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我俩在荷兰小渔村搭便车的经历 结果很尴尬

时间:2014-11-10

灯塔建于1839年,高16米,至于为什么叫马尔肯之马The Horse of Marken,并没查到准确的说法,我猜大概是整个房屋的外形像一匹昂首眺望的骏马吧

提示:本文共有 23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上一篇:红顶绿墙小木屋、黑颈红鼻白天鹅:大都市旁小渔村,摄影师的天堂

马尔肯的灯塔在岛的最东北角,隔着开满黄花的草丛,远远地就看到了。灯塔建于1839年,高16米,至于为什么叫“马尔肯之马”(The Horse of Marken),并没查到准确的说法,我猜大概是整个房屋的外形像一匹昂首眺望的骏马吧。

灯塔虽然古老,但至今仍在使用。旗杆上飘扬的旗帜和墙边停着的摩托说明这里仍然是有人值守的。

不过,它并不对游客开放。我们只好在栅栏门外远远地望一望这匹“骏马”。

这是另一条回村的公路,到村口前只有大片的草地和狭长的沟渠。不过在这样的好天气里走一走倒也无妨。

望着蓝天下绿草如荫,黄花点缀白桥的美景,我叫老婆坐到桥头去拍张照片,就在她要摆姿势的时候,驶来一辆工程车。因为过桥要用钥匙打开地桩,车停了下来。一位戴眼镜的老哥从副驾驶的座位上下来冲我们说了句Sorry,我礼貌地回复他没关系。没想到他来了精神,主动提出合影。

“没问题呀。”老婆大大方方地请他坐到身边,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拍完照,他意犹未尽,问我们是不是要回村,想不想搭他们的车。“如果你们想走一走,当然也没问题。”问完他又赶紧补充了一句。

我和老婆交流了一下。我俩出门在外一向很谨慎,因此要讨论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想想看就这一条道,也不太远,那就...

我俩上了车,坐在工程车的后排。司机是个小伙子,话比眼镜哥要少。眼镜哥虽然坐在副驾驶上,但整个身子都半转过来,笑眯眯地与我们攀谈。他介绍说他俩是阿姆斯特丹环保部门的,定期要到这边来巡视蛇窝。

“这岛上还有蛇?”我吃了一惊。

“有,虽然不多,但希望它们能一直生存下去。你们是从阿姆斯特丹过来的吗?我们正要回那,如果你们想一直搭到市里也可以。”

“哦,不不,我们还要去马尔肯博物馆,把我们放到那就行。”我显得略微有点儿紧张,因为一直保持着警惕性。

眼镜哥倒是一副轻松的神情,也许是常年野外作业的缘故,他似乎特别想找个人说说话。见我俩都不开口,他想了想又说:“你们喜欢荷兰足球吗?”

说实话,我对荷兰足球的记忆还停留在古力特、巴斯滕的年代,真不知该不该提起他们。就在我绞尽脑汁试图想起某个当代荷兰球星的时候,老婆意外地接过了话茬儿,“我对足球没有一点儿兴趣。”这是真的,但的确显得不太礼貌。

不知是不是司机小伙儿听出了对话气氛的尴尬,他伸手打开车上的收音机,里面传出一段荷兰流行歌曲。

“对了,你们听过荷兰歌曲吗?”眼镜哥一下子又找到了新话题。

“从来没听过。”这回不太礼貌的是我。我想可能我俩一路都有点儿紧张,所以眼镜哥打开一个话题,我俩就马上关闭了这个话题。

还好路不算长,车很快开到了教堂附近。眼镜哥向北一指,“走过去就是博物馆。”

后来我跟一位朋友讲起这段经历,她大笑说:“你们太能怼了,要是我就把你们轰下车了。”其实我俩平时不是这样的,主要是出门在外与陌生人相处的戒备心理在作祟。

经历了这段小插曲,我俩谢过司机小伙和眼镜哥,准备去参观马尔肯博物馆。抬头一看,前边不正是我之前预感要遇到的威廉敏娜桥吗?她是以近代三位女王中最老的一位命名的,转了一圈在这碰到了。

博物馆坐落在教堂北边的街里。我们之前看到过,就在与其它住家一样的一处绿房子里。馆内不大,门口坐着位老奶奶负责卖票,正常门票是3欧,我们出示荷兰通打了五折。我问老奶奶这里有免费的WIFI吗?她迟疑了一下,不解地问我:“什么是WIFI?”

博物馆分几个房间介绍了当地的历史和民俗,马尔肯以前是个贫困落后的小渔村,但村民们始终保持着一股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些画像都是村民们穿着当地的民族服装留下的身影。

其中有几幅还是名家之作,比如这幅比利时画家弗朗茨·查莱特(Frantz Charlet,1862-1928)的水彩画《两个马尔肯女孩》。孩子们穿的是居丧的服装。

这幅是法国画家奥古斯丁·汉内克特(Augustin Hanicotte,1870–1957)1910年绘制的《马尔肯的三口之家》。

这是当地人用过的彩绘木盒,看得出他们非常喜欢这种鲜艳的色彩。

这是他们自制的木鞋。木鞋在荷兰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一般用白杨木制成,因为不怕水和泥沼,深受需要下泥地干活的劳动者的喜欢。虽然不像皮鞋那么金贵,但他们也极尽所能地进行着装饰。

可能男士们不愿穿得太花哨,但这种手工雕刻的木鞋比彩绘其实制作起来更费工夫。

这是村民留下的古老橱柜,画的都是《圣经旧约》中的故事:左上是亚伯拉罕招待三位天使;右上是亚伯拉罕准备杀子献祭;下边是亚当和夏娃的故事。

为了真实再现村民们以前的生活场景,在里间还展示了许多蜡像。

这就是他们身上穿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印花棉布。

离开博物馆,我们朝西边的码头走去。一路上又看到很多漂亮的院落。

这家装饰了许多鸡蛋,不知是否与即将到来的复活节有关。

码头位于村子的西南角,村里像样的饭馆基本都集中在这了。

一群游客骑着车从远处驶来,依小岛的规模,即便来个自行车环岛游也花不了多长时间。

我们在这家叫De Visscher的餐馆坐下,不仅因为他家在马尔肯排名第一,还因为用荷兰通可以打八五折。

见我举着相机拍照,身着民族服装的女服务员热情地邀请我进屋拍拍船模。

不过几乎所有客人都是坐在外面晒着太阳用餐的,这样才不辜负如此灿烂的天气。

我点了一份安格斯黑牛肉汉堡,她点的是炸鱼和薯条,量都很足,味道也不错,加上两杯咖啡打完折还不到30欧元。

回到村口,望着这幅田园美景,真的有种想留下来住一段的冲动,前提是每天都像今天这样阳光明媚。

往期精彩:

我在两牙探到的苍蝇馆子,不逊于米其林摘星之旅

我们在英国女王给堂弟过生日的地方吃了个饭,小声说:其实不贵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在欧洲旅游被小偷惦记的几次经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俩在荷兰小渔村搭便车的经历 结果很尴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看欧美国家的搭便车文化 哪些国家最容易搭便车?

看欧美国家的搭便车文化 哪些国家最容易搭便车?

美国,便车,国家,人们,汽车,美国人,行为,陌生人,火车,地图,态度,时候,欧洲,绝大,部分,难易度,工作,等待的时间,车的人,应是,罗马尼,路中,上货,美国政府,印度,买票,个人,丹麦,交通秩序,交通事故

2009-12-03 #故事大全

搭便车女鬼

搭便车女鬼

陈鹏,感觉,摩托车,时候,神婆,新坟,坟地,女鬼,铸造厂,那天晚上,坟上,故事,厂里,后座,坟场,奶奶,花圈,脏东西,铜钱,镇上,回家,了一下,加大油门,就像是,骑摩托车,余光,小一,那道,黄符,前方冲

2013-04-06 #短篇故事

广为流传的都市传说——搭便车的人

广为流传的都市传说——搭便车的人

腓利,车的人,故事,白色,太监,帕拉瓦,后座,驾车者,妇人,先知,女子,手势,目的,老妇人,以赛亚,亚克,埃塞俄比,蒙塔尼,事件,事情,人们,传奇,叫声,圣经,圣灵,方式,气味,电影,耶路撒冷,蒙彼利埃

2017-10-30 #长篇故事

印两只小懒熊变成小懒包 让母熊背着行动 “搭便车”出行更方便

印两只小懒熊变成小懒包 让母熊背着行动 “搭便车”出行更方便

母熊,动物,领地,树懒,老虎,优势,后背,同类,洞穴,雌虎,活动,行动,塔波尔,母熊会,熊科,在印度,一家,区内,动物界,双胞胎,压倒性,南美,四处活动,拉贾斯坦邦,情况,天敌,孟加拉国,形状,尼泊尔,成年

2018-11-13 #故事大全

崂山小渔村 如梦山海间

崂山小渔村 如梦山海间

崂山,大海,石头,崂山茶,村民,海湾,老子,小渔村,名字,房子,海风,茶树,青山,山海之,山坡上,崂山景区,一面,仙人,人们,公路,先祖,土地,家长,山坡,山路,山顶,年间,村庄,梯田,渔村

2012-12-31 #经典故事

小渔村的40年 蛇口改革继续前行

小渔村的40年 蛇口改革继续前行

蛇口,袁庚,博物馆,何路,中新网,记者,先生,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之父,展品,改革,小渔村,春天的故事,人物,先锋,开山炮,意义,时代,热土,照片,理想,自行车,蛇口工业区,视频,展览,工作,80年代,个展,发展历程

2018-10-23 #故事大全

旅游富了小渔村(旅游扶贫故事(12))

旅游富了小渔村(旅游扶贫故事(12))

白龙村,村民,渔船,贫困户,民宿,游客,酒店,龙海海,乐园酒店,房间,村里,碧波,美景,生活,为一体,林艳,黄景,第一书记,北欧风情,乐村,广西,别墅,共舞,信心,农家,农家乐,别墅区,山色,去处,国家

2009-07-24 #经典故事

游在山东 看小渔村人这样吃海鲜 任性!

游在山东 看小渔村人这样吃海鲜 任性!

朋友,西霞口,海鲜,女士,老板,海鲜店,旅游,西霞,大盘子,大饭店,小渔村,小餐馆,海边人,山东半岛,威海市,乡俗,习惯,主食,四海之内,入口,名片,农家,味道,文化,当地人,渔家,样子,海鲜大餐,美味,离海

2013-11-0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