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茅以升的事迹4篇

时间:2020-09-14

茅以升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

提示:本文共有 137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8 分钟。

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茅以升的事迹的资料4篇,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茅以升,茅氏家族中最负声望的人。科学家茅以升的故事 家喻户晓,其幼子 茅于润讲述的茅以升不为人知,却更让 人动容。 茅于润曾任上海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上海音乐学院作 曲系教授;美国杨 伯翰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来,有关他和此桥的历史渊源——造桥、炸桥、修桥,巳有大量文字记录在案,无须我再画蛇添足、锦上添花。我要讲 为,他的成功主要是由于他去美国留过学。因此,年轻时,我也把去美国留学看成是功成名就的必由之路。 我父亲对子女的学习从不横加干涉,他常对我们说:“只要 学出个名堂来,学什么都可以。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名 前茅’。‘茅’字在此成语中的意思就是用一种叫‘白茅’的植物所编织的旌旗,它应该走在最前面。你们有幸姓‘茅’, 不要辜负祖上传给你们的这个激励人上进的、稀有的好姓 他的民主精神可从他的子女所学的专业中得到答案:我们 六个子女中有学物理、文学、音乐、制药、地理、心理的, 但没有一人是学桥梁的。但是有时过分的民主也会让孩子 们放任自流,步人迷途。我选择了音乐,更是如“盲人骑瞎 2012.3名人传记 05 马,半夜临深池”而不自觉。他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在我 的盲目坚持下尽力促成。 父亲虽是中国早期的留美学生,但思想中的“传宗接代” 意识并未根除,他把儿子看 成是继延香火的主心骨和荣宗 耀祖大业的 要员,对我更是寄予厚望,因为我是他的 儿子。这“小”字在中国语言里又常表示令人“怜爰”之意, 因此,这“小”这“儿”,便是我在父母面 前更加得宠的理论 基础,使他 们对我百般溺爰,百般迁就, 我这个宝贝儿子从小就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霸王,甚至 小暴君!姐妹们都对我敬而远 之,敢怒而不敢言。平常家里 买了什么好东西、好食物,都 由我理所当然地先用或先吃, 父母不但不加 以制止,反而听之任之。我也不以为耻,反 长大后,我回忆幼年时期的诸多恶行,悔恨不已。除此以 外,我从小娇生惯养,受宠 受溺,怕吃苦,怕困难。而父 亲是我的救世 主,因此,我不需要朋友,目无群众。因为 的一切苦难,一切要求,无论大小难易,到了父亲那里, 都能逢凶化吉,迎刃而解。那时, 每逢下雨下雪,或骄阳 高照,我就不愿骑自 行车上学,父亲就让他的汽车送我。 同学们 见我从汽车上下来,都侧目而视,这“视”中 包含着 羡慕与厌恶。学校伙食不佳,我就独 自一人跑到邻近的小 饭店去包饭,这使我严 重地“脱离群众”,变成了一个极“不 受欢迎 的人,’。 父亲的数学很好,他年轻时能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以后的 第一百位。但很遗憾,他 这份基因没有遗传给我。我那时 上初中,对 数学不感兴趣,有时还考不及格,要留级。留 很丢人,但作为父亲,他不是督促我努力用功去迎头赶上, 而是找当时的杭州市市 茅以升对幼子的溺爱使他在 家中成了小霸 王、小暴君, 外面成了“不受欢迎的人” 授权方: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作品,不得转载 立即阅读放入书架 在手机上阅读 分享 《中国桥魂:茅以升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吴小平、刘海滨编著。 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 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 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 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 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 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 年03 茅以升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优秀继承者,他把和谐思想运用于工程项目,追求工程与社会的协调、工程与 人文的协调、工程与环境的协调。今年是钱塘江大桥建成70 周年,本文试以茅以升建造钱塘江大桥为例,探讨他的和谐 工程思想。 工程项目的开展首先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可行性,同时还必须重视工程项目的经济性。茅以升 坚持从社会需要性出发研究工程项目的必要性。他提倡工程 和经济的和谐,追求工程与经济的共生,考虑社会经济的可 行性,保证工程建设资金筹集的可能性,以期在社会经济承 受范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工程建设资金。 建造钱塘江大桥,无论是从加强我国的科学技术建设还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我国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来看,都 有着特殊的意义。从理论上来说,钱塘江大桥是公路铁路联 合桥,这种双层桥的结构在我国属于首创,它的建造是我国 现代化桥梁建筑之先声。其次,钱塘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建筑 史上第一次由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桥,它的建造终 结了外国人一手包办中国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历史,为我国桥 梁建设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钱塘江自然条件恶劣, 而茅以升等人通过技术创新,改进施工方法,成功地完成了 钱塘江大桥的建造,充分展示了我国桥梁工程师的高超技艺 和卓越才能。 工程项目的建设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的可行性,即工程建设资金筹集的可行性,主要研究资金来源和筹集方法等, 保证工程项目的开展有充足的资金支持。茅以升认为,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考虑社会的经济承担能力,只有得到社会经 济的充分支持,工程项目才有可能顺利完成。特别是像钱塘 江大桥这样大的一个工程,需要的经费数额巨大,能否有足 够的经济实力支持大桥的建造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茅以升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浙省银团的借款合同加以修改,把‘全桥抵押’改为按部、省经费担负的‘比例抵 押’”。由于时间紧迫,茅以升尽力设法,尽快分头于五家 银行接洽,日夜赶办修改合同的事,终于在两天之内与五家 银行以及浙江省建设厅、财政厅修改好合同,最终获得了铁 道部的工程借款。 建桥资金的获取有了渠道,也就是说工程的建设具备了经济可行性,然而,下一步更重要问题是,在资金有限的 条件下,如何衡量工程技术与经济的协调,追求技术的经济 合理性,在保证技术适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保 证工程建设的经济性,使工程具有更充分的社会经济可行 性,实现工程与社会的协调。 茅以升认为,“设计是决定能否多快好省地完成建设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省”就是指工程建设的经济 性。工程建设的经济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工程设计上,选择 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是影响工程是否经济的主要因素。茅以升 提出,“任何工程设计,都应该以坚固、适用、经济美观为前提”。在钱塘江大桥建桥方案的设计上,茅以升经多方考 察和反复研究,拟定了大桥设计原则:“1钱江水浅,而沙 滩变化无常,为顾及航行关系,桥墩距离以相等为宜;2 钱塘江桥为铁路公路联合桥,应顾及各种运输的需要,而且 桥长一公里,必须同时考虑运输的畅通,以节约时间;3 钱塘江桥关系国防,应顾及军事上的防御;4设计务求简洁, 以最大限度节约资金为目标”。 茅以升的设计方案与华德尔的相比较,无论从技术的角度看,还是从运输能力和桥身稳定的要求上茅以升都略胜 一筹;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根据华德尔的设计,钱塘江桥经 费共需当时银元758 万元,而茅以升的设计只需要510 万元。 因此,根据原先拟定的大桥设计原则,茅以升的设计方案明 显优于华德尔,钱塘江大桥的建设也就采用了以茅以升为首 的桥工处的设计。建桥方案的设计蕴含了茅以升工程中的技 术与经济协调的思想,在不同方案的选择方面这种思想更是 体现无遗。 茅以升重视工程与人文的和谐,认为无论是技术经济方案的提出,还是工程项目的实施,或者工程教育的开展, 采用的理论和方法必须能够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或 者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所帮助,做到理论与实践协调和统一, 10 他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要求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强调能力的 培养和理论的学习同样重要。茅以升主张扩展科普,繁荣科 普创作,把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开来。他以身作则,致力于科 普创作,留下了数百篇优秀科普论文,将高深的理论化的桥 梁等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在《人民日报》、《光 明日报》、《文汇报》等众多媒体上发表,为我国科普事业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 茅以升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在1917年夏天,他获美 国纽约州康奈尔大学桥梁专业硕士学位后,就由导师贾柯贝 教授介绍到美国匹兹堡桥梁公司担任实习生。这个公司是美 国很好的一个专门实习桥梁工程的公司,其中包括桥梁设 计、绘图、工厂实习等。实习期间,茅以升把学到的基础理 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实践中。他做过测绘、设计、金工、木工、 油工等桥梁技工,与此同时,他还在加利基理工大学攻读博 士学位,使自己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厚,能够更好地指导自己 的实践。 茅以升十分注重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把工地视同培育人才的大学校,建桥与育才并举。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工程 中,茅以升坚持深入工地,坚持实地调查研究,经常跟建桥 工人一起通过沉箱下水摸清水底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修正 自己的施工方案,以便于现场指挥。在钱塘江大桥的建设期 11 间,茅以升把工程现场作为训练培养人才的极好场地。 茅以升的工程教育思想中渗着浓厚的人文思想。他通过多年的工程教育实践,总结出一条规律:过去的工程教育, 都是以先学而后习为主,导致工程教育存在许多方面的缺 根据自己在硕博期间的学习经历以及多年的工程教育实践,茅以升提出了“习而学”的工程教育思想。“习而学”思 想萌芽于他在1925 年执教期间。在南洋大学(今上海交大) 三十周年纪念刊上,茅以升提出了这一主张。1950 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二个年头,他重提“习而学”的主张。茅以升说,“先习而后学”的观点源于《四书》里的《大学》“致 知在格物”的观点,他解释了其内涵,“先习而后学,便是先 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先习后学,是将理论来贯穿实践”。 “先习后学,是为了获得最全面的知识”。”先习后学需要在 实践与理论方法,有彼此呼应,由浅而深的步骤”。 以桥梁工程系为例,一年级新生除受训练一个月外,先在造桥工地实习半年,后在桥梁工厂实习半年,晚间阅读 课本,联系绘图:二年级前半年在学校读与桥梁有直接关系 的课程,如河工学、机械工程等,后半年在现场实习桥梁施 工方法、管理人工技术等,晚间阅读及绘图;三年级前半年 在学校读较为基本的理论课程,如工程力学、土壤力学等, 后半年在现场实习较为负责的施工、管理及设计等项目;四 12 年级则全年在校学习,读基本科学如微积分、物理、化学等。 四年中,除一般例假外,无寒暑假。在现场实习时,必须有 各种教师指挥协助布置逐日工作计划,讲解工作内容,并安 排熟练工人为指导。 同时,茅以升指出,“习而学”的工程教育的实施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即学校与工厂的配合、理论与 实际的配合、基本与工具的配合、理论与实习的配合、理论 与技术的配合。 “习而学”的工程教育思想是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然后再回到“感性知识”,循环发展。它能够让学生很 早养成劳动观念,劳动态度,了解劳动条件,劳动纪律,先 经过实习,再读理论,由“知其然”逐渐到达“知其所以然”, 实习与理论相配合地由简单到复杂,对理论的了解更为透彻 巩固,随时有实习做背景,知道如何以理论来贯通实习,以 实习来发挥理论,知道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 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属于科研的范畴,而科学的普及则与人文的概念息息相关。科学研究是提高科 学知识,科学普及是传授科学知识。两者都需要时间,需要 实践,需要扩大科学知识面。科研为生产服务需要通过科普, 科普促进生产需要科研开路。科研与科普可以相互促进,共 同发展。这与工程与人文协调的思想如出一辙。 13 对于科研与科普的关系,茅以升在《谈谈科研与科普的关系》1978一文中做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茅以升认为, “对于科学来说,科研是为了提高,提高的结果就改进了科 普,即提高指导下的科普;普及中产生新问题要研究,即普 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的水平有高有低,科普的基础也有大 有小。水平愈高,基础愈大则科学愈发达”。 茅以升主张要扩展科普、繁荣科普创作,把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到群众中去。他在《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一次代表 大会开幕词》1969中提倡,我们要“动员全国的科普作家, 科普作协会员和广大科技文教工作者积极地行动起来,促进 科普创作大繁荣”,他说,“科学家搞科普工作,并不是弃‘正 业’而就‘副业’。科普工作也是科学家的正业,名副其实 的正业,我们要花很大的力气,努力做好它”。茅以升提出 要在提高科普质量方面下功夫,避免粗制滥造和雷同。他认 为,“科普创作要有真实性,一要‘名实相符’。这就是说要 做到真实科普,符合科学,必须有真实性,决不能虚假”, 他指出“科学刊物,要以适当的文艺形式出现,科学刊物文 字要深入浅出,图说生动,条理分明”。 茅以升不仅提倡科普,他自己一生出版科普专著11 卷,为中外名报刊撰写231 篇文章,许多篇章译为俄、日、 德、法、英、西班牙文,是我国老一辈著名科普作家。特别 是其中关于桥梁建设以及中国古代桥梁介绍的文章更是传 14 世经典之作,例如《中国石拱桥》一文就被收录进初中语文 第三册,作为教材;《没有不能造的桥》被评为新长征科普 创作一等奖。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茅以升还给当时 出版的《科学画报》写有关钱塘江桥的短文并且编拍了一部 《钱塘江桥》的科教电影,从头到尾记录工程的经过等等。 公盾在他的著作《茅以升——中国桥梁专家》中这样评价, “可以说,思想丰富、文字洗练、言简意赅、言之有物,这 是茅以升科普短文的特色。”茅以升科普作品中那严谨的逻 辑思维、优美干练的文字、深入浅出的科学问题阐述以及通 俗易懂的语言无一不透露着茅以升博大的人文胸怀。 即使在十年动乱的“文革”中,茅以升已经不能开展正常科学研究了,但他仍然坚持和两位老友一同编篡、选录了 工程项目的实现,在很多情况下要求多目标、多指标的组合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和指标不仅包括技术因素、包括 经济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工程项目的建设除了需要考虑 项目层面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有利性的共生,还需要从环 境层面考虑工程与环境的协调。茅以升强调,工程项目的发 展必须与环境相协调,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两个部分。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研究工程对周围自然环境 的影响;工程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是指工程项目的开展必须 15 适应特殊的社会环境的发展,工程的建设需要与社会环境协 调,研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工程项目的开展应该与之协 调,使工程向有利于社会环境的方面发展。 茅以升工程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思想在他对古代桥梁建筑的认识上体现得很清楚。茅以升认为,“中国古桥建造很 重视美观,与环境的天然景色相配合”。“桥梁常是置身于山 川潆洄的林泉胜地,天然风景又要求它以特有的姿态,为幽 美环境增添风采”。茅以升在《中国的石拱桥》一文中对赵 州桥的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其中他说到,赵州桥“全桥结 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这种工程与自然环境协调的思想在茅以升对钱塘江大桥的设计问题的处理上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茅以升设计的 钱塘江大桥充分考虑到了美观的要求,全桥方圆结合,色彩 自然,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引桥的设计也别具风格,茅以 升充分利用地形、地貌,采用跨度五十米的双铰钢拱桥。在 南岸用一空钢拱,北岸六和塔一侧则用三孔,公路拐弯部分 用铱框架桥与路基衔接。远眺引桥,轻巧美观;近观钢拱, 气势雄壮。由于正桥钢梁采用的是平弦直线结构,两端引桥 采用曲线钢拱相接,两者跨度相近,使全桥显得非常地协调、 匀称,富有想象力,就好像建筑结构物上的艺术加工。同时, 在桥头两侧植树种草,开辟为钱塘公园,绿化了江边,大桥 16 北岸引桥背山面水,与六和塔胜迹浑然一体,状若天成,成 为杭州市一大旅游胜地。 工程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工程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其次是社会环境发生变化 后对工程的影响。 关于工程建设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茅以升认为,“对于运输枢纽,要着重地配合到城市规划”。钱塘江大桥桥址的 选择问题很好地体现了茅以升工程建设与社会环境协调的 思想。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工程项目的开展也必须随之改变,来保证工程与社会环境的协调。钱塘江大桥的建造经历 了重重磨难,特别是当时抗日战争形势紧张,新建成的大桥 被迫炸断。无论是钱塘江大桥的建造还是钱塘江大桥的炸毁 都是符合民族利益的,都显示出了极大的社会效益,体现了 工程与社会环境协调的思想。 杭州310035) 关键词:中国铁路桥梁建设史;钱塘江大桥;公路铁17 路联合大桥;茅以升;抗战 摘要:由茅以升设计和主持施工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现代史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它是中 国第一座公路铁路联合大桥,也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建 造的大桥,改变了中国的铁路桥梁建设都由外国人包办的历 史。钱塘江大桥极大的便利了中国东南部的交通,而且在中 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关键时刻修成通车,运送了大量抗 战军用物资、民生物资和人员;89 天后为了阻滞日军的进攻, 在杭州沦陷的同一天又由中方忍痛将桥炸断,为抗战发挥了 特殊重要作用。在大桥修建过程中,实际锻炼和培养了一批 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不仅在抗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 用,后来更成为新中国各地桥梁工程建设的骨干技术人员, 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图分类号:K264.3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9 4474(2016)03 0001 05 QiantangRiver Bridge: NotableAchievement MaoYisheng ResistanceWar 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 RANMianhui Marxism,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1756) 18 Keywords: railway bridge construction history china;Qiantang River Bridge; roadrail combined bridge; Mao Yisheng; War Resistanceagainst Japanese. Abstract:Mao Yisheng designed Qiantang River Bridge supervisedits construction. Chinesemodern history railwaybridge construction. firstcombined bridge firstone independently designed Chinesethemselves, alsochanged previoushistory railwaybridges which China.Qiantang River Bridge facilitated southeasternChina largenumber military,livelihood supplies personnelsince trafficjust criticalmoment when War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 broke out. Japaneseattack, Chinesebore blowup bridgeeightnine days after sameday when Hangzhou City fell. bridgeengineering technicalpersonnel were trained during activerole war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fter liberation, those engineers techniciansbecame 19 bridgeconstruction across 钱塘江大桥是横垮钱塘江南北两岸的一上一下的双层联合型铁路、公路两用现代化大桥,也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 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大桥。大桥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的关键时刻修成通车,运送了大量抗战军用物资、民生物资 和人员;89 天后,为了阻滞日军的进攻,在杭州沦陷的同一 天又由中方忍痛将桥炸断,为抗战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 钱塘江大桥是在中国现代历史和铁路桥梁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桥,而设计和主持钱塘江大桥施工的正是 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先驱,西南交通大学杰出校友,与母校 同寿,曾先后多次出任唐山交通大学(唐院)校长的茅以升。 月,茅以升前后16 年(其中因 抗战曾撤离杭州8 年)一直是钱塘江大桥的主持人。在这期 间,1938 月,茅以升曾兼任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代院长、院长职务。 一、钱塘江大桥的修建:历经磨难,技术精湛钱塘江,简称钱江,又称浙江、浙河、渐江、曲江、之江、广陵江、 罗刹江等。钱塘江之得名,是因杭州在秦代名钱唐,虽经王 莽时期短暂易名泉亭,东汉即复名。又由于唐朝时期讳国号, 遂将钱唐江更改为钱塘江〔1〕。由于钱塘江横亘,浙江省被 分成两半,浙西、浙东之间的交通极为不便,因此钱塘江大 桥的修建对浙江省乃至整个华东、华南地区的交通和经济发 20 展、军事运输、政治都有极为重大的影响。 1931 月,钱塘江大桥开始筹备修建。与娴静秀美的杭州西湖不同,钱塘江潮水汹 涌澎湃,出名的险恶,尤其当上游山水爆发时,江流汹涌, 而下游的海潮涌入时则浪涛翻滚。如果遇到上下游同时爆发 山水,则激流奔涌,势不可挡。台风来临时,辽阔的钱塘江 面浊浪排空,更为凶险。在杭州民间流行一句谚语,叫做“钱 塘江造桥”,形容这是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李白有诗云:“海 神东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如连 山喷雪来。”正是在这“浪打天门石壁开”的钱塘江上,茅以 升通过对收集到的一切钱塘江水文资料、气象资料、地质资 料的研究调查,提出了公路、人行道和铁路分为一上(公路) 一下(铁路)的双层联合型钱塘江大桥设计方案,造价仅510 万银元(完工最终决算为 540 万银元)〔1〕,比当时美国人 华德尔博士设计的人行道、公路、铁路三种路面并行的单层 联合型大桥(造价758 万银元)的设计方案造价低廉,而且 设计精巧美观,质量也好,所以,最终在评选中一举夺标。 随后,茅以升带领着中国早期的桥梁先驱们于 1935 正式动工开建钱塘江大桥,修建过程中还有许多交大校友参与其中。在那样一个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在那样一条凶猛 异常的河流上,建设那样一座高难度的大桥,注定钱塘江大 桥自奠基那天起,便命运多舛,历尽磨难。 21 惠钱塘江大桥:茅以升的抗日壮举磨难之一:沉箱,这是困难最大的。沉箱是指先在岸上做好的长方形结构钢筋混泥土 (重约六百吨,长约十八公尺,宽约十一公尺,高约六公尺)。 因其体积庞大,运送难度极高。要从岸上将沉箱运到江中的 桥位,更是困难重重。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开始大家 设想的解决方案是:在江边挖一船坞,将闸门关上,再抽干 坞中的水,把沉箱在里面做好,之后开门放水,浮起沉箱, 沉箱就可被拖出去,这是最便捷的方法。但钱塘江底部是流 沙,岸上挖土不多即遇流沙,继续再挖,水和流沙就一起涌 入,越挖越多,即使勉强挖成船坞,也永远抽不干船坞里面 的水。第一个问题必须解决才能继续开工。于是改用“吊运 法”,就是两旁各筑轨道一条,把中间的沉箱排成一线,临 江那一头使用木桩排架,这样就可把轨道伸到江里的深水 处,组成一座临时码头。然后运来钢架吊车一辆,钢架吊车 行驶在轨道上,沉箱整个就可被吊起来搬运到排架尽头,运 到后放入水中,就完成了浮运。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很多个沉 箱可以用一套设备浮运,吊车将上一个沉箱运下水后,再去 运下一个沉箱,沉箱在轨道上的所有移动完全由机械控制, 快慢进退,操纵自如,更妙的是下水后的沉箱还可被吊起来 检查修理。但这种吊运法也遇到了几个困难:一是沉箱下水 处位于组成临时码头的两行木桩排架之间,对水的深度有一 22 定要求,而处于深水之中的两旁木桩排架由于两桩间的土被 冲刷淘空越来越深,木桩排架的承受力会受到影响;二是沉 箱太重,悬挂在吊车中必须四角平衡,速度恰当,否则有倾 覆危险;三也是由于沉箱太重,人力转动螺旋机失效,经过 较长时间摸索才成功改用电力推动。 离开码头的沉箱被浮运到桥址后,用铁链缆索连接到六个三吨重的大铁锚上,前后左右分列,使沉箱定位。要避 免沉箱走得太快,浮运沉箱时就要利用潮水顶托江流。但沉 箱就位后,可能因落潮时江水与潮水处于同一个方向,使沉 箱受到合力冲击,铁索及铁锚就不易支持,因而浮运沉箱经 过多方摸索,出现过多次险情:如没有控制好的沉箱随波飘 到下游闸口电灯厂去了,只好想办法拉回来;有一次已经将 沉箱沉到江底,却遇大潮来袭,铁链被切断,浮起的沉箱又 飘到上游的之江大学去了,退潮后沉箱陷入沙土中,费了很 大劲才拉回来;进行沉箱下沉作业时忽遇到大风雨,沉箱竟 然拖带铁锚浮走下游,一直浮走到4 公里外的南星桥,还撞 坏渡船,当时江上二十四只汽轮齐心协力,才把沉箱拖回原 址;不久又遭遇大潮,捆沉箱的缆索松断,沉箱飘出去十公 里后深陷沙层,用了许多办法才拖回桥址。后来改进了技术, 用十吨重的混凝土大锚代替了铁锚,沉箱拖回桥址时才不再 乱跑了。 沉箱就位后如何平稳沉入江底,也是问题。为了让沉23 箱平稳就位,防止流水冲刷,茅以升等人在江底预先铺了一 层很厚的用树枝编成的“柴席”;沉箱下沉时,他们又想办法 在箱内把柴席切除,锯了一百六十根桩头让沉箱顺利下沉; 又采用“喷泥法”提高效率。多次摸索、多次失败后,才成功 且快速的将沉箱下沉至规定位置。 磨难之二:打桩。钱塘江大桥是以价格低廉而且轻的木桩为基础的,每墩 160 根桩,每桩长度大约 30 公尺。但 钱塘江水流太急,茫茫一片,加上泥沙太厚太硬,木桩打轻 了打不进去,打重了“咔嚓”一声就断了,一个晚上就只能打 进去一根桩。而全桥在江心有 个桥墩,要打1440 照这样的速度,何时能打完桩?焦灼的茅以升受到浇花的启发,创造性地发明了打桩的“射水法”:打桩时先用高压水直 冲江底,等到泥沙被冲出一个深洞后马上放木桩,再用气锤 打进去,打桩的难题迎刃而解。之后又通过改进技术提高速 度,一昼夜能打30 根桩,打桩的难关终于闯过了。 沪会战第二天,正当茅以升和罗英等工程技术人员在水下进行沉箱攻关时,日军轰炸机飞至上海、南京、杭州投弹,并 轰炸钱塘江大桥,顿时整个杭州硝烟遍地,其中不少炸弹投 进江里,激起层层波浪。战争直接威胁到大桥的修建。此后, 日机不时前来骚扰、侦察、轰炸。钱塘江上大桥建桥纪念碑 的碑文详细记录了修建大桥时硝烟弥漫的场景:“时值抗日 24 战争爆发,在敌机轰炸下昼夜赶工。”面对燎原战火,所有 建桥员工没有退缩,他们高扬爱国热情,同仇敌忾,尽忠尽 职,不问假期,不分昼夜,尽力让大桥早日通车,为抗战做 贡献。 此外,还有“围堰”、“钢梁”、“引桥”、“各种工伤事故”……各种苦难、困难、技术难题,被一个个战胜、克服。 正如茅以升的母亲曾比喻的那样,孙悟空用他那如意金箍棒 帮助唐僧渡过了取经过程中的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号唐 臣)造桥也渡过了八十一难〔1〕。茅以升带领全体修桥队伍 挥动的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法则,即因地制宜,发挥人的聪 明智慧,利用自然力来克服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如用 钱塘江的水克服钱塘江的流沙),解决一个个技术难题,大 桥也因此得以顺利修建。正如桥梁工程专家、曾任钱塘江大 桥工程处工程师的李学海在《钱塘江桥回忆》中所评价的那 钱塘江桥,以极少之经费,极短之工期,极坏之水文地质,在从古以来认为不可造桥之地点,兴建我国第一 座公路铁路联合长桥,而又是第一次自行设计和建造。为了 赶工,更不得不打破常规,钢梁、桥墩、沉箱、桥基等不分 上下,同时并举,一气呵成,其技术之精湛,尤其是该桥的 下层建筑水下工程,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工程, 洵足为中外桥梁工程人员学习。 二、为了民族抗战,茅以升修桥又炸桥1937 2526 日,是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随着火车的一声长鸣,钱塘 江大桥顺利通车。当时全面抗战已经爆发,淞沪抗战激战正 酣。大桥通车后,旋即投入到支援淞沪抗战当中。据统计, 在钱塘江大桥建成后的 89 天里,经大桥运送的抗战军用物 资、民生物资价值应在三千万元左右。更有十多万难民通过 大桥逃难。就在大桥被炸的前一天,铁路机车运行达300 辆次,公路客货车通过2000多辆次〔1〕。 大桥通车后,战事愈见吃紧。上海沦陷后,日军逼近,形势更加危急。12 月下旬,日寇即将到达桥北。为了阻滞日 军的进攻,无奈之下,茅以升不得不含恨下令炸桥。1937 年12 月23 日,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响,1453 米的钱塘江大桥 被从六处炸断。历经两年零195 天夜以继日的紧张修建,耗 资540 万银元的现代化大桥,通车仅仅89 天,就被迫炸断。 事实上,钱塘江大桥尚未完工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进攻上海,所以茅以升在修桥时就担负有炸桥的任务,做了 炸桥的准备,在一个正桥桥墩内预留了一个放炸药的空洞。 这实非易事,因炸桥的炸药不能等到炸桥时才放进去,需要 预先就按计划安放充足的炸药在很多钢梁爆炸点上,再用引 线接通岸上的“雷管”,到时只要起爆雷管,炸药爆炸,全桥 即炸毁。因此,从1937 年11 月17 日大桥通汽车这一天起, 所有过桥的火车、汽车、行人都是在炸药上走过,却没有发 生任何事故和伤亡,这在古今中外的桥梁史上是从来没有过 26 的奇迹〔1〕。 钱塘江大桥位于杭州闸口、沪杭甬铁路闸口站终点,临近六和塔。当时国民政府和浙江省联合修建这座桥的目的 有三:第一,使东南铁路系统连成一片,沟通京沪杭铁路与 浙赣路,并与粤汉路相接,这样上海和广州就可以直接通车; 第二,沪杭甬铁路得以接轨,由宁波直通上海;第三,贯通 浙西、浙东各公路,并连通其他各省公路。 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 米,内江中正桥1072 米,两端 之北岸引桥288 米,南岸引桥93 米;正桥16 孔,每孔跨度 67 米,桥高为 71 米;桥墩 15 个,其中岸边 个;上层公路宽6.10 米,两侧人行道各宽 1.52 米,下层为 单线铁路桥面。1933 月至1934年12 月筹备修建,1935 大桥公路通车。1937年12 月23 日,杭州沦陷,同一天,钱 塘江大桥由中方用桥里预埋的炸药主动炸断,全体修桥员工 撤退到后方。日本占领杭州期间,日军只于 1943~1944 将钱塘江大桥草草修理,供临时军用。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钱塘江大桥桥工处在杭州恢复,同年9 月开始修复大 桥。1947 月,大桥铁路和单行公路恢复临时通车,但由于损坏严重,限制颇多。此后,修桥工作进展缓慢。杭州解 放前夕,大桥又遭国民党撤退军队爆炸破坏,所幸损坏不大。 1949 月,杭州解放,9月,铁道部上海铁路局接手大桥 27 未完的修理工作,到 1953 月全部修理工作竣工,回复原设计状态。 为什么钱塘江大桥两次被炸还能顺利恢复原设计状态呢?是因为钱塘江大桥桥工委员会在 1933 月成立时,鉴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已侵占东北,极有可能发 动全面侵华战争,而上海、杭州一带随时可能爆发战事,因 此桥工委员会除考虑建桥工程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之外,必须 特别注意大桥如果遭遇破坏后如何迅速修复的措施,这是修 桥计划的重要考虑因素。桥工委员会遂就原设计在正桥方面 予以变更,作出了四项决定:“(一)各孔跨径必须一律, 以便桥梁被破坏时,可移用靠岸边孔迅速修复。(二)采用 浮运安装法,将浮运机具妥为保管,以便桥梁被毁修理时, 得用以迅速进行。(三)将桥梁跨径改为不超过60 公尺上下。 (四)建桥工料费以500 万元左右为限”。 三、钱塘江大桥的多重历史作用钱塘江大桥的修成通车和炸断,以及后来的修复运行都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第一,在钱塘江大桥之前,中国的铁路桥梁建设都是由外国人包办的。钱塘江大桥改变了这个历史,成为第一座 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铁路公路联合大桥,大长 了中国人的志气,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的 斗志。 第二,钱塘江大桥在抗战全面爆发不久后建成通车使28 用,用于运送战略物资、疏散人口。1937 年11 月17 日开通 公路的这一天,过桥逃难的群众就达十万以上,还有众多的 火车、汽车通过。虽然大桥不久就因为形势需要被迫炸断, 但仍然起到了生命线的巨大作用。 第三,通过修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为首的修桥技术人员以精湛而高超的技术享誉中外,赢得普遍赞扬,并通过 实际锻炼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不仅在抗 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后来更成为新中国各地桥梁工程建 设的骨干技术人员,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钱塘 江大桥在修建过程中,既聘请了几位国内知名桥梁工程师, 还有 29 位刚从大学工科毕业的青年参加大桥绘图设计和勘 测施工,他们被培养成了设计施工的骨干分子;同时钱塘江 大桥桥工处还向有工科的国内各大学发函,每年招收 80 各大学选派的三年级肄业的大学生到工程处实习两个月。各大学的热烈响应,争相推荐,使工地轮流实习计划圆满执行。 这些人后来在中国各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方面做出贡献的为 数不少,如在抗战时期任滇缅铁路工程局、叙昆铁路工程局、 四川綦江铁路工程处技正、工务课长、正工程司、处副总工 程司、副处长等职,解放后成为武汉长江大桥总工程师的汪 菊潜;全面抗战期间先后担任国民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处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茅以升的事迹4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小时候的故事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小时候的故事

茅以升,祖父,古文,奥妙,走马灯,中国,水利,记忆力,南京,古诗,学堂,数字,时候,阁楼,设计,世界上,是我国,唐臣,和建,出生于,孙辈,多古,山文,山诗,茅谦,社会活动家,来记,增强了,两用桥,专业人才

2020-09-13 #经典故事

茅以升的故事

茅以升的故事

茅以升,大桥,工程,武汉长江大桥,美国,钱塘江,铁路,中国桥梁,卡内基,人民大会堂,学家,学会,我国,文档,桥梁工程,科学,联成一体,院长,施工,现代化,当选为,研究和,钢桁架,中采,唐臣,梅隆,梁浮,中共党员,东南大学,中国交通

2020-09-14 #故事大全

茅以升小时候的故事

茅以升小时候的故事

茅以升,祖父,古文,奥妙,走马灯,中国,冷水浴,冷水,地图册,时候,桥梁,水利,记忆力,事业,南京,古诗,学堂,悲剧,数字,礼物,秦淮河,足球,阁楼,设计,世界上,世界地图册,去看一看,少年时,强健体魄,是我国

2020-09-14 #故事大全

茅以升的故事读后感

茅以升的故事读后感

母亲,茅以升,外祖母,作文,大桥,桥梁,祖母,老百姓,故事,少年,文德桥,时间,有志气,科学,二十四孝故事,像我一样,我的母亲,心灵,志向,时候,父母,赛龙舟,对外,有关,现代化,设计,为祖国,不知为何,又一次,告诉他

2020-09-14 #短篇故事

有关茅以升的小故事。短!!!!!!!!!

有关茅以升的小故事。短!!!!!!!!!

茅以升,造桥,秦淮河,大桥,文德桥,母亲,观众,小伙伴们,龙舟比赛,上都,都会,出事了,六朝,万众瞩目,下子,东西,事情,儿子,人民,南京,同学,南京城,原因,故都,大事,意思,心灵,惨祸,技术,石头城

2020-09-13 #长篇故事

我们要向茅以升学习什么

我们要向茅以升学习什么

茅以升,精神,竹桥,为祖国,使自己,我们应,从本文,国之志,文和,不好了,中国,情怀,卧病在床,伙伴,伯伯,伯父,公费,力量,圆周率,国情,学问,感悟到,故事,才能,爱国人士,武汉长江大桥,榜样,神笔,祖父,留学生

2020-09-13 #故事会

历史人物: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

历史人物: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

茅以升,小伙伴,秦淮河,龙船,我国,大桥,南京,不幸,内容,图画,天花板,头脑,小桥,床上,心儿,文德桥,本子,河畔,照片,绰号,身子,飞向,造桥,有关,现代化,比赛,设计,是我国,他突然,一句话

2020-02-03 #经典故事

开展主题为“我与茅以升先生的故事”征文活动的通知

开展主题为“我与茅以升先生的故事”征文活动的通知

茅以升,先生,交大,征文,故事,主题,学校,学子,学院,精神,诞辰,活动,获奖,扬华,不一样,还记得,信仰,同学,原则上,名额,名言,名字,老校,科学家,奖品,大桥,字数,建桥,征文活动,标杆

2020-09-1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