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石狮》:如何运用视听语言 让绘本“动”起来

时间:2009-07-21

熊亮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和推动绘本纸上戏剧概念的创作者,他的作品中大量吸收传统文化和东方风韵的精髓

提示:本文共有 251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引语:

《小石狮》是绘本艺术家熊亮的作品,2005年获中国时报“开卷”最佳童书。

熊亮是第一个在中国提出和推动绘本“纸上戏剧”概念的创作者,他的作品中大量吸收传统文化和东方风韵的精髓。因此作品自成风格,富有故事性和舞台感。

《小石狮》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绘本,其中巧用影视作品中的视听语言,为我们献上一部有趣的“动画”作品。

今天,我们将从镜头角度、蒙太奇的运用、传统元素的呈现以及声效四个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这册精彩绘本。

用“镜头角度”讲述故事

电影的摄影角度一般有三种:平视角度、仰视角度、俯视角度。不同的摄影角度,能够反映出不同潜在隐喻。

俯角镜头比较接近文学上的全知观点,给读者一个梗概,将景物融入其中,具有情感或内容上的寓意。绘本中以俯视的角度,凸显小石狮的小,反衬它的历史感、永恒感

当雪花如纷飞的羽毛般飞旋而下,你甚至在跨页的满满当当中,听见呼啸的北方,听见雪花扑簌簌的声音。

小石狮子欣然举头望天,它小小的身子如同置身于江水漩涡的中心,又仿佛横亘于历史潮流中的石块,任凭多大的冲刷击打,都昂然而立。

它是时光的见证,也因此成了世情的寄托。它是最小的石狮子,也是最大的石狮子。

水平角度是中性的,让观众自己做判断,因而更具有情感的外延,激起观众想象力。平视的角度,展示小石狮如朋友般的亲切可爱,反映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画面中有大量的平视角度,小石狮都以正面示人,

或面容可掬,满脸自豪,

或戴帽围巾,喜气洋洋,

或凝重肃然,与人同悲,

或眉目狡黠,与人相偎。

这些都体现出小石狮与人亲密无间的关系。平视的角度让小石狮双目直面读者,将脸上的表情直接传达给读者,向众人传达着情感,也激起读者的联想,与绘本中的人物有了情感的互动。

蒙太奇运用

蒙太奇是通过相连镜头在形式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从而产生单个镜头本身所不具有的丰富含义,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思想。其目的在于激发观众的联想,启迪观众的思考。

抒情蒙太奇:既是叙述故事,也是情感的渲染。画面中小石狮看向右侧,接下来的画面出现一个走向左侧的小姑娘。人物相对,小姑娘在朦胧的月色中提着灯笼欣欣然而行。

两组画面连接在一起,凸显小石狮对小镇的守护,而小姑娘微扬的嘴角与小石狮的微笑仿佛冥冥之中的默契。一个牵挂着别人,一个因被牵挂而安心。

这组蒙太奇呈现出小石狮和小镇中人们的情感,如此笃定踏实、安抚人心。

心理蒙太奇:通过画面镜头组接,展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回忆、闪念、遐想、思索等精神活动。着重心理刻画。画页左侧中,老爷爷俯身用整个身躯包裹住小石狮子,闭上眼睛与它紧紧贴在一起,他的的眼角挂着一滴泪水。

画页右侧呈现老爷爷回忆中的场景:一个光着脚丫、穿着灰布棉袄、衣衫褴褛的孩子背对着我们放风筝。

这两张画面剪辑在一块,犹如影视作品中的闪现,回忆中的画面解释了爷爷的泪水,而小石狮的表情,隐含悲怆,仿佛也在阐述着老人贫苦的童年。

第一人称叙事,犹如旁白

《小石狮》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犹如电影中的旁白。它用全知视角俯瞰众生,陪伴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旁白中的自豪与责任:

开篇,小石狮就以威武而带喜色的面容迎接观众:

“我是小镇的守护神。”开宗明义,并不断强唯一性:“唯一的石狮子、唯一的守护神。”开篇用了一个全景,以小石狮占据主要画面,高大威武;

结尾处再次强调:“我是小镇的石狮子。”是一个远景,小石狮融入在成排的白墙瓦黛中,它的个头不再高大,可它依然占据着村子的入口,永远地守护这里的人们。

首尾呼应,突出小石狮作为小镇主人公的自豪感与责任感。

旁白中的落寞与深情小石狮是永恒的存在,它看尽了人世沧桑,生命轮转,看过太发生过的离合,在它的心中沉淀了诸多情感。

当画面中鸡鸭牲畜、白发垂髫在空中翻飞时,表现的正是小石狮欢欣的回忆,它歪着脑袋笑:

“我什么都记得,记得镇上所有的人,所有发生过的事。”

接下来的一幕,画面左侧的小石狮背对着读者,画面的右侧是一个方向指示标,醒目地指向另一个方向,车马都赶向指示标的方向,离小石狮越来越远,只有一个汽车最后座的红衣女孩转过身来,朝小石狮张望。

离别与留恋、不舍与失落,画面中的情感极富张力,旁白只有简单的一句:

"孩子们长大了,就会离开……”

在它的眼里,老去的人,也曾是个孩子,如同父母看着孩子长大离开的心情一般。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却蕴含着复杂的感情:理解、祝福、留恋、失落,盼望……

漫天大雪,是春节快到了吗,小石狮旁白:

“也许,他们会把我忘记……可是,我记得他们,想念他们,我不会忘记每一个人。”

绘本以图片为主体,不能有过多的语言表现,运用第一人称,在简短的话语中,将情感表达清晰、丰富,又感人至深,这是创作者的功力。在如散文诗一般的旁白中,读者甚至能够脑补出悠扬的背景音乐,与小石狮一起得到情感的共鸣。

民间元素的呈现,渲染浓烈的情感氛围

《小石狮》中有大量的民间元素的呈现,当这些富含历史风貌与情感体悟的元素出现时,读者无需借助语言,就能透过图像,立即感受其中的含义与情感。

惨淡月色中飞舞的群鸟、

空旷天地中一盏微微发亮的灯笼、

大雪纷飞中独立的一尊石雕,

这些背景画面传递出苍茫、悠远的时空感,凸显小石狮年代久远的特点,进一步展示小镇人们与它世代相依、风雨共渡而的情感积聚,让绘本故事具备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白底青叶菊花碗、

靛蓝白花的小衣衫、

铁烟杆、

竹椅子、

红字贴、

荷花灯、

纸鸢、

布鞋,

这些寻常百姓家的日常用具,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让读者倍感亲切。

一代代人捧过的瓷碗、坐过的竹椅、放过的纸鸢和荷花灯,都带着祖祖辈辈的生活印记、带着人们美好的回忆。

每一个意象的出现,都让情感汇集一份能量,当所有的意象从小石狮的脑海中喷涌而出,绘本的情感被不断推进,最后达到顶点,化作它眼角一滴悬而不落的泪水。

这些民间元素的运用,让绘本渲染上迷人的东方风韵,含而不露、影影绰绰,也让情感越发浓烈、深沉,引人遐思。

结语:

影视作品在拍摄过程中,需要画分镜头,这就让绘本本身就和”影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画面感的呈现,意象的表达、动态的考虑以及声效的合成等,都是绘本创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小石狮》是一本能动起来的绘本,也是一册具有鲜明传统特色的绘本,在讲述一个动人故事的同时,让读者得到美的享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石狮》:如何运用视听语言 让绘本“动”起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课堂上如何运用绘本?

课堂上如何运用绘本?

英语,学生,教师,故事,材料,研究,内容,能力,指导,兴趣,英语阅读,阅读能力,孩子,教学,本课,孩子们,课题研究,句型,方面,语言,课题,课堂教学,问题,学习英语,小学英语,让学生,单词,意义,读物,课题组

2020-05-18 #故事会

课堂上如何运用绘本?

课堂上如何运用绘本?

英语,学生,教师,故事,材料,研究,内容,能力,指导,兴趣,英语阅读,阅读能力,孩子,教学,本课,孩子们,课题研究,句型,方面,语言,课题,课堂教学,问题,学习英语,小学英语,让学生,单词,意义,读物,课题组

2020-08-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如何让绘本阅读融入到幼儿生活中

如何让绘本阅读融入到幼儿生活中

幼儿,数学,情境,绘本故事,经验,顺序,内容,图书,学会,情景,技能,数学知识,环境,现实生活,页码,分析,一幅画,教学中,运用于,左向右,小书虫,图册,书籍,价值,人物,动口,动物,图画书,学区,大班

2020-06-24 #短篇故事

如何让绘本阅读融入到幼儿生活中

如何让绘本阅读融入到幼儿生活中

幼儿,数学,情境,绘本故事,环境,经验,顺序,内容,图书,学会,情景,技能,数学知识,现实生活,页码,分析,一幅画,教学中,运用于,左向右,小书虫,图册,书籍,价值,人物,动口,动物,图画书,学区,大班

2020-06-24 #故事会

如何实现知识迁移——看两位同学如何提炼阅读文章并运用到写作中

如何实现知识迁移——看两位同学如何提炼阅读文章并运用到写作中

2012-01-04 #经典故事

《阳光灿烂的日子》视听语言分析

《阳光灿烂的日子》视听语言分析

马小军,音乐,影片,米兰,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颜色,影片中,导演,画中人,红色,绿色,革命,视听语言,光芒,头发,手段,段落,爱情,金色,阳光,黑白,表现了,乡村骑士,过度曝光,人物,写照,内心,电影,处女作

2011-06-18 #小故事

如何运用寓言故事写作

如何运用寓言故事写作

寓言 寓意 寓言故事 故事 人们 才能 教训 比喻 表现手法 莱辛 好的 体形 事物 作用 作文 作者 借人 勤练 同学们 和歌 学习网 情节 小道理 小学生 德国 广文 思想 枝蔓 效果 故事情节

2020-05-01 #长篇故事

如何运用寓言故事写作

如何运用寓言故事写作

寓言,寓意,寓言故事,故事,人们,才能,教训,比喻,表现手法,莱辛,好的,体形,事物,作用,作文,作者,借人,勤练,同学们,和歌,学习网,情节,小道理,小学生,德国,广文,思想,枝蔓,效果,故事情节

2020-05-0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