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赵营乡刘庄村:誓死不当叛徒——抗日英雄刘兰喜的故事

时间:2009-12-23

历史沿革刘庄村在河南省滑县解放初,归大寨乡李家老三区当时滑县分12个区管辖,1955年建庄,56年成社,归蔡营乡管辖蔡营设立过乡政府,58年正式归赵营乡管辖至今

提示:本文共有 216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村名来历】

滑县赵营乡刘庄村,是在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民于此,因迁民时刘氏人口最多,所以起村名叫刘家庄,后改为刘庄村。

【历史沿革】

刘庄村在河南省滑县解放初,归大寨乡李家老三区(当时滑县分12个区)管辖,1955年建庄,56年成社,归蔡营乡管辖(蔡营设立过乡政府),58年正式归赵营乡管辖至今。

【地理位置】

刘庄村位于滑县东北45公里,在赵营乡驻地的西北3公里处,东临新集村,西临蔡营村,紧靠黄庄河,南临边营村,北临小韩村五爷庙,村落格局为赵四公路穿街而过,与南北街形成了十字街。因该地是黄河故道滞洪区,1987年修建土寨5米多高,东南西北四个寨门,主要是用来防洪,村东有桥连闸一座,用来排灌,村西有黄庄河的闸连桥,为雨季排水、旱时浇地补充地下水,起到了很大作用。

【人口和民族】

姓氏:刘庄村主要以刘姓为主,另有张、王、程姓

人口:刘庄村共有1608人。

民族:刘庄村全部为汉族

【经济情况】

刘庄村以粮农为经济立线,有一定比例的养殖业,同时成立了名优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绿化树300多亩,为刘庄的经济腾飞,为建设美丽的新农村起到了龙头作用。最近几年出外务工和创业人员不占少数,为刘庄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刘庄村共有土地2000亩,除养殖业占地和苗木占地外,还有1500亩小麦,秋季主要以玉米、花生兼少量的红薯和尖椒之类经济作物,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民的收入会更高,再加上国家惠民政策力度的加大,农民的生活将更上一层楼,为2020年奔小康垫定了基础。

【文化教育】

刘庄村委会由上级扶持,建立了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文化书屋,并组建了社团活动。村里的中老年人,有的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有的跳广场舞,既可强身健体,也丰富了村里文化生活。

刘庄村的教育起步较晚,自63年建一所村级民办小学1-5年级,至2000年由上级文教部门有了新的布局,现已剩小学1-2年级学生和2个学前班,并有个人办幼儿园一所,为孩子的上学奠定了良好基础,解除了大人们外出务工后顾之忧。

村子的东北角,有一个天主教堂,每各周日上午,附近各村里的天主教信徒都会在这里聚会,一起诵读圣经,一起为天主唱颂歌。

【古今人物】

刘银贵同志在抗日战争中任刘庄地下党支部书记兼抗联民兵队长,在沙区一次战争中光荣牺牲,解放后被追认烈士。

刘照青同志在解放战争中任县地两级交通站站长,护送上级领导通过敌占区,被护送的领导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

【村中故事】

誓死不当叛徒——

抗日英雄刘兰喜的故事

抗日战争期间,刘兰喜同志是村里的民兵队长,一边积极配合上级组织的工作,一边带领村民抗击日本鬼子的扫荡。

1945年5月5日的早晨,吃过早饭后不久,人们正准备去地里干农活时,街里一阵汽笛长鸣,村民们知道是日寇侵略者的汽车已开到了村里,他们都吓得惊慌失措,到处躲藏。有的往草堆里钻,有的躲进厕所,有的钻进地窖......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在鬼子的恐吓下,乡亲们一家一户被赶到了村中央,鬼子架好机关枪对着人群。整个村子鸡鸣狗叫,乱成一团,妇女儿童的哭喊声响成一片,好不凄惨。在集合村民的过程中,丧尽天良的日本鬼子轮流强奸了老李家儿媳;还有一个年轻媳妇儿,因穿一条绿色裤子,日本鬼子硬说她是八路军家属,被绑在大街口的槐树上,被吓得终生不会生育。

“乡亲们,不要害怕”,这时,一个人模狗样的人站在高台上声嘶力竭大声吆喝着:“乡亲们,不要怕,大日本皇军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大东亚和平共荣,为了你们将来能过上幸福的日子,不要信***八路军的鬼话,他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只要能说出村子里谁是***、八路军、民兵,皇军大大的有赏。”这时全村的人鸦雀无声,连大气也不也敢出,孩子紧紧依偎在妈妈的怀中,谁家的小孩要哭,大人连忙用手死死堵住孩子的嘴,生怕鬼子的目光投向自己。

“你的民兵的干活”,一个日军军官模样的人指向人群中刘兰喜同志,这时几个鬼子二话没说用枪口对准了刘兰喜,五花大绑,吊在了庙台的椿树上。二鬼子声嘶力竭吆喝着说:“你是不是民兵?”,这时皮鞭、枪托、皮带象雨点一样打在了刘兰喜的身上。可刘兰喜同志咬紧牙关,强忍着敌人的毒打一声不吭。在这时又一个狗汉奸上前说:“别打啦,让我和这位年轻人说句话”,他附在刘兰喜耳边小声说:“小孩子,你到底是不是民兵。如果不是,只要你说出谁是,马上就放了你,不但放了你,还给你有好处,保你全家都没事。”敌人的威逼利诱对刘兰喜同志不起任何作用,他斩钉截铁只说了三个字“不知道”!鬼子气急了眼,对刘兰喜又是一阵毒打。遍体鳞伤的刘兰喜低下了头,闭上了眼,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反正快死啦,死了也不能当叛徒,也不能被村里人唾骂。”

就在这时一个二鬼子向鬼子军官嘀咕了几句,鬼子军官一声令下,刘兰喜、刘继中、刘路德等二十多人被赶上汽车,敌人的汽车响着喇叭拉着二十多人出了村。

鬼子把他们拉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把他们关了起来。然后一个一个被拉到刑讯室严刑拷打,个个被折磨得遍体磷伤,但他们没有一个人出卖自己的同胞。鬼子没有得到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就把他们一直关押起来。直到1945年小日本无条件投降时,他们才得以回家。

刘兰喜等几位同志,在日寇的淫威下,没有惧怕,没有出卖自己的同志,誓死保护自己的同胞,誓死不当叛徒。时至今日,英雄的故事还在流传,英雄的精神也一直在滋养着这片淳朴的土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赵营乡刘庄村:誓死不当叛徒——抗日英雄刘兰喜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刘庄的脱贫故事

刘庄的脱贫故事

刘庄村,奥田,工作队,驻村,刘文俊,王海,企业,刘庄,村里,群众,余磊,新蔡县,华英,父亲,贫困户,公司,刘森,熊思,陈立学,陈强,征地拆迁,鲁美,第一书记,农历,书记,县里,合力,基础,干部,想法

2009-05-05 #经典故事

揭秘郑州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刘庄,赵匡胤,神像,村民,杨家,关爷庙,刘庄村,大汉,泥像,男子,城中村,文说,郑漂,人们,传说,刘姓,历史,城市,村子,自然村,王爷,瓦盆,贾鲁河,马老,杨氏家族,杨家大院,人口,刘氏,固城,地方

2020-08-28 #短篇故事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赵匡胤,神像,泥像,村民,刘庄,大汉,男子,关爷庙,王爷,瓦盆,神话,人们,传说,文说,固城,石碑,关公,刘爷,西边,在庙,上龙,有一家,都会,刘庄村,不作声,人名,传奇色彩,军师,方圆,大旱

2020-08-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刘庄,杨家,刘庄村,历史,城中村,贾鲁河,马老,杨氏家族,刘氏,大户人家,家业,郑州,文说,杨氏,向京,才让,林一,路寨村,邵庄,郑漂,魏河,三全路,名的,村道,杨家大院,西一,东临,人们,人丁兴旺,人口

2020-08-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刘庄,刘姓,郑漂,杨家,城市,自然村,杨书文,刘玉,马李庄,关爷庙,十亩地,栋楼,杨家大院,代人,人口,人家,传说,刘庄村,刚刚开始,居住区,地方,国贸,商圈,大姓,外来人员,城中村,大河村,大都市,房屋,房子

2020-08-29 #故事阅读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刘庄,杨家,刘姓,自然村,刘庄村,贾鲁河,马老,郑漂,杨氏家族,杨家大院,人口,城中村,城市,家业,文说,杨氏,距离,新中国成立,那时候,刘玉,向京,才让,杨书文,林一,邵庄,路寨村,魏河,马李庄,三全路,关爷庙

2020-08-29 #故事大全

历史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

孔繁森,史来贺,王杰,钱学森,全国,雷锋,张海迪,欧阳海,王进喜,焦裕禄,中国,刘庄,杨利伟,中国共产党,工作,焦书记,山东,干部,群众,航天员,习近平,毛主席,王杰班,主席,刘庄村,所在,民兵,西藏,金贝尔,新中国

2013-01-27 #故事阅读

史来贺:一个“著名农民”的传奇故事

史来贺:一个“著名农民”的传奇故事

史来贺,刘庄村,刘庄,一面,农民,最穷,村民,党支部书记,米多,和村,富村,手机,一角钱,中国,中原,传奇,党员干部,作坊,全村人,全村,农牧业,别墅,十里乡,土地,太行,大任,大计,大雨,小伙,小麦

2012-05-30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