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济公传说

时间:2008-08-31

济公的故事有什么收获

提示:本文共有 66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4 分钟。

1、历史研究价值。济公传说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印刻着特定历史的印迹。抢救、发掘、保护济公传说,可以窥见济公传说所蕴含的时代特征,了解当时的历史风貌,探究某一历史阶段的风土人情,以史为鉴,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2、文化审美价值。济公传说,已经成为文学艺术的生动素材。抢救、发掘、保护济公传说,对丰富和完善民族民间文学,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济公戴破帽,穿破衣,手持破芭蕉扇,却具有无我利他的美好心灵。在中国审美文化史上,这是以丑为美、似邪而正的典型,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3、道德教育价值。八百多年来,济公传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深深印刻在天台当地、乃至全国人民的心里,对天台人性格的形成、乃至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形成,都有重大影响。济公传说充分表现了扶危济困、蔑视权贵、无我利他的精神。弘扬这种精神对于形成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推进道德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4、文化交流价值。济公传说随着华人的迁徙而流传于全世界,有华人处即有济公传说。济公传说是全世界华人的重要心理符号,是维系华人精神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台湾地区每年都要组织朝圣团来天台,济公传说已经成为推动海峡两岸交流的重要桥梁。澳门地区每年在济公诞辰日都举办济公文化飘色巡游(民间艺术大游行)。[8]济公传说传承现状由于生存的历史环境业已改变,原生态的济公传说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切实措施加以保护。[1]济公传说传承人物姓名性别生年文化程度传承方式居住地址徐小妹女1907文盲口头天台赤城街道桥上村张广路男1913小学口头天台平桥镇赵陈理男1915小学口头天台赤城街道曹熙男1915初中口头天台龙门坦路24号姜其妹女1915小学口头天台龙门坦路24号曹雅川女1916文盲口头天台赤城街道陈爱金女1921文盲口头天台赤城街道赵汝金男1921小学口头天台三合镇农民陆斌男1930小学口头天台平镇下街赵光美男1933初中口头天台文化馆曹志天男1942大专文字天台石寨路陈维男1943大专文字天台水厂宿舍赵达枢男1952初中文字天台平定巷曹肖冰女1969大专文字天台石寨路张正义男1976高中文字天台平桥镇[6]济公传说保护措施济公的家乡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上,新修了济公院,重塑了金身。杭州净慈寺重修了济佛殿,杭州虎跑寺兴修了济公亭。天台县还着手修建了济公苑。在济公的老家,修建济公故居,成立济公文化研究会,兴办中国济公网,把济公传说的积极意义进一步强化。[9]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台州市天台山文化研究会获得“济公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10]济公传说社会影响济公传说是一种济公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民间文学,但它在济公文化发展长河中却带有“源头”和“母体”的性质,其影响几乎涉及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对民间信仰的影响济公是历史人物,由于他的奇言畸行,尤其是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和对为富不仁者的抑止,在其生前身后深为人们敬仰,创作了有关他出世、行善、扶弱、抑强和圆寂后显圣等种种传说,其中不乏有意无意的神化。由此导致禅僧道济走向了神坛。济公故乡永宁村和济佛院,杭州灵隐、净慈两寺的济公旧址和虎跑寺的济公塔以及后来修建的殿堂塔院,都成了四众瞻礼和膜拜的地方。有一定“史”的成分的宋元说话人的底本《钱塘渔隐济颠师语录》(以下简称《济颠语录》),采撷民间传说,对济公由人到神作了一定程度的反映。众太尉和受了济公恩惠的人,都要供奉济公的“神子”(画像),即是一例。以神化的方法创作的传说,反映了民众对济公的信仰,也吸引和培育了更多的信徒。在辗转反复的传颂中,随着神化的升级,济公也由“侠僧”而“神僧”而“罗汉”而“活佛”,在佛国(严格说应是“大众佛教”)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有些民间教派崇拜济公,作为自己的保护神。清同治、光绪间由赵万秩创立的皈一道,提倡儒释道三教归一。有济公扶乩训文留下。义和团在“十请”神兵咒语中也有“五请济颠我佛祖”之句,并于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七日发布《济公禅师降坛诗。大规模地将济公作为活佛来供奉,是在民国6年(1917)夏。当时著名慈善家、佛教居士王震,皈依济公,请活佛给自己取了个“觉器”的法名。他在上海邀约政界和工商界的信徒,成立了中国济生会。该会以赈灾济生为主旨,通过自筹和以济公临坛扶乩的形式募捐钱物、施医舍药,为各地灾民提供人道援助。民国15年3月,任天台县知事的济公信徒李锦枚和陈立仁、裘炳涛和朱福履等一批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信徒,按照中国济生会的模式成立了天台济公会,亲任会长。他们先后在泉亭、石墙头、赤城山瑞霞洞设立明善坛,以扶乩降神等形式,托名济公为人释忧疑、卜吉凶、诊病施药,而将其实录编成《清夜钟声》上下册,于民国20年印行。当时在台州各县和浙江、江苏等省都有济公坛。民国35年,广州设立康济会。这些都是信仰兼慈善性质的组织。编撰有关济公的善书,是济公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24年蒋照定撰写有《南屏佛祖密行概要》,以济公口吻在菩提法会上宣讲伦理道德,劝人积德行善,而以《佛说消灾解厄心大陀罗尼经》结束。附以《迦叶尊者宣传秘密真言》,称其“专治小儿内外疾一切疑难问杂症”。民间还流传《济公活佛圣训27句》言简意赅,闪烁着佛门的智慧,对为人处世也有一定的启迪和指导作用。再如1992年台湾慈恩坛托名济公宣说《五戒》,包括综论、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酒戒六讲,然后印发善信。改革开放以来,天台修复了赤城山济公院和济公故里济公殿,民间也自发修建了石墙头济公殿和金钗坟济公庙。各地济公庙宇,如浙江东阳大智禅寺、义乌的济公殿,福建铅山县慈济寺的济公殿,广东梅州丰顺法源寺的济公殿,也得到了修缮,信徒如云。二、对绘画雕塑舞蹈的影响先看绘画。最早的《济公像》当数信徒们在他生前供奉的“喜神”。其后各种济公画,形象不完全相同。《增订佛祖道影》中的《五十世济颠道济禅师像》,慈眉善目,方耳大口,八字胡子,手执芭蕉扇。灵隐寺的济公像,脸庞丰满,俯首微笑,神情飘洒脱俗,一副慈悲、睿智、关怀众生疾苦的佛相。为清末四川释竹禅98岁时所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以此作为“道济”条目的插图,从而成为济公的“标准像”。现代王震的济公画,寥寥数笔,奇僧形象跃然纸上。当代济公像可谓百花齐放,范曾的大写意,王金泰的水墨,刘庸的漫画,马哲的长卷,各擅胜场。戴云辉以水墨淡彩和速写来描绘济公,颇为传神。表现济公传说的连环画最受儿童欢迎。艾晓临编绘的8册《济公传》,风格轻松活泼,1995年由首都师大出版。罗伟国、胡平、罗壹撰文、潘之绘图的“画说传说故事”的《济公前传》和《济公后传》,于2004年由黄山书社出版。济公最早的雕塑,已无从稽考。宋嘉定二年,居简在赤城山发现一块颇肖济公的岩,称之为“书记岩”。这是因为济公当时任净慈寺书记僧,后人则径称“济公岩”。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济公天然雕像,也是最接近真人的图像。其后出现了各种材质各种形貌的济公像,但大体不出民间传说中不修边幅、洒脱颠狂的形貌。苏州西园寺罗汉堂清代创作的济公雕像,站在过道中,脸部一半作笑状,一半作哭状,以滑稽的形貌面对人生。五台山显通寺济公陶瓷像,面带微笑,颈挂黑色佛珠,两手分执僧鞋、破扇,襟袖不整,一副无拘无束而又幽默放荡的情貌。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的《济公百态》,被拍成纪录片。储立之的《醉济公》陶塑,虞金顺的《醉济公》雕塑,亦各有千秋。游本昌收藏的竹雕《济公》通高36.5厘米,竹根是圆雕的济公像,开怀大笑,下部则是整竹雕成的大酒瓮,可谓匠心独具。台湾省有高雄县旗山凤山寺前1967年开光的济公像,罗汉造型,右手持扇,左手握酒壶,高61.5尺,为全岛最高的济公像。嘉义市南恩寺的济公像,高5.2公尺余,亚洲最大。济公戴一墨镜,以挡西晒,成为该县对外宣传一大亮点。台南市南化乡有一双面济公像,则与赤城山三相济公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济公传说进入舞蹈,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据金涛《舟山海洋艺术散论》介绍,清乾隆年间,福建渔民将“跳蚤舞”作为娱乐性的“船舞”之一,传至舟山沈家门,继而传至舟山各岛与宁波定海。民国初年,跳蚤舞与当地“送灶敬神”的活动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敬神的“跳灶舞”。1922年后,定海私塾教师章孝善,又将杭州民间传说《济公戏火神》揉合其中,撷取“寺外斗法”的一幕,铺叙为一个充满喜剧氛围的舞蹈,在灶头、滩头演出。建国初复由双人舞改编为群舞,配上“舟山锣鼓”,以高跷形式展示于舞台。节奏明快,舞步粗犷,恢谐逗趣,赢来观众阵阵笑声。1955年2月,荣获浙江省首届民间古典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大奖,后又编入《浙江省民间舞蹈集成》。三、对戏曲影视的影响先看戏剧曲艺。济公圆寂不久,他的传奇经历连同那些传说,即被剧作家作为素材采入戏曲。13世纪下叶,陈德武在《马头调·醉打山门》中就有“那济颠僧,五荤都用,他全不戒”的曲词。明季张大复以《济颠语录》为本,采撷民间传说,编成《醉菩提传》,由老生扮演济公,至今仍是昆剧保留节目。清末,随着京剧戏班进入上海戏园表演,由评书《济公传》改编的《赵家楼》、《火烧大悲楼》、《马家湖》、《古天山》、《双头案》、《白水湖》、《慈云观》、《八卦炉》、《八魔炼济颠》等折子戏(陶君起《京剧剧目初探》,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发展为连台本《济公佳话》,于光绪四年(1878)献演。一些京剧折子戏还进京供帝后欣赏。民国初上海新舞台编演的18本《济公活佛》,由丑角夏月珊饰演,以诙谐幽默吸引人,配上机关布景和幻灯魔术,造成强烈的舞台效果。40年代老闸戏院上演72本《济公传》连台戏,由“三公老生”筱芳锦主演,唱腔挺拔清越,表演亦庄亦谐,更是极一时之盛。汉剧也在继承名丑汪中天、小麻子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1921年在北京为湖北水赈灾义演,得到行家“身段念作无所不妙”的赞叹。包括扬剧、甬剧、潮剧等在内的地方剧种都有济公戏,潮剧还有连台本戏。台湾省的济公连台本歌仔大戏更是载歌载舞,深受海峡两岸同胞欢迎。历史上收入各种《高僧传》的名僧近三千,登上舞台的只有十几位,像释迦、弥勒等也只是偶露峥嵘而已。只有济公一人,有幸成为惟一的主,是何等的不易。宋代的“陶真”是一种市民通俗说唱文艺,采取诗赞体。到了明代,衍化扩展为散文体的评书、评话。近代以来,评书名家辈出,还流传“学评词,有架式;学悟空,装猴子;济颠僧。趿拉只”的俗谚,可见其影响之大,深入人心。苏州范玉山从京剧连台本戏中取材变化,将戏曲动作融入自编的长篇《济公》之中,演得惟妙惟肖,人称“活济公”。虞文伯则有“滑稽济公”之称。当代评书艺人辽阳施夔星特来浙江采集济公轶闻传说,说起书来出神入化,有“活济公”之誉。他的《济公对诗》收入《中国评书精华·志怪卷》。杭州王超堂主持播讲濒临失传的《济公传》评话,深受欢迎。济公还进入影视艺术。妙趣横生的动画片《济公斗蟋蟀》,最早赢得儿童的喝彩。周星驰、张曼玉主演的《济公》则是香港拍摄的武打喜剧电视片,采用浪漫荒诞的手法,旨在表达“只要有爱人之心,天堂就在人间”的主题。台湾的济公电影则由“谐星”许不了扮演。1985年,杭州电视台录制的6集电视连续剧《济公》,在天台拍摄部分外景,由游本昌主演,演得诙谐自如、妙趣横生,又很有深度。在国内外播出后引发了“济公热”,各地的街头巷尾都响彻起“鞋儿破,帽儿破……哪里不平哪有我”的主题歌。游本昌也因而获得第四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1995年,双方再度携手拍摄20集《济公游记》,对济公形象的内涵作了更深层次的开掘。2003年2月,上海东方电视台来天台拍摄《济公救山姑》短片。这一年三维动画《济公》的十分钟样片《飞来峰》制作成功,获全国cg动画大奖,继获国际大奖。2005年秋,张国立又在天台国清寺开拍30集的《济公新传》,正在播映。正在拍摄制作的则有曾炜的52集电视动画系列长片《古灵精怪小济公》。此外,还有《盛世吟丑角济公》动画片。据统计,在播的有关济公的电影至少在13部以上。四、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自从评书、评话将南宋说唱的诗赞(陶真)改作散文体,逐步导致以济公传说故事为素材的章回小说的出现。开头只是将《济颠语录》分回,略加增饰。至清代中叶,说书人博采各种传说故事,拓展场面,编成上百万字的长篇章回小说《济公传》。光绪初年郭小亭240回本的《评演济公传》印行以后,啸侬、坑余生等续至50续,共1755回、580万字,浙江古籍出版社分12册印行。吉林文史等四家出版社则分16册印行,最后一册收《济颠语录》和《蒙文济公传》。这些超巨型的说部中,随着全方位的生活画卷和多层面的性格展示,以及神怪小说和言情小说相结合手法的运用,济公由佯狂入世、除暴抑强、扶危济困的神僧侠侣,演化为妙算如诸葛亮,仁义行道如宋江、法力无边如孙悟空,集众美于一身一护国佑民、忠义双全的“大活佛”⑿。给人一种“高大全”的感觉,不过原生态的济公传说故事却因此而显得模糊了。但其影响确实很大。据调查,“从十五、六岁到二十三、四岁的青少年,只要拿到《济公传》,没有一个不如获至宝,爱不忍释的。这大概也就是所谓‘百货中百客’吧!”当代民间文艺家陈玮君鉴于旧小说思想和艺术上的不足,以杭州民间传说为基础,创作了20回、25万字的《济公外传》,于1987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印行。著名佛教学老师赖永海根据有关志书、民间传说和《济公语录》、《醉菩提全传》撰写了《济公和尚》,其性质介于传记和小说之间。其后,著名儿童文学家孙幼军编写了《小济公传》上下册(原名《仙篮奇剑传》),给儿童送上了一份充满童趣的少年武侠小说。罗伟国广采民间传说,吸收评书故事,所写《话说济公》(上海书店,2000年)形象通俗。孙雅菊编写的《济公惩治狗》、《济公与秀才》等济公传说故事,近年由浙江少儿出版社陆续印行。五、对民俗风物的影响济公与民众亲密无间,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有些民俗风物与济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举美食为例。外地人来天台作客,一提起“饺饼筒”,无不啧啧称赞。一张径尺的薄皮,包裹进各种荤素菜肴,放在平底锅上敷油烤黄,就成为色香味俱佳的主食和下酒物。据说这是济公当年在国清寺作沙弥时,预约的客人未来,他将剩菜包卷在饼皮中创制的(《脚饼筒》)。天台还有济公家酿酒、济公酒、济公狗肉面、济公八大碗等美食小吃。杭州虎跑也有“济公宴”。人们到无锡,总要尝一尝南门莫兴盛肉店和三凤桥余慎肉店的“无锡肉骨头”。那酱红色泽、咸中带甜、酥烂浓香,真让人垂涎三尺。其制法也是当年济公对那位屡次施舍熟猪肉的店主的回赠(《无锡肉骨头》)。此外,傅金煮玉、名吃扇骨相传都与济公有关。有的济公传说成为后人的口头禅。如重修净慈寺时,工匠多,斋粮将尽,济公从怀里取出一个小口袋,往千人锅倒进七粒米,不顾大家的耻笑,挑进八担水,三百名工匠居然饱餐一顿。从此,杭州人管节约米叫“七粒米,八担水”(《七粒米八担水》)。再如俗谚“捣蟹酱,念弥陀”,一般解作“言行相背”,但联系上面的济公传说,解读作“惩恶即是扬善”也未尝不可。因为天台人将蟹比作横行霸道的人,恶人遭到报应,人们也要念一声阿弥陀佛。还有济公用谎称“牛生麒麟(奇人)”巧惩贪财的地主(《牛生麒麟》),后世成了鞭笞不讲诚信、耍胡赖人的口头禅。东阳“一家不晓一家事,和尚不晓大智寺”的谚语,寓意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源自济公由临安返台途中发现有这么一座古寺的感叹(《济公挂单》)。济公的言行穿戴极富个性,后人用作俗语。仅《中华俗语词典》就收有多条:“济公的装束——衣冠不整”、“济公吃狗肉——不管清规戒律”、“济公当和尚——不吃素”、“济公过日子——只讲吃不讲穿”、 “济公走路——疯疯癫癫”、“济公治病——主动上门”。言简意明,十分形象,让人难忘。还有一条“早上包公,中午关公,晚上济公”,则是讽喻当今一些干部的不正之风。“三公”均为正面形象,这里只取其中一个方面为喻。传说中的济公还是一位高明的医生,常为老弱贫病者诊给药,治法古怪而疗效立竿见影。后世托名济公的医术验方颇多。如《济佛静坐篇(上下)》、《济佛静坐法门》,熔佛道两家于一门互证互参,颇有特色。台湾圣德宝宫所出《圣德治病秘方》,收有传为济公留下的单方、验方数百种。香港康济会印行的《康济选集》也托名济公,吸取中西医药知识和技术,将劝善和治病结合起来。日本吉元昭治博士的专著《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也将济公列名于“道教与历代名医”之中。[1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济公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济公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百科

济公传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MAIGOO百科

济公,传说,天台,内容,文学,道济,李修元,净慈寺,济公传,人们,书画,天台山,文化,民众,济世,活佛,破帽,禅宗,素材,经历,雕塑,领域,影响,生活,多罗,杨岐派,扶危济困,原名,世界,人称

2020-06-24 #故事会

历史上有济公吗济公传说故事

历史上有济公吗济公传说故事

济公,人们,济公传,灵隐寺,有关,祖塔,罗汉堂,净慈寺,公元,传说,全传,信徒,半边,又名,塑像,小说,民间,杭州,活佛,洞穴,济公活佛,百姓,虎跑,雕像,因为他,醉菩提,清规戒律,于宁宗,李心,曾智

2013-01-03 #故事会

有故事的天台济公传说·济公坐屋梁的来历┃曹志天

有故事的天台济公传说·济公坐屋梁的来历┃曹志天

济公,姑娘,福泉寺,罗汉,屋梁,座位,师父,石斑鱼,传说,公子,和尚,山神庙,破帽,桑州镇,王爱山,地方,少爷,家人,来历,断崖,水潭,贼子,曹志,山下,得连,石斑,堂里,溪村,要你,走吧

2015-10-08 #故事阅读

农历三月初六济公成佛纪念日 为你讲述济公的传说故事

农历三月初六济公成佛纪念日 为你讲述济公的传说故事

济公,宝志禅师,位置,木材,净慈寺,禅师,传说,电视剧,木头,神仙,大家都在,于一身,中拉,公殿,于紫金,刘伯温,巨木,时迁,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李修元,秦桧,方丈,到寺,丞相,世人,书记,南京,传闻,何方神圣

2020-05-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济公传说故事

济公传说故事

济公,大木,螺蛳,净慈寺,方丈,传说,居民,传说故事,李修缘,记室,飞来峰,井里,多圆,小村村,小涧,杭州西湖,中医,一带,医术,人们,井底,井水,俗名,募化,刚要,办法,印象,南山,大雄宝殿,厄运

2020-06-23 #经典故事

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天台,济公传,口头,影响,有济公,杭州,民间传说,民间,信徒,小学,文字,民国,评书,语录,有关,中国,形象,托名,浙江,舞蹈,赤城街道,赤城山,康济,游本昌,创作,价值,上海,人们

2020-06-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济公传说故事

济公传说故事

济公,大木,螺蛳,净慈寺,方丈,传说,居民,传说故事,李修缘,记室,飞来峰,井里,多圆,小村村,小涧,杭州西湖,中医,一带,医术,人们,井底,井水,俗名,募化,刚要,办法,印象,南山,大雄宝殿,厄运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

济公,传说,天台,济公传,口头,影响,有济公,杭州,民间传说,民间,信徒,小学,文字,民国,评书,语录,有关,中国,形象,托名,浙江,舞蹈,赤城街道,赤城山,康济,游本昌,创作,价值,上海,人们

2020-09-25 #故事阅读

济公传说故事

济公传说故事

济公,大木,螺蛳,净慈寺,方丈,传说,居民,传说故事,李修缘,记室,飞来峰,井里,多圆,小村村,小涧,杭州西湖,中医,一带,医术,人们,井底,井水,俗名,募化,刚要,办法,印象,南山,大雄宝殿,厄运

2017-06-2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