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现代人都把这些给丢了!「三纲五常」古人的伦理道德观

时间:2013-06-08

孔子最早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上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三纲与五常的观念

提示:本文共有 8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 分钟。

【三纲五常】之【五常】

■“三纲”和“五常”都出自汉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孔子最早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在此基础上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了“三纲与五常”的观念。“三纲”“五常”两词最开始连用的是东汉后期的经学家马融;

■所谓的“常”是不变之意,指一定的准则。“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董仲舒认为,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而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后世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国学大师田易生与刘竞泽(老刘如是道)探讨传统文化

■简单的来理解“五常”,“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事得宜合理;“礼”是人际关系的正常规范;“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诚实不欺。孟子讲“四端心”,并说: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其后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一样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

■《易纬》云:“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至道也”,这段话说明了“五常”是禀于“五气”而“合于天”的道理;

■有人批判“三纲五常”,并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句话认定孔孟是腐儒。但经过考证,发现这句话只出现在旧时的戏剧或者说书人口中,属于流俗,而在经典里面孔子说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子不可以不诤于父,臣不可以不诤于君”,所以,“君叫臣死,父要子亡”的话绝不是孔子意思;

■关于“五常”的内容,旧时说法不一:除了以“仁、义、礼、智、信”之外,也有以“五伦”作“五常”的,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在中医典籍《伤寒论》序中,有:“人禀五常,以有五脏”,此处的“五常”指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现代人都把这些给丢了!「三纲五常」古人的伦理道德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大家闺秀足不出户很无聊?看了她们娱乐的方式 现代人羡慕了

古代大家闺秀足不出户很无聊?看了她们娱乐的方式 现代人羡慕了

秋千,踏青,女性,女子,思想,统治者,大家闺秀,现代人,男人,花样,荡起,活动,三月三日,很无聊,社会地位,三纲五常,严正,四德,多爱,杜甫,董仲舒,中生,女儿家,富贵人家,有仙,美人,自由吧,都会,制度,一生

2019-02-18 #短篇故事

“天地君父师” 道教中的伦理纲常具有双重意义

“天地君父师” 道教中的伦理纲常具有双重意义

儒家,纲常,思想,中提,董仲舒,天地君亲师,道教,天地,资料,庄子,三纲五常,人们,体系,信仰,德行,神学,神仙,观点,太平经,纲常伦理,儒家思想,人间,伦理,作用,儒道,思潮,后世,意义,理论,礼节

2017-03-09 #短篇故事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伦理道德观四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伦理道德观四

公堂,官吏,孙蕙,官良,居官者,蒲松龄,摘要,十分关心,作家,书信,中论,修养,宝应县,地方官,印象,幕僚,家乡,或明或暗,政治,政要,方面,江苏,知县,简论,职守,逊于,谏书,问题,十分了解,是一位

2020-08-10 #长篇故事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伦理道德观四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的伦理道德观四

公堂,官吏,孙蕙,官良,居官者,蒲松龄,摘要,十分关心,作家,书信,中论,修养,宝应县,地方官,印象,幕僚,家乡,或明或暗,政治,政要,方面,江苏,知县,简论,职守,逊于,谏书,问题,十分了解,是一位

2020-08-10 #小故事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者:董仲舒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主张提出者:董仲舒

董仲舒,五行,社会,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儒学,关系,为正,三统,天意,思想,三纲五常,神灵之,伦理,四季,意志,春秋繁露,行为,三纲,人格,体系,伦理化,准则,寅月,性质,永恒不变,阴阳,研究,司马,司营

2014-08-16 #经典故事

谈古人的道德观

谈古人的道德观

道德,管子,国家,古人,为政以德,百姓,行为,刘向,君道,吴兢,四德,大禹谟,张九龄,常璩,董仲舒,苏洵,贾谊,广地,德积,基础,万事,一身,为官者,个体,人们,主张,作用,信和,公心,公门

2020-06-13 #经典故事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古人的道德观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古人的道德观

规律,古人,圣人,道德,宇宙,万物,个人,人生,人们,人伦关系,品质,基础,行星,星球,方面,秩序,美德,轨道,论语,过程,道德修养,道德教育,道理,什么意思,天何言哉,对宇宙,自然而然,习相远,孔子,在明

2020-05-09 #短篇故事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古人的道德观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古人的道德观

规律,古人,圣人,道德,宇宙,万物,个人,人生,人们,人伦关系,品质,基础,行星,星球,方面,秩序,美德,轨道,论语,过程,道德修养,道德教育,道理,什么意思,天何言哉,对宇宙,自然而然,习相远,孔子,在明

2020-06-1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