子女,他曾经获得过全美最佳父亲奖,他自己说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一项荣誉。 因此在科为高效人士的 7 个习惯,这本书中,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既融入了生存的道,就是那些有理论深度的原则性的内容。因此这本书绝不是一本泛泛而论的打鸡血式的成功学书籍,就我而言,我永远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转变,虽然我不敢说,我已经完全解透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内涵实在太丰富太深刻,但我愿意尝试将自己对这本书的一些理解感受和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因为工作的原因,也经常和周边的朋友做一些,可以结合分享,受到很多积极的反馈,很多朋友听到之后也不停的分享出去,可见本书的很多重要思想是得到了众多的个人和组织充分认可的。因此我通过对这本书的精华概要做一个总体性的导读,旨在让更多的学友能与本书结 176缘,虽然柯维已经离世,但大师的思想和信仰永存,我相信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和更多的组织会因这本书而改变。以上体会与大家分享和共勉,祝大家读好书,好人一生幸福! 徐阿明:积极主动即采取主动,为自我过去,此刻及未来的行为负责,并依据原则及价值观,而非情绪或外在环境来下决定。积极主动的人是生活的挑战者,是命运的主宰者,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未知的世界,以主动的行为去迎接可能到来的风险,最终我们将会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因为积极主动的人心中自有一片天地。 二、不断更新,完善提升 “身体、精神、心智、情感”四个层面进行更新。每个层面都需要不断更新,以保持平衡,如果某个方面被忽视了,就会对其他三个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同样的如果各个方面都得到培养,所有四个方面都会蓬勃发展。 身体:锻炼、营养、休息、压力管理。 情感:在重要关系的情感账户中不断存款。 心智:阅读、写作、学习、研究。 精神:服务、价值澄清、励志文学、沉思、自然。 身体是最基本的身体的需求,情感是心理的需求,心智是视野拓展的需求,心灵是思想升华的需求。 谢文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优秀是一种习惯 今天阅读武林高手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导读,洋洋洒洒 1万 3 千字,手的光荣称号,导读文章践行高效能人士的习惯。导读 PPT最后一张是“优秀是一种习惯”。 “一个人的行为 5%是靠大脑思维控制,而 95%是靠习惯控制,我们要做高效能人士,就要培养行为,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我想,要将武林高手所说的话转变为行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发现身边高效人士,激励自己。参加培训教师,能够发现有很 177多高效人士就在身边,培训班中各位优秀的学友,哪个不是高效能人士,如杨栋学友的微好习惯——学会挑刺;覃丽兰学友的微好习惯——每天煲制心灵鸡汤;张云峰学友的微好习惯——出口成章(诗);等等,他们这些成效的背后,都有 1+N 个习惯在支撑。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要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高效能人士、成功人士,就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微好习惯,不断激励自己。从微习惯开始,以细微的习惯改变自己生活、快乐人生。 二是培育自己微好习惯,持之以恒。《非暴力沟通》的作者卢森堡告诉我们:我们都是有着“特殊的生命”,而不是“一张椅子”。因此,我们在这世上都是独立无二的!以自己的内心所向,培育自己的微好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优秀的品质必将显现。从左手刷牙开始,培育自己的左右脑平衡;从每天的 60 个俯卧撑开展,锻炼自己的身体;从每天早起给亲爱的她准备一杯温开水开始,共育爱情之花;从每天坚持打卡,培育自己守信的品质等,世界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有很多不同的微好习惯支撑。 三是用心把事做到极致,力争上游。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应该是一种习惯,一种用心把事做到极致,力争做到上游,力争做到与众不同的习惯。一事精致,便可动人。没有好的习惯,哪来精致?哪来动人?我们如果不甘于平凡,想要出类拔萃,拥有发光发亮的人生,必定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培养一种优秀的习惯,它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它需要日积月累。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784 月 2 日分享 覃丽兰:改变来自“由内而外” 鸡蛋从外向内打破,是压力;鸡蛋自己从内向外打破,则是动力,是新生。 老子云: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找自己原因,反思自己。由内而外,改变自己的思维,每个人用自己的眼镜看世界,我们要学会用精准的镜片看世界。如哥白尼日心说。用现实检验自己的思维,打破旧思维,即思维转换。改变自己则是“由内而外”的变革和认知思维的调整。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 柯维“由内而外”的意思是从自身做起,甚至更彻底一些,从自己的内心做起,包括自己的思维方式、品德操守和动机。由内而外的观点 179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 第一,为获得长久成功,人格远大于技巧 第二,解决问题要有勇气改变自己 第三,改变自己从改变思维开始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外部环境。内心不再焦虑和紧张,行为上更脱离保护,小改变调整行为,根本改变就是调整思维。孔子云:随心所欲不逾矩。如何调整思维?那就是原则。自由选择行为,但不能自由选择原则,原则智能遵从。38 度标枪选择角度,才能将标枪射得更远。所有选手遵从这个原则才能投得更远。它强调以原则为中心,以品德为基础,要求“由内而外”地实现个人效能和人际效能。 周姗女:今天曹霞老师针对《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第一部分为我们进行了悦读分享。她主要分享了思维方式和原则两个方面,陈述观点、举例说明,穿插故事相结合,解读得很透彻。 一、关于思维方式 书中的七个习惯它们是知识、技能,意愿相互关联及影响的结果。优质的思维方式带出高效的行为进而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事业生命蓝图。例如一家图书馆需搬迁至新址,按传统思维,书籍的搬运靠车辆从A 拉至 B 再由工作人员分类摆放。而新的思维方式可以这样:发出公告,免费到旧图书馆借阅书籍,但必须把书还到新图书馆。前后两种方法都为达到同一个目标,显而易见,后一种要高明得多。那为何有人只会想到前一种,有人却有后一种更具智慧的思维?我想思维方式的改变不仅靠知识的积累,丰富的经验还需要有意识的练习。 二、原则 书中讲了三个原则:品德为本、破旧立新、由内而外。品德为本遵 180循的是人性自然规律,当我们善抓人性之道,也就把与人的关系理顺了,形成一个很好的正磁场,即得道者多助;破旧立新是我们需要练习“稀缺”思维方式,稀缺代表空间,空间意味着发展;由内而外原则是我们需要善于抓住恒定,以不变应万变。 杨朝凤:今天的分享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一直以来,我都以为,习惯就是习惯吗嘛,习惯有大小、好坏之分,没想到,高效能习惯包含了知识、技巧和意愿。高效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有超强的自律,我是个懒散的人,做事情经常三分钟热度,好习惯往往坚持不长久,而坏习惯却又懒得改。今天阅读过后,心里对习惯有了新的认识,今后,要破旧立新,要养成新的好习惯。 刘宇燕:《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描述了美国作家弗格森(Marilyn Ferguson)的一段话: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说得真好,每一个人只有在自己愿意改变的时候才会去改变,别人的思想永远不会强压到另一个的身上,只有他愿意的时候才会改变。作为培训师,首先我们就要认识到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我们要不要变成一个高效人士,我们的誓言建培训湘军,做专业培训,兴湖南教育,做有格局、有底蕴的培训师,那我们就要努力改变现状,改变自己。 今天看了第一章,积极主动,一切就从积极主动开始,改变宅家慵懒的样子,积极主动的面对一切,对待工作,对待家人、对待朋友,一切就从此刻开始。 刘玖萍:好长时间不曾打卡,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因为其他的琐事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手机从白天到晚上,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孩子手上上网课。2020 的春节,很多人的生活都被彻底搅乱,我从 2 月 8 日开启每天的推播任务,一直持续……除此之外,陪读占了近一半多的时间,每天近 12 节视频的筛选,读高中儿子的 9 门直播陪伴,每日一 181练,每日一读,每日一听,孩子辛苦,老师辛苦,做合格的家长也不轻松……我想我欠缺到这本书当中的“高效”“习惯”,自然也就成不了能人了,回想自己做得最好的是每天的晨锻炼近 40 分钟。 易穗香: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之要事第一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每天都忙得焦头烂额,但是却发现工作总是做不完,我们总是在完成任务的最后期限,急急忙忙地开始工作,往往效率非常地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做到要事第一。我们都知道,那些在生活中,做到要事第一的人,往往都可以成为人群中的 1%。 一、什么是要事呢? 1.那些重要的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事情。 2.四象限法则中的第二象限中的事情。 第二象限,也就是那些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比如身体健康、人际关系、事业发展。 3.20/80 法则中 20%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我们所做的 20%的工作可以产生 80%结果,我们要做的,就是优先完成那 20%的工作。 二、如何管理自己,做到要事第一呢? 1.学会说“不” 对于那些和我们的目标无关,违背我们原则的事情,我们应该敢于拒绝。 2.管理自己的四个步骤 (1)确认角色 (2)选择目标 (3)安排进度 (4)自我调整 182杨瑰: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的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的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要反省自我,不能一味地将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孟子所倡导的“反求诸己”包含三层涵义:一是一种“慎独”的修养方式,即: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不管别人如何做,自己应该自觉地遵守自己的道德原则,做到“洁身自好”,以德养身;二是严以律己的精神境界,凡事从主观找原因,从自身找不足,不怨天尤人,勇于承担责任;三是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反求诸己即反思自己有无过错,从自身找不足,若是自己错了就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这才是智慧之举。 老祖宗留下了非常丰厚的财富,本书中更是暗含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做人根本谈起。 杨瑰:成熟模式图让人印象深刻。在我们熟悉的依赖期和独立期的基础上加上了互赖期。与《第五项修炼》中我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观点有些类似。“不去责怪”就是不能事情有差错,便怪罪他人。我们可以自主、合作、统合综效、共创伟大前程。互赖是很成熟的观念,在一个团体中,在家庭中,情感,知识都需要互赖。 欧杰:柯维七个习惯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是品德养成的基础,也可以说品德养成的过程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因此我们强调提高个人效能的第一个原则是品德为本。 一个能做到互赖的人,既能与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潜力。但只有独立的人才能选择互赖,尚未摆脱依赖性的人则无此条件,因为他们无论在品德还是在自我把握方面都尚有欠缺。因此,习惯中的前三个(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着重于如何 183自我约束,由依赖进步到独立。这些习惯属于“个人领域的成功”范畴,是培养品德的基础,而后才能是“公众领域的成功”,就如同耕种与收获的次序无法颠倒一样,必须是由内而外依次实现。 徐卫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进入第二天阅读,听着曹霞老师的分享,感觉就像听了一节培训课。曹老师将这本典型的美国精神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书中蕴含着的深刻哲理与我们共享。个人成长阶段,效能,原则娓娓道来,引领我们朝着个人效能,人际效能前行! 陈波:寻找的过程是一种智慧,一个单位,如果没有刺激进步的体系,也就不会迈上卓越!没有原则就没有效率,没有原则就没有个性,伟大的领导始于塑造性格,要做一个领导,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谁,这是你做事的基础! 曹艳丽:平衡也是一门艺术,凡事都要讲究度,不偏激、不极端,“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用自然平和的态度保持平衡,这才是我们获得高效工作和生活的自然法则——平衡法则。 毛新琼:《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对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指“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三者缺一不可才能养成一种习惯。以往对“习惯”的认识没有这么清晰,大家都在讲“习惯”,从本书对“习惯”的解释,让我感受学习无止境。 在亲子关系,每个孩子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看来在做这项工作前还要好好琢磨,要知道需要倾听(知识)、了解如何倾听(技巧),并愿意倾听(意愿),才有可能形成习惯。好的习惯影响一生!曹老师告诉我们,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大家一起用新的思维方式,以品德为本、破旧立新、由内而外,培养高效能人士具备好习惯。每一 184项修炼都需要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坚持下去就会收获到惊喜!感谢曹老师的分享! 贺国惠:“操之在我”的人有着强大的内心,有着强烈的价值判断,有着很强的心理承受力,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知道为何要做,也知道该怎么去做。他们永远主动而又积极,他们永远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虽然,他们有可能做不到掌控全局,但与其他人群比,他们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他们的幸福感要强烈得多。 1854 月 3 日作业分享 廖武林:前面我们学习了“效能”的含义,其精髓就是产出和产能的平衡。过去以来我们一直关注是效率,是单位时间的产出。柯维提出效能这个概念,我觉得对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追求生产率和效率的个人或组织来说是很有启发和思考的。我们有很多企业和组织,一味追求产量,无暇顾及到质量,后来就进入了恶性的循环。有的只要求员工一味的奉献付出,而对员工的个人的身体、心理和工作环境根本不重视,或不在乎,那么员工的工作效能就会进入一个低水平状态。我们现在提出的减负增效,目的就是要达到产出和产能的平衡。中国历史上很多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当代中国提出的构建和持续发展的社会,习***提出的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就是这一原则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彰现。组织如此,个人意识如此。产出和产能的平衡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自然生态系统如此,组织生态系统亦是如此,个人生理系统也是如此,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平衡”如出一辙。 我们的教育在这个方面也是很值得反思,为了提高升学率,我的应试教育,也做了不少失衡的工作。盲目的追求“希望”的产出,安排大量的作业,大量的补课,机械式的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政治导致部分学生厌学、逃学和怠学,这注定是低效能的。我们的老师何尝又不是如此,应付学生的低效能学习,老师把也成“永动机”,有关部门,我们的学校把老师推向了“呕心沥血”、“蜡烛成灰泪始干”和“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杀鸡取卵”“境界”,这就是没有”效能”理念的做法,当然也不是我们现代教育所主张的。 再谈谈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国家越来越重视教师的培训,就是体现“效能”这一原则。重视教师的个人提升,自身的发展,是给教师赋能。只有教师这支”鹅”健康了,有能量了,教学质量这个“金蛋”的产能才 186可能提高,达到可持续的平衡,我们的教育事业才可健康发展。教师培训师本身亦是如此,只有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能量。积极反思,勇于否定,深度沉淀,不断更新具备好的产能,才会有好的产出,终将成为一个高效能的培训者。让我们坚持效能的平衡原则,做高效能人士,成就丰盛的人生! 积极主动意味着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选择的自由,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主动创造有利环境,消极被动的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制约,坐等命运的安排。 这次新冠疫情爆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采取积极回应,各系列的有效措施和办法,应对疫情,强力推进各项艰难工作,有效的控制了疫情,为中国和世界人民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世界很多国家如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采取消极应对。有的是根本不应对,有的是”应付式”的应对,这种回应就是消极被动,坐等命运安排。过就造成了众多的生灵涂炭,政府形象一落千尺。有的人有的政府官员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做自己可以改变现状的事,而是一天到晚打嘴炮,指责中国,甩锅他人。就是积极主动,原则中间讲到的,我们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来改变我们的关注圈。这个原则是永恒的真理,是有效高效能人士和组织应该坚持的原则。 曹艳丽:第三,史蒂芬·科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写道:用金蛋模式看待效能,即产出越多,效能越高。“金蛋和鹅的故事”特别有意思。有位农夫生活过得贫穷,常在饥饿中度过夜晚。有天早上工作走入农场时被一道金黄色刺眼反光照射,走近看发现有只鹅生了一颗金蛋。怀疑之中农夫把这颗蛋及鹅抱回屋里,仔细研究发觉真是一颗金蛋。从那天开始神奇的鹅每天都生出一颗金蛋,农夫也因卖出金蛋赚钱改善了生活。可惜,上天给了农夫神奇的鹅却没给足够的智慧,农夫在习惯过吃饱喝足的生活后,起了想要一夜致富的贪念,认为一天一颗蛋太慢了,所以就把鹅宰掉,想把肚里的金蛋一次拿出来卖掉。当 187然鹅肚里没有金蛋,一颗都没有!所以农夫又开始过回贫穷的生活。 真正的效能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生产的资产或能力,即下金蛋的鹅鹅。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重蛋轻鹅”,最终会保不住产金蛋的资产;“重鹅轻蛋”,最后自己都可能会被活活饿死,更不用说鹅了。故事宗旨很明确:做人不能贪心。 职场上,团结互助的同事关系(鹅),才能促使达到共同的工作目标(金蛋);夫妻间,互相理解、包容的夫妻关系(鹅),夫妻感情才能越来越好(蛋);个人管理上,有目标,有计划地行动(鹅),才能获得个人高效管理(蛋)。所以,只有建立在长期目标基础上的短期效益才能获得高效产能。 故事还带给我们其它启发:1 会下金蛋的好资产得来不易,拥有时要好好保护它。2 财富的积累需要耐心的等待,想要获得效益不能操之过急,杀鸡取卵,要有一定的耐心,要学会等待时机。3 鹅是产能,金蛋是产出,两者要平衡。4 不要只靠一只鹅下金蛋,鹅可能会死,资产不见得能长存,金蛋来源要多一点。5 不能光顾着收益,而不顾自己水平的提升,总有一天会黔驴技穷。5 当你有一天真的失去了那只生金蛋的鹅,那就得好好用好已经拥有的金蛋,不能随意挥霍,伺机而动,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 积极主动,做好能做的,改变能改变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圈,缩小关注圈。 谢文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两个圈圈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焕新来把书儿读,请君为我倾耳听。”今天跟着第五组杨焕新同学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两个圈圈。 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阐述了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的时候,还谈了两个圈圈,第一个圈叫做影响圈,第二个圈叫关注圈。关注 188圈指的是我担忧的,我能去操心的,我能够看得见的,我所焦虑的那叫关注圈,这个面太广了,有好多事情你可以去担忧的,但是中间有一个更小的圈叫影响圈,影响圈是什么意思?影响圈是我力所能及的地方,所以积极主动的人,往往都是把眼睛关注在我力所能及的地方。 根据两个圈圈的阐述,我明白了单位的有些同事低效的原因。他们眼光所关注的是都是关注圈内事,他们平时所谈论的是都是关注圈内事。如今天美国特郞普讲了什么话,英国的首相又在做了什么事等,每天将这些事挂在嘴边,以能够了解和谈论这些事的具体细节为荣,以口若悬河的谈论这些事为骄傲。而对工作上的事、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却很少谈论,很少关注,对于自己的工作的短板也就是看不见而思不着。长期以往,这些同事只得到是一张空嘴罢了,心中并没有做好工作的实货与绝招,仅仅是重复领导布置的工作而已,没有积极、没有创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同事不在少数。优秀源于习惯与品质。少操心与焦虑关注圈内哪些国际大事,多关注影响圈内的工作之事、身边之事及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做好每天的规划、做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应该是我们现在、今后要培养的首要好习惯。 杨焕新:着手于“影响圈”的人,脚踏实地,不好高鹭远;把心力投注于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情,所获成就将使影响圈逐步扩大。根据自主程度的高低,人生的问题可分为三类: 1.可直接控制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习惯,这是我们绝对做得到的。 2.可间接控制的问题:有赖改进发挥影响力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3.无能为力的问题:我们的责任就是改变嘴角的线条 以微笑真诚平和的态度,接纳这些问题。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学习处之泰然,不至于让问题制服了我们。 刘敏:今天我观察看了第五组组长廖武林对《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 189惯》整本书的导读的视频,他的解读有深度,内容很丰富,”字里行间都带着闯劲和拼搏精神”,我非常的佩服! 覃丽兰:习惯 1 积极主动:突破逆境,操之在我。 习惯 1 积极主动。在上一集中,我们谈到七个习惯,可以帮助咱们提高成熟度,实现个人成长。一个人成熟度越高,他的效能就越高。为了引入习惯一,我们现在研究一下有关人的成熟度的问题。如果我们观察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现人与人的成熟度,其实有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面对困境和人际关系中的难题就是成熟度的差异更是明显。七个习惯用低中高三个层次来描述人的成熟度。 最低的叫做依赖。简单的讲就是我自己是没有办法做决定,我也不愿意对结果负责。我们几个例子来讲,比如说一个人正在考虑他是否应该去冒险追求一个创业的机会。如果他是依赖,那么他自己没有办法做出这个判断,只能依靠别人的意见,甚至可能把别人的意见奉为神明。如果结果不好,她会怪别人,他会责怪别人害了她自己是个无辜的受害者。没有什么呢,他就会打别人说的一无是处,这种状态就是所谓的依赖。 另一个层次的成熟度叫做独立。简单的讲了就是我自己能独立的做出选择,也愿意对结果负责。还是刚才那个创业例子,独立呢,它就可以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和知识,冷静的分析其中的一些风险和机遇,并且考虑可能的后果,然后做出一个理性的选择。这件事最后的结果不好,他不会怪别人,怪市场,他愿意自己来承担责任,总结教训以后,再考虑未来怎么发展。我们就管它叫独立。我看到独立的人格,当然很好。但是会过犹不及。一个人如果独立过头了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那个时候他可能就会变成了孤家寡人。 比独立更高的一种成熟度,我们管他叫互赖。简单的讲就是我自己可以做出选择,但是我也很清楚,每个人的经验都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我非常愿意找到有能力的人来帮助我。最终的决定是 190我自己作,我自己来负责。 在上面那个创业的例子中,他就会去主动去找那些有相关经验的人,广泛的征求意见,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也愿意主动给对方提供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交换。最后呢,在综合各方的观点和自己的判断以后,谨慎的做出自己的选择。 以后结果不好,他不会怪别人,反而依然会感谢曾经帮助过她的那些人。自己总结教训以后呢,继续前进。很明显互赖的成熟度呢,是最有可能实现最大的成功和更好的人际关系。而 7 个习惯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逐级的提高成熟度,最终实现更高的效能。 前三个习惯帮助我们摆脱依赖,心智模式,拥有独立的人格。习惯456 帮我们建立和维系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实现比独立有更高效能的互赖的状态。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习惯一开始讨论。习惯一主动积极,这是最重要的一个习惯也是培养其他习惯的基础。主动积极,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做事情要主动一些,做事情要快一点的意思。但实际上的出来,这个词的内涵更为广阔的,可以说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和人生哲学,我们可以用积极处世这个词来做一个解读。 依赖的人,就是一个人面临生活中的逆境的一些刺激的时候,他应该怎样回应。前面说过当面临逆境时候呢,他会习惯性地指责他人和环境,把自己说成是一个纯粹的受害者。我被他害了,她逼的我,我没办法,环境太差了,这种依赖思维。柯维博士在书中分析了这种思维的本质就是,一旦面临不利的局面就急于免除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借着把所有的责任推给别人,自己规定的承担责任带来的压力,同时获得了心理上暂时的舒适。很显然,这样的一种思维,长此以往,将对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能力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付出沉重的代价。打个比方,讲的这就好比是那在吞食一种毒品。当下可以获得一种短暂的舒适和快感,但是长远上讲,其实是在毁灭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内脏。 191而主动积极,则是指拥有独立人格的人在面对逆境的时候怎么做。认清自己最重要的目标,做出选择,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结果负责。因为每个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而非完全受制于外界的环境。在七个习惯的书中啊,柯维博士讲了一个发生在二战中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维克托是奥地利的著名的神经和心里学家,他是犹太人。那个时候弗兰克那是 37 岁,她刚刚跟未婚妻结婚不久。今晚他就和家人一起被德国纳粹逮捕了投入了死亡集中营。心理学家观察到在集中营里当人们面临死亡的一种巨大的威胁,以及极为严酷的生存条件时候呢?人们的行为的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有好多人很快就放弃了求生的意志了,变得非常的沉默和消沉。北欧这种寒冬这种破败的集中营里的那些人很快就染上疾病,从而失去了工作能力。最终结局呢?或者自己病死或者就被纳粹的送进毒气室。同样的恶劣的环境,弗兰克尔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没有哀叹自己的不幸,他也没有后悔:为什么自己不早一点带着美国签证飞往美国避难,它其实是有美国签证。渴望自己能活下去,能够最终跟妻子和家人重逢。为了达到这个重要的目的,他在集中营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他意识到精神上如果你放弃了,很快你身体就会毁灭,所以他就调动自己的精神一点儿,他不断的去想象和憧憬自己出狱以后跟家人和妻子重逢的滋味这样形容景象。另外呢,他的本职工作的是大学教授。他还想像一个场景,就是,等他出狱以后他要继续完成之前没完成的学术著作,并且把自己在集中营的这样的一段经历啊,当成是一个教科书的内容,要讲给他的学生们听。 再有,他每天早晨出工之前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健康一些。去雪地伐木之前都要在集中营里边必须跳跃,然后呢,再用手拍自己的脸啊,为什么呢?因为这样他的脸会显得更加的红呢,更没健康,这样的话呢,那他就会认为呢?他还有工作能力他就可以了继续生存下去。 192这样呢?在这个黑暗的集中营里他就意识到了所谓的人类的终极自由。那就是纳粹可以剥夺他的一切,但是永远没有办法剥夺的是他的自我意志。虽然死亡集中营带来的极大的精神刺激,但人永远有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和回应。 直到两年多以后的 1945 年弗兰克尔被美国陆军解救。就那她在发现他的家人几乎都死在了集中营。但就因为这些悲痛的经验,反而使他的后半生啊,发展出了积极乐观的一种心理疗法。他经常引用的就是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那些杀不死我的将使我更坚强。后来富兰克林把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了在美国一本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叫做《寻找生命的意义》,七个习惯中特别提到的这本书,所以我们也强烈推荐大家的,作为拓展的阅读材料。 弗兰克尔先生的最终的寿命高达 92 岁。让人震惊的时候,他在 67岁的时候领取了飞行员的驾驶执照。在 80 岁的时候登上阿尔卑斯山,度过了精彩下半生。 主动积极,人应该为自己负责,应该具备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这就是积极处世和消极处世的思维方式的本质区别。从这个角度讲,在生活中每次经历一些负面事件的时候我们不妨把它当成一个训练自己主动积极的习惯的一个好机会。这样的,不但可以培养更为健康的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还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种逆境发生转化。下面的我们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说明这个道理。古代的富兰克林柯维公司创始人之一就是史蒂芬柯维博士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我们公司非常重要的一个培训产品。作为授课顾问,给各行业客户讲课过程中听到了很多有趣和鲜活的例子,比如有一个故事是这样。有一个大学生,他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销售代表。工作是销售给病人测血糖用的血糖仪。第一次独立去开拓一家医院的客户的经历是这样。 他找到了病房的护士长想介绍这个产品,但是护士长的非常生硬拒 193绝了,就说:我们现在的产品的挺好的,我们根本没有打算更换。这小伙子不太甘心,他又强调说:护士长我们家的这个血糖一个精度是非常高。马上护士长打断说:小伙子,你听好了,所有能在市场上卖的都是能达到国标的啊,你走吧,我正忙着呢。 这个小伙子,只能很沮丧的往外走。没想到,他在楼里边正走着呢,忽然发现他身后有两个保安紧紧跟着他。最终这两个保安把他围堵在一个墙角,面无表情地就跟他说:你是医药代表吧,这个我们看出来了啊,你看看我们医院墙上写的是什么,谢绝医药代表。你现在马上离开我没事了。这就是他第一次开拓客户的经历的结果。两个保安轰出了大楼。这次经历对这个小伙子应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 他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内心呢?是起起伏伏。一会儿,他感觉很分停什么电我地,它自己觉得也很不屑。我为什么就碰上了这么一个刁钻的客户呢?嗯,一会儿呢,他又陷入了一种深深的自我怀疑。我可能根本就不是做销售的料。我也许应该另谋职业。都是等这些情绪慢慢的冷静下来以后呢,他开始有了一些新的思考。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不能因为这样的一次经历就做出一个放弃的决定。接下来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我改不了了,那么,怎样看待它,才最有利于未来的目标呢?重新思考出发,经过思考呢,就发现其实这一次他并不是一无所获。比如他的收获,他至少知道了护士长目前的态度是什么,也知道了,客户现在正在用的品牌。而且,他也能够看到保安其实不是针对她个人,他的竞争对手同样也面临的这样一些麻烦。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些事情的时候,他的内心的感受就平静了很多。 解决心情的问题,就像他他进一步的思考我接下来应该怎样行动?毕竟呢,我是不能控制护士长的她的决定,我只能接受。我能做什么?我跟你业务和常识,他这时候就自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真正每天用血糖仪给病人来测量的,其实并不是护士长本人,而是服务于病人的那些护士们。也许我可以先看看这些护士们目前的使用情 194况,没准儿就能发现其中的一些机会。就是他产生的第一个想法。 那接下来呢?又会有第二个困难,那就是,医院保安我也不能控制。我应该怎样做才不至于被这个保安轰出去了。于是沿着这个思路思考,他得到了一个想法,他就以病人家属的身份,他在这个病房里,亲自去观察护士们现在的工作情况。结果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啊,就真的发现了现有的产品在使用中一些不太方便的一些问题。他带着这样的一些发现重新联系了护士长。针对这个问题,主动提出新建议,并且愿意的去针对这个问题做产品的测试和对比。借助这个机会了,他也证明了他的产品,对护士团队带来的实际的价值以及对解决医患关系切实的作用。 他这样的一系列这些努力,最终打动了护士长。在这样的一个交易中,实现了他的一个销售的目标。 这个故事再次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面对逆境的刺激的时候,如果一个人是低成熟度的,也就是他是依赖的层次,那么他就会消极的应对他习惯性的会推卸责任,斥责环境,把自己的当成是个受害者。 这种现象呢?久而久之,她自己在社会上的能力和生活状态就都会下滑。相对应的呢?如果一个人是高成熟度,也就是独立层次的人,那它会愿意去看清现实,而且他会让你接受现实,并且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冷静的分析和判断中,做出最有利于未来的这样的一种选择。这样的有好处呢,就是可以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螺旋式的上升,最终实现自己想要的成果。这个了,其实就是习惯一主动积极的内涵。今天的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主动积极以及分享了两个真实的故事来说明习惯一主动积极的内涵和它对我们现实世界的一种意义和价值。我们将继续探讨主动积极的话题,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常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锻炼主动积极的习惯。 周小珍:愿“积极主动”如阳光四射。听焕新分享,我记住了积极 195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双赢,思维,高效能,培训,个人,工作,人士,效能,问题,原则,积极主动,教师,行为,品德,目标,过程,七个习惯,柯维,才能,老师,这本书,时间,环境,好习惯,技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孩子,团队,事情

2009-06-05 #故事大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双赢,思维,高效能,培训,个人,工作,人士,效能,问题,原则,积极主动,教师,行为,品德,目标,过程,七个习惯,柯维,才能,老师,这本书,时间,环境,好习惯,技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孩子,团队,事情

2013-01-31 #短篇故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双赢,思维,高效能,培训,个人,工作,人士,效能,问题,原则,积极主动,教师,行为,品德,目标,过程,七个习惯,柯维,才能,老师,这本书,时间,环境,好习惯,技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孩子,团队,事情

2013-05-14 #故事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双赢,思维,高效能,培训,个人,工作,人士,效能,问题,原则,积极主动,教师,行为,品德,目标,过程,七个习惯,柯维,才能,老师,这本书,时间,环境,好习惯,技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孩子,团队,事情

2009-12-27 #经典故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双赢,思维,高效能,培训,个人,工作,人士,效能,问题,原则,积极主动,教师,行为,品德,目标,过程,七个习惯,柯维,才能,老师,这本书,时间,环境,好习惯,技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孩子,团队,事情

2014-09-09 #经典故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双赢,思维,高效能,培训,个人,工作,人士,效能,问题,原则,积极主动,教师,行为,品德,目标,过程,七个习惯,柯维,才能,老师,这本书,时间,环境,好习惯,技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孩子,团队,事情

2007-11-03 #小故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原则,思维,高效能,双赢,七个习惯,人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师,积极主动,效能,个人,柯维,老师,统合,教师,要事第一,方法,学友,品德,领域,作业,五福临门,组织,人士,产能,产出,这本书,廖武,夏飞

2008-09-16 #故事会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悦读工作坊成果集刘敏

习惯,原则,思维,高效能,双赢,七个习惯,人生,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师,积极主动,效能,个人,柯维,老师,统合,教师,要事第一,方法,学友,品德,领域,作业,五福临门,组织,人士,产能,产出,这本书,廖武,夏飞

2009-07-11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