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综合 > 正文

(2024年)创业板十周年:创业精彩故事的快速崛起

时间:2024-05-22 15:26:36

相关推荐

(2024年)创业板十周年:创业精彩故事的快速崛起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知识经济兴起,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由此衍生出了一批新兴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纳斯达克市场与风险资本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如何为这批新兴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本加持,如何为风险资本建立退出渠道,成为当时的迫切需要。因此,设立承载这些新兴企业的股票平台即二板市场,一时成为各国或地区竞相争夺之地。1995年,英国率先在欧洲成立了首家二板市场,即另类投资市场(AIM)。次年法国德国也相继设立了各自己的新市场;1999年,中国香港地区设立了香港创业板市场(GEM)。期间,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交易量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

就中国内地而言,对风险投资与创业板的讨论当时也没有缺席。早在1998年3月召开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此提案作为当年全国政协的“一号提案”,被业界广泛认为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成思危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同年,他提出了创业板“大三步走”的发展思路。1999年起,深交所开始着手筹建创业板,十年磨剑开始。

创业支持行动

就在世纪之交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2000年10月,《证券日报》正式问世。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又一家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权威专业日报诞生,从此改写了政府指定专业证券类报纸的原有格局。报社成立后不久,作为每周日出版并聚焦创业与资本的“报中刊”即《创业周刊》随之诞生。这在当时主流财媒中算是独一份。历经四年多的发展,该刊在业内已小有名气。

3月,根据报社安排,我开始兼任周刊主编,同时吸纳了袁元、张志伟、贺俊等骨干力量,结合当时的经济大势,花了极大的功夫对周刊作了整合改造:周刊每期16版,彩色印刷,以“企业成长服务导刊,实效有趣的资本媒体”为主题,以“服务投资的平台桥梁,权威务实的资本媒体”为宗旨,以“服务创业,启迪投资”为目标,以向广大创业企业家、投资家及中介投资银行家提供纸介“交流园地”和“合作桥梁”为职志,及时报道国际国内创业投资、投融资、海外上市及产权交易等企业IPO前的一切资本运作动态,并开始新增和强化了对创意经济与科技园区、中国概念股等热点焦点领域的报道力度。当时如何将“创业周刊”四个报头汉字译成英文就费了不少脑细胞。最后之所以选择“EntrepreneurialWeekly”,是因为“Entrepreneurial”内有“具有企业家素质的;富于企业家精神的”之意,这正好与办刊的初衷与宗旨相匹配。另外,为便利记者与海外人士交流,名片也统一印成汉英两种文字。

记忆中,仅一年时间,周刊记者们就参与了全国大大小小60多次会议,广泛接触了海内外的知名创投,以纳斯达克为首的海外交易所负责人、走访了北京产权交易所、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及西部联合交易所等主要产权交易所,走访了不少中国概念股上市公司……,成思危、黄奇帆、辜胜阻、王连洲、肖金泉、徐洪才、刘健钧、阎焱、温天纳、求伯君、熊焰、靳海涛、王守仁、倪正东、胡旭苍、何国杰、邵红霞、张昊、徐光勋、姜楠、郑磊、陈工孟……,都成为记者采访的对象;新浪、网易、百度、阿里、携程、盛大、腾讯、空中网、51job、金融界……,都成为周刊关注的重要企业;高盛、软银、德丰杰、达晨、深创投、英国AIM市场、中国香港创业板、新加坡龙筹股、美国《萨班斯法》、科技园区、商业计划书及海外上市……,都是周刊谈不穷尽的话题。在那个仍有不少人把创投(VC)当作维生素片认识的年代,证券日报社以《创业周刊》为主要载体,担起了广泛传播创业投资、助力企业成长的使命与责任。

预热创业板

3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历经十年,创业板终于落地了。对此,业界反响积极热烈。证券日报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这件大事同样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宣传报道好创业板,报社决定以此办法为背景,举办一次峰会,并决定由我来担任会议秘书长,具体组织与筹划。

于是我迅速组织周刊十几位记者编辑作为核心骨干,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为了把文案工作做的好,当时我每天常常工作到凌晨3点。奇怪的是,那年4月份凌晨3点左右,天空总是有闪电雷声伴点小雨出现。或许创业板推出的喜事也感动到了苍天。

为了保证会议的高规格,我们在参会人员及指导单位上作了认真思考与研究,并特意请深交所与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作峰会指导单位。当年4月18日,我亲自到金融街建行总部周道炯的办公室拜访了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同志。周主席在百忙之中亲自接待了我们。说明来意后,周主席十分高兴,并即兴提笔为本次峰会题词:“推出创业板,为资本市场健康快速发展作出新贡献”。周主席不仅题了词还很爽快地答应出席这次会议。

同时,我们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深交所。时任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苹女士当时也有与会意向,只是当时公务太忙,未能成行。不过,他们还是派出了亲自参与了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策划的一线重量级人物,交易所策划国际部总监隆武华博士助阵。这令我们十分感动。

我们还特意邀请了曾有过科技部工作经历的全国工商联前副主席王治国、前全国政协委员、外交部美大司司长、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会长梅平、科技部时任火炬中心副主任修小平、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评估中心主任骆茹敏、金融与投行专家刘纪鹏、曹凤岐、徐洪才、王守仁、纳斯达克中国区总裁徐光勋、伦敦交易所中国区首代姜楠以及全国各地科技园区及相关企业代表。

经过短短20天的紧张准备,4月21日,以“资本撬动成长——创业板推出下的成长企业与PE/VC大机遇”为主题的创业投资峰会在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会上,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周道炯首先致辞。他说,“创业板的推出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成长融资难的课题,同时也给中国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科技开发园区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平台”。他同时强调,“防范风险、加强监管、依法治市是保证创业板市场能够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一定要高度重视,认认真真的落实做好”。

全国工商联前副主席王治国在祝贺创业板推出的同时又称,创业板上市如何规范,如何规范管理公司,如何使回报能够得到有的、快速的返还,还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刘纪鹏教授在发言时说,创业板是继股改之后我国资本市场又一个伟大战役。创业板推出要展现监管意识,正确处理好创业板开通、重启IPO和新股发行三者之间的顺序。要把创业板办成创新之板和规范之板。对如何办好创业板,曹凤岐教授还提出了“曹九条”,比如不设非流通股、改革发行与交易制度、完善保荐与信息披露制度、严格退市及建立投资者准入制度等等。

可以说,与会的领导与专家们为创业板的顺利开通及成功运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好意见。会议次日,《证券日报》头版头条以“齐心协力把创业板办成创新和规范之板”的醒目大标题并配以周道炯主席的大会发言照片,作了重头报道。

见证和记录创业板开市首日

10月30日上午9点30分,随着开市钟声的敲响,创业板首批公司上市仪式在深圳五洲宾馆成功举行,中国创业板正式迎来首批28家上市公司。

当晚编辑出版的《证券日报》,几乎所有的文字版面都聚焦创业板开市盛况。其中,头版头条以“创业板首批28家公司昨日正式挂牌交易”为题,并配发了照片。当天,刘新华副主席、周小川行长、陈东征理事长、宋丽萍总经理等领导的重要讲话均放在了报纸的显要位置刊发。当天的报道不仅有消息,有花絮、重要的是根据刘新华副主席致辞中对做好创业板建设和发展提出的四点意见讲话精神配发了重要评论:”重视风险理性投资维护创业板平稳运行”。另外,当天还特别刊发了五个专题版,全面系统介绍与分析报道首批28家上市公司。

五个专题版报道中,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值得珍藏的版面,即A2版。该专题版内容是请28家公司掌门人对创业板建设建言献策并抒发自己的感想。以庄少文为首的本报赴深圳报道组记者们会议期间,见缝插针,请28家公司掌门人分别用手写体写下了自己的感言,显示了报社与与会记者们的担当与责任。这些手写体同时也在该版刊发并与读者见面。版面文字上,第一个刊发的是大禹节水董事长王栋的感言:衷心祝愿创业板市场成为孕育优质企业、推动民族产业品牌大发展的舞台。我与王栋熟悉,但他却在英年早逝。此时看到他的感言,心里的确不是滋味。

当晚,我作为夜班老总与编辑部的彭春来(现已任报社副总编辑),张晓峰、包兴安、张颖等一起,通宵达旦,认真又精心编辑。记得我开车回到家时,已是31日凌晨6点了。一夜辛劳,虽很疲劳,但是我和其他编辑们内心还是非常高兴,因为能在中国资本市场史上铭记的这一刻参与其中,也是我们的幸运与幸福。自此以后,《证券日报》对创业板的报道进入到常态化阶段,《创业周刊》也完全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为创业板未来鼓与呼

今年创业板市场迎来了自己的十周岁生日。十年来,创业板承担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培育新兴产业的历史使命,逐渐形成了支持创业创新的市场特色,培育了鼓励创业创新的制度环境,形成了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市场内生力量。十年来,随着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创业板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10月初,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前往深圳调研。其对全力推进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表态,被业界视为创业板改革提速的信号。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上来。作为第二个试点注册制的“创”字头板块,《证券日报》社上下都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陈剑夫社长挂帅、袁华副总编具体负责的创业板十周年系列报道领导小组,并在10月17日开始拉开了序幕。要提及的是,早在科创板首周5个交易日之后,我本人与王宁撰写过评论即“期待创业板‘注册制时刻’早点到来”,以表达我们对创业板对资本市场的关注。该评论刊发在7月29日出版的《证券日报》头版上,一时也引起了业界的不少关注。评论认为,“接下来,如何尽快总结科创板设立过程中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并推广至全市场,从而带动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已是时不我待”。评论文末则称“真诚地期待创业板的注册制时刻早点到来。创业板加油,深交所加油,中国资本市场加油!”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研究完善创业板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创造条件推动注册制改革。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得以正式定调。这样的闪电速度,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一个更为恢宏壮阔的“创业板故事”已然开讲,作为记录者、传播者,我们要快,还要更快!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24年)创业板十周年:创业精彩故事的快速崛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闲梦2024-05-22 15:48闲梦[澳门网友]103.8.4.40
    @chengaojie创业板的发展速度真的太惊人了!这十年间涌现出了太多令人钦佩的创业精彩故事,每一个都是对创业精神的赞颂。
    顶0踩0
  2. chengaojie2024-05-22 15:37chengaojie[江西省网友]43.252.227.106
    真是令人激动的一刻!创业板的十年,见证了无数创业者的奋斗与成长,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顶0踩0
相关阅读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父亲,女儿,岳父,手机,梦想,老爸,新中国,微信,发展到,环保,专业,买手机,功能,兴义,共产党,国产车,孤儿院,时候,服装,母亲,汽车,电话,电动车,老人,部手机,轮子,生活,成为一名,有一次,出生于

2020-05-10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父亲,女儿,岳父,手机,梦想,老爸,新中国,微信,发展到,环保,专业,买手机,功能,兴义,共产党,国产车,孤儿院,时候,服装,母亲,汽车,电话,电动车,老人,部手机,轮子,生活,成为一名,有一次,出生于

2020-06-11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父亲,女儿,岳父,手机,梦想,老爸,新中国,微信,发展到,环保,专业,买手机,功能,兴义,共产党,国产车,孤儿院,时候,服装,母亲,汽车,电话,电动车,老人,部手机,轮子,生活,成为一名,有一次,出生于

2020-06-12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父亲,女儿,岳父,手机,梦想,老爸,新中国,微信,发展到,环保,专业,买手机,功能,兴义,共产党,国产车,孤儿院,时候,服装,母亲,汽车,电话,电动车,老人,部手机,轮子,生活,成为一名,有一次,出生于

2020-06-13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身边的故事——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父亲,女儿,岳父,手机,梦想,老爸,新中国,微信,发展到,环保,专业,买手机,功能,兴义,共产党,国产车,孤儿院,时候,服装,母亲,汽车,电话,电动车,老人,部手机,轮子,生活,成为一名,有一次,出生于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