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读书分享|《不咆哮 让孩子爱上学习》

时间:2013-01-14

这是一本超实用育儿书,如果你家里有小孩在读小学,你一定要看

提示:本文共有 315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4 分钟。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书叫做《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作者是田宏杰。

这是一本超实用育儿书,如果你家里有小孩在读小学,你一定要看。

虽然本书是指导父母如何辅导小学生做作业的,但实际上很多亲子沟通方法也适用于日常生活场景,整个学龄前幼儿、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孩子都适用。

甚至部分方法对成年人也适用。

比如:夸奖要言之有物、表扬和奖励要符合成长性思维、失败归因要内部归因/不稳定归因/可控归因、番茄时钟法、清单法、夸别人家孩子前要先肯定自家孩子、有成功经验要赶紧树心锚。

这些都是各年龄段的人适用的。

以我们家小坚果举例,我实践本书是从坚果2岁11个月开始的。

那段时间她表现出了太多毛病,比如“做事不专注/三心二意”、“有始无终/容易放弃”等,我经常忍不住来硬的,不懂得科学管教。

后来我就尝试实践本书的方法,效果很好。

比如:

每次听绘本,坚果总是没听两句就开始东摸摸、西看看、到处爬。按照本书的方法,我在下次读绘本前会先请她把要做的事情和动作都做完(比如到处爬爬、到处翻翻、上厕所、玩棉签棒、玩化妆盒),在玩完并征得她同意之后,把分心的东西都清理走,并最后确认一次她都玩够了、动够了之后,再讲绘本。她往往就能专注地听完一整本绘本。儿童的专注力持续时间都很短,像坚果这个年龄能保持7、8分钟的专注力都不错了。有一次她连续听了6本绘本、前后持续快1.5-2个小时,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大部分时候还是没法坚持这么久的。按照本书的方法,我的番茄时钟不用刻意设置太长时间,大可以让坚果听完一本之后就玩个痛快,玩爽了再听下一本。现在她会主动和我说,爸爸,听完这本我要玩一下再听下一本;或者爸爸,我现在还不想玩,我还想听一本再玩。她平时学英语时畏难,我承认她的畏难情绪,实践本书的做法:分解成小目标,并且灌输“只要坚持学就能学会”这种成长性思维,最终成功教会她说几句短句,甚至在2天内集中听了快50-70遍《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之后,第三天她居然能自己完整地背出整本书。每次这些小成果出现,我就转化成心锚,告诉她“你看,只要你不放弃,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学会”,并配合握拳的手势教她喊“我一定能学会”、“我能行”,下次她再畏难时,我就调用这些手势和口号,激发她回忆成功经验(也就是心锚)。还是有作用的。以前带她上滑步车(也叫平衡车)体验课时,都是没上5分钟就放弃,跑到一边去玩自己的。换了3个机构上了3次体验课都这样。第4次,11月16号周六下午,平衡车培训机构组织比赛,本来只是想带坚果去观摩下,熏陶熏陶,没想到去到现场以后发现可以跟着骑,我们就带着坚果骑了,果不其然,才骑了50米就撂挑子。我们是连哄带骗鼓励坚果骑完了全程,完成了全部5个打卡点的任务,并最终赢得了一枚完赛奖章。说真的,这个比赛有难度,对于已培训较长时间的孩子都有难度,不少家长陪下来都直喊累(这个比赛是亲子模式的,家长要共同参与),坚果这是0基础直接参赛,能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我们第一时间以奖章为介质,确认她的成就感和完成一件事情的喜悦感,并转化为心锚,下次再遇到不能坚持的事情,只要拿出这枚奖章,就又有了动力。夸别人家孩子多么能坚持时,千万不能说自家孩子怎么不如人家之类的话,这是大忌。正确的做法是肯定她类似的经验,并找出别人家孩子成功的核心,说出来给孩子听。比如,坚果,你以前说XX句子的时候说不好,一直说自己学不会,后来坚持学最后还是学会了,你看,坚持练习是有用的。XX姐姐平衡车骑得这么好,也是因为她坚持练习才做到的,练习是有用的。多练习、不放弃,就像练习XX句子一样,最后你一定也能骑得很好。应该说本书给出的方法还是有效的。

我个人认为育儿领域这么多书,看三本足够了,分别是《正面管教》、《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和《游戏力》。

其他书籍,都是类似的理念炒来炒去而已,多看无益(仅代表个人意见,请读者审慎吸收)。

《正面管教》我在本群第一期分享会时讲了,这里有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NjdnEq4haSOBlsIMyPJAcQ

可以把《正面管教》称为道,把《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称为术。

《不咆哮》其实是《正面管教》在【陪学】这个领域的实战应用,里面的打法几乎就是在实践《正面管教》的原则。

《不咆哮》这本书并不是纯粹地讲陪学、辅导作业之类的,我前面举坚果的例子就证明了学龄前幼儿也可以用。

本书的理念实际上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真正人格健全、独立、自主、自控、专注的人。

这本书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它不止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还告诉你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每一个现象的背后,作者都给出了心理学理论解释,读起来有一种读科学著作的快感。

这也不奇怪,本来心理学就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的内核是【科学】的。

本书作者田宏杰,毕业于北师大,教育学博士,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本身就是心理学科班出身。

现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系教师,副教授。2009年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功底深厚。

她论文和著述颇多,最有名的是在喜马拉雅上的音频专辑《小学生高效作业课,让孩子爱上学习》和这本书《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前者在喜马拉雅上有431.5万人收听(截止到2019年11月的数据)。

好了,以上是背景介绍。

接下来我们切入正题。

孩子在小学1-3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这一阶段一定要陪学,避免小孩野蛮生长。

陪学的目的不是帮小孩做作业,而是发现不良习惯、培养良好习惯,帮助孩子尽早独立学习。

低年级孩子在学习时会表现出很多坏习惯,比如:

1、没有内驱力。有些孩子是因为不明白学习的好处,所以没有内驱力,不愿意学习;有些是习惯于靠外部奖励才愿意学习,内动力不足。

2、学习没有自主性,大人不催永远不知道主动开始学习。

3、没有自信心,容易畏难和放弃。

4、喜欢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5、注意力不集中、不专注,容易走神、三心二意。

6、做作业马虎。

坏习惯一旦养成,再想纠正就很困难,所以要从一开始就养成好习惯。

小学1-3年级的科学陪读,正是为了养成好习惯,方便到了高年级以后能自主学习。

但是很多家长不懂科学陪读方法,结果越陪亲子关系越紧张,越陪小孩问题越大。

这个时候父母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而不是苛责孩子。

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自主性、自信心、自控力等良好品质。

篇幅有限,我不能在一次分享里讲太多内容,所以这次重点讲3个话题:

如何培养自信心(6个方法)。如何培养学习的内驱力(5个方法)。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4个方法)。

一、如何培养自信心

作者分享了6个方法,个个经典。

方法1:夸孩子要符合成长性思维。

【案例】

曾经有一位妈妈来向我咨询,她家读初中的儿子很爱玩手机,影响了成绩。我问她孩子以前成绩怎么样,妈妈说:“我家孩子特别聪明,很多东西一看就会,就是不肯学。整个小学阶段都没见他怎么用功,成绩一直是中等以上。本来以为他到初中就知道努力了,成绩就能更好,没想到的是到了初中成绩越来越差。后来迷恋起玩手机游戏,根本就不学,现在100分的卷子连40分都考不到。太气人了,以他的聪明劲儿,哪怕只用一半的力气也能拿到60分。”妈妈的这段话,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肯学”,而且妈妈每次说到“聪明”二字的时候,我都能听到她略微上扬的音调,还能看到她眉宇间的自豪。听到这儿,我们可以推断出来这位妈妈犯了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错,就是喜欢夸孩子“聪明”。

【心理学原理】

夸“聪明”对于孩子成长的危害特别大!

因为孩子会把这个“聪明”当作自己先天的能力。让他做一些比较容易做的事情时他可以做到,这时这个“聪明”会让他扬扬得意,他会认为自己“不用努力的聪明才是真的聪明”。可是当孩子觉得努力是件很不值得一提的事情,当任务变难了,很难做得好时,他会怎么办?为了掩盖自己做不好,他会倾向于说“我干脆不做算了”。这样的孩子小学时靠自己的小聪明成绩还能不错,可到了初中,学科突然变得多起来,功课变得很难,学不会时,他怎么维护自己的那个聪明的形象?最省事、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不学嘛!我不学,那妈妈最多批评我不努力,我还是个“聪明孩子”——你看,夸聪明是件多么要命的事啊!

而且,“70后”“80后”的妈妈还常常会对孩子抱有一种幻想:“孩子很聪明,小学不知道学,等到初中就知道努力了,成绩就能提高。”这种反超的机会真的有吗?一个在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地掌握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到初中是很难跟上学习进度的。而那些从小就打好了基础,养成了好习惯,形成了坚毅品质的孩子,到了初中成绩也还会一直好下去。

为什么夸聪明不行?

聪明和努力到底哪个更重要?

教育心理学家德韦克(Carol S.Dweck)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请一些孩子来到实验室,然后把他们分成两组做题。

第一道题相对容易。

第一组孩子做完,拿着卷子交给老师,老师判卷时一边打钩一边说:“你们这道题做得很棒,我看到你们很有天分”——夸天分。

第二组孩子把卷子交给老师时,老师一边打钩一边说:“我看到你们刚才做题时特别专心,一直在努力找解题的办法,做得真棒”——夸努力。

实验者想考查的其实是在做后面的一个没法解决的难题时,哪组孩子会表现得更好,是被夸“我看到你们的天分”的那一组,还是被夸“我看到你们的努力”的那一组。

后来因为题太难都解不出来,第一组来交卷时,老师在上面打了一个叉,结果这组孩子一看到叉,叹了一口气,然后拿着卷子走了。为什么?在刚才做简单的题时有天分,可是在做难题时没天分,所以老师一打叉,他们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一点都不好,没办法,走了。

而第二组被夸在努力找办法的孩子,他们拿到难题后也一样不会做,但是他们在不断地尝试各种办法,等他们把卷子交给老师,老师打叉后有的孩子不走,而是问道:“这道题,我刚才已经试了好几种解法,可是仍然不对,那到底哪一种解法才是对的呢?”多好的问题呀!“哪种解法才是对的呢?”他头脑中想的是,他已经试了好几种解法,但目前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他相信,如果老师告诉他解法,他便可以学会这种解法,以后遇到这种题他就会做了。

两种夸法,结果千差万别。

第一种夸法,夸天分、夸聪明,让孩子相信他的能力是先天的,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将其称为僵固性思维。当持有僵固性思维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他会认为对于解决这个问题自己没有天分,所以没有办法,选择放弃。

第二种夸法,夸努力,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如果找对方法就可以提高,我们把这种思维称为成长性思维。当具有成长性思维的孩子遇到挫折时,他会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能力自己暂时没有,但如果学会它,找到方法,他就能具备相关的能力。德韦克把这种对能力的理解称为“not yet”,也就是暂未获得,暂时没有,但是通过学习可以有的能力。

两种夸法差异的核心就是:能力是先天不变的,还是后天可以提升的。如果是先天不变的,那其实自己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是不可控的,就会听之任之;如果是后天可以变化的,而且可以通过自己想办法来提高,那就可以控制,就可以去努力获得。

有一位斯巴达斗士,一生中赢得了无数的胜利和荣誉,在回答“一生中最难忘的人和事”这一问题的时候,他回答的是母亲给他的一句话。他刚刚开始练习击剑的时候,经常被对方刺中。终于有一天他心灰意冷地感叹道:“唉,谁叫我的剑太短了呢!”母亲听到后,对他说:“儿子,你前进一步,你的剑不就‘长’了吗?”剑的长短是固定的,是没办法改变的,但是剑术是可以提高的。孩子也一样,他天生的智力是很难改变的,但他的智慧是可以提高的。

【怎样使用正确的夸法】

核心在于:如何夸,才能把“聪明”变成可控的能力?

聪明可以夸,但需要把聪明变成可控的、可以通过努力而成长的能力来夸。

比如,当我们看到孩子今天把所有的错题全都抄了下来,抄在错题本上,这时应当夸他:“我看你把所有的错题都清清楚楚地抄了下来,下次这种题你再遇到就不会错了!孩子,你真聪明!”这个聪明是孩子可以学会的、可控的,可以成长的。这样说孩子就知道下次这样做有效。

比如我们看到孩子学了一种题的新解法,在做下一道题的时候,他就把那个新解法给用上了,这时可以夸他:“我看到你刚才新学会的解法马上就能运用了,举一反三,孩子你真聪明!”这个聪明是孩子可控的,是可以成长的。以后他就会去注意举一反三,这就是知识的迁移能力。

我们还可以把孩子会时间管理、会列事件清单、会调控注意力、会创造好的学习环境等,都变成夸“他好聪明”,这时的聪明就不再是一个僵固不变的概念,而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努力而成长的,那这个夸奖就是有用的,而且这个夸奖也会指导他下一步的行为。

【结论】

所以空洞地夸孩子聪明真的会害了孩子,会让孩子认为不需要努力的聪明才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会让孩子形成僵固性思维,这样孩子遇到挫折时会逃避,用不学来掩盖自己的学不会,没有办法去前进一步。千万不可以空洞地夸孩子聪明,要将聪明“包装”一下,再夸孩子,让这个聪明结合具体的行为,变成可以控制的、可以提高的能力,让孩子形成成长性思维,这样孩子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方法2:别光盯着成就性目标,要盯过程。

【案例】

父母很喜欢跟孩子说:“你考到95分就给你买这辆玩具车,考到100分给你买那辆最大的玩具车。”

孩子也许会承诺说:“我就想要那辆最大的玩具车,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拿到100分。”

听到这段对话,你是不是觉得这位妈妈有效地给孩子树立了目标?

但实际上,这样的目标鼓励有用吗?没有用!

孩子如果本来就能拿到100分,那他学习的时候就很容易走神,心里想着拿到玩具车后可以这么玩、那么玩,可以找小明一起来玩。

孩子如果不可能拿到100分,那他可能会干脆放弃,干脆不学了。

所以100分的目标,不管是让孩子有憧憬,还是有压力,其实都没有促进其学习。如果没有给孩子恰当的方法,他不知道怎样能达到100分,这个100分就是一种干扰。

【心理学原理】

100分不重要,通过哪些行为可以达到100分才重要。

按照学习目标理论的分类,成绩是“成就性目标”,而成就所需要的能力是“掌握性目标”,只有把两个目标结合在一起,让孩子将具体学习行为与100分建立联系,知道如何通过行为上的努力能够达到100分,这样的目标设立才有用。

最重要的不是盯着结果,而是将过程与结果建立联系。

我们要知道通过怎样的努力,通过怎样的过程和怎样的方法,才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在陪伴孩子学习时不能只盯着孩子的成绩,我们需要将孩子平常的努力与其成绩之间建立联系。

我们可以为取得好成绩做些什么?比如为了成绩变好,我们要努力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自己一坐下来就能马上投入学习;我们要努力调动自己的学习动机,让自己学习的时候能够全身心投入;我们要让自己的自信心增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勇往直前;我们要学会集中注意力,要学会制订学习计划。当我们把这些全都学会、做好的时候,你说我们的成绩还会差吗?这些就是我们这本书的中心思想。当我们将这本书的内容融会贯通,用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出孩子的学习能力,孩子的成绩还会不好吗?

【怎样使用掌控性目标】

以做计划的能力为例,我们来看看如何在做计划的过程中,将过程与结果建立联系,怎么才能做到不盯着成绩却能提高成绩?

比如一个暑假40天,老师刚好留了40页的写字作业,孩子应该怎么订完成作业的计划呢?每天几页?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1页嘛!行吗?绝对不行!

每天1页,这样的计划就没有弹性,是没有提前量的。

当有一天他有事完不成,有几天又要跟你出去玩,那作业就会堆到后面,等到假期只有10天,作业可能还剩30页。当孩子拼命地补作业时,他就会发现自己一点都不会做计划。

那要怎么做计划?40页的作业要让他每天做3页,完成作业大约一共需要13天,给他3周,即21天的时间,他一定可以完成,而且假期还会剩下很多天。这时,孩子会很有成就感,你可以跟孩子说:“估计大部分孩子现在作业都没怎么做呢,你都做完了,真好!”

然后,下一个问题就是:省出来的时间可以干什么用?

要不要对孩子说“还有两周时间,想看电视就看电视,想玩就玩”?

不要!

拿看电视来作为之前好好计划、早早完成作业的奖励,会让孩子觉得学习不好,而看电视好,所以不能拿看电视来做奖励。

孩子早做完作业,真正的好处是什么?

是让他对自己的学习有掌控感,我们在奖励中要进一步加强这种掌控感,要用学习本身作为奖励。

我们可以说:“你做得真快,离开学还有两周,你的作业就都做完了,现在别人还在忙作业,你却已经有时间来安排你自己的事了。”

这时,我们可以问他上学期还有没有哪块知识没有学会,需要提高的。比如口算弱一点,那趁着这两周的时间,天天练口算,等到开学时孩子能力就能提升一截,这样他面对开学就会信心满满。

孩子也会明白:“我为什么能够有时间来做口算,因为我前面计划做得好呀。”他会有很高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之前学习基础打得特别好,没有查漏补缺的地方,这时就看他喜欢为下学期做点什么预习,让他自由地去做,别人还在补作业,他就已经为下学期做准备了,这种掌控感会让他心里有很强的优越感。他不是跟哪个孩子比谁快,而是在群体中给自己定位,通过比较,他知道他更努力,更会做计划,这样他在后面的学习中就会有更大的自由度,这很重要。

当孩子学会了做计划,用省下来的时间预习下学期的知识,让自己更有掌控感的时候,孩子下学期的成绩能不好吗?

【结论】

要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我们不需要盯着成绩,这种成绩型目标对孩子的成绩提高没有作用,我们要让孩子掌握提高成绩的方法,让孩子将学习过程与学习成绩建立联系,在过程上努力,掌握方法,就能得到好成绩。

方法3:用“暂未获得”信念根治各种“我做不到”。

【案例】

孩子一旦在某件事情上有了“我做不到”的想法,是很难改变的,因为这是孩子在生活中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后,留下来的让他坚信的结论。所以我们要想打破这个局面,一定不要跟孩子死磕,说“怎么就做不到”“你只要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就行”“到前面发言时你别紧张,自信地讲就行”……这些要求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改变真的没用。

比如一个孩子不敢上台发言,我们告诉他说:孩子,别紧张,自信地讲就行。管用吗?下次孩子开讲前,站在下面想着:别紧张,别紧张!大脑“听”不懂“别”字,所以当他往讲台上一站,脑袋“嗡”一下就紧张了。这又一次证明了“我不能”“我做不到”。

【心理学原理】

我们需给孩子植入一个“暂未获得”信念,也就是我不是永远没有这种能力,我只是暂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但如果我找到办法、学会相关的知识或技能就能够获得这种能力,那我就能够做到。这个“暂未获得”信念对于打破“我做不到”的僵局很重要!

【怎样使用暂未获得法】

具体来说,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我们要聚焦孩子具体做不到哪些方面。比如这个孩子不敢上台发言,就要弄清楚孩子是一上来不知道怎么开头,还是中间不知道怎么互动,还是不知道怎么表达,找到一个着力点再进行改变。例如,孩子不知道怎么开头,一上来就手足无措,导致后面越讲越急,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他做好开场白。当我们把“上台发言怎么能更自信”的目标聚焦为“讲话时怎么开好头”,这实现起来就容易多了。

第二步:要植入“暂未获得”的信念。也就是让孩子明白他不是不会开头,他是暂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只是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头,但如果他掌握了开头的方法,他就能够开好头,能够发好言。这样孩子就会有动力去迈出这一小步。这个“暂未获得”的信念很重要,会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信心。

第三步:问如何获得。这时要问孩子:“如何能够开好头呢?”这个“如何”的问句动力是很强的。孩子会去找办法,把他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开好头上。这时他可能会发现,如果开始时用一个小游戏让大家玩起来,那他就不用关心别人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问题,或者用一个问题引入,引起大家的好奇,让大家都渴望得到答案,他的发言就会进展得很顺利;再或者讲一个小故事,将大家带入进来,这样大家就很容易集中精力听下去。当孩子的注意力都在“如何开好头”,并且能够找到办法时,他就不会紧张了。

【结论】

总之,第一步需要做的是聚焦,通过观察,将注意力不集中问题聚焦为一个具体、可改变的行为;

第二步,植入“暂未获得”的信念,让孩子相信他只是暂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暂时没有找到办法,如果他找到办法、获得这种能力,就能改变他的注意力情况;

第三步,问如何获得,和他一起找到办法去尝试。当孩子在尝试中体会到成功时,才能真正根除“我做不到”的想法。

方法4:换框法:把“因为……所以不能……”改成“虽然暂时不能,但是你能,因为……”。

【案例】

孩子在学习中经常会有“跟不上”的情况,有的是因为老师讲得太快了;有的是因为没上学前班;有的是因为刚上初中,学习内容一下增加很多……面对这种情况,常常会有人来给家长支着儿:“不要着急,顺其自然就好,强扭的瓜不甜。”

每次听到这种支招儿,我都会很着急。什么叫“顺其自然”?如果说这个本来应该是圆圆的西瓜,有人在外边加了一个方形罩,让它长成方方的西瓜,改变了西瓜的天性,这个叫不顺其自然;如果说这个瓜没长熟,有人把它拽下来,这叫强扭的瓜。但是如果这个瓜在成长的过程之中,需要掐尖的时候、需要除草的时候、需要为它施肥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却说是要“顺其自然”,那这个瓜肯定是不能茁壮成长的。

当孩子因跟不上学习而饱受挫折,需要我们给他适当支持的时候,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只说要“顺其自然就好”,这种陪学是不够用心的,孩子接下来也难以取得优异成绩。

还有一种陪读比这个“顺其自然”更可怕,就是用自己的方法来管理孩子,为孩子做很多事,但却不关注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这种陪读看起来很勤快,但是没有用心思考,缺乏内在的智慧。这种家长往往会说“这孩子怎么管都不听,唠叨他一百遍他都听不进去”。其实我特别想问的是:唠叨他一百遍都不听,干吗还要唠叨一百遍呢?唠叨三遍不听,作为家长就应该去找新的方法了吧!

【心理学原理】

摒弃不可控,强调可控。

我们要去思考对孩子来说什么方法是真正有效的。

当我们跟孩子说“因为你没上学前班,所以你跟不上”。这个“因为……所以……”的句式,是一个定性的句子,我们把原因说得很确定了,好像没有办法可以改变,那么“所以”这个词后面的结果,就像是必然结果,更没有办法改变。

这句话中丝毫没有可以改变的地方!

“因为”的部分,改变不了,“所以”的部分也改变不了,那我们说这句话有什么用呢?只会给孩子贴上一个负面的标签。

要想改变,我们就要把这个句式的框架结构打破,换成新的句式。

打开它的框架结构,把前面的因为去掉,在句子的后面加因为,说“虽然你没上学前班,但是你可以跟上,因为……”,在“因为”后面加上能让他跟得上的方法。

比如“虽然你没上学前班,但是你能跟上,因为我们可以把每一课都先提前预习一遍,这样上课就轻松多了”。

实际上这句话讲的是,因为可以做预习,所以就能跟上,这样就改变了因果关系。

或者“虽然你没上学前班,但是你能跟上,因为你在家里可以多做一些练习”。

这句话其实是说,因为你可以多做练习,所以你能跟上。

所以,要想让“跟不上”的孩子成功逆袭,就要打破原来的句式框架,把负面的“因为……所以……”,改成“虽然有困难,但是你可以做到,因为……”,后面的部分就是要采取的行动,是能把控的部分。

【怎样使用换框法】

比如:“孩子刚上初中,学习内容一下增加了许多,所以跟不上。”

这是一个稳固的负面因果关系。

初中学习内容太多是实情,“所以跟不上”好像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一样。

如果这样去说,那么这个孩子也许就真的改不了。

换成新的句式:“虽然刚上初中,学习内容一下增加了许多,但是你可以跟上,因为……”

后面我们会找什么样的方法呢?

一个刚上初中的孩子,当学习内容变多的时候,他需要为这个变化做哪些改变和准备呢?是要改变学习方法,还是学习习惯?或者学会时间管理……仔细思考一下,跟孩子一起去探讨,然后把这个方法给他填上。

【结论】

当孩子在某个方面“跟不上”时,我们一定要做个真正勤快的园丁,打破“因为孩子怎么样,所以他跟不上”的框架,换成“虽然孩子怎么样,但是他可以跟上,因为……”这样的句式,在“因为”后面去找方法。

当我们引导孩子找到了方法,他自己迎头赶上的时候,其实也在心里留存了一种信念,就是“我只要找到方法,就能够跟上”,这样孩子才会有勇气,以后他就不会再怕挫折。

拥有这种信念的孩子,有再多的“跟不上”,他都能反败为胜。

这个方法对于成人来说一样适用,成人在攻克某些难题时不妨也用这样的句式问问自己。田宏杰教授就用这个方法给掉了普通话不标准的毛病。

方法5:找原因·引导孩子从失败中获得力量。

【案例】

我们都知道,当孩子在学习中考试失利时,一定要先帮他找到原因,然后再找解决方法。

可是当我们去问孩子“为什么没考好”时,孩子常常会说“我不知道,你说是什么原因呢”,或者找一些没有用的理由来搪塞。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问的“为什么”像矛一样指向孩子,他才会用盾来挡。

当家长问孩子:“你为什么没考好啊?”这个为什么具有很强的指责的力量,孩子听了是什么感受?

如果把我们的问句外化成身体的语言——一位妈妈叉着腰,伸出一只手来指着孩子,问:“你为什么没考好?”能想象出妈妈的样子吗?伸出来的手就像一支长矛,直直地指向孩子。

孩子会怎么办?当孩子感受到妈妈指责的力量,本能地要竖起一个盾,把这个矛挡回去。

所以孩子一定会逃避,他会说他不知道为什么,或者因为他肚子疼,或者因为别人怎么样,总之不是他的错。

这时我们要怎么办?

先要转换站位,别和孩子站对面,而是和孩子站在同一方向,一起看着卷子说:“这个成绩不够理想,我们来找找原因。”

这就好办了,我们跟孩子是站在一起的,一起来看卷子、看成绩。

这样,我们没有用矛指向孩子,那孩子就不需要用盾来防御,所以孩子会跟我们一起来找成绩不够理想的原因。

【心理学原理】

合理归因才能促进行为的改变。

心理学家韦纳(Bernard.Weiner)将找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他从三个维度对归因进行了分类:第一个维度是向内部归因或外部归因,第二个维度是稳定性归因或不稳定性归因,第三个维度是可控归因或不可控归因。

第一个维度:内部归因或外部归因。例如,具体到孩子考试这件事上。孩子说没考好是因为“老师题出得太偏”,这是外部归因。如果孩子说,“我考试前没有复习到这一点”,这是内部归因。两种归因对后续行为的影响是什么?如果是外部归因“老师题出得太偏”,这次没考好,不是自己的原因,可能会让孩子心里好过一点,不必自责。那下一次考试前孩子有没有担心呢?孩子当然会担心,“哎呀,不知道这次考试老师会不会还把题出偏”,甚至孩子会有些迷信行为,叨念“老师一定要考我会的、一定要考我会的”。这就麻烦了,他心中不仅担心考试会不会的问题,甚至还有考前焦虑。所以,面对失败时,外部归因可以减轻孩子当时的痛苦,但是对于孩子长远的能力提升是没有用的。

如果把这句话变成内部归因呢,“我考前没有复习到这一点”。这次考试因为他考前没有全面复习而失败,这会让他当时挺难过的,但是下一次,孩子一定会想:“我来看看,我怎么能够复习得全面。”想要转败为胜,内部归因才有用。

第二个维度:稳定归因或不稳定归因。如果说“我解应用题的能力不行”,这是稳定归因。如果说“这个应用题我暂时不会答,但是如果我学会了它的答法,下次一定会”,这是不稳定归因。这就是我们在怎样根治各种“我做不到”一节中所说的“暂未获得”的信念,我只是暂时没有获得这种能力,如果我学习了、获得了,那我就可以做好,这样孩子便有了改变的动力。所以失败时用不稳定归因比较好。

那成功的时候,用不稳定归因还是稳定归因好呢?如果孩子说,这次考试考得好是运气好,那就是不稳定归因。如果希望这次的成功经验让孩子更有信心,希望它对以后的考试也有用,就要把这次的经验变成稳定归因,这时你一定要接着问:“很奇怪,我发现你上次、上上次考试考得都不错,看来你运气一直很好,你是怎么做到运气好的呢?”这样孩子就会琢磨:“哦,考试之前我总是全面复习,考试题总是在我会做的范围里,所以我每次都运气好。”有没有发现,这样就把这个运气好变成了稳定归因?所以成功时,多用稳定归因,让成功的因素发展成为一个可以稳定下来的品质,那样就会有效促进孩子的发展。

第三个维度:可控归因或不可控归因。大家回想一下,前面内容中讲到的聪明和努力,哪个可控,哪个不可控?当然聪明是先天的能力,不可控;努力是后天的,可控。“因为我能力不行,所以跟不上”是不可控归因,“如果采用恰当的方法,就可以跟得上”是可控归因。“运气”是不可控归因,但“全面复习”是可控归因。可控归因太重要了,它是归因中的核心因素。

如果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不可控的,孩子无能为力,没有办法去改变时,那么这种归因是没用的。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把它变为可控归因,孩子才能采取后续的行为。

如果孩子说考试没考好,是因为考试前老师让补的作业太多了,没有时间来复习。这时我们怎么办?要不要说“都是你平时作业没有按时做好,所以考试前要补作业”?不行!我们要问孩子,“那下次考试前可不可以跟老师说,让他少留点任务,这样你就有时间充分复习了。”孩子一听就会否定,说这不行,这时我们才说:“那你下次就得早点准备,说不定下次考试前老师还留这么多任务,可得先想好了,要怎么来应对。”不用直接讲方法,给孩子留一个问题、留一点时间让他去琢磨,去找办法。

【结论】

归因就是找原因,而找原因的真正目的是找方法。

找原因的时候我们不要用指责的语气问“你为什么考得不好”,而是要说“这次考得不够理想,我们看看原因是什么”。

带领孩子找到原因后,不要去评价对错,要顺着孩子找到的原因往下走,将外部的原因变成内部的原因。

失败时做能力的暂时性归因,而成功时要将成功因素发展为稳定的品质。

重点是原因是否可控,要看看孩子找到的这个原因中他自己可以做的部分是什么,把这个掌控权交到孩子手里,这样,就能让孩子从失败中获得力量。

方法6:征服·让孩子从困难中获得自信。

【案例】

当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时,孩子会痛苦,会止步不前,作为家长我们要怎么做呢?要不要去安慰他说“孩子,你已经很棒了,孩子,妈妈觉得你很不错,你在妈妈心里是最特别的”,或者“可能是任务留得太难,是你们老师要求过于严格”。这样说好,还是不好?不好!遇到困难却选择逃避反倒会让孩子在这件事情上变得无能,没有力量去改变。下一次,再遇到这种事情,他还会不自信,还会逃避。

不管是对于人类,还是对于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来说,困难(也可以说是挫折)都是成长中必要的因素。就像蝴蝶,它要破茧而出也是特别难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将身体从茧中一点点挣扎出来。如果我们看着心疼,去帮助它,用剪刀将茧剪开,那这只蝴蝶的翅膀就不会打开并伸展开来,它就不会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因为蝴蝶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它要通过这一过程将体液从身体挤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在脱茧后展翅飞翔。

孩子也一样,在完成一项任务中遇到困难时,需要直面困难,找到办法去解决,才能获得征服感,从而发展出完成这项任务的能力,并且对自己以后能够胜任这项任务有信心,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

【心理学原理】

心理免疫机制。

我们可以想一想孩子的学习历程,找一件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想想是不是有一次面对一项困难的任务时,他开始有点退缩,不想做,但是在我们的鼓励下,或者他给自己加油后,找到了办法,坚持了下去。当他完成时,他很自豪。我们来看看这件事的发展过程有什么特点。这件事对孩子来说,一定不是很轻松就能做到的,这件事一定是让孩子突破了原来的限制,他以为自己做不到,但是他做到了,在他获得了征服感的同时,他以后再做类似的任务也会更有信心,这个才是真正的自信。

所以,真正给孩子力量的,就是那段曾经的挫折或者压力。当跨越挫折后,获得的那份征服感是非常宝贵的,它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做到。孩子现在想起那段挫折经历会觉得很宝贵,但当时身处其中一定不好过,会很挫败、很痛苦,这时我们就要特别珍视他这个痛苦的情绪,要鼓励他迎头直上,只要他能够做到一次,他对这件事情就有了征服感,而一旦有了征服感,觉得自己能做到,下一次再遇到相关的事情,他就有办法去应对了。

积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将这个过程称为心理免疫。这就像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一样,如果我们的身体遭受到病毒的攻击,身体就会调动力量把病毒包围住,杀死它。而且在这个包围病毒的过程中,身体会产生新的应对这种病毒的机制。我们打预防针就是这样的过程,打一种微量的病毒进去,让身体在消灭这种病毒的过程之中建立一个防御机制,那么等它以后遇到更厉害的病毒的时候,身体就可以有方法、有经验去应对。

所以,孩子在成长中跨越挫折的成功经验特别重要,这些成功经验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免疫力,以后再遇到困难时他便更有信心。

【怎样使用心理免疫法】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的时候“成功”不是那么明显,不是一下就能看到的。这就需要父母理解孩子行为的两面性,理解他想学和不想学的想法是并存的,勇敢和怯懦的力量是并存的。只有理解了孩子的两面性后,我们才能在看到孩子不想学和怯懦时做到不着急,我们才能细心地去观察他心里那个想学的力量、勇敢的力量是怎么长成的。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去户外拓展,有一个高空项目——跳断桥。在空中五米高的地方,两个桥面中间断开,间隔一米,孩子要从一面跳到另一面,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跳一米远不是问题,但是在五米的高空跳,就很有挑战性了。轮到一个孩子时,他站在上边一直迟疑,不敢跳,下面的同学给他大声加油,10分钟过去了他都没敢跳,最后灰溜溜地下来了。这时我们要怎么对他说?要不要说“你怎么那么胆小,别人都跳了,怎么就你不敢跳”,或者“没事,第一次都这样,下次就好了”。这些话都不行。这时我走过去跟他说:“嗯,这次没敢跳哈(回应他的现状),但是我很欣赏你的勇敢!”(那个孩子用很纳闷的表情看着我,他一定在想:我站了10分钟都没敢跳,怎么会勇敢?)我接着说:“我看到你在上面有些紧张,当时你一定恨不得马上下来吧?但你又很想跳过去,虽然你很紧张,可你却在上面坚持了10分钟,这10分钟里你一定是用了好几种办法给自己加油,试图让自己跳过去,是吗?所以,孩子,你真的很勇敢。我相信下次,或者下下次你一定能过去。”这个孩子一听,胸脯就挺起来了,他明白了自己不敢过去,却坚持了10分钟,就是自己的一次征服经验呀!孩子面对目标往往不是一次就能达成的,中间也许有很多这样的过程,我们要看到这个过程,强化这个过程,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这样孩子才会有征服感。

而小学阶段就是孩子建立起学习信心的阶段,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常常是在一项能力上最初表现不好。比如,孩子刚开始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会有点抵触,但是也一定有那么几次,他做到了成功地管控住了自己,没有走神,做到了集中注意力。这个经验对于之后的学习就特别重要,他会把这次应对注意力不集中的经验,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结论】

自信心不是父母夸出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是在一步一个脚印、一次一次征服的过程之中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家长不要凭空地说要培养孩子的信心,夸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夸奖对孩子来说并没有实际用处。因为没有事实根据,当孩子面对一件大事发现他做不到的时候反倒受的打击更大。真正的自信是在一步一步挑战任务、挑战自己能力极限的过程之中不断获得的。

当孩子在一件事情上向成功迈进了一步的时候,这种经验就像给他打了一针防疫针,会让他以后面对类似的事情时有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能够解决,这个才是真正的自信。陪伴他的这个过程会很慢、很难,但是我们要想到那只破茧而出的蝴蝶的真正需要,想到是孩子成长的真正需要,从现在起,带领孩子去征服困难,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二、如何培养内驱力

作者分享了5个方法。

方法1: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内在好处。

【心理学原理】斯金纳箱——一个行为只有得到好处,才能坚持下去。

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一个行为只有得到好处,才能坚持下去。如果这个行为没有好处甚至得到了坏处,那它就不可持续。

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用鸽子做过一个实验。他专门做了一个箱子,叫斯金纳箱。他把饥饿的鸽子放到这个箱子里,由于这些鸽子都很饥饿,一进去就到处乱啄。它们啄别的地方都没有反应,但是只要啄到箱子里的一个按钮,一颗食丸就会出来。鸽子开始还不懂,吃完这颗食丸后会继续乱啄,等它下次又啄到这个按钮的时候,又有一颗食丸出来,几次之后鸽子就学会了,如果饿了,直接啄这个按钮,就会得到食丸。因为啄按钮的行为会有好处,所以鸽子啄按钮的行为就会被强化,鸽子就会自动、自发地去啄这个按钮。反过来,如果每次鸽子啄那个按钮之后什么反应都没有,鸽子还要不要继续啄按钮?肯定不会。如果鸽子每次啄了那个按钮,不但没得到奖励,反而遭到一次电击,会怎么样?鸽子就会逃避那个按钮,离它远远的。

根据这个实验,斯金纳提出:如果一个行为能得到好处,那么这个行为就会坚持下来,这就是强化。如果因为一个行为得到了坏的结果,这个行为就不会再发生,这就是惩罚。

【案例】:做完作业能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内在动力);完成任务能收获由衷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内在动力);做完作业可以玩手机/iPad/吃糖/旅游(外部动力);作业做得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篇赞扬(外部动力)。

这里先插一句,外部动力有害,不宜使用;要多用内部动力。

【结论】:进化论认为用进废退,心理学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有好处才能保持,所以要想让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看到、体会到这个行为有什么好处;要想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也要看看这个不良行为对孩子来说有什么好处,满足了孩子什么样的需要,这时大人再找到一个恰当的替代性行为来满足这个好处,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方法2:激发内部动力,杜绝外部激励

【案例】

①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了张打卡表,孩子每学习半个小时就打个勾,一周下来有几个勾就奖励几元钱。开始管用,后面越来越不起作用,孩子逐渐懈怠,父母不能忍受,声称不学习就不给钱,孩子跟着情绪对抗,声称再也不学习了。

②家长说做完作业可以看电视/玩iPad/打游戏/吃糖/吃大餐/出去玩……

③学习好能得到赞扬、物质奖励、好的名次。

这些都是外部激励,全部有害。

【心理学原理】

德西效应——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外在奖励,反而会减少该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

决不能随意使用外部动机,要珍视和强化内部动机。

【什么是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就是孩子真正完成了某件事、学会了某种技能、学懂了某些知识、掌握了某些本领、提高了正确率等,由此而带来的由衷的愉悦感和成就感。所有好处都是这个行为本身带来的,而不是家长赋予的。

【正确做法】

一是找到学习的内在好处。比如看到孩子认真学习,不要空洞地夸奖“宝宝你真棒”,而是观察认真学习的内在好处是什么,比如是不是做题更快了、学会检查后正确率更高了、搞定了之前搞不定的背诵,然后把它指出来、明确告诉孩子,比如:

妈妈看到你刚才学习很认真,果然做题快多了——让孩子明白专心学习能提升速度。

刚才是不是偷偷检查作业了?正确率这么高——让孩子明白检查作业可以提高正确率。

哇,你的坚持收获了回报,这么难背的课文你都背下来了,往后再难的事情只要你坚持一定能攻克——让孩子明白只要肯坚持就能成功。

二是给予物质奖励的时候,要将外在奖励的原因引向内在好处。物质奖励可不可以?不太推荐。如果非要用的话,也要用得有技巧,并且强化奖励物与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比如,不能说“你考得好,妈妈带你吃大餐”,考得好和吃大餐本身没有关系,而是要说:“看到你考试前就好好复习,努力准备,把知识复习得很扎实,还真的取得了好成绩!这段时间学习累了吧,带你去吃大餐,犒劳一下自己。”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好好复习这个行为有用,能得到好成绩,这个才是内在好处。吃大餐是对自己辛苦复习的鼓励,它的作用只是加强了喜悦感和成就感,这样也会让孩子感受到你是关心他的,而不仅仅是在乎他的成绩。

【结论】

家长要去用心【观察】,找到孩子行为的【内在好处】。只有真的看到了孩子的哪个行为有好处,【说出来】给孩子听时,孩子才会信服,去相信这个好处、接受这个好处。

方法3:目标分解|让学习像玩电子游戏一样上瘾

【案例】

父母都会给孩子定目标。

但是很多时候,父母定的目标要么不顾眼前实际,要么只是给出目标但不给出实现路径,也不帮小孩分解成小目标,让孩子很无力。

这样的目标是不会产生激励效应。

比如:

父亲跟儿子说:“儿子,你努力学,期末考试如果能进前20名的话,爸爸就满足你一个心愿,啥都行!”

【心理学原理】

这个目标有3个困难。

第一个困难就是目标太远。到期末考试,考得好,爸爸才可以满足一个心愿,孩子在平常的学习中总是得不到及时反馈,每一天的努力好像都得不到好处。行为主义说,一个行为想坚持下去是一定要有好处的,如果这个好处是在几个月以后、100多天以后才能够得到的话,行为就没法坚持下去。我们能不能跟一只小狗说,去练习把球找回来,一个月后给你吃肉骨头?

第二个困难就是目标设定得太高。这个努力的目标其实很难达到,好像孩子需要每天都拼尽全力去学习,成绩才可以提高。但是“拼尽全力”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如果孩子第一天没有做到,那他心里就会对自己失望,内心会有些沮丧,他会想着第二天一定努力达到“拼尽全力”的状态。结果第二天又没达到,他在心里又给自己打了一个叉,孩子的努力行为如果每天都被打叉,那孩子就会觉得他做不到。如果他每一次挑战目标的行为都是失败的,他就会认为自己永远做不到,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第三个困难是目标太空洞,没有清楚的行为支撑体系。看起来从前30名进步到前20名是很具体的目标,但是孩子到底如何才能达成目标呢?他可以通过哪些行为达成目标?如果行为体系没有建立好,而孩子心中只是抱持着这个模糊的提高成绩的目标,孩子反倒会没法安心学习,也不知道如何行动,那当然就没有办法取得好的成绩。所以,有些简单的目标,只是看起来容易接受,但实际上因为没有清楚的行为体系做支撑,完全没有达成的动力。

电子游戏在设计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三个困难。

为什么孩子容易痴迷于电子游戏?因为电子游戏在这三个目标问题上处理得特别好。

第一,电子游戏一定不会把目标设定得太久远。它会把一个终极目标分解成很多个层级的小目标,让孩子一级级地过关,每过一关就有一个反馈告诉孩子,“呀,你又过了一关,真的好厉害!”在每一关里,孩子的行为都能得到及时反馈。

第二,电子游戏里每个阶段的小目标不会特别难以达到。我们给孩子设定的目标,常会远远高于孩子的现有水平,孩子努力后仍然达不到,而家长再去批评他,这个行为要求就没有了弹性,只要他做不到就会受到批评,他又没办法来调整自己的行为。电子游戏不是这样,电子游戏中孩子进到某一关时,如果有一个技术处理得不好,就不能升级,但是游戏环节中的设计会让他重复地打这一关,过了这一关后,下一关的水平比这一关的水平会提高一点儿,孩子再努努力就又能打过,所以孩子总是能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在一点点提升,因此而获得满足感。我们把这种目标看作是孩子最近发展区内的目标,就是高于孩子的现有水平,但再努力一点点就能达到的水平,这样的目标才是好目标。

第三,电子游戏里的目标不会太空洞。电子游戏就是把一个终极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的闯关目标,而且每一关需要哪些能力、怎样获得这些能力,都会做出细致的规划。比如这一关要打败一个中型怪兽,打败它需要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需要在做计划、过断桥、采蘑菇、抢金币、打怪兽、交换武器等各类行动中获得,只要这些行动每一项分别训练的话,那么孩子的分值便会不断升高,最终达到打败怪兽的目标。正是因为电子游戏能够在目标设定中解决这三个问题,所以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非常努力,非常快乐,非常上瘾。曾经还有一个小朋友兴奋地告诉我,有一个游戏他打了近三个月终于通关了,而且他发现最重要的通关方法是他要分配人物角色,每个角色负责不同的任务,这样才能成功。游戏给孩子一个校准行为策略的机会,等他校准好后就能看到自己技能的提升。

【怎样使用目标分解】

回到开始的例子:怎样把孩子的成绩从前30名提高到前20名呢,能不能让学习像玩电子游戏一样上瘾?

那就要把学习目标拆分成像电子游戏一样的多个层级小目标,每个小目标都不太难实现,每个小目标行为中都有及时的反馈,吸引孩子一点一点地去完成。

第一,一定不要把目标设定得太远、太长久,要有及时的反馈。可以把期末目标分拆成每天的小目标,比如低年级的孩子可以每天做50道口算练习,可以每天复习一篇前面学过的课文。并且记录每天每个目标的完成情况,让孩子得到及时的反馈。

第二,设定的目标一定要让孩子感觉稍微使点劲就能够达到。那位爸爸可以把目标换成:每天要巩固一课的生字,做到拼音、笔顺都正确,会写、会组词。每周下来,再复习整周巩固的生字。把这些作业列成一份清单,做完一项就打上钩。我们设定的目标,如果孩子通过努力都能达到,那就是好目标。

第三,目标一定不能空洞,要建立有效的支撑行为系统。要分学科制订行为系统,保证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反馈,当孩子达到了那些行为小目标后,就会顺利完成那个最大的目标。比如把总名次提升的目标变成语文、数学和外语各科提升多少分。外语也是一样,把它细分为单词、课文和句法分别要达到什么目标,再把其中的句法细分到每一课的句法中,每一课的句法学习,可以分成三天完成:第一天读熟句子,了解句法结构;第二天会背这些句子,并标示出句法结构;第三天用这个句法结构变换内容,轻松运用。如果每一课的目标都达到了,那么期末英语的句法结构就能掌握得很好了。句法结构、单词、课文都掌握得好,外语成绩自然就好。如果外语、数学、语文成绩都好,期末的名次自然也会提升。

【结论】

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不要笼统地做一个高的、远的、空洞的目标,孩子达不到,会很沮丧,且失去兴趣。而是要制定一个分层次的、符合孩子现有水平而且有弹性的目标,同时要为这个目标制订行动体系,那这个目标才是有效的。在每一天的学习中,不要让孩子总是盯着最后的那个成绩目标,而是要去完成每一项具体的行为目标,这样孩子才能有有效学习的驱动力。

方法4:心锚法|让成功经验在心里打上烙印

【心理学原理】

事件本是客观,一切随心而动。

一件事情和恐惧、厌烦的情绪建立联结,以后看到这件事就会有恐惧、厌烦的情绪;一件事和幸福的情绪建立联结,那么以后看到这件事情就会有幸福的情绪。

心理学上把这种事件与情绪建立联结,通过事件可以唤醒情绪的方法叫作心锚法。

【案例】

下雨天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好的事情。

但是田宏杰教授却特别喜欢雨天,每到下雨天,她有一种喜悦感。

为什么呢?

小时候,田教授的爸爸妈妈是做家具的,他们总是很忙,但是一下雨,整个村子都会停电,这时候爸爸妈妈没有办法干活,他们就会买来肉,全家人一起包饺子,非常欢乐。所以对田教授来说,下雨天就和那个全家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感受相联结了。以后不管什么时候,一到下雨天那种幸福的、美好的心情就会被唤醒。

【怎么使用心锚】

第一种方法:“触景生情”

要想避免学习行为跟坏的情绪建立联结,就要让学习行为跟好的情绪建立联结。

比如孩子坐在桌前学习的时候,如果我们总是坐在旁边对孩子批评、指责,让他内心产生愧疚或者害怕、厌烦的情绪,多次以后,坐在桌前学习就和这种负面情绪建立了稳固的联结。

以后孩子一坐在桌前学习,他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估计家长没开始批评、责骂,他就已经体会到了那种厌烦、害怕的情绪而无法学习。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去指责他,如果真的需要跟他讲道理,也要在学习之前或者学习之后,当心情平静的时候和他一起找办法。

怎样建立好的联结呢?

比如今天孩子学习很投入,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走过去,跟孩子说:“你学得很用心,一会儿做完这部分题就出来,妈妈买了水果给你吃。”

刚才孩子体会到了什么?

他体会到了那种轻松的心境和对他温暖的爱。

如果他每次坐在桌前学习我们都带给他这种感受,那以后孩子往桌前一坐,这种心境就有了,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喜欢坐在这儿,很轻松、很温暖。

这种爱的温暖感就会带来力量,让孩子更能够掌控好自己的行为。

第二种方法:锚定成功体验

在孩子克服困难、终于获得成功的时候,要为他的成功体验设定一个心锚。

比如孩子在运动会200米的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他觉得这个成功与自己的努力练习是分不开的,当他内心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力量时,我们要通过语言或者一个动作把这个力量感锚定住。

我们可以握紧右拳,对孩子坚定地说:“耶!”

每一次孩子取得成功、体验到力量感时,我们都可以握紧右拳,用坚定的语气说:“耶!”

那这个心锚就设定了。

下一次当孩子面对困难,觉得不能再前进一步时,我们可以先跟他回顾他上一次取得成功的过程,然后握紧右拳,对他坚定地说:“耶!”

这样,孩子的内心立刻就会调动起那个强大的力量感,他就会有信心、有力量去克服困难。

这一招在我们家常用。

我太太的朋友圈里还有我教小坚果捏紧拳头喊“我能行,我能做到”的视频,本次分享的开篇我也举了相关例子。

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在孩子成功时,通过一个典型的动作,就为他的成功体验设定了一个心锚,下次遇到困难时,通过这个动作就会调动出成功体验,获得力量和信心。

这个动作只要比较好做,又比较特别就行,比如使劲握住拳头,或者拍一下左肩的某个位置。

只要在强烈的情绪体验下,将这个动作与行为建立联系,那下一次需要时就可以通过这个动作调动这种体验。

【结论】

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困难,甚至有一些坎儿孩子会觉得怎么都过不去,这时我们再怎么劝都很难有用。

所以一定要在平时,在孩子经过各种努力后成功的时刻,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勇气和力量,把这种勇气和力量锚定住,那么当他遇到困难时就可以调动这些成功的经验,体会到力量感,就有信心去挑战任务。

这两种树立心锚的方法不但在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有用,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试试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5:隐喻法|讲故事,打造学习愿景

【案例】

一位妈妈带孩子找田教授做咨询,孩子成绩不好,新学期初本来下定决心要改变,但是坚持到期中考试,成绩都没有提高,孩子很灰心,大家都动摇,不知道努力是否会有回报。

田教授花了3分钟讲了“毛竹4年只长3厘米,第5年六周长15米”的故事,给孩子和家长巨大冲击,重新恢复信心。

这里先澄清下,毛竹的故事是心灵鸡汤哈,并不是真的,果壳网专门辟谣过:https://www.guokr.com/question/561617/

但是不影响故事的力量。

【心理学原理】

讲大道理过于抽象,听着无感觉。但是以故事、经验为基础的形象思维才能够更好地触动人的情感,打造愿景,帮助人前行。

在案例的交谈中,田教授是用竹子成长的故事,来隐喻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过程,用竹子扎根来隐喻我们要打好基础,并让孩子相信有付出必有收获。这种隐喻法在孩子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把道理根植于孩子的心灵深处。、

【怎样使用隐喻法】

怎样保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讲的故事有用呢?

我们需要先问清楚自己三个问题。一是讲什么样的故事?二是什么时候讲?三是用什么样的心境来讲,要达到什么目的?

第一个问题:讲什么样的故事?讲我们自己相信的故事。必须是我们自己相信的,只有这样,讲故事时的语言、语调、停顿,讲故事的神态、动作,甚至眼睛中放出的光芒,才会让孩子体会到一种力量,孩子才会真的信。如果只是网上随便找来的故事,自己都没好好体会,只是为了说服孩子,那么讲给孩子听时,孩子就不会信服。

我有个很深刻的体验,因为小时候我没有机会读很多书,到上了大学发现身边的同学都那么有见识时,我内心一度觉得自己很不足,很羡慕别人,所以就每天刻意多看书,没想到,这让我养成了特别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我就特别相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句话。我们家孩子上小学之前在幼儿园基本没有学习小学文化知识,所以她一上小学时,很难适应,写字、学拼音都很困难,这时我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给她听,因为我相信这故事中的道理,所以她也相信。后来,她一直在努力地追,真的就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孩子就会对这个故事中的道理越来越相信,以后再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不怕了。其实这就是最早的生涯教育,不要等到上高中后才做生涯教育。

第二个问题:什么时候讲?一定要到孩子遇到问题时一本正经地讲给他听吗?

不是的,要在生活中很自然地讲给他听。

比如有一天和孩子在阳台种花,当我们把花籽埋下去,要在上面盖厚厚的一层土的时候,孩子就会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盖那么厚的土?”我们可以说:“你看啊,这粒种子种下去,如果我们不盖土的话,小苗从种子里一出来,就想马上成长,它太急着长高,就会长得特别细,等以后它要开花时,茎细细的就没有办法支撑一朵大大的花。所以现在呢,我们要在上面盖一层土,小苗长出来的时候,上面有很多的土压着,小苗要想突破土的压力,它一定得让自己长得又粗又壮才行,所以你到时看,当它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就一定是一棵又粗又壮的小苗。孩子,生活中也是这样,虽然妈妈希望你生活一帆风顺,但压力对你的成长也有好处,你在生活中也观察一下自己是怎么在各种压力下破土而出的。”

这时孩子完全沉浸在小苗的故事中,体会着小苗的力量,他当然不会觉得我们是在讲道理给他听,所以他在心里不但不会抵触,反而会全盘接受。当孩子下次遇到有压力的事情时,他就会对压力表示欢迎。

所以什么时候讲?一定要找准时机,在生活中把这个故事自然而然地加进去,等到学习时拿来用,这种隐喻的力量才会强。

第三个问题:用什么样的心境来讲,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讲这个故事只是为了让孩子听了以后立刻开始学习吗?

不是。

这个故事应该是一个寓意更加深长的故事,应该是有生命启发的故事,所以不是听完后立刻让他去行动,而是要在他心里埋下种子,在心里发力的。

所以不能给孩子讲威胁性的故事,讲故事的主人公很傻,没做对事,所以没有好结果;而一定要讲那种主人公有力量、有智慧的故事,孩子才能学到智慧。

比如,你发现孩子做事、写作业总想往后拖,可以讲寒号鸟的故事给他听。

“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这个故事寓意很好,但是目前的指向不对,只讲了寒号鸟怎么愚蠢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再接着讲寒号鸟这样做不好,它的朋友小喜鹊就非常聪明、有预见性。

小喜鹊发现天冷了,知道寒冷的冬天要来了,所以在秋天就把窝做好了,等冬天到来的时候,它才能和孩子在窝里面暖暖地晒太阳。

然后和孩子讨论怎样才能有预见性,为事情做好准备。比如我们发现孩子运动会报名参加了100米跑的项目,而他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练习了,可以说这就是预见性。“孩子,你很棒,你前面做了充分的准备,运动会上一定能跑出最棒的成绩!你这么小就会做计划了,太有预见性了。来,快期末考试了,咱们一起看看怎样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吧。”讲了一圈故事,这就转回到孩子的学习任务上了。

所以,讲故事的时候,不要讲谁做得怎么不好,怎么失败的,而要讲那个有力量的主角是怎么成功的,为孩子在心里打造一个通向成功道路的愿景,孩子才会更有动力。

用隐喻法讲故事,会更容易通往孩子的内心,更能够去打造学习愿景。要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把故事讲给孩子听,要讲那些我们自己相信的故事,能打动自己的故事才会打动孩子,才会更容易根植到孩子的内心。不要讲威胁性的故事,要讲智慧的故事,让孩子内心充满力量。

三、如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作者分享了6个方法,我重点介绍其中4个,因为清单法和思维导图是类似的,都是把要做的任务列出来,完成一个划掉一个,而清单法又在20秒启动原则里讲了,所以清单法和思维导图法我不再专门讲解。

方法1:20秒原则。

【案例】

我们发现孩子玩玩具、看电视总是很乐意,但是从这些事务中抽离去搞学习总是很困难。

甚至开始学习之后,半天静不下心来,没法进入学习状态。

为什么?

实际上,孩子要想启动一项学习任务,需要大脑神经在一定程度上兴奋,完成这个与学习任务相关的神经通路间的连接。

如果一件事情在启动神经通路时所需要的能量很少,那么这件事就很容易开始;如果一件事情启动它所需要的能量比较多,那么这件事情就比较难开始。

这就是20秒法则:启动所需能量的时间越短,事情越容易开始

【心理学原理】

心理学家肖恩·埃科尔(Shawn Achor)发现,当一件事启动时所需要的时间超过20秒时,这件事就会很难启动。

比如现实生活中,我们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很容易,因为往沙发上一坐,拿起遥控器,打开电视,立刻就做到了,这样的事就特别容易启动。

但如果我们去跑步,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像找运动衣、换衣服、换鞋、找钥匙、带手机,这些事情远远超过20秒,就太难启动。

所以即使我们下定了很多次决心要开始跑步,依然很难做到。

根据这个原则,如果一件事情我们想要快速开始,就要将它启动所需要的时间变短。

比如要想培养阅读习惯,我们就要先选中一本很想看的书,然后放在桌子上或沙发边,让我们一坐在那儿“顺手”就能拿起这本书看,如果能做到“顺手”,不需要思考,不需要选择,那么读书这件事就变得特别容易了。

反过来就不行,比如我们事先没做准备,想要阅读时,再跑到书架那儿找要读哪本书,然后再想:坐在哪儿读呢?用什么笔来做笔记?怎么记?这些问题都思考完,超过20秒了,很可能就读不成。

有些事,我们明明不想做,却一直在做。比如我们不想看电视,但却每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怎么办呢?光靠心里想想“我不要看了”是不管用的,这时就要把看电视这件事情的启动能量增加。

埃科尔在一次咨询中,请来访者把客厅里电视机遥控器的电池卸下来,走20步放到书房的抽屉里,等到下次想看电视的时候,拿起遥控器发现没有电池,需要走20步到书房去拿电池,那太费力,这么一想,刚才想看电视的神经兴奋就平静了下来,就不想看了。

生活中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朋友圈翻到一个视频,点开看,结果网络不好,圆圈标志转呀转呀,没反应,我们会怎么样?往往就干脆退出来不看了。

所以一件事情能否顺利启动,跟它所需要的启动能量有关。

【怎样使用20秒原则】

怎样让孩子的学习变得容易开始呢?如果孩子回到家,发现有一大堆作业,压力很大,怎么都不想进入状态,这时孩子就会逃避,不愿意启动。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是列任务清单(清单法&思维导图法),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

现在老师基本都是把作业发到手机上,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手机里的作业抄到作业清单本上。

抄完以后问孩子:“你看这些任务,哪项对你来说是能最快启动的?”

让他找到第一容易的,第二容易的,然后就开始行动。

行动前先讨论一下怎么做,比如第一项任务是背古诗,家长和孩子一起翻到古诗那一页,先关心地问问他读过这首诗了吗,一起看一看有哪些字不认识。没有就开始背。

其实找不认识的字的过程也是在预热,孩子书也打开了,静心了,他接下来不需要什么启动能量就可以开始了。

孩子从第一项作业到第二项作业,再从第二项作业到第三项作业时,大脑的兴奋水平刚刚好,已经到了既兴奋又投入的状态,后面再学习就比较容易。

所以安排学习任务时,一定要先做容易的,再做困难的。

等到孩子进入了学习状态后,再来让孩子自主安排,让他自己决定接下来是做难的还是容易的作业,还是交叉着做,都行。

前面做简单、感兴趣的作业就是一个大脑预热的过程,可以让启动变得容易一点儿。

所以,国家安排各种考试也一样,都是从简单的题开始,这样做起来会比较容易。

我们安排自己的生活也是一样。

比如周末想着要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可是如果这时发现衣柜里塞满了衣服,要洗的衣服也堆成了山,面对这么多的事儿,我们会愿意开始吗?很难!

事儿越多,压力越大,就越不想干。

那怎样才能开始行动?

就要从一件最容易启动的事儿开始,比如先从洗一双袜子开始,洗完袜子,就想洗毛巾,做完这两项家务,你再把衣服整理分类扔进洗衣机就会变得更容易,因为你已经被预热、启动了。

二是把一系列事情变成行为习惯,形成动力定型。

为什么我们会说“习惯成自然”?

这句话是有神经学依据的,一个新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一系列稳固的神经通路的过程。

这个稳固的通路一形成,只要先启动一件事情,那后面的一系列事情都会被顺序启动,不需要太多能量,就能比较轻松地做到。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还说跑步这件事,我们一旦形成习惯,就比较容易坚持下来,并且因为已经形成稳定习惯了,神经通路已经建立,再启动时所需要的能量就会很少。

孩子学习也一样,要把他学习之前的一套行为习惯化。比如回到家先吃水果,喝水,然后开始拿出书、本,准备铅笔、橡皮和尺子,再拿出作业清单本列清单,找出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做,让这些行为成为一个系列。

这样就将学习的习惯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程序之上了,孩子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便捷一点、容易一点。

所以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想做的事情,要去设计它,让它启动时所需的能量越少越好;不想做的事情就要把它的启动能量增加,变得越多越好,这样我们才能过上更主动、更有目标的生活。

方法2:番茄时钟法。

【案例】

孩子学习效率不高,假装很忙:一会儿愣神,一会儿翻课外书,一会儿在本子上画个小人,毫无效率。非要靠大人管着才能高效学习。

怎样变得高效?

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叫番茄钟法。

【心理学原理】

番茄时钟法:拉紧注意力的缰绳,只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番茄钟法是用计时器定时来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因为最早的提出者弗朗西斯科(Francesco Cirillo)家里的定时器刚好是番茄形状的,所以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番茄钟法”。这种方法是把任务分解成半小时一段,每30分钟里,集中精力学习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这就是一个“番茄”钟。完成4个“番茄钟”后,休息30分钟。

这个番茄钟法很神奇。因为平时我们脑海中总是有太多的事儿不知从哪儿入手,这种压力,总是让我们不愿意开始行动,去往后拖延。而番茄钟法的特点是进入一个番茄钟后,我只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将注意力的缰绳拉紧,大脑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这一件事情上,效率当然是最高的。

每一个番茄钟的开始和结束也都是很神奇有效的。让孩子做好学习的准备后,就准备启动番茄钟。当我们把番茄钟一拧,定时25分钟的时候,对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承诺,承诺他要在25分钟之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孩子其实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心境,下定了一个他要努力学习的决心。

番茄钟结束时,铃声“丁零”一响更神奇。这个铃声会给孩子一个特别强的反馈、肯定。好像在说:“哇!我做到了!”这种成就感会促进内啡呔的分泌,使孩子产生愉悦感。时间久了,孩子会熟悉这种感觉,从一个番茄钟开始做时就渴望得到完成时的愉悦感。

这样,我们通过番茄钟拉紧注意力的缰绳,让孩子全身心地去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就会发现,一天的学习真的需要用那么多的时间吗?不用,其实一个晚上四个番茄钟下来,所有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怎样使用番茄时钟法】

听起来很诱人,但是怎么能让孩子愿意使用番茄钟法来进行自我控制?先要跟孩子建立好情感联结,家长跟孩子之间要达成共同的目标。为什么要使用番茄钟?我们的目标一定不是为了管控孩子,而是希望孩子更高效,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有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孩子有没有这个高效率的目标?每一个磨蹭的孩子,他最希望的事也一定是高效率,所以家长和孩子的目标是一致的。

问题来了,如果我们发现这个番茄钟的方法好,孩子四个番茄钟就完成了所有作业。完成的时候时间很早,那省下来的时间可不可以让他再做两张卷子巩固一下?一定不要。用番茄钟省下来的时间,要让孩子去做他心中最有意义的事。这种有意义的事,不应该是上网玩游戏,而是让孩子真正得到成长的事情,是发挥他优势领域的事。比如有的孩子可能会去读小说,有的孩子可能会去练习一项运动技能,而有的孩子可能会做手工、下棋。做他想做的事、擅长的事,孩子才会有动力,并且有掌控感,他才愿意使用番茄钟法。

所以这个番茄钟法的前提是我们有共同的目标——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高效率学习,过有意义的生活。

【家长的角色】

做好家长的角色:反馈者和协调者

这个过程中,家长要稳定心态,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在使用番茄钟法前做引导者,跟孩子商量好,怎么去划分任务,怎么做学习前的准备,开始计时之前,把这些事情全都列好。一旦开始,父母就是一个旁观者,可以去暗中观察:他中间走神了吗?在学多长时间的时候容易走神?学哪个学科更能够坚持?哪类任务,是背诵的任务、抄写的任务,还是用脑思考的任务上更能坚持?家长要做一个观察者和记录者。记录他在使用番茄钟时有哪些问题,但这些问题不能在他学习的时候说,要找个机会,比如晚上总结一下这一天的番茄钟运用情况,跟他讨论,中间有什么情况发生,可以如何去处理。

番茄钟法不是一用就立刻有效的,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比如时间,设定多长时间为一个番茄钟最为合适?我自己工作中也使用番茄钟,我给自己用的是25分钟。给孩子用可以短一点,由孩子的使用情况来定。如果你每次设定为20分钟,可使用中发现孩子到十六七分钟就走神了,那你最好将每一个番茄钟设置为15分钟,坚持到15分钟铃响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获得内在的成就感。还有每次由几个番茄钟组成一组比较合适,成人用4个番茄钟,孩子可以少一点,这些都要根据父母的观察结果来设计使用。

【四个Tips】

使用番茄钟法时的四个小问题:

一、一个番茄钟时间到了,可孩子正学得起劲,不想停下来,怎么办?他接着做,还是不让他接着做?一定不要接着做。因为如果他做一件事情兴趣正浓、没完成时被中断,那这件事情就没有闭合,这件事就会保持很大的张力,使得他一会儿进入下一个番茄钟的时候,会进入得特别快,会马上调动起刚才的状态。所以学习中的“意犹未尽”是种特别好的状态。

二、休息的5分钟做什么?这5分钟不是去娱乐、游戏,那就回不来了,这5分钟就是一个精神的放松,平静一会儿,使其在下一个番茄钟内又能够拥有高度集中的状态。4个番茄钟后,再来一个30分钟的休息时间让孩子真正放松。

三、定时要不要使用那种带着“嗒嗒嗒”声音的定时器?最好使用带声音的,声音能够提醒孩子现在正在计时状态中,让孩子有效率意识。刚开始如果觉得吵可以小声点,拿远一点,孩子习惯了,学习时根本不会在意这种声音。

四、定时器一定要买番茄形状的吗?不用,什么形状都可以,但最好选一个一眼就能看到时间进展的定时器。

【结论】

这就是番茄钟法,拧动一个番茄钟,让孩子远离“假装很忙”的状态。拉紧注意力的缰绳,用全部精力做好当前的任务,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过上有目标、有意义的生活。大家最好在给孩子使用前自己先试用一段时间,有了亲身体会,见到效果后再给孩子用,那就更有说服力了。

方法3:刻意练习·让孩子做题又快又好。

【案例】

现在,每次考试前,家长都会积极地帮孩子复习。曾经有一位妈妈来找我咨询,考试前她给孩子买了各种练习册,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把所有不会的题都刷到,考试取得好成绩。结果成绩一出来,语文、数学都80多分。妈妈看到这个成绩特别痛苦,来找我说,她以前看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说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只要大量练习,就能够取得好成绩。可是这孩子这么练,成绩也没提升,她真的是没有办法了。

【心理学原理】

有目的的练习才是科学之道。

这位妈妈把“一万小时定律”过于简单化了。一万小时定律背后的理论支持是安德斯·埃里克森(Anders Ericsson)提出来的“刻意练习”,刻意练习的概念分为两部分,前半句是“要想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就要进行大量的练习”,这半句孩子妈妈掌握了。可是,后边还有半句,“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这个重要的部分被这位妈妈忽略掉了。

练习不但要“大量”,而且更要“有目的”。只有“有目的”的练习才能够使大脑的能力不断地被塑造和提升,才能够做到原来他做不到的事。这个刻意练习的真正要点是“有目的”。安德斯·埃里克森调研了各个领域的天才,发现每个天才的成功都不只是靠天赋,他们更多的是靠后天的刻意练习。像拳王阿里,我们都觉得打拳这件事靠的一定是先天优势吧?阿里还真不是,每次比赛前,他都会去看对手以往比赛的录像,还要去看这个对手的访谈和新闻。从这些录像和新闻中,他不但要去分析对手的拳击有什么特点,而且他还要知道对手失败的时候,会有哪些表现,成功的时候,又会有哪些表现,针对对手的这些特点,他会进行强度很大的专门训练。当他拳击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顶峰的时候,他还不断给自己提出挑战,不断挖掘自己的弱点,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让自己能再前进一步。阿里进行的这种练习就是有目的的练习,这才是刻意练习的本质。

【怎样使用刻意练习法】

回到我们刚才说的,孩子在考试前刷题的这种行为。

如果只是简单地、大量地重复练习,可能开始时有些效果,孩子练习到了新题型,熟练程度也有所增加,成绩会有些提升。但如果做的题量太大,就完全变成了重复劳动,占了太多时间,使得孩子没有时间去有针对性地复习自己的弱项,而且这种刷题行为使得孩子对很多题型太熟悉,一些题他一读题干就知道答案了,考试的时候就很难觉察到题目的细微变化,反倒失分。

怎样让这种考试前的刷题行为从简单的盲目刷题变成刻意练习呢?那就要问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最重要的。在刷题过程中,不同的孩子肯定要求不一样,目的也应该不同。

有的孩子是为了找到自己不会的题,那这个孩子在做题时就不用所有的题都要做。如果有些类型的题已经做过三次,而且做得都对,那么第四次再碰到这种题,他就能确定自己会了,就不需要再做了。

有的孩子是题目基本都会了,但考试时却有时对、有时错,他如果想得到绝对高的分数,就需要进行一点“过度学习”。如果把孩子基本掌握的学习程度定为100%,那么为了把这个基础打得更扎实,多进行原来学习程度50%的过度学习就足够了。如果非要孩子多做200%、300%,那真是白白浪费孩子的时间跟精力了。

还有些孩子,他刷题不是为了刷题,而是为了练速度和注意力。比如他刷口算题,刷之前他算“4×6=24”需要把6的口诀从头背,“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这才出答案。可刷了两周题后,他不用从头背,看到题立刻就能答出是24。这种练习就有用,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这样考试的时候就能够快速答题,然后腾出时间去做检查。

所以,平常学习中的各种练习,如果没琢磨,盲目刷题,那就是白费工夫,使得孩子的成绩止步不前。要想使刷题起到作用,一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家长一定要引导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刷题过程中,到底是要“有目的”去练习哪个方面,这方面一定是他以前比较弱的,而通过练习就能够提升,这样孩子就能够突破原来学习中的“瓶颈”。

刻意练习的核心就是“有目的”。孩子在练习中要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他想得到什么。比如孩子练习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如果他现在的水平是40道题做8分钟。那他的目标是什么?可能就是通过两周的练习,速度能够变成7分钟,或更短。当他确定这样一个目标之后呢,我们就要问孩子一个问题:“你怎样才能做到呢?”问了这句话,这孩子就长了心眼儿了,他就会在做题时琢磨自己哪些掌握得好,哪些还不行,怎么提升。比如他9的乘法掌握得好了,但8的还不足,那他就会在平时闲着没事的时候把8那一行的乘法再熟悉一下。最后他就会锁定自己的练习目标,这样的孩子练习时间不是平均分配的,他会一直去挑战自己不会做、需要提高的部分。

当孩子没达到目标的时候,我们还要去引导他,去问他:“怎么没达到呢,哪儿做错了吗?”和他一起分析下一周还要怎样练习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要做的事就是要引导孩子走出原来的舒适区,进入挑战区。他要一直想着自己的弱项在哪里,哪儿还能提高,怎么才能超越现在的水平。他会主动迎接挑战,而且通过练习之后,他的做题水平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不只口算,孩子阅读也是这样。比如,一个三年级孩子已经可以自主进行书面阅读,那这时他怎么读才更有效,只是简单地读他喜欢的一类故事就行吗?当然不行,一定要去琢磨在他的现有水平上可以怎么提高。比如,是要拓展阅读类型,还是去抓故事主旨、好词佳句?这种有目标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

【父母也要刻意练习】

其实不只是孩子的学习,父母在陪学过程中同样要刻意练习。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跟以前一样,每天为孩子洗衣服、做饭,接他上下学,坐在旁边陪他学习,就会发现可能陪多久我们都没有提升。但是,如果我们总是问自己,我在陪学中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这一段时间里要培养孩子什么能力,或者我自己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当我们这样问自己的时候,也会去找方法。父母要去挑战自己,让自己跳出舒适区,进入挑战区。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不断地看自己达到的目标,并且问自己哪些目标没达到,如何解决,那么经过半年、一年的练习,我们也会有很明显的成长。

方法4:孩子“马虎”,怎么办。

【案例】

考试的时候,孩子常常会犯些非常低级的错误,比如2+2=5,看到卷子的时候,家长无可奈何,只能说,他都会,就是马虎。这个马虎的评价可能会从小学一年级一直伴随孩子到高中,甚至大学。

【心理学原理】

其实并不是真“马虎”,实质是“知识掌握不扎实”。

不要频繁说孩子只是“马虎”而已,其实都会,这会让“马虎”成为孩子知识掌握不扎实的挡箭牌。

试想,孩子算3+6=9为什么不马虎,而算9+8=17时就会马虎?

为什么简单的题他不马虎,而稍微有点难度的题他会马虎?

就是因为现在他做题的熟练程度和精细程度还不足以保证完全正确。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马虎”去概括所有失误的话,那么这个“马虎”就成了他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挡箭牌。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长大以后就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确实是,长大以后他不会把9+8再算错,因为那时这个对他来说太简单了,但他仍然会在对他来说较难的问题上出错,仍然会出现所谓的马虎而没有办法表现出他应有的能力水平。

所以,这句话不但没用,反而掩盖了真正的问题。

把错题归因于马虎就无法让孩子改变。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真的克服马虎,养成认真的习惯呢?

我们要用成长性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把从马虎到细致的过程看成一个能力成长的过程。

如果只是用“马虎”这个词去抽象概括因疏忽而答错题的话,那孩子不但无法提升,甚至会被贴上一个负面标签。将“马虎”的原因进行细化,才能找到办法改变。

【怎样使用成长性思维戒掉马虎】

想要成长,我们就要把孩子“马虎”的原因分析清楚,把它细化到具体的问题。

一是在信息获取上有问题。读题的时候粗心大意,很多信息被“吞”掉了。如果我们通过观察分析,确定自家孩子有这个问题,那就让他放慢读题速度,或者每道题读两遍。如果孩子试了,发现这样做就可以读全信息点,答对题,那么试验三次以后,这个孩子就会选择用慢速来准确读题。现在很多学校在低年级推行指读法,也就是左手扶着书,右手用手指一个字读一个字,很有效,我们可以试试。

二是做题时容易走神。有的孩子着急做完题去玩,或者被别的事物吸引,走了神,回来再接着做题的时候,把答案写到另一道题上了。有的孩子题目读完后,走了神,等转回来再做题时,把刚才读到的一个条件忘了。这样的孩子,当他高度专注时他能将题答得特别好,但不专注时就答不好,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平常在家就增强他的专注力,保证他能够以高度专注的状态来做题。

三是注意力不足。考试需要做大量的题,可是做到最后会出现孩子做不动了,简单的题目也会出错。这需要家长长期地坚持陪练,平时跟他玩一些注意力训练游戏,比如给他一张100个词的词单,看1分钟,然后拿走词单,请他写下他记住的词,每次挑战看看能写对多少个。也可以选择平时在学习中不断挑战同一任务的坚持时间来训练大脑的注意力。

四是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答题的过程中抄着抄着就把步骤抄错了,比如6×6+19,写到第二步就变成了36+9,把19的十位给抄没了。如果孩子每次都这样,很专注的时候也会抄错,那就有可能是视觉和动觉在感觉统合上存在问题,需要去做专门的感觉统合测试,通过专门的游戏和训练进行改善。

五是不会检查。我们认真去看小学生的卷子,就知道那么一大张卷子,想一道题都不错太难了。所以孩子要做的不只是不错题,还要有一个检查机制,把做错的题找出来。如果孩子在检查技能上得以训练,那么做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升。当然,要想考试时有时间检查,还需要孩子做题又专注又快,这又需要平时多练习。

【结论】

要想让孩子不马虎,认真细致,这里有一系列的事情要做。光是把“不要马虎”挂在嘴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要想让孩子认真细致,就需要家长在孩子出现马虎的现象时,用心地去观察、去细化,分清是什么问题所导致,然后用成长性思维,将认真细致看成是一个可培养、可成长的能力,找准方法来培养,这样孩子才能跟马虎说再见,才会逐渐地养出细致的能力。

以上分享内容我总结成下面这张思维导图↓

通过上述分享内容,大家应该能看到《不咆哮,让孩子爱上学习》这本书尽管是针对辅导小学生写作业的,但是部分方法对幼儿、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成年人都可以用。

田宏杰非常强调成长性思维、要可控归因、稳定归因,不可以把成功/失败定义为固定的、不可成长的、不可突破的事情,不能定义为不可控的因素,不能定义为飘忽、不稳定的因素。唯此,才能激励孩子成长。

田宏杰教授也格外强调父母的责任,父母的责任是:真正用心观察孩子,认真观察、记录、琢磨、挖掘、分析孩子的问题,把问题拆解到具体的一个个的点,凡事都要具体。唯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父母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仅停留在问题表面做工作。例如孩子拖拉,就只知道吼叫、责骂;孩子爱看电视,只知道关电视、对抗,这样都不是在解决问题。应该看到孩子拖拉、不想写作业的真实原因。孩子的点滴进步,父母也应该指出来,告诉他哪里改进了,夸奖要言之有物、要具体。

全书提到观察48次、具体31次、分析20次、思考13次、记录7次。

可以说田教授本身是一位非常用心、细心、善良、充满耐心、教育有法的父母。

这本书写得实在太好,我强烈建议每个做父母的都要亲自看一遍,别仅仅只看我的总结。

毕竟,我这里只总结了3个部分的内容,但其实全书总共有10章,都值得一看。

最好是本书和《正面管教》都看看,然后多实践(关键是多实践),你本人和孩子一定都会受益无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读书分享|《不咆哮 让孩子爱上学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

孩子,让孩子,情绪,成就感,父母,运动,音乐,教育,活动,好的,家庭,东西,专家,事情,压力,大人,奖赏,报酬,方式,时间,用心,问题,饮食,发展,关怀,生活,到自己,你的孩子,给他们,给孩子

2020-06-10 #故事大全

家庭教育之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家庭教育之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孩子,丁老,良朋,讲座,动力,家庭教育,给孩子,好的,主题,全场,家长,父母,培训,影响,综合,教育孩子,孩子学,孩子学习,对孩子,让孩子,爱上学习,天子,成校,中学,区域,事例,信心,作用,公益,因素

2020-04-15 #短篇故事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 爱上学习?聪明父母这样做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 爱上学习?聪明父母这样做

孩子,好处,父母,可以选择,任务,富翁,渔夫,竹子,胜任感,让孩子,乐趣,妈妈,海滩,学习成绩,家长,故事,讲故事,教育,进步,愿景,全家,人生,图画书,天性,子会,怎样才能,成绩,数学题,能力,行为

2014-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让孩子爱上语文 从学习成语开始

让孩子爱上语文 从学习成语开始

成语,孩子,过程,故事,语文,让孩子,家长,爱上,亲子活动,功能,启蒙教育,哲理,哲学,父母,讲故事,语言,思辨,有关,生活,少哲,在当今,都会,书面语言,世界观,中华,中非,中文,偶然性,互动性,人物

2020-05-17 #短篇故事

为什么戏剧表演 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为什么戏剧表演 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戏剧,戏剧表演,故事,孩子,思国,让孩子,创造力,技巧,孩子们,创意,文字,角色,种子,经典,课程,过程,静态,创意思维,帮助孩子,爱上学习

2020-04-03 #小故事

叽里呱啦让英语启蒙有趣又有效 让孩子爱上学习英语

叽里呱啦让英语启蒙有趣又有效 让孩子爱上学习英语

英语,内容,团队,课程,产品,儿童,孩子,家长,兴趣,本站,英语启蒙,关系,场景,技术,编剧,启蒙英语,教研,上线,儿童英语,动作,小孩子,浴室,词汇,过程,部门,设计,孩子学习,学习英语,让孩子,内相

2019-06-17 #长篇故事

为什么戏剧表演 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为什么戏剧表演 能让孩子爱上学习?

戏剧,戏剧表演,故事,孩子,思国,让孩子,创造力,技巧,孩子们,创意,文字,角色,种子,经典,课程,过程,静态,创意思维,帮助孩子,爱上学习,连那,责任编辑,魔法师,最核心,还可以,兴趣,世界,专业,中达,个体

2020-09-25 #小故事

一个故事告诉你如何让孩子分分钟爱上学习

一个故事告诉你如何让孩子分分钟爱上学习

孩子,父母,轮滑,家长,兴趣,态度,结果,轮滑鞋,比赛,任父,能学,好读书,坏话,以示,人格,作兴,会用,决心,兴趣爱好,学习网

2020-04-0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