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儿童抗日战争小故事

时间:2020-09-23 01:24:01

相关推荐

儿童抗日战争小故事

儿童抗日战争小故事 儿童电影中的抗日战争儿童电影中的抗日战争张之路(著名儿童 文学作家) :从1949年到2004年,中国大陆拍摄少年儿童电影 的数量大约在325部左右,其中战争题材的影片约有43部,反映 抗日战争的影片有17部,它们是:鸡毛信(1954年) 、 《小伙伴》 (1956年) 、 《小兵张嘎》 (1963年) 、 《黄河少年》 (1975 年) 、 《烽火少年》 (1975年) 、 《金锁》 (1976年) 、 《两个小八 路》 (1978年) 、 《苏小三》 (1981年) 、 《鹿鸣翠谷》 (1981 年) 、 《战争子午线》 (1990年) 、 《二小放牛郎》 (1992年) 、 《三 毛从军记》 (1992年) 、 《白山英雄汉》 (1992年) 、 《战争童谣》 (1992年) 、 《乡亲们》 (1993年) 、 《童年的风筝》 (1995 年) 、 《少年英雄》 (2003年)等。 它们与其他反映这场战争的成人影片一起,不但让少年儿童知道 了这段不应该忘记的历史,同时也塑造了海娃(鸡毛信) 、嘎子(小兵 张嘎)这些让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形象。 其中, 《二小放牛郎》 《战争童谣》 《少年英雄》都是根据河北抗日 小英雄王二小的事迹改编的。 童影厂在拍摄《战争童谣》的时候将主人公改写为一个女孩,在 人物的刻画和细节上也做了较大的改动。 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少年儿童。 他们有的直接参加了与敌人面对面的战斗,比如《黄河少年》中 的赵志燕, 《烽火少年》中的小松。 还有的虽然并不是在前沿阵地上与敌人对垒交火。 但他们与敌人近在咫尺,冒险周旋,也是一个小战士。 比如《鸡毛信》中的海娃、 《小兵张嘎》中的嘎子, 《二小放牛郎》 中的王二小?? 中国大陆反映抗日战争的影片的主人公绝大多数都是以 小英雄的面目出现的,他们都是因为爱国主义精神或者对革命的理想 和信念,冒着生命的危险,失去亲人,最后为国家和民族牺牲了年轻 的生命,或者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战士。 还有几部影片中的少年儿童主人公不是小英雄,有的并没有参加 战斗,影片只是表现他们在战争年代的遭遇。 比如反映一个流浪儿在抗日战争中遭遇的《苏小三》 ,几个掉队的 少年士兵沿着长城找寻部队的《战争子午线》 。 再比如《鹿鸣翠谷》 ,这部影片讲述了抗日联军的15岁的小战士 铁子在遭到敌人的袭击后,发现了一个婴儿小石头。 铁子带着孩子寻找队伍,孩子没有奶吃,一只母鹿在铁子柳哨的 召唤下喂奶给婴儿吃。 历尽千辛万苦,铁子终于找到了队伍。 他们没有机会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和战争中的敌人交锋。 同时,战争剥夺了本应该属于他们的美好的童年和青春。 即便是这样,他们自始至终还保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 在这类影片中值得一提的是《三毛从军记》 ,这是一部拍摄非常到 位非常精彩的喜剧影片,但并没有削弱思想内涵。 这部影片完全可以和法国的影片《虎口脱险》相媲美。 今天当我们重温这些反映抗日战争的少年儿童影片的时候,既为 这些影片的成功感到欣慰和高兴,同时也感到,儿童在这场战争中的 遭遇和状况还有许多没有被表现的视角和层面。 我想,后来的电影工作者会拍出更加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反映抗 日战争的优秀儿童影片。 1 儿童抗战故事小英雄雨来抗日战争时期,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 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 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 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 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 己的祖国。 鬼子又开始扫荡,一天雨来趴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到街上咕 咚咕咚有人跑,雨来把书塞在怀里往外跑,他刚迈出门槛进来一个人他 抬头一看,是李大叔,随后听见鬼子呜哩哇啦地叫。 李大叔忙把缸搬开,跑进洞里,小雨来忙把缸搬回原处,雨来刚到堂 屋, 鬼子应闯了进来,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敌人抓住。 他在敌人严行拷打下,他坚强不屈把敌人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 叫拉出去枪毙。 这时河边响起几声枪响。 敌人走后,乡亲们来到河边寻找雨来,在芦苇丛里,水面露出一 个小脑袋来向岸上说道:鬼子走了吗?大家高兴的叫起来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从河底游到远处, 这就是小英雄雨来。 儿童抗战故事小英雄雨来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 个小村庄叫芦花村,12 岁的雨来就住在这个村子。 雨来喜欢游泳,他的游泳本领可高了。 后来雨来上了夜校,在夜校里他学会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 己的祖国。 鬼子又开始扫荡,一天雨来趴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到街上咕 咚咕咚有人跑,雨来把书塞在怀里往外跑,他刚迈出门槛进来一个人他 抬头一看,是李大叔,随后听见鬼子呜哩哇啦地叫。 李大叔忙把缸搬开,跑进洞里,小雨来忙把缸搬回原处,雨来刚到堂 屋, 鬼子应闯了进来,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敌人抓住。 他在敌人严行拷打下,他坚强不屈把敌人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 叫拉出去枪毙。 这时河边响起几声枪响。 敌人走后,乡亲们来到河边寻找雨来,在芦苇丛里,水面露出一 个小脑袋来向岸上说道:鬼子走了吗?大家高兴的叫起来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进河里,从河底游到远处, 这就是小英雄雨来。 太平洋战争和抗日战争是怎么回事儿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 要组成部分,太平洋战争(包括抗日战争)仍对环太平洋各国有着深 远影响,下面看看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如何表述。 议题一内容详略 中国历史教科书相关内容体现在《高中历史必 修一》中第 16 课抗日战争中,共 4 页。 至于二战相关章节并未提及,而是通过抗日战争来概括,仅文末 提到缅甸战场及抗日战争胜利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 美国历史教科书《美国史》涉及内容为第八单元热战与冷战中的 热战章节,共 56 页。 其中 6 页描述二战的起源,6 页描述欧洲战场,11 页描述美国抗 战及太平洋战场,4 页描述犹太人大屠杀,21 页描述二战时期国内经 济情况。 但全书仅在二战起源中略提到中国抗战,约 100 字左右。 议题二抗日战争 中国 《高中历史必修一》 :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 本制造一系列侵略中国的事件,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 民地,华北地区,民族危机加深。 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 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 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随后日本派遣陆军十多万人入侵中国,北平、天津相继失守。 美国《美国历史:从过去到现在》 :在 1931 年,当日本军队占领 位于中国北部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的满洲时,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大多数 日本人还是非常震惊。 接下来的五年,由于经济大萧条加深,使得日本军界力量在其政 府中有了更大的发言权。 在 1937 年,日本又重新开始其在中国的侵略。 议题三爱国主义 《高中历史必修一》有关抗日战争的段落: 面 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1937 年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 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路线…… 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大举 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展开淞沪会战。 坚守在宝山县城的约五百名中国官兵,遭到日军三十余艘舰艇的 炮击和大批飞机的轮番轰炸,城内一片火海。 营长姚子青率领守城勇士,抱定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 的决心,激战两昼夜,最后在巷战中全部壮烈牺牲。 10 月,日军攻入上海市区,副团长谢晋元率约八百名官兵,坚守 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昼夜,歼敌二百多人 …… 《美国 历史》中有关太平洋战争的段落: 美军和菲律宾军队在巴丹半岛上抵 抗了大约四个月之后,其斗争前景仍然毫无希望。 因此,罗斯福总统同意麦克· 阿瑟上将逃往澳大利亚。 麦克· 阿瑟上将不忍心在日本人面前放弃自己的士兵, 但没有办法。 不过他承诺——我会回来的! 巴丹半岛的沦陷,约七万六千名美 军和菲律宾人成为了战俘。 持续数星期缺乏水和食物,约一万人死于长达 6 到 12 天的行军当 中。 三年后,三个士兵逃回美国,美国本土才知道了巴丹的行军。 1944 年夏天,美军不断向前推进,但军事战略制定者一度计划绕 过菲律宾群岛。 麦克· 阿瑟强烈反对这一计划,他声称美国有义务向菲律宾人民提 供自由。 上将的这一论点说服了罗斯福总统,他因此推翻了先前的计划。 10 月中旬,约十六万名美军士兵在菲律宾莱特湾登陆。 摄像机记录了这一历史性时刻,麦克· 阿瑟宣布:菲律宾人民,我 回来了。 (摘自《壹读》图/互动百科) 我和抗日儿童团的故事 恐怖的谎言 我认识新四军是从罗炳辉吃小孩这句恐怖的谎言开始的。 1937 年,日军攻占古城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我 30 万同胞倒在日寇的屠刀之下。 紧接着南京北岸的六合也遭日军侵占, 我的家乡――安徽天长县大 通镇未能幸免,日本鬼子和汉奸奸淫烧杀,无恶不作。 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更为可恶的是,日寇在占领区实行伪化统治,采取愚民政策,在 老百姓中间到处散布谣言, 说共产党就是共产共妻, 红头发, 魔鬼样; 新四军更不得了,他们吃人,新四军里有一个叫罗炳辉的人,很胖, 专吃小孩子。 罗炳辉吃小孩。 我接受到有关新四军的最早信息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哎哟哟!这还了得,那时我 8 岁,还是小孩呀,新四军要来了, 罗炳辉马上要来吃我了,害怕得不得了,只有想办法躲起来。 新四军进镇的消息传来,二鬼子们撤走了,老百姓受到汉奸们的 恐怖宣传,不认识新四军,也不了解新四军。 那天晚上,家家关门闭户,吹灯灭火,有的干脆提前把小孩送到 远方的亲戚家,有的把小孩藏在地窖里,整个街镇上除了偶尔的几声 狗叫,几乎听不到什么声音。 第二天一大早,……………… 一阵铜锣响过后,乡亲们!我们是新四 军,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到这里来打鬼子的 …… 一阵过去了,又 一阵过去了,镇上并没出现什么异样。 有的老百姓慢慢探出头来,看看新四军清一色的灰军装,军容严 整,精干的小伙子,队伍中居然还有女的。 哪里是什么红头发,魔鬼样?都很干净,和我们这里的人没什么 两样,更没看到他们抓小孩子吃。 这些穿灰衣服的人还非常友善,帮我们挑水、劈柴、打扫庭院,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文化,贴标语,演节目,教小孩读书识字,哪里 像是吃小孩的部队呀! 后来,我终于见到了那个传说中专吃小孩的罗 炳辉,不应该说胖,应该说魁梧,一个非常和善的中年人,他没有吃 我,还跟我握了手,我激动不已,从此我和这支部队结下了一生的缘 分。 抓了个敌探子 新四军解放了我的家乡,不少部队在这里驻防,许 多高级首长,像刘少奇、张云逸、张鼎丞、罗炳辉、谭震林、邓子恢 等都在这个小集镇上住过。 这里一度成为淮南抗日的中心。 日寇和伪军经常派特务来刺探军情和进行破坏活动。 保卫首脑机关和驻军的安全,成为当时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942 年, 我已经 12 岁, 在新四军的关怀教育下, 学文化, 长知识, 接受很多革命道理,光荣地加入了儿童团,还当上了镇儿童团团长。 我们像其他抗日根据地一样设立盘查哨。 站在街头和交通要道上,肩扛红缨枪、手持小红旗,不分春夏秋 冬、严寒酷暑,以我们的方式参与到抗战中去,保卫根据地,保卫新 四军。 一天,我和儿童团小伙伴在街东头执勤。 一个肩挑补锅担子的人走过来,我们问他从哪里来?补锅的答道, 是从铜城来。 问有无路条?补锅的说:有!有! 他从口袋里掏出了路条。 没有什么问题。 但这个人看上去很干净,不像我以前见到过的那些补锅人,手都 很粗糙,油乎乎黑漆漆的,再说口音也不像铜城人。 我灵机一动,心想既然你是补锅的,我倒要看看你的手艺如何。 对补锅的讲,我家的锅坏了,你去补一补好吗? 此人似乎有点犹 豫,勉强地说:好!好! 我在小伙伴的耳边嘀咕了几句,谈了自己的 看法和怀疑。 为了麻痹这个人,故意大声说:你在这里坚守岗位,我带这位大 叔到我家去补锅。 然后领着这个补锅的向街上走去。 一路上发现这个补锅的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还不停搭讪,小同 志,你们街上有新四军吗?有多少人?有没有大马? ……新四军好呀, 新四军爱老百姓,新四军能打鬼子,夸呀,赞呀,东一句西一句。 他的这些言行更加引起我的怀疑,我也跟他有一句没一句地答应 着。 到了家门口,便把旧锅拿给他补。 趁他补锅的时候,我说要去上个厕所,实际上立马跑去报告了民 兵队长。 我和民兵队长赶回来时,发现锅上不大的一个洞仍未补好,而且 补的质量相当差。 于是我大叫一声: 补锅的! 你不要骗人了! 你不是干这个行当的, 你要老实交待!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那人狡辩说:我是铜城人,我就是补锅的呀…… 民兵队长在一旁 开了腔:好!你是铜城人,那我倒要向你打听几个人,那西头开饭店 的叫什么名字?那东头开中药铺的又叫什么名字? 这下把这个补锅 的弄懵了。 他支支吾吾说出一些不相干的名字,额头上直冒汗珠。 我睁大了眼睛,提高了嗓门:你跑不了啦!只有老实交待,你到 底是干什么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那人看到民兵队长真枪实弹, 终于坦白他是天长城里敌人派来的特务,属二鬼子,来我们这打探情 报的,还没到镇上就被我们这些儿童团的盘查哨给识破了。 儿童团又抓了个敌探子!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镇上。 盘查哨的作用还获得过罗炳辉司令员的特别表扬。 终生难忘的新四军伤员 1943 年, 新四军在江苏六合金牛山地区打 了个大胜仗,消灭了不少鬼子,新四军这边由于武器装备差,能打大 胜仗不容易,靠的是战士的勇敢和指挥员的出色指挥。 当然有不少伤员。 每个老百姓家都安排了伤员修养,我家也分配了两名。 我们这些儿童团员能做什么呢?我是儿童团长,跟小伙伴们一合 计,我们给伤员喂饭,端屎端尿。 伤员要下床走动,我们就搀扶着他们,还给他们唱歌,跳舞,编 点小节目演给他们看,把好吃的留给伤员们,尽一切可能照顾他们, 使他们感到家的温暖。 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 一个新四军战士, 住在我隔壁邻居家, 他的胳膊被打得快要断了, 只剩骨头了。 那时候医疗条件差,没有麻药,没有电锯,更别说抗生素了。 拖了几天,医生说不做手术不行了,要截肢。 最后把他绑在门板上,锯胳膊,我在旁边帮他擦汗,轻声地跟他 说:叔叔,别怕,一会儿就好了。 我一边说这话, 一边只听见锯条锯胳膊的声音: 嚓……嚓……嚓…… 这个战士始终一声不吭。 汗水哟,哗哗地流,你能想象吗?过去只听说书的讲过关云长刮 骨疗毒的故事,关云长也许有华佗神医配制的止痛散呢,还有酒肉为 伴,我们的新四军战士呢,什么都没有,就用那个极其普通的锯子来 做截肢手术。 活生生的人呀! 这就是我们的新四军战士,有这样战士的部队能 不打胜仗吗?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印象太深刻了,让我终生难忘。 智寻止疼药 八年抗战期间,生活和卫生条件都十分匮乏,新四军 战士时常会因为缺医少药,负伤后要忍受比战场上更大的痛苦,乃至 付出生命代价。 比如没有麻药就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后听军医说,如果能有鸦片也行。 我知道鸦片, 也叫大烟, 过去我们镇上有些地主和有钱人喜欢抽, 新四军来了,明文禁止了。 有个小伙伴听人说西头开客栈的那家有人夜里头偷偷吸大烟。 这个情报让我们兴奋不已。 我们挑选了几个小伙伴组成一个特别寻烟小组,正儿八经地制定 作战计划。 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晚,包围了这家客栈。 下半夜,煤油灯亮了,我们抵近侦察。 快起来,可以抽一口过过瘾了。 好像是老板娘的声音。 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过后,可以看到忽闪忽闪的亮光在晃动着。 时机到了。 快开门!快开门!我们猛敲大门。 里面的灯突然灭了。 老板娘说:深更半夜的,谁敲门? 查店的。 刚才民兵不是刚查过了吗? 查过了还要查,有情报说鬼子派奸细 到镇上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等到开门。 我们直奔他们抽大烟的房间,立马闻到大烟味。 你们刚才是不是在抽大烟? 这个年头还有谁敢抽那个玩意!店老 板急忙狡辩。 那深更半夜的你们点灯干什么? 点灯,那是因为我闹肚子上马桶 嘛!老板娘接话道。 我们也没多和他们争辩,可是查了半天也没结果。 藏在哪呢?小伙伴们焦急起来。 我突然想起刚才老板娘说她点灯是因为要上马桶,我说要查她的 马桶,这下老板娘可挂不住了,一下变得紧张起来,挡在马桶前不让 我们检查,这更加引起了我们的怀疑。 老板娘这时端起马桶快步跑向厕所,把里面东西全部倒进粪坑里。 我们立马找来粪勺在粪坑里打捞,终于发现了我们需要的东西。 也不顾什么叫脏, 什么叫臭, 伸手捞起了一个小铁盒, 密封完好, 大烟干净,足足有一两多。 我们像抓到俘虏一样高兴,当我们回到卫生所时,东方已发白, 公鸡也叫了。 这个晚上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格外高兴,我们用智慧为新四军伤员 取回了止疼药, 减轻他们一点点痛苦, 心里感觉比蜜还甜!(李泽林, 男,1930 年 2 月出生,安徽天长县人。 1944 年 11 月参加新四军,1946 年 9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 年 1 月离休,现为南京第一干休所离休干部。 荣立三等功二次、四等功四次;1955 年被授予解放奖章;1988 年 被授予独立勋章。 ) (汪焰明采访整理) 抗日战争烽火中的上海少年儿童工作第三 章 抗日战争烽火中的上海少年儿童工作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 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向当地驻军发起突然 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反抗。 8 月 13 日,在上海的日海军陆军队向驻守在宝山的守军发起大规 模的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同志在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一次代 表大会的号召:青年要跟成年、幼年、老年一道结成一个几万万人的 大团体,那么,日本帝国主义再凶……我们也能够打败他。 在中华青年救国联合会组织简章(草案)中,也明确规定吸收 7 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入会。 1938 年毛泽东同志还为 《边区儿童》 (半月刊) 题词: 儿童们起来, 学习做一个自由解放的中国人民,学习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争取自 由解放的方法,把自己变成新时代的主人(少进史 P132) 。 上海党组织把广大少年儿童也纷纷组织起来,开展了许多抗日救 国活动,当时小孩也有儿童救亡协会组织,他们纷纷走上街头进行宣 传和募捐活动;并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捐献给祖国。 上海少年儿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杰出贡献的有:一、 活跃在 前线和后方的孩子剧团一所不平常的学校革命老作家茅盾同志曾说: 孩子剧团是抗战的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这朵花,是在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上海的土壤里生长的。 要说清楚孩子剧团产生的历史背景,不能不提到一所不平常的学 校――我们的母校临青学校。 上海沪东区临青路临青坊里,一九三二年办起了临青学校(后迁 顺城里) ,后来受到党所领导下的社联的积极支持。 它的几任校长――严镜余、邓稷仁、仁崇高、钟朗夫,以及校的主 要教员――李嘉仲、刘望远、李林、杨浩庐、刘筱圃、吴新稼等三十多 人,大部是抗日救亡分子,其中也有一些共青团员、共产党员。 这个学校设有小学部和初中部,每个学期保持学生二百多人,他 们大部分是工人子弟,交不起学杂费的学生,学校只让他们交书费。 老师们除了授课,经常给学生讲解国难形势,激起他们抗日救亡 的热情。 晚上学校还办工人夜校,表面上是补习文化、英语,实际上是训 练工人中的进步积极分子。 我们学校的抗日救亡工作,历来是很活跃的。 初中部、高年级学生,不少人参加了上海救国会。 市内举行的游行示威,重要的纪念日和宣传抗日等活动,老师们 都有带学生去参加。 从一九三六年以后,全校由几十个学生积极分子,在里弄中和棚 户区,开办了十个小先生分校。 吸收了四、五百个穷孩子,每天傍晚学习《国难课本》 、算术,也 教歌、做游戏。 为了抗日宣传的需要,学习成立了孩子歌咏对,学了许多抗日歌 曲,还排演了《捉汉奸》 、 《仁丹胡子》 、 《最后一课》等儿童剧,这些 歌曲、话剧、在沪东和市内演出过多次。 对于这样一所红学校,国民党的特务和工部局的包打听,是不肯 放过的。 他们经常窥测我们学校,对一些赤化教员举行盯梢。 在 1935 年一二.九和一九三六年九一八纪念等抗日活动中, 工部局 巡捕房对我们学校进行了两次大逮捕。 第二次大逮捕这, 校长仁崇高及五、 六个进步教员, 都被逮捕了, 学校停办了近两个月。 但地下党组织还是想法子,使它复苏过来。 这股已经点燃的抗日烈火,一天也没有熄灭过。 临青学校的校歌,开始有这样两句:可爱的临青学校,精神真正 好!??。 它所播下的抗日的种子,很快地就生根、发芽了。 民族的希望一九三七年七· 七,庐沟桥抗战爆发。 接着,日寇派兵几十万,在八· 一三打进了上海闸北、吴淞、江湾 一带,我们许多同学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老师帮助我们一部分同志,越过日寇的封锁线,来到法租借的难 民收容所里。 我们恨死了鬼子和汉奸,不愿意当小亡国奴,也不甘心在难民所 吃闲饭,我们学校学生会主席许立明、孩子歌咏队长张莺、小先生总 校校长奚里德、学生会秘书傅承漠(陈模) ,以及小先生张宗元,曹大 庆、郭宝祥等十余人,逐渐地聚集在恩派亚难民收容所里(现名嵩山 电影院) ,办起了《大家看》壁报,教难童识字、唱歌,在难民中宣传 团结抗日的道理,还为难民写信,搞好所内卫生,开饭时维持秩序。 我们男同学每天早上去卖报,赚点钱好买纸、笔、本子,大家干 得非常起劲。 不久,党员吴新稼老师来看望我们,把我们的情况,向国难教育 社(一九三六年由教联改组而成)党组织负责人王洞若等同志汇报, 还把我们日记本拿去给他看。 他听了非常高兴,他与陆维特、方与严等同志研究后,对吴新稼 同志说: 这些孩子很可爱, 要好好培养, 可以把他们进一步组织起来, 你去领导他们干吧!以后,吴新稼同志每天到难民收容所里来,给我 们讲抗战形势,帮我们练歌,我们找来了一批难童,又排练《火线上》 、 《捉汉奸》 、 《打回老家去》三个街头剧。 吴雪同志给我们导演了《放下你的鞭子》 。 我们决定给本所难胞演出,没曾想,收容所的管理,早就讨厌我 们,说我们进进出出,不象难民,骂我们是小叫花子、小戏班子,不 肯把大灯泡借给我们演戏,我们不怕,到抗敌演剧队去借,演出了全 部节目,受到难民同胞热烈的欢迎。 九月三日初战的胜利,鼓舞了大家的斗志。 我们要求到所外去演,吴老师启发我们说:到所外去演,剧团应 该有一个名字呀!有个同学说:我们都是小孩子,就叫孩子剧团吧! 三十几个孩一齐鼓掌表示赞成,选出许立明、张莺、傅承漠、张宗元 为干事,吴新稼为干事长,孩子剧团就这样诞生了。 当时我们很喜欢唱的团歌(吴新稼词、郭映艇曲) ,是能反映团员 们的战斗激情的:嘿嘿!看我们一群小光棍!嘿嘿!看我们一群小主 人!我们生长在苦难里,我们生长在炮火下。 不怕没有先生, 不去留恋爹娘, 凭着我们自己, 努力学习努力干。 孩子们,站起来!孩子们,站起来!在这抗战的大时代,创造出 我们的新世界! 不久, 难民所以我们不守所规为名, 把我们撵了出来。 在国难教育社和市文协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搬进沪西的余日章小 学,独立生活开始了。 我们讨论、制定了团的公约、作息时间表,每天都应邀到市里去 演几场戏,无论是在街头、学校、工厂、医院,还是难民收容所,都 受到人民群众真诚的拥护。 记得,我们有一次到难民所去演出,演完几出抗日话剧以后,几 个青年当场站起来,无比激动地说:看,小弟弟、小妹妹父母被鬼子 杀害了,还要出来抗日,我们也要打鬼子,不再流亡了!九月间,我 们敬爱的周副主席,代表中央到南京和国民党谈判,达成统一战线的 协议。 当他听到上海地下市委汇报说,上海人民已经动员起来,连小孩 子也知道抗日,组织了孩子剧团时,他异常兴奋地说:好哇,这些孩 子的抗日精神,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希望!赞誉孩子剧团是中华民族不 可侮的象征(80 年 P202)他嘱咐上海地下党的同志,要好好关心、帮 助孩子剧团。 从上海到武汉十月以后,日寇占领闸北、大场、假定、真如,逐 渐包围了上海。 我们在市文协的领导下,积极地投入了保卫大上海的斗争。 有一次,我们在广场上唱歌演出街头剧,被卢家湾巡捕房抓走了 十几个团员,经过团体的抗议、交涉,巡捕房到晚上才将他们释放。 1937 年十一月十二日,国民党军队从东线撤退,上海沦陷了。 日寇、敌特和汉奸,在市里四处搜捕抗日分子,我们的干事长吴 新稼同志,也成了他们追捕的对象。 当时比较暴露的地下党员,大都准备撤退到延安或江南游击区去。 王洞若同志要吴新稼也作撤退的准备。 看来,胡子剧团只好解散了。 可是团员们不愿意解散,愿意在一起做抗日救亡工作,什么困难 和危险也不怕!王洞若与陆维特等同志研究,认为这些孩子政治觉悟 高,能吃苦耐劳,有培养前途,放弃不管是可惜的;让他们留在上海, 就会遭到日寇、汉奸的迫害,最后决定把他们带到内地去。 王洞若同志从团员中挑选了十九人,加上进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创办的山海工学团介绍来的三人(其中一人是党员林犁田同志)共二 十二人(最小的八、九岁,最大的是吴老师十九岁) ,坐英商轮船到南 通,在取道镇江、南京去武汉。 地下党给我们筹足了三百多元的路费。 要从上海撤退并不容易,停泊在吴淞口的敌舰,对来往船只搜查 很严。 我们想办法分做五批,化装成难民,或是假作别人的子女。 从十一月十八日起,我们乘英轮离开上海,到天生港去集合。 唐家闸、南通的群众东北军,要求我们为他们演出,人们看了我 们的戏是很感动的。 有位中年东北军官冲上台,把我们八岁的团员抱在怀里,热泪满 面地对士兵们说:谁无父母,谁无妻子儿女?看了这群收鬼子欺负, 无家可归的孩子,谁不难过啊???鬼子占了咱们的东三省、华北,如今 又打到眼前来了, 咱们和他们拼啊! 打回老家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惊天动地的口号声从全场爆发出来。 就在我们演出的过程中,长江南岸的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日本 侵略军已经占领江阴,从南通到南京的江轮已经停航。 我们只好改坐木船,由南通溯运盐河北上,取道泰州、白浦到达 扬州。 想不道我们到达扬州后,日寇已进攻南京,我们能听到长江南安 的炮声了。 这时乘船去武汉已不可能,只好改变计划向北绕行。 我们刚坐上木船,一股从瓜州登陆的敌人冲了过来,炮声、机枪 声一起响了。 天色渐渐黑下来,国民党的散兵借口封江,没收了我们的木船, 我们只得步行北上。 大家毫不畏惧,背着行李,迎着朔风,顽强地前时。 我们经过高邮、宝应、淮阴、邳县,尽可能做些演出,宣传工作。 我们从运河车站坐了闷罐子车到徐州,又转郑州。 在郑州休整、治病又公演了三天,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十一日到达 武汉。 陆维特等同志接到我们的电报,早在大智门车站等我们,我们跋 涉几千里,历时五十多天,总算找到了党的领导同志。 难忘的欢迎会 偌大的武汉三镇,对我们来说,不免人生地疏。 近两个月的饥寒劳累,团员们大多消瘦了,身上长了疥疮,衣服 爬上了虱子,有的病倒了。 从上海带出来的旅费用光了。 吃饭也成了问题。 这时,有位慈祥的妈妈,来到我们的住处培心小学。 她微笑着对我们说:我叫邓颖超,周恩来同志让我代表他和八路 军办事处的同志们,来看望大家!团员们都高兴地把她围起来,亲热地 叫她邓妈妈。 邓妈妈抚摸着几个团员的头,问我们一路上的情形。 她看望了我们的小病号,嘱咐我们好好治病,还告诉我们消灭疥 疮、虱子的方法。 她夸我们年纪小,志气大,给我们讲红军长征中的故事,说:如 果你们乐意,我介绍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几位小红军,和大家见面好不 好?好!好!我们的手都拍红了。 我们是多么羡慕小红军啊!过了几天,邓妈妈又来看望我们,还给 我们带来六十多元钱,说:知道你们生活困难,这是八路军办事处的 同志们捐助你们的。 当时,办事处同志的生活也很艰苦,这些钱是从他们很少的零花 钱中拿出来的,其中有周副主席的,有董老的,叶剑英、博古同志, 邓妈妈的,也有红小鬼——小八路的零用钱。 我们接过这些钱,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这每一分钱,都凝聚着老一辈革命家对下一代的关怀啊!一九三八 年二月八日下午,是我们终身难忘的日子。 周副主席派红小鬼——他的警卫员吴志坚同志, 来接我们全体团员, 到八路军办事处去开欢迎会。 大家心里乐开了花。 八路军办事处的墙上,贴了许多欢迎的红绿标语。 正当我们左顾右瞧的时候,一个满面笑容,长着络腮胡子,穿了 一身灰色棉布军服的伯伯,来到我们中间。 邓妈妈站在他旁边微笑着,给我们介绍说:这是周恩来同志!大家 又惊又喜,一齐鼓掌。 周副主席同我们一一握手, 有的孩子两手伸上前, 不知怎么握好, 就抱住周伯伯的手,使劲摇。 邓妈妈还给我们介绍了叶剑英、博古、叶挺同志,以及革命文学 家郭沫若先生,还有办事处的红小鬼,我们都热烈鼓掌。 吴志坚同志致欢迎词后,周伯伯让我们的代表,讲了团体成立和 到武汉的经过,又要我们每个人讲了自己的简历。 在红小鬼的要求下,我们站起来唱歌。 我们唱了《孩子剧团团歌》又以莲花落的曲调,唱了《流浪儿》 。 当唱到我们都是没家归的流浪儿,流落在街头没饭吃。 鬼子打进了我的家,爸爸妈妈全被杀??时,周伯伯的眼眶润湿了, 从人丛中挤出去,直到我们唱完,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不少女同志、小战士掉泪了。 郭沫若先生站起来激动地说:今天可说是我回国以后,最快乐的 一天。 八、九岁的小弟弟、小妹妹,就晓得出来救亡,是作孽么?不, 是幸福??许多领导同志兴奋地讲了话,鬼子们要求周伯伯讲话。 他从容地站起来,深情脉脉地望着我们说:在长期革命斗争中, 我看到过许多同志的牺牲,可是没有象今天这样难过。 那么多的孩子家破人亡, 我们民族的灾难太深重了! ??斯大林同志 说过,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 我想补充说,儿童上社会力量的一部分,是抗日斗争中一支小生 力军,眼前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你们和我们队伍中的小战士不同,他们依靠了大集团的帮助,增 长了自己的能力。 你们是在人们瞧不起的环境中,依靠自己的团结、斗争出来的 ?? 我送你们救国、革命、创造三种精神,你们要一手打倒日本强盗,一 手创造新中国!周副主席的亲切教诲,象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点燃 了一把火,照亮了漫长的人生的道路。 决不让反动派摧残孩子第二天,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上, 发表了《在孩子剧团欢迎会上》的特写,接着有发表了《孩子剧团从 社会到武汉》的长篇通讯,有发表评论,称孩子剧团是大时代的小战 鼓。 周副主席和党组织的关怀,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们在汉口青年会举行公演, 其中有新编的 《帮助咱们的游击队》 、 《街头》等儿童剧。 我们还到工厂、学校、保育院去演出,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许 多小朋友来入团,我们的队伍一天天地扩大了。 这些情况,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 他们派人来盘问我们,是怎么到八路军办事处去的?以后办事处 来了人,要向他们报告。 开始,他们策划把我们送进鄂西的难童教养院、我们抱团儿顶掉 了他们的诡计。 接着,国民党市党部宣传大队派人来说:市党部指令我们,把你 们合编过来。 这样,你们成了合法团体,经费、吃住都有了着落,用不着流浪 了! 作。 几天以后一个下午,国民党市党部送来了最后通牒:明天上午八 点钟,市党部派卡车来,接你们到宣传大队去。 来人还说,宿舍已经准备好了。 孩子剧团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头, 团员们都急得不得了, 怎么办? 大家想来想去,只有找周伯伯去,他会给我们想办法的。 天已经黑下来,吴新稼同志赶到八路军办事处去报告。 周副主席不在,邓颖超同志一听,情况紧急,忙把博古、叶挺等 同志请来商量。 叶挺同志主张,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博古同志担心, 走了以后, 国民党再找到怎么办呢?商量到最后, 等周恩来同志回来决定。 时间一点钟、 一点钟地过去了, 真急人啊! 等到夜里十一点多钟, 周副主席回来了。 他仔细听了汇报,坚毅地说:坚决抵制合编,决不让反动派摧残 党组织和邓妈妈知道后,都让我们拖着,看他们还有什么动 孩子!明天早上在他们派车来接之前,你们天不亮就乘第一班船,到 石灰窑矿区去。 问到你们,就说给工人演戏,来不及辞行了。 到那里工作一段后,你们就派人回武汉,我们再决定下一步的行 动。 后半夜三点多钟,我们就起了床,打好背包,悄悄地走出培心小 学。 街灯昏暗,夜深人静。 穿过小巷大街,我们来到江岸码头,坐上六点钟的小火轮,汽笛 一声长鸣,驶离了武汉。 我们一个个团员,发出会心的微笑:反动派,你们八点钟来收编 稻草吧!好好学习,才能进步一九三八年三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 治部,成立。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周副主席担任国民政府军委政治部副部长, 郭漠若先生担任第三厅厅长,我们在石灰窑工作了一个月。 为了追究我们这个非法团体,当地的警察局搜查了我们的宿舍。 我们派人回武汉联系时,周副主席笑着对我们说:这回好了,你 们可以回武汉了。 你们去找郭先生吧,由第三厅办你们收编过来。 在周副主席直接指挥下,我们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终于取得了胜利。 四月初,我们兴高采烈地回到武汉进驻武昌的昙华林,成为三厅 收编的第一个直辖单位。 住下没几天,周伯伯和郭先生一起来看望我们,看我们住下来没 有,有没有床板?周伯伯见我们没有蚊帐。 笑着对郭先生说:郭先生,这是你的事了。 郭先生一口答应,不久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一顶蚊帐。 周伯伯看到我们出了壁报,站在山墙那里看了起来,他发现有些 稿子有错别字,就从上衣口袋里拔出钢笔,一字一字地改正过来。 周伯伯对我们说:从前你们颠沛流离,没有条件学习。 现在生活安定一些了,就要好好学习。 不学习,就不能进步,没法做好工作!不久,第三厅地下党的特 支, 就派一位老党员, 担任我们的指导员, 他聘请了三厅的一些先生, 担任我们的文化和戏剧、音乐教员。 洪深,冼星海先生都给我们上过课,冼星海先生写的歌曲,常常 先让我们试唱。 我们积极参加了三厅发动的五月兵役与雪耻,七· 七抗战一周年的 扩大宣传,与新安旅行团一起联合了十多个儿童团体,成立了武汉儿 童团体星期座谈会, 举行武汉儿童歌咏大会, 到阳新战地去抢救儿童, 并努力参加保卫大武汉的斗争。 在武汉各种抗日活动中,几乎都能看到这支活跃的儿童队伍。 一九三八年八月中旬,我们跟随三厅撤退到湖南衡山、长沙,在 那里开展宣传工作。 周伯伯和郭先生始终关怀着我们,在十一月十二日长沙大火前, 特地拨给我们一辆卡车,让我们安全撤退到衡阳。 接着,三厅又把我们转移到桂林。 一天,周伯伯派他的警卫员吴志坚来看我们,他对我们说:周副 主席最近工作非常忙,没功夫来看大家。 他让我送一本书给你们,要你们好好学习讨论!我们把书接过来 一看,原来是毛主席新著的《论持久战》 。 周伯伯是多么关心我们的学习啊! 十月, 武汉、 广州失守以后后, 国内许多人对抗战失去了信心,我们脑子里也产生了好多问题;日寇 占领了半个中国,这样打下去,还有多少地方好丢呀?当时,敌机经 常轰炸桂林,我们就带着《论持久战》这本书,到岩洞去阅读、讨论, 懂得只有依靠人民,坚持持久战,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也懂得 了学习的重要,自己的头脑没有武装起来,怎么去作群众的工作啊? 搏击恶浪 1939 年的春天,我们在贵州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到国民党 政府的战时陪都――重庆,这是个灯红酒绿、畸形繁荣的城市。 我们在重庆举办办公演、儿童歌咏大会及儿童节等活动之后,周 副主席和三厅地下特支指示我们,你们可以在大城市工作一个时期, 但是,一定要到广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去,多给农民、工人演戏,多向 工农群众学习。 周伯伯和党组织指示非常重要,我们立刻紧张地准备起来。 当时,我们的团员已经发展到六十多人,于是分成两个小队,用 两年的时间,把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各县走一遍,并留一个小工 作队,坚持重庆的工作。 两个队就要出发了。 我们还没有借到日本兵穿戴的军服和钢盔,这是演抗日戏剧不可 缺少的。 管服装的团员吴克强,想到了周伯伯。 周伯伯总是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的呀!于是,他走进了机房街的八 路军驻重庆办事处。 警卫员吴志坚同志带吴克强去见周伯伯。 周伯伯亲切地问道:小鬼,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吴克强说明来 意后,周伯伯说:你跟我来吧!周伯伯把小吴带到保管室。 他让一位同志拿出两套日本兵的服装、两顶钢盔,放在小吴的手 上,对他说:这是八路军的战利品,都送给你们吧!你们到各县去, 演戏时穿上它,让四川的老百姓看看,日本鬼子怎样残暴,激发人民 的抗战情绪,一起把鬼子赶出去!小吴快活地连声说:谢谢周伯伯, 谢谢周伯伯!一九四○年八月,我们两个队结束了四川各县的巡回演出 工作,回到重庆市郊赖家桥的全家院子。 一个月明的晚上,周伯伯和邓妈妈来看望我们,团员们一个个喜 出望外,欢叫着周伯伯好!邓妈妈好!我们请他俩在郭老的凉棚里坐下, 大家围在他们身边坐下来。 周伯伯、邓妈妈听我们汇报说,在各县我们除了演一些老戏,还 搜集材料,编演了一些新戏,学会用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打金钱板、 要连箫、唱山歌等形式演唱,还帮助当地少年儿童组织抗日团体,都 非常高兴。 于立群同志建议我们,给周副主席和邓妈妈唱几个歌,我们唱了 《在太行山上》 、 《红缨枪》 、 《流浪儿》等歌曲。 唱完歌,邓妈妈说:看见你们很高兴,你们现在长大了,比以前 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仅各方面有了提高, 也比以前成熟多了??周伯伯以 关怀和鞭策的口气说:可是《流浪儿》唱得不如以前动人啰,还得努 力呀!他问我们早晨练不练嗓子,勉励我们在艰苦的环境里,要好好锻 炼自己。 一面做抗日宣传工作,还要挤点时间学习文化,读点书。 他告诫我们年龄大点的团员,不要过早地谈恋爱,要把精力集中 到工作和学习上面来。 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以后,对郭沫若先生领导的第 三厅的工作,百般刁难阻挠,到一九四○年下半年,国民党军委会政治 部以改组三厅为名,撤换了郭先生厅长的职务,孩子剧团再也不能在 郭先生的直接领导和保护下,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了。 大家心事重重,为我们团体的前途担忧。 有一天,周伯伯来看望三厅的先生,我们也涌到他的面前。 一个团员问道:周伯伯,每三厅改组了,郭先生不当厅长了,我 们怎么办,谁管我们呢?周伯伯以深情和爱抚的目光看了我们每一个 人,说:孩子们,怎么没人管你们呢?郭先生即使离开你们了,我相 信,他心里会时常想着你们的。 没人管你们,我们来管,没人要,我们要!一些简短、亲切、充满 深情的话,象一股热流,温暖着我们每个人的心。 是啊,有党给我们撑腰、指路,我们就能搏击恶浪,勇往直前。 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血雨腥风的一九四一年一月,国民党反动派 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 他们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遣散和取缔救亡进步团体,扼杀抗日 群众运动。 国民党反动派对孩子剧团的存在,早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改 组以后的第三厅,想方设法破坏、打击我们。 有一回,总务厅邀请我们在政治部的晚会上表演节目,我们演出 了《黄河大合唱》气得他们以后再也不找我们了。 三厅的第一科科长,有一次拍着桌子骂我们是小共党。 他们竭力把我们调出第三厅,与重庆卫戌司令部政治部抗敌剧团 合并,交给他们严加管辖,并威胁我们全体团员参加三青团,接受国 民党的党化教育,切断我们与周副主席、郭先生的联系,以吃掉我们 团体而后快。 孩子剧团又一次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天晚上,我们团长林犁田同志一九四○年后担任,躲过国民党 特务的耳目,悄悄地来到重庆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 他向邓妈妈汇报了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们的新诡计,邓妈妈传达了 周副主席的指示。 林犁田同志回团以后,立刻带了一个年龄较小的团员代表,去见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长张治中,表明我们这六十多个孩子的心愿,和拒 不从命的态度。 我们又 找一向同情,爱护我们的国民党主战派军委会副委员长冯 玉祥将军,请他为我们向张治中说情,还采取各种巧妙的办法,争取 社会舆论的同情,迫使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不得不三次收回调令,取 得了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第二个回合的胜利。 原来郭漠若先生领导的三厅的人,从一九四一年以后,大部分又 转移到政治部的文化工作委员会来。 我们团体的党支部,这时仍然受地下党特支书记冯乃超同志领导。 我们按照周副主席和南方局的指示,积极宣传我们党的坚持抗战, 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方针。 一九四一年的春天,我们在重庆公演了三幕五场的儿童剧《乐园 进行曲》 ,十二月又公演了六幕童话趣剧《秃秃大王》 (根据张天翼童 话《秃秃大王》改编) 。 临上演前,国民党强迫我们修改剧名,才改为《猴儿大王》这两 出戏,都是由老戏剧家石凌鹤同志担任导演,舞蹈家吴晓邦等同志担 任歌舞指导。 这两个大型儿童剧,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抗战、民主 的要求,揭露了汉奸、独裁者投降与分裂的丑恶的嘴脸;在儿童戏剧 艺术上,也有一定的创造,达到了新的水平,赢得了重庆戏剧界、新 闻界和青少年的称赞。 走上革命的道路人民和青、少年所热爱的,正是国民党反动派所 憎恨的。 一九四二年以后,随着国民党的更加反对,大搞法西斯专政,对 孩子剧团的镇压也加剧了。 这年九月,国民党的军委会政治部,以改组为名,撤换了我们剧 团的团长和队长,派了三青团的骨干分子和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的教 官,来接管我们剧团,强行改变孩子剧团作为抗日儿童戏剧团体的性 质。 周副主席遵照毛主席关于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实行隐蔽精干, 积蓄力量的政策,指示地下党组织帮助我们,把剧团的骨干和大部分 团员撤出第三厅,有的送到延安、东江纵队,有的转移到抗敌演剧队 和其它团体,有的进学校继续读书。 活跃在国民党区五年之后的孩子剧团,此时此刻是不存在了,剧 团的一百多名团员,除个别同志被特务逮捕、关进集中营以外,在周 副主席和地下党组织的呕心沥血的保护下,都免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残 酷迫害,陆续走上了革命道路。 其中,年轻的共产党员李少清同志,担任了广东东江纵队第一支 队猛豹大队的政委。 一九四五年六月,在东莞大朗围歼日寇的激烈战斗中,英勇地牺 牲了。陈模二、 抗战时期的上海难童工作八· 一三战争后,上海有 50 多处难 民收容所,收容难民达 130 余万人。 (少运史 P 191) 党十分重视难民工作,从各系统组织动员了一 批党员、积极分子进入各难民收容所开展工作,难民中,有相当一部 分是少年儿童,因此,难童工作就成了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1、工华难童收容所,为上海党组织抗战期间难民工作史上写下了 光辉的篇章。 难忘的岁月――忆工华难童收容所工华不是当时自然形成的难民 收容所,它是在几十个难民所工作的基础上,由党组织有计划组建的 一所难童政治学校。 一. 创建培训难童的革命基地 1937 年底,江苏省委为加强对难 民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党的难民工作委员会(下简称难委) 。 1938 年初, 难委根据省委难民工作是一过渡性的工作的指示精神, 大力开展为难民中积极分子的教育和组织工作,要求迅速吸取其中的 精华以壮大革命力量。 3 月间难委又决定我去具体筹备一个难童收容所, 作为集中培训优 秀难童的基地。 我被慈联会(上海慈善团体联合救济战区难民委员员)任命为该 所主任。 这个所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抓紧时间培训出一批革命少年。 学生的来源是从各个收容所的难童中优选的。 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十二至十四岁左右。 文化程度在小学中年级至高年级,个别是初中的。 绝大多数是通过党组织和慈联会收容股行政系统选送来的。 许多所都把他们儿童班的学生骨干送来了。 这批学生素质好,有一定文化,有相当政治觉悟。 可以说这是一批党组织直接挑选的,可以塑造的未来革命者。 更难民所中大量优选儿童,相当部分都荟萃到这里了,这是党为 我们提供的特殊优越条件。 二. 政治思想教育是工作的中心工华课程的设置是精心研究的, 内容是让难童比较有系统地学习革命基础知识。 我们在考虑它的系统性的同时,还考虑到它的速效性。 主要讲的课程有;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大革命史、抗战的 基本纲领、抗日统一战线和共产党的领导、政治学、通俗哲学、中国 经济地理大意和进步文学短篇名著选读。 早期由朱启銮、焦明、周新明(即周克)讲课。 他们三位是党在难民工作中的主力,也是工华第一流的老师。 我也担任一部分课程。 讲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讲大革命史从中国共 产党的建立到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上海三次武装起 义、蒋介石背叛、四· 一二大屠杀、九· 一八事变、二万五千里长征、一 九三五年八· 一宣言、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这里特别强调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此外,还开设了一些讲座,如《游击战争知识》还有《战时救护 常识》以及如何破坏敌人强梁、铁路、通信,也讲过戏剧演出的政治 内容和艺术要求等。 指导大家读了不少有教育意义的杂文和小说。 歌咏是政治性很强的课程,对歌词的讲解就是一堂深刻的政治课。 这些给少年们留下了最初的,也是最深刻的启蒙教育,对他们 的一生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1938 年 8 月去皖南参军的李顺章(现名李朴群)说:`工华`是 另一种形式的抗大,我们在新四军教导队学习的不少课程都在 ‘工华’ 听过的。 俞宝琪回忆说:我家住宝山县城,高小毕业后在吴淞镇上一个小 杂货店当学徒。 工华收容所的教育对我政治上的进步和参军革命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 40 年初参军的陶荣庆回忆说,他十四岁参军,政治部考他什么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对他的回答十分满意,说:这个小鬼真不简 单,有的大学生还答不出来呢!总之,这是一所速成的政治训练班。 无怪乎三九年敌伪报纸惊呼:工华收容所是红小鬼的培养所了。 三、 组织起来,自主活动成立工华难童自治会,我们的方针是放 手发动少年,树立主人翁的态度,主动学习,主动活动,自己管理自 己。 难童是主人,要相信和帮助他们,决不能单纯地自上而下灌输, 同时还要有领导地自下而上发动。 这样,我们决定成立自治会,充分发挥他地作用,让难童们自己 主持会议,自己组织活动。 大家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高,成长得更快了。 在成立自治会之前,我们就有意识地开展了一些活动,以便物色 人才,做干部准备。 当年李顺章、金泉生办壁报,翁履康、顾宏恩搞文娱,张友德指 挥唱歌,朱一飞说书,俞宝琪、金泉生筹备图书馆,何玉福、陈一新、 王根发、唐玉华、秦长根担任纠察及生活服务工作。 还有毛履琨,他担任灭蝇队长。 该队是由中年级同学组成的,每日统计战果。 因为当时苍蝇是全所卫生的大敌。 5 月份成立工华难童自治会,先从各班级酝酿候选人,就是通过一 个多月的时间互相认识。 应选人和大家见面,发表讲话,然后全所大会举手选举,民主产 生九名委员再进行分工,设一名自治会主席和八名部长。 早期的自治会分总务、服务、学术、文娱、卫生、纠察、体育、 联谊八个部。 各部还设干事若干人。 李顺章为学术部长,翁履康为文娱部长,王上达(即今上海市委 副书记杨堤)为自治会主席。 主席干部被选出后,不少活动都是由他们自己主持,我们给予辅 导帮助。 值得提出的是全所民主空气很浓。 同学们在任何场合都敢于提意见。 班组民主生活也过得很好,可以为一件事争得面红耳赤,但仍非 常团结友爱。 自治会的民主传统和作风始终得到了继承。 四、 多方面的组织生活和实际锻炼自治会成立后,少年们发挥了 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广泛开展了为抗战服务的校内活动和 社会活动。 除到各收容所去宣传外,还到浦东大楼及街头各处巡回演出。 演出时有演说歌咏、说书、快板、活报以及话剧表演,深受欢迎。 逢七· 七、八· 一三、九· 一八及国庆、元旦等纪念日都搞义务活动。 同学们自制了很多硬纸剪的小国旗,后面用白胶水粘上一枚弯过 来的大头针。 高班同学走上街头,到剧院及公共场所去义卖。 表示同仇敌忾,不忘抗日救国,捐款用于抗日前线,实际是支援 新四军。 原来卖五分一枚,市民往往用一角,二角,五角,以至一元钱买 一枚。 由此可见当年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 少年们还为本所募捐,据朱新诚回忆,由本所具函往南京路各大 公司商场的经理室向工商界爱国人士募捐。 丽华、国货、永安、先施几家公司都热心捐助,当去的难童讲明 来意后,他们记下单位、路名,成汽车的衣物、毛巾、背心、衬衣就 送来了。 最坏的是大新公司,他们一切要经过日本顾问,什么也不给。 1939 年 4 月校庆典礼上,各界来宾众多,赠送了大量实物。 表演节目中有《燕南飞》当唱到想起战士在前方,浴血苦战西风 里,还是穿件单衣裳??,来宾心情十分激动,有的当场挥泪捐献。 为了改善生活,我们还组织大家做粉笔,参加的同学都用劳动所 得补充早餐费用。 所内经常举行文娱晚会,读书会、讨论会、辩论会、演讲会、歌 咏会等活动。 节目活动更热闹了,拔河比赛,化装表演、踩高跷、唱莲花,中 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听老师讲爱国故事。 由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师生们关系十分融洽,物质条件虽差, 却不觉得苦。 这里充满了朝气和乐观精神。 这次搜集史料同学们回忆了当年一些活动的具体情况。 1. 读书读报活动。 工华一开始就筹建小小图书柜,后来专门有了图书室。 有理论书、文艺书、历史书,还有报刊。 不少大年龄同学自学能力强,他们阅读《论持久战》 、 《社会发展 史》 、 《大众哲学》 、 《联共党史》的一些章节, 《西行漫记》 、 《社会科学 二十讲》 、 《上海周报》 等书和报刊, 一般同学都爱阅读各类文艺书籍, 如《八月的乡村》 、 《铁流》 、 《华威先生》 、 《我的童年》 、 《表》等。 这些活动是自由组织的,也是壁报和演讲会的基础。 2. 演讲会。 主要围绕以坚持抗战到底为主题。 经常举办专题读讲、时事讲座,也有自由演说,同学们愿意怎么 讲就怎么讲,有时会后组织讨论。 会议由学术部的干部主持。 1938 年 6 月份起固定在每周四下午举行演讲会,还组织各班级演 讲比赛。 领导还要求我们发挥对其他收容所的带动作用。 1938 年秋天之际,在工华举行过上海市难童演讲比赛大会,各所 派难童代表参加。 参加的都是各所的精英。 台上台下慷慨激昂,声泪俱下,高呼:坚持抗战到底! 、把日本帝 国主义赶出去!打回老家去!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 《大刀进行曲》 , 这是控诉大会,也是誓师大会。 这次演讲比赛第一名是工华朱新诚,他引用了华威先生这个空喊 抗战的例子,提出要用实际行动参加抗战。 后来他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很多同志回忆说:此情此景,至今难忘。 3. 歌咏活动。 全所各班级成立了歌咏队,对外有工华难童合唱团。 还培养了几个出色的指挥。 当年唱的救亡歌曲多极了。 大家最喜欢唱的除《大刀进行曲》外,还有《义勇军进行曲》 、 《救 亡进行曲》 、 《救国军歌》 、 《松花江上》 、 《打回老家去》 、 《太行山上》 、 《游击队之歌》 。 歌咏活动密切配合当时的形势, 唱 《五月的鲜花》 、 《保卫大武汉》 、 《九· 一八小调》等。 4. 演剧活动。 工华内有演剧队,最初演的多是《放下你的鞭子》 、 《流浪儿》等 现成的剧本,后来发展为自己创作,自己演出,剧本就多了。 我们最常演的是军民团结打日本、捉汉奸。 我们开设话剧讲座,使大家明确了演出要为政治服务,演好戏还 得讲究布景、道具、灯光、配音、台词以及演员角色的表情等等。 陆朝庭回忆当年的一次演出,活报剧由难童自编自排自演的。 演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民,背着粮袋,在返家路上遇上两个 日本鬼子和汉奸翻译。 强盗的刺到逼向老人,要抢去粮食,老人奋力争夺,他高喊中国 人的粮食不能喂你们来杀中国人! 强盗的枪声响了, 老人倒在血泊中。 台幕一转枪声大作,舞台上出现了中国的战士,肩荷胜利品,押 着强盗、汉奸俘虏,另一名中国士兵抱着老伯伯的粮袋和血衣,后面 是九名学生和工人结成队伍,手举标语旗,紧随士兵之后,边走边喊 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抗 战最后胜利!台下的难童也有组织的一起喊口号,戏中的老人,表现 了我国人民对敌殊死斗争的精神。 陆永宝(现名陆震)回忆 1939 年春节慰问坚守四行仓库八百孤军 时演出的一个片断。 他在《流浪儿》小歌剧中扮演日本人,揭露了日本强盗的狰狞面 目和灭绝人性,演得十分逼真。 观众纷纷把钱仍向台上,救济难童。 大家愤怒地把铜版、银角银元都向这个日本鬼子的光头上仍去, 打得他头青脸肿,只好逃向后台,广大观众才痛快地大笑了。 五.注重生活中的德育磨练我们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难童们的 德育锻炼。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有规律、有制度的集体生活,把他们磨练成一 支有组织有纪律的队伍。 我们提倡关心集体,爱护公共财物‘提倡人人讲卫生,保持公共整 洁;提倡勤劳勇敢,大家事大家干。 还强调增强体质,强身为国;重视友谊,互助互爱;道德高尚, 不侵犯别人自由;说真话,办实事,老老实实,自己管理好自己等等。 这里生活条件较差,但学习、生活、活动的秩序很好,环境整齐 清洁,同学关系和谐,很少无谓争吵,生活自治能力很强,生活节奏 紧张。 大家意气风发,没有丧气,没有消沉,有理想,有追求。 在全所已经现成了这样的风尚;做了对不起公众的事,犯了所规 是可耻的,被人指出有这种行为的人会为自己感到无地自容。 定期的小组会,都能自觉的提出意见,很少为个人一己之利,闹 无原则纠纷,因此大家的生活条件是清苦的,但精神是高尚的,情绪 是饱满的,每天的生活内容是充实的。 六、工华少年活跃在各条革命战线历史实践已经最有力的说明当 年工华青少年中的积极分子是一支非常活跃的革命力量。 他们富有生气、有政治觉悟、有一定文化、能吃大苦耐大老、有 多方面的活动能力。 工华先后参军的人数甚多,1938 年 8 月 10 日有两批,1939 年 至 1940 年又有多批,我所知道的有六十六人。 其中 1938 年 8 月去皖南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参军的就有二十三人。 年龄在十四岁左右,由杨勤老师带队,组织好救护、演出、壁报 三个组。 船自生活出发,经过了日军搜查,一出吴淞口,就响起了嘹亮的 歌声。 一到温州就在驻地的大庙露天台上为当地人民演出,第二天晚上 在中央大戏剧院演出。 演出的节目有合唱、滑稽、活报及《流浪儿》小歌剧,博得全场 观众的喝彩与掌声。 当唱起《大刀进行曲》时,台上台下杀敌的歌声交融在一起。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的口号声响彻了整个剧场、飞向 场外,场面感人,许多同学至今难忘。 这批人到新四军军部政治测验时成绩好, 大多在 1939 年前后入党, 没有候补期,分配在军法、机要、卫生和电讯等系统工作,成为骨干 力量。 徐祚泓现名徐明于 1939 年底参军,时仅 15 岁。 后到溧阳地区体整时,坚持要求到战斗部队去当战斗员,他说: 这是我在‘工华’时的理想! 黄根南说: 回忆在‘工华’的这段历史很自豪, 它对我走上革命道路起着决定作用。 我懂得八路军、 新四军抗日最坚决, 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我一心想当个出色的‘红小鬼’, 1940 年初我十四岁, 与新四军挺进 纵队副官处主任王华堂从上海出发,途径泰州,在李明扬总部住了几 天。 曾有人向我说,这里上海条件好,留在这里吧。 我坚决说,不,我要到新四军去。 就这样出了泰州西门至江都吴家桥分配在四团三营七连当战士。 朱新诚 1939 年 5 月到江南参加江抗,7 月入党,1940 年参加黄桥 决战,任边指导员,还只有十六岁,1944 年任高邮独立团特派员时仅 二十岁,多次与敌人生死搏斗,脑盖骨被打破,至今还留有脑重伤后 遗症,他说,是工华的教育,使我热烈追求和向往做一个共产党员。 自己的生命属于党的,光荣属于党的。 他们中有的已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的生命。 王根发于 1940 年新四军一支队北彻过封锁线时,与鬼子作战,不 幸腹部中弹,他坚持不上担架,行军三里,倒死在麦田里。 牺牲时年仅十五岁,任边指导员。 张德生张铿绰号张铁头,为新四军六师谭震林的警卫员, 1941 年为掩护领导过封锁线时光荣牺牲。 冯德贵为新四军军部机要员,1941 年皖南事变突围中,因重伤被 国民党军队俘虏,囚在上饶集中营,两次越狱未成,英勇就义。 冯洪泉于 1946 年中秋在吉林前廓尔罗斯蒙古自治县王府区任武工 组组长,为掩护战友与群众英勇牺牲。 李宝章 1947 年 2 月在苏中东台沈灶战斗中牺牲,当时任华野十一 纵队三十一旅九三团三营教导员。 我们亲爱的工华少年英雄,对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已作出了最优 异的答案!我们这批同志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毅然投身革 命的。 他们都有苦难的童年,他们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强烈的爱和憎。 十四岁、 十五岁是多幼小的年龄啊, 却都经历了残酷的斗争考验, 他们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党培养出来的一代少年英雄人 物。 从这些少年的成长看到我们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伟大和发展,既 是艰难险阻又是徇丽多采!工华收容所是当年江苏省委难民工作史上闪 光的一页!谨以此文献给工华少年烈士们 !献给大江南北战斗的少年英 雄!献给当年忘我工作的战友们!他们的崇高精神永远教育着我。 我想工华少年这一段闪光的历史更应该留给我们当代的少年。 鼓励他们继承发扬我国少年的光荣传统,成为他们准备参加社会 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而努力的精神动力。 丁 瑜工华难童收容所难童留影 摄于 1938 年 8 月上海上海难民收容所热烈欢送青少年参加新四军 2.两架望远镜的故事 三.上海 沦陷后的少年儿童报刊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少年儿童报刊的作用。 上海沦陷后的租借,成了被日伪势力包围下的孤岛。 我们党利用租界的特殊条件,创办了《译报》的副刊《儿童周刊》 以及《少年读物》 、 《好孩子》 、 《儿童日报》等儿童报刊,积极开展对 少年儿童的抗日救国教育。 1938 年出版的《译报》 ,名义上由外商担任发行人,实际上是我党 领导下的进步报纸。 该报发行半年后,开辟了副刊《儿童周刊》 ,由钟望阳担任主编。 他把《新华日报》等抗日报刊上有关儿童的报道和一些反映中国 人民英勇抗日事迹的,及时改写成适合儿童阅读的短篇故事,发 表在《儿童周刊》上。 另外周报黑发表了许多感人的儿童文学作品,教育儿童要爱国, 不当亡国奴。 例如, 钟望阳用苏苏为笔名发表的儿童小说 《小癞痢》 , 连载九期, 受到广大小读者的热烈欢迎。 1939 年 3 月 15 日《小癞痢》有《译报》图书部作为单行本印刷出 版,后来又由出版社再次出版,都被抢售一空。 这本书曾屡次被评为孤岛时期的优秀儿童读物。 《少年读物》于 1938 年 9 月 1 日创刊,大 32 开本,半月刊,由 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发行。 它是以科学和文艺为生的综合性少年儿童刊物,主要对象是初中 学生。 主编陆鑫。 《少年读物》在发刊辞中提到办刊宗旨时说:现在的少年,遭受 国家灾难的重重痛苦,肩上却负着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非常责任。 苦痛愈深,责任愈大。 让这小刊物成为苦痛时的慰藉, 工作时的参考, 休息时的消遣吧! 巴金是《少年读物》的主要撰稿人,他在创刊特大号上发表的《做一 个战士》一文,要求生活在这困难时代的每个年轻人争取成为一名战 士。 在第二期《纪念九· 一八专号》上,巴金在《重进罗马的精神》一 文中说:唯其黑暗,更需要人来为他带回光明,只要`孤岛`不被中国人 完全放弃,它终有得着自由见到光明的一天。 后来巴金还写过《别广州》 、 《从广州到东昌》 、 《最后的消息》等 文章。 在陆鑫的大力提倡下, 《少年读物》还发表了不少科学文艺作品, 用文艺形式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 《少年读物》出版到第六期时,引起了法租界巡捕房和日本宪兵 队的注意,终于以抗日的罪名,被封闭而停刊。 抗战胜利后,该刊于 1946 年 1 月在上海复刊,但不久又因国民党 当局禁止发行而停刊。 《好孩子》创刊于 1938 年 10 月,是 36 开本的油印刊物,主编是 方友竹(又名方筠、方明) 。 由于很受小读者的欢迎,后来铅印出版,改名为《儿童读物》 。 当时上海黄色书刊、小报及汉奸文学对孩子影响十分有害,针对 这种情况, 我党在上海的外围组织小学教师联谊会决定主办 《好孩子》 杂志,让儿童接受革命思想教育,许多儿童文学作者为孩子们创作了 各种文艺作品,儿童剧作家包蕾每期写一个孩子们剧提供学校演出。 后来汇编成一个专集, 书名是 《祖国的儿女》 , 由少年出版社出版。 这些独幕剧对当时上海各小学课外开展抗日爱国教育活动,有很 大的推动。 《儿童日报》1935 年 9 月 1 日创办于上海,每天出版四开一张, 总编辑何公超。 《儿童日报》 的第一版是国内, 它提倡孩子们关心国家大事, 做爱国儿童;第二版是国际版,主要向孩子们介绍国际上发生的 大事。 如揭露德国法西斯扩张军备,妄想称霸欧洲的野心,揭露日军侵 占我国东三省的罪恶行径,报道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人新事和儿童 生活;第三版是儿童公园版,内设许多小栏目,如《社会科学通讯信 箱》 、 《社会故事》 、 《趣味常识》 、 《手脑世界》 、 《电影故事》 、 《儿童艺 术故事》等,旨在帮助儿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第四版为儿童创作 版,设有《小书信》 、 《小小说》 、 《小日记》 、 《小故事》 、 《小诗歌》 、 《儿 童自由画》 、 《歌曲》和《滑稽问答》等,均为儿童习作,旨在促进儿 童写作能力的提高。 《儿童日报》的特点是性强,它把国内外改写成浅显易 懂、生动活泼的短文介绍给儿童,非常符合儿童的阅读需要,是一份 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的儿童化的报纸。 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该报顽强不屈地生存着。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一度停刊,1939 年 2 月 10 日复刊。 后因刊登同情上海人力车工人罢工的消息和短评,终于被迫停刊。 《儿童日报》共出版了将近 800 期。 在我党领导和影响下的上海抗日少年儿童报刊,运用各种形式教 育广大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坚决抗日,誓死不当亡国奴。 培养和造就了新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操。 上海抗日少年儿童报刊,宣传了我党的抗日主张,使广大少年儿 童了解到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八路军、新四军是真正抗日的 军队,激发了少年儿童响应革命的热情。 上海抗日少年儿童报刊,十分注重科学知识,文化艺术的传播, 在这些报刊的影响下,许多少年儿童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培养了文学的爱好,提高了写作的能力,增长了艺术的才干。 上海抗日少年儿童报刊,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 中去,并在革命实践中为少年儿童指明了社会进步的方向和理想,使 许多少年儿童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 附:童子军童子军是一种使青少年接受军事化教育训练的组织形 式,为英国贝登堡爵士于 1907 年创立,是一个国际性的少年组织。 上海童子军始创于 1912 年,由上海华童公学首先创办。 是一个国际性的少年组织。 上海童子军始创于 1912 年,由上海华童共学首先创办。 1913 年上海圣约翰、沪江、青年会等校相继建立童子军,并成立 上海童子军会。 1915 年远东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童子军担任会场服务工 作,并参加比赛项目,成绩显著。 1916 年在格致公学校长康普的主持下, 广东、 苏州、 天津、 北京、 南京、上海等地的代表在沪集会,成立了中华童子军协会,上海童子 军的诞生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 上海东亚体专和两江女体专,都开设了童子军科,专门培养男女 童子军教练员。 在创建童子军的过程中,各类具有鲜明特色的童子军组织也纷纷 出现。 1918 年,华童公学最早建立了动童军;1919 年,上海仓亡和明智 两校,率先组织起女童军,成为全国同类组织的首创者。 童子军教育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勇敢精神及进 行各种野外活动的技能,对训练成绩优秀者奖给徽章,对日常优良行 为予以表扬鼓励、童子军以智、仁、勇作为自己的格言,鼓励儿童去 做好人,做好事。 童子军初创阶段是民间教育组织,1927 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 后,国民党插手童子军,初设童子军司令部,1924 年 11 月成立童子军 总会,蒋介石、何应钦任正、副会长。 为庆贺中国童子军总会成立,上海全市童子军捐募飞机一架,献 给政府命名为沪童号。 1936 年 10 月, 中国童子军总会在南京举行全国童子军总检阅和大 露营。 蒋介石任总检阅官,上海代表队获得第一名。 上海童子军在北线、抗日战争中为革命和抗日做了不少工作。 1925 年五卅运动中,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广肇义学等校童子军团 在南京路为游行队伍服务,南模童子军华侨学生陈虞钦惨遭枪杀。 1932 年一· 二八事变。 上海童子军组成战地服务团,为十九路军战地服务,参加救护和 运送兵收容难民等工作。 1934 年,中国农村水旱灾不断,灾民生活无着,亟待救助。 上海《儿童晨报》定出投稿助赈和糖果助赈两种方法。 许多小朋友的稿件发表后,便委托报馆将稿酬捐赠给患赈会。 糖果助赈就是把省下来的吃糖果的零花钱捐出来。 捐赠者的名字,有长长的一串,都登在《儿童晨报》上。 除了自己捐赠,还有成百上千的童子军纷纷走上街头,捧着纸盒 沿路劝募。 西新桥附近,有四、五位女童军正在向路人劝募,一个学徒模样 的青年人,从衣袋里摸出一块大洋,交给一个女童军,对她说:听了 你们劝说,我很感动。 这是我辛劳一月所得的月规钱,愿意全部捐给灾民。 数目虽小,也算尽了我国民的一份责任。 女童军立即开给他收据。 仅 3 月 8 日这一天,上海全市童子军就劝募到约 1.4 万元。 1937 年八· 一三淞沪抗战爆发,我抗日将士英勇奋战,谢晋元团长 率领 800 战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陷入了敌人的重围。 上海童子军再次组成战地服务团,参加前后方服务,宣传抗日, 激励士气和民气。 战地服务队员杨惠敏,在枪林弹雨中勇敢地冲进抗日战士坚守的 四行仓库,给陷入敌人包围的战士们送去一面国旗,当四行仓库屋顶 重新飘扬起国旗的时候,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市民和守城将士的斗志。 之后一部分童子军随军撤退,深入内地,继续参加军中服务。 从一· 二八到八· 一三以至抗日战争中,上海童子军有三千多人舍身 为国。 附图说明文字:童子军军服1936, 《良友》童子军礼三手指代表 智、仁、勇1931, 《良友》上海儿童向坚守上海闸北四行仓库的抗日 英雄们献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1933 年 3月 30 日上海《儿童晨报》刊登的一组图画,生动地描绘了童子军的各 种活动抗日儿童团故事海娃鸡毛信海娃是一个儿童团团长。 有一天,爸爸叫他把一封粘着三根鸡毛的信送到三王村,爸爸对 海娃说:海娃,在明天天黑之前一定要送到呀,千万不要落到鬼子手 里呀!海娃听了,对爸爸说: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便赶着羊向三王 村急急地跑去。 路上,海娃看见远处有一队鬼子向他走来,海娃心想:怎么办? 把鸡毛信藏在哪儿呢?可不能让鬼子发现鸡毛信!突然,海娃看见领 头的羊那又大又粗的尾巴,心里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把信绑在羊尾巴 底下,这样鬼子肯定不容易发现。 于是,他飞快地把信藏到了羊尾巴下。 鬼子来到了跟前, 大声问: 干什么的?海娃装出很害怕的样子说: 放羊的。 鬼子不相信,就搜查海娃的身,鬼子东摸摸,西摸摸,只摸到了 一个大地瓜, 鬼子问: 你的, 认不认识三王村?海娃本来想说不认识, 又一想:不如把鬼子带进八路军的包围圈。 于是,他就又装着害怕的样子,小声说:认识。 鬼子一听,高兴极了,说:你的,带路!通往三王村的路由两条, 一条是小路,一条是羊道。 羊道那头就是八路军的包围圈。 海娃赶着头羊在羊道上飞奔,羊道太难走了,鬼子便让他走的慢 点,可海娃不听还是飞快地奔跑,把鬼子落在岩石后面,眼看就要进 三王村的包围圈了,他便高声呼叫:快打鬼子,鬼子来了!八路军听 见了,赶紧向鬼子射击。 鬼子知道上当了,向海娃射出了一排排子弹。 不好,一颗子弹打到了海娃的腿上,他昏倒了。 幸好,八路军人多,把这些鬼子打死的打死,打跑的打跑。 一个八路军把海娃救了起来,海娃嘴里不停地说:羊尾巴下面有 鸡毛信,鸡毛信在羊尾巴下面??说罢便昏过去了。 八路军取出羊尾巴下的鸡毛信,得到了重要的情报。 他们都夸海娃是个聪明勇敢的好孩子。 放 牛 娃 王二小 1943 年的一天,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 鬼子扫 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 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 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 刀威胁二小。 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 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 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 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 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 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 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 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 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 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 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 了。 刘胡兰 1946 年的一个秋天,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 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 这位年仅 14 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 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 成为当地一害。 1946 年 12 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1947 年 1 月 12 日, 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 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 被捕。 她悄悄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 物的万金油盒这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 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 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 在刀座上。 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 15 周岁! 小兵张嘎抗日战争时期,冀中 白洋淀有个男孩叫张嘎,他聪明勇敢,绰号嘎小子。 在日本军队的一次突袭中,张嘎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打死,八 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叔也被抓走了。 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日本鬼子的地区 队伍。 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 笑话。 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小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缴了胖翻译 的手枪。 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将枪藏到了树上的鸟窝里,因而受 到了批评关了禁闭。 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嘎子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 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 城侦察时被捕。 在敌人面前,嘎子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他配合游击 队拔掉岗楼,救出了钟亮。 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嘎子,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 小手枪。 嘎子终于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小英雄雨来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芦花村,12 岁的雨来就住在 这里。 雨来从小就和小伙伴一起,在河里钻来钻去,练得一身好水性, 村里人都叫他小鸭子。 一天早晨,雨来拿着课本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了进来,雨 来一看,是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李大叔直奔墙角,把一个盛着水的 大水缸搬开, 跳进了水缸下的洞里, 并对雨来说: 外面有鬼子在追我, 你快,快把缸搬回来堵上洞口,对谁也不许说。 雨来用尽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才把缸搬了回来。 这时,十几个鬼子端着刺刀冲了进来,带头的是一个满口金牙的 鬼子军官,他假装温和地对雨来说:你的,小孩,不要害怕,皇军的 有话要问。 刚才有个八路的,跑了进来,你的,看见了没有?撒谎的,死了 死了的!雨来用手背抹了抹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 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掏出来一把糖块,说:你的,吃糖的有,八路的,藏 在什么地方?雨来没有接过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扁鼻子军官气急败坏地在雨来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两巴掌,又把雨 来的后脑勺狠狠地撞在门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他脑袋嗡嗡地响,两眼直冒金光,鼻子流 着血。 鬼子又打又骂,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我,没看见,我就是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嗷嗷叫:他的,拉出去枪毙,统统的枪毙!河岸边响起 了砰砰几声枪声,芦花村里的人听见了都难过地哭了。 大家顺着河岸寻找着雨来的尸体。 突然在芦苇丛里,露出个小脑袋,大家叫了起来:啊!雨来!雨来没 死!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一头扎进了河里。 鬼子慌忙向水里开枪, 哈哈, 我们勇敢的小英雄——雨来早已从水 底游到远处去了。 机智勇敢的小雨来,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毫不心动;即使是敌 人对他严刑拷打,他也绝不屈服,他的这种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 学习和发扬。 小知识:儿童团抗日儿童团是广大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成立的儿 童组织。 尽管与敌人的斗争非常艰苦,广大抗日根据地仍处处成立了抗日 儿童团,把儿童纳入组织的关怀。 毛泽东和朱德曾多次题词勉励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产,同时也担负着宣传抗日侦察敌 情捉汉奸站岗放哨送书信等任务。 在百团大战中,王家峪儿童团帮助八路军割草喂马,为前线送干 粮;晋察冀边区儿童团破坏日军的交通干线近百次,牵制了敌人的进 攻和扫荡,有力地支援了抗战。 儿童团的成立不仅给孩子的生活带去了乐趣和希望,同时壮大了 抗日队伍的力量,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 的革命接班人。 儿童团抗日故事 抓住个皇协军 成立之初,儿童团的主要任务就 是在村口站岗、放哨,查外来人员的通行证。 可别小看了这帮孩子,虽然年龄都不大,但是威力却不容忽视。 他们的工作很有章法,每天都有两个团员在村口站岗,主要查那 些非本村的人进入村子是否有通行证,如果觉得哪个人可疑,就将其 押送到村公所去审问。 遇到有人不配合甚至反抗,团员们就会蜂拥而上,抓胳膊抱腿, 将其制服并押送到村公所接受保安员的问讯处理。 一次,杨建业和一个团员执行站岗任务时,发现一个穿着朴素但 行迹可疑的人。 杨建业拦住了那人去路:你是干什么的?到哪儿去?有通行证没 有?那人赔着笑说:我就在邻村住着,来这儿走个亲戚,我有通行证 呢,让我过去吧。 杨建业一脸严肃地说:笑什么笑?让你把通行证拿出来,听到没 有?那人又笑着说:好好好,我拿我拿还不行,这群孩子怎么这么认 真啊!说完煞有介事地在身上东摸摸西找找,弄了半天什么都没拿出 什么来,只好结结巴巴地对杨建业说:呀!真不好意思,忘带了,你 就放我过去吧,我绝不是什么坏人。 杨建业哪里能饶得过他,没通行证说什么也不放他走。 交涉过程中,那人说话吞吞吐吐。 杨建业当机立断,和同伴将他送到村公所交给保安员处理。 村公所的保安员一番审问后得知,那人原来是个为日本人办事的 皇协军,这次受上司指派专门到村上探听八路军的一些情报。 不想却栽在一个小小的儿童团长手里。 这次杨建业也算是立了个不小的功,村公所的领导对他大加赞扬。 组织上还特意奖励给杨建业和他的同伴每人两支石笔。 得到褒奖后的杨建业对儿童团的工作更加用心了,而组织上也开 始将更重要的任务交给儿童团去执行。 智取鸡毛信 相较而言,日寇对小孩子的戒备心不强,也不太注意 他们的行踪。 八路军抓住敌人的这一弱点,开始了新的计划。 儿童团的工作范围更广了,肩负的责任更大了。 当时山西分为巩固区、游击区和敌占区。 八路军将自己的内线设在敌占区里,杨建业所在的五台县县城就 是一个敌占区。 一次,杨建业和同村的梁双林接到任务:去县城的宪兵队找梁双 林的一个远房亲戚取点东西。 在县城,日军设的一个关卡挡住了他俩的去路,一个鬼子兵端着 刺刀凶神恶煞般地吼道:你们两个小鬼,什么的干活?杨建业手里抱 着猫不慌不忙地答道:皇军大大的好,我们兄弟俩进城看我姨来了, 皇军就让我们过去吧。 那个日本兵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很不耐烦地挥挥手说:快滚, 快滚!俩人便一溜烟地跑了。 一路上,杨建业抱着猫,梁双林拿着陀螺,俩人玩玩耍耍地来到 宪兵队门口,被站岗的日本兵再一次挡住了去路。 这时候,从宪兵队里面走出一个身穿和服、年纪 20 多岁的日本女 人,她看见杨建业手里抱着的猫特别可爱,就跑过来逗那只猫,还好 奇地将梁双林手里的陀螺拿过来玩。 杨建业灵机一动,乘机对那个日本女人说:太太您大大的好人, 让皇军通融通融的,我们的进去,看一下在炊事班干事的叔叔,一会 就出来,不会惹什么事情的!看着杨建业一脸诚恳的样子,那个日本 女人走到站岗的日本兵面前,不知道叽里呱啦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那 日本兵一个劲地点头:嗨!最后,那日本兵竟毕恭毕敬地将杨建业和 梁双林放了进去。 找到梁双林的亲戚,那亲戚将他俩带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小心翼 翼地从身上掏出一封信,只见信封上插了一根小小的鸡毛,杨建业知 道这是一封十分重要又十分火急的鸡毛信,赶紧藏在内衣上特制的口 袋里,一路小跑回到村里,将鸡毛信交给领导。 那封鸡毛信起的作用在几天后的一场战斗中得到了印证。 1938 年 10 月底, 日军 109 师 135 连的 500 多兵力, 从五台县出发 到巩固区的高洪村扫荡,返城时要经过石沟村。 由于此地地势险要,两边都是悬崖峭壁,对我军打伏击战非常有 利,八路军 120 师 358 旅 716 团和 717 团提前一个礼拜就在此设下埋 伏,等待敌人的到来。 杨建业带领儿童团的其他成员在几里外的地方,阻止外来人员进 入石沟村,怕走漏风声。 儿童团员们一看有人来了,就谎称石沟村在修路,让绕道而行。 这样一直持续了一个礼拜,在 11 月 3 日清晨,气焰嚣张的日军开 始进入我军的埋伏区,狡猾的日军分别将皇协军安排在队伍的前面和 后面,把日军放在中间。 等到 500 多人的队伍全部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区后,随着指挥员的 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八路军的轻重武器一齐开火,一下子就把鬼 子打懵了。 此次战斗持续了 1 个多小时,歼灭日军 300 多人。 抗日战争时期童年抗日战争时期童年的回忆 ———纪念抗日战争 胜利六十周年沈建鼎一九四 0 年末的一天,我在家里木工做木活的铺 子里玩, 师傅们在议论, 中国军队抢运抗战物资, 七 0 七过汽车多了, 一坝子的人要带着晌午饭去看汽车。 汽车究竟是什么东西?我真想去看看,可是大人一个也不去,我 心急也没办法。 后来,去看的人回来说,汽车有一双亮汪汪的大眼睛,脚是六个 股辘辘,跑得飞快,我多时能见到汽车呀?不久,大人们说日本人要 打过怒江了,父亲和母亲商量把我和母亲送到寸家村去躲一躲,我们 就到外婆家住了几天。 一天,祖父来说由旺家家户户住满了兵,要打大战了,赶快到山 上去躲一躲,我们就和舅妈老表一起去兵斗寨。 我们走过田野到沙沟,进洼子,过一沟吃一次水,再往里进没有 水了,我口渴得不得了,走走歇歇,好久好久才走到老表的外婆家, 晚上睡觉时,我吵闹着不睡觉,一再不停地叫:妈妈,我要回家,我 要回家。 因为几天来我一直吵着要回家,妈妈没办法,只好带我回家,我 们回到家里没见到一个军人。 一九四二年五月四日早饭后,我在家门口大路边玩,听到嗡嗡嗡 的声音,抬头一看,只见单翅膀双翅膀飞机从象山方向飞来,再从我 头顶上飞过,一架追一架,向鱼洞方向飞去,翻过山不见了。 下午,祖父从七 0 七回来说:从保山回来的人说,保山被日本飞 机炸烂完了,人死得堆起来,走路连下脚处也没有,我也不敢去保山 买漆了,只得回家。 啊!我看见的这些飞机是日本人轰炸保山城。 五月九日,由旺街天,我们在家中听到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我三 叔背起我就跳出大门往小中沟跑去,快到大中沟时又往北,急急忙忙 跑到大沟边,放下我,抱起我钻进大沟边的防空洞里,俩叔侄蹲在洞 里, 动也不敢动一下, 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吓得我把尿撒在裤子里。 在洞里躲了好长一段时间,听听没有什么响动了才回家去。 父亲说这是日本飞机来炸少保山,六架飞机从南往北顺山脚丢了 好多炸弹。 过去,我们家吃饭男人和师傅先吃,女人在后吃,从这次日本人 的飞机来轰炸后, 到吃饭时, 祖父多次说: 全家男男女女一起快吃饭, 日本飞机来时好去躲飞机。 这样惊惊慌慌过了好多日子,祖父才不说。 第二天,我到老叔祖家玩,听她家的人说她被日本飞机轰炸吓病 了,让她睡在堂屋门外右边的走道上。 又过了两天,父亲说,在子孙殿日本飞机炸死了一个女人和一条 黄牛,日本飞机还在沈家碓边赵家沟底丢了霍乱弹,我大爹沈文波媳 妇上吐下泻不止死了,来请我家去做客。 最近八十多岁的李德懋老师讲:沈文波媳妇是日寇轰炸由旺的第 二天上吐下泻不止,第三天死的第一个人。 我母亲六月初九去赶街买菜回家后就上吐下泻不止,不几天死的 第二个人。 接二连三死的是张时昭的媳妇, 杨家接来的儿子, 毕荣章的媳妇, 张家杀猪的,祝家帮工,董家做豆腐的,东门差不多每家死一个人。 小孩死了不少。 病轻的只得吃点石灰水医病,人们在一片恐怖中生活。 我家也遭受了同样的灾难,我的俩个弟弟也在这场灾难中死去, 我的堂兄弟中午还活奔乱跳去玩耍, 下午回来就病倒, 第二天就死了。 家中一下死去了三个兄弟,我就成了家中的一根独苗苗。 这段时间,我们经常听见女人在路边哭;美美(对小孩的昵称) 耶——,你怎么这么早就离我去了,……,这撕心裂肺的哭声,敲打着 每一个人的心。 当人们听到美美耶——……就说:唉!又死了一个小孩。 过了一段时间,我这个身体很键康的独苗苗也得了重病,大人把 我放在了三叔妈的房门口地面席子上睡着,我虽然不能答应大人的问 话,但我能听明白大人说的话,祖父焦急地说:这孩子恐怕不行了, 快去请韩医官来打一针试试看。 韩医官被请来后说:一针打下去,这孩子会叫就有救了。 果然,韩医生把针打在我的屁股上,疼得我大叫一声:阿哟!全 家人七嘴八舌地说,会好了。 !有救了!慢慢的我的病好了。 从这次病后我的身体就垮了,一直很瘦弱。 滇西抗战几年间,好多村寨都有了成片的小儿坟。 直到解放后小儿坟才从人们的眼前消失掉。 保山五四被炸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父亲说银川得了鸡窝病, 好多人家一家子一家子病了,外公家也有人病了。 过后不久,外婆死了,我还去送路,不满一个月,外公也死了, 妈妈说:你去不去?我说:外公死了,我就不去了。 妈妈说:银川病多,不去也好。 又一天,大人们又说仁和桥得了鼠疫病了,死了不少人,有的人 早上抬死人,下午得病又死了,大家没办法,只得叫小脚女人去抬死 人。 这几天把仁和桥封起来了,不让人通过。 说得多么吓人呀!我好久不敢出门,只得躲在家里玩。 由旺人民当时在这场灾难中苦苦挣扎,缺医少药,死了很多人。 滇西抗战反攻胜利后,政府才派人到施甸由旺给大家打预防针。 我和德伟几个小朋友到由旺街卖米坡头,看到在王家房子后面搭 了一个帐蓬,有几个穿白大挂的医生在哪里歇着,我就走上前去挽起 袖子,让医生在我的手膀子上打了一针,我们打完针后就回家了。 滇西遭受日军细菌战的祸害,无药医治死去了很多人,儿时的记 忆永远忘不了。 36 师从由旺调到太平打退日寇进攻后,由于兵慌马乱,我家的木 匠生易有时做有时停,我家房子多变成了后方临时医院,但是没有一 个医生,生病军人被从怒江边抬来,抬上我家大楼放在里格,我们在 楼下睡,他们在楼上哼,有时他们把尿撒在楼上,又流下房下,我妈 叫:你们怎么把尿撒下来?有时祖父也在堂屋说他们,说归说,他们 病得爬不起来,没有人招呼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有的病人第二天 或第三天被抬走,这样抬进抬出十几个人。 有一天,一个兵死了,在铺子门口的草地上,用四块薄木板再用 铁钉钉起来,抬到郑家坟浅浅地埋掉,一个土堆连名字也没有一个。 不久,按放在各处死了的军人,把五十多公尺长的郑家坟地密密 麻麻地埋满了。 又一天, 有一个病人, 他们用门板抬到我家木匠铺里放在地中间, 抬的人放下就走了,病人在门板上哼叫,我吓得拉着妈妈的衣角,她 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她下晚喂猪,我也拉着衣角跟着去。 我们认为第二天他会死的,可是,第二天早上看见他睡在潮湿的 地上,他要水喝,祖父给他喝了点水。 早饭后,来了几个老百姓把他抬走了。 老人们说他中了江边的瘴气,在地上拔好了,他真幸运。 不久,我家又成了军人修械厂,说是厂只有三个人,一盘炉子放 在我家东厢房南边楼门脚,一个人拉风箱,俩个人打铁,修修机枪, 然后到我家小后门口大批杷树脚,对着陈家坟哒哒哒打几枪就算完事。 我妈妈要求帮他们洗衣服,请他们用汽油桶做给一个洗澡盆。 妈妈一直帮他们洗衣服,他们就用他们的汽油桶给我家做了一个 洗澡盆,一直用到 2005 年还好好的。 修械厂工作了两个月就撤走了。 又来了一位吴军需,住在东边的小楼上,从此,到滇西抗战胜利 就没有其他军人到家里来住过了。 从上面所叙述的事情可以看出中国当时是多么落后,落后就要挨 打。 滇西抗战开初是多么的艰难,抗日将士和地方人民在极其困难的 情况下,经过几年生与死的较量后,才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所取得的 胜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今天的中华儿女有必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紧密团结,建设好自己的祖国,使之富强,为后世子孙造福。 滇西抗战开始后不久,美国人到了由旺,先在少保山脚搭帐蓬建 立了盟军医院,后来又搬到百福口杨家祖祠,为滇西抗日战争服务。 听说人肚子里有病,美国人开刀把肚子里有病的地方割掉,人的 病就会好了。 我妈肚子经常疼, 她就说想去把肚子里有病的地方割掉, 父亲说: 你去割把你割死怎么办?她一听不作声了,打消了开刀的念头。 还有盟军参谋团住在我们村子的李家,我们村子的李大爹黄三河 还到李家帮美国人做饭,经常挑泔水回家喂猪。 他说美国人爱吃甜食,吃的肉放上白糖,甜稀稀的。 晚上,美国人还在李家前院放电影,关着小后门不让人进,只听 到叽哩咕噜的不知说什么,只有和他们熟悉的大哥哥爬到围墙头上看, 我去了几次看不着也就不去了。 回想小时侯非常想看的汽车现在就见得多了,有四轮的小车,有 六轮的卡车,还有十轮的大卡车。 李家的大门口就常常停着美国人的两三辆小车。 有一天,我一个人到李家门口玩,看中国司机帮美国人修车,他 修好了车就说:小鬼,我去试吉普车,你上来和我坐车。 我坐上车他就开走了,一会儿到了文笔山,又一会儿回到了李家 大门口。 乖乖,呼一下就到,呼一下就回来,不用脚走路真舒服。 三十六师打了胜战后,各种抗日歌曲在传唱,鼓舞着滇西人民的抗 战。 我和德伟中仑德全在我家门前的草地上经常排着队,雄纠纠气昂 昂,高唱他们学来的歌:三十六师打胜仗呀,呀嗬咳呀嗬嗨,全国人 民来支援呀,呀嗬咳呀嗬嗨,抬担架,送子弹,呀嗬咳呀嗬嗨,大家 齐向前呀,呀嗬咳呀嗬嗨,挖战壕,齐上阵,呀嗬咳呀嗬嗨,打败了 日本狗强盗呀,呀嗬咳呀嗬嗨,呀嗬咳咳,咿呀嗬嗨。 由于经常唱,直到现在六十多年了,还可以唱出来。 当时, 我们有的举着手像抬担架, 有的比着挖地的姿势像挖战壕, 不亦乐呼!特别唱到最后一句,大家的拳头向前砸去,就像一拳把日 本鬼子打出中国去一样,喜喜哈哈乱作一团。 有时我们还操着步伐喊: one、 two、 three、 four, one、 two、 three、 four,像军人在操练。 接着德全独个大喊;one、two 、three、four,跳向前一屁股坐到 了地下,多次这样,他重不喊不疼,得了个铁屁股的美名。 由于他爱锻练,身体建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成了飞行员,飞 上了祖国的蓝天。 一九四四年,中国军队滇西抗战大反攻取得了胜利,人们多么高 兴呀!在由旺街开庆祝会,演剧唱戏,晚上举行军民提灯会,我站在 北门张家大门口附近,看见学生提着各种灯笼,军人拉着大炮用布盖 着, 从南顺街向北门走去, 街两边站着人观看, 憧景着好日子的到来。 2004 年 12 月 25 日写于保山 2005 年 9 月 14 日修改于保山 儿童与 战争 每日提醒我们,世界上总有某个地方并不太平,战争在不断进 行。 一场平息,一场又起。 而战争对儿童的影响尤为严重,并且这种致命性影响还在不断增强。 战争中儿童的大体境况 战场曾经是以保护平民特别是妇女儿童为基本行为准则的勇士们的领地。 1949 年 《日内瓦公约 军事议定书附录》 里是这样规定的:平民不应 是攻击目标。 向平民散布恐怖的行为和暴力威胁应被取缔。 然而,这种违反规定的现象却成了近期和当下战争冲突中司空见惯 的事。 现代战争已打破旧常规。 以前,国家间进行战争之前,要做正式声明、遵循基本行为标准。 现在,许多战争由种族和宗教派系引起 ,往往发生在同一个国家,没 有统一的行为准则。 结果,80%以上的伤员为平民,其中有好多是儿童。 据悉,在过去十年间,因战争死亡的儿童人数高达 200 万,100 万儿童 成了孤儿,400 万儿童成为残疾人,25 万儿童被迫参与战争,被地雷炸死 或致残的不计其数。 生存还只是起点,战争给儿童造成的身心创伤的治愈是一个长期过 程。 由于战争原因,世界上有 1000 万儿童遭遇着心灵创伤。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现,几乎有 80%的卢旺达儿童目睹了 1994 年 屠杀 100 万群众的国家暴行。 短期内儿童会停止说话、变得毫无感情,有的甚至会发生永久性改 变。 尽管年轻人并未目睹暴行 ,也没有失去家人 ,但是他们正常的学习 生活被中断,和朋友分散,家园受到了攻击。 莫桑比克教育部前部长格拉萨? 马歇尔在 1996 年向联大提交的名 为《武装冲突对儿童的影响》报告中说:战争和溃退留给儿童的最深的 伤疤是隐藏性的。 童年和教育的丧失、战争的恐怖、强奸和强迫加入战争,这一切在 儿童心理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结果将会导致信任的丧失、产生攻击性行为并引发报复倾向,最后 可能会表现为暴力的循环。 童兵 儿童在自动武器重压之下大摇大摆走动的不和谐形象 ,近年来在非洲动乱国家报道中频繁出现。 令人寒心的情景暗示了一种骇人听闻的世界趋势 :25 万多名未满 18 岁的儿童成了现代战争冲突的战斗人员,这一数字史无前例。 必要性并非童兵数量增加的驱动力,价值观和人类尊严的严重沦丧 才是将儿童置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儿童加入战争的国际最小年龄标准是 15 岁,而事实上未满 10 岁的 儿童便参与到了战争之中。 一些儿童加入战斗部队是出于自愿 ,而其他的要么被强迫 ,要么被 劫持,是别无选择。 童兵的遭遇是超乎大多数成年人承受能力的噩梦。 在缅甸和塞拉利昂等一些地方,吸毒和酗酒使得儿童目睹和参与酷 刑及杀害所受的创伤变得模糊。 在利比里亚,反政府武装在训练年轻士兵过程中用神话和魔术让他 们明白子弹无敌,进而把他们投入战斗中去。 乌干达恐怖主义团体――圣灵抵抗军,因使用童兵而在国际上臭名 昭著。 其领导者从学校和居民家里劫持了成千上万的儿童,有些儿童才只 有 8 岁。 他们殴打和虐待这些儿童以使其屈服 ,并把他们变成残忍的杀手 , 同乌干达政府或邻国苏丹决战。 女孩儿沦为士兵的妻子,较年幼的儿童供差遣并进行掠夺。 他们不仅目睹了许多暴行,往往还会参与其中。 可怕的是,新人会被强迫杀死另一个孩子――往往是自己的兄弟或 姐妹,或者被杀死。 创伤不会以其服役期结束为结尾。 大家害怕青年们的变化:他们唯一的技能是杀戮 ,连自身最起码的 糊口生存都满足不了。 一旦儿童逃脱或是被解救 ,他们会被家乡社区 ,甚至是自己的家庭 成员所疏远。 人道主义团体在开发青年康复及咨询项目中已开始记录童兵的故 事。 非政府组织带头经营创伤康复中心,为那些先前从战场上来的生病、 受伤、营养不良而又反社会的童兵提供身体和心理援助。 一旦儿童接受药物帮助和心理辅导,他们便会被授予技巧并为中心 周围的人排忧解难,这也有利于提升儿童自尊。 然后,辅导人员会查找儿童的家人 或许有许多都因战争关系而背 井离乡,他们也会做社区方面的相关工作,让人们接纳儿童回归。 然而,即便是回到了出生社区,童兵们的心灵创伤依然存在。 在克什米尔,由于儿童被迫参与反政府武装同印度政府军队作战 , 医生发现,自 1989 年起,儿童所犯精神疾病增长率为 10%。 对于儿童来说,A 代表军队,B 代表子弹,C 代表宵禁。 地雷威胁 每年有 2.6 万名平民因地雷而受伤或死亡,其中约有一 半是妇女和儿童。 据悉,自 1975 年至今,已有近 100 万人因地雷而伤亡,很显然,这些武 器无论在当前还是将来都是一种威胁。 尽管和平协定已经签订 ,地雷依然延续着战争的恐怖 , 人们在地里 干活、捡柴、玩耍或者即便只是在路上行走,都难逃其害。 它们延续着残疾和伤亡,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等维持基本生计的人们 面临高风险。 眼下,受雷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柬埔寨、阿富汗和安哥拉,在这些 地方,每 236 人中就有一人是受地雷伤害者。 这三个国家的地雷死亡人数占了世界地雷死亡人数的 85%。 安哥拉数十年来的内战致使 8 万人因地雷爆炸而死伤。 目前,其四肢残缺者人数达 7 万,居世界第一。 事情或许会变得更糟,因为还有 1200 万枚尚未爆炸的地雷依然埋 伏在土壤里。 尽管国际社会一致强烈抗议使用地雷 ,许多国家依然在不断生产 , 并广泛使用。 至少有 24 个国家研制了成百上千种地雷。 一些通过双手进行战略性摆放,而大多数由飞机随意投掷到土壤里, 连放置记号都没有。 许多甚至难以监测。 每枚地雷制作成本为 3 到 30 美元不等,使用寿命长达 50 年。 儿童权利之保护 儿童福利一直都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国际社会分别于 1924 年和 1959 年签署儿童权益标准。 特别是在战争期间,儿童也被列入保护人权的一般指导方针。 然而,声明缺乏法律约束力,执行计划也比较模糊。 1979 年国际儿童年,各国开始对制定全方位的保护儿童权益文件 进行讨论。 经过 10 年的谈判,联合国于 1989 年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儿 童权益公约》 。 《儿童权益公约》指出,人类所有家庭成员固有的尊严、平等和不 可剥夺的权利是自由及世界公正和平的基础。 《儿童权益公约》规定了全球性规则,即儿童不分种族、宗教和性 别,平等享有生命权、生存权、发展和言论权。 该公约进而得到了理事机构和立法机构的高度重视。 一年时间里,有 20 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迄今为止全球 193 个国家 中已有 191 个国家制定了相关法规。 《儿童权益公约》将儿童保护和发展的责任归于政府而非父母。 其底线很明确:个人、机构和政府必须为所有的儿童提供保护。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儿童福利政策——以重庆北碚儿童 福利实验区为例第8卷第2期2010年4月mmJournalo f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outhw吲Agricul turalUniversity (Socialmm_IV01. 8, No.2SeiPIICeEdition)Apr.2010抗日 战争时期国民政府; I勺JL童福利政策——以重庆北碚儿童福利实验 区为例胡小京(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400715)擅耍: 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抗战的持久和国民经济的匮乏,造成大量的战争 难民,尤以伤残者和儿童最为可怜。 随着战争的继续,弃婴、遗孤、伤残、流亡儿童数量日益增加, 使国民政府在儿童的教养和保护方面都面临着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 大困难。 国民政府儿童福利社会部为倡导以及改进儿童福利事业,于19 43年春在重庆北碚筹设儿童福利实验区,进行有计划的研究和实验。 由研究而实验、推广,使之达到制度化、标准化、普及化。 关键词:国民政府;儿童福利;北碚实验区.中图分类号:K2 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79(2010) 02—0103一04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抗战的持久和国民经济的 匮乏,造成大量的战争难民,尤以伤残者和儿童最为可怜。 随着战争的继续,大量弃婴、遗孤、伤残、流亡儿童数量日益增 加,使国民政府在儿童的教养和保护方面都面临着人力、物力和财力 的巨大困难。 在整个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和社会慈善团体采取了一系列救助和 教养难童的措施,认识到儿童是国家的元气,民族的活力,而且还制 定了具有现代儿童福利意义的善种、善生、善养、善保、善教的儿童 福利政策n〕 (10唯’2¨’。 在抗战的特殊背景下,对受难儿童实现了由单一救济向教养方式 的转变。 重庆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建立之时,正值抗战,西南地区作为抗 战的大后方, 随着战事的推移, 不断有难民涌入, 重庆作为战时陪都, 情况更加严峻,再加上日本对重庆长时期的轰炸,使更多的儿童成为 失依儿童、流浪儿童,更加剧了难民及难童的数量。 国民政府儿童福利社会部为倡导以及改进儿童福利事业,于19 43年在北碚筹设儿童福利实验区,进行有计划的研究和实验,并积 极推广和普及。 1943年12月成立托儿所,以实验托儿所的经营方法,作都 市托儿所的示范。 1944年12月设立儿童福利所,以一般社会儿童及学校儿童 为对象,根据善种、善生、善养、善保、善教五善政策,进行具体的 实验,以此作为各地办儿童福利所的示范。 (一)北碚具有良好的教养儿童资源一,重庆北碚儿童福利实验 区建立背景1927年,著名民族实业家卢作孚出任峡防团务局局长, 一方面继续加强地方治安秩序,一方面积极开展乡村建设。 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建成了嘉陵江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 、平民 公园(北碚公园) 、民众体育场(北碚体育场) 、兼善中学、中国西部 科学院(中国西部地区成立的第一家科学院) 、 :lt)JI铁路(四 川省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三峡染织工厂、天府煤矿(四川省最大的煤 矿)等,并整修街道,发展贸易,治理险滩,疏通航道,到1936 年北碚嘉陵江乡村建设实验区署成立时,北碚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一 定经济实力、教育文化相对发达的西部小城镇心〕 。 为加强实验区的教育建设,对六岁以上十二岁以下未入学的儿童 和十六岁至三十几岁的失学民众进行强迫教育,于1936年度下期 施行教社合一教育学制。 每保成立保学一所,并设民众学校。 此意义不仅使学龄儿童成为国家将来的主人翁,更要训练成为一 个健全之公民,而成年民众,则当为抗战建国有力之支柱,尤不可不 灌输以国家民族之观念,使能效忠政府,前者为治本教育,后者为治 标教育,标本兼治,易收实效〔3〕6州9。 教育部公布修正市县划分小学区办法及实施义务教育办法大纲施 行细则条例第九条规定,划分三峡实验区一百小学区为实施义教单位, 其收稿日期: 2009—12—18作者简介: 胡小京 (1982~) , 女,河北保定人,西南大学硬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万 方数据104两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北碚所辖小学数量 最多,设四个联合小学区,共辖二十七个学区Ⅲ21。 处于抗战时期的北碚,小学教育也有自身特色,如北碚小学成立 恳亲会,建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方面与家长恳谈, 借故彼此联络, 一方面将全校师生静的成绩、 动的成绩全体陈列,俾家长一目了然,收效甚宏。 , ,E5333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明定重庆为陪都,由于北碚风 景优美,距市区仅数十公里,并有嘉陵江水路和碚青公路可通,很快 被确定为重要的迁建区。 一时间, 在北碚及其附近乡镇, 迁入上百的政府机关、 科研机构、 大专院校、文化单位,云集了上千的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文学 艺术家。 北碚从此闻名遐迩,被人们称之为陪都之陪都、小陪都,北碚也 成为大后方重要的文化区比o。 尤其是复旦大学、江苏医学院等高校迁入北碚i为建立儿童福利 实验区提供了培养教育人才和医护人员的有利条件。 (二)北碚具有建立儿童福利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抗战期间,敌 人极端卑鄙无耻和野蛮残暴, 1940年, 对北碚镇进行了五? 二七、 六? 二四、七? 三一三次大轰炸,使北碚镇房屋栉比、人口密集的商 业区,楼房罗列的住宅区,遭受到三次燃烧弹、爆炸弹的肆虐,造成 大量的难民和难童流离失所。 五月二十七El,北碚镇被炸死者计四十九人(内有男四十人, 女六人,童三人) ,重伤者计五十一人(内有男二十八人,女十二人, 童十一人) 。 黄桷镇被炸死者计五十二人 (内有男二十八人, 女七人, 童十人, 不明者七人) ,重伤者计十七人(内有男八人,女六人,童三人) ,轻 伤者计十七人(内有男十人,女五人,童二人) 。 六月二十四日,北碚镇被炸死者计四十四人(内有男十八人,女 十三人,童十人,不明者三人) ,重伤者计十六人(内有男十二人,女 三人,童一人) ,轻伤者计十二人(内有男八人,女二人,童二人) 。 七月三十一日,北碚镇被炸死者计二十七人(内有男十七人,女 四人,童二人,不明者四人) ,重伤者计二十五人(内有男二十一人, 女一人,童三人) ,轻伤者计三十九人(内有男三十二人,女五人,童 二人) 。 〔6〕72。 3El机的轰炸,增加了难民尤其是无依靠难童的数量,使得建 立儿童福利机构El益迫切和必要。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 机对重庆的轰炸也接近尾声。 1942年,只有日军侦察机数次窜入重庆及周边地区上空窥视, 但未在重庆投弹。 1943年,日机仍然主要对重庆及周边地区进行窥视,本年内 仅有一次轰炸L7〕 。 这就为建立儿童福利实验区建立了相对安定的客观环境。 万方数据投稿网址http://xbgjxt.swu.cn 2010年4月二,重庆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建立及实施特点194 3年,实验区约集专家制定计划,聘请专业人员创导儿童福利事业, 研究五善政策的理论与实施,实验特殊儿童行为指导及不幸儿童的救 助,编译儿童丛书,介绍合理方法供各地儿童福利机关参考。 由研究而实验,广泛推广,使之达到制度化、标准化、普及化。 实验区具体的实施情况及特点如下。 (一)分工明确,业务清晰(1)目标:创导儿童福利事业;研 究五善政策的理论与实施;实验特殊儿童行为指导及不幸儿童的救助; 介绍合理方法提供各地儿童福利机关参考;编译儿童丛书;建立儿童 保障制度。 (2)原则:应用科学方法使设施合理化;多方适应使设施制度 化;实验研究结果使设施标准化;推广实验方案使设施普遍化;提倡 学术风气使机关学校化。 (3)组织:区主任以下分设总务、业务、推广及研究训练四组, 分别处理文书出纳、儿童福利事业规划实施JL童福利展览宣传访问 调查、儿童福利设计试验编辑与儿童福利工作人员训练等事务;另设 会计、人事、统计三室,分别掌管会计、人事、统计等事宜。 (4)科研:设计各项有关儿童福利设施计划办法,如儿童福利 站设置办法、小型福利所办法、设计托儿所各项保教设备、设计儿童 福利展览等;编写方面先后完成有关《托儿所课程》 、 《建筑》 、 《设备 及儿童故事选集》 、 《儿童选集》j《幼儿游戏选集》等二十余种;翻 译方面先后完成《各国幼儿教育概况》 、 《战时儿童保育法》 、 《优良托 儿所鉴别法》等十余种〔1〕100-’2。 (二)实施科学的儿童保育和教育管理模式实验区将儿童健康放 于首位,在儿童饮食起居以及疾痛疗治与预防等方面运用科学方法, 并将其作为工作重心。 儿童教育方面注重因材施教,科学选择教具、教材等。 首先,保育方面科学、全面,注重增进儿童的营养及医护保健。 (1)饮食与管理:注重儿童营养充足、适当,依据营养原则与 儿童发育需要,用科学方法合理支配。 对幼儿食物以新鲜易于消化者为宜,注重谷物、蔬菜所含营养种 类和成分。 同时,由富有经验的保育员一人专理儿童膳食;依据科学方法由 医师照儿童发育的需要和菜蔬所含养料定量制定食谱,每周更换一次; 注意烹调以宰切细碎易于消化而不失营养分量为原则。 (2)起居:儿童起居支配合理105第8卷第2期胡小京:抗 日战争时期同民政府的儿童福利政策——以重庆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 为例__ ●●●—●—● ____-_-- —● - —●——— __ ——— - ●●_——_ ——● __— _- —●—●-——_— -●—●一m ●—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一与否关系儿童自身 健康,起居范围广,可以包括儿童一切生活。 睡眠要充足,本所儿童除午睡外,每日睡眠均达十小时以上;每 月举行集体过生日一次,函请家长参加,使机关教养家庭化,同时藉 此机会与家庭取得密切联系;冬季每周沐浴一次,春秋每周一次,夏 季每日一次;面盘手巾各自分开使用。 生活用品:被褥全以白色棉布制成,被单及被套每周洗涤一次; 衣服以质地轻软棉布制成,春秋冬三季内外衣服每周洗涤两次,夏季 每日洗涤。 (3)健康、卫生设施:设置医师一人、护士一人,专门负责托 儿所保健工作。 健康检查, 每日举行一次; 晨问检查, 由护士及保育员共同主持; 缺点矫治,随时处理。 预防接种,按时种痘,每年两次;按时注射各种疫苗。 注意环境卫生,饮食实行消毒,施行灭虫防蚊等工作。 (4)托儿所设备:托儿所为专门实施学龄前幼儿的保育场所, 一切设备、工作实施须以儿童身心健康为原则。 二岁至六岁阶段,儿童身心养护重于智能灌输,儿童工作设施应 以健康保育为主(设备按收容一百名儿童为标准)L8J5~。 其次,建筑和器具的选用以适宜儿童发展需要为准。 (1)建筑为美化室内墙壁,用白色,可以增强光度,易于发现 污垢以便清洗,室外墙用淡红色,柱用朱色,颜色调和藉以启发儿童 爱美观念。 活动室三间,为儿童教学、游戏等用;工作室一间,为儿童劳作 之用;儿童寝室六间,小者住儿童十人,大者十三人;厨房一间、卫 生间一间、隔离室一间、储藏室一问、盥洗室一间、厕所一间、游戏 场一方、办公室一问JL童餐室一间。 (2)游戏器具:攀登架一具、摇船四个、马头翘板四个、滑梯 一个、木椅一座、运动架一具、滑板二架、沙箱一个、秋千一个、大 小皮球十个、木版桶二个、双轮及四轮各一辆、大小积木四套。 (3)普通用具:儿童用床、儿童用椅、用桌、用帐、被褥、凉 席、储藏木柜。 (4)用具图书:风琴三架、寒暑表一只JL童阅览材料五十七 册、教师参考用书七十九册,黑板四块。 (5)盥洗用具:洗面架十二座、毛巾每人一条、浴盆十二个, 小瓷面盆每人一个,漱口杯每人一个、浴巾每人一个。 (6)饮食用具包括:铝制饭碗、瓷菜盘、搪瓷茶杯、白铜汤勺、 茶碟,每人各一个‘8110Ⅲ。 最后,在教育方式上,实验家庭化的机关教养,以爱代教,以所 为家,使儿童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导方面,根据儿童智力、 情绪、心理等测验,针对儿童学习兴趣及个性特长,因材施教,尽量 发展每个儿童的特长;工作人员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工万方数据作 模式,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学习风气。 已完成的实验报告,有《儿童保育标准及保育方法》 、 《教材大纲 及教材教法》 、 《儿童营养》 、 《卫生设施及儿童健康》 、 《家庭化教养初 步》等数种。 (三)建立学习、生活、娱乐等相关的配套设施为方便儿童生活 和学习,儿童福利区分保健、康乐、学艺、社会各室及服务部。 有儿童诊疗室,可免费医疗;有极廉价的儿童沐浴室、理发室、 贩卖部、缝纫部;有小巧齐备的工作室、游戏室、图书室、美术室、 自然科学室;有儿童会堂及运动游戏场等,旨在使实验区成为全北碚 国民学校公共的特种教学场所,联络各学校各单位积极发展儿童服利 事业,使北碚各乡、镇,均能成立儿童福利站。 抗战胜利后,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积极改进,以加强研究实验, 增进工作效率。 加强工作人员的研究风气的培养,严格执行工作人员的设计考核。 每月每人须缴呈工作经验报告一篇,每人必须参加进修组织,如 读书会、辩论会、写作会中的一种;对于业务及保教工作人员,更要 求其必须参加保教研究会, 研究实际保教问题; 工作人员的业余活动, 由福利储蓄会及平剧社等组织,以调剂身心,增进福利。 既增强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研究组方面完成《分担之责任》 、 《离开作工的母亲》 、 《战争对于 儿童之影响》等译稿, 《儿童服装设计说明》 、 《托儿所音乐课程标准草 案》 、 《儿童情绪的陶冶》 、 《谈儿童的营养》 、 《儿童的品格》 、 《儿童福 利的意义》 、 《心理学之研究——人类的智能及其教育》等文稿,以及各 种有关办法规程等十余种凹J16。 业务方面,除推进全区各单位业务之督导考核工作外,并为儿童 福利实验区建立三周年而举办各种活动。 三、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的贡献与创新儿童福利实验区虽创建于 抗日战争的动乱时期,但其经营和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儿童救济却 有很多创新之处,对全国其他地方儿童福利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 该实验区不仅注重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还加强对儿童教育的知 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时,对工作人员也作出明确的规定,按期进修 学习,力求儿童保教工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一)全方位的保育模式将儿童成长所需的健康安全环境、合理 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生活充满自信乐 观的态度融为一体。 (1)将儿童健康放于两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网 址http://xbgjxt.SWU.cn2010年4月- — __ — _ ——— _ — ___l- ? I —— __ ? — _ ? ___ ? __ —— ? ___ — - — ? — ? I — I_ — _I ————— -I —— _l ————I——? ? ? I—I_I_————_—_? _鼍? —! , —_ _——l_—l? 106首位, 合理调配与平衡幼儿的膳食营养; (2) 保障儿童充足的睡眠,除午睡外,每日睡眠均达十小时以上,积极创 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被褥全以白色棉布制成,被单及被套每周洗涤一 次; (3)周密的健康保健,设置医师一人、护士一人,专门负责托儿 所保健工作,按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注射疫苗等。 (4)提供丰富多样的儿童用具,藉以启发儿童智力与体质训练 i(5)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每月举行集体过生日一次,培养他 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充分运用抗战资源教养儿童实验区建于抗战时期,在儿童 教育上,一方面培养儿童爱国情感,珍爱和平;一方面开展积极有意 义的活动,帮助儿童摆脱战争的阴影,培养生活乐趣,树立生活的信 心。 据1944年3月11日、3月16日和7月20日的《嘉陵江 日报》记载:1944年3月14日,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联谊社会 发起慰劳盟军文。 化运动;社会部北碚儿童福利区,定四月四日儿童节起至五月三 日止,巡回举行儿童福利展览,藉使社会人士注意儿童福利,而谋该 事业进展。 展览内容分善种、善生、善养、善教、善保,同战时儿童生活六 部。 种类有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照片三百余幅。 展览路线从重庆起,每地展览时间,三日为限。 展品来源,以自制为主,征集为辅;1944年7月,实验区还 主办儿童夏令营。 通过此类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社会各界人士对儿童福利事业的关 注,使儿童福利事业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同时,还加深了实验区 儿童的集体归属感,淡化战争造成的恐惧阴影,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实 验区举办的活动中,树立社会主人翁意识,丰富了儿童的课外生活, 加强了不同区域间儿童的交流和互动,又培养和锻炼了儿童的团队意 识和自立意识。 (三)开创儿童福利实验区、托儿所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经 营理念和开放的经营模式实验区对内实行家庭化的机关教养,以爱代 教,以所为家,拉近了儿童、实验区、家庭三者间的关系。 为促进实验区工作的不断进步,对外开设参观制度,以达到监督 和提高的目的。 实验区开设父母会和儿童会两个固定组织,注意加强亲子教育和 家庭教育。 世界学前教育发达国家都倡导幼儿园要重视使用家庭和社区的资 源,以丰富、加深儿童对自己、对他人万方数据和社会的认识。 日本在 《第三个幼稚园振兴计划 (1991--2000年) 》 中、 美国在《O一8岁儿童适宜性发展教育方案》 (1997年)中,都强 调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促进儿童在体 力、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审美等方面的最佳发展。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 (0MEP) 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 (ACEI) 在1999年召开的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上,通过了《全球 幼儿教育大纲》 ,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家庭、教师、保育人员和社区共 同的责任,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以及儿童家庭有关的问题,经 常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和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健康卫生 人员、工商人员、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宗教组织、休闲娱乐机构及 家庭联合会等建立合作关系〔9〕 。 虽然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远达不到这些要求,但在当时就逐渐建 立了这种管理模式,也属创新之举。 参考文献: 〔13秦孝仪.革命文献〔M〕 .台北:中央文物供应 社,1983. 〔2〕潘洵.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对重庆城市社会变迁 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 (6) : 115—118. 13〕 顾其美. 峡区小学教育视察记 〔J〕 . 北 碚月刊,1940(4) ,68—71. 〔42赵伸舒.嘉陵江实验区 署一年来之工作〔J〕 .北碚月刊,1937(10) :l一49.E 5〕 陈一齐. 参加北碚小学恳亲会归来 〔J〕 . 北碚月刊, 1940 (3) 133. 〔6〕王培树.北碚三次被炸的损害及救济情况口〕 .北碚月 刊? 1940(5) :72—76. 〔7〕重庆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 会,西南大学重庆大轰炸研究中心.重庆大轰炸〔M〕 .重庆。 西南大学出版社,2002:357—358. 〔8〕章柳泉.社 会部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暨托儿所业务概况〔M〕 .北碚儿童福利实验 区托儿所编印,1947,藏于西南大学图书馆. 〔93世界学前教育 组织, 国际儿童教育协会. 全球幼儿教育大纲——21世纪国际幼儿教 育研讨会文件(下) 〔J〕 .幼儿教育? 2001(3) .-4—6.责 任编辑: 秦俭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儿童福利政策——以重庆北碚儿 童福利实验区为例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 引用次数:胡小京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400715 西南农业大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0,820 次 参考文献9 条 1. 秦孝仪 革命文献 19832.潘洵 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对重庆城市社会变 迁的影响 200563.顾其美 峡区小学教育视察记 194044.赵仲舒 嘉 陵江实验区署一年来之工作 1937105. 陈一齐 参加北碚小学恳亲会 归来 194036.王培树 北碚三次被炸的损害及救济情况 194057.重庆 市政协学习及文史委员会.西南大学重庆大轰炸研究中心 重庆大轰炸 20028.章柳泉. 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托儿所 社会部北碚儿童福利实验 区暨托儿所业务概况 19479.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国际儿童教育协会 全 球幼儿教育大纲 21 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文件下 20013 相似文 献7 条1.学位论文 姜春燕 南京国民政府社会福利政策研究 2006 近 代以来,以救济为主的传统福利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 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福利制度。 为此,北洋政府对近代社会福利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虽然大多 没有实行,却为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社会福利政策提供了相关的借鉴。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福利列入政府职能。 抗战爆发之前,南京国民政府实施的社会福利各个项目分属于不 同的部门,经常随着主管机关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缺乏经验,实施效 果并不理想。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福利的推行更为 迫切了,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将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其下设社会福利 司具体管理社会福利事宜,制定了劳工福利、儿童福利、社会保险、 社会服务、职业介绍等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并在一些地区和厂矿进 行试点工作,在部分城市重点推行。 这些福利措施对于满足人民的福利要求、缓和政府与人民的矛盾 起了一定的作用。 劳工福利原由劳工局、劳工司主管,后来随着社会部的改隶,由 社会部主管。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 《工厂法》 、 《职工福利金条例》 等法律法规, 并且采取了具体的措施来实施劳工福利,如改善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条 件、实行工厂检查、实施劳工教育、提倡工人储蓄等。 这些措施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国各地建立了众多的职工 福利社、工人福利社。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实施范围有限、执行不力等原因,这 些劳动法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儿童福利主要由振济委员会和社会部共同推进。 抗战爆发以后,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抗战建国难童救济教养实 施方案》 、 《保护童婴运动办法要点》等法规,鼓励个人和团体办理儿 童福利机构、设置托儿所、抢救难童、设置儿童教养机关、推进儿童 急救和保健工作等,并且社会部召开了三次全国儿童福利会议,商讨 推进儿童福利的有效途径。 这些福利措施对于挽救难童生命、增强儿童生活能力等方面具有 积极的意义。 但是,由于战争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儿童福利还有不少弊端,如 费用大、资金少,各个教养机关水平不一等,受到救助的仅是其中的 很小一部分。 社会保险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首次进行了立法。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强制劳工保险法草案》 、 《社会保险法原则 草案》 、 《社会保险法原则》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并在四川川北盐区进 行了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于弥补法制空白、转变福利意 识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由于保险制度不健全、缺乏专门人才等原因,社会保险并 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影响范围不大。 社会服务主要由社会部社会服务处、三民主义青年团、民间组织 三方共同推进,其内容主要有生活服务、人事服务、文化服务、经济 服务等, 对于为社会提供服务、 稳定社会、 支持抗战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它也存在实施范围有限、流动性大、机构重叠的弊端,反映 了当时社会服务的局限性。 职业介绍原由各个工会负责,随着失业人口的增多,逐渐改由 劳工局负责,社会部建立后,由社会部设专科具体管理。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 《职业介绍法》 、 《私设职业介绍所暂行办法》 等一系列法规,主要为普通劳动者和荣誉军人介绍工作。 由于缺乏民众信任、职业介绍方法不灵活等因素的影响,职业介 绍的影响还很小,相对于众多的失业人数来说,它的力量是微薄的。 除此之外,南京国民政府还实施了军人抚恤、退休养老、调查统 计生活费指数及工资指数、社会福利的研究与设计等一系列福利措施。 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南京国民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清朝及其 以前的朝代相比有其积极的意义,福利程度有了很大提高,社会福利 观念发生转变并且开始走向近代化。 但是,由于战争环境和财政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当时的社会福利 政策还存在着福利人群狭窄、福利政策缺乏相互联系、业务重叠等不 足之处,许多政策法规根本就没有认真落实。 2.学位论文 李再强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难童教养研究 2009 抗日 战争爆发后,难童问题异常严重,抢救难童将其转移至相对安全的抗 战大后方迫在眉睫,组织难童教养更是刻不容缓,在这种背景下,抗 战大后方的难童教养工作应运而生。 本文以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难童教养为研究对象,运用抗战时期大 量的报刊杂志及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社会救济、儿童福利相关理论, 通过对国民政府及社会各界教养政策和行为的考察,探讨抗战时期大 后方的难童教养问题,以期丰富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全面认识,并希望 为今天儿童教养政策和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论文除导论与结语外,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抗战爆发 后大规模难童潮的出现,鉴于此国民政府与社会各界掀起了对难童的 救济运动;第二部分论述了抗战大后方难童教养的方针政策及其机构、 人员,从而对难童教养的政策及组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部分重 点论述了抗战大后方难童教养的主要内容,分为养育内容和教育内容, 并从多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以期丰富人们对抗战大后方难童教养 具体工作的认识;第四部分考察抗战大后方难童教养工作所取得的成 效,总结其特点,以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当今儿童福利事 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3. 学位论文 孙小群 抗战初期武汉地区难童救济问题研究 2006 本文以抗战初期武汉地区的难童救济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报刊及相 关文献资料,结合社会救济、儿童福利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国民政府 及社会各界救济政策和行为的考察,探讨了抗战初期武汉地区的难童 救济工作情况,以期丰富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认识,并希望为当今 政府的救济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抗日战争爆发后, 沦陷区、 战区和武汉地区的难童问题异常严重, 组织难童救济已刻不容缓。 有关开展战时难童救济的宣传和呼吁为难童救济提供了舆论背景。 因此,从 1937 年底至 1938 年 10 月 25 日这段时间里,南京国民 政府和社会各界以武汉为据点共同担负起了抢救和教养难童的工作。 组设难童救济机构、抢救和收容难童、教养和转移难童构成了抗 战初期武汉地区难童救济工作的主要内容。 此次难童救济工作所采取的措施是卓有成效的,其所取得的成绩 是突出的,而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本文则主要从社会救济、儿童福利两个方面探讨了其影响。 在此次难童救济工作过程中,逐步建构起了一套有别于传统救济 的救济模式。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确立了社会救济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行为,应该 由政府负责实施。 其次它还有社会参与、采用积极的救济方式及利用规章制度来连 接政府与社会等几大特点。 同时,此次难童救济工作还唤起了人们对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 丰富了民国儿童福利思想,为现代儿童福利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结语部分有关难童救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希 望为当今政府的救济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 抗战初期武汉地区难童救济工作是抗日战争时期难童救济工作全 面展开的起始阶段,无论于武汉抗战史,还是于儿童福利史都有重要 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借鉴意义。 4.期刊论文 董根明.Dong Genming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儿童福利 政策述评 抗日战争研究 2006,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和社会慈善 机构采取一系列措施急救难童,重视难童的教养工作 . 尽管在整个抗战 时期,国民政府所推行的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但其制定 的 5.学位论文 王莹 南京国民政府福利立法研究 2008 健全的社会福 利制度是衡量我国现代化程度的标准,福利立法的日趋完善更成为我 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然而要对一个制度进行深刻的透视和研究,就必须对其做出历史 的反思和分析。 南京国民政府福利制度特别是立法及其实施的得失成败,给我们 留下了极为宝贵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当权者把福利保障纳入到法律的领域,在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指导下,以社会本位和社会控制为原则,制定 了一系列的福利立法。 这些立法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劳工福利、儿童福利、社会 服务、职业介绍和优抚安置等内容。 从量上而言,大大超过了以前历代政府以及同时期的汪伪政权、 满洲傀儡政权甚至是共产党革命政权的相关立法;从质上来说,这是 中国历史上首次将社会福利纳入政府职能,改变了传统中国家族保障 的救济观,确立了为国民谋福祉的国家责任理念。 从社会效果上讲,这些在战争年代中制定的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 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进了民族的团结;在法律 的层面上更开创了中国的三元立法结构,推动了中国社会法体系的逐 步构建。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订立人民的权利与各种法规并不难,难的 就是如何践约,如何取信于民。 由于这些法规自身的缺陷性、立法实施的社会环境的混乱性、特 别是国民政府阶级本质的局限性,使得这些法规的实施情况和立法初 衷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大部分立法沦为一纸空文, 实施效果不如人意, 国民政府所谓的福利制度也最终尽失人心。 6.期刊论文 陈竹君.张莉清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社会部的儿童福利 工作述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7,229儿童福利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抗战期间,作为社会福利事业主管部门 的国民政府社会部制定了一系列儿童福利政策,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儿童 福利实验示范,并督导和发动社会力量开展儿童福利事业 , 这对培育民 族根基,增强抗战建国力量 ,推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现代化具有一定 意义.7.学位论文 黄莉莉 中华慈幼协会研究(1928 1938) 2008 中国 慈幼传统历史悠久,自宋代起就出现了官方慈幼机构,清朝更得到大 规模发展。 自近代以来,伴随基督教传入中国,教会慈幼机构在很多地区建 立,西方慈幼理念及方法对传统慈幼事业产生强烈刺激。 中华慈幼协会是由全国基督教会议倡导建立的一个慈幼组织,本 文以它的成立缘起、组织形式、经济状况、日常工作以及社会影响为 研究对象,试图通过这一慈幼组织反映民国时期的儿童福利工作概况。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绪论阐述了选题意义及范围,并对前人研究作简单回顾。 第一部分揭示了中华慈幼协会成立的历史背景,既沿袭了古代的 慈幼传统,又受到新兴儿童中心主义思潮的推动,而国民政府和基督 教会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第二部分对中华慈幼协会民主科学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剖析, 同时呈现它庞大的外部关系网,展示了它同中华慈幼美协会、国民政 府、基督教会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良好协作与互动。 此外,还通过收支数据分析了协会的资金运营情况。 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华慈幼协会在十年中所开展的儿童保障、 儿童教养、儿童卫生、儿童研究、社会教育五类日常工作,以及在战 争灾荒时期救助灾童难童的各项活动。 尤其揭示了协会在提出设定儿童节、儿童年以及制定慈幼五年计 划,推动召开慈幼运动大会、慈幼领袖会议,促进全国慈幼力量大联 合过程中所展现的巨大影响力。 第四部分着重论述了中华慈幼协会的历史意义及影响,它推进了 传统慈善组织体制化,推动了民国慈幼工作法制化,推广了慈幼理念 科学化并代表着基督教慈善组织逐渐世俗化。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回顾与总结,进一步阐明了作者观点。 本 文 链 接 :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 xnnydxxb shkx201002030.aspx 授 权 使 用 : 湖 北 经 济 学 院 hbjjxy , 授 权 号 : 04129657 30db 4392 84a0 9e210138de86 时间:2010 年 11 月 1 日 我们不能小看日本 抗日战争之另说我转这篇的目的是,我是想让我 们这一代和下一代:要正视历史,知道自己的缺陷。 别被那些无知的教育和宣传熏陶成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狂妄自 大的白痴。 序让下一代人知道,我们并不只是平凡的、被感情和竞争所困扰 的年轻人,为了让他们知道,我们为了能够建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 付出了一切,为了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先人曾被阿拉伯人征服、曾被 蒙古人征服、却从未被专 制所征服! ——一位伊朗女学生 我们不能小 看日本 抗日战争之另说过去的 2003 年,中国的大众舆论出现了两个 热点——毛泽东热和仇日热。 毛泽东热是民众对现实不满,渴望毛泽东式的铁腕人物再度出山 惩治贪官,消除失业,实现社会公平的心理折射。 仇日热则是一系列中日摩擦和误会综合作用的结果。 2003 年 8 月 4 日,齐齐哈尔市北疆花园小区建筑工地发生了日本 遗弃化学武器伤人事件,导致 44 人不同程度中毒,严重污染 11 个场 所,重度中毒人员生命垂危,企业停工,给齐齐哈尔市造成了巨大经 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事件发生后,我国政府同日本政府进行了严正的外交交涉,要求 日本政府承担责任,尽快妥善处理此事件,日本政府最终同意为处理 此次事件的善后工作支付 3 亿日元。 2003 年 9 月 16 日,日本人在珠海制造了集体买春事件。 日本幸辉珠式会社的 285 名男性日本人来珠海国际会议中心大酒 店召开表璋会,并在该酒订了 307 个房间供与会人员住宿。 日本人要求该酒店联系嫖娼业务,酒店负责人叶翔和业务员刘雪 晶和所属金色年华歌舞厅的妈咪明红传为之四处奔走,召集了 300 多 名中国小姐为日本人提供三陪服务,并有 185 名小姐当晚为日本人买 淫。 日本人共付了 30 万元的嫖娼费(每个小姐 800——1200 元) 。 叶翔、 刘雪晶二人各分得三万元回扣; 明红传一人得 8.9 万元赃款; 其余出面联系的中国人共分取了1万元辛劳费;剩下的嫖资分给提供 性服务的小姐……2003 年 10 月 29 日晚, 在西北大学外语系的迎新晚会 上,一名日籍男教师带领三名日本留学生在表演节目时,胸前佩戴红 色胸罩,小腹部位系有倒扣的纸杯作生殖器状,并将藏于胸罩内的纸 屑抛洒向观众席,有极为下流的舞蹈表演动作。 背上贴着这就是中国人字样的白纸(日文) ,口号有勿忘国耻,中 国人是猪等。 西北大学在场师生对此十分不满,当即制止了他们的演出。 2004 元月一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不顾中国和亚洲部分国家的 反对,率领政府要员参拜靖国神社,这是他就任首相以来的第四次参 拜,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感情。 一、日本是近代对中国伤害最大的国家日本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 经济和文化远比中国落后,在文明进程中一直步中国的后尘,是中华 文明在海外最为虚怀若谷的学生。 那时日本的实力和中国是不能相比的,就象呀呀学语的小学生的 学问和老师不能相比一样。 因为实力强大的原因,中国人在日本人面前有很强的优越感,并 且毫不掩饰这种优越感,在外交文书上称日本人为蛮夷或倭寇,丝毫 也不顾及这些不雅的字眼会极大地刺激另一个主权民族的自尊心。 十三世纪后期的元王朝还出动庞大的舰队两次远征日本,如果不 是台风催毁了登陆的舰船,使日本绝处逢生,日本极有可能成为中华 帝国的永久殖民地,大和民族会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 ! !明治维新改 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改变了中国和日本力量的对比。 因为敞开胸怀吸收西方最先进的文明成果,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日 本国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和 民族的文明进步,使大和民族平空跃进几百年,一下子跃居亚洲的最 前列,把陷于停顿甚至到退状态的中国老师远远地抛在后边……日本成 为东方巨人后,便开始向昔日的中国老师讨回优越感,并动用能够使 用的所有暴力武器来强迫中国接受他们的优势。 一八九五年,日本进攻中国的卫星国朝鲜,中国出于宗主国的义 务出兵援助(十六世纪末期中国也曾抗日援朝并取得了胜利) ,中日爆 发战争。 战争在陆地和海上两条战线进行。 陆上日军势于破竹,中国军队则一溃千里,镇守平壤的中国兵团 司令叶志超一路狂奔五百里不敢回头。 海上中国败得更惨:号称东方无敌舰队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北 洋舰队的大本营威海卫军港升起了日本太阳旗。 日本海军陆战队占领了辽东半岛;一支日本兵闯进了旅顺,杀害 了这个城市所有的中国人,连老人、妇女、儿童也无一幸免(只留下 36 人掩埋尸体) 。 失败的代价是惨重的:中国交出北洋水师幸存的所有军舰;赔偿 白银二亿三千万两(其中三千万两赎辽费) ,台湾和澎湖列岛也自此脱 离中国的怀抱。 如果不是俄法眼红日本的发迹,出动联合舰队干涉,辽东半岛也 并入了日本版图。 一九三一年,日本出兵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随后又占领了热 河和外蒙古。 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最富庶的省份山河破碎,物是 人非;十二月日军侵占了中国的首都南京,杀害了 37 万手无寸铁的中 国平民,旅顺的悲剧又一次在中国重演。 …………二、我们不能小看日本。 历史上我们因为小看日本铸下了大错。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中国是世界上第七大海军强国,北洋水师则 号称东方无敌舰队;日本海军则极为勉强地屈居十二位。 中国有一千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四亿人口(那时 150 多万 平方公里的外蒙古仍属中国) ;日本只有 37 万平方公里国土和四千万 人口……当时包括光绪皇帝和李鸿章在内的清帝国文臣武将,都被这一 连串简单的数字优势所吸引,认为打败日本是轻而易举的。 战争不仅仅是实力和武器的较量;军事技术和体制,尤其是战斗 精神也在决定战争的胜负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帝国的战争实力比日本占有显著的优势,但清帝国过时的军事 体制制约了优势的发挥。 北洋水师无疑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但在清帝国腐败的人 事体制下,指挥北洋水师的将官大多是一些贪生怕死,只知贪污弄权 吃喝嫖赌用不尊严手段谋得尊严地位的无耻政客,他们在战争中的表 现令人作呕。 日本的战争实力虽然处于劣势,但日本的先进军事体制和军人的 英勇战斗精神则弥补了他们的劣势,日本军队几乎没有不称职的军官 和怕死的士兵。 结果战争的结局以清帝国出人意料的惨败而告终。 当中国战败的消息传入朝鲜时,朝鲜国民根本拒绝相信,因为他 们认定日本是不可能取胜的。 抗日战争早期,国民政府总裁兼抗日总司令蒋介石也对战争的前 景抱着过于乐观的信心,认为中国取之不尽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数 量占绝对优势的军队完全能够抗击日军的深入。 战争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结束,中国将取得完全的胜利,并以此制 定抗日总体战略,御敌于国门之处是其主要军事思想,把有生力量部 置在抗战第一线,在无陷可守的长江三角洲地带部置上百万的大兵团, 把军队的精锐暴露在敌方占绝对优势的现代化火力打击之下,结果在 战争早期蒙受巨大损失,军队后继无力。 日军得以长驱直入,在一年之内就占领了中国相对富庶的省份…… 日本军队的战斗力不容小觑。 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只有 极少数的另类人士持有不同的意见。 这些人士有两个共同的疑问:如果日本不和美国开战,中国能最 终打赢日本吗?就算中国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国门,中国军队能登陆 日本并使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吗?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社科院历史所 张忠义教授秘密研究报告中提出的三个论点: 1、日本陆军主力是美 国消灭的。 我国大量书籍宣称,八年抗战中国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歼灭日 军 133 万,占日军二战总损失 195 万的 70%。 这是中国战胜日本、中国是抗日主战场的主要依据。 其实日军在中国损失 133 万,是个累计数,包含了死亡和受伤两 个数据。 战争的损失,一般只统计绝对损失数(死亡) ,只有某场战役才统 计伤亡数。 因为二战中主要交战国军队的伤员 75—80%能重返前线,因此往 往造成重复计算。 正如一些老红军多年身经百战受伤几十次,如进行累计就有会出 现几十人受伤,实际受伤的只是一个人。 所以战争损失只统计绝对损失(死亡)那么日军在中国战死多少 呢?根据史料统计:台儿庄大捷,民党军第 10 师团部队 20 万人,日 军参战仅 2 个旅团,因第 10 师团在山东济南等地留守大量兵力,第 5 师团有 1 个旅团在华东,一部在青岛。 此役日军 2 个师团伤亡约 1 万。 武汉会战乃八年抗战最大一次会战国民党军投入上百万大军,日 军进攻兵力为 9 个师团,27 万人 。 武汉会战参战日军伤亡 3.5 万人。 昆仑关之战 , 击毙日军第 5 师团第 21 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日 军死亡 1000 余人。 长沙会战特别是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国民党树起的又一个抗战神话, 宣布歼灭日军 5 万。 共军发动的:平型关、广阳、神头岭、陈庄等伏击战,击毙日军 1000 人以上 。 百团大战出动 40 万人前后击毙日军 2 万。 八年抗战实际击毙日军 40 万人。 据日本自己统计,二战中日军总计战死 185 万人(另截止投降时 有 10 万残废伤员,这就是 195 万这个数字的由来) ,其中在中国八年 战死 40 万人; 18 万多日军被英联邦军队击毙在缅甸 (含中国远征军击 毙 1 万多日军这一战果) ;9 万日军在中国东北被苏军击毙(主要是诺 门坎和苏联出兵东北两场战役) ; 120 万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被美军击毙。 也就是说, 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军数只占日军二战死亡总数的 22%。 (我们的历史书用日军在中国的死亡数和累计受伤数去和日军绝 对损失总数对比,就得出了 70%这个障眼法。 是偷换概念计算出来的。 ) 注: 投降时日军总数 720 万,其中中国派遣军 105 万,不到 15%;关东军向苏军投降 68 万,占 9%。 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 550 万,占 76%。 2、日本海军主要为美国所消灭,中国未能击沉日本一艘驱逐舰。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驱逐舰以上大型军舰 300 多艘,有 90% 被美国海军击沉,被击沉的商船、油船也是这一比例,日本本土可以 说被完全切断了外援,只有等死。 而中国八年抗战,却未能击沉日本一艘驱逐舰,就更不用说航空 母舰和巡洋舰了。 尽管国民党战史大肆宣扬八一三凇沪抗战中空军英雄沈崇诲驾机 撞沉了日本侵华舰队旗舰出云号巡洋舰,但实际上出云号是在 1945 年 7 月战争结束前夕在本土濑户内海的吴军港被美机炸沉。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先后投入航空母舰 25 艘,被击沉 21 艘。 二战中最大的军舰、被认为是日本海军象征的 7 万吨级的大和、 武藏号超级战列舰也被炸沉。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战死 40 万人,而在中国八年只战死 2 万人(大 多为陆战队) ,相差 20 倍。 3、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能全歼日军一个步兵联队,未能从日军手 里夺回一个中等城市。 部分史书上记载抗战期间中国打过大歼灭战, 如台儿庄歼灭日军 2 万,武汉会战在万家岭全歼日军第 106 师团,昆仑关歼灭日军第 5 师 团第 21 旅团,还有几次长沙会战、远征军缅甸之战……其实这全是国 民党虚报战果。 国民党虚报战果由来已久,最可笑的解放战争中将其宣传消灭解 放军的数字前后加起来竟超过 1 亿!连最为辉煌的台儿庄战役,40 万 国民军迎战孤军深入的 2 万日本师团,还是让半数以上的日军脱困而 去。 之所以说八年抗战中国军队未从日军手里夺回过一个中等城市, 是因为凡是日军决定坚守的城市,中国军队就无法夺取;中国军队宣 布收复的城市,都是日军决定放弃的空城。 敌后战场游击队唯一夺取的中等城市是张家口,但已是日本宣布 投降时的事了。 1943 年军队开始大反攻,收复大片国土和县城,但我们只要留意 其战果,就发现消灭的绝大部分是伪军,日军极少。 4.中国战场不是抗日主战场 。 我们还长期接受一种说法,就是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了日本 陆军主力。 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实际上是另一个障眼法。 它一是只看战争前期情况而不提整个战争全局,二是混肴了中国 战场抗击的日军和在中国的日军这两个概念。 日本陆军二战中有四大战略集团:在日本本土的国内军(含驻台 湾、朝鲜的日军) 、太平洋战场的南方军,以及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和 关内的中国派遣军。 在中国的两支日军中,八年抗战中国战场所对付的,实际只有一 支中国派遣军。 还有另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因为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使 日军无法集中力量攻击苏联,从而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的危险,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日军进攻苏联与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远东苏军兵力, 二是 德军进攻苏联形势。 当德军受挫于莫斯科城下时,日军已基本放弃北进苏联的方针。 加上美国对日本进行石油禁运,日本为避免军事机器瘫痪(日本 90%的石油需要进口) , 为夺取东南亚石油资源而最终决定南进太平洋。 可见,中国战场形势对日军无论北进还是南进都影响不大。 1941 年 12 月 7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关东军 73 万人,数量和质 量均居第一;南方军 40 万人,精锐程度仅次于关东军;国内军 38 万 人;中国派遣军虽然有 62 万人,论数量居第二位 。 1944 年以后,美军从南(菲律宾) 、东(马里亚纳群岛) 、北(阿 留申群岛)三面逼近日本本土,迫使日军三次进行本土总动员, 并紧 急从关东军和中国派遣军抽调精锐部队回国, 使国内军急剧扩大到 224 万人,兵力最为雄厚。 美军不但通过轰炸摧毁了日本各大城市,冲绳战役后直逼日本本 土并准备登陆(因战争结束而取消) 。 日本号称精锐之师的关东军是被苏联红军所消灭。 中国八年抗战丝毫不能损伤其半根头发的关东军, 苏联红军只用 8 天,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似的,把它给消灭了。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其他精锐主要也是为美国所消灭 。 美军在太平洋上击毙日军 120 万,而且大多为精锐 。 日本陆军有五大主力师团,即近卫师团和第 1、2、5、6 师团。 第 1 师团作为关东军核心主力, 最后在菲律宾莱特岛被美军全歼; 第 2 师团以日俄战争时夜袭弓长岭著名,九一八事变时几乎以自己一 个师团之力攻占全东北(也有东北军不抵抗因素) ,号称不败的常胜师 团,哪知 1942 年投入瓜达卡纳尔岛争夺战时即被打残,残余官兵患了 恐战症;第 5 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了进攻新加坡的战役,随后 驻守印尼直至战争结束;第 6 师团因由谷寿夫指挥参加南京大屠杀而 为中国人民熟知并切齿痛恨,该师团战斗力排名日本陆军第一,最后 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上精锐丧尽。 近卫师团长期驻守皇宫 。 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 16 个师团也为皇军之花,大部覆灭于太平洋 战场。 1944 年 2 月, 关东军第一个调出的精锐师团是第 29 师团, 在马里 亚纳群岛的关岛上全军覆灭;还有第 24 师团覆没于冲绳岛。 整个军被全歼的,有马里亚纳群岛的 31 军,冲绳岛上的 32 军 10 万人也全被击毙。 菲律宾有以第 14 方面军为骨干的 63 万日军,指挥官是著名的马 来之虎山下奉文,结果有 52 万人战死(对比一下中国八年抗战击毙日 军 40 万人! ) 。 其中莱特岛的第 35 军 7 万人全军覆没,除上述第 1 师团外,还包 括南京大屠杀另一元凶第 16 师团。 也许有人会问:凭什么只相信日本人提供的数字?那是因为,日 本人虽然有夸大战果的毛病,但对自己人的死亡还是精确统计的。 日本军史承认二战中日军战死 185 万,包括太平洋上大批的整师 团、整军的覆没,如记载在菲律宾战死 52 万,在冲绳战死 10 万,又 有什么必要掩饰在中国战场损失几个师团、几万人?张忠义教授因此 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战场不是抗日主战场;八年抗战中国未取胜!以 上研究资料还能得出给结论:中国的抗战,实际上是国共两党都没有 真正的去抗击和消灭日军。 国民党因为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被迫正面进行抵抗,损失了 131 万军队。 共党只是装装样子,发动民众,开展游击战,在战争中发展和壮 大了自己。 抗日战争结束时,共军已经超过一百万。 是抗日战争中最大的收益者。 那些极少数的另类人士的疑问并非杞人忧天!鉴于上面的战况, 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在亚洲无出其右。 原因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造成了日军无与伦比的战斗力。 古往今来,某个国家某部分军队全部战死的例子很多,但象日军 这样每支部队均誓死不降、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情况还是独一无二的。 二战中德军以顽强著称,但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被围的大部队还 是会选择投降。 解放军的勇敢也是众所周知的,但顽强品质比日军也逊一畴。 金门之战解放军登陆 9000 人,最后被俘 5000(大多为伤员,但日 军伤员能自杀不降) 。 还有朝鲜战争中第五次战役志愿军被俘 1.5 万人、其中 60 军 180 师就有被俘 5000 人的例子。 也许有人会说:今天的日本人和二战时期的日本人不同,他们一 样会怕死,因此今天的日军战斗力和六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我想提醒?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儿童抗日战争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晚风夜夜流荡2021-08-17 21:36晚风夜夜流荡[火星网友]203.30.251.240
    这个小故事真是感人至深,让人对抗日战争的时代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顶3踩0
相关阅读
小英雄雨来 本书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革命干部 和日本

小英雄雨来 本书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革命干部 和日本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目录

2020-06-21

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故事

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故事

关于战争的儿童故事

2020-06-06

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故事

关于战争中的儿童的故事

儿童战争故事200个

2020-08-23

求战争中儿童的故事

求战争中儿童的故事

儿童战争故事200个

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