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因果故事连载

时间:2012-01-06

历史感应统纪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18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4 分钟。

. . . . 2008 07 04 14:09

崔浩毁佛 崔浩诽谤佛法,取其妻子所诵佛经焚毁,弃灰厕中,继而怂恿太武帝废除佛教。 后因国史案获罪,被囚于槛笼,卫士数十人洒尿于其身。呼声嗷嗷,闻于行路。「世皆以为报应之验」。(《魏书.崔浩传》、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 宋徽宗毁佛 宋徽宗起初也很信佛,后来听道士林灵素的妖言,遂改佛像为道相,称佛为大觉金仙,称僧为德士,改穿道士衣,凡做法事,居道士后。 下诏不久,京城发大水。群臣惶惧,宋徽宗敕令林灵素止水,怎奈越止越涨。僧伽大圣在宫中化现灵异,宋徽宗焚香哀乞。僧伽振锡登城,大水顿时退去。事后,宋徽宗下令复佛旧制。 不到六七年,金国将徽宗父子虏去,封徽宗为昏德侯,封钦宗为重昏侯。二宗皆死于五国城。(《增广印光法师文钞.潮阳佛教分会演说一》)

亵渎佛经 江南金圣叹,博学好奇,才思聪敏,自称当世无人超过自己。所评《水浒》、《西厢》,及秽亵处,往往引用佛经。又着《法华百问》,以己见妄测佛经奥义,混淆视听。顺治辛丑年(1661年),因哭庙案被杀,弃尸于市。([清]周安士《安士全书》)

19楼

2008 07 05 07:58

3、现生善报 画家的福田 从前,有个穷画家把妻子留在家乡,独自外出谋生。经过三年努力,赚了很多钱,于是打点行囊赶回家乡。 中途,他来到供养僧众的法会上,非常欢喜,心想:我从未种过福因,现在遇到这么殊胜的福田,怎么能错过呢?于是,毫不犹豫地把钱全部布施出来。 妻子看到丈夫空手回来,愤怒地责问他。 丈夫回答:「我把财富贮藏在坚固的仓库里面了。」 「什么样的仓库?」妻子问。 「尊贵的教团。」丈夫回答。 生气的妻子把丈夫告到衙门。画家受审时陈述说:「我并非把努力赚来的钱无谓地浪费掉了。我以前不知道种植福田,现在遇到供养僧众的机会,心生欢喜,舍弃吝啬心而布施。因为我知道真正的财富并非钱财而是心的缘故。」 法官称赞画家的精神。很多人听到他的陈述,大为感动。

后来,画家的信用提高,生活也渐渐好了起来。(《离宝藏经》、《佛教圣典》) 见利思义 甄彬,梁朝人,困苦时曾以一束苎(可以织布)做抵押,向长沙寺借钱。赎回苎时,发现束内藏有五两金子。甄彬心想:这不是我分内该得的,不能无故吞没。于是送还寺库。 梁武帝做平民时就听说此事,对甄彬的人格非常赞赏,即位后便任用他,派他去带郫郡做县令。 同时就任县令的还有四人,临走时,武帝一一告诫他们:「身为地方长官,应以廉洁谨慎为重。」唯独对甄彬说:「卿往日有还金的高尚美德,寡人就不必再用这些话相嘱了。」(《南史 .甄法崇传》) 德化一方 王昭素,宋朝酸枣(河南延津)人,学问渊博,居家不做官,有超卓行谊,为乡人所称道。 王昭素每次买东西,都随卖主所说价格如数付钱,从不还价。商贩们相告说:「王先生来买东西,不要索取高价。」

王昭素修整住宅,将椽(架屋顶木条)木堆积在门中。一天夜里,一个盗贼前来撬门。王昭素发觉了,并不作声,将椽木丢到门外。盗贼甚感惭愧,悄然离去,从此乡里不再出现盗贼。 王昭素被宋太祖任用为国子博士,后告老还乡,八十九岁去世。(《儒林传》、《历史感应统纪》) 仁慈 (一) 梁武帝断酒禁肉,节俭爱民,即使在暗室中也衣冠整齐;执行死刑的那一年必先斋戒一个月,为死刑犯流泪;不兴兵打仗,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天下为公。 梁武帝治国四十九年,享寿八十六岁。他的子孙在唐代为官,有八人当了宰相。([清]周安士《安士全书》) (二) 王曾,宋朝益都(山东昌乐)人,为人正直,心地仁慈。 宋真宗咸平年间,王曾参加礼部考试,途中住宿一家旅店,听见附近有母女二人哭声悲切,于是探问邻居,得知她们因欠官债四万,一时无法偿还,只得将女儿卖给商人,母女就要远别,因此哀伤哭泣。王曾怜悯她们处境凄凉,对那位母亲说:「你的女儿可以卖给我,我往来仕途,你们母女也可时得一见。」于是拿出银钱退还商人,约定三天之后前来迎娶。

过了三天,母女俩不见王曾前来,便到旅店打听。店主对她们说:「王曾已经离开了。」她们这才知道王曾原来是位有心相助的仁人君子。 王曾到达京都,礼部和殿试都名列第一,后官至宰相,封沂国公。(《历史感应统纪》) (三) 刘大夏,明朝人,通晓兵事,深得孝宗信任。 刘大夏官任车驾郎中时,皇上命兵部审阅有关宪宗成化年间三保下西洋的旧案,拟定再派使者前往,以期获得珍宝。刘大夏最先找到该案旧卷,便将它隐藏起来。兵部尚书项忠派官员复检,找了三天也没找到。这期间,有朝臣谏正,事情就此作罢。 后来项忠责难属吏说:「库中案卷怎么会丢失呢?」 刘大夏在一旁笑着说:「三保下西洋,随行军民死者过万,往返花费数十万,纵然获得再多珍宝,又有什么益处呢?案卷虽然还在,也应把它毁掉,还追究什么呢?」

项忠听了,深有感触,起身作揖而谢,指着自己的坐位说:「刘公阴德不小,这个位置不久将属于刘公了。」 后来刘大夏果然升任兵部尚书。(《鉴纲》、《历史感应统纪》) 忠诚 鲁宗道,宋朝安徽人,为人刚直。 当他担任太子谕德时,有一次在酒店饮酒,刚好真宗有事要召见他。使者在他家等候很久,他才从酒店回来。使者很不安地对他说:「皇上如果责怪,你将如何回答?」 鲁宗道说:「照实回答。」 使者说:「如果照实回答,肯定会被圣上降罪!」 鲁宗道正色道:「欺君之罪,罪过更大。」于是进宫谢罪说:「臣有老友来访,因为家贫,没有杯盘,所以与老友同往酒店宴饮,因而延误,请陛下治罪。」 真宗闻言,不但不责怪,反而更加赏识他的忠诚,认为将来可以重用,并常将自己的看法告诉太后。到了年幼的仁宗即位时,太后临朝听政,鲁宗道终于受到重用。(《宋史 .鲁宗道传》、《历史感应统纪》)

清廉 孙谦,梁朝东莒(山东莒县)人,曾任巴东、建平二郡太守,对百姓广布恩泽,南方少数民族感恩图报,争相赠送珍宝。孙谦对他们多方勉励,差遣他们回去,赠物一律不收。 南齐初年,孙谦当钱塘县令,到任后简化繁苛政令,常劝百姓耕田种桑,务必做到地尽其利,百姓深受感化,无人为非作歹,由此牢狱内竟空无一人。去官时,百姓感念他的恩德,以丝绸绢布相赠,孙谦辞谢不受。 由于他为官清廉,每次去官时都没有私宅,只得借别人的车棚暂居。 梁武帝天监年间,孙谦当零陵太守,此前郡内常有猛兽出没,孙谦到任后,就此绝迹;到了离任的第一天晚上,猛兽又开始为害百姓。 孙谦生活俭约朴实,冬天布被草席,夏天没有蚊帐,然而夜间睡眠从未被蚊蚋叮咬,大家都觉得非常奇异。

孙谦安享天年至九十二岁。(《梁书.循吏传》、《历史感应统纪》) 拾金不昧 裴度,唐朝闻喜(山西绛县)人,颇有豪爽气概,唐德宗贞元年间中举,累官中书侍郎,宪宗时位登宰相,封晋国公。 裴度少年时代屡试不中,洛阳有位相士说他形象不入贵格,会遭饿死之命。 有一次,裴度到香山寺游玩,见一位妇人在寺内拜佛,尔后匆匆离去,遗落包裹一件。裴度拾起包裹追出去,但已赶不上了,只好等待来取,直到傍晚还不见妇人回来,就携带回家,第二天早晨又到寺院守候,见妇人匆忙跑来,边找边哭,说他老父含冤入狱,昨天向人借来玉带二条、犀带一条,非常贵重,要用来请托,替老父昭雪,不幸遗失。妇人泪下如雨,痛不欲生。裴度解开包裹查看,果然不错,于是全数送还。妇人拜谢,愿留一条赠送裴度。裴度笑着说:「我若贪图此物,何必在此守候呢?」妇人再拜而去。

后来相士又见裴度,惊奇地说:「你必积过阴德,所以神色大不相同,前途万里,不可限量。」 裴度就在那年中举。(《历史感应统纪》) 一念善因,终有善报 阴铿,南朝时陈国人,博览史书,善于赋诗,深受陈文帝赞赏,担任晋陵太守。 有一次与宾客聚宴,见斟酒的人来回辛劳,亲授美酒一杯、烤肉些许让他分享,在坐宾客都笑他。阴铿解释说:「我辈终日畅饮,斟酒的人忙碌了一天却不知酒味,这不近人情啊。」关顾之情流露言表。斟酒的人默默感念在心。 侯景之乱时,阴铿被贼寇擒获,忽然有人奋不顾身营救了他。询问之下,那人竟是昔日宴会中斟酒的人。(《梁书.阴子春传》、《历史感应统纪》)

20楼

2008 07 06 07:10

仁与不仁 宋将曹彬攻破遂州,将士们都要求住在城里,曹彬却命令不可离开军营;抓获的妇女集中在一起,派人保护,事平后让她们各自回家,没有家人领取的,就备礼嫁出去。讨伐金陵时,首先焚香发誓:破城之日不杀一人。后来,曹彬的儿子都相继为帅。 当时同朝的另一位将军曹翰,因攻不下江州而大怒,大肆屠城,纵兵抢掠。他死后不到三十年,子孙中就有人沦为乞丐。(《宋史》) 碎碑刻碑 神医孙思邈注有《千金方》,刻碑传世。 有人为了牟取暴利,拓碑将药方印成书卖,最后击碎石碑。结果这个人被雷打死了。 另一个人为了济世利人,再刻了一块石碑。他梦见孙思邈对他说:「你命中无子,因为刻了《千金方》,当得贵子。」他果然生了儿子,日后大贵。([清]周安士《安士全书》摘自《感应篇注》)

结草报魏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叫魏武子。他有一个小妾,很受宠爱,没有生过儿子。魏武子生病了,向儿子魏颗交待后事,谈及这个小妾时,说:「她年纪这么轻,我死以后,你就让她改嫁。」 后来魏武子病危,时而神志不清,非常眷恋这个小妾,又嘱咐魏颗说:「我死以后,一定要把她殉葬,让她在地下服侍我。」 魏武子死后,魏颗按照父亲清醒时的遗嘱,让她改嫁了。她的家人都很感激魏颗。 后来,魏颗与秦军将领杜回战于辅次。杜回是个有名的大力士,手提大斧,没人抵挡得住。正在双方战得非常激烈的时候,魏颗看到一位老人结草绊倒了杜回。晋兵乘机上前,生擒杜回。 当夜,魏颗梦见老人来对他说:「我是你父亲小妾的亡父,特来报你不把她殉葬的恩德。」(《左传.宣公十五年》)

放下屠刀 永州张屠户,附近寺院晨钟一响,他就起床杀猪,天天如此。 一天夜里,寺里打锺的僧人梦见十一个人恳求饶命,请求次日早晨不要打锺。 张屠户因没听到钟声,较晚起床,发现要杀的那头猪生了十一头小猪。张屠户到寺院打听为什么早晨没打锺。打锺的僧人把前一晚的梦告诉了他。 张屠户很受震动,断然放弃屠业,归向佛门,专心诵经念佛十几年,预知时至,端坐往生。 当地百姓给他修了一座小庙,把他的肉身放在里面供养,作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清]江慎修《放生杀生现报录》) 戒杀免灾 清朝乾隆末年的一个重阳节,镇江润州河堤崩溃,泛滥成灾,全村居民大都死于梦中。 此地居民都好杀生,若生女儿,多半溺死;常以田螺、青蛙为食;小孩很早就学会用刀割杀小动物,每次杀生都会得到父母的赞赏。

全村唯有孔婆戒杀。孔婆年已七十,但仍纺织赚钱,买物放生,逢人便循循劝导:「扫螺救蚁都是阴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啊。」众人讥笑她迂阔,她也不在意。 水灾前一天,她的小孙子忽然得了疟疾,她就带小孙子到山上的寺院调养,竟得免遭灾难。(《戒杀放生文图说》) 戒杀延寿 华亭有一位姓赵的人,乘船前往清浦探亲,途中忽见一个人立在船上,仔细一看,原来是死去的仆人。赵某惊问这是怎么回事。亡仆答道:「我现在在阴司当差,今天要追捕三个人。」 赵某问:「这三个人是谁?」 亡仆回答:「一位是湖广人,一位就是你所要探望的亲戚。」至于第三个人,却没说出来。 赵某又问:「这第三个人该不会是我吧?」 「正是。」亡仆回答。赵某心中大骇。 一到亲戚家,赵某就听到内室传出的哭声,心里更加害怕了,急急忙忙乘船回家。亡仆说:「用不着这么惊慌,等到夜间我不来,你就可以免难了。」

「那是为什么?」赵某问。 亡仆回答:「刚才在路上,我看见有人为你调解,说你合家戒杀。」 到了后半夜,亡仆果然没来,赵某也就没事了。 时隔十年,赵某至今还健在。明朝万历丙午年(1606年)七月记此。(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21楼

2008 07 07 07:08

护生现报 (一) 有个姓方的书生,在京城考完试回乡,半路上雇来一个仆人。他们到家的当晚,方母刘老太太梦见一条赤练蛇对她说:「我常年住在你家庭院的深洞里,见你从不把热水泼到地上,很感激你护生的恩德。你家公子雇来的仆人是个强盗,五天后他的父亲会来看望他。千万要想办法打发他们走,以断绝后患。」 过了五天,仆人的父亲真的来到方家。刘老太太就把那个梦告诉了儿子。于是,方家就给了仆人和他父亲二两银子,打发他们走了。 半年之后,邻县发生凶案,仆人父子和他们的同伙都被正法了。([清]江慎修《放生杀生现报录》) (二) 嘉善有个姓孔的人到亲戚家做客,亲戚准备杀鸡招待他,他极力劝阻,亲戚不听劝,他着急地说:「我已立誓戒杀放生,绝不吃鸡!」这才劝止住了。

晚上,他住在亲戚家里。朽烂的屋梁上挂着捣米的石杵,他就睡在下面。夜里一更多,他梦到有只鸡来啄他的头,赶也赶不走,他只好起身点灯。刚坐起来,那个大石杵就掉了下来,落在枕头上。 他顿时明白这是鸡来报恩。从此,逢人便用这件事来劝告别人戒杀护生。([清]江慎修《放生杀生现报录》) 放生现报 (一) 宋朝宣和年间,有个叫王焕的人得了重病,危及生命。夜里,他梦见一尊金色的佛对他说:「你平常爱护动物,放生已经到了一万,理当延寿。现在传给你一个药方,用茯苓、黄芩、地骨皮、甘草四味药煎服,你的病就会好。」 他按方抓药,果然治好了病。([清]江慎修《放生杀生现报录》) (二) 清朝道光年间,湖广总督林则徐曾叙述说: 我的朋友屠琴隖,钱塘人,曾于辛巳年秋天身染重病,医生又误投药剂,生命垂危。他于病中发誓利人济物,忏悔业障,其它俗事一概不再牵挂。

一天夜里,观音菩萨感应入梦,对他说:「你前世在楚中做官,处事虽然公正,但过于苛刻,有伤仁厚,又常杀物命,因此得短命报。幸而你在病中发坚固誓愿,念念以利人济物为怀,没有丝毫怨尤之心。按照因果的道理,放生可延寿加禄,你应当加倍努力。」 屠琴隖大有感悟,合家戒杀,时常买物放生。这年冬天,便被朝廷破格提拔为九江太守,次年春天,病体也痊愈了。 屠太守深恐人们不能信入佛法,写了一篇《放生录书后》,阐明不杀生的道理。(《戒杀放生文图说》) (三) 镇江范某,妻子常年有病。有人给他出了个偏方:用药米饲养一百只麻雀,养二十一天,把雀脑挖出来吃。范某就买来一百只麻雀,用药米饲养。 一天,范某出远门。妻子看着麻雀叹息道:「为我一个人治病,害死你们一百条命。我宁愿死去也不能这么干!」于是打开笼门,把它们放了。

范某回家,狠狠责备了妻子,可妻子一点也不后悔。 不多日,她的病竟痊愈了。([清]江慎修《放生杀生现报录》) 塑画佛像 陇西的李大安,是工部尚书李大亮的哥哥。武德年间,大亮在越州做总管,大安从京城去看他。回来的时候,大亮派了几个奴婢随从大安一道回乡。 大安他们行至谷州鹿桥,夜宿旅店。有个家奴想谋害大安,等他睡熟了,用一柄短剑刺杀他。短剑穿透他的脖颈,又扎在床板上。家奴来不及将短剑拔出,就仓皇逃跑了。 大安从梦中惊醒,呼唤奴婢。奴婢们见大安惨状,想帮他拔去短剑。大安阻止说:「一拔剑就没命了。你们先帮我拿纸笔来。」奴婢们连忙为他准备纸笔书写遗嘱,并到衙门报了官。 大安写完遗嘱,县官也到了,急忙施救,拔去短剑,洗疮加药,大安于是昏绝过去。

他好像又回到梦中,忽然看见一个东西,一尺多长,四五寸厚,像一块猪肉,离地二尺,从门口来到床前,发出声音说:「快还我肉来!」 大安问:「我不吃猪肉,什么时候欠过你呢?」 只听门外有人说:「错!非也!」先前那个似肉的东西随声从房门出去了。 大安的神识也跟着来到庭院,见庭前有湾小池,清浅可爱;小池西侧岸上有一尊金色佛像,高约五寸,片刻之间,渐渐变大,化为一个僧人,身披崭新的绿色袈裟,对大安说:「你受伤了吗?我现在为你解除痛苦,不久你就能平安回家了。回去以后一定要念佛修善!」于是用手抚摸大安脖子上的伤口,然后转身离去。 大安记得他袈裟的背部用红色绸布打了一块补丁,一寸见方,非常分明。 不一会儿,大安苏醒过来,而伤口也不再疼痛了,还能坐起来吃东西。

十几天后,京城的李家子弟将大安送回家乡。大安就向家人述说此行的经历。一位婢女听了他的描述,激动地说:「主人刚刚出发的时候,太太吩咐我到像工那里为主人造一尊佛像。他用油彩绘画袈裟的时候,有一点朱砂滴到上面。我让他擦去,他不肯。那个红点现在还在呢,跟主人描述的一模一样。」 大安于是就起来观看佛像,发现袈裟背部的红点宛然一块补丁,不由得惊叹神异,从此开始崇信佛法。 大安的妻子夏侯氏是郎州刺史夏侯绚的妹妹。这个故事我第一次是听夏侯绚讲的。后来大安的侄子赴任大理寺卿,我又听他讲了一遍。(唐临《冥报记》)

22楼

2008 07 08 07:30

少女诬陷 一天,释迦牟尼佛正在精舍中为弟子们说法,从外面走进一位怀孕的少女,指着佛陀说道:「沙门!你害得我好苦,你让我怀了孕,却恶意离开我,躲在这里逍遥自在,现在,总算给我找着了,你说,你将如何安置我呢?」 原来,这是一位信奉外道的少女,其实并未怀孕,她是将木盆塞入衣内,妄称有孕,以此来诬陷佛陀。当然,她的伎俩还是被佛陀的弟子们揭穿了。 众弟子心中疑惑:为什么获得自在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这样的果报呢? 舍利弗代表众弟子向佛陀请教。 佛陀开示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王城中有一位美貌的女子,名叫善幻,对修行者非常尊敬。时常受她供养的是无胜、常观两位法师。无胜法师修行非常精进,德行很高,因此颇受大众的尊重;至于常观法师,虽是一位修行者,世俗的习气却没有除尽。

「善幻因为对无胜法师更为恭敬一些,所以供养得就比较丰厚。日子一久,常观法师难以忍受这种差别待遇,嫉妒之火油然而生,在城中到处造谣,说善幻和无胜法师私通。」 佛陀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接着向弟子们说道:「你们知道那位常观法师是谁吗?就是我的前身。因为曾经恶意诽谤有德的修行者,所以堕入地狱无数时劫,受猛火烧身之苦。我现在虽然功德成就,但余殃未尽,还要承受同样的诽谤。」(《兴起行经》) 出佛身血 佛住世时,提婆达多自立新佛,分裂僧团,为了早日取代释迦牟尼佛,他竟多次设计暗害。 一次,他带领徒弟们潜伏在耆阇崛山顶,等佛走过,将巨石推下。正当巨石急速下落的时候,守护王舍城的金毗罗神将巨石推开。巨石虽然没有落在佛身上,但迸起的碎片飞溅在佛的小趾头上,血流不止。

据《佛说兴起经》记载,过去世中,释迦牟尼佛曾将提婆达多推下山涧,并落井下石。佛的前生虽然为此遭受了无数劫的地狱折磨,今生还有余报,被提婆达多的石头砸伤。 提婆达多这次因为出佛身血,犯下五逆之罪,死后堕入无间地狱。(白毫光、赵怡平、林明珂《释迦牟尼佛传》) 金枪 一天早晨,竹林精舍的比丘们刚从城里乞食回来,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摇动起来,接着听到有人惊呼佛陀受伤。大家相继赶到佛陀的住处。 佛陀端坐在房中,伤口在脚上,阿难正在细心包扎,一根沾血的木棍横卧在地上。大家都明白,佛陀一定是被木棍所伤。 「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为什么一根木棍就能伤害呢?」有弟子问。 佛陀开示说:「这就是业缘。说起来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当时我是个商人,和一位朋友渡海经商,不久就赚得一大笔钱。归途中,我们的船停靠在一个港口,那是个繁华的都市。我的朋友被那里的美女迷惑得六神无主,忘记了回家。有位好心的船夫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啸的袭击,再不离开,危险就要降临了。我的朋友迷恋那座城市,对船夫的警告置若罔闻,我劝他也没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船只有一条,我不能抛弃他独自先走。一天晚上,我们为此争吵起来,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气极了,顾不了许多,抓起身边的木棍向他挥打过去,他的脚被我打伤。现在,你们不难知道我受伤的理由吧?佛陀应化在此世间,就和众生一样,有生老病死,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法则。」(《佛教因果故事》)

马麦 一天,佛陀带领五百比丘来到毘兰若村外的森林中。 毘兰若村的村长是由婆罗门教转信佛教的,听说佛陀光临,欢喜万分,顶礼佛陀说:「佛陀光临,不胜荣幸,请佛陀和诸比丘在本村作三个月的雨季安居,我愿负责一切供养,请佛陀慈悲接受。」 「你的诚意我知道,但是我们人数太多,恐怕会麻烦你,还是不打扰为好。」佛陀说。 「不,佛陀!我们村虽小,还是有力量供养的,请佛陀无论如何都要接受!」 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村长欣喜万分。 外道听说村长去请佛陀,愤愤不平,就在村长房中布置了奇花异草,摆设了山珍海味,灯火阑珊,美女如云。 村长一回到房中,智慧顿失,一夜寻欢,神魂颠倒。 第二天,村长吩咐道:「我从今天起,要在这楼阁中度过三个月的雨期,无论什么消息都不要告诉我。」做了俘虏的村长全然忘记了供养佛陀的事情。

正在此时,毘兰若村忽然遭了虫灾,全村陷于饥馑之中,没人肯愿意布施佛陀和比丘们一点儿水米。佛陀和比丘们只得在村外忍耐着。 这时,由波利国来了一位贩马商人,带了五百匹马经过这里,商人见大家忍饥挨饿,对一个比丘说:「我没有什么粮食可以供养大家,不过有给马吃的麦皮,不知能不能解燃眉之急?」 经过佛陀允许,比丘们接受了商人的马粮,把麦皮碾煮而食。 三个月就这样在饥饿中熬过了,佛陀和比丘们消瘦异常。 在离开毘兰若村之前,佛陀带着阿难向村长辞行。 沉溺五欲的村长在楼上看到佛陀和阿难那消瘦的身影,一时茫然失措,等清醒过来,飞也似地跑到佛前,痛哭流涕,说:「佛陀!多么可怕!我中了魔咒,竟欺骗了佛陀!请佛陀怜悯我,接受我的忏悔。我愿从今天起一个月供养佛陀,将功补过。」

「雨季安居已过,很多众生需要我们救度,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佛说。 「请佛陀顾念我吧!」村长又转向阿难,说:「阿难尊者,请你替我向佛陀说说情吧,至少明天让我供养僧众,请给我一个忏悔的机会。」 佛陀答应了他。 次日,村长将佛陀和比丘们迎到村中,盛情款待,并赠送了衣物和草鞋。 村长带着全村人将佛陀和比丘们送到村外,洒泪挥手,自叹善根浅薄,不能好好供养佛陀。(《佛教故事大全》) 骄慢 释迦牟尼佛在鸠罗国说法的时候,途中遇到一个老妇人,名叫啖蔗乐,孤苦无依,给人做婢女,每天都要从井中汲水。佛陀让阿难向老妇人乞一点儿水。 因为她曾于五百生中做过佛陀的母亲,所以在为佛端水的时候,禁不住把钵放到地上,上前拥抱佛陀。 佛陀征得主人同意,让老妇人剃度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尼。

她很快就证得了阿罗汉果,在佛陀的弟子中被称为通经第一。 老夫人能如此快地证道,而出家之前又如此贫贱,许多弟子都感到疑惑,于是就请教佛陀。 佛陀开示说:「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曾经出家修道,才智过人,这是她今生能很快成道的胜因。但她妄自尊大,常常讥讽长老们,因为这个恶缘,她今生生于贫贱之家。」(《佛教故事大全》)

23楼

2008 07 08 07:33

少女诬陷 一天,释迦牟尼佛正在精舍中为弟子们说法,从外面走进一位怀孕的少女,指着佛陀说道:「沙门!你害得我好苦,你让我怀了孕,却恶意离开我,躲在这里逍遥自在,现在,总算给我找着了,你说,你将如何安置我呢?」 原来,这是一位信奉外道的少女,其实并未怀孕,她是将木盆塞入衣内,妄称有孕,以此来诬陷佛陀。当然,她的伎俩还是被佛陀的弟子们揭穿了。 众弟子心中疑惑:为什么获得自在解脱的佛陀仍会遭受这样的果报呢? 舍利弗代表众弟子向佛陀请教。 佛陀开示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王城中有一位美貌的女子,名叫善幻,对修行者非常尊敬。时常受她供养的是无胜、常观两位法师。无胜法师修行非常精进,德行很高,因此颇受大众的尊重;至于常观法师,虽是一位修行者,世俗的习气却没有除尽。

「善幻因为对无胜法师更为恭敬一些,所以供养得就比较丰厚。日子一久,常观法师难以忍受这种差别待遇,嫉妒之火油然而生,在城中到处造谣,说善幻和无胜法师私通。」 佛陀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会儿,接着向弟子们说道:「你们知道那位常观法师是谁吗?就是我的前身。因为曾经恶意诽谤有德的修行者,所以堕入地狱无数时劫,受猛火烧身之苦。我现在虽然功德成就,但余殃未尽,还要承受同样的诽谤。」(《兴起行经》) 出佛身血 佛住世时,提婆达多自立新佛,分裂僧团,为了早日取代释迦牟尼佛,他竟多次设计暗害。 一次,他带领徒弟们潜伏在耆阇崛山顶,等佛走过,将巨石推下。正当巨石急速下落的时候,守护王舍城的金毗罗神将巨石推开。巨石虽然没有落在佛身上,但迸起的碎片飞溅在佛的小趾头上,血流不止。

据《佛说兴起经》记载,过去世中,释迦牟尼佛曾将提婆达多推下山涧,并落井下石。佛的前生虽然为此遭受了无数劫的地狱折磨,今生还有余报,被提婆达多的石头砸伤。 提婆达多这次因为出佛身血,犯下五逆之罪,死后堕入无间地狱。(白毫光、赵怡平、林明珂《释迦牟尼佛传》) 金枪 一天早晨,竹林精舍的比丘们刚从城里乞食回来,忽然感到房子和地面摇动起来,接着听到有人惊呼佛陀受伤。大家相继赶到佛陀的住处。 佛陀端坐在房中,伤口在脚上,阿难正在细心包扎,一根沾血的木棍横卧在地上。大家都明白,佛陀一定是被木棍所伤。 「佛陀金刚不坏的身体,为什么一根木棍就能伤害呢?」有弟子问。 佛陀开示说:「这就是业缘。说起来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当时我是个商人,和一位朋友渡海经商,不久就赚得一大笔钱。归途中,我们的船停靠在一个港口,那是个繁华的都市。我的朋友被那里的美女迷惑得六神无主,忘记了回家。有位好心的船夫告诉我们这个地方每年都要遭受海啸的袭击,再不离开,危险就要降临了。我的朋友迷恋那座城市,对船夫的警告置若罔闻,我劝他也没用,他完全失去了理智。船只有一条,我不能抛弃他独自先走。一天晚上,我们为此争吵起来,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我气极了,顾不了许多,抓起身边的木棍向他挥打过去,他的脚被我打伤。现在,你们不难知道我受伤的理由吧?佛陀应化在此世间,就和众生一样,有生老病死,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佛陀也不能违背因果法则。」(《佛教因果故事》)

马麦 一天,佛陀带领五百比丘来到毘兰若村外的森林中。 毘兰若村的村长是由婆罗门教转信佛教的,听说佛陀光临,欢喜万分,顶礼佛陀说:「佛陀光临,不胜荣幸,请佛陀和诸比丘在本村作三个月的雨季安居,我愿负责一切供养,请佛陀慈悲接受。」 「你的诚意我知道,但是我们人数太多,恐怕会麻烦你,还是不打扰为好。」佛陀说。 「不,佛陀!我们村虽小,还是有力量供养的,请佛陀无论如何都要接受!」 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村长欣喜万分。 外道听说村长去请佛陀,愤愤不平,就在村长房中布置了奇花异草,摆设了山珍海味,灯火阑珊,美女如云。 村长一回到房中,智慧顿失,一夜寻欢,神魂颠倒。 第二天,村长吩咐道:「我从今天起,要在这楼阁中度过三个月的雨期,无论什么消息都不要告诉我。」做了俘虏的村长全然忘记了供养佛陀的事情。

正在此时,毘兰若村忽然遭了虫灾,全村陷于饥馑之中,没人肯愿意布施佛陀和比丘们一点儿水米。佛陀和比丘们只得在村外忍耐着。 这时,由波利国来了一位贩马商人,带了五百匹马经过这里,商人见大家忍饥挨饿,对一个比丘说:「我没有什么粮食可以供养大家,不过有给马吃的麦皮,不知能不能解燃眉之急?」 经过佛陀允许,比丘们接受了商人的马粮,把麦皮碾煮而食。 三个月就这样在饥饿中熬过了,佛陀和比丘们消瘦异常。 在离开毘兰若村之前,佛陀带着阿难向村长辞行。 沉溺五欲的村长在楼上看到佛陀和阿难那消瘦的身影,一时茫然失措,等清醒过来,飞也似地跑到佛前,痛哭流涕,说:「佛陀!多么可怕!我中了魔咒,竟欺骗了佛陀!请佛陀怜悯我,接受我的忏悔。我愿从今天起一个月供养佛陀,将功补过。」

「雨季安居已过,很多众生需要我们救度,我们马上就要离开了。」佛说。 「请佛陀顾念我吧!」村长又转向阿难,说:「阿难尊者,请你替我向佛陀说说情吧,至少明天让我供养僧众,请给我一个忏悔的机会。」 佛陀答应了他。 次日,村长将佛陀和比丘们迎到村中,盛情款待,并赠送了衣物和草鞋。 村长带着全村人将佛陀和比丘们送到村外,洒泪挥手,自叹善根浅薄,不能好好供养佛陀。(《佛教故事大全》) 骄慢 释迦牟尼佛在鸠罗国说法的时候,途中遇到一个老妇人,名叫啖蔗乐,孤苦无依,给人做婢女,每天都要从井中汲水。佛陀让阿难向老妇人乞一点儿水。 因为她曾于五百生中做过佛陀的母亲,所以在为佛端水的时候,禁不住把钵放到地上,上前拥抱佛陀。 佛陀征得主人同意,让老妇人剃度出家,成为一名比丘尼。

她很快就证得了阿罗汉果,在佛陀的弟子中被称为通经第一。 老夫人能如此快地证道,而出家之前又如此贫贱,许多弟子都感到疑惑,于是就请教佛陀。 佛陀开示说:「迦叶如来在世的时候,这位老妇人曾经出家修道,才智过人,这是她今生能很快成道的胜因。但她妄自尊大,常常讥讽长老们,因为这个恶缘,她今生生于贫贱之家。」(《佛教故事大全》)

24楼

2008 07 09 08:11

杀生 (一) 琉璃王为了报复释迦族人当年对他的羞辱,率军攻入迦毗罗卫城,烧杀抢掠。 目犍连尊者不忍释迦族人尽遭诛灭,运用神通将五百释迦族人摄入钵内,送至天宫避难。战争结束后,目犍连拿钵一看,五百人已成血水。 目犍连就向佛陀请示其中因缘。 佛告目犍连:「很久以前,此处是个大村庄,村中有个鱼塘。一年,久旱无雨,鱼塘里的水干涸了。村里的人将池塘里的鱼捕捞上来,发现其中有一条很大的鱼。那时,有一个从不吃鱼肉的小孩,看到大鱼,感到好玩,就用木棍在大鱼头上敲了三下。」 佛接着说:「那时的大鱼,就是今时的琉璃王;那时的小鱼,就是今时的琉璃王军队;那时的村里人,就是今时被屠杀的释迦族人;那时的小孩,就是我。我因未食鱼肉,所以没有被杀,但敲了三下鱼头,所以现在头痛三天。」(广化老和尚《素食的利益》)

(二) 古印度有位国王,名叫旃陀越,是位庸庸碌碌的昏君。他的夫人温柔美丽,倍受宠幸,新婚不久就怀孕了。 后宫的妃子们本来对夫人就非常嫉妒,听说夫人怀孕了,更加恼恨,于是就策划阴谋,贿赂国王身边的婆罗门,让他们在国王耳边说夫人的坏话。 一天,一位婆罗门告诉国王:灾难就要降临了,因为夫人所怀的是个怪物。 「有什么办法免除灾难呢?」国王大惊失色,同时又舍不得夫人,「不会吧,夫人这么贤慧,怎么能身怀怪物呢?」 「大王!怀了怪胎的人是不能继续留在世上的。」婆罗门坚定地说。 「可是,她没有罪呀!」旃陀越王伤心地说。 「大王!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非要这样做不可!不能为一个人而不顾整个国家啊!请大王三思。」婆罗门劝道。 就这样,无辜的夫人被处死了,尸体被丢弃在郊外的坟地里。本来就快临盆的夫人刚死不久就生下一个男孩,林中的猩猩、猕猴、大象共同抚养了他。

当男孩长到六岁的时候,佛陀经过这里,用他的语言跟他对话,并把他带到只园精舍,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须陀,剃度他做了沙弥。经过几年的精进修行,须陀证得了圣果。 在佛陀的劝说下,须陀回到祖国,播撒佛法的种子。 旃陀越王热情地招待了须陀比丘,并告诉他自己的烦恼:他年纪这么老了,还没有一个继承王位的太子。 须陀向旃陀越王显现神通,并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国王,父子相认,悲喜交集。后来须陀继承了王位,用佛法把国家治理得一天天兴盛起来。 「为什么怀了身孕的夫人被无辜赐死?为什么没有母亲的婴儿能活下来?」佛陀的弟子们非常疑惑这件事,就向佛陀请教。 佛陀就向他们开示了一段前世因缘: 「以前,拘先尼佛在世时,有位国王名叫弗舍达,时常带人出城游猎。一天,他没打到猎物,正在烦恼之际,看见一头母牛和它的小牛犊,国王端起弓箭就要射杀。这时,王后上前劝道: 『大王!小牛犊那么可怜,就不要杀吧!』结果,母牛被杀了,牛犊未受其害。现在的须陀就是弗舍达转生的;他的母亲就是弗舍达的王后转生的。」(《佛教故事大全》)

(三) 阿育王有个儿子,名叫拘那罗,长得非常俊秀,很多女孩都喜欢亲近他。 阿育王有位年轻的妃子,名叫低舍罗稀多,对王子一见钟情。一天,她找到机会向王子表白,希望王子能够接受她的爱。信奉佛教的拘那罗王子决不肯做颠倒伦理的事,并好言相劝。然而,痴情的王妃恼羞成怒,指使恶人挖掉王子的双眼,又杀死了他。 知道这一消息,大家都觉得奇怪:生性善良的王子为什么会得到这样不幸的果报?于是一起请教一位有神通的尊者。 尊者答道:「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位猎师,一年冬天,他在山中发现一个洞窟,里面住着很多花鹿。他每天都从洞中猎取一只花鹿带回家,先挖掉眼睛,然后杀死,一年之后,这批可怜的鹿统统被打尽了。由于这个因缘,他生生世世都受挖眼后被杀死的果报。今日的拘那罗王子,就是当初的猎师。」

大家又疑惑地问:「既然猎师这么可恶,为什么又能生作王子呢?」 尊者说:「他的另一次前生是位雕刻匠。当时的国王不信佛教,毁坏了庄严的佛像。雕刻匠悲悯国王的无道,发心将佛像修好了。由于这一原因,他今世得生王家,可是杀缘未尽,仍然要受果报。」(《佛教因果故事》) (四) 从前,印度有位虔诚的佛教徒,家住恒河边上,乐善好施,远近闻名,很多比丘都到他家受供。 可是,他的父亲却总是不肯舍弃屠夫职业。儿子虽然常常劝他,可他一点儿顾忌都没有,反而责怪儿子设斋供僧、布施穷人。 久而久之,比丘们也都知道了他家的情况,本想好言相劝,但碍于情面,不便开口。 没过多久,老屠夫生了病,在一天早晨痛苦地去世了。 死后的屠夫转生为恒河中的厉鬼,受尽百般痛苦。

有一次,经常受他儿子供养的比丘们乘船渡河。厉鬼露出半个身子,拦住渡船,说:「你们都是些坏人,我要把这条船打翻,让你们全都淹死!」 一位年长的比丘大着胆子问道:「你为什么说我们都是坏人呢?」 厉鬼大声嚷着说:「我在世的时候,我儿子经常供养你们,你们既然知道我杀猪罪重,却不肯教诫我,让我现在受这般痛苦!我要索你们的命,同我在这儿一起受苦,才能熄灭我的仇恨!」 年长比丘同情地对他说:「现在你所受的痛苦,确实是杀业所招。可是,要了我们的命又有什么用呢?杀人不是让你的罪业更重了吗?如果你肯忏悔的话,我们可为你超度。」 厉鬼接受了比丘的劝诫,隐身而去。 比丘们找到屠夫的儿子,为厉鬼做功德超度。 凭借佛法的力量,厉鬼脱离了鬼身,超生天界。(《佛教故事大全》)

(五) 伍五娘,唐朝洛州人,龙朔元年(661年),死了一个多月后托梦给弟妹说:「我小时候身上长疮,杀了一只螃蟹涂在患处,病虽好了,但我现在堕到刀林地狱,有七把刀刺在身上,痛不可忍,希望你做佛事救我。」弟妹就把她生前的衣物布施给净土寺。宝献法师为她书写《金刚经》七卷。 写完那天,弟妹又梦见伍五娘前来致谢说:「今天七刀都已拔除,蒙福托生了。」(《法苑珠林》)

25楼

2008 07 10 08:18

见杀随喜 释迦牟尼佛在只园精舍讲经说法时,附近住着一位大富长者,刚为二十岁的独生儿子办完婚事,可是,结婚不到七天,儿子为了给新娘摘花,爬到很高的树上,不小心摔了下来,失去了性命,全家人为此伤心哭泣。 佛陀怜悯长者一家,以「万法无常」的道理安慰他们,并开示说: 命如华果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从初乐爱欲,可望入胞影,受形命如电,昼夜流难止。 是身是死物,精神无形法,作命死复生,罪福不败亡。 始终非一世,从痴爱长久,自从爱苦乐,身死神不丧。 长者请教佛陀:「我儿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这么早就夭折了?」 佛陀告诉长者:「过去久远劫之前,有一个小孩拿着弓箭在林中游戏,他看见树上有一只鸟,想用箭射它。旁边的三个小孩就怂恿道:『假如你能射下这只鸟,才算真的英雄! 』那小孩被美言所动,拉开弓箭,射杀了小鸟。三个小孩看了,不禁欢呼雀跃。

「这三个小孩因为见杀随喜,所以历生常受丧子之痛。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另两位因宿世积福,一个生作天人,一个生作龙王。至于那个射杀小鸟的孩子,前世先作那位天人的儿子,中途夭折后转生人间,成为你的儿子,死后又投生为那位龙王的儿子,出生的当天就被金翅鸟吃掉了,而那只金翅鸟,就是以前被他所射中的小鸟所化生的。 「现在,有三处在为这个儿子哭泣,一个是天人、一个是你、一个是龙王,你们同时在天界、人间、海中为失去爱子而伤心欲绝,这全是你们过去见杀生而随喜的缘故。你们的儿子也因为过去杀害无辜生命而常受夭折之报。业因果报真是如影随形、丝毫不差啊。」 释迦牟尼佛又说偈开示他们: 神识造三界,善不善三处,阴行而默至,所生如回应。

色欲无色有,一动因宿行,如种随本缘,自然报如影。 长者全家听了世尊的开示,当下证得圣果。(《法句譬喻经》) 悭贪 (一) 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个爱财如命的愚人,赚来一点钱就到城里兑换成金子,时间久了,积蓄了七瓶金子。他在家里挖了个地洞,把金子埋藏起来。 尽管金子藏得很隐秘,但他还是寝食不安,稍有点异常声响就警觉起来,紧接着又产生瞋恨。 后来,他年老体衰,百病缠身,可仍然舍不得金子,不肯花钱医治,辗转病榻几日就与世长辞了。 由于时刻挂念那些金子,他死后转生为一条毒蛇,整天守着那栋空房子。 时间久了,房子渐渐破损,里面又有蛇,所以没人敢进去。 为了守护那七瓶金子,毒蛇死后仍生为毒蛇,这样过了一万年。 一天,它忽然厌烦了蛇身,并知道自己生生世世之所以不能超生,正是由于贪恋黄金所致,因此决定舍金造福。

主意已定,它离开了巢穴,来到路边,躲在草丛中,探头张望。 路上来了一位慈眉善目的年轻人。毒蛇高兴地叫道:「仁者留步!」 年轻人听到喊声,停住脚步,四下观看,却不见有人。正想再往前走,毒蛇从草丛里爬出来,挡住去路,说:「请不要害怕,我有事请你帮忙。」 年轻人看到毒蛇,撒腿就逃,大喊:「不要害我!」 「仁者!我没有恶意,来!你跟我来吧!」毒蛇说。 年轻人既惊异又害怕,只好硬着头皮跟它走。 毒蛇来到一处断壁残垣,在一个地方绕了一圈,对年轻人说:「这底下藏有黄金,请代我布施供养。」 年轻人挖开土,找出一瓶黄金。毒蛇说:「你拿这瓶黄金到寺院里,替我办斋供养僧众。不过,办斋的时候你要用篮子把我带到寺院,让我礼佛,消除业障。」年轻人答应了它。

斋会那天,毒蛇被带到寺院,专心听经,生出无量的欢喜心。主持又为它授受三皈,广说妙法。毒蛇欢喜信受,又带领主持到藏金的地方,将剩下的六瓶黄金捐献出来。 做完佛事后,毒蛇罪尽命终,转生忉利天,天福享尽之后,转生人间,成为佛陀的弟子,很快证得阿罗汉果。 他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佛教故事大全》) (二) 一次,目犍连尊者在吃饭之前观察到一个可怜的饿鬼,身体如同烧焦了的柱子,肚大如鼓,喉细如针,口吐火焰,自烧脸面,无论什么东西拿到嘴边,都变成熔化的铁水,饥渴难耐,整日哀号,东奔西走寻找食物。 目犍连尊者向佛陀请教这位饿鬼的前世因缘。 佛陀向会中弟子们说:「很久以前,舍卫城有个富人,雇来许多工人,榨取甘蔗汁出卖,生意非常兴隆。当时,有位辟支佛到他家求取蔗汁。这人见了,心生恭敬,准备布施,可是正巧有事需要外出,便叮嘱太太: 『你代我拿些甘蔗汁布施给辟支佛。』太太满口答应,但正要取汁的时候,转念一想:甘蔗汁来之不易,我们从来舍不得送人。如果今天布施给他的话,以后不是会有许多人来要吗?这样生起了悭吝之心,便向辟支佛的钵里倒入秽水,然后在上面倒一点儿甘蔗汁,端给辟支佛。辟支佛识破了她的伎俩,倒掉钵中的污水。这位悭贪的妇人不久命终死去,堕入饿鬼道,常受饥渴,常被业火烧身。她的苦报要经历九万年。」(《佛教故事大全》)

瞋恚 (一) 须菩提少年时代与众不同,性情多变,集聪明智慧、乐善好施、瞋恨炽盛于一身。 他家里很富有,父亲常常给他零花钱,然而他不愿做金钱的奴隶,常常把钱施舍给穷人,有时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很可怜,甚至把自己贵重的衣服脱给他们穿,自己则穿着短衣短裤回家。父亲斥责他有失体面,他非但不听,反而出口顶撞,最后父亲决定不再管他了。 从此,须菩提更是我行我素了,见到自己喜欢的人,能把身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他,见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常常破口大骂,甚至拳脚相加,因此经常有人到他家里告状。家里的人也管不了他,时间久了,谁也不理他了。 一天,须菩提在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了,走到山林中,情绪很坏,风声让它生气,鸟叫声也让他生气,一个人无缘无故破口大骂。

山神劝他不要再折磨自己,建议他皈依佛,让佛除掉他的瞋毒。 须菩提第一眼看见佛陀就心生欢喜。佛陀为他开示瞋恚的过患,并教他忍辱。这天,须菩提成为比丘中的一员,并很快成就了圣果。 弟子们问佛:「佛陀!须菩提以前造作了什么恶业,今生常怀瞋恨呢?出家以后又为什么这么顺利就得道了呢?」 佛说:「过去迦叶佛出世的时候,须菩提在长久的岁月中处处供养比丘。后来,有个比丘不领他的情,惹恼了他,他便骂道:『你这个比丘太可恶了,跟毒龙一样。 』因为这个业缘,他五百世中受毒龙身,心常含毒。现在虽得人身,仍有恶习,常常生起瞋恨心。又因为他过去世供养比丘,种下无量福田,现在随我出家,很快获得解脱。」(林明珂《佛陀十大弟子传》)

(二) 过去有位国王,名叫阿耆达,一生奉佛,严持五戒。在他临终的时候,侍者拿着拂尘为他驱赶苍蝇,时间久了,昏昏欲睡,一不小心将拂尘掉到他的脸上。国王生起 瞋恨心,随即命终了。 因为这一念的瞋恨,阿耆达王堕为蟒身。 但又因为他一生修福,转世未忘宿命,于是请求沙门给他受三皈五戒,由此脱离蟒身,转生天上。(《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等义》)

26楼

2008 07 11 08:49

伪证 (一) 佛陀有位弟子叫实力子,虽生于富贵人家,但很有道心,随佛出家,证得阿罗汉果。 本来阿罗汉是受人尊敬的尊者,但实力子却时常受到别人的诽谤,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他在过去生中有这么一段因缘: 有位富人结婚很久也没有孩子,为了传宗接代,就从邻村娶了一位小妾。起初一家人感情都不错,能够和睦相处。 没多久,事出所料,大太太竟有了身孕,生下一个男孩,五官端正,一家人都非常爱他。男孩通达事理,从不说谎,因此大家都称他为「实语」。 实语渐渐长大了,母亲也渐渐衰老了,当她发现丈夫更喜欢年轻漂亮的二太太时,非常嫉妒,就想找个办法赶走二太太。一天,她对儿子说:「实语,我想向你爸爸揭露你异母的罪恶,你要为我作证!」 「母亲!你要我作证的事是真有此事吗?」实语问。

「实语!你是母亲生的,母亲疼你,你应该听母亲的话,不管是真是假,如果爸爸问你,你只管点头好了。」 实语是个孝顺的孩子,不敢违抗母亲的命令。而他的母亲竟丧尽天良地对丈夫说:「二太太有不正当的行为!你也年老了,她那么年轻,难怪和外面的人私通!」 她丈夫听了这话,并不相信,因为他了解二太太的为人。 大太太又说:「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问我们的儿子,他不会说谎。」 于是他们就把实语叫到跟前,问道:「实语!你知不知道异母的行为?」 实语正要开口,大太太急忙用手掩住他的嘴,说:「她算来也是你的母亲,怎么可以讲母亲的罪状呢?如果真有不好的行为,你点点头好了。」 受母亲的指使,实语糊里胡涂地点了头,就此造下重大罪业。 他父亲听信了谗言,也不仔细调查,就把二太太赶回了娘家。

实语就是后来的实力子,由于帮母亲做假证,虽然成了阿罗汉,还是遭人家的诽谤。(《佛教故事大全》) (二) 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一件奇特的在舍卫城传得沸沸扬扬:一个富翁家里生了个男孩,没有耳朵,没有眼睛,没有手脚;在他出生前一百多天,父亲就去世了。他有五个姐姐,没有兄长,于是成了万贯家产的继承人。 「命运如此捉弄他,不知他前生造了什么业因?」比丘们听到这个,向佛陀请教。 佛陀开示说:「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有个富翁,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檀若世质,小儿子名叫尸罗世质。檀若世质从小就诚实守信、扶危济贫,长大后被国王任命为全国唯一的公证人——『平事 』,专门受理诉讼案件。他的无私和公正受到全国人民的赞誉。可是后来他犯了个错误,招致现在的苦果。当时有位商人,打算到海外做生意,就向尸罗世质借了一笔巨款。他们到檀若世质那里做了公证:一旦尸罗世质去世,债权由他的独子继承。多年以后,商人赚了很多钱,而尸罗世质也去世了。商人不想还债,就用宝珠贿赂平事的妻子。平事的妻子经不住诱惑,花言巧语劝诱丈夫不予公证,见丈夫不从,竟以死威胁。丈夫终于就范,对侄子和商人说: 『我实在胡涂了,记不得有这么一回事了。』因为这个错误,他死后堕入地狱,受尽痛苦,后来虽然生到人间,还要承受五官不全的苦报。又因为他过去喜欢布施,所以生于富贵之家。」(《佛教故事大全》)

恶口 (一) 释迦牟尼佛住舍卫城的时候,座下有位年轻比丘,名叫蜜胜,他前世作猿猴的时候曾向佛陀供养了一钵蜂蜜,因而得生富贵人家,长大后又随佛出家。 在一次法会上,佛陀开示了蜜胜比丘的前世因缘之后,众比丘问佛:「蜜胜的前世是什么因缘堕为猿猴呢?」 佛说:「那是五百生以前的事了。迦叶佛在世的时候,有位年轻比丘偶然间看到另一位比丘跳过一条小溪,就取笑他的姿态像猿猴一样。因为犯了恶语罪,所以堕为猿猴。」(《佛教因果故事》) (二)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只园精舍说法时,有位比丘,名叫大哥罗,住在墓地,修习苦行,穿的是裹死人的布,吃的是祭奠亡灵的食物。有人出殡,他才能获得一点儿食物,否则就要挨饿,因此,他看起来十分瘦弱,四肢无力。

一天,城中有位婆罗门逝世,他的女儿随亲族们来到墓地。当她看到大哥罗比丘,随口对母亲说:「妈妈,这位圣者好像瞎眼的乌鸦,守尸而住。」 有人把婆罗门女的话告诉了释迦牟尼佛。佛告诸比丘:「那个婆罗门女作粗恶言,轻毁出家人,造此口业,损害自己,五百生中,常为瞎乌。」 不久,远近的百姓都在传言:「佛记婆罗门女五百生常为瞎乌。」 婆罗门女的母亲听到传闻,赶忙带着女儿来到佛前,恳求说:「请世尊宽恕小女无知,她说那种话并非恶意。」 释迦牟尼佛说:「我怎么会咒她受苦?因为她轻心粗语,造此口业,好在她不是恶意,才堕旁生,否则当堕地狱。」(《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恶讼 1923年冬,江浙一带兵荒马乱,尤其是浏河地区,战争极为惨烈,闹市成为废墟。有一个六岁的哑童,家人在战争中全部丧生,他则被慈善团体救到上海,送到留养所。

十年之后的一天午夜,他忽然失声狂呼,并能开口说话了!他告诉同室的人:「我在梦中回到家乡,看见死尸遍野,惨不忍睹,在瓦砾当中,好像看见父母的遗骸。正在凄惶间,突然被一个妇人抱住了,受到惊吓,就喊叫起来。」 第二天晚上,他又梦到那个妇人。妇人对他说:「你前世是个讼师,收了富人的贿赂,欺凌孤儿寡母,所以今世罚为孤儿,还要做十年哑巴,现在你该醒悟了!希望你以后多做善事。」说完就消失了。(无母居士《轮回集》) 恶誓 (一)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位得到圣果的微妙比丘尼。一次,她向众人述说了自己的遭遇: 我出生在梵志家庭,父亲是我们国中最尊贵的人。 有一个梵志的儿子,聪明伶俐,听说我长得端正,就送来聘礼,娶我为妻。我们成亲以后,生了一个儿子。

过了几年,夫家的父母相继去世了。 后来,我又怀孕了,将要生产的时候,我对丈夫说:「我身怀六甲,污秽不净,月份将足,眼看就要临产了,恐怕有什么不测,我们最好回我父母家。」丈夫同意了。 走在半路上,我的身体开始阵痛,于是我们就在一棵树下休息,丈夫与我相隔一段距离睡下。 当夜我就生了孩子,污露流出。毒蛇闻到血腥味,就爬了过来,咬死了我的丈夫。 夜里我连连呼唤丈夫,不见回答。天渐渐亮了,我挣扎着起来,去牵丈夫的手,才知道丈夫已中蛇毒而死,身体浮肿溃烂。我见到这种惨状,当即昏迷过去。 我的大儿子看见父亲身死,大声号哭。我听到孩子的哭声,苏醒过来。我让大儿子骑在我的脖子上,又抱起刚刚出生的小儿子,一边哭泣,一边赶路。道路越来越荒凉险峻,沿途荒无人烟。

途中我们被一条大河阻拦,河水又深又宽。我将大儿子搁在岸边,先抱小儿子渡河,把小儿子放在对岸,再返回接大儿子。大儿子远远看见我向他走去,就下到河里,不想河水太急,大儿子站立不稳,向下游漂去,我赶紧去抓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眼看着儿子在水中浮沉,被河水吞噬。 我回到放小儿子的地方,可是发现小儿子已被狼吃掉了,地上只剩下一摊鲜血。我顷刻间失去了两个儿子,顿时气绝昏迷,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 我又继续往前走,路上碰到父亲的一位好友,他问我:「你从哪里来,怎么这么憔悴?」 我就把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一一告诉了他。老人听了我的遭遇,可怜我孤苦无靠,与我相对痛哭。我问他:「我父母和全家还好吗?」 他回答说:「近日失火,你父母和全家老小全都死了。」我听了这话,又一次昏绝过去。

老人同情我,将我带到家中,悉心照料,把我视同自己的女儿。 有一位梵志见我相貌端正,要娶我为妻。我同意了,就和他生活在一起。不久,我再次怀孕了。 临产那一天,我丈夫在别人家里喝醉了酒,天黑以后才回来,当时我正反锁着门,一个人在屋里,孩子还没生完。丈夫用力敲着门,大声叫我,我却没法给他开门。 丈夫大发雷霆,破门而入,劈头就打。我如实向他解释,没想到他反而更加愤怒了,抓过刚刚出生的儿子,将他杀死,并用牛奶熬煮,逼我吃下。 我非常恼恨,不忍食自己的亲生骨肉,丈夫又对我百般毒打,我只好强忍着吃下。 食儿之后,我心中极为酸楚,感到这里的缘分已尽,就偷偷地出走了。 我逃亡到波罗奈国,坐在城外休息。 城中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妻子刚刚死去,埋在城外的墓园里。他思恋妻子,天天出城到墓地哭泣。

他看到我,就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一个人坐在路边?」 我把自己的遭遇全都告诉了他。他很同情我,对我说:「你愿意和我一起进园看看吗?」我答应了他。 后来我们就成了夫妻。 可是,没过几天,长者的儿子身染重病,不久就死去了。 按照波罗奈国的风俗,主人生前要是有钟爱的人和物,死后要一并合葬。于是,我和他一起被埋在地下。 我虽然被埋,但命不该绝。正巧有一群贼前来盗墓。墓被打开后,贼首见我貌美,就纳我为妻。 几个月后,贼首又出去偷盗,被主人捉住砍下头颅。他的属下将死尸拖回家来,按习俗,我又和贼首一起被埋。 我在坟中躺了整整三天,很多狐狸和野狗前来扒坟,想吃死尸,我因此又死里逃生。 我深深自责:我到底有什么宿业,在短短的时间里遭受这么多的痛苦!我该到哪里度过余生呢?

我又想起过去常听说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成就道果,号为佛陀,洞悉过去未来之事,于是决定到佛那里,寻得身心的归宿。 我直奔只洹精舍,遥见如来,犹如星中之月。 洞彻三世的世尊观我应度,就出来迎接我。 我当时赤身裸体,没有什么东西遮蔽,就坐在地上,用手遮盖前胸。 佛对阿难说:「拿来衣裳给她。」 我穿好衣服,对世尊稽首作礼,具陈自己的罪业和苦厄,最后,我向世尊祈求:「唯愿世尊垂愍于我,收我为弟子。」 佛对阿难说:「将这个女子交给憍昙弥(意为「大爱道」),为她受戒。」 大爱道比丘尼便接纳了我,并为我说四圣谛之法,我闻法之后,谨守戒律,刻苦精进,修成了阿罗汉果,得到了宿命通。 现在看来,今世的果报皆是宿世所造,真是分毫不差啊。

我是因为什么样的宿业,今生惨遭如此的罪苦呢? 说来话长。在过去很久以前,有一位长者,家中巨富,但没有儿子。后来他纳娶了小妾,这小妾虽然是小家之女,但却美貌无双,长者很爱恋她,不久,她怀孕了,生下一个男儿,长者和小妾把小儿视为掌上明珠,百看不厌。 长者的妻子暗自寻思:我虽出身贵族,但是没有子息继嗣,现今这小儿要是长大了,必然掌管家产,一切财物都将归他把持,我白白劳苦一世,积聚了这么多钱财,却终将落得分文不得!不如早点儿将这小儿杀死。 长者的妻子主意已定,取来一根铁针,刺进小儿顶门,直到铁针没到肉里看不到为止。 小儿渐渐消瘦下去,十几天后死了。 小妾非常懊恼,昏绝醒来后,怀疑是大妇所为,就质问她:「你为什么如此歹毒,残害这么小的孩子?」

大妇当时就赌咒发誓说:「如果是我杀了你的儿子,就使我世世丈夫被毒蛇所杀,有儿子的话,就被河水漂走、被狼吃掉,我身被活埋,自食亲子,父母大小都失火而死!为什么要诽谤我?为什么要诽谤我?」 这位长者的妻子,就是我的前身。我当时以为没有什么业因果报、罪福轮回之理,谁知那时的赌咒发愿,现今都一一报应了。 我今生之所以值遇世尊,得脱生死,那是源自往昔供养三宝的功德。 过去波罗奈国的大山里,有很多辟支佛、声闻和外道神仙。有一位辟支佛经常到城里化缘。 有一位长者的妻子,见辟支佛威仪详序,心生欢喜,就发心供养他。 辟支佛接受了她的供养,飞升虚空,身出水火,坐卧空中。 那位夫人见后,发愿说:「我后世一定要修得道果,像你一样。」

那位夫人就是我的前身,由于供养三宝的缘故,使我今生得见如来,心开意解,成就阿罗汉果。 我虽成就了道果,但每时每刻总有滚烫的铁针从顶门刺入,又从脚下出来,昼夜疼痛,从未停止。 自己种植的罪业,纵使经历无数的时劫,也要自己承受啊。(《贤愚经》) (二)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一位名叫弗迦沙的商人在进罗阅城的时候被一头母牛触死。牛的主人怕它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就匆忙把它卖了。 买牛的人牵着牛回家,半路上到河边给牛饮水,哪知它突然兽性大发,凶残地将新主人触死了。新主人的家人勃然大怒,将牛杀死,挑到集市上卖。 一个农夫买下了牛头,用绳子系着牛角担回家,半路上坐在树底下休息,将牛头挂在树上,哪知系牛头的绳子突然断裂,牛头掉落下来,可怜的农夫当场被牛角刺死。

一头牛一天之中竟然害死三个人!全城的人都纷纷议论这件不寻常的事。 消息传到频婆娑罗王耳中,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就去请教佛陀。 佛陀解释说:在过去世中,有三个商人相约到外地做生意,为了省钱,决定不住旅馆,到一位老妇人家借住,并约定付给租金。但到了第二天,这三个商人趁着老妇人外出,竟偷偷溜走了。老妇人回家发觉此事,非常愤怒,就追上去向他们索要租金。三个商人见老妇人年老可欺,不仅赖帐不还,还用恶言侮辱她。老妇人无可奈何,愤怒地诅咒说:「你们这些无赖,欺负我年老孤单,以后一定会有报应的!今生我奈何不了你们,来生我一定要你们以命偿还!」 那头凶牛就是老妇人的后世,而同日被牛触死的三个人就是欺负老妇人的那三个商人。(《法句喻经》)

27楼

2008 07 11 11:05

顶~~~~~~

28楼

2008 07 12 09:43

非礼 佛陀住世时,五百名弟子济济一堂,各各自述前世因缘。佛的堂弟迦耶尊者述说了自己的多生苦报: 「我在多生以前是个卖香的人,因为常常亲近佛教大德,也懂得一些佛理。我的香很出名,生意非常好。有一天,一位漂亮的少女来店里买香。这位少女天生丽质,华贵的服饰使她更显得楚楚动人。我顿生邪念,握住少女的手臂。少女正颜厉色地表示不可侵犯她。好在我有一念悔罪之心,赶紧把手缩回来。可是已经太迟了,邪念一生,罪业已经成立,命终之后就堕入烧手地狱。在地狱中受苦的时候,我时时发愿忏悔,终于,地狱的火熄灭了,地狱的苦报也尽了,从此还生人间。虽然生在人间,但右臂常常如同枯木,血气不能流通,非常痛苦。这样经历多生,终于遇到佛陀出世,出家做了沙门,证得阿罗汉果,得到了永恒的解脱。」(《佛教故事大全》)

浪费 有一位老妇人曾在官宦人家的厨房里做事,常常做出过多的饭菜,吃不完就丢弃在水沟里。 一天,她病死之后又活了过来,说:「我看到有两船遗弃的食物,又脏又臭。有人用铁鞭子打我,说这是我生前丢弃的食物,并且还逼着我吃。没办法,我勉强吃了几口,一吃下去,肚子就发胀,疼得受不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吃得完,怎么办?!」说完之后又死了。(《集福消灾之道》) 吝啬 波罗奈国有个富翁,名叫日难,生性吝啬,每天不到黄昏就吩咐看门人把门关起来,有人来乞讨,坚决予以回绝。 日难有个儿子,名叫栴檀,同父亲一样悭贪。 日难寿终之后,投生为一个体弱多病、被丈夫遗弃的盲妇的儿子,眼睛也看不见。母子俩住在一间破茅屋里,过着乞讨的生活。 盲子长到七岁,学会了自己乞讨。一天,他来到栴檀家门口,正好守门人去了厕所,盲子竟摸索着进入中庭。栴檀看见一个乞丐进来了,非常生气,责问守门人。守门人生怕主人加罪,粗暴地把盲子拖到外面。盲子跌得头破血流,大声哭喊。盲妇循声找到儿子,不平地说:「什么人这样丧尽天良,捶打看不见的孩子!」

佛陀怜悯他们,就来到他们的茅屋,用手抚摸盲子的头。盲子被佛爱抚,顿时双目开明,跌破的伤口也愈合了,而且知道了自己的前生,痛恨前世不知布施,现在才受如此苦报,祈求佛陀开示。 佛陀就为大众说因果法。所有的听众都得到大利益。(《佛教故事大全》) 爱财如命 (一) 佛陀在舍卫城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慢步走到都提家中,不巧,都提有事出去了。 都提家里养了一只白狗,食有美味,卧有床具,备受宠爱。这时候,白狗正蜷缩在床上,见佛陀进来,便跳下床大声狂吠。 佛陀怜悯地对它说:「白狗!你过去世愚痴邪恶,爱财如命,不肯布施,所以堕落到畜生道,现在应该觉悟了。」 白狗听了佛陀的话,心中难过起来,忧愁而卧,不饮不食。 都提回家,见自己的爱狗闷闷不乐,便问家人:「有什么人欺负我的狗了吗?」

家人回答:「刚才佛陀来过。」 都提立刻找到佛陀,问:「我家的白狗一见了你就不吃不喝,这是怎么回事?」 佛陀心平气和地说:「都提!你家的狗是你父亲转世,不信你可以回家问它。」 都提惊疑不止,追问道:「佛陀!怎么会这样呢?」 佛陀开示说:「因为你父亲生前悭贪爱财,不肯布施,把许多财宝埋在地下,死后没有一个人知道财宝藏在哪里。你回家可以叫白狗指示藏宝的地点。」 都提回家对狗说:「如果你真是我父亲,应该起来吃饭,而且指示藏宝的地方!」 白狗立刻起身,走到生前卧室,趴到床下。都提心中明白,亲自挖地,果然得到许多财宝。都提不禁目瞪口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经过佛陀再次开示,都提获得无上法喜,从此不再像父亲那样做守财奴,而变得乐善好施了。(《中阿含经》)

(二)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足,以无法孝养双亲为憾。 但兄弟二人的志趣大不相同。哥哥好道义,弟弟爱理财。好道义的哥哥经常施舍别人,所以家财日益减少;爱理财的弟弟苦心经营,所以家财与日俱增。 弟弟对哥哥非常不满,一天,他忍不住对哥哥说:「父母留下财产给我们,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慈心,努力经营,发扬光大,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而你一天到晚跟随那些沙门听经,难道他们会给你钱财吗?你一天天贫困下去,不但对不起父母,而且还要被邻居耻笑!」 「弟弟!你说的话我都了解,这只是世俗之见。发展父母遗留的产业,除了你自己得到更多的享受之外,父母得到什么利益了呢?我持戒行善,供养三宝,以此追荐父母,使他们离苦得乐,转生善趣,最终解脱生死烦恼,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财富所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虚幻的,是苦恼之本;而我追求的,是永恒的快乐。」哥哥说。

弟弟见说服不了哥哥,一言不发,气愤地离开了。 后来,哥哥舍家弃欲,专心求道,日夜精进,成就了阿罗汉果。 弟弟为家业日夜操劳,忙得头昏脑胀,对人生的解脱当然无暇顾及,结果,万贯家财也阻止不了死亡的降临。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他因过分贪欲,堕落恶趣,转生为牛,被商人买去拉盐,劳苦不堪,还要遭受鞭打,惨不忍睹。哥哥就开导它说:「弟弟!你一生所积攒的家产,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你素来轻视佛法,以钱财为至宝,如今佛法使我解脱生死,而钱财却使你堕落为牛!」 哥哥运用神通使牛了知前世。它虽不能言,但开始悲泣,后悔过去不听哥哥的劝告。 哥哥知道弟弟已深自忏悔,就向牛的主人请求买下它,并说明缘由。牛的主人听了毛骨悚然,主动将牛赠送给他。他就把牛牵到寺院放生,并让它归依三宝。不久,牛死了,生到忉利天。

牛的主人也深感轮回的可怖,开始专心学道,最终也成就了圣果。(《佛教故事大全》) 缺斤短两 唐朝的时候,雍州万年县有个姓袁的人,妻子姓谢,永徽末年去世。龙朔元年八月,报梦给女儿说:「我在世的时候做小斗卖酒,多得的钱太多,所以今生就在北山下给人家做牛,最近又卖到法界寺旁的夏侯家耕田,非常辛苦,希望你能把我赎回。」女儿醒来后,哭着把梦告诉了丈夫。 次年正月,法界寺有位尼师来访,夫妻俩就向她询问此事,并准备了钱,到夏侯家赎牛。 牛一见女儿,就两眼流泪。女儿把牛买回家,尽心饲养。 京城的一位王妃听说此事,就喊他们去,并赠送了一些钱物。(《冥报拾遗》) 怨冤相报 很久以前,有兄弟两人到异国经商。弟弟求见国王。国王看中了英俊潇洒的弟弟,打算招为驸马,并让弟弟献上了许多珠宝。

后来国王见到了哥哥,看到哥哥仪表堂堂、举止文雅,就改变了主意,准备将公主许配给哥哥。哥哥认为国王的做法不合礼仪,就婉然拒绝了。 公主在高台上望着兄弟俩远去的背影,愤恨地说:「这个没心没肺的哥哥,我转生为恶鬼也要吃你的肝!」 经过无数次轮回,某一世,公主与弟弟一起投生为鳖,结为夫妇,而哥哥则投生为猕猴。「弟弟」仍与「哥哥」亲近,经常到猕猴那里玩耍。 因为丈夫经常不在家,鳖妻对猕猴产生了怨恨,就假装得病,告诉丈夫:「我的病很重,只有猕猴的肝能治这种病。」 被逼无奈,雄鳖找到猕猴,对它说:「以前总是我来打扰你,今天到我家坐坐怎么样?」于是,猕猴就跳上鳖背。 到了河中央,鳖对猕猴说:「你知道吗,我所以请你来,是因为我老婆得了病,要用你的肝治病。」

情急之下,猕猴灵机一动,说:「你不早说!我把肝忘在树上了。」 鳖信以为真,驮着猕猴上岸取肝。猕猴跳到岸上,对鳖说:「天下最愚蠢的就是你呀,哪里有肝挂在树上的?我们如此相亲相敬,你却想害我性命!从今以后我们各走各的路吧。」(《六度集经》、《生经》) 懒散和抱怨 有一次,波斯匿王路过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的道场,听到一位比丘诵经的声音,感到非常好听,就对佛说:「假如能请那位诵经比丘出来,让我们见一面,我愿意布施十万文钱。」 释迦牟尼佛答道:「我建议大王先行布施,然后再请那位比丘出来。否则,等大王看到那位比丘以后,就一定不会布施了。」 波斯匿王只好照做。当他见到那位比丘以后,真的后悔起来,没想到声音清脆洪亮的那位比丘,居然是一位个子矮小、面貌丑陋的人。

他问佛这是什么缘故。佛说:「从前,迦叶佛灭度以后,国王要为他修一座很高的塔,命令四位大臣监工。其中有一位大臣很懒散,国王就责备他,那位大臣抱怨说: 『这座塔太大了,何时才能完工呢?』可是,等到快要完工的时候,他看到塔尖很庄严,就布施了一个宝铃在塔上。因为他懒散和随便发怨言,所以五百世中身材都很矮小,又因为他挂了一个宝铃在塔上,所以五百世中声音都非常洪亮、悦耳。」(《贤愚经》)

29楼

2008 07 13 08:57

阿难的前世情缘 阿难长得英俊潇洒,文殊菩萨曾用「相如秋满月,目似净莲花」来称赞他。 一天,口渴难耐的阿难向一位正在汲水的少女乞水。这位少女名叫钵吉帝,是被人们称为贱民的摩登伽族人。和贵族少女一样,她对阿难仰慕已久。她见阿难前来乞水,受宠若惊。 阿难喝过水,向少女道谢,对她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少女望着阿难远去的背影,心生爱慕,从此陷入初恋的相思之中,终日魂不守舍。 在母亲的再三追问下,她道出了实情。母亲不忍心女儿一天天消瘦下去,打起了歪主意:娑毗迦罗先梵天咒能迷惑男人,如果把阿难骗到这里,请人念咒,让他们生米煮成熟饭…… 一天,波斯匿王举行盛大斋会,佛和弟子们都在邀请之列。阿难因为外出未归,没能赶上斋会,便独自到城里托钵。经过摩登伽少女门前时,少女笑盈盈地迎接他,「阿难比丘,你还记得我吗?」

阿难确实没有忘记这位美丽的姑娘,微笑着点点头。 少女激动地拉住阿难的手,说:「跟我回家去吧,到我家受供。」 阿难神情迷茫地跟在少女后面,来到少女的闺房,像木头人似的任由摆布,心里想摆脱,可又无能为力。 此时,王宫中的斋会刚刚开始,释迦牟尼佛知道阿难被魔咒所困,无力解脱,便吩咐文殊菩萨用楞严咒救护阿难。 文殊菩萨赶到少女家,用楞严咒破了娑毗迦罗先梵天咒。阿难猛然醒悟,摆脱了少女的纠缠,狼狈不堪地回到精舍。 摩登伽少女不甘心就此罢手,天天在精舍门口等候阿难,阿难到哪里,她跟到哪里。阿难无奈,求佛帮助。 佛说:「明天你把那位姑娘叫来,我和她谈谈。」 第二天,少女随阿难来见佛。 佛没有责怪她,慈悲地对她说:「你想嫁给阿难的心情我理解,可阿难毕竟是个修行人,你要嫁给他,必须先出家修行一年。」

少女满口答应。 佛说:「出家必须得到父母的同意,你父母同意你出家吗?」 「佛陀!从小到大我父母全听我的,他们肯定同意我出家。」 就这样,摩登伽少女欢欢喜喜地削了发,成为比丘尼中的一员。 出家后的钵吉帝在佛法的感化下,炽热的心一天天平静下来,逐渐明白过去对阿难的执着是愚昧的。 佛陀告诉弟子们:阿难与钵吉帝五百世以前在一次偶然邂逅中相视一笑,从而引出今生这段情缘。 此后,钵吉帝更加精进修行,成为比丘尼中的佼佼者,比阿难还早证得圣果。(林明珂《佛陀十大弟子传》) 饿鬼的前因 目犍连尊者常常观察六道众生的善恶果报。 一天傍晚,他在恒河边静坐。不一会儿,附近聚集了很多饿鬼,想从河里取水解渴。但另有一个凶恶的守水鬼,手持铁棒前来驱赶,众鬼因此不敢靠近水边。

目犍连尊者端身正坐,见众鬼受罪不同,就把他们叫到跟前。众鬼就向他请问自己的罪业因缘。 第一个鬼问:「尊者!我常患饥渴,听说恒河水清凉甘美,但取饮的时候水就沸腾了,只要饮上一口,腑脏都会焦烂,且有守水鬼追打。请问尊者,我做了何种罪业,以至于受到如此苦报?」 目犍连尊者观察他的三世因果,告诉他说:「你前世是个算命之人,说话虚多实少,随心而谈,贪图钱财,迷惑众生,所以才有如此业报。」 第二个鬼问:「尊者!很多凶猛的大狗常来吃我,肉吃尽了,风吹骨头,又再复生。不知是何前因?」 尊者说:「因为你前世杀鸡宰羊,祭神拜天,所以受此报应。」 第三个鬼问:「尊者!我腹大如瓮,咽细如针,见到美味也无法进食。不知是何因缘?」

尊者说:「你前世为官,自恃豪强,鱼肉百姓,恣情纵乐,所以受此果报。」 第四个鬼问:「尊者!我身上长满口舌,血液从下涌上,头大如斗,血管破裂,命如游丝,不知是何原因?」 尊者回答:「你前世喜欢拨弄是非,说长道短,增人苦恼,所以受此恶报。」 就这样,许多饿鬼一一询问往昔罪业,目犍连尊者也一一作答。(《佛教故事大全》) 应付经忏 浙江乌镇利济寺住着师徒二人。由于他们谨慎厚道,所以来寺请求作经忏的人一天比一天多,老师父也就渐渐富起来了,但他的性情却变得越来越吝啬,既舍不得自己享用,又不肯布施他人。 后来他得了病,族人把他接回家调治,不久他就死了,平生积攒的钱财全部落入族人手里。 十年后,他托梦给亲友:「我因为生前经忏做得不完整,阴府考核极严,所受报应苦不堪言。世间传说替人念经拜忏如果念错念漏,到了阴间要借闪电的光亮读还,这确实不是捏造的啊!」

这段话听起来实在太可怕了!我把它记下来,以警诫那些尽日忙着应付经忏的人。(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30楼

2008 07 13 10:26

作者:天军回复日期:2008 6 2610:46:40 佛教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自证。佛经中的故事往往都是多少代之前,多少万年之前的事情,然后到了后来得到应证。 这样的事情是无法查证的。如果哪位执意想查证,又会被佛家说成是“执着心”。 ----------------------------- 在迷中修,才是真修。

31楼

2008 07 14 08:17

来生善报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滴,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地藏菩萨本愿经》) 为什么你很幸福?因为你过去世造过善业。 为什么你很健康?因为你过去世悉心照顾生病及年迈的父母。 为什么你很长寿?因为你曾将动物放生,使它们重获自由。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有智慧?因为你曾协助僧人弘扬佛法。 为什么你出生在富裕之家?因为你前世热心于慈善事业。 为什么你长得美丽英俊?因为你用鲜花供佛,对他人没有敌意和瞋恨心。 为什么你拥有良好的视力?因为你为寺院或公共场所提供灯光。

为什么你拥有甜美的声音?因为你过去世谈吐文雅,经常为人宣讲佛法。 为什么你拥有富足的美食?因为你曾布施食物给挨饿的人。 为什么你拥有漂亮的衣服?因为你用袈裟等必需品供养过僧人或穷人。 为什么你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因为你曾捐建寺院和学校。 为什么你能拥有快乐和谐的家庭?因为你曾恭敬虔诚地礼敬佛陀。 为什么有些夫妻能和睦相处?因为他们曾一起缔造善业。 为什么你能在父母的长期照顾下快乐成长?因为你曾悉心照顾弱小的动物。 为什么你可以驾车旅游?因为你做过有益社会的工作,如:造桥修路。 为什么你生活在不受污染的环境中?因为你曾热心于环保事业。 ……(《生活课本》) 施送佛像 有个大国的国王,名叫波塞奇,是位虔诚的佛教徒。 当时正是佛沙如来住世说法,波塞奇经常请如来和弟子们进宫受供。一天,波塞奇王心想:如来能在都城说法,让民众观仰,是何等幸运!可是其它城市的人民却见不到如来,这怎么办呢?

于是,他决定把如来的尊容画下来,送往各地,让百姓供养。 波塞奇王请来很多画师,可是无论怎么画都不理想。最后还是佛沙如来慈悲,亲手画了一幅,让画师们临摹。不久,各地百姓都可以请到佛像了。 波塞奇王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因为施送佛像的因缘,涅盘后很多国王建塔供奉他的舍利。(《佛教故事大全》) 小儿施土 佛陀和阿难入城乞食的时候,看见一群男孩在路边游戏,堆积泥土当作粮食、宫殿。 有个小男孩远远看见佛陀到来,心生欢喜,想要供养佛陀,就把泥土当作米,上前施给佛陀。佛陀低头称赞了小男孩一番,接受了他的供养,让他把泥土放在钵里。 阿难奇怪地问:「佛陀,您为什么接受这些泥土的供养呢?」 佛陀慈悲地说:「阿难,重要的不在于事相,而在于发心。这个小男孩发了大布施的心,不可轻视。这些土可以拿回去涂在我房间的地上。」

阿难依照佛陀的吩咐去做了,可是心里老是怀疑,禁不住又问:「佛陀,这个小男孩虽然发起真实的布施心,但是布施这点儿泥土能有什么功德呢?」 佛陀含笑说道:「因为这一举动,小男孩在我涅盘后一百年的时候成为国王,名叫阿输迦,其它的男孩都做他的大臣,统领阎浮提许多国土,兴隆三宝,广施供养,分布舍利,为我建塔八万四千座。」 后来,小男孩就投生为阿育王。(《贤愚因缘经》、《佛教故事大全》) 舍利弗所见 舍利弗尊者看见一位天人非常恭敬地把鲜花洒到一具尸体上,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天人回答:「这是我前世的尸体,因为他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恭敬三宝、行善积德,使我今天享受天福,所以就散花供养他。」 过了一会儿,舍利弗尊者又看见很多恶鬼各自在鞭打一具尸体,就上前询问。一个恶鬼回答:「这是我前世的尸体,因为他在世的时候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不孝父母、毁谤三宝,使我今天受尽痛苦,所以要痛打他!」([清]周安士《安士全书》)

闻法生天 迦罗池中有一只蛤,听到佛在说法,便从池中爬出,伏在草根处静听。 这时,有个放牛人也来听法,把手中的木棒插在地上,正好插在蛤的头上。 蛤当即死去,生到忉利天。他一边欣赏天女们演奏音乐,一边想:我前生是畜生,是什么因缘生到这里?于是就向下观察,发现原来是池边听法的缘故。 他乘坐宫殿来到佛的道场,顶礼佛足,听佛说法,证得圣果。(《善见毗婆沙论》) 难为夫妻 舍卫城里有一对夫妇,没有儿女,信仰三宝,非常虔诚。妻子先死,生到忉利天做了天女,美丽端正,世人无法比拟。 她用天眼观察,发现丈夫年纪已经很老了,出家做了沙门,正在打扫塔庙。她就把光明照到丈夫身上,使丈夫看见她,勉励他精进不懈,今后生天,再为夫妻。 丈夫因为知道妻子生到天上,备受鼓舞,更加精进。

天女再来看望丈夫的时候,说:「你的功德已经超过了我,我不配做你的妻子了。」丈夫一听,更加发奋,获得了阿罗汉果。(《分别功德论》) 施石生天 有一位长者,虽不信佛、不知积福,但看到有人修建寺院缺少一块柱下基石,就把自家洗衣服用的一块石头布施出来,寺院因此得以建成。 因为这个缘故,他命终生到天上,享受七宝宫殿、衣食自然的善报。 过了很久,他原来的国家被别国吞并,寺院荒废,只剩那块基石还埋在地里。一位农民耕地的时候触到基石,想把它挖掉,刚一动手,石头的主人心里便有震动,见有人想挖基石,就下降人间,变成一个普通人,问那位农民:「你要把这块石头挖走吗?」 农民回答:「我要耕地,这块石头很妨碍,是想挖走它。」 天人说:「你种这块地,不过打几十斗粮食罢了。如果你不挖走这块石头,我给你五百两金子。」说罢现出天人形象,告诉农民:「我原来也是这里的人,因为布施这块石头建造寺院,获得生天的福报。刚才天宫震动,原来你正在挖这块石头。希望你不要挖走它。」

农民心想:这位天人仅仅布施了一块石头就得到这么大的福报,我应该重建这座寺院。想罢,便着手动工兴建起来。(《福报经》) 一栋泥房子 从前有个农夫,替一位阿罗汉建造了一所小房子,但只能用来休息,于是又加盖了一间,作为修行场所。 因为这个原故,他死后生到忉利天,所住天宫方圆四千里。 他手持鲜花洒到阿罗汉的屋子上,自言自语地说:「我仅仅建造了这样一所小泥屋,想不到获得了这么大的福报。」(《杂譬喻经》) 天人一爪甲,价值阎浮提地。然不可称为大贵人者,以犹不免于轮回也。([清]周安士《西归直指》) 不丢东西的妇人 从前有个妇人,经常说「我从来不丢东西」。儿子很不服气,就把她的指环扔到水里,回家问她指环哪儿去了。她还是那句话,「我从来不丢东西」。

第二天,妇人要请目犍连、阿那律、大迦叶来家里应供,派人到集市买来一条鱼,竟从鱼肚子里找回了那枚指环。妇人得意地对儿子说:「我从来不丢东西。」 儿子问佛:「我母亲是什么因缘,得到不丢东西的福报?」 佛说:「过去,有很多贵族居住在北方,冬天天气寒冷,他们打算移居山南。当时有位独居的老妇人,因家贫不能跟大伙儿一道迁移,就独自住下,为大家看护财物。春天,众人纷纷搬了回来,老妇人把财物一一奉还原主。那位老妇人就是你母亲的前世,因为看护众人财物的缘故,得到不丢东西的福报。」(《旧杂譬喻经》)

32楼

2008 07 15 08:29

6、荫及子孙 黄雀衔环 杨震的父亲杨宝九岁那年从华阴山北麓经过,看见一只黄雀被猫头鹰抓伤,跌落树下,被一群蚂蚁团团围住,动弹不得,十分痛苦。杨宝小心地将黄雀捧回家,养在箱中,用黄花喂它,悉心照料。 三个月后,黄雀伤愈飞走。 一天夜里,一个黄衣童子向杨宝跪拜,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感谢公子相救。这四枚白玉环不成敬意,祈愿你的子孙像这玉环一般洁白,位居三公。」(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朝中显赫的官职) 后来,杨宝生杨震,杨震生杨赐,杨赐生杨彪,四世三公,果应其言。([晋]干宝《搜神记》) 好生之德 萧遥欣,南齐曲江公,齐宣帝的哥哥,学问渊博,仁慈爱物。七岁时出游郊外,看见一群小儿用弹弓打鸟,心中不忍,便劝解道:「游戏有多种,为何要玩这种杀生害命的游戏呢?鸟儿自由地在空中飞翔,于人有何妨碍?」众小儿被他的话所感动,收起弹弓。

齐明帝萧鸾入宫辅佐宣帝时,萧遥欣也参预政务,凡他所举荐,都恰得其人。 萧遥欣去世后,皇上赐谥号为康公。 萧遥欣的儿子萧畿,天资聪颖,十岁就善作文章,家中兄弟十人,彼此和睦,互相谦让,为世人所称羡。沈约见了萧畿的文章,称叹说:「康公有这样才智出众的儿子,都是他生平积善的缘故啊。」 萧畿官至尚书左丞,晚年专志佛教。萧畿的儿子萧清也很有文才,就任永康令。(《齐宗室传》) 母亲的远见 李景让,唐朝人,事母至孝,敬宗初年官任淮南节度史,宣宗时官至太子少保,一生成就得力于母亲的教导。 母亲郑氏光明磊落,识见高远,早年丧夫,家贫子幼,独自承担养育三个儿子的重担。 有一次,她家宅后的围墙下雨坍塌,发现里面埋藏了许多银两,郑氏焚香祷告说:「我听说『无劳而获,身之灾也』(不费劳力而有收获会给自身招来灾难),上天定是因为先夫在世时积善余庆,垂悯我家贫困,特赐这些钱财,但愿孩子们学问有成,这些财物我不敢动用。」于是将银两掩埋原处。

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果然如愿以偿,三个儿子景让、景温、景庄都进士及第。 郑氏教子极严,景让兄弟三人直到年老,犯错时还要挨受鞭打,事情过去了又欢喜如初。 景让担任浙西观察使时,曾因一时震怒将一位牙将杖杀,将士们愤愤不平,意图兵变。母亲在大众面前斥责说:「你擅自使用刑罚,岂只上负天子,也使老母含羞九泉!」说罢举起鞭子就要抽打。将士们看到这种情景,都感动涕泣,上前劝止,代为谢罪,军心就此安定。(《列女传》、《资治通鉴》) 包凭发心 包凭,嘉兴人,父亲是池阳太守,生了七个儿子,包凭最小。 明朝万历年间,包凭东游到泖湖,见到一座寺院破旧不堪,观音菩萨像暴露在日晒雨淋中,即将囊中十金全数赠给寺院修缮屋顶,又从行李中取出七件新衣服。仆人舍不得,劝阻他。他说:「但得圣像无恙,我赤着身子又有何妨?」

僧人含泪叹道:「施舍财物,犹非难事,只此发心,如何易得?」 寺院修好后,包凭拉老父同游,夜宿寺中,包凭梦到有人前来答谢,并告诉他:将来他的儿子一定会有出息。 果然,包凭的儿子包汴、孙子包柽芳都科考登第。(《鞭心录》、《近代果报见闻录》) 救人的傻瓜 杨荣,明朝建安(福建建宁)人,祖上世代以摆渡为生。 在他曾祖父的时代,曾经发过洪水,民居被冲毁了,许多灾民随着洪水漂流而下。 别的船家总是争相捞取货物,只有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只顾救人,不捞取一件货物。人们都嘲笑他们是傻瓜。 到了杨荣的父亲出生的时候,家里渐渐富裕起来。后来生了杨荣,年轻时就中举进士,官至大学士;杨荣的曾孙杨旦官至两广总督、吏部尚书。(《明史.杨荣传》、《历史感应统纪》)

33楼

2008 07 17 07:34

忠厚余庆 杨博,明朝人,嘉靖年间,他的父亲在淮扬经商,有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将银钱寄放在杨家,计有千金。那位盐商离开以后,竟一去不返。杨公便将金钱埋在花盆里,上面种植花卉,并派人到关中寻找。后来找到了盐商家,不料盐商已经去世,家中只有一个儿子。杨公便邀请盐商的儿子到杨家来,指着花盆说:「这里有你父亲寄存的金钱,现在就交给你吧!」盐商的儿子不敢收取。杨公说:「这是你家的财物,何必推辞呢?」于是说出原由。盐商的儿子非常感动,千恩万谢,携带金钱回去了。 后来杨公生了杨博,自幼聪明好学,官至吏部尚书;杨博的儿子杨俊民,也官至户部尚书。(《历史感应统纪》)

34楼

2008 10 07 10:24

好帖子,顶!

35楼

2008 10 07 15:55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36楼

推广推广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因果故事连载”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作业,因果报应,善恶,前生,指事,宗教,起因,结果,果报,速报,有三种

2020-07-17 #小故事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因果,般若,佛法,众生,作业,如来藏,主张,善恶,佛门,果报,实相,实际,成佛,是基于,缘起性空,因果报应,中布,法真,一法,心都,简介,一世,不念,世尊,主体,中道,反作用,又名,前生,古语

2020-08-07 #故事大全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因果,般若,佛法,众生,作业,如来藏,主张,善恶,佛门,果报,实相,实际,成佛,是基于,缘起性空,因果报应,中布,法真,一法,心都,简介,一世,不念,世尊,主体,中道,反作用,又名,前生,古语

2020-08-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佛教因果故事 因果报应故事 佛学因果故事在线阅读

因果,般若,佛法,众生,作业,如来藏,主张,善恶,佛门,果报,实相,实际,成佛,是基于,缘起性空,因果报应,中布,法真,一法,心都,简介,一世,不念,世尊,主体,中道,反作用,又名,前生,古语

2020-08-07 #长篇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动画,佛教,故事,清晰版,了凡四训,关公,专辑,佛祖,因果,救世,栏目导航

2020-05-17 #长篇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动画,佛教,故事,清晰版,了凡四训,关公,专辑,佛祖,因果,救世,栏目导航

2020-07-07 #故事会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动画,佛教,故事,清晰版,了凡四训,关公,专辑,佛祖,因果,救世,栏目导航

2020-08-06 #经典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佛教动画 因果的故事 佛教动画:《 因果故事 》

动画,佛教,故事,清晰版,了凡四训,关公,专辑,佛祖,因果,救世,栏目导航

2009-05-09 #故事会

三世因果之因果实例故事一则

三世因果之因果实例故事一则

李福,神人,阎王,大户,众生,残毒,秀才,行为,阴司,阳世,大善,李大,一世,一行,佃户,功名,势力,双目,因果,居官,教师,恶报,毒药,百姓,荣华,财主,迷魂汤,他自己,另一位,料理后事

2020-07-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