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红军长征故事:战火中他的肠子直接从弹孔流了出来 他把肠子塞回肚子继续作战图

时间:2020-09-23 17:48:01

相关推荐

红军长征故事:战火中他的肠子直接从弹孔流了出来 他把肠子塞回肚子继续作战图

红军长征故事:战火中他的肠子直接从弹孔流了出来,他把肠子塞回肚子继续作战(图) 桂林生活网8号大院客户端 桂林生活网旗下产品桂林故事:战火中他的肠子直接从弹孔流了出来,他把肠子塞回肚子继续作战(图)2019 08 283064

■人物简介

李德明:1915年出生在车田苗族乡坪寨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4年12月参加红军,跟随部队长征,次年2月在战斗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调红军总部直属骑兵班担任通讯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张家口、五台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发动群众支援前线。解放后,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李德明被授予三级勋章,属二等甲级残疾军人,离休后享受副军级干部待遇。1989年10月在北京逝世。

■讲述

讲述人:李东升,李德明之子,现居北京。

回忆起李德明,他的后人说,父亲一生征战无数,但谈论最多的就是长征中的点点滴滴。

李德明是红军长征经过资源时加入红军的,在此之前,他还是个放牛娃。李东升在接受采访时回忆,父亲曾经告诉过他们,在那个年代,穷人过的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冬天的时候,穿着单衣在山里走,冷得直哆嗦。 小时候的穷苦生活让李德明记忆深刻,李德明的命运从跟随红军那一刻开始改变。

战争中的李德明(中)与将士在一起。

李东升说,父亲告诉他们,红军长征过资源的消息传来时,不少村民都非常激动。但当地的乡绅土豪一直误导村民,抹黑红军,破坏红军与群众的关系,再加上欺骗、威逼等手段,红军到来之际,村民纷纷上山躲藏。李德明的父亲不为所动,他坚信红军是帮助穷苦大众的正义之师,是维护广大群众利益的军队。他毅然留在家里,烧起三大锅热水,为远道而来的红军接风洗尘,热情欢迎红军的到来。 只有红军才能让我们这些穷苦农民翻身做主,过上好日子。 在爷爷的影响和鼓励下,当年19岁的父亲萌生了追随红军的想法,并顺利加入了红三军团,之后不久便成为了军团长彭德怀的警卫员。李东升说,父亲也一直记得,他跟随红军后,爷爷叮嘱他: 你当了红军,我们很自豪,一定记得要守纪律,就算再苦再累也要坚持,绝对不能半途而废,绝对不能跑回来。

爷爷的教诲,父亲牢记在心,也凭着这样坚定和坚韧的信念,父亲也完成了独臂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人生重要旅程。李东升回忆说,在四渡赤水战役中,年轻的父亲已经成长为一名前锋战士。土城之战中,他奋勇杀敌,却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右臂,从此他的右臂几乎残疾,不能再拿枪提物,父亲被迫训练自己成了一个左撇子。之后,他靠着一只左手,冲锋陷阵,忍受着比常人多一倍的磨难,坚持战斗。

李东升说,父亲常说,长征时,红军面对的考验不仅仅有敌人的追击和战斗,还有来自大自然的严酷挑战。父亲说,红军过雪山时,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北风呼啸得让人张不开嘴,行军步伐进程也很缓慢,行军数月,粮食补给不足,红军战士们衣服单薄,又饿又冻,许多战士踩在软绵绵的雪里,一旦摔倒,想站起来却浑身无力,很多战士就永远地躺在雪山里了。父亲说: 这就是对人的意志的较量,我曾经无数次想,算了,蹲下来歇会吧,但脑子里一直还有个声音,告诉我不能睡,一睡就再也起不来了。 回忆起过草地的那段征途,父亲心情更是低落,因为 走到一半时,我回头看,发现草原上布满了一个个的斗笠,而每一个斗笠下面,就埋着一个红军。 父亲告诉李东升,经过无数次的枪林弹雨,红军战士们之间的感情都很深,但在大草原里,一旦陷入沼泽,下降速度很快,旁人根本不能拉也拉不住,只能眼睁睁看着与自己肩并肩作战、亲密无间的战友陷入泥潭。 那种滋味,真是揪心。

李东升记得父亲说过,当红军走出草地的时候,战士们几乎都瘦得只剩骨头架子了,许多人都患有咳嗽、胃病等疾病。只有一只手能灵活运用的他也不例外,严重的胃病和虚弱的身体让他 举步维艰 ,但想到爷爷的叮嘱,父亲咬牙坚持了下来,凭着坚强的意志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回溯历史

把肠子塞进去继续战斗 愿意为祖国献出生命

李德明是1934年底红军长征过桂北途中毅然参加红军的众多桂林籍军人中的一员,也是长征胜利后为数不多的几个桂林籍红军幸存者之一,更是资源县车田苗族乡坪寨村的骄傲。在坪寨村,记者见到了李德明的远房侄儿李军,李军不但和李德明有亲缘关系,他也一直在做李德明的资料收集工作。

解放后,李德明也多次回过资源,李军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李军告诉记者,1962年李德明回资源时,自己才10岁, 当时李德明是骑着高头大马回来的。 李军说,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李德明是从桂林骑马回到资源的,他一身戎装,在战马上威风凛凛。李军说,当时他们几个小伙伴为了看李德明,中午一放学就跑出来,一人拿着一根黄瓜,边走边啃。李德明看到他们后,笑着说: 不要吃那么多生黄瓜,小心拉肚子。 李军他们听了,一哄而散,但在他们心中,李德明不但是个威严的革命战士,更是慈爱的家乡叔伯。

据中共资源县委党史办公室记载,1934年冬天,红军长征经过越城岭山区,许多贫苦农民参加了红军队伍,苗族青年李德明就是其中一个。李德明家中有父母和弟弟妹妹6口人,主要靠佃耕和帮工谋生。李德明由于家庭贫困,没有机会上学,从六七岁就挽起了猪菜篮,拿起放牛鞭,上山砍柴,下田插秧。1932年,李德明的父亲李才多受桂北瑶民武装起义的影响,积极参加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起义斗争,被反动派抓捕入狱。获释出狱后,带着年幼的儿子背井离乡逃到全州桐油山姐姐家,在那里打短工。李德明则帮人家打柴放牛,糊口度日。1934年冬,当红军长征过资源时,李才多看到红军纪律好,保护老百姓,是帮助穷人的好队伍,便跟李德明说: 白军打仗为地主,红军打仗为穷人,当兵要去当红军。 李德明聆听父亲的教导,加入了红军。

李德明一生征战无数,永远冲在最前线。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将红军队伍进行了整编,李德明被编入了八路军。1945年,抗日战争中,李德明主要在晋察冀边区负责打击日军。 他一直在山西一带带兵作战,是老四团的营长,虽然他只有一只胳膊,但他杀敌勇猛果敢,一直在一线的前锋位置。 李德明的儿子回忆说。

在百团大战中,李德明表现出了桂林儿女们铁一般的意志和勇敢。李德明生前回忆说,一次作战中,他在前线发起攻击,却不幸被一颗手榴弹爆炸时飞出的弹片击穿了右侧腹部,当时他感觉一股热流涌出,俯身一看,肠子直接从弹孔流了出来,他捧起肠子闻了闻,认为没破,便把肠子塞回肚子,用裹脚行军布带直接将伤口扎紧,继续作战。李德明告诉子女,战火纷飞中,当时根本顾不上疼。

百团大战后,八路军化整为零,李德明任五台支队的支队长,开始了与敌人的周旋。在长期的战斗中,李德明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和故事反复向后人述说。李德明总结战斗经验说,敌人专挑人意志薄弱的半夜进攻和围剿,所以每天晚上李德明从不睡觉,白天才找个隐蔽的地方眯一下。日本鬼子眼线多,别人放两个哨,他就放6个哨,保证与敌人周旋到底。

山西五台战役时,面对敌人的强大炮火与猛烈进攻,李德明所在支队的每一个战士都英勇顽强,直至战斗到最后一人。战斗中,李德明遭遇了近身激战,当时敌人拿着刺刀刺向李德明,李德明只有一只手可以用力,在战斗中明显处于劣势,当场就被刺中。李德明就趁着敌人拔刀时,身体倾斜,快速用左手反刺敌人才终于击中敌人而脱险。当增援部队赶到战场时,听见附近村里有枪声,马上命令战士们进村营救,才在村子里的大磨盘下救出了还在坚持和敌人火拼的李德明。

李德明对日本鬼子的侵略行为一直十分痛恨。他在战争中经历了九死一生,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参与大小战斗共140多仗,多次身负重伤,属于二级残疾军人。他离世时,脑袋里还残留着一颗在战斗中击中脑膜的手榴弹壳碎片。

在李德明的影响下,他的五个子女均走上了军人的道路(第一排中间为李德明和夫人)。

作为经历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优秀指战员,1955年,李德明被授予大校军衔,并在之后分别被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及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一生戎马生涯的他时刻心系祖国,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当时身在华北军区疗养院养伤的李德明听到了消息,立刻向组织请命,报名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反复告诫子女们: 部队就是我的家,只要祖国需要我,我随时愿意为她献出生命。

李德明思念家乡 家乡人也以他为骄傲

李德明有5个子女,在他的影响下,全部都参了军。李德明的爱人何其贤也是八路军,他们之间的相遇在部队里也是一段佳话。1945年,李德明奉命参加古北口阻击战。李德明和部队住在当地百姓家里,并向百姓们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部队走的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孩也要跟着部队一起离开,这个人就是何其贤。之后,她担任了八路军的后勤卫生员,救死扶伤,与李德明一起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李德明夫妻都要参加作战,在那个战争年代出生的孩子都会被装进背篓放在马背上,由警卫员负责照顾。李德明的女儿李清莲也不例外。马背的颠簸,周围炮火不断,使小小的李清莲吓得一直哭,李德明不得不将襁褓中的李清莲放在了附近的老百姓家里,请乡亲代为照管。一直到李清莲两岁时,李德明才将她接了回家。李德明当时看到蓬头垢面、脏兮兮的女儿,心疼得不行,把自己的军大衣脱了,裹住女儿,直说对不起女儿。

李德明的儿女告诉记者,李德明一生最爱的食物是土豆和辣椒。在战争和长征的年代,土豆是最好的食物,既能饱腹又方便携带。而顿顿离不开辣椒的习惯,则来源于他对家乡的思念。

1953年,在北京稍稍安顿下来后,心系家乡和父母的李德明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回家的道路。这次,他回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告诉多年未见的父母,他完成任务回来了。然而,李德明回到资源老家后,却着实把家乡的父老乡亲吓了一跳。 别说我们了,连他母亲都没想过,儿子经历过这么多年战争,这么久毫无音讯,还能活着回来。 李军说,当时的情景他也听长辈们讲起过, 当时李德明的妈妈哭了好几回,一直跟大家说,我儿子还活着。

之后,李德明三次回到资源老家,送钱送衣送物,看望家人和亲戚,并希望将年迈的母亲接回北京照顾,但母亲由于故土难离,只愿意在老家养老,李德明才放弃。李德明离世后,夫人何其贤继续着李德明的嘱托,给老家寄钱寄物,并把家乡身患眼疾的亲戚接到北京治疗。之后,李德明的儿女和孙子们分别几次回到资源老家,看望家中亲人。

李德明记挂着家乡,家乡人也没有忘记这位从资源县走出去的铁血军人。在坪寨村,记者看到,李德明的故居被完整地保护了起来,独立的一栋小木楼,记载着李德明在桂林的生活足迹。李德明现在的家乡已经日新月异,李军说,李德明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每次回乡,父老乡亲们都出来迎接,他回乡作报告,父老乡亲们万人空巷都赶去听报告, 讲到动情处,李德明在台上落泪,父老乡亲们在台下抹眼泪。 李军说,当时还没有纸巾,手帕也很少,大家就把眼泪抹在袖子上, 听完报告后,袖子都湿了一大片。 在李德明诞辰100周年时,家乡还专门举行了纪念他的文艺活动。李军说,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那些浴血奋战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红军身上的精神,永远都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财富,他们不应该被遗忘,更值得一直被铭记。

记者苏文娟 通讯员曾治云

相关推荐清明时节,缅怀不能忘却的红军英魂图桂林2020 04 07疫情防控同时推动复工复产 桂林航空“高空保护伞”在行动桂林2020 04 07南方电网广西桂林供电局落实政府补贴政策支持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桂林2020 04 07热门数据加载中... 2003 2020桂林生活网版权所有分享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红军长征故事:战火中他的肠子直接从弹孔流了出来 他把肠子塞回肚子继续作战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 痴念2021-08-17 03:18╬ 痴念[西藏网友]103.48.54.135
    这真是太令人敬佩了红军战士顽强意志和英勇勇气给人深深震撼和敬畏。
    顶0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