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揭秘郑州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时间:2020-08-28

关于郑州的神话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4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刘庄村民的幸福生活

刘庄,是个贯古至今、阅尽沧桑的古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和郑州许多城中村命运一样,这个汇聚了数万名“郑漂”的城中村,也将在城市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消失。对于土生土长的刘庄人来说,要迎来与刘庄告别的日子了。在它消失之前,我们再回首品味一下那些即将被封印的历史。 记者 宋文雅 文/图

刘氏是这里大户人家,村子因此而得名

刘庄自然村位于花园路与三全路交叉口北,东临邵庄、梨园,西一里处为路寨村,南靠魏河,北临贾鲁河,是郑州外来务工人员最密集的城中村之一,距离很远就能够感受到街道的人气与繁华,村道两旁,手机配件、箱包、化妆品、服装……各种摊位林立,吸引不少居住于此的人们驻足。

繁华散尽,留下的是历史的沉淀。关于刘庄村名的由来,79岁的杨书文说:“具体时间无从考证,杨氏家族大约在300多年前从黄河北逃荒来到刘庄,那时候刘氏家族就已居住于此,人口不过百,已是这里的大户人家,刘庄村的村名也因刘氏最早居住于此而得名。后来,又有逃荒到此的杨氏家族,杨氏七代单传至晚清时期,杨森林一代生了3个儿子,至此杨氏才开始人丁兴旺。”

“迁居于此的杨氏家族没有耕地,便向京水村的马老四借了贾鲁河岸边的一处荒地种植水稻,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多,杨家发了家,就开始建烧砖窑,大兴家业。”杨书文说,也正是马老四免了杨家的租税,才让杨家积累起了原始财富。

随着杨家的家业壮大,就在刘庄建起了占地20多亩、四进院子的杨家大院。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区委还曾在院子里办过公。

刘庄也曾经绿树成荫

作为杨家的第十代人,79岁的杨书文告诉记者,现在刘庄自然村有127栋楼房,住了近4万临时人口。而他早年记忆中的刘庄居住区仅有6亩地,剩下的百十亩地都被种上了梨树、枣树。在村外三四里的地方都看不到房屋,满眼尽是绿树,走到村边才能隐约看到杨家的几间房子,那时候杨家有120多口人。

如今,杨姓、刘姓、田姓已成为刘庄的三大姓氏,其中田姓人家还是因花园口决堤才迁居于此。69岁的刘玉兴说:“从刘庄分流出去的刘姓就有2000多人,沙门、马李庄、大河村中的刘姓大多是从刘庄迁移出去的。”如今,这个在新中国成立前仅有100多口人的刘庄自然村已发展成为常住人口500多人,整个行政村子外来人员达10万以上的大都市村庄。

刘庄村周围聚集着多个城中村,距离国贸360商圈只有6公里,汇聚庞大“郑漂”扎根于此,也将逐渐随着城市的城镇化进程而消失,而关于双关爷庙、杨家大院、神像传说的记忆也许只能停留在老一代人的心中。对于土生土长的刘庄人来说,守着自家院墙、建筑的日子即将告别,但对于数以万计的“郑漂”来说,城市的生活或许才刚刚开始。

“双关爷庙”流传过两个神话故事

神话之赵匡胤泥像

在刘庄村的最西边曾有一座双关爷庙,每逢过年过节,方圆三五十里的人们都会来这里烧香拜佛,据说特别灵验。佛台上主要供奉着4座泥塑神像:关公、王爷、刘爷、赵匡胤。

杨书文说,村子关于赵匡胤的神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后周末年,这里大旱,老百姓日日求雨。一个路过的老道士说,明天会有一个赤脸大汉从村边路过,你们一定不能让他走,什么时候来雨什么时候才能放人。第二天,村民果真看到一个大汉从官道走过,就将此人留下,无奈大汉从不作声,村民就用火熏逼迫大汉说话,突然大汉号啕大哭,天空便下起了瓢泼大雨。”

“据说,这位大汉就是还未坐上龙椅的赵匡胤,坐上龙椅后赵匡胤派军师回到这里寻仇,为保村民性命,军师出计让村民为赵匡胤修一座神像供奉在庙中,回朝后军师将修神像一事传达,赵匡胤听后赦免村民并将圣旨供奉在庙中。”

当年供奉赵匡胤的庙就成为双关爷庙,庙院里还立了4个石碑,分别记载了村中各姓氏的来历,捐款建庙的人名以及神像的传说。后来,据村中老人讲,文革时期破四旧,双关爷庙被毁,神像被推倒扔进河里,庙前的4个石碑两大两小,有的被做了水闸挡水,有的则被村民当作门框下的门墩。

神话之王爷泥像

与赵匡胤神像一同供奉的王爷神像则更具有传奇色彩。

杨书文说:“据传说,清朝时期,刘庄五六里外的地方有一个固城,那里的人们靠烧、卖瓦盆维持生计。其中有一家的男子要到黄河北卖瓦盆,晚上就借宿在一个破庙中。这天晚上,正睡得迷迷糊糊的他看到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固城的,明天走的时候把我带上,送到刘庄。’男子没有在意又接着睡过去了,结果同样的声音再次出现在耳边。他站起来看到一尊半米高身披绸缎的泥像老人在身前。”

“第二天,男子就用被子将泥像裹起来带走,但是他并没有将泥像送到刘庄而是供奉在自己家中。自从家里有了这尊像,他的瓦盆卖得特别快。好景不长,生意逐渐开始落败。此时男子想起来之前答应过要把神像送到刘庄。之后,男子就将泥像送到刘庄,并每年来叩拜并更换香炉。”

郑州晚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揭秘郑州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赵匡胤,神像,泥像,村民,刘庄,大汉,男子,关爷庙,王爷,瓦盆,神话,人们,传说,文说,固城,石碑,关公,刘爷,西边,在庙,上龙,有一家,都会,刘庄村,不作声,人名,传奇色彩,军师,方圆,大旱

2020-08-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刘庄,杨家,刘庄村,历史,城中村,贾鲁河,马老,杨氏家族,刘氏,大户人家,家业,郑州,文说,杨氏,向京,才让,林一,路寨村,邵庄,郑漂,魏河,三全路,名的,村道,杨家大院,西一,东临,人们,人丁兴旺,人口

2020-08-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刘庄,刘姓,郑漂,杨家,城市,自然村,杨书文,刘玉,马李庄,关爷庙,十亩地,栋楼,杨家大院,代人,人口,人家,传说,刘庄村,刚刚开始,居住区,地方,国贸,商圈,大姓,外来人员,城中村,大河村,大都市,房屋,房子

2020-08-29 #故事阅读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揭秘郑州花园路刘庄:至少300年历史 流传俩神话传说

刘庄,杨家,刘姓,自然村,刘庄村,贾鲁河,马老,郑漂,杨氏家族,杨家大院,人口,城中村,城市,家业,文说,杨氏,距离,新中国成立,那时候,刘玉,向京,才让,杨书文,林一,邵庄,路寨村,魏河,马李庄,三全路,关爷庙

2020-08-29 #故事大全

郭先芳.黄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郑州:黄... 来自llaofuzi郑州

郭先芳.黄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郑州:黄... 来自llaofuzi郑州

黄河,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说,故事,王燕飞,诗配画,轩辕黄帝,郭先,刘军,黄委,工程局,黄河水利出版社,两岸,同志,方面,歌谣,领导,工作,黄河报,丁超,丁永,丁良,世钦,严训,侯全亮,侯学,刘紫,刘策,卢昱

2020-08-28 #故事会

关于郑州有哪些神话或者传说……

关于郑州有哪些神话或者传说……

蹄印,仓颉,仓颉造字,特征,造字,上造,不一样,一带,人们,中华,万物,郑州,传说,新郑,新密,地方,凤凰,图像,文字,大臣,好长时间,天空,意义,新郑市,树叶,登封,河南岸,猎人,结绳记事,轩辕黄帝

2020-08-29 #故事阅读

抛开神话传说: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算几朝古都?

抛开神话传说: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算几朝古都?

郑州,黄帝,郑国,古都,政权,韩国,洛阳,中国,后世,大禹,遗址,影响,国家博物馆,形势,意义,文化,春秋时期,殷墟,河南,父亲,辖区,郑州市,阳城,有代表,有熊国,杜岭方鼎,东虢国,于阳,区的,大古

2020-08-29 #故事阅读

抛开神话传说: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是几朝古都?

抛开神话传说:八大古都之一的郑州是几朝古都?

郑州,黄帝,郑国,遗址,国家博物馆,古都,殷墟,河南,韩国,杜岭方鼎,政权,郑州市,阳城,方鼎,有圣德,母戊鼎,河南博物院,意义,六大,再加,印象,历史,后世,后人,大禹,形势,新郑县,新密,文化,文字

2020-08-2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