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李白轶事50字

时间:2008-10-08 00:15:00

相关推荐

李白轶事50字

李白资料四:诗仙李白逸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 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 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 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 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 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 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 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 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书这样的: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 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 得了很大成就。这就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 李白晚年,政治上很不得志,他怀着愁闷的心情往返于宣城、南陵、歙县(在安徽省)、采石等地,写诗饮酒、漫游 名山大川。 一天清晨,李白象往日一样,在歙县城街头的一家酒店买酒,忽听隔壁的柴草行里有人在问话:“老人家,你这么一 大把年纪,怎么能挑这么多柴草,你家住哪?” 李白听了,不觉一惊。这是谁?竟随口吟出这样动人的诗句!他问酒保,酒保告诉他:这是一位叫许宣平的老翁,他 恨透了官府,看穿了世俗,隐居深山,但谁也不知道他住在 哪座山里。最近,他常到这一带来游历,每天天一亮,就见 他挑柴进镇,柴担上挂着花瓢和曲竹杖。卖掉柴就打酒喝, 喝醉了就吟诗,一路走一路吟,过路的人还以为他是疯子哩。 李白暗想:这不是和自己一样的“诗狂”吗?他马上转身出门,只见那老翁上了街头的小桥,虽然步履艰难,但李白无 论怎么赶也赶不上。 追上小桥,穿过竹林,绕过江汊(河流的分岔),李白累得气喘吁吁,腰酸腿痛,定神一看,老翁早已无影无踪了。 李白顿足长叹,“莫不是我真的遇上了仙人!” 那天夜里,李白怎么也睡不着,回想起自己大半辈子除了杜甫之外,还没结识到几个真正的诗友。没想到今天竟遇上 这样一个诗仙,可不能错过机会,一定要找到他! 第二天,李白在柴草行门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也不见老翁踪迹。 第五天一早,李白背起酒壶,带着干粮上路了。他下了最大的决心,找不到老翁,就是死也要死在这儿的山林里。 翻过座座开满野花的山冈,趟过道道湍急的溪流,拨开丛丛荆棘,整整一个多月,还是没见老翁的影子。李白有点泄 气了。正在这时候,他回想起少年时碰到的那位用铁杵磨针 的婆婆,婆婆说得好:“只要有决心,铁杵磨成针。”要想找 到老翁,就看自己有没有毅力啦。想到这里,李白紧紧腰带, 咬咬牙,又往前走。累了,趴在岩石上睡一会;饿了,摘一 把野果充饥;酒瘾上来,就捧着酒壶美美地喝上一口。 这天黄昏,晚霞把天空染得通红通红,清泉与翠竹互为衬托,显得分外秀丽。李白一心惦念着老翁,哪顾得欣赏景色。 他拖着疲惫的身子,一瘸一拐地来到黄山附近的紫阳山下。 转过山口,只见前面立着一块巨石,上面似乎还刻着字。李 白忘记了疲劳,一头扑上去,仔细辨认起来,哦,原来是一 连读三遍,李白失声叫道:“妙哉!妙哉!真是仙人之声哪!”心想:见到老翁,一定得拜他三拜,好好请教请教。 虽说自己也跟诗打了几十年交道,但这散发着野花香味的诗 还真是头回领略哩。 他回转身,看见崖石边的平地上摊着一堆稻谷,看来,准是许宣平老翁晒的。李白索性往边上一蹲,一边欣赏山中的 景致,一边等老翁来收谷。 天黑了,李白忽听到山下传来阵阵击水声,循声望去,只见山下的小河对岸划来一只小船,一位须发飘飘的老人立在 船头弄桨。李白上前询问道:“老人家,请问,许宣平老翁 家在何处?” 原来这老人正是李白要找的许宣平老翁,上 次他见李白身穿御赐锦袍,以为又是官家派来找他去做官 的,所以再也不愿去歙县城了。没料到,此人竟跟踪而来。这时,老人瞟了李白一眼,随手指指船篱,漫不经心地答道: “门口一杆竹,便是许翁家!” 李白抬眼望了望郁郁葱葱的山峦,又问:“处处皆青竹,何处去找寻?” 老人一听,双手一拱:“哎呀,你是当今的诗仙!我算什么,不过是诗海里的一滴水罢了。你这大海怎么来向一滴水 求教,实在不敢当,不敢当!”说完,撑起船就要往回走。 李白一把拉住老翁的衣袖,苦苦哀求道:“老人家,三个月了,我风风雨雨到处找你,好不容易见到了老师,难道就 这样打发我回去不成!” 李白真挚的话语打动了老人的心。两人对视了好久,老人猛地拉住李白,跳上了小船。 从此,无论在漫天的朝霞里,还是在落日的余辉中,人们经常看到李白和这位老人,坐在溪水边的大青石上饮酒吟 诗。那朗朗的笑声,和飞瀑的喧哗声汇成一片,随溪水一起 送到百里千里之外? 至今,许多游人一到黄山,总爱顺着淙淙的溪水,去追寻李白的游踪。 看见了吗?过虎头岩,在鸣弦泉下,有一块刻着“醉石”二字的巨石,传说,当年李白和老人就在这里欣赏山景,饮 酒吟诗。他们经常用旁边的泉水来洗酒杯,所以这泉就叫“洗 南京夫子庙前,有一座文德桥。听老辈人说,每逢冬月十五月亮当头的时候,站在桥头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 子刚好分成两半:桥这边半个,桥那边半个。 圆圆的月亮 影子,为什么会分成两半呢?这里有段故事。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 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 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 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 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 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 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 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 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 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 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有一年,冬天刚到,寒气袭人。住在采石矶的李白,常到街头的一家酒店里买酒喝。这店是一个姓鲁的财主家开的, 人们都叫他鲁老板。别看这鲁老板表面对人和颜悦色,骨子 里才狠哩!他家用的几个酒保(酒店中的伙计)个个累得弯 腰驼背,到头来,都被他踢出门外。 这天,李白又走进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鲁老板捻着胡子,眯着眼,笑呵呵地打量着李白,心想,这个穷写诗的离开京 都几年了,带来的钱兴许花得差不多了。记得,李白头次进 店,他笑脸相迎,以后常来常往,他估计也榨不出多少油水, 脸色就一次比一次难看。他暗示小酒保 别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热情为李白斟酒:临走,还把上等美酒给李白灌上一大壶。这回,说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 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边,弦外有音地说:“小店屋檐太低, 酒池太浅,经不住翰林(唐初设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学上有 才能的人,为朝廷服务。)这样的大酒壶呵!” 李白明知上回给的钱还够买几次酒,现在看鲁老板这副模样,不愿同他争辩,就从怀里取出最后一锭银子往柜台上一 扔,“啪”!震得鲁老板两眼发花,满面乌云立时消散,浮出 一片笑容:“有眼不识江底浅,没想到李翰林还有这么多酒 李白一挥袖子:“算了,别找了,下次再来!”鲁老板两眼眯成一道缝,一个劲地连说:“是,是!” 第二天黄昏,李白又来了,酒保又为他满满灌上一壶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鲁老板很不耐烦,他算算 李白丢下的银子,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语支 开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壶里兑水。 李白喝了几口,觉得味道不浓,也没说什么。以后每次来,鲁老板总装得特别热情,亲自为李白灌酒,暗地里却把水多 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无其事。后来鲁老板干脆给李 白灌上满满一壶凉水。李白还以为是酒,高高兴兴地回到船 上,拎起酒壶往杯子里倒,一闻,味道不对;喝一口,“呸” 地吐了出来!一看,才知是又浊又浑的江水。他气坏了,想 找店主论理去。又一想,和这种人没讲头!可是采石矶一带 就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爷面前, 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况对这样一个前(钱)心贴后心 的小人呢! 更深夜静,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稳;想写点诗,写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壶下肚,他便暂时忘记 愁苦;把雾蒙蒙的世界,看个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这满 目凄凉的采石矶头,连唯一能使他解闷的酒都没有了!“李 白斗酒诗百篇”,没有酒,就写不出诗。他叹了口气,静听 有一天,他在江岸徘徊,路过一间茅舍,一位两鬓全白的老人家,朝他点头微笑,热情地请他到屋里坐。一进门,老 人朝着李白便拜:“感谢救命大恩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流 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名 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於他对儿子起名慎重,越 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 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母亲想了好 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 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著念著,忽然心想这句诗 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 10 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李白初到长安,遇到秘书监贺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难》一篇呈上,贺知章边读边点头,一遍未完,已称叹数次,最 后,他翘起大姆指向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仙人啊!」 立刻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呼唤店家换来美酒,与李白倾杯 尽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贺知章的赞语具体 化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贺知章是文坛 元老,《蜀道难》得到他如此推许,所以,不久之后,这首 诗连同「谪仙」的名号就传遍天下。 唐人李绰《尚书故实》 记载贞元年间有一个叫陆畅的诗人,为了报答西川节度使韦 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赠,首句日:「蜀道 易,易於履平地。」韦皋大喜,赠罗八百匹。但事实上此句 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较之太白「蜀道之难难於 上青天」原句,相差甚远!更遑论实际上蜀道著实不易行走。 因为其平淡无奇,《蜀道易》全诗未能流传下来,这一句还 是靠李绰的记载才得以幸存。 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天才横溢,名闻天下。又记载李白嗜酒, 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人议事, 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除了高力士脱 11 靴,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於 嫔数十人侍立在旁,各执笔呵之,李白再取笔书写,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 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 钩。]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 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李白与杜甫二人诗风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样,但是却结为知心好友。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总计有十四首之多,可见他 们二人交情之深厚。李白才气高,作起诗来如长江大河,一 千里;杜甫却属於苦吟一派,总要斟酌再三,才能定稿。所以传说李白曾写诗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诗辛苦。诗作如下: 天宝初年,正闲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书。原来,由於玉真公主、贺知章等的推荐,连当今皇上李 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诗名!李白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大展宏图 的时机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12 匆匆安顿好一双儿女,便束装进京了。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特命以七宝床赐食, 并且亲手为他调羹,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 道义,何以得此!」其宠遇之厚,世所稀见。从此,李白就 待诏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为朝廷润色鸿业,点缀太平, 偶尔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 助兴。李白渐渐地对这种文学侍从的生活感到厌倦,於是经 常沉饮酒肆,后来乾脆兴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 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八仙」之游,纵酒狂饮, 喝醉了就卧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杜甫曾 写过一首《饮中八仙歌》,描述八人不同的醉态,其对李白 的描写是: 这一日,李白又醉卧市上,忽觉冷水沃面,睁眼一看,宫中乐师李龟年正手持金花笺站在面前。原来,当时正值牡丹 盛开,宫中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玄宗亲命移植的红、紫、浅 红、通白四出自:WwW.zaiDian.com 在点网:李白轶事50 色牡丹也次第开放了。玄宗与杨妃前往赏花,李龟年照例率领著梨园弟子上前歌唱助兴,谁知玄宗却说:「赏名花,对 妃子,焉用旧乐词为?」於是便命李龟年持金笺宣赐李白, 要他立进《清平调》词三章。李白欣然承旨,尽管醉意未消, 还是援笔立就: 13 三诗皆既咏牡丹,又赞杨妃,却没想到也因这三首诗而得罪了杨贵妃。据说玄宗好几次想给李白封官,还曾经答应给 他做中书舍人,皆因杨贵妃的阻挠而作罢。 原来,李白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为李白脱靴为耻的高力士却故意在杨贵妃 面前歪曲说:「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因为赵飞燕是 个出身微贱,得势后又骄纵放荡,最后被废自杀的女人,虽 然贵为汉成帝的皇后,名声实在太差,因此,当杨贵妃知道 李白竟把自己比做这样的女子后,十分生气,也就多方阻挠 李白的做官机会。不过,对於这段故事,后人多持怀疑的态 天宝三载(七四四),李白被赐金放归,结束他的文学侍从生涯。但是那三章《清平调》以及围绕著这三首诗的传奇 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历代文人歌咏黄鹤楼的诗篇,最著名的当数唐朝崔颢那首七律《黄鹤楼》。因为有了这首诗,诗仙李白也不得不感叹 「眼前有景道不得」,所以,在《李太白全集》中,我们是 找不到登临黄鹤楼的诗篇的。李白倒写过「捶碎黄鹤楼」的 诗句,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风波。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 李白在长流夜郎的途中遇赦返回,到江夏时遇到当时任南陵 县令的故人韦冰,两人对饮叙旧。诗人有满腹心事,於是即 14 席写下了著名的长篇政治抒情诗《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 的「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二句,简 直令人匪夷所思,李白也因此被目为狂人,有些人还写诗文 来讥笑他。为此,李白又写了《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 黄鹤楼》一诗:在这首诗中,李白用诙谐的笔调向丁十八「陪 罪」:你怪我惊动你的「逸兴」,作诗问罪,可是黄鹤楼已经 被我捶碎,黄鹤仙人也无处栖止了。好在黄鹤可以上天向玉 帝诉告,玉帝会放黄鹤归来,黄鹤楼也会重建起来的。至於 我,只有等酒醒了再来陪你同游。 虽有人不信此诗是李白所作,但李白「捶碎黄鹤楼」的故事却已不胫而走。宋代有个和尚曾用此事戏作一偈曰:「一 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显题 诗在上头。」另一个和尚觉得此偈还不足以写出太白风韵, 又把后两句改为:「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明 代解缙作《吊太白》诗也有「也曾捶碎黄鹤楼,也曾倒却鹦 鹉洲」之句,足见此诗影响之大。不过,这些人都只是将这 看作李白的风流故事,却很少想到诗人胸中的愤郁,真是李 白的不幸! 李白虽因服气崔颢作品而搁笔,未写出登黄鹤楼的诗,但他心中总觉若有所失。他眺望著江心的鹦鹉洲,心生一念: 我何不效学崔颢,也作一首这种格调的诗呢?於是,题为《鹦 15 鹉洲》的七律就这样诞生了: 但这样的诗,显然还无法与《黄鹤楼》相比。直到他到了金陵,登上凤凰台,面对滔滔东流的长江水,有感於六朝的 兴废和国运的衰落,才触发灵感,写出那首气象格律皆堪与 《黄鹤楼》相匹敌的《登金陵凤凰台》: 这首诗与《黄鹤楼》都称得上是盛唐七律佳作,但因崔作在前,李白拟作在后,后人议论纷纷,崔颢和《黄鹤楼》的 名气也就被越抬越高。 其实,崔颢《黄鹤楼》的风格是模仿沈佺期的《龙池篇》。而且,崔颢先已仿效作过一首《雁门胡人歌》。但《龙池篇》 和《雁门胡人歌》皆未著称於世,《黄鹤楼》却被后人推为 唐人七律压卷,这与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 头」的传说不能说没有关系。 据史料记载,唐朝大诗人李白还是一位着手于训养禽鸟的高手。 李白20岁左右时,曾一度隐居在四川成都附近的青城山。 他在山中除读书,练剑之外,就是精心驯养一大群禽鸟。他 在他后来所作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说:“养奇禽千 计,呼皆就掌取食,了无惊猜,可见他饲养的禽鸟不仅数量 惊人,而且他能令禽鸟听从他的号令在他的掌中取食,说明 他的驯养禽鸟的技术是相当高超的。当地刺史知道这件事后 16 很感举,曾到山上拜访李白并以李白“身怀道术”为名向朝延 举荐了他。可是李白不愿作唐明皇李隆基的御用“法师”,不 屑以此为进身之阶,终于没有应召。 李白喜养禽鸟终生不倦。即使他在政治上失意,到处漂泊之时,也乐此不疲,黄山隐士胡公养有一对白鹇,是由家鸡 孵化,从小饲养长大的,十分驯服。李白在青城山时曾养过 此鸟,但因此鸟野性较强而没有驯养成功。所以他对胡公的 白鹇掩饰不住钟爱之情,表示了君子要夺人所好之意。胡公 欣然答应奉送双鹇,但要求“谪仙人”亲笔题诗一首,李白欣 喜若狂,马上写了带有序文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王言律 诗一首,并在序文中透露了他热衷此道的心情:“此鸟耿介, 一诗,闻之欣然。适合宿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在诗中他以白鹇与白壁相提并论,以白锦喻白鹇毛色之美, 表达出自己得到珍禽后的欣喜之情。 李白对驯养禽鸟的浓厚兴趣,折射出他热爱生命、崇尚自然的积极的人生观。 唐天宝末年,李白漫游到南陵、宣城,曾在泾县桃花潭受到隐士汪伦的盛情款待,对此李白还留下诗作,写了两首《过 汪氏别业》五言古风(见《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三)。诗里 对主人别墅幽雅,美丽的自然景色,以及主客间酒酣耳热之 17 际的尽情歌舞,都作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致的刻画。 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抒发情怀、脍炙人口的《赠汪伦》,被后人广为传 诵,短短四句,充分表述了诗人和汪伦的深情厚意,成为友 人相送的绝唱。 汪伦是什么样的人呢?据清嘉庆年间编纂的《泾县志》记载,汪伦是住在桃花潭岸边的隐士,是个不图仕途的知识分 汪伦得知李白东游至宣城,因久慕李白诗名而修书“骗”他来作客,这个趣闻佳话不光是当地老少皆知,在清人袁枚 的《随园诗话》(卷六《补遗》第十一)中也曾有记载: 时汪伦者,泾川豪士也,闻李白将至,修书迎之。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 店。”李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 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大笑。款留数 然李白那豪放的性格中,有时也未免怀有些许妒忌之心。18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 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还,在江 夏(今武汉市武昌)逗留的日子里,登上屹立于蛇山的黄鹤 楼,面对滔滔江水,诗兴大发,欲题诗于上,猛见崔颢的《黄 鹤楼》诗赫然在目: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想题诗的李白,观此诗 后不敢题了,遂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但太白对崔颢诗又服又不服,至南京乃作《登金 陵凤凰台》,欲与崔颢的《黄鹤楼》较胜负: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凤台山。此事在《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有载:“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 诗。”在计有功的《唐诗记事卷二十一》亦载:“世传太白云: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 以较胜负。” 可是经李白与崔颢一决高下的举动,却愈增崔颢此诗的知名度,被人推崇。宋人严羽《沧浪诗话》云:唐人七律诗, 19 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后人的评价也随之而起,生活在宋元之际的方回在《瀛奎律髓》云李诗与崔诗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但清人纪 昀却不同意方回之说,直抒己见云:“气魄远逊崔诗,云未 易甲乙,误也。”吴昌祺《唐诗解》评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云:“起句失利,岂能比肩《黄鹤》?” 看来李白大可不必 与崔颢较劲,有道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为人处事,何必 时时处处争第一呢。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感情强烈奔放,想像奇伟丰富,语言清新 流畅。风格雄健,可称为屈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 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于他对儿子起名慎重, 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 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 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20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果然儿子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着念着,忽然心想这句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 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 雪。于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白。 李白初到长安,遇到秘书监贺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难》一篇呈上,贺知章边读边点头,一遍未完,已称叹数次,最 后,他翘起大姆指向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仙人啊!” 立刻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呼唤店家换来美酒,与李白倾杯 尽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贺知章的赞语具体 化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贺知章是文坛元 老,《蜀道难》得到他如此推许,所以,不久之后,这首诗 连同“谪仙”的名号就传遍天下。 唐人李绰《尚书故实》记载贞元年间有一个叫陆畅的诗人,为了报答西川节度使韦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 一首相赠,首句日:“蜀道易,易于履平地。”韦皋大喜,赠 罗八百匹。但事实上此句以“易于履平地”喻“蜀道易”,较之 太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原句,相差甚远!更遑论实际上 蜀道着实不易行走。因为其平淡无奇,《蜀道易》全诗未能 21 流传下来,这一句还是靠李绰的记载才得以幸存。 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天才横溢,名闻天下。又记载李白嗜酒, 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人议事, 也多半不出李白所论,所以时人称之为醉圣。 除了高力士脱靴,杨国忠磨墨的有名传说外,天宝遗事亦有记载李白曾于便殿为明皇撰昭告,时十月大寒,笔冻莫 能书写,明皇命妃嫔数十人侍立在旁,各执笔呵之,李白再 取笔书写,可见他颇受皇帝宠信。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龟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龟,以何物为钩线?”李 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 为钩。”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 丈夫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李白与杜甫二人诗风不同,性情也很不一样,但是却结为知心好友。杜甫赠送给李白的诗总计有十四首之多,可见 他们二人交情之深厚。李白才气高,作起诗来如长江大河, 一泻千里;杜甫却属于苦吟一派,总要斟酌再叁,才能定稿。 所以传说李白曾写诗一首嘲笑杜甫的作诗辛苦。 22 天宝初年,正闲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征召文书。原来,由于玉真公主、贺知章等的推荐,连当今皇上李 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诗名!李白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大展宏图 的时机到了,他高吟着“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匆匆安顿好一双儿女,便束装进京了。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特命以七宝床赐食, 并且亲手为他调羹,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 道义,何以得此!”其宠遇之厚,世所稀见。从此,李白就 待诏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为朝廷润色鸿业,点缀太平, 偶尔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 助兴。 李白渐渐地对这种文学侍从的生活感到厌倦,于是经常沉饮酒肆,后来乾脆兴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宗 之、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八仙”之游,纵酒狂饮,喝醉 了就卧于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 这一日,李白又醉卧市上,忽觉冷水沃面,睁眼一看,宫中乐师李龟年正手持金花笺站在面前。原来,当时正值牡丹 盛开,宫中兴庆池东沉香亭前,玄宗亲命移植的红、紫、浅 红、通白四色牡丹也次第开放了。玄宗与杨妃前往赏花,李 龟年照例率领着梨园弟子上前歌唱助兴,谁知玄宗却说:“赏 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于是便命李龟年持金笺宣 23 赐李白,要他立进《清平调》词叁章。 叁诗皆既咏牡丹,又赞杨妃,却没想到也因这叁首诗而得罪了杨贵妃。据说玄宗好几次想给李白封官,还曾经答应 给他做中书舍人,皆因杨贵妃的阻挠而作罢。 原来,李白用“可怜飞燕倚新妆”来衬托、赞美杨贵妃的美貌,而以在御前为李白脱靴为耻的高力士却故意在杨贵妃 面前歪曲说:“以飞燕指妃子,是贱之甚矣!”因为赵飞燕是 个出身微贱,得势后又骄纵放荡,最后被废自杀的女人,虽 然贵为汉成帝的皇后,名声实在太差,因此,当杨贵妃知道 李白竟把自己比做这样的女子后,十分生气,也就多方阻挠 李白的做官机会。不过,对于这段故事,后人多持怀疑的态 天宝叁载(七四四年),李白被赐金放归,结束他的文学侍从生涯。但是那叁章《清平调》以及围绕着这叁首诗的传 奇故事,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历代文人歌咏黄鹤楼的诗篇,最着名的当数唐朝崔颢那首七律《黄鹤楼》。因为有了这首诗,诗仙李白也不得不感 叹“眼前有景道不得”,所以,在《李太白全集》中,我们是 找不到登临黄鹤楼的诗篇的。李白倒写过“捶碎黄鹤楼”的诗 句,为此还引起了一场风波。 肃宗乾元二年“七五九”,李白在长流夜郎的途中遇赦返24 回,到江夏时遇到当时任南陵县令的故人韦冰,两人对饮叙 旧。诗人有满腹心事,于是即席写下了着名的长篇政治抒情 诗《江夏赠韦南陵冰》。诗中的“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 为吾倒却鹦鹉洲”二句,简直令人匪夷所思,李白也因此被 目为狂人,有些人还写诗文来讥笑他。为此,李白又写了《醉 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黄鹤楼》一诗。 在这首诗中,李白用诙谐的笔调向丁十八“陪罪”:你怪我惊动你的“逸兴”,作诗问罪,可是黄鹤楼已经被我捶碎, 黄鹤仙人也无处栖止了。好在黄鹤可以上天向玉帝诉告,玉 帝会放黄鹤归来,黄鹤楼也会重建起来的。至于我,只有等 酒醒了再来陪你同游。 虽有人不信此诗是李白所作,但李白“捶碎黄鹤楼”的故事却已不胫而走。宋代有个和尚曾用此事戏作一偈曰:“一拳 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显题诗 在上头。”另一个和尚觉得此偈还不足以写出太白风韵,又 把后两句改为:“有意气时消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明代 解缙作《吊太白》诗也有“也曾捶碎黄鹤楼,也曾倒却鹦鹉 洲”之句,足见此诗影响之大。不过,这些人都只是将这看 作李白的风流故事,却很少想到诗人胸中的愤郁,真是李白 的不幸! 李白虽因服气崔颢作品而搁笔,未写出登黄鹤楼的诗,25 但他心中总觉若有所失。他眺望着江心的鹦鹉洲,心生一念: 我何不效学崔颢,也作一首这种格调的诗呢?于是,题为《鹦 鹉洲》的七律就这样诞生了。 但这样的诗,显然还无法与《黄鹤楼》相比。直到他到了金陵,登上凤凰台,面对滔滔东流的长江水,有感于六朝 的兴废和国运的衰落,才触发灵感,写出那首气象格律皆堪 与《黄鹤楼》相匹敌的《登金陵凤凰台》。 这首诗与《黄鹤楼》都称得上是盛唐七律佳作,但因崔作在前,李白拟作在后,后人议论纷纷,崔颢和《黄鹤楼》 的名气也就被越抬越高。 其实,崔颢《黄鹤楼》的风格是模仿沉佺期的《龙池篇》。而且,崔颢先已仿效作过一首《雁门胡人歌》。但《龙池篇》 和《雁门胡人歌》皆未着称于世,《黄鹤楼》却被后人推为 唐人七律压卷,这与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 头”的传说不能说没有关系。 唐朝的着名的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去街上闲逛。一天,李白有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 看看,不知不觉到了河边。和暖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 摇摆的鲜花绿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 天呆在家里那多没意思啊!” 26 李白走着走着,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老奶奶正在专心致志地磨着一根铁棒。李白好奇地走 过去问:“老奶奶,您在干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绣 花针。”老奶奶抬起头,对李白慈祥地笑了笑,又低下头继 老奶奶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那铁棒为什么不能磨成针呢?” 老奶奶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学习也很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史的诗仙。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绵州人。他的诗歌想像奇伟丰富,感情强烈奔放,语言清新流畅。风格雄健,是为屈 原以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一、仙人下凡27 传说李白他母亲梦见太白金星落入怀中而生,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长大后的李白也确有几分“仙气”,他漫游天下, 学道学剑,好酒任侠,笑傲王侯。他的诗,想象力“欲上青 天揽明月”,气势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无人能及。李白在 当朝就享有“谪仙”的美名,后来更被人们尊为“诗中之仙”。 据说李白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诗经》。他父亲很高兴,认为儿子长大后可能成为有名的诗人,就想为李白取一个好 名字.以免后人笑自己没有学问。由於他对儿子起 名慎重,越慎重就越想不出来。直到儿子七岁,还没想好合适的名宇。 那年春天,李白的父亲对妻儿说:「我想写一首春日绝句,只写两句,你母子一人给我添一句,凑合凑合。一句是『春 风送暖百花开』,一句是『迎春绽金它先来』。」 母亲想了 好一阵子,说:「火烧杏林红霞落。」 李白等母亲说罢,不加思索地向院中盛开的李树一指,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 父亲一听,拍手叫好,儿子 果然有诗才。他越念心里越喜欢,念著念著,忽然心想这句 诗的开头一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用得真 好,正说出一树李花圣洁如雪。於是,他就给儿子起名叫李 三、梦笔生花28 据天宝遗事记载,李白年少之时,曾梦见自己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来果然天才横溢,名闻天下。又记载李白嗜酒, 不拘小节,但沉酣中所撰写之文章,未曾错误;与 传说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向中途不念了。有一天,在路上看见一位老大娘磨铁棒,说要把它磨成针。李白因此受 感动,从此奋发学习,终于取得了很大成就。这就是“铁杵 磨成针”的故事。 据说李白曾在开元年间谒当时宰相,署名海上钓鳌客李白。宰相问他:[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李 白回答:[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 钩。]宰相再问:[以何物为饵?]李白回答:[以天下无义丈夫 为饵。]果然气势不凡。 李白初到长安,遇到秘书监贺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难》一篇呈上,贺知章边读边点头,一遍未完,已称叹数次,最 后,他翘起大姆指向李白说:「先生,您真是天上谪 仙人啊!」立刻解下身上佩带的金龟,呼唤店家换来美酒,与李白倾杯尽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贺知章 的赞语具体化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贺 29 知章是文坛元老,《蜀道难》得到他如此推许,所以,不久 之后,这首诗连同「谪仙」的名号就传遍天下。 渤海国大可毒书达唐朝官家。自你占了高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侵犯吾界,想出自宫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 官来讲,可将高丽一百七十六城,让与俺国,俺有好物事相 送。大白山之芜,南海之昆布,栅城之鼓,扶件之鹿,郭颌 之梨,你官家都有分。若还不肯,俺起兵来厮杀,且看那家胜败! 天宝初年,正闲居南陵的李白忽然接到了朝廷的徵召文书。原来,由於玉真公主、贺知章等的推荐,连当今皇上李 隆基也知道了他的诗名!李白喜出望外,觉得自己大展宏图 的时机到了,他高吟著「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匆匆安顿好一双儿女,便束装进京了。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他。李白「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若悬河,笔不停辍」,玄宗大为叹赏,特命以七宝床赐食, 并且亲手为他调羹,对他说:「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 30 道义,何以得此!」其宠遇之厚,世所稀见。从此,李白就 待诏翰林院,用他那支生花妙笔为朝廷润色鸿业,点缀太平, 偶尔也代草王言,但更多的是在宫中侍宴时吟诗作赋,佐酒 助兴。 李白渐渐地对这种文学侍从的生活感到厌倦,於是经常沉饮酒肆,后来乾脆兴贺知章、汝阳王李璡、李适之、崔宗之、 苏晋、张旭、焦遂等结为「八仙」之游,纵酒狂饮,喝醉了 就卧於市上酒家,常常害得内侍们四处寻找。杜甫曾写过一 首《饮中八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李白轶事50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仙 剑仙李白轶事

诗仙 剑仙李白轶事

李白,唐玄宗,杨国忠,高力士,权贵,皇帝,安禄山,杨贵妃,侠客,剑术,少年,宰相,唐玄,唐肃宗,李慕白,曾参,李璘,杨国,杨玉环,毛遂,王李,郭子仪,翰林学士,堕井,走天涯,龙泉宝剑,历史,剑圣,关系,可见一斑

2015-05-23

李白轶事:他不仅是诗仙 还是书法家

李白轶事:他不仅是诗仙 还是书法家

李白,司马承祯,上阳台帖,书法家,轶事,诗仙,题跋,元丹丘,张晏,张伯驹,王屋山,墨迹,内府,公元,古文,太白,所作,行书,蜀中,道友,阳台,阳台宫,丹饵,其法,刘有定,危素,唐孟,周星莲,唐开元,唐玄

2013-08-05

世间奇男子 诗仙李白的趣闻轶事

世间奇男子 诗仙李白的趣闻轶事

李白,李父,李花,贺知章,作诗,一树,杜甫,谪仙人,小李,诗仙李白,李白与杜甫,其诗,大诗,曾为,李母,李白成,李白能,白若,王定保,诗才,高气傲,一职,名篇,佳作,人品,事权,七言绝句,五代十国,体裁,人生

2010-12-20

文人轶事: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

文人轶事: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

李白,孟浩然,诗人,赠孟浩然,孟浩,一生,襄阳,诗名,诗歌,杜甫,黄鹤楼,史家之,前辈,广陵,北湖亭,孟山,次相,轩冕,东下,山水之间,企鹅,习性,主导,中华文化,人品,入仕,伪作,四川,好友,少少

20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