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您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古人又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呢?

时间:2008-06-20

据说这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我国还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提示:本文共有 31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据说这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我国还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过几天又是清明节了,今天我和大家聊聊清明节的由来和一些习俗。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介子推的塑像)

一、清明节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最后被逼自杀。申生有个弟弟叫做重耳为了自保,只能流亡他国。在他流亡期间,身边的臣子陆陆续续地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介子推等几个忠心耿耿的仆人,一直追随着他。

流亡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他们受尽了屈辱,吃尽了苦头。有一次,重耳忙着逃亡,几日没吃饭,最后饿得晕死了过去。介子推等人大惊,如果再没有食物充饥的话,重耳必将性命不保。可是这荒山野岭的,上哪里找东西吃呢。介子推没有办法,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让其他人端给重耳喝,骗他说是麻雀汤。

重耳几天没吃东西,一听是麻雀汤,接过碗来,一股脑儿喝了下去。重耳喝完汤,舔了舔嘴巴,连说好喝,没过多久,便慢慢恢复了力气,于是继续赶路。

这时,重耳发现介之推走路一拐一瘸,纳闷不解,几经追问下,这才明白真相。重耳当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当即许诺有朝一日,自己如果能够回国的话,定当重赏介之推。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介子推的剧照)

后来,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平定了叛乱,回国当上国君,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春秋五霸中的晋文公。晋文公登基后,纷纷重赏当时跟随他出逃的人,可是不知怎么的,唯独却忘了介之推。

介之推也不生气,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功劳。当年即使自己不割肉,晋文公一样会得到别人帮助而当上国君。于是,他默默地带着母亲回家,一直隐居在绵山上。虽然介子推不介意这件事情,但是却有人为介之推鸣不平,还写下了一首诗来讽刺晋文公的忘恩负义。

这首诗是这样的: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这首诗在街头巷尾慢慢地流传开了,最后竟也传到了晋文公耳中。

晋文公后悔不已,连忙命人前去召见介子推,结果却说介子推一直隐居在绵山上。晋文公还不死心,亲自带着文武大臣前往绵山,恭迎介之推出山,可是介之推死活不肯出山。

晋文公手下有两个奸臣,叫做赵衰和狐偃,非常嫉妒介子推,于是设下了毒计,向晋文公建言道,“介之推是个大孝子,如果我们三面烧山的话,介子推为了母亲活命,必定会下山。”

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便点头答应了。

赵衰、狐偃得令后,暗中命人四面烧山,大火足足烧了三天三夜。等到大火熄灭之时,晋文公率人上山,发现介之推与他母亲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了。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介子推抱树而死)

晋文公悲痛欲绝,抱着介子推的尸首痛哭不已。他为了纪念介子推,将三月五日定为火禁日,下令全国百姓在这一天禁止烟火,只能吃寒食。这便是寒食节的由来,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临近,慢慢地又被清明节取代,所以许多人便将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故事当作了清明节的由来。

介子推在重耳危难之时,不离不弃,还割股让他充饥,足见介子推的忠义;重耳重赏手下却唯独忘了介子推时,他却没有主动讨要封赏,也没有因此心生怨恨,而是带着母亲默默地归隐山中,足见介子推是淡泊名利的真君子。古往今来,像他这样品德高尚之人,试问又有几人?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清明节)

二、清明节的习俗

插柳

介子推被烧死的第二年,晋文公又亲自率领文武百官上绵山来祭拜介子推,却发现当年和介子推母子一起焚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又死而复生了。晋文公十分激动,当场下旨给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还顺手折下几枝柳条,编成一个圈,戴在头上,表示自己对介子推的怀念之情。

从此以后,文武百官和民间百姓纷纷效仿,都在清明节这天,插柳戴柳环,已示对介子推的怀念之情,后来慢慢地就相沿成风,流传至今。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清明节插柳的场面)

扫墓

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这种习俗在秦之前就有,但不局限于清明日,到了唐朝还十分盛行,一直流传至今。史料上记载:

“宋人欧阳修谓:"五代礼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清赵翼《陔余丛考》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明《帝京景物略》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古人清明节上坟的场面)

拜“城隍庙”

按照史书上记载,在明清民国时期,清明节那天,老北京的百姓纷纷前往城隍庙上香叩拜,天旱求雨水,多雨求晴朗,出门求平安、有病求康复等许愿活动,那天庙会十分热闹,庙内有唱大戏的,庙外有卖南北货物的,玲琅满目,应有尽有。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城隍庙)

射柳

射柳其实就是清明节时候玩的一种练习射箭游戏,是我国清明节的古老习俗之一。史料上记载:

“射者以尊卑为序。柳枝有削白处,如在白处射断,且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只断不能接者为次;其馀皆负。”《金史·礼志》

意思是说射箭的人以身份高低为序。柳枝有一处削白,如在削白处射断,并且骑马接在手上的是冠军;只是射断不能接的是亚军;其余的都是不合格者。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古人射柳活动有了改进,不在柳枝削白,而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高挂在柳树上,众人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出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射箭的场面)

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现在叫做春游。四月清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外出郊游的大好时光。古代人就有清明踏青的习惯,并一直流传至今。史书上记载:

“岁清明,桃柳当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桥。”《帝京景物略·高梁桥》

“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游高梁桥,曰踏青。”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古人踏青的场面)

植树

据说介子推死后第二年,晋文公又率领文武百官上绵山祭奠介子推时,却发现和介子推母子一起焚毁的老柳树却死而复活了,于是便晋文公赐老柳树为“清明柳”,从此以后,民间百姓就有了在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并一直流传至今。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小朋友植树)

放风筝

清明时节放风筝,据说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清《帝京岁时记胜》中就曾记载过当时清明扫墓后,全城男女“各携纸鸢”,比赛较胜的盛况,场面十分壮观。

我们还有一句古话:“鸢者长寿”。意思就是说,经常放风筝的人寿命长,而且按照现代医学来看,放风筝对治疗劲椎病有一定的益处。

现在春风袅袅,寒气渐消,大家清明扫墓后,带上风筝,带上心情,和家人一起放飞风筝吧!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古人清明节放风筝的盛况)

蚕花会

在有些地方,有“清明大如年”的说法,会在清明那天举办别开生面的“蚕花会”。蚕花会上人山人海,活动繁多,有迎蚕神、翘高竿、摇快船、龙灯、闹台阁、拜香凳、打拳、唱戏文等活动。有些活动在岸上表演,有些节目在船上表演,极具特色,十分好看。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清明节蚕花盛会的场面)

斗鸡

斗鸡,就是两只雄鸡相遇或为争食而相互打斗,这种打斗可置生死于度外,直到最后一口气。斗鸡盛于唐朝,史料上记载:

“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家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放鸡坊。”唐代文学家陈鸿《东城父老传》

这种活动不加堵住,偶尔玩耍一下也就罢了,但是沉迷其中,容易玩物丧志,不值得学习和推广!

替换高清大图

(图为斗鸡的场面)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端午节”被韩国抢先一步向联合国成功申遗,引起中国国内一片哗然。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清明节还是端午节,都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瑰宝,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继承和发扬老祖宗这种传统节日!诸位看完这篇文章后,恳请大家动动手指转发出去,让更多地人知道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您知道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吗?古人又是如何过清明节的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清明节是怎么由来的?古人又是怎样过清明节的?看完涨知识

中国清明节是怎么由来的?古人又是怎样过清明节的?看完涨知识

晋文公,介子,军官,艾草,农民,时候,寒食节,踏春,踏青,清明果,大特,晋文,公和,后辈,列祖列宗,亲人,交情,世间,习俗,做法,伙食,他用,假日,冷食,又名,割肉,祖先,朋友,地区,心生

2017-12-07 #故事会

古人怎么过清明节的?读高翥的诗 看古人清明习俗

古人怎么过清明节的?读高翥的诗 看古人清明习俗

古人,皇帝,林总,秦始皇,手机,飞机,千古一帝,怎么过,清明习俗,扫一扫,有几个,关羽,吕蒙,斯大林,王羲之,老梁,貂蝉,采药人,不一般,现代科学,功能,世风,世纪,上坡路,专家,中国,东吴,云南,伤疤,人眼

2020-06-19 #故事阅读

古人过清明节习俗小故事。急用

古人过清明节习俗小故事。急用

晋文公,重耳,人们,寒食节,时候,柳树,讨赏,常清,文公,晋公子,春秋时期,地方,僻静处,争功,丹心,主公,介子,公子,历史,功臣,割肉,大腿,大火,山高路险,天下,恸哭,树木,柳树下,眼泪,肉汤

2020-05-27 #小故事

古人过清明节习俗小故事。急用

古人过清明节习俗小故事。急用

晋文公,重耳,人们,寒食节,时候,柳树,讨赏,常清,文公,晋公子,春秋时期,地方,僻静处,争功,丹心,主公,介子,公子,历史,功臣,割肉,大腿,大火,山高路险,天下,恸哭,树木,柳树下,眼泪,肉汤

2020-05-27 #故事大全

清明节起源于何时?古时候的人们 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清明节起源于何时?古时候的人们 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人们,踏青,习俗,晋国,晋文公,重耳,国人,史官,寒食节,祖先,风俗,周成王,晋献公,过清明,中华民族,介子,弟弟,疫情,放风筝,王位,戴柳,上巳节,全国,习惯,先人,历史,大臣,大腿,年幼,时候

2013-01-22 #长篇故事

古人清明节总结的那些扫墓禁忌 你触犯过么? 火星阁

古人清明节总结的那些扫墓禁忌 你触犯过么? 火星阁

墓地,先人,坟头,古人,墓碑,纸钱,坟墓,香烛,逝者,额头,先后顺序,上香,供品,元宝,墓园,山神,头发,孕妇,女性,物品,水果,点心,烧纸,禁忌,祀神,祖坟,老人,风水,野草,配饰

2020-06-01 #故事会

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时间以及古代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清明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时间以及古代人是怎么过清明节的

古代人,人们,时候,法定节假日,节日,国家,寒食节,寒食,好的,习俗,季节,寓意,放风筝,是非,活动,踏青,万物复苏,什么时候,其实在,是当时,都是要,大家来,明一,就有了,上海,东西,先人,仪式,冷食,时间

2009-09-12 #小故事

古人清明节放假七天!5首古诗词 看古人在七天长假做什么?

古人清明节放假七天!5首古诗词 看古人在七天长假做什么?

时候,寒食,秋千,寒食节,斗草,古人,春光,李清照,叶柄,寻春,少年,游戏,知音,西园,蹴鞠,黄莺,上巳节,不过是,听风听雨过清明,春日里,唐玄宗,吴文英,山枕隐,明合,晓梦,杜甫,柳生,林亭,梅子,江梅

2010-01-15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