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母女情深

时间:2020-09-15

故事环结构

提示:本文共有 114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母女情深——论《喜福会》的故事环结构与母女关系主题 刘昀(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系,重庆400031) 提要:故事环,作为一种介于松散的短篇小说集与连贯的长篇小说之间的文学体裁,在文学界长期处于被忽视的 境地。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在其作品《喜福台》中,对故事环这一体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创 新,使其与书中的母女关系主题变相辉映,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探讨《喜福会》中母女关系对故事环形成所起 的重要作用和故事环结构对母女关系的烘托效果。 关键词:《喜福会》;故事环;母女关系 中凰分类号:1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3)C6—0051—05 The eternal mother/daughtor love: Short story cycle mother/daughterrelationship TheJoy Luck Club UU Yun Abstract:The蛐story cycle,as a1;terary genre,has gone largelyec理删because distinct蛔岫morelidtly orga‘ ni捌“novel”and from shortstories.In The助砌酗,Amy Tan takes advmaulge of岫special genre themeofmother/daughter枷onship,and at妊same time,the mother/daughter rc— lationship,gt strong删矧terl8ion,makcs‰埘luck Club more llke ashort“叼cyde. Key vcor凼:’rhe Jey Luck Chb;short story cycle;mother/daughter rehtlonshlp 《喜福会》是华裔作家谭恩美于1989年发表的处 女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引起了评论界对这 位华裔作家的极大关注。作为一位具有双重文化背 景的少数族裔作家,谭恩荚在描写华裔移民特殊的生 存状态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文中既充满了浓烈的 异域风情,同时叉具有美国读者所熟悉的本土文化。 然而,笔者认为.《喜檑会》之所以能在《纽约时报》畅 销书榜上连续保持了9个月,其成功的秘诀不限于 此,而感人至深的母女关系主题是引起读者广泛共鸣 的主要因素。 《喜福会》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两代人——4位 母亲和她们各自女儿的故事。母亲均是来自中国大 陆的第一代移民,她们固守中国传统文化,只能讲蹩 脚的英语,与周围的美国生活格格不入;女儿们则生 于美国长于美国,除了能讲一日流利的英语。还完全 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及生活方式,有些甚至嫁给了母亲 眼中的“老外”。时代、语肓、经历和价值观的差异似 乎是磺在母女间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由于爱的牵 引,加之母亲的执著和女儿的努力,双方最终越过鸿 沟,从不理解走向理解.从对抗走向接受。 近年来,国内外的批评家大多从文化和女性主义 的角度对书中母女关系主题进行剖析,也有部分学者 致力于该书的敦事策略研究,但很少有人将叙事策略 与母女关系主题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试 图以分析该书最重要的叙事策略——故事环结构 (Short s呻Cycle)为切人点,对《喜捅会》的母女关系主 题进行重新阐释。笔者认为故事环作为全书的叙事 框架,它与书中的母女关系主题交相辉映,达到了形 式与内容的统一。 一、故事环与《謇相会’ 谭恩荧在《喜梧会》中运用了多种叙事策略,其中 最大的叙事策略在于她采用了故事环这一介于短篇 小说集与长篇小说之间的独特体裁。全书共分为4 个部分,每个部分有4个故事。16个小故事个个独立 成章,组合在一起又构成了更大的故事。这种混合的 体裁不仅可以用来比喻华裔母女之间复杂与微妙的 关系,还可以暗指她们处于两种文化央缝中的社会地 位。故事环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古已有之。但是由于 51 万方数据 它既不同于情节紧凑且连贯的长篇小说,也不同于故 事松散而独立的短篇小说集,所以在文学界长期处于 被忽视的境地。事实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至古 希腊岁马时期荷马的《奥德赛》和奥维德的《变形记》。 后来者还有如薄伽丘的《十日谈》、乔叟的《坎特伯雷 的故事》以及马洛里的《亚瑟之死》等等。在20世纪, 安德生的《小镇畸人》和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则堪称 为故事环的经典之作。1971年,弗里斯特 L.英格拉 姆(Forrest LIz 聊n)在其《二十世纪故事环代表作研 究》一书中试图为故事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他说: “故事环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故事构成,它必须兼 顾各个故事的独立性和整本书的整体性,最后达到两 者间的平衡。”…根据英格拉姆的定义,任何一位作家 在进行故事环的创作时都必须面临双重的挑战:第 一,作为构件的各个故事必须保持自己的个性与独立 性;第二,各个故事之间必须通过一种或几种关系相 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由于故事环糅舍 了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两种体裁,所吼电有人将其定 义为“故事中的小说”。显然这种定义强调了其整体 性的一面,即其作为“小说”的一面。玛格特 克里 (Margot Kelly)在证明她的这种观点时借用了达拉斯 M里蒙(Dallas M.Lemrnon)的一句话,而这句话也正好 证明了故事环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每一个故事都 能从整体中剥离出来.独立且完整,但是整体却会因 为失去这个部分而削弱;每一个故事,因为它的存在, 丰富着周屋其他的故事,同时也被其他故事所丰富 尽管故事环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境地,但是它一直都是西方文学中的一种基本体裁,时至今日,人们给 它的定义以及例证也是仅局限于欧美文学的范畴。 然而在上个世纪下半叶,美国的一批少数族裔作品相 继或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文学体裁来阐述少数族 裔重建主体的艰难历程,向读者传达少数族裔的独特 感受,其中有如谭恩美的《喜福会》,路易丝 (Louise〕!adich)的《爱之药》(‰Med/dne)和格格里亚内罗尔(Gloria Naylor)的《布鲁斯特尔的女人》(The Women ofBreu#ter Phwe)。少数族裔的作家通过借用并 改造这种西方传统的文学体裁,直接介入了所谓的主 流文学的领域,颠覆了少数族裔作品与主流作品之问 的二元对立。然而少数族裔作家采用选种休裁还有 其更为深刻的原因。首先他们大多来自或居住在具 有讲“故事”传统的社区。而故事本身就是故事环的 基本构成部分。与更加西方化的小说相比,他们似乎 更容易接受故事环这种混和型的体裁。其次,由于当 今世界处于不断的异化与分裂之中,像故事环这种片 段似的体裁似乎比其他体裁更能反映人们特别是作 为边缘人的少数族裔的精神状况。 不论从文章的结构还是从作者创作的动机及源泉 判断,《喜福会》似乎应归属于故事环的范畴。但读者 52 必须明白:~组故事不一定就能构成一个做事环t就 像一捆树枝并不等于一棵大树一样的道理。那么到 底是哪些因素使得一个个独立而完整的故事一起构 成一个更大的故事呢?从以往的故事环中,笔者大致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主题的一致性是故事环 中各个故事相互关联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昂重要的方 式;除此之外,书中主要人物心理及性格的发展变化, 同一人物在不同故事中的反复出现,故事发生地点n0 同一性以及故事环的总题目都可以担当连接故事环 中各个故事的重任。 标题作为全书的第一张名片,往往能使读者对全 书形成一个总的印象,而这一点对于故事环尤为重 要。如何为故事环选择一个台适的标题,使它既能统 领全书,又颇具深度.是创作者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罗西欧 G.戴维斯在分析故事环时指出,若要使标题 能给读者“整体印象莫过于使其指向莱一特殊地 点。口1作为标题的“喜福会”源于书中4位母亲每周一 次的麻将聚会。聚会虽以麻将开始,但却逐渐丧失了 其原有的赌博功能,参加者也由最初的4位母亲发展 到后来的4个家庭。喜福会在母亲的生活中扮演着 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母亲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场所, 因为只有在这里她们才可以用母语畅所欲言,才可以 自由自在,才可以不受歧视。她们通过讲自己的故事 追忆过去,怀念故土,与此同时还可以“学习美国的成 规习俗,处世之道,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商讨赚钱之 道”引(呓)。4位女儿对于喜福会的感情可谓恶多于 喜。在她们的眼里,喜福会“不过是中国民间陋习,如 同‘三K党’的秘密集会或者电视里印第安人在扣仗 前举行的手鼓舞会一类的宗教仪式”洲“”。她们为母 亲来自旧世界的顽固、迷信、过时的生活方式备感耻 辱。而对于女儿中的代表人物吴品妹来说,情况电许 更为复杂。由于母亲的新近去世,她不得不取代母亲 在喜福会的位置,而这又是她以前所引以为耻的。但 正是在与其他3位母亲的正面接触中,她才得以了解 了自己从不曾真正了解的母亲,也正是在她们无私的 资助下,她才得以完成母亲终生未完成的宿愿——找 到了母亲遗留在中国的一对双胞胎女儿,与此同时也 找回了自我。如果说在最初吴晶妹对喜福会的感情 是厌恶与憎恨,那后来则是理解与接受。女儿对喜福 会感情的转变象征着母女关系的转变,而女儿对母亲 位置的接替则象征着母亲记忆的延伸,精神的继续。 喜福会与它的麻将桌一起成为全书最重要的象征,它 联系着母女两代、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由它作 为标题既具深度叉具广度,可谓名正言顺矣。 主要人物的心理及性格的发展变化对故事环前后 连贯所起的作用亦不可低估。在短篇小说中,主人公 可能会经历一次或几次顿悟,但读者却很难看见顿悟 后主人公性格的变化,因为故事到这时往往就戛然而 止了。然而在故事环中,读者一般能在最后一个或几 万方数据 个故事中看到一个或一组性格较之以前有所不同或 者完全不同的主人公形象。《喜福会》的第三部分,叙 述女儿的故事中,细心的读者都能发现女儿们在经历 了从不理解到逐渐理解,从不接受到逐渐接受的转变 之后,对自己母亲的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变。因为母 亲的去世,吴晶妹在全书巾地位比较特殊,所以她的 变化吐l因此最为显著电最完整。由于她的变化,使得 全书前后显得更加连贯。在故事环的最后一个故事 中,出现在读者面前的几乎是一个全新的品妹。中国 之旅使她认识了母亲也认识了自我,最终体会到母亲 对她所寄于的殷切希望。 尽管以上两点在构成故事环的整体框架中起着不 可小觑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故事环中最具凝 聚力的因素还是主题。关于这点,J杰拉德 肯尼迪 Ker眦由cemid)认为,故事环给读者的整体印象不仅来自垒书的谋篇布局,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一个平行 的或反复出现的主题。6 J在就《喜福会》的体裁答读者 问时,谭恩美声称她从未曾打算将它写成一部小说, 相反她曾考虑过将其写成一本短篇小说集,并强调这 些短篇小说将会围绕着一个中心主题展开。她这种 以主题连接短篇小说集中各个故事的设想正好与故 事环的形成方式不谋而台。《喜福会》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可谓众说纷纭,奠衷一是。有评论家认为它反映 的是美国少数族裔自我认识的历程和身份的认证,也 有部分评论家认为它记录了少数族裔对美国梦的苦 苦追寻。但笔者认为,如果把全书1 6个故事当作一 个整体看待,这些所谓主题就不免失之偏颇,不足以 统领全书。苏珊-加兰德 GarlandMam)指出,故事环中各个故事做到相关相联的一条重要选径是 在故事之间建立起一个能够统摄一切的张力结构。“’ 在《喜福会》中,母女关系这个主题则是联系各个故事 的强大张力。尽管书中涉及4个家庭,7个叙述者,但 是她们共同关心的话题都是母女关系。在这16个故 事中,母女关系一直是推动整个故事环及环中各个故 事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母女关系 的各个方面,有母女之间的误解、冲突和斗争,更多的 则是来自于她们之间的相互关爱与执著。母亲从不 曾放弃叛逆任性的女儿,只是在等待和寻求适当的时 机将生命中最宝贵的经验传授给亲爱的女儿,使她们 在文化的“太熔炉”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丧失自我;女儿 们虽然年幼时曾经叛逆与任性,但长大后的她们却一 直渴望能够了解并理解母亲,期待着与之改善紧张的 关系。母女关系这一主题自始至终贯穿全书,将16 个独立而完整的故事连缀成一个更大的整体.最终达 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二、故事环结构与母女关系 有评论家曾高度赞扬谭恩囊处理创作材料的高超 技艺,称《喜福会》的结构安排就像“蝴蝶翅膀上的花 纹一样精致美丽”L8 J,令人叹服不已.纷纭复杂的事件 在她手里被编成了错落有致的经纬。更有人说《喜福 台》是中国的魔——变幻奠测,神秘诱人,环环相扣叉 不拖泥带水。csl(。1然而,作者对于故事环殚精竭培的 结构安排并不是纯粹的唯美主义的表现,因为每一种 安排实际上都反映了母女关系的某一个方面。接下 来笔者将从“下三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四结构与母女关系中华民族向来看重和谐与平衡,作为华裔的评恩 美也毫不例外。一打开《喜福会》,映八读者跟帘的是 一页极具和谐美与平衡感的目录。这种感觉主要得 益于作者所采用的四 四结构:全书16个故事分成4 个部分,每部分又包含4个故事,每部分中的4个故 事分别由来自4个家庭的母亲或女儿讲述。当然,正 如笔者所说,审美效果并不是作者刨作的主要动机, 如何利用四 四结构表达母女关系才是其用意所在。 仔细分析母女关系的发展变化,读者会发现这4个部 分其实代表着4对华裔母女关系的4个重要阶段。 第一部分“千里鹅毛”讲述了母亲们早年在巾国大 陆的生活以及那些促使她们背井离乡来到美国的经 历。虽然这些全是关于母亲的故事,但是在这部分序 言中(每个部分均以一个序言开始,序言简洁明了,象 征了各部分的主题),母女关系当时的状况就已经通 过序言中的寓言展现在读者面前:由于语言不通,母 女之间的交流存在着巨大的障碍;然而母亲们并饺有 气馁放弃,仍在耐心等待与女儿交流的机会。寓言中 的鹅毛象征着母亲慧要传递给女儿的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二十六道鬼门关”则全是女儿们的故 事,记录了女儿成长过程中与母亲的感情冲突和由于 不能与母亲交流而遭受的精神痛苦,以及长大成人之 后仍不能与母亲沟通的困惑。像大多数中国母亲一 样,《喜福会》中的母亲对母爱的表达往往是通过训 斥、告诫、提醒实现的,而这正是接受美国教育的女儿 们所不能忍受的,母亲的过分关心和保护在她们看来 则无异于干涉和专制,因此她们总是千方百计试图摆 脱母亲的“控制”。这段时期的母女关系似乎是水火 不容,无法沟通。 “美国翻译”是第三部分。继续着女儿的敌事。随 着女儿的长大,母女关系开始有了改善的迹象。就像 母亲从未曾放弃过女儿一样,女儿也总想了解并接受 母亲,她们认真回忆在成长过程中母亲给她们古蓄而 深沉的母爱,并尝试着用母亲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去解 决她们在美国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其结果出乎她们 意料之外。曾经不以为然、一味排斥的东西如今却显 得现实而有效。通过标题“美国翻译”,谭恩美意在告 诉读者,美国女儿不过是中国母亲的英文译本而已, 她们是同一的。 “王母娘娘”是全书的最后一部分,再次讲述4位 母亲的故事。正如标题所示.母亲被比喻为中国古代 神话中西王母,其寓意在于告诉女儿:母亲的智慧是 53 万方数据 不容忽视的,母亲的意见是值得倾听的,圜为她们是 来自于遥远故土的神是,带来了取之不尽的文化宝 藏。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教会女儿们“怎样才能 脱去幼稚,又不放弃希望,怎样才能永远笑对人 生”E4〕(ezl2)。此时的母女关系较之以前巳有明显改善。 2.麻将规则与母女关系 笔者前面已经提到“喜福会”是书中4位母亲每周 一次的麻将聚会。对中国麻将稍微有点了解的读者 只要认真地揣摩一下全书故事环的排列顺序就会发 现,一、三部分的故事是按照麻将的出牌顺序排列的, 而二、四部分的故事则是按麻将桌4家的座位顺序排 在中国麻将中,打麻将的4个人分别代表东、西、南、北风。第一局的最先出牌者由掷骰子而定为东 风,而后依次出牌者为西风、南风和北风。在第一个 故事中,吴晶妹代替去世的母亲打了生平第一局麻 将,其间她清楚地告诉读者:“林阿姨是东风坐庄,我 是北风,最后出牌,映阿姨是南风,安阿姨是西 风”纠慨”。这样出牌的顺序为钟林冬、圣克莱尔 映、苏安梅、吴晶妹。对应一下目录,读者不难发现这个顺序正好是第四部分母亲故事的顺序,而这一顺序 的逆时针又是第二部分4家女儿故事的顺序。 吴宿愿的去世使喜福会出现了三缺一的局面,出 于被动或主动的原因.吴晶妹加人了喜福会,接替了 母亲在麻将桌的位置——东方。东方在《喜福舍》中 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东方是一切开始的地 方”〔5(P31),所以吴宿愿作为喜福会的发起者,当仁不 让地选择了东方;东方还意指中国,它是所有母亲故 事开始的地方,也是全书最后一个故事结束的地方, 既是母亲不能忘却的故土,也是长大后的女儿心中的 家园。通过吴晶妹的描述,读者大致能够弄清其余3 人在麻将桌的具体位置。她说,“安阿姨坐在我的左 侧”Es〕”,由此读者不难判断,苏安梅应该坐在麻将 桌的南方,然后她又告诉读者在打牌的时候,她跟着 映阿姨,但在更多的时候是盯着林阿姨。o’这一细 节告诉读者,圣克莱尔 映映和钟林冬分别坐在晶妹 的右侧和对面.即麻将桌的北方和西方。现在再对照 一下目录,读者将会发现第一部分母亲故事的顺序正 好是她们在麻将桌上位置自东向西的顺时针排列。 而在第三部分女儿的故事中,顺序再次逆转。 用麻将规则来安排故事环的顺序可谓前所未有, 仅此一点就足以证明谭恩美在写作上的大胆与创新, 它不仅与《喜相会》的标题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且 对书中的母女关系寓意深刻。女儿的故事顺序相对 于母亲故事顺序的两次逆转反映了母女关系的早期 特征——未成年女儿对母亲的反叛与疏远。但与此同 时,一、三部分和二、四部分又分别形成了两个循环。 两个从女儿到母亲,从母亲到女儿的循环象征着成年 后的女儿对母亲的逐渐接受与理解。而且根据中国 54 麻将的游戏规则,每局麻将中只有一个人能够和牌, 和牌者就是该局牌中最大的赢家。在喜福会的4个 女儿中,如果仅以对母亲的认同和理解作为参考对象 的话,那么最大的赢家则非吴晶妹莫属。对于其他3 位女儿若想彻底改善与母亲的关系,则还需进一步的 努力方可。 3.轴心人物——吴晶妹与母女关系 在前面的论述中,吴晶妹的名字一再出现,由此可 见她在全书的地位非同一般。而谭思美也是有意将 吴晶妹置于很突出的地位.她不仅替代了其母亲在麻 将桌上的位置,而且还在故事环的一、四部分——母 亲的故事中讲述其母亲的故事。加上在=、四部分 ——女儿的故事中所讲的关于自己的两个故事,吴晶 妹在故事环的每一部分各讲了一次,共4次。这4个 故事在书中形成了一条中轴线,而昊晶妹也当之元愧 地成为全书的轴心人物。 36岁的吴晶妹虽已年近不惑,母亲也已去世,却 仍然因没有成为母亲所期望的“成功人士”而耿耿于 怀。孩提时代,母亲曾以给人帮佣为代价来换取她学 习钢琴的机会,而她却固执地认为母亲所做的一切不 过是想增加在牌友面前可供炫耀的资本,因此处处与 母亲的愿望背道而驰。在一次糟糕的“天才秀”之后, 母女之问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从此母女关系进 人冷战时期,而女儿也在背离母亲愿望的道路上越走 越远。如今母亲去世了,女儿没有感到一丝的轻松, 相反却是一种深深的失落.因为她再也没有机会实现 母亲对她的期望,也没有机会询问母亲为什么一定要 为她设计“远大前程”,使其总是没有成功的时候。美 籍华裔批评家林瑛敏女士在其论著《世界之间:华裔 妇女作家》中指出,在以母女关系为主题的故事中,母 亲的逝世对于女儿来说是难以估计的损失。两代之 间的“战争”没有了,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失 落,这种失落将最终由女儿取代母亲及找到母亲的 “影子”而得到补偿。旧现在由于母亲的去世,同样的 事情发生在了吴晶妹的身上。如果说当初加入喜福 会是完全出于对母亲的孝顺,那么后来远去中国大陆 替母亲完成毕生未能实现的宿愿.则更多地出自于她 想要了解母米及寻求母亲“影子”的渴望。 由于在故事环中的特殊地位,吴晶妹成为了4位 华裔女儿中的代表人物,而她与其母亲的故事也因此 成为全书华裔母女关系的一个典型。她对母亲的反 叛与排斥其实也是其他女儿在成长过程中所曾经经 历过的事情,但是相比之下,她的故事更为完整,因为 通过讲述母亲的故事和对母亲过去的追寻,吴晶妹对 母亲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终达到对母亲的认 同与接受。作为全书惟一一位兼具中英文名字的女 儿(英文名:June),吴晶妹本身也成为《喜福会》中的一 个袁要象征——连接华裔母女两代A的纽带。谭思美 希望通过晶妹的故事警告我们每一个人,必须珍视母 万方数据 亲给予我们的,哪怕是点点滴滴的母爱.因为只有当 我们失去它的时候,才会明自我们付出多么惨痛的代 谭恩美对故事环结构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大胆探索与创新,使这种古老的体裁与书中的母女关系主 题紧紧结合在一起,焕发出勃勃生机,以至于美国著 名黑人女作家艾丽丝 沃克在读罢《喜福会》后,由衷 地赞道:“诚恳、动人、勇敢而又不乏秀美。谭思美将 中国、美籍华人中的女性和她们的家庭,以及母女之 间那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讲述给我们,她的叙述方式 是我们未曾体验过的。”洲甩’ 参考文献: Cycles矿theTwentieth 15〔2〕Kelle7,Mai_got Gender novel.in-stmlcs〔A〕In Ju〕ie Brown(ed.).A『m梳Wormn‰Story%慨.A c以舶n矿cm埘Essa筘〔C〕.New York:Garland,1995瓢 3J Davis,Rocio Gldeatity ChineseAmerican short stay cycle:Si画d NImcz’8 afeathcr仰the breath dCod〔^〕.h仕D:// socTaZes bHkdq7.dH七d妇啦朋f12/由Vj目而)lb扫,d 〔4〕Morris.Gregory L.Ta/I’w坤d蜘:Vmk:es矿妇New We*t〔M〕. OIllah:U时ve商n 0f Nebr础a Press,1994. 〔5〕谭恩美.喜福台〔z〕田青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杜,1992. 〔6〕K肌ndy,J.Gerald.Fwm AIId啪’日Wincsburg to(新er’8 Cathe— dral:The sIIStory sequce Semblancecf‰unity〔A〕 In JGerald Kennedy(ed.).Mo妇w Amer/am S/wrt Stoo”勋1: Compos/te mm Ftb/ve钿怵嘶〔cjNew York:cmbli峥 LIp.1995 196. 〔7〕Mann.Susan Garland.‰Short Stay York;&蒯I:’ress.1989.18.8〕Ollg,Caroline Roots Relaticcs〔J〕,w〔*r!一Suppnem,1989, 1447 (9〕Thd咖,L丑wI铀ce 收稿晶期:23—05—21作者简介:刘昀.女,四川选川凡.四川外语学晓英语语言文化系教 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欢迎赐稿 欢迎订阅 《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责任编校:赵小剐 《外语教学》(腿月刊)系中国常用外国语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第二届全国百强 社科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以繁荣学术,促进中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为己任,主要有语言学、翻译理论、外国文学、外语教 学等栏目。 从2003年起本刊改为大16开本。改版后,每期定价8元,全年48元。本刊逢单月6 El出版,全国 各地邮局征订发行,邮发代号:52—170,如果误订,请直接与编辑部联系。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季刊)是我国外语类重要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外语为主,兼顾人 文社会科学,主要有外语教学与研究、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外语教育、语言文化、中外文史、中学英语 联系地址:西安外国语学院62号信箱学报编辑部联系人:周世范 邮编:710061 电话:(029)5309400 传真:(029)5261350 网址:Www.xisu.net.cn 电子邮件:xuebao@xisu.net,cn 55 万方数据 母女情深 论《喜福会》的故事环结构与母女关系主题 作者: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系,重庆,400031 刊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SICHUAN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2003,196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9条1.Ingram;Forrest RepresentativeShort Story Cycles TwentiethCentury:Studies enre1971 2.Kelley;Margot Gender genre:Thecase novel in stories1995 3.DAVIS;Rocio ChineseAmerican short story cycle:Sigrid Nunezs God4.Morris;Gregory TalkingUp NewWest 1994 19926.Kennedy J;Gerald From Andersons Winesburg CarversCathedral:The Short Story Sequence Community1995 7.Mann;Susan Garland ShortStory Cycle:A Genre Companion ReferenceGuide 1989 8.Ong;Caroline Roots Relations 1989 9.Trudeau;Lawrenea J;ed.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Reviews AmericanWriters AsianDescent 1999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杨柳情感的真正沸腾——解读《喜福会》母女关系[期刊论文]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2 Xiang min.SUXin lian 母女关系主题的建构——《喜福会》的功能文体学研究[期刊论 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 齐林涛.QILin tao 异质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喜福会》母女关系解读[期刊论文]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73 从《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看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期刊论文]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引证文献7条 1.郑红莲 文化认同视角下《喜福会》中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内涵[期刊论文] 电影文学 201024 论《喜福会》的叙事技巧[期刊论文]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2 《喜福会》中的误解、混乱、冲突及和解[期刊论文]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3 ChineseMaternal Love JoyLuck Club from Mother DaughterRelationship[期刊论文] 海外英语上 20132 《喜福会》的文本风格解读[期刊论文]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杨柳 情感的真正沸腾——解读《喜福会》母女关系[期刊论文]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2 7.张学良 中国母亲悲惨遭遇对美国女儿的影响 对《喜福会》的另一种阐释[期刊论文]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6 引用本文格式:刘昀 母女情深 论《喜福会》的故事环结构与母女关系主题[期刊论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6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母女情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母女情深

母女情深

故事,母女关系,连贯,谭恩美,摘要,境地,一体,主题,基础,女作家,效果,文学界,结构,统一,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探索与创新,短篇小说集,文学体裁,环形成,美籍华裔,重要作用,交相辉映

2020-09-14 #短篇故事

母女情深

母女情深

故事,母女关系,连贯,谭恩美,摘要,境地,一体,主题,基础,女作家,效果,文学界,结构,统一,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探索与创新,短篇小说集,文学体裁,环形成,美籍华裔,重要作用,交相辉映

2020-09-15 #短篇故事

河南故事:婆媳情深母女缘

河南故事:婆媳情深母女缘

刘丽,婆婆,儿子,孙西村,孙子,家庭,郎中,孙理,儿媳妇,儿媳,名字,农活,奶奶,孩子,新娘,村里,纠纷,身体,我们家,我给你,这个样子,这个时候,孟寨乡,吴邦国,寻方,在床,发现了,孙家门,新房里,院子里

2010-02-11 #短篇故事

小七和妈妈维多利亚紧紧拥抱在一起!母女情深 感动了网友

小七和妈妈维多利亚紧紧拥抱在一起!母女情深 感动了网友

贝克汉姆,贝嫂,涂上,假小子,天赋,妈妈,玩具,洋娃娃,网友,美甲,足球,母女情深,多利亚,哈珀·塞文·贝克汉姆,小女儿,小甜心,小贝,维多利,达内,一招鲜,体弱多病,后天,唱片,天性,小罗,子女,女孩,女儿,娃娃,孩子

2019-10-2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