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山东省2020届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

时间:2015-03-10

告别一段感情的古风句子

提示:本文共有 181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7 分钟。

山东省 2020 届中考猜题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 、 下列选项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 . 告罄 缥缈 契约 随声附和 据为已有 B. . 狭隘 祈祷 折损 骸人听闻 春寒料峭 C. . 伫立 战栗 温驯 忍俊不禁 垂垂暮老 D. . 红绫 闲暇 修茸 孜孜不倦 扑朔迷离 2、 、 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生命 ” 是与 “ 活动 ” 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的实用的活动全是 ,是受环境需要限制的;人的美感的活动全是 ,是环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 ;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 。 A. . 无所为而为 有所为而为 奴隶 主宰 B. . 有所为而为 无所为而为 主宰 奴隶 C. . 有所为而为 无所为而为 奴隶 主宰 D. . 无所为而为 有所为而为 主宰 奴隶 3、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腊八节是阳历 2 12 月 月 8 8 日,这天又喝腊八粥的习俗。 B. . “ 足下 ” 的意思是 “ 你 ” ,可以称同辈,也可以称晚辈。 C. . “ 春分 ” 这一节气在每年公历的 2 2 月月 20 ~2 22 日之间。 D. .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4、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A. . 束 缚.( (fù) ) 端 详.( (xiáng) ) 空 穴.来风(xuè) ) 屈.指可数(qū ) B. . 重 创.(chuāng ) 溶.化(róng) ) 咎.由自取(jiù) ) 毛 遂.自荐(suì) ) C. . 物 侯.( (hòu) ) 颤.抖(chàn) ) 一 筹.莫展(chóu) ) 悬梁刺 股.(gǔ ) D. . 症.结(zhèng) ) 脂.肪(zhī ) 金 碧.辉煌(bì) ) 呕.心沥血(ǒu ) 5、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认证更方便、安全。 B. . 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村委会在村中心开设了农家书屋。 C. . 消防员提醒爱美女生,火场逃生时尽量脱掉丝袜,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 D. . “ 戏剧进校园 ” 成效不显著,原因是 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6、 、 综合性学习。 黄海中学团委将于近期举行 “ 迈入青春门 ” 仪式,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拟标语)为了营造这次活动的气氛,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脱口秀)如果请你来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你将会这样说: (做调查)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下面调查统计图中传达的主要信息。 7、 、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十二章)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 , , 。(范仲淹《岳阳楼记》)持节云中, 。 。(苏轼《江城子》) 8、 、 《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也体现了 鲁迅先生的一些教育思想和理念,请从下面文章中任选一篇,结合相关的文章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谈你的理解。 A A .《五猖会》 B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阅读 9、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 2. . 诗歌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刿曰: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乃入见。问: “ 何以战? ” 公曰: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对曰: “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公曰: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对曰: “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公曰: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对曰: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 未可。 ” 齐人三鼓。刿曰: “ 可矣。 ”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 未可。 ”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 可矣。 ” 遂逐齐师 。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1.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肉食者 鄙.( ( ) ) 小惠未 徧.( ( ) ) 小大之 狱.( ( ) ) 2.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 . 对原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一句为下文写鲁庄公作铺垫,衬托了曹刿的远见卓识。 B. . 本文以人物活动为线索:请见 —— 提问 —— 参战 —— 释疑。 C. . 鲁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在于:鲁庄公能够取信于民,曹刿指挥作战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D. . 本文剪裁得当,作者详写战前曹、庄二人的对话,略写战斗的场面及战后的分析。 11、 、 阅读《人人皆可为国王》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人人皆可为国王 梁衡 ① 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 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 里” 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 尺” 去量 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 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 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 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 孩子王。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 民” 。“ 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 词王。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以至于待写 的宣纸堆积如山。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 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 我爱你” ,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 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 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 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文章第 ② 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3 .文章第 ③ 段到第 ⑤ 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 4 .请在第 ④ 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 5 .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哪些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 12、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食物应带来快乐,而非恐慌 8 ①1968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封来信,揭开了一次集体性恐慌的序幕:作者声称吃了顿中餐后感到麻木、虚弱和心悸。由此引发了旷日持 久的 “ 味精恐慌 ” ,持续至今,足有半个世纪之长。我们习惯了从负面角度讨论食物:这个不该吃,那个吃了后悔,这个是邪恶的诱惑,那个不健康 …… ② 这种做法的后果比放纵自己饕餮更糟。我们在为食物苦恼的同时,也把本应充满安慰和欢乐的时刻变成恐惧与焦虑的源泉。报道引起的食品恐慌,是难以快乐进食的一种现象;过分担忧食物可能带来的危害,由此引发的恐慌却是连续性的,涉及的范围也不止于调料这些小配品。 ③ 小麦占据全世界卡路里摄入量的 20% 左右,比其他任何食物多得多。近年来,小麦中的麸质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钉。在美国,只有不到 1% 的人患有小麦过敏。尽管如此,根据 7 2017 年的民意调查,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经常选择无麸质食品。5 2015 年,带有无麸质标签产品的全球销售额从 3 2013 年的 5 115 亿美元膨胀了一倍。可是人们或许不知道,价格更贵的无麸质面包,其纤维含量是普通面包的一半,含糖量却是普通面包的两倍。更为关键的是无麸质饮食会导致身体缺乏维生素 B B 、叶酸和铁。 ④ 因为回避了一样食物,你得再补充更多样的维生素剂量,还要担心血糖升高,这在饮食配比中,真可谓得不偿失。试想,再去为寻找哪种维生素 B B 、哪种维生素 C C 更安全而煞费苦心,为治疗可能的糖尿病而 奔走不迭,这不又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恐惧? ⑤ 因为这些不同类型的恐慌,本质都同各种疾病联系在一起,从头疼到哮喘,哪一点都正中人类心理的要害。就像开头所说的 “ 反味精文化 ” ,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坚信味精等于毒药,是否有科学依据,人们似乎并不关注。 ⑥ 在面对食物的恐慌中,人们可以不看科学数据;也容易误解科学研究;即便有更准确的研究成果,人们也宁可坚持固有观念,久久不愿更新。这种即使有了医学根据,也会被忽视、误解的现象,就引起进食数量的思虑。我们可以拿盐来作例子。高血压患者摄入大量盐分,会导致心脏病等问题。盐在加工食品中被过度使用也是事实。问题在于,吃盐过少可能和吃得过多同样危险,对大部分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专家一直在推介最低的建议摄入量,可这些数字人们去却往往忽视。 ⑦ 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食物的恐惧呈此起彼伏的态势,对不同食品的恐慌纷至沓来,更替不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种恐慌消失后,我们又会把另一样东西当做恐慌的焦点。我们妖魔化了脂肪,然后是胆固醇,接下来是肉 .... 有人说,大量摄入红肉制品与患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其实,如果每天多吃一份培根,这辈子罹患结肠癌风险的增长不到 0.5% ;即使如此,这个风险也不是板上钉 钉。 ⑧ 所有打着 “ 科学 ” 的旗号进行的对食物的排斥,那些导致我们恐惧某些食物的研究,如果我们愿意仔细审视便会发现,只要不是极端膳食,就会是安全的,很多被妖魔化的食物对我们没有害。给不出理由也要刻意回避某些食物,无缘无故就惧怕食物,这都是不科学的,这种偏执会让食物变得吓人。 ⑨ 食物应该带来快乐,而非恐慌。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不患得患失的前提下实现更健康的饮食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非要说你的饮食中有一项需要去掉,那应该是 “ 恐惧 ” 。 1. . 食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恐慌?请结合本文所举实例,分条概括。 ,例如 “ 味精 ”; ; ,例如 “ 无麸质食品 ”; ; ,例如 “ 盐 ”; ; ,例如 “ 红肉 ”。 。 2. . 结合第 ③ 段的内容,分析列数字和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在文中的作用。 3. . 请你运用本文所读到的知识,解决乐乐同学家遇到的困感。 乐乐的奶奶年纪大、血压高,却爱吃重盐重味精的饭菜:乐乐只喜欢吃肉,不喜欢吃素莱,常常直接吃多根火腿肠充饥;乐乐的妈妈是名医生,总喜欢在吃饭时给全家人补充医学知识,告诉大家就餐禁忌。乐乐的爸爸看了上面这篇说明文后,该怎么说服家人? 13、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从历史中学什么 历史是一株 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地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学会一种思维 —— 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 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 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掌握一种本领 —— 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 述往事,思来者 ” 。他的《史记》令古今 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 德国总统勃朗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相反,日本国家首脑参拜 “ 靖国神社 ” ,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子,但勃朗特这面镜子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 事实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养成一种品 格 ——砥砺气节。人类历史之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 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田。 1.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2 2 )段的论证思路。 3. . 选文(3 3 )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三、语言表述 14、 、 仿照示例 , 续写两句话。 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 , 。 , 。 四、写作 15、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有过许多撩拨心弦的记忆: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 ……这些记忆如同呵护的春风,关爱的雨露,友善的阳光,滋养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 请根据你对上述文字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 “ 成长路上的阳光 ”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 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②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 ③ 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④ 不少于 0 600 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C 解析 详解 A A 据为己有。B B 骇人听闻。D D 修葺。 2 、C 解析 详解 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首先要理解 “ 有所为而为 ”“ 无所为而为 ” 的意思。 “ 有所为而为 ” 强调实用的目的性, “ 无所为而为 ” 的意思则与之相反。所以人的实用的活动自然属于 “ 有所为而为 ” ,而人的 美感的活动则是 “ 无所为而为 ” 。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必须遵选 从环境才能成功,所以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所以选 C。 。 3 、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 “ 腊八节 ”历 是阴历 12 月 月 8 日,不是阳历。B. “ “ 足下 ” 的意思是 “ 您 ” ,可以称同辈,但不可以称晚辈。C. “ “ 春分 ”年 这一节气在公历的每年 3 月 月 20 日或 3 月 月 21 日,不是“ “2 月 月 20 ~22 日之间 ” 。D. 正确。故答案为 D。 。 4 、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A. 空穴来风(xuè )-(xué );B. 正确;C. 物侯-物候;D. 症结(zhèng )-(zhēng )。据此,答案为 为 B。 。 5 、B 解析 详解 A , 中语序不当, “ 认证 ”“ 登录 ” 互换,一般是注册登录后,再去认证完善个人信息;C 中前后逻辑矛盾,“ 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 ” 应去掉 “ 不 ” 字;D 中句式杂糅,应去掉 “ 造成的 ” 。 6、 、 示例: ① 拥抱青春,放飞梦想;迈入青春门,走实人生路; 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播种希望、描绘锦绣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一起,在这里隆重举行 “ 迈入青春门 ” 仪式,青春承载未来,青春寄托希望,现在我宣布仪式正式开始! : 归纳信息: “ 青春仪式 ” 前后学生在热爱国家、敬爱老师 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基本持平;不过在责任意识、孝敬父母、关爱他人等方面有了明显的变化,仪式的庄严感已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催化剂。 解析 详解 ( (1 )拟写宣传语的要求: ① 须紧扣主题。 ②在 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 20 字以内。 ③ 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 ④ 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如,告别金色童年,迎接青春岁月。 ( (2 )开场白: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内容要切合此次活动,并具有一定的鼓动性。如,各位同学好!欢迎来到 “ 迈入青春门 ” 主题仪式现场。青葱 的年华,美好的岁月,生命的激情自今天开始飞扬!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拉动琴弦,唱响劲歌,放飞梦想,与希望一起成长!现在我宣布仪式正式开始! ( (3 )此题考查图表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 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答案用语不能离开调查的对象、目的,可优先选用题干(表题)中的词语。此题就抓住 “ 迈入青春门 ” 仪式前后学生的思想变化的数据比较得出结论。 7、 、 (1 1 )其不善者而改之 ( (2 2 )凭君传语报平安 ((3 3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4 4 )何日遣冯唐 解析 详解 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定要在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诗默写要重点注意 “ 忧 、 遣 ” 这些字词不要写错。 点睛: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8、 、 示例:《五猖会》叙 述 “ 我 ” 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但在此时父亲却强迫 “ 我 ” 背诵《鉴略》,“ 我 ” 扫兴而痛苦地背完了,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文中的父亲一点不顾及孩子心里的无奈和厌烦,我觉得这是一位对儿童心理无知的父亲,我很庆幸没有这样的父亲。《五猖会》:描写被父亲强迫背《鉴略》的扫兴和痛苦感受,透露出作者对旧社会封建体制的强烈不满,让孩子小小年纪就要背难以理解的文言文,这简直是一种摧残。《五猖会》: “ 我 ” 欢天喜地的想去看五猖会时, “ 父亲却要我将《鉴略》背完,反映了愚昧的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抑和摧残,相比 之下,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多么幸福,我们要好好珍惜。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家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封建私塾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我也不喜欢这样枯燥单调的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两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百草 园 —— 我的乐园,三味书屋 —— 我的学堂,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自由广阔的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教育的不满,我也梦想有一个这样的乐园。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还有活泼,调皮,天真的本性。 二、阅读 9 、1. .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场面。 2. . 诗人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写出将土们誓死报效朝廷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自己立志报国的心志。 解析 1. . 欣赏诗句。题干给出了分析方向,即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两句运用了夸张手 法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 “ 角声满天 ” ,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总之,两句运用了夸张手法极力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 . 考查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两句运用典故,表达将土们誓死报效朝廷的英雄气概。 “ 黄金台 ” 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10 、1 . ( (1 1 )目光短浅 ( (2 2 )遍及,普遍 ((3 3 )案件 2. . (1 1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2 2 )我看见他们战车留下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3 .D 解析 1. . 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 “ 鄙 ” :目光短浅。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 “ 徧 ” 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 . 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 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注意此题中的关键字,如 “ 牺牲 ” :祭祀用的牛羊。 “ 加 ” :虚报。“ 信 ” :诚实可信。 “ 靡 ” :倒下。这些字一定要翻译准确。 3. .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全文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了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对于战争双方的对峙、交锋等略写。D 项有误,战后的分析 属于详写。 点睛 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 、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 、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 、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 、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 、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 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 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 曹刿说: “ 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 “ 您凭借什么作战? ” 鲁庄公说: “ 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 曹刿回答说: “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 鲁庄公说: “ 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 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 曹刿说: “ 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 鲁庄公说: “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 曹刿回答说: “ 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 现在不行。 ”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 “ 可以击鼓进军了。 ” 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 “ 还不行。 ”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 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 “ 可以追击了。 ”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 “ 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 11 、1 .人人皆可成为国王(意思相近即可) 2 .举例 论证,作用是为了证明“ 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这一观点。 3 .第 ③ 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第 ④ 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第 ⑤ 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4 .答案不唯一,能紧扣“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 5 .生活中的自卑的人(或骄傲的人)。 解析 1. . 此题考查学生提取议论文中论点的能力。提取论点要注意最基本的规律,要看题目、开头、结尾、中间,本文的题目及开头部分的语段中 就有论点。论述思路则要看文中的标志性语句,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性语句,如本题中的 “ 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 ” 就是关键的提示。本文的标题即论点。 2. .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理解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我们必须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对于其作用的回答要掌握格式:采用了 …… 的论证方法, …… 论证了 …… (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题采用了举例论证,具体而又突出地论证了“ 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 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3. . 此题考查学生对 选文的理解能力,解题时要认真读选文,从文中找关键语句,获取关键信息。选文的第 ③ 段从 “ 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 来论述文章观点的。选文的第 ④ 段从 “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 来论述文章观点的。选文的第 ⑤ 段从 “ 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 来论述文章观点的。 4. .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论据的补充能力。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得明确论据必须要能够突出论证论点,这就要求论据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此外,论据要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本题中必须明确第 ④ 段的分论点是 “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 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 ,因此只要紧扣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做简要分析即可。如:贝多芬,没有亲人和朋友理解他,晚年还遭受耳聋的打击。但他对音乐的不懈追求,使他成为了自己的国王。陈胜仅仅是被人雇佣耕地的小人物,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努力抗争,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方霸业。 5. .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题时要认真读选文,围绕文章的中心论点以及分论点来理解即可。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紧扣 “ 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 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 12 、1 . 报道引起 对食品的恐慌 对主要食物可能的危害形成连续性的恐慌 食物摄入过少或过多都有危险的恐慌 此起彼伏、更替不息的恐慌 2. . “ 列数字 ”: 示例: “ 小麦占据全世界卡路里摄入量的 20% 左右 ”“ 只有不到 1% 的人患有小麦过敏 ”“ 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经常选择无麸质食品 ” 等语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小麦在食物占比中的重要性,说明小麦过敏的人其实很少,却有相当多的人对其产生恐慌。 “ 作比较 ” 示例:用 “ 不到 1% 的人患有小麦过敏 ” 与 “ 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 ” 回避不吃的数据作比较;用 5 2015 与 与 2 23 013 年无麸质标签产品的全球销售额作比较;用无麸质面包与普通面包的纤维含量含糖量作比较,鲜明具体地说明人们对食品的恐惧情况,而这些恐惧只能带来更多的危害。 3. . 示例:对乐乐的奶奶说: “ 高盐食物会让血压更高,你可要为了身体把口味变淡些 ” ;对乐乐说: “ 食物都有营养,要合理配比,荤素搭配,才有利于身体发育 ” ;对乐乐的妈妈说: “ 食物应该带来快乐,而非恐慌,帮助家人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要增加他们的恐惧 ” ;告诉全家人: “ 只要不是极端膳食,就会是安全的,要相信很多被妖魔化的食物对我们没有害 ” 。 解析 1. . 要求学生仔 细阅读你文本,结合提示,从文本中找到答案即可。第一空结合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封来信,揭开了一次集体性恐慌的序幕:作者声称吃了顿中餐后感到麻木、虚弱和心悸。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 ‘ 味精恐慌 ’” 得出:报道引起对食品的恐慌;第二空结合 “ 在美国,只有不到 1%的人患有小麦过敏。尽管如此,根据 7 2017 年的民意调查,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经常选择无麸质食品。5 2015 年,带有无麸质标签产品的全球销售额从 3 2013 年的 5 115 亿美元膨胀了一倍。 ” 得出:对主要食物可能的危害形成连续性的恐慌;第三空结合 “ 这种即使有了医学 根据,也会被忽视、误解的现象,就引起进食数量的思虑。我们可以拿盐来做例子。高血压患者摄入大量盐分,会导致心脏病等问题。问题在于,吃盐过少可能和吃得过多同样危险,对大部分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 得出:食物摄入过少或过多都有危险的恐慌;第四空结合 “ 人们对食物的恐惧呈此起彼伏的态势,对不同食品的恐慌纷至沓来,更替不息。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种恐慌消失后,我们又会把另一样东西当作恐慌的焦点。我们妖魔化了脂肪,然后是胆固醇,接下来是肉有人说,大量摄入红肉制品与患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其实,如果每天多吃一份培根,这辈子罹患 结肠癌风险的增长不到 0.5% ;即使如此,这个风险也不是板上钉钉。 ” 得出:此起彼伏、更替不息的恐慌。 2. .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别分析列数字和作比较的作用。 “ 小麦占据全世界卡路里摄入量的 20% 左右 ”“ 只有不到 1% 的人患有小麦过敏 ”“ 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经常选择无麸质食品 ” 等语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小麦在食物占比中的重要性,说明小麦过敏的人其实很少,却有相当多的人对其产生恐慌;用 “ 不到 1% 的人患有小麦过敏 ” 与 “ 至少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 ” 回避不吃的数据作比较;用 2015 5 与 与 3 2013 年无麸质标签产品的全球销售额作比较;用无麸质面包与普通面包的纤维含量含糖量作比较,鲜明具体地说明人们对食品的恐惧情况,而这些恐惧只能带来更多的危害。 3. . 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分别建议。对奶奶建议的内容结合 “ 我们可以拿盐来做例子。高血压患者摄入大量盐分,会导致心脏病等问题。盐在加工食品中被过度使用也是事实。问题在于,吃盐过少可能和吃得过多同样危险,对大部分没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 ;对乐乐的建议可以结合 “ 大量摄入红肉制品与患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其实,如果每天多吃一份培根,这辈子罹患结肠癌风险的增 长不到 0.5% ;即使如此,这个风险也不是板上钉钉。 ” ;对妈妈的建议结合 “ 如果我们愿意仔细审视便会发现,只要不是极端膳食,就会是安全的,很多被妖魔化的食物对我们没有害。给不出理由也要刻意回避某些食物,无缘无故就惧怕食物,这都是不科学的,这种偏执会让食物变得吓人。 ” 13 、1. .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文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2. . 首先提出分论点:要学会历史思维,接着分析要有历史思维的原因,然后从三方面阐释了历史思维的含义,最后总结掌握历史思维的意义。 3. . 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列举了德国总理勃 朗特惊世一跪和日本首脑参拜 “ 靖国神社 ” 的事例,并将两事例对比,表现了二者对待历史的不同态度;具体突出地证明了本段要掌握鉴古知今本领的观点,进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解析 1. .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一篇文章纳论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不止一个。如果论点不止一个,那就需要明确中心论点。这几个论点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但它们都应该服从全文的中心论点。论点的呈现方式:有的议论文的论点在文章中用明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我们只要把它们找出来即可;有的则没有用明确的语句直接表述出来,需要进行提取、概括。本 文中心论点是: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文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的总结有以下方法:一是在原文中找,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文章题目,二是文章开头,三是文章结尾。二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 2. .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把握。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① 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 而有说服力。 ② 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入。 ③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 ④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画线句子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3. .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论据能够论证的观点,并且判断这个论点是否和本文的论点一致。根据给出的名人名言的内容,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 C 项不能充当道理论据,与中心论点“ 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文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 ” 无关。 三、语言表述 14、 、 示例:未经历缺衣少食的酸楚,哪会体会到丰衣足食的幸福! 未经历形单影只的孤独,哪会体会到高朋满座的快乐! 解析 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 “ 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 ” 。句式结构为 “ 未经历…… 哪会体会到……” 。 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四、写作 15、 、 成长路上的阳光 闭上眼,静静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细微触觉,无声无息地浸入每一寸肌肤,每一个 毛孔,是那样轻柔而温暖。如同父母的爱照耀着我们成长的道路。那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心的话语,在身边默默的陪伴,便是最温暖的阳光。 记得一次考试失利,满脸悲伤的回家,却一句话也不说。妈妈当时什么也没问,只是抚摸著我。可在她的眼里,我看到她的担心。那晚我失眠了,睁眼盯着黑漆漆的天花板,心如同落入黑洞。突然听到脚步声,赶紧装睡。感觉道的是妈妈轻掩被角,想必这不是第一次吧。突然觉得好温暖。 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又何止表现在这一个方面呢?早上睁眼,便看到桌上美味的早餐,那是我们还在熟睡时父母早早起来准 备的。那个睡得比我们晚,起得比我们早的人,除了父母还有谁呢?当我们生病时,替我们生病的人是父母。那个自己受苦却从不抱怨的认识父母。 父母总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我们,把压力留给自己。然而,我们却总是抱怨,总是看不到父母的付出。也许当爱成为一种习惯时,我们就忽略了它,使它成为理所当然。 我想,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在我的成长路上,因为有父母的爱,所以温暖。因为他们的爱,所以有五彩斑斓的世界。纵使成长路上布满荆棘,纵使遍地沙砾,总是前方道路不明,有父母的爱,就有阳光。在阳光照射下,还有什么黑暗驱不走呢 ? 轻轻的问候父母,希望你们安康,长寿,让我的成长充满阳光。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作文标题 “ 成长路上的阳光” 。“ 阳光” ,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东西,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东西。植物需要阳光;动物也需要阳光;我们的成长也需要阳光。阳光可以带给我们温暖,也可以照亮黑暗。我们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步一步地成长。这里一定要吧阳光的比喻义理解好。 “ 阳光 ” 可以是妈妈的怀抱 , “ 阳光 ” 可以是老师那轻抚着我的脸庞温暖的大手 , “ 阳光 ” 可以是朋友那温馨的话语, “ 阳光 ” 可以是一团热情的火焰 …… 理解了 “ 阳光 ” 的含义,立意就容易多了。 点睛: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 、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 “ 题眼 ” ,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 “ 题眼 ” 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2 、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3 、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 “ 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 的方法来审题。4、 、 虚题实做法,化大 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时间:0 100 分钟 满分:0 100 分 一、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 3 3 分,共 2 12 分。 1 1.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 3 3 分 A. 琐 屑.xiè è 觅.食 mì ì 祈.祷 qǐ ǐ 深 恶.痛疾 è è B. 畸.形 qí í 窥 伺.cì ì 哺.育 bǔ ǔ 相形见 绌.chù ù C. 绮.丽 qǐ ǐ 抽 噎.yē ē 胚.胎 pē ē i 潜.心贯注 qiá á n D. 稽.首 jī ī 阴 霾.má á i 喑.哑 à à n 恪.尽职守 kè è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3 3 分 A A. . 自从小悦悦事件后,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很多人不再 袖手旁观....,“为老人打伞”等爱心行动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B. 虽然不断发展的深圳吸引了大量来深建设者,但高昂的房价令他们 叹为观止....。 C. 他紧紧地盯着表,眼看就要到规定的时间了,主持人却还没有结束的意思,这几分钟,对他来说简 直是 如坐针毡....。 D. 对于高考考生异地高考,教育部广泛征求意见,社会各界议论纷纷, 莫衷一是....。 3.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衔接排序正确的一项 3 3 分 ① 它们可作短距离飞行,也可成群地自转飞行;时而滑翔向前、回转,时而垂直向上,去追捕具有相同飞速的苍蝇。 ② 在昆虫中,蜻蜓的飞行别具一格。 ③ 它们常作结伴飞行,而最值得惊诧的是他们的飞行耐力。 ④ 不仅飞行的速度令人惊叹,还有那悠闲、自如的飞行姿态也常是变幻莫测。 ⑤ 一位昆虫学家曾这样描述它们:在连续几个月内,每天,当太阳初放光芒之时,它们便开始不停地飞,仅在晚 上 天气不好时,偶尔也在白天 作片刻休息。 A.⑤②④③①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④①③⑤ D.②⑤④①③ 4. 请选出下列说法 错误 的一项 3 3 分 A. “跃跃欲试”“炎炎夏日”都是偏正短语。 B B. .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 C C. . “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D. 这 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二、本大题共 1 1 小题,每空 1 1 分,共 5 15 分。 5.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空相应的句子。 ⑴ ,松柏有本性。 刘祯《赠从弟 其二 》 ⑵最爱湖东行不足,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⑶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⑷ ,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⑸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 》 ⑹白头吊古风霜里, 。 陈与义《登岳阳楼 其一 》 ⑺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⑻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山东省2020届中考猜题语文试卷含解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

人工智能,细菌,句子,晏子,青春,电池,孩子,题目,细菌发电,A.,B.,C.,D.,分析,文章,内容,戏曲,数据,问题,人类,用户,诗人,语句,车夫,同学,效率,智能,比喻,答案,让孩子

2010-12-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茉莉,文章,作者,太守,父亲,杨志,叛逆,父母,情感,全文,分析,作用,本题,林冲,铁扇公主,孙悟空,欧阳修,奶奶,时间,智慧,背景,能力,茉莉花,题目,王伦,专业,乐趣,内容,句子,情节

2010-09-13 #故事会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含解析

驼背,B.,颜红,A.,C.,D.,分析,作者,学生,孩子,句子,标题,椅子,生命,格列佛,人生,本题,文章,梨花,熊掌,我能行,作文,国王,结果,题目,我得,人物,含义,广东,形象

2014-04-06 #故事会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天津市滨海新区2020届中考模拟语文试卷一含解析

驼背,B.,颜红,A.,C.,D.,分析,作者,学生,孩子,句子,标题,椅子,生命,格列佛,人生,本题,文章,梨花,熊掌,我能行,作文,国王,结果,题目,我得,人物,含义,广东,形象

2012-06-06 #故事阅读

高考模拟试题|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高考模拟试题|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A.,B.,C.,D.,伤寒,木鱼,孔子,孟子,过程,存在感,中医,答案,小题,网络,西医,死亡哲学,欲求,横线,社会,其于,人们,文字,文章,观点,规律,价值取向,最恰当,生活,杀身成仁,仲景

2007-02-22 #小故事

附加36套精选模拟试题辽宁省营口市2020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附加36套精选模拟试题辽宁省营口市2020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父亲,A.,B.,C.,D.,句子,目标,叔叔,意思,田忌,大衣,横线,发泡水泥,先生,试题,军大衣,季羡林,生活,母亲,词语,连云港,选文,驴子,丘山,邹忌,作用,内容,文章,莲花,语句

2020-07-16 #故事大全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0年中考最后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20年中考最后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老人,校服,保尔,老树,文章,词语,风沙,朱赫来,学生,分析,王长信,A.,B.,D.,试题分析,人们,内容,材料,意思,本题,人言,句子,同学,学校,文章内容,示例,能力,语境,题目,茂盛

2018-12-19 #长篇故事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0届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附20套中考模拟试题山东省聊城市莘县2020届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A.,B.,C.,姓氏,句子,林冲,D.,词语,作用,全民,内容,海胆,作者,寒号鸟,本题,议论文,同学,材料,片段,蚂蚱,鲁智深,晶体,脊椎,观点,语境,张晓,李白,分析,中国,人们

2012-06-1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