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起源

时间:2009-02-11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起源,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

提示:本文共有 19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起源,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许多动物也能够发出声音来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体人类才会把无意义的语言按照各种方式组合起来,成为有意义的语素,再把为数众多的语素按照各种方式组合成话语,用无穷变化的形式来表示变化无穷的意义。语言起源于从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而文字则是人类进人文明时期后才产生的。在没有创造出记录人类语言的各种工具之前,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是有声语言。但是,有声语言受到一定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此,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仅以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已不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交往活动的扩大,需要把语言记录下来,以传达给生活在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的人们,于是,记录语言的文字便应运而生了。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文明时期,而文字一经产生和应用,便对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56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绚丽多彩,无比丰富。我们在这里集中讨论的是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的传统。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有关汉字起源的文献记载,最早来自周秦的典籍.而且大都是传说,有的还带有神话色彩。从这些传说中我们可以窥见原始汉字发生的因由,以及由原始汉字向成熟的文字体系过渡的一些历史状况。在这些传说中,“结绳”说和“仓颉造字”说最值得注意。

汉字产生之前,中国古代曾有用实物记事的阶段。结绳和刻契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人们把结绳和文字联系在一起,是因为人类创造结绳记事的方法与发明文字的想法很一致,它使人类的思想内容、交往内容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激发人类发明文字的动因。结绳作为一种视觉的记事符号,在记事的数量和明确性上虽然极为寥寥,但它却是一种了不起的尝试。因为到了结绳的时代,文字产生的主观要求便已经具备了。在有关创造汉字的传说中,仓颉造字说是一种极有研究价值的传说。这个传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文献里。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说:“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领,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古人靠辨别各种足迹得到鸟兽活动的信息,避猛兽而猎获食物。于是,人们逐渐懂得,不同的图像纹路可以标示不同的事物与意义。因此从鸟兽足迹的辨析而得到图画与象形文字的启发,应该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最初的国家管理活动也促使了文字的产生,因为政事往来需要用文字来记录和传达信息。因此,汉字形成过程中,与文字有密切关系的巫史应是起了主要的作用。而仓颇作为一名史官正是因为集中使用了文字而摸着了它的规律从而成为了整理文字的专家。

传说毕竟不是确凿的史料,今天所能见到的最古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考古研究证明,商代的文字已经是很成熟的文字了。因此,最初产生文字的时代必然远在商代以前,即夏代或更早的年代里.估计距今应当在四五千年以上,亦即是说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看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常常绘以各种图案形花纹,其中有人物和鸟兽鱼蛇等动物形象,线条刚劲有力,色泽协调匀称。这些图画在当时多是作为装饰艺术形式出现的,旨在增强陶器的美观,但它很可能也是后来汉字产生的基础或条件。继仰韶文化以后,分布在山东中部丘陵地带和徐淮平原等地区的大坟口文化,发现十多个较为原始的陶器图案与符号,而在属于大坟口文化晚期的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灰陶缸上,更是发现有四个同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画符号。

从已经辨识出来的甲骨文字来看,很明显汉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来的。即由图画而变为笔画简单的文字,再由笔画简单的文字进一步创制了大量新的文字。保存在商周时代甲骨、金文中的比较古老的象形字,它们的形体与原始图画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些文字按照物体描绘而成,既无点画的姿态,也不受笔画的限制。当然,文字是代表语言中词的成分出现的,与陶器图案花纹已有本质的不同。它反映在人的感官中,不单纯是一个孤立的图像花纹.而是它所包涵着的客观事物的意义。早期汉字是采用按物绘形的方法进行创造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汉字的作用范围和利用率也不断扩大和提高,因而又逐渐脱去图画的形象而变作简易的符号。

象形字是汉字的骨干,其它结构的汉字,皆由它所组成。所以古代的文字学家把它称为“文”,利用各个象形符号,或据其形,或据其音,通过种种技巧拼制成意义更加繁复的复体字,这就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古人将这种拼合而成的形体称作“字”,字即子的意思。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字”一词的来源即本于这种关系。 所以,由图画传递信息到产生图画文字,再由图画文字转变为约定符号以至记词字符,这个漫长的过程就是文字起源过程。当汉字由零散的、个别的字符逐渐积累而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再通过人为的规范,就成为一种文字体系。而100多年前发现的小电殷墟甲骨文已是能够完整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起源”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语言与文字的起源

中国语言与文字的起源

易象,抽象思维,夫妻,语言,口形,对方,象形,祖先,声音,父母,间隙,人类,丈夫,儿子,妻子,目标,行为,距离,都会,文字,形态,沟通交流,时候,起源,语言文字,起点,隐私权,阴气,思维方式,转化为

2014-03-23 #故事会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金文 籀文 篆文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金文 籀文 篆文

金文,篆文,文字,甲骨文,六国古文,结构,字体,铜器,大篆,变化,后世,小篆,线条,应用,偏旁,历史,古文字,字数,定语,弧形,战国,汉字,秦国,秦篆,符号,笔道,粗细,规则化,谓语,铭文

2013-02-10 #长篇故事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甲骨文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甲骨文

甲骨文,文字,汉字,甲骨,变化,发展,字形,字体,汉语,语言,还可以,成分,表意,殷虚,小槽,历史,人们,功能,兽骨,占卜者,因素,吉凶,形体,形声字,特征,灵魂,祖先,结构,裂纹,阶段

2019-11-05 #小故事

中外文明交流史:中国古代对印度语言文字的认识

中外文明交流史:中国古代对印度语言文字的认识

印度,中国,梵汉,苍颉,四书,天竺,梵文,竺法兰,佛教,书体,兼通,差别,婆罗门,汉语,汉人,陶弘景,鸠摩罗什,中国人,书法,人为,僧人,佛经,功德,华人,天书,所得,文字,文章,语言,特点

2015-04-26 #经典故事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汉字的规范化包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演变历程——汉字的规范化包

汉字,汉语,形声字,发展,文字,形体,偏旁,方音,结构,语言,作用,字体,意义,新字,词汇,象形,阶段,音节,表意,上许,一面,世界,优点,历史,和声,声符,字义,形声,形态,成分

2018-07-03 #小故事

2020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全国专用全辑—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知识

2020高考语文精准刷题3读+3练全国专用全辑—语言文字运用+古代文化知识

匠人,游客,中国,精神,零距离,安本,活动,博士,形式,技艺,长官,世界各地,工匠,连贯,匠心,县官,古人,多指,工艺,意思,示例,终极目标,麦草,各班,孟子,牛耕图,经济全球化,天子,高牙,世界

2009-10-06 #故事大全

语言文字的发展经历是啥?作业帮

语言文字的发展经历是啥?作业帮

汉字,民族,问题,起源,中华民族,学术界,地点,历史背景,品质,古文字,时间,文化背景,技术,文化,文字,背景,研究,不接受,新理论,西方学者,走新路,专家,偏见,作者,人类文明,内容,发明人,圈套,地理,太极

2020-06-24 #短篇故事

中华汉字趣味故事彩色图文版:吴波 : 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 :汉语 少数民族 :浙

中华汉字趣味故事彩色图文版:吴波 : 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 :汉语 少数民族 :浙

文字,八卦,汉字,符号,结绳记事,形式,代表,信息,学者,大禹,甲骨文,绳结,伏羲氏,伏羲,历史,和记,圣人,少数民族,数字,数目,来源,结绳,记忆,语言,表意,辅助,汉字的起源,考古发掘,吴波,洛书

2012-01-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