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民间小故事12则七

时间:2020-09-11

中华民间小故事九个双目失

提示:本文共有 241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9 分钟。

县老爷智斗老鼠精

从前,溧水县有一任县老爷,是个灵龙心。多少年过去了,人们没有忘记他。灵龙心的县老爷为官廉政,爱民如子,秉公执法。他一有时间,总喜欢到田冲里去转悠,看老百姓的庄稼长得好不好。他深知“民以食为天”!田地里快要成熟的庄稼,只要他扫上一眼,立马还能估出产量来!如果收割后上秤一称,保管准得不得了。

起先,溧水县收的粮食不够吃,后来这位灵龙心的县老爷来了,在他的治理下,溧水县的产量很快上来了,家家户户有余粮了。可惜好景不常在。溧水的粮食产多了,不知从哪里跑来两只神秘的大老鼠,尽选好庄稼又是啃吃,又是糟蹋。更气人的还是,它们动不动把五谷杂粮往外县拖。一年到头,溧水的粮食被两个大老鼠连吃带糟,损耗无数。好不容易上去的产量,直滑坡,又紧张起来。

那两只大老鼠,人们很少看见它们的踪影。就是有人偶尔一头撞见,也不敢奈何它们!因为它们遇见人后,根本不害怕。有人见到过它们,让慢了一步,你看,它们浑身的黄毛,根根倒竖起来,眼中的凶光毕露,活象两把寒光闪闪的利剑,咄咄逼人!

这年秋收前,溧水县老爷在田冲里转来转去,望着被大老鼠吃剩下的一堆又一堆的稻壳,十分心痛。他不由抓起一把,仔细看了半天,然后闻了又闻,突然想起什么,伸出手指,掐算起来。溧水县老爷会算。过了一会,他算出来了,那两个神秘的大老鼠,一公一母,成精了!它们各有千年道行,能变人变物,会腾云驾雾,平时来无影,去无踪!

用什么法子来灭掉这两个老鼠精呢?溧水县老爷在田冲里边转悠,边苦苦思考着良策:投毒?对得道的老鼠精,恐怕不会起作用的。弄不好的话,可能会适得其反,自己害自己!鼠夹?一般家用老鼠夹,太小!是奈何不了它们的。制造大鼠夹,目标大,会招风,老鼠远远就能看见。驱赶?倘若惹恼它们,这两个孽畜,一旦兴起妖法来,恐怕驱赶的人,性命难保!溧水县老爷思来想去,觉得唯一妥当的办法:用它们的天敌——猫,去试试看,管不管用。

溧水县老爷出了告示,叫全县每户人家,放一只猫到田里去。他的想法不错!猫多力量大,不吃掉老鼠精,吓也要吓跑它们!成千上万的猫到了田里之后,谁知一只只犹如泥牛入海——有去难返!那些猫只见下田,不见出来!谁也没有预料到,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猫,全被两个老鼠精啃吃了!

溧水县老爷万分震惊!他又一算,知道了:猫太小,份量不够!要灭掉这两个老鼠精,起码要用九斤半重以上的大猫,最好是两只——一猫对付一鼠,个对个!他再次叫全县的人,一起找大猫!

全溧水的人七找八找,结果只找到一只大芦花猫。称称,只有九斤四两。尽管不够份量,溧水县老爷还是蛮高兴。他摸摸芦花猫,说:“差一两不要紧,我有法子。”

原来,溧水县老爷家里放有老鼠笼,三天两头,总有老鼠爱往里头钻。当天夜里,一只半大的老鼠,因为贪吃笼中的红烧鱼,这时候还没有出来哩!溧水县老爷叫人把老鼠笼拎来,将笼中的活鼠,喂了芦花猫。芦花猫饿了大半天,一只半桩子大的老鼠,岂能填饱肚子?芦花猫吃出瘾来了,竟然“喵呜,喵呜”地叫开了,不难猜出,闹着还要吃哩。溧水县老爷又摸摸芦花猫,说:“你是一条好猫!等一会,你自己去逮大老鼠,再好好吃个饱吧!”

溧水县老爷叫人再称称芦花猫。眨眼之间,芦花猫长了三两,变成9斤7两了!溧水县老爷说:“好!它达到份量了!”

溧水县老爷两手抱住芦花猫,亲自把它放到了老鼠精最爱去的稻田里。芦花猫下田后,静静听了片刻,突然“呼哧”一声,飞窜田中,扑过去一口咬住一只大老鼠。大老鼠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吓懵了。直到颈项被芦花猫咬痛,鲜血汩汩向外直流,才知道大难临头,拼命挣扎起来。它越挣扎,芦花猫钢钉似的牙齿咬得越紧。大老鼠被咬得渐渐透不过气来,最后四脚连撑几下,不动了。

人们象看热闹似的,围了过来。只见那只老鼠大得出奇,它比芦花猫少说大出一倍!养得肉滚滚的,活象个小猪崽;一身长长的黄毛,金光闪亮。再掀开它的后腿裆一看,哈哈,还夹着两颗蛋蛋哩——人们明白了:芦花猫咬死的,是公老鼠精!

芦花猫只顾贪吃公老鼠精的一身肥肉,让母老鼠精侥幸逃了性命。其实,芦花猫咬住公老鼠精时,母老鼠精在一旁见了,它本来想冲上去搭救它的丈夫,可是心有余,力不足!因为母老鼠精打出世娘胎,还从未见过如此大猫呢。公老鼠精被咬得“吱吱”直叫,母老鼠精吓得“瑟瑟”发抖,连站都站不稳了,哪里还有勇气和力气上前?它屁滚尿流,动弹不得,只好趴在稻棵后面,眼睁睁地望着自己的丈夫,被芦花猫活活咬死。

溧水县老爷见公老鼠精被芦花猫咬死了,兴奋得手舞足蹈,连连击掌喊好!母老鼠精此时恍然大悟:可怜的丈夫,原来为这个狗县令所害!母老鼠精气得将银牙咬得“咯吱咯吱”直响,同时暗暗发誓:冤有头,债有主!不报此仇,决不罢休!它稍稍镇静后,不敢打停,悄悄地从稻行中掉头,独自逃命去了。

母老鼠精一阵烟似的跑出很远很远,直到跑不动了,才一屁股坐在山坡上。它望着远远的田冲,呼天抢地大哭起来。它哭了好长时间,眼看天快黑了,才收住泪水。母老鼠精站起身后,两眼睁圆,怒目盯住失去丈夫的方向,恶狠狠地自言自语道:“溧水县令,我叫你不得好死!”说完,它擦去泪水,上了大路。

第二天大清早,母老鼠精出现在京城里。它摇身变成了标标致致的大姑娘,打扮得花花枝枝的,肩上还背着个花包袱,俨然走亲戚的模样。此时,它在皇城门口的大路上,踏着碎步,一会儿走过来,一会儿又走过去,不时朝皇城大门张望着,它是想等皇帝出来。

真是巧得很。日上三竿,皇帝坐着大轿出紫禁城大门不久,在轿子里一眼看见了母老鼠精。那是一位风流皇帝。他目不转睛地望着母老鼠精,简直入了神。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母老鼠精不但穿得鲜亮,变相也俊俏,皇帝看得神魂颠倒,要不是轿子有横木拦住,他早就从轿子里面跳了出来。抬轿的拐弯了,渐渐看不清母老鼠精了,皇帝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大声叫喊:“停轿!停轿!”

轿子还没停稳,皇帝急猴猴地说:“快,快!快把那个女人请过来!”

母老鼠精过来了,如花似玉的脸上,几滴亮晶晶的泪珠,似滴非滴。在皇帝的眼中,如此女人,犹如雨后梨花,仿佛风中柔柳,美得倾城倾国!

皇帝看得色迷迷的,呆住了,嘴张着,口水都流了出来。

母老鼠精见皇帝看自己入了神,心里暗暗叫好!过了一会,它装作害羞的样子,嗲声嗲气地说:“不知万岁爷呼唤奴家,有啥事情?”

“啊……啊……”皇帝春心飞扬,一时竟然不知如何答话是好。息了一会,才眉飞色舞地说:“不为啥事,不为啥事。朕想问问姑娘,欲往何处而去?”

母老鼠精的脸上,突然又增加了几滴泪珠,它带着三分哭腔说道:“奴家父母亡故,哥哥在外做生意,常年难归。嫂嫂对奴家每天不是骂,就是打。还经常指着奴家的鼻梁说:‘你都这么大了,还要我养到老?’昨天晚上,无缘无故的,嫂嫂又将奴家一顿狠打。奴家哭到半夜,想想出了家门。夜里顺着大路,不知不觉走到了京城。现在,奴家无依无靠,想寻户人家帮帮,混口饭吃吃……”

“你不要去帮什么人家了,就跟朕进宫去吧?”

“皇上让奴家进宫?”

“是呀!进宫。”

“进宫后,叫奴家做什么哩?”

“朕还缺个西宫娘娘,你就做朕的西宫娘娘吧?”

此话大合母老鼠精的心意,它急忙跪倒路中,一边磕头,一边高喊:“谢主隆恩!”

母老鼠精进宫后,把风流皇帝迷得神魂颠倒,六神无主,朝廷大事也不管不问了,一天到晚跟母老鼠精厮守在一起,形影不离。

过了一段时间,母老鼠精身上的皮肤,不知怎么发起黄来了,脸上也黄气隐隐的。皇帝爱母老鼠精,正爱得死去活来,见心上的美人病气缠身,这还了得,急传朝廷御医前来跟娘娘把脉诊病。这种黄病,御医们谁也不曾见过,一个个束手无策,不敢动手开药方。皇帝气得火冒三丈,大骂一群御医是饭桶、是废物!

御医走后,母老鼠精劝道:“皇上息怒!骂他们也没有用,生这种病的人,少得很,天下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谅他们也治不好!”

皇帝龙眉紧锁,猜测问:“娘娘以前得过此病没有?”

“皇上说对了,奴家小时候得过一回,治好了。”

“好了?怎么治的?”

“唉,还是不要治了吧。”

“爱卿为什么?”

“要治好奴家的病,要害一条人命的。”

“杀个把人给爱卿吃,算什么事!”

“不用整个人,奴家只要一个心就够了。”

“好!朕马上叫人准备去。”

“皇上慢来!一般人心,不起作用!”

“这人心,还有两样的?”

“是呀。只有灵龙心才有药效。”

“灵龙心才有药效?”

“对!灵龙心,药效好。红中带白,专克黄色!”

“原来如此!人心嘛,多的是。可这灵龙心,上哪里去找啊?”

“奴家听人说过,有一人长有此心。”

“人在何处?”

“溧水县!”

“他是何人?”

“溧水县令!”

“溧水县令?”

“皇上舍不得了?”

“不!一个七品芝麻小官,谁舍不得啦?”

“那,皇上怎么为难开了?”

“为难倒不为难,朕是在想:溧水县令没有过错,倘若将他押解进京,恐怕国人评议此事呀。”

“哎,这有何难?奴家有一小计,保管叫那个芝麻官自己送上门来!”

“好!爱卿快说,让我听听!”

“皇上只需下一道圣旨,宣他一人便服进京,前来商量要事。他岂敢不来!”

“妙!妙计!朕马上下旨:宣溧水县令火速进京!”

溧水县老爷接到圣旨后,掐指一算,知道了母老鼠精到了京城,正在施展妖术,欲借皇帝之手将他置于死地。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溧水县老爷心想:此次进京,明摆着凶多吉少,有去难返!倘若抗旨不去的话,要满门抄斩,再说,自己的性命还是保不住!这样一来,还要牵扯一家老老小小,一起白白送死。去就去吧,去死我一人,但愿能保住一家人的性命!

溧水县老爷强颜欢笑,拜别父母,又忍泪作别妻子,辞家而行。溧水县城离京城千里迢迢。走了好多天,溧水县老爷才走了一半路程。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前面,太白金星来搭救他了。

太白金星变成一个白胡子苍苍的老头子,迎面而来,挡住了溧水县老爷的去路,问道:“贵相公面带忧色,为何如此匆忙赶路?”

溧水县老爷见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立在道路中间,忙弯腰施礼,接着答道:“在下前往京城,有点小事。”

“小事不小呵!”太白金星捋了捋长长的白胡须,摇摇头说,“恐怕有血光之灾!”

“啊?”溧水县老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十分吃惊地问,“你是谁?”

“相公莫要问我是谁!倘若我没说错,你可是溧水县令?”

“小的正是!”

“你用芦花猫咬死了一只公老鼠精?”

“正是!”

“一只母老鼠精跑掉了?”

“没错!”

“其实,你心中已经有数,那逃生的母老鼠精,正准备要你的命哩!”

“……”溧水县老爷大惊失色,急忙跪到地上,一连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苦苦哀求道,“求大仙救我一命!”

“好吧。”太白金星说,“你先起来。”

溧水县老爷爬起来后,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听太白金星接着说道:“来来来,我在你两只手心里,一边画一只小猫,再在你的心口画一只大猫。“

太白金星边画边说:“我画好后,你手要抓紧,衣服要扣紧,你千万切记:不要把猫跑了!到时候,这三只猫自然会救你的性命!”

太白金星将猫画好后,又嘱咐溧水县老爷,见到母老鼠精之后,千万别怕,如何如何去对付它。溧水县老爷连连点头应允。

临走前,太白金星朝前面路上指了一下,说:“你看,后面谁来了?”

溧水县老爷转过身,朝前面路上远远看过去,空空荡荡的,不见一个人影。他回过头,正想说“没人呀”,谁知白胡子老头不见了。溧水县老爷知道仙人来搭救他了,赶紧跪倒尘埃,向天遥拜。

溧水县老爷起身再赶路,心情不由轻松了许多,步子也加快了。他走到松树山,林间凉气阵阵。冷风一吹,他的肚子突然一痛,要出恭了。溧水县老爷急忙钻进松树林,赶紧解裤带。裤带还未解开,只听“呼哧”一声响,右手心突然奔出一只猫,“刺溜”钻进了松树林。溧水县老爷也顾不得出恭了,急忙拎住裤腰去追赶。眨眼之间,哪里还有猫的影子?他望着满山的松树,急得直跺脚!刚才跑掉的那只猫,叫做松树猫。太白金星画它,是因为皇宫里全是高房大殿,假如母老鼠精逃跑,松树猫擅长爬高窜房,好去追赶。

溧水县老爷生怕剩下的一大一小两只猫,再趁机溜掉,他将左手握得更紧,衣服扎得更牢,日夜兼程,赶向京城。

这天,溧水县老爷一口气走了大半天山岗路,午后时分,终于远远看见京城了。他心花怒放,心情放松了许多。此时,他走得又累又渴,路边忽然闪出一个大水塘。一塘清水,碧波粼粼。溧水县老爷见了,喜上眉梢,三步并作两步奔至塘边,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就去捧水。手刚触到水面,只听“空咚”一声水响,溧水县老爷左手心的猫,一头扎进水中,不见了!他呆呆地立在塘边,望着满满的一塘清水,急得直打脑门!刚才钻进水里的猫,叫做水獭猫。水獭猫擅长游泳,太白金星画它,是防备母老鼠精跳进水里逃跑,好让它去追赶。

“莫非天要灭我也!”溧水县老爷仰天长啸一番后,接着低头对胸口乞求道,“大猫啊,大猫,我的性命,全托付你了!求求你,千万不要再跑了!”言罢,溧水县老爷也顾不得喝水了,两手死死捂住胸口,生怕再分神,大猫也溜了。

溧水县老爷一刻不敢停留,三步并作两步,连走带奔赶到了京城。他见了皇帝山呼万岁后,问:“不知我皇招小臣前来,有何吩咐?”

皇帝说:“大事没有,小事倒有一桩。”

溧水县老爷说:“皇上请讲!“

“朕的西宫娘娘得了急病。”

“小臣学识浅薄,对于医术,一窍不通啊!”

“哎,懂不懂医术无关紧要。”

“……”

“娘娘得的是黄病,要想医好它,得借爱卿的一样东西。”

“启禀皇上,小臣来得匆忙,什么也没有带啊。”

“不!爱卿已经带来了!”

“不知皇上所言何物?”

“爱卿的灵龙心,不是带来了吗?”

“啊?小臣的心,还好治病?”

“不错!灵龙心,克黄病!”

“既然娘娘受用,也是小臣的福气!请娘娘亲自动手吧!”

“准奏!”

“本宫来也——”母老鼠喜不自禁地高喝一声,手握短刀,突然从屏风后面跳将出来。其实,刚才皇帝和溧水县老爷的讲话,她一字未漏地听了个清清楚楚。它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手中的钢刀,已经被捏出汗来。

仇人相遇,分外眼红。母老鼠精两眉倒竖,银牙紧咬,右手高举寒光闪闪的尖刀,疾步闯到到溧水县老爷跟前。它急忙伸出左手,一把揪住溧水县老爷的衣领。只听“嘶啦”一声,溧水县老爷的衣服,自上而下被扯坏大半,露出大半个毛茸茸的胸脯。

母老鼠精得意忘形极了,它正想再用一把力,把溧水县老爷的衣服全部扯开,好使用钢刀。眨眼之间,溧水县老爷胸口的茸毛,变成了一只大黄猫。大黄猫倏地睁开了眼睛,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它腾地站立起来,从溧水县老爷的胸口,“呼啦”窜出。这是一只神猫,它“喵呜”大叫一声,直向西宫娘娘的头上扑去。

神猫天降,把西宫娘娘吓得三魂丢了两魂,扔掉钢刀转身就跑。哪里逃!神猫轻轻一窜,上了西宫娘娘的肩头。西宫娘娘惊恐万状,声嘶力竭地高喊:“皇上救命!”

皇帝还没反应过来,神猫头一扭,嘴一张,死死咬住了西宫娘娘的喉咙。神猫满口钢牙,把西宫娘娘咬得疼痛难挨,“扑通”一声,栽倒在地。神猫随西宫娘娘倒地后,钢牙咬得更紧了。西宫娘娘的气,已经接不上来,它的四肢在拼命挣扎。过了一会,不动了。倒地的西宫娘娘,看着看着不见了,地上现出一只又大又肥的母老鼠。

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把皇帝看得吓了个半死!过了好长时间,他才回过神来。他晓得了事情的根本,感到后悔了。皇帝激动地对溧水县老爷说:“要不是爱卿前来救驾,朕的性命,差点儿就丧在它的手上了!”皇帝说完,要溧水县老爷留下保驾。说什么,溧水县老爷都不答应。

皇帝见留不住溧水县老爷,要封他做大官,溧水县老爷还是不答应。

皇帝没法,叫溧水县老爷随便挑选皇宫里的十样东西,溧水县老爷同样没有答应。

皇帝着急了,说道:“爱卿想要什么,就直说吧!”

溧水县老爷说:“我还是想回溧水去,做溧水知县。”

“好吧!”皇帝见实在挽留不住溧水县老爷,就让他走了。

溧水县老爷回到溧水后,又到田冲里转去了。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打那以后,溧水县的粮食产量,始终无法搞上不去。据说,是那两个老鼠精给治下的。

捡只鸽子救公主

北宋年间,京城汴梁附近有个赵家村,村里有个叫赵文生的书生,因家境贫寒,十八岁的他每日靠卖画换钱谋生。

这天,赵文生正在卖画,走过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将画连看几遍,要赵文生将所有的画卷全包起来,然后掏出一个大银锭,说是买画钱。

赵文生接过银锭当场就愣住了,这银锭足够十倍画钱呢。这时,他看到小姑娘抱着画走向不远处的一顶小轿,轿帘掀开,轿内端坐着一位少女,十五六岁的样子,长得美极了,就像是画中人一般。赵文生才看了一眼,就呆住了。轿中少女见状,面红耳赤,羞涩一笑,迅速放下轿帘。赵文生呆呆傻傻地看着轿子走远,回家就害起了相思病。

打这以后,赵文生卖画之余开始寻找起这主仆二人来,可任他寻遍了整个京城,却始终未能找到。

这天,赵文生又起早去京城,路过一片苇丛,忽听一阵声响。他上前拨开芦苇一看,见是只白鸽,不禁呆住了:前不久朝廷有令,说是发生了鸽瘟,要求无论何人,但凡遇到鸽子,一律射杀,鸽尸不得碰触,要就地焚化,违令者斩。

眼下这鸽子,定是被人追赶躲到这里的,赵文生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决定救下这只鸽子,便上前轻轻一捧,把它捧在手里,一番细看,发现鸽腹有一个小伤口,早已结痂,不像是箭伤。天已快亮,赵文生趁着无人,赶紧把它带回了家。

待赵文生安置好鸽子,再到京城时已是日上三竿,在城门旁他发现围着一群人,挤进去一看,只见城墙上贴着一张皇榜,上面写着:当朝公主,疑染瘟疫,但有回春妙手,能治好公主的病,朝廷将赏银万两。

公主贵为金枝,怎会感染瘟疫呢?赵文生好生奇怪。这时,他发现人群中有个身穿粗布蓝褂的半百老者,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正待讨教,忽听一阵马嘶,一群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城门前。

领头的是个精壮汉子,伸手把那皇榜揭下,揣在怀里,率着众人进城而去。这是有人揭了榜呢,赵文生等人赶忙随在马后,去看热闹。

众人赶到宫门前时,发现揭榜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好多人,正在排队进宫。原来天下名医来了大半,都来到宫中为公主看病。宫门前人山人海,全是看热闹的人。

一个时辰后,一干名医全出来了,一个个低头哈腰,以袖掩面,都灰溜溜地走了。

人群中一下子炸开了锅,究竟是何等瘟疫,竟令群医无策?正在这时,忽见那个半百老者走到宫门士卫前,低语一番,随后那士卫进入宫内。片刻工夫,出来一群人,将老者引入宫内。难道此人也会医术?赵文生等人不明就里,便候在宫外静观。半盏茶过后,未见那老者出来,宫门却缓缓关上了,众人只好散去。

原来此老者大有来头,他是曾经救过先皇一命的神医蔡居,平日行踪不定,此番正好云游到京城,听说公主病了,便前来一看。宫中太医一见,自然是喜出望外,当下领着神医蔡居来到公主榻前。

蔡居见公主双目紧闭,气若游丝,忙上前仔细查看,又号了脉。一番诊断之后,蔡居眉头紧皱,问道:“公主病前可曾吃过什么?”太医忙答:“公主曾喝过一碗鸽汤。”

原来,上月底,皇上在御花园散心时,见一只白鸽在园中上空不停盘旋,想起户部尚书侯雄曾说过“春吃天上飞”的养生食谚,便令侍卫射下那飞鸽,交给御厨清炖。待鸽汤端上来,皇上正欲品尝,忽然公主赶到,皇上就把这鸽汤让给了公主。哪知到了夜晚,公主突然呼吸困难,太医搭脉一探,竟不能断定所患何病,只好开了服常规方子,让公主暂且服下。几天过后,公主不见好转,就想莫非那鸽汤有异?忙去御膳房询问,得知当日做汤环节并无任何差池。太医分析,公主吃到的定是只染病瘟鸽,因为除此之外,公主再未接触其他异常饮食。

蔡居听后,捻着胡须说:“公主心脉受阻,脸色发乌,可以断定,公主绝非染病,而是中毒。”众人闻言都大吃一惊,谁人会对公主下毒?又是如何下的毒呢?

蔡居又说:“公主所喝鸽汤,定有蹊跷,既然太医查过御厨没有问题,那定是有人在活鸽体内下了奇毒。不过如此一来,此毒也就有药可解了。”说着要来笔墨,写下一服药方:鸽肝一份,性鲜活;蜂蜜一瓶,量半两。

看着众人对着药方面露疑惑,蔡居解释说:“刚才太医说公主所食之鸽,被食之前,仍能飞翔,说明那毒对鸽子无碍,但对人却如此致命,究其奥妙,定是鸽肝能解此毒。所以只需寻得活鸽一只,取肝作药,多半能解除公主体内之毒。至于蜂蜜,药引而已。”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可随之又面面相觑。蔡居忙问缘由,太医说:“这药方中的活鸽,目前只怕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见蔡居不解,太医便解释说:“刚才我等之所以怀疑公主吃的是只瘟鸽,乃因不久前国内发生过大规模鸽瘟,死了不少人,朝廷为了灭鸽防疫,连御用信鸽也杀得不剩一只了。”

原来公主病后不久,陕西路京兆府一县急报,该县一山村,一夜天降大雨,村民晨起后见村头掉落死鸽无数,怀疑是大雨所致,便纷纷捡拾食用,谁知食后不久,个个腹痛如绞,片刻光景,全村几百人俱一命呜呼!当地县令觉得事态严重,快马上报朝廷。皇上召集众臣商议,众臣见公主这边食鸽生病,那边陕西吃鸽毙命,同时出现这么多病鸽,都认为是发生了瘟疫。户部尚书侯大人于是上书,应赶紧在全国范围内灭鸽焚尸,消灭疫情,他愿意为国分忧,负责此事。于是皇上就下了一道圣旨,把此事交给了侯雄办理。就这样,半月光景,全国的鸽子都被捕杀殆尽了。

蔡居听后,面起凝重之色,缓缓道:“陕西此事,如若属实,那就更非天降鸽瘟,而是人造奇案了。试想,普通鸽子,从不雨夜飞行,又岂能一夜之间,大量暴毙于一村之内?此事相当蹊跷,背后定有隐情。”

众人听后又是震惊无比。蔡居又说:“为今之计,应当请皇上立即诏告天下,澄清真相,然后再发个悬赏,十日之内,发现活鸽并捕捉送官者,当有重赏,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公主得到医治。”太医听后,频频点头,当即就将此情禀告给皇上。皇上听后,赶紧下诏一切依蔡居所言,条条照办。皇上亲谕,谁敢怠慢,只两天时间,全国各地就到处贴满了寻鸽的皇榜。

放牛娃斩蛇结良缘

传说在团堡张家山村,明朝时有一个张员外,屋里家财万贯,仆人众多,是一方名门。家事什么都不愁,唯独有一件事老是放心不下。就是两口子大半辈子还没得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已经年满十九岁。女儿长得如花似玉,十分标致,也很能干,会纺织绣花,弹琴绘画,取名如意。父亲把她当作掌上明珠,母亲更把她当作心肝上的一坨肉。就是没有人上门提亲,叫老两口心里十分着急。

张员外家里有两个仆人,一个叫招财,一个叫进宝。都是二十岁左右的汉子,长相好,也算精明能干。张员外就试探小姐看不看得起,从中选一个做郎君。女儿如意摇头,表示一个也看不上。母亲问:“女儿呀,你总得找一个人呀,你看得上谁,就给我说一声。”女儿对母亲说:“妈呀,您一定要我嫁人,我就嫁给给我家放牛的那个放牛娃吧!”

“嫁给放牛娃”,母亲大吃一惊,“他可是一个穷光蛋,什么都没有,你嫁给他怎么过日子?”母亲不同意。

“反正我觉得放牛娃很好,心的善良,又勤劳勇敢,我喜欢他。”如意说的很真诚。但是母亲不同意,父亲张员外也不同意。事情就搁了下来。

那年端午节,张员外家里来了一个岁数、身材、长相都和张小姐差不多的姑娘。自称姓王,叫王小姐,是专门来拜访张小姐学绣花的。张员外见这姑娘长得俊俏,又有礼节,就把她留下来给张小姐如意做伴儿。

两个小姐一见面十分亲热,无话不谈,很快成为知音。

一晃三个月过去,到中秋节了。王小姐就对张员外说:她要接如意到她家去玩几天。张员外见她两那个儿亲热,也就同意了。

两个小姐结伴出门,转过三道山湾,翻过三座垭口,张小姐就累得走不动了。王小姐就说:“张小姐,这山路程不好走,你把眼睛闭倒,我背你走吧。”张小姐答应,就伏到王小姐背上,把眼睛紧闭。只听到耳边一阵风响,就不晓得到了什么地方。原来,这个王小姐是个白蛇精,一心要娶张小姐作妻,就来骗婚的。白蛇精把张小姐弄到一个深深的洞穴里捆作,逼她成亲。不同意就吃掉她。如意吓得每天大哭。

张小姐一去两个月没有回来,张员外两口子担心和思念女儿,就叫家人招财去把小姐接回来。 招财出门五天,回来对张员外说:“没找到如意小姐。”

张员外埋怨招财无用,又派进宝出门去接小姐回来。

进宝出门五天,回来对张员外说:“没找到如意小姐。”张员外说:“你也是无用。”老两口很着急,张员外派家人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张小姐。派出的人都是空手转来向员外禀报。张员外一听吓慌了,赶紧成立寻人专班,指派招财,进宝,放牛娃专门去天天寻找如意张小姐。

三个人走的时候,张员外把他们三个都一起叫来,仔细叮嘱一番,给了很多银子作盘缠,还给他们三个许愿说:“哪个找回了我的女儿,就把女儿许配给他。”还把张小姐平时最喜欢戴的玉镯子带了一对作凭证。

招财、进宝、放牛娃三个人到处细致的打听小姐下落,一直找了三天,才在一个深山老林里听到一老人讲,几个月以前,不晓得从哪里地方刮来一股大风,他看见一条白蛇卷着一个漂亮女子到东边山上崖洞里去了。招财进宝放牛娃他们三人一听,断定是张小姐被白蛇精弄去了。于是,放牛娃在前开道,三人寻路朝老人说的那个地方找去。

三个人找了好久,才在一座悬岩上找到一个大黑洞。 三个人一商量如何去救出张小姐。招财说:我有点怕蛇。进宝说:“我也是!”放牛娃说:“我不怕,我放牛时就爱抓蛇玩。”你们不敢去,我去打头阵,你两在洞口守住接人。招财进宝说:“你去吧,我们守着。”

放牛娃到街上请铁匠打了一把尖刀,买了一个竹篓,一只鸡公和一根长绳子。放牛娃把鸡子放在竹篓篓里,再用绳子把竹篓吊在洞前头。鸡公鸣叫了起来声音传进洞里。那条白蛇听到洞外有鸡子叫,感到肚子正饿,就伸头去吞吃笼子活鸡子。白蛇刚把头伸出去。放牛娃就一刀砍下来。白蛇鸡子没吃到,蛇脑壳就被砍断,弹几下就死了。

臭豆腐扳茶狗

吃吃臭豆腐,就能扳倒一条狗仗人势的茶狗和一个人仗狗势的贪官!不信请看——

康熙年间,宜兴地区出产的阳羡贡茶深受皇帝老儿的喜欢。每年春茶上市的时候,京城都要专门派一个名叫荣禄的太监前来收缴新茶。茶叶质量的好坏,全凭荣禄一张嘴,荣禄手上的权力这么大,收受的贿赂自然也少不了。几年的时间,这个小小的太监在京城就买了好几处宅子,府中的家人、奴婢上百人,小日子过得比皇上还要滋润!

朝廷上下的官员们多次上奏皇上,要求查处荣禄受贿的罪行,但苦于拿不到证据。这一年又到了收缴春茶的季节,康熙皇帝派身边最得意的大臣德贵为钦差,前去查处这件事。德贵也不含糊,每天都坐镇驿站,亲眼看着荣禄收缴贡茶,决心拿到这个贪官收受贿赂的证据。

这天,恰巧有一个茶商把两篓炒制好的春茶送到驿站的院子里。荣禄端坐在太师椅上,眼不睁头不抬地说:“来呀,把万岁爷赐给我的茶狗牵出来,检验检验这两篓茶叶!”

“喳!”

一个随从立刻牵来一条哈巴狗,这条狗把两篓茶叶来来回回闻了好几遍。德贵从来没见过这样检验茶叶的,他不解地问荣禄,荣禄得意地说:“这条哈巴狗是万岁爷赏给我的。这个宝贝儿的鼻子对茶叶的味道非常敏感,只要它闻一闻,就能鉴别出这篓茶叶是好是坏。”

就在这时,只见那条哈巴狗摇头摆尾跑到荣禄面前,汪汪汪地叫了起来。荣禄立刻就吩咐随从说:“来啊,把这两篓茶叶留下!”

德贵是皇帝面前的重臣,常年陪着皇帝喝茶,见多识广,对茶叶也有很深的研究。他知道狗的鼻子是最灵敏的,却不相信这条狗真这么神奇,便从两个茶篓里各抓起一把茶叶又是闻又是看的,最后不得不佩服地点了点头,这两篓新茶果然是茶中的上品!见德贵无话可说,荣禄更加嚣张了,此时恰巧又来了一个上缴贡茶的茶叶商人,荣禄用一种挑衅的口吻说:“德大人,这一次请您先检验一下,然后再让我的宝贝儿检验检验,看看你们俩谁的眼光准!”

让一个堂堂的钦差大臣跟狗比高低,这不是明摆着侮辱人么?德贵刚要发作,但是转念一想,荣禄口口声声说这条狗是当今万岁赏给他的,万一被这个太监抓住小辫子,到时候他在皇上面前进两句谗言,也够我喝一壶的!想到这里,德贵强压心头的怒火说:“好,今天我就跟你这条茶狗比个高低!”

德贵仔细检查了两个茶篓里的茶叶,满满两篓春茶,都是一旗(叶)一枪(芽)没掺杂半点残枝败叶,而且炒工也无可挑剔,德贵非常有把握地说:“下官认为这是两篓上好的春茶。”

荣禄也不反驳,只见他朝那只哈巴狗招了招手说:“宝贝儿,该你的了!”

谁知,那只哈巴狗围着这两篓茶叶转了几圈,竟然跑到一旁一声不出地玩弄起自己的爪子来了。见此情景,荣禄就卖弄地说:“德大人,我的宝贝儿告诉我了,这两篓贡茶不合格。”说完,也不等德贵答话,就把脸一沉对随从说:“来呀,把这个拿烂树叶子糊弄皇上的刁民,给我重打四十大板!”

明明是上好的春茶,却硬说是烂树叶子,这可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随从们不由分说,就恶狼似的把那个倒霉的茶商按倒在地上,噼里啪啦一顿毒打……

德贵明知道荣禄是人仗狗势欺侮他,可是,又拿不到证据,这一个回合只好认输。可德贵也不是吃干饭的,回到下榻的行营,立刻就派出一名得力的亲信,昼夜监视荣禄和他的那条狗,如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立刻汇报。

几天之后,这个亲信就花重金探听到一个可靠的秘密:荣禄有个怪癖,他每天晚上都要让那只哈巴狗闻银票!德贵猛然眼睛一亮,顿时就明白了,荣禄是怎么收受贿赂的。

春生桥和望夫山

从前,在南方有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村庄的周围长满了青竹,因此这个小村庄的名字就叫做青竹村,环抱村庄的群山里面,有一座特别高大的山,村民们管这座山叫做青竹山,有条溪水从青竹峰上流下来,流经青竹村,村民们叫这条溪水叫青竹溪,村民们日常的生活用水和灌溉全靠这条青竹溪里的水。

村子不大,这里的村民世代生活在这里,据村里的老人说,村里人的祖先几百年前原本生活在北方中原地区,因那时中原常年战乱,人民食不果腹,村民们的祖先遂决定离开中原故土,他们赶着马车和牛车,带上家当,捧上几杯祖先坟上的土,装在牛车上,就朝着那温暖湿润的南方一路走来,寻找那一片与世无争的净土。村民的祖先渡过了淮河、长江,可当时天下并不太平,盗贼四起,寻找一片宁静的安身之地并不是那么容易。村民的祖先继续朝南走啊走啊,不知翻过多少山越过多少岭,渴了就饮山泉水,累了就坐在树下休息。直到有一天,当他们翻过一座山的时候,被眼前出现的景象吸引了,群山环抱之中,有一处平坦的土地,溪水穿流而过,四周翠竹繁茂,于是他们就决定在此处定居下来,但是在此定居还需要解决一个交通问题。因为这山间的平地,三面都是陡峭的山脊,唯有一面可出入,需在溪上修一座桥才可,不畏艰辛的先民们垒石块,雕石板,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终于建起了一座石桥,这座建在青竹溪上的桥叫做青竹桥。这便是青竹村的由来。

青竹村历来重视教育和传统的继承,每年村民们会共同出钱,从山外请来先生,开办私塾,将七岁以上的孩子送到私塾里面上学。每逢重大节日,村民们还要举办活动祭神祭祖,感谢神明和祖先的庇佑,数百年来亦是如此。

话说村里有一户齐姓人家,夫妇二人结婚数年,感情和睦,相敬如宾,只可惜膝下无子。夫妻两人因此也看过不少郎中,拜过不少庙,结果天不遂人意。既然天意如此,夫妻两人并无怨天尤人,也没有因此而红过脸。有一天,男主人齐华忙完农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听见路边的树上有鸟叫的声音非常凄厉,齐华转头看过去,原来是一条大蛇正要去吃幼鸟,看此情景,齐华赶紧过去用手中的农具,把大蛇赶走了,幼鸟得到了安全,大鸟则在齐华的头上飞了几圈,表达感谢。

这件事过去了几个月,齐华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有一天清晨,天微微亮,齐华家的屋顶上飞来三只白鹭,一大二小,两只较小的白鹭在高声叫唤,而较大的白鹭则静静的等待,尚在睡梦中的齐华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声催醒了,披上衣服,推门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只见三只白鹭立于屋顶,较大的那只白鹭见齐华出来,就围着齐华的头顶飞了几圈,一颗果实从白鹭口中掉下,正好掉在齐华的面前,看到眼前景象,齐华想到了,原来是他当初救过的那窝鸟。等齐华去捡掉在他面前的那个果实后,在抬头望去,见那三只白鹭围着他家飞了数圈,然后又一起向东方飞去,此时太阳微微升起,齐华仔细一看手中的果实,竟然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果实,还散发出一股异香,闻一下都能感觉到整个人神清气爽。齐华赶紧入屋,跟家妻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了一遍,家妻听后,也感觉很神奇,说这是白鹭为了报恩而送的果实,非一般之物,食之定有非常功能。后来,夫妻二人共同分享了这个果实,说来奇怪,一个月后,齐华的妻子竟然有了妊娠反应,这可真是让夫妻两人又惊又喜!在来年百花齐放的季节,齐家诞生了一个女孩,因为“彩”最能代表春天的缤纷,所以齐华就给这个女孩起名“齐彩”,乳名“彩妹。”齐家屋后有户沐姓人家,男主人叫沐福,家妻姓余,夫妻二人男耕女织,生活虽不宽裕,却也衣食无忧,沐家与齐家的关系向来和睦,沐家和齐家也常互相帮助。沐家有一子,从小就懂事乖巧,气质出众,勇气过人,其母生他时,梦星辰落入怀中,又因生在春季,于是给他起名为春生。春生与彩妹同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一起念私塾,放学后又一起捕蜻蜓,甚是欢乐,平常他俩也总是形影不离。

时间如过隙白驹匆匆而过,转眼春生已长成威武俊秀的少年郎,彩妹也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话说此时二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郎有情女有意形容他俩再适合不过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百年不遇的山洪冲毁了青竹村与外界唯一联系的交通要道青竹桥,青竹村的族长把村民召集在一起,讨论修桥的事情,族长告诉大家现在世道发生了变化,请工匠和买石材的钱,需要百金。这些钱可不是小数目,青竹村的村民们虽然生活过得去,但是筹集百金还是很困难的,这可难倒了大家。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从山外请来的私塾先生说,他此次出城时,曾看到城门外张贴一布告,说城外东江里出现一条恶蛟,专门袭击过往渔船和商船,危害一方,造成渔民和商人们都不敢出船,为了尽快安抚民心,朝廷下旨谁能除掉此东江恶蛟,赏百金。先生说完这话,村民们议论纷纷,唯有春生自告奋勇站起来,跟大家说如能除掉此恶蛟,不仅能筹得修桥的钱,还能造福东江沿岸的百姓,他愿意为此一试。春生语毕,大家鸦鹊无声,有人摇头叹息,有人表情惊讶,还有人暗自抹泪,此时族长站起来说:“春生,你要想好啊,这个东江恶蛟凶残无比,恐怕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很可能恶蛟没有除掉,反而把性命搭进去。”春生望着族长说:“族长,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也很清楚自己的选择,但是不这样做,青竹桥就无法重建了,咱们青竹村与外界将失去联系,青竹村以后就会逐渐衰落了!。”大家听后,有几个跟春生同龄的人站起来说:“春生,我们支持你,我们愿意跟你一起去除掉东江恶蛟!。”族长说:“好,你们几个一起去,一路上也好相互照应,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切不可意气用事,不可拿生命当儿戏!。”商定好后,春生与伙伴们准备近期出发。

英雄朵阿若恣

相传在很遥远的古代,生活在地上的人们过着穿树叶、吃野果的苦日子。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切。天上有位仁善的阿番神,他看到人们的生活如此凄惨,非常同情,于是背着天王,偷偷地打开天门,把天上五谷的种子,悄悄地撒到了人们生活的大地上。

人们得到了五谷的种子,但却不会栽种耕耘,于是他们便去向勤劳的蜜蜂请教。蜜蜂把如何耕耘,怎样栽种,又是如何打粮食,怎样织麻做衣服,全都耐心、认真地教给了人们。

因为五谷的种子都来自天上,又得到了阿番神的帮助,所以人们种出的庄稼茎棵粗壮,颗粒饱满每到庄稼扬花的季节,远远望去,庄稼就好像是成群的绵羊,白花花 地铺满了山坡,盖满了平坝。花谢后结出的一串串谷穗,都是沉甸甸的。到了庄稼收获的季节,打谷场上忙碌非常,一堆堆的粮食运进了仓里。

从此,地上的人们丰衣足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后来天王知道了这件事,他看到人间的生活如此美好,就要超过天上了,非常嫉恨,一怒之下,召来大力神,命他到人间,把人们丰收在望的庄稼全部毁掉,让人们重新回到那种吃野果、穿树叶的日子。

大力神对天王忠心耿耿,他乘着月黑风高的时候,降落到人间。他来到庄稼地里施展威风,将正待收获的庄稼毁了个一塌糊涂。

当大力神正在那里施展神威做坏事的时候,人们得到了消息,从四面八方赶来,纷纷质问大力神,凭什么要破坏人间的幸福生活。大力神依仗着自己作为神仙那神通 广大的威力,蛮横地说:“我是天上的大力神,力大无穷,在天上用不完,现在奉了天王之命,到地上来出出气。你们地上这些可怜的人们,谁敢来和我比摔跤?要 是你们摔倒了我,我就转回天上,从此再也不来管人间的事!如果你们不敢出来比,就趁早快些躲闪开,今天我要毁掉所有从地里长出来的东西,就是一根草也别希 望我给你们留下!”

大力神越说劲头越足,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力气,他看到一群牛正在山脚下吃草,便走了过去,他一眼就看中了一头腰圆、肩高、身体十分健壮的黄牯牛。他来到黄 牯牛的跟前,伸出双手,竟将如此高大的黄牯牛轻而易举地托了起来,一甩手远远地扔了出去。接着,他又找到一条大水牛,双手握住牛角,轻轻用手一扭,就把大 水牛掀翻在地。人们一看大力神果然力大无比,都有些害怕了。

大力神斗败了两条牛,又看到人们面露惧色,更是洋洋得意。他向着围观的人群,双手叉在腰上,慢慢地迈着步子,高傲地叫喊:“谁敢出来与我比试高低?也好让我再出出气。要是不敢,就快些滚开。”

大力神正耀武扬威地向人们发出威吓,忽听一声大喊:“慢着,别逞凶。”这一高声的大喊把大力神也吓了一跳。

人们寻声定睛观看,只见一个身材高大,上身赤裸,腰间紧紧地扎着一根腰带的人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浑身上下黑黝黝的,一块一块的肌肉凸着,简直就如同是半截黑铁塔。人们一看,原来是英雄朵阿若恣。

英雄朵阿若恣义愤填膺,对大力神大声地喊道:“要摔跤,我们找块宽敞的地方去比一比,别在这里踏坏了人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庄稼。”说完,他头也不回地朝深深的老圭山走去。大力神和众人紧随其后,也都跟着他来到圭山头上。

大力神和朵阿若恣在圭山头上展开了较量。他们你抓住我,我扯住你,一场恶斗打得势均力敌,打斗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分出胜负。一天,两天 …他们整整扭摔了三天三夜,竟难分伯仲,谁也没能战胜谁。这时,山头围观的人群中有小伙子们吹响了短笛,弹起了三弦,姑娘们把手都拍红了,脚也跺痛了,都 使足了劲为朵阿若恣助威。突然,朵阿若恣一时失手,膝盖着了地。大力神瞅准机会拼命压下来,想把朵阿若恣压翻在地。朵阿若恣单腿跪地,直压得地上出现了一 个又深又大的坑。

眼看大力神已经占据了优势,只见朵阿若恣一收腰,深吸一口气,双手卡住大力神的腰腿,猛一用力,霍然站起,趁势将大力神举过头顶,并使出全力将大力神远远 地甩了出去,直甩到十几里外的独石山边,摔在地上,把平平的地撞出一条长长的深沟来。大力神的头,竟将跃宝山一下撞通了,山中的水淌到长长的深沟里,成了 一个大湖。

大力神这一下可丢尽了脸,威风扫地。他悄悄地、灰溜溜地回到天上去了。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摔跤仪式,来庆祝自己的胜利。

人们看到朵阿若恣斗败了大力神,更起劲地弹响大三弦,把短笛吹得四周回响。姑娘们随着乐曲,不住地拍手跺脚。这就是今天彝族撒尼人跳三弦的由来。

天王听说朵阿若恣斗败了大力神,人们正载歌载舞地庆祝,气得两眼冒火,嘴生烟。他伸手抓起玉案前的香灰,顺手撒向人间,这些香灰,在空中飘飘荡荡,后来就 变成了各种害虫,落到大地上来破坏庄稼。眼看着庄稼又要被毁掉了,聪明的人们找来了松树枝,点燃了一束束熊熊的火把,抓起松香,撒在火把上,喷出一股股火 龙来,直烧得天王撒出的害虫四处飞散,再也不敢逞凶了。

黄道婆的故事

距离现在约摸七百年前,上海春申江(即黄浦江)附近,乌泥泾(现华泾)村子里,有一个童养媳,姓黄,因为从小死去爹娘,没有名字,村上人都叫她黄小姑。

讲起黄小姑做童养媳,生活可实在苦呵!春天,小姑一时未能早起,婆阿妈就扯耳揪头发。夏天,小姑想去树阴下透口气,婆阿妈一棒头把她赶下水田里。秋天,小姑想把单衣翻成夹衣,婆阿妈却把一捆稻草塞到她手里,恶狠狠地说:“先搓绳,慢翻衣,等到落雪来得及。”冬天,下雪了,小姑见婆阿妈穿起了新棉衣,也想把自己夹衣翻棉衣,婆阿妈却拿出几箩筐棉花对她说:“落雪还是烊雪冷,先剥棉花再翻衣。”过了几天,雪烊了,小姑想,那么总可翻棉衣了。谁知婆阿妈脸一板,眼一弹:“口害?烊雪勿是出太阳,再翻棉衣无用常”黄小姑只好挨冻受饿剥棉籽,十只手指冻得红肿发紫,冻疮烂得像胡蜂窝。一年做到头,说人不像人,说鬼像三分。

可是,事情还不这样简单,这时正遇上朝廷招雇官妓,地保见小姑已经长大成人,便同她婆阿妈商定身价,不日就要拐骗小姑送官。这消息被隔壁三婶婶听得,偷偷地指点小姑,还是早想出路为好。

一天,小姑趁着婆阿妈外出未归,就逃离虎口,来到了江边。只见江潮翻滚,白浪滔天,北风呼啸,天色就要黑下来了。可是,眼前没有摆渡船,害怕后面有人追来,怎么办?这时,幸亏开来一艘过路客船,帮她摆渡到了江对岸。

天黑下来了。小姑心想,到啥地方去过夜呢?忽然,听得附近传来叮——笃、叮——笃的声音。她就顺着声音寻过去,见有一所道院,山门还半掩着。小姑挤了进去,走到佛殿大门口,见里面有一位老师太在敲磬诵经。她不敢惊动老师太,轻脚轻手地走到佛像前供桌边坐了下来。

老师太念完经,回到佛像前跪拜祈祷时,突然看见困着一个人,吓了一跳,想啥人胆敢在黄昏黑夜闯进道院!再仔细一看,像是个小姑娘,老师太这才定了定心,轻轻把她叫醒。老师太是个好人,非常同情小姑娘的遭遇,就把她收留下来。从此,这道院里多了一位道女,大家叫她黄道姑。

冬去春来,一年很快过去了。黄道姑的心总不能平静下来。她想,离婆家虽有一江之隔,但天长日久,万一给婆家晓得了,非但自己又要吃苦,还要连累人家,怎么办?

瓶口好封,人口难封。黄小姑落庵做尼姑的事,终于给她婆阿妈知道了。婆阿妈几次上门寻找,多亏老师太帮忙,把黄道姑关在禅房内,拒绝了她婆阿妈的搜寻。

一天,道院里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妇女。黄道姑又匆匆躲进了禅房。可是不到半指香的工夫,老师太叫人把黄道姑从禅房领到住院,要道姑拜见新来的这位师父,还要道姑叫她师姨。黄道姑这时才知道,这位师姨是从海南岛出发,千里云游,到此探亲的。黄道姑听师姨谈论海南风光,听出了神。她想,原来我们国家还有这么好的地方?特别听到海南岛盛产棉花、棉布,又看见师姨穿的一身衣服,的确同本地棉花不同。她想到自己在婆家用手剥棉花,剥得指甲脱离的痛苦情景,很想亲自去看一看海南岛百姓是怎样种棉织布的。她想:要是我能去海南岛,即可避开婆阿妈的追查,又能学到种棉织布的本领,那该有多好啊!她把这个想法向师太、师姨提了出来,得到了她俩的同意。于是,拣了个好日子,黄道姑就跟师姨,到海南岛去了。

黄道姑来到海南岛就以师姨的道观为家,很快就和当地黎家姐妹结下了深厚的友情。黄道姑和她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和她们一起种棉、摘棉、轧棉、纺纱、染色、织布。黎家姐妹织出的五彩缤纷的“黎锦”花被,她更是爱不释手。黄道婆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后来还同黎家姐妹们共同研究改进纺织技术……黄道婆在海南岛定居下来,一住就住了三十多年。她也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老婆婆了。

马神庙传说

从前,卧马庄村西头有一个大土丘,从远处看就像一匹卧在地上的马,被称为“土马”。村东有一户姓李的员外,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已经出嫁,家中只剩下三女儿三娘。

在三娘十六岁时,有一天,她和几个姐妹到土丘上玩耍,有个女孩出主意说:“咱们用各自的银项圈去套那匹土马的头,谁套中了谁就与土马拜天地。”大家都觉得好玩,就轮流投项圈。第一个没中,第二个没中……最后只剩下三娘一个人了。三娘从脖子上摘下项圈,向马头抛去,只见银项圈在空中慢慢下落,不偏不斜正好套在马头上。“三娘中了,三娘耍与土马拜天地!”姐妹们拍起手掌嬉笑着。三娘一下子羞红了脸,说:“这不过是闹着玩的,还真拜呀!”大家不依不饶,其中的一个女孩马上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红手帕,说:“用我的手帕做盖头。”其他女孩一拥而上,拉住三娘与“土马”拜天地。

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天早上,三娘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李员外夫妇忙请来了郎中。郎中品完脉,转身来到客厅,说:“恭喜老爷、夫人,令爱有喜了,好好调养即可。”

老两口一听顿时惊呆了。过了一会儿,还是李员外先转过弯来,用胳膊轻轻捣了捣夫人,说:“快给先生取五两银子来。”送走了郎中,李员外气就不打一处来,立即把三娘叫到客厅,严加责问。见三娘始终说不出所以然来,盛怒之下,李员外不顾夫人苦苦相劝,与三娘断绝父女关系,把她扫地出门。

这天夜里,三娘被李员外赶出家门。她一边默默地流泪,一边向村外走去。三娘不知不觉来到了“土马”前。说来也怪,三娘一见到“土马”,就倍感亲切,不由自主地坐在了“土马”旁。她又累又饿又伤心,靠着“土马”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睡梦中,她来到了一个大宅子前。这时,从院中走出一位英俊潇洒的白面书生,笑着说:“三娘,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你,你可来了。”三娘一惊,忙问:“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我并不认识你啊!”

“难道你忘了,一个多月前,我们已经拜过天地,我就是你的马郎呀!”

“马郎?”三娘一愣,随即想起了那天和众姐妹玩耍的事。

马郎见三娘一脸的不解,就细说原委:“我本是一位马神,特别向往人问生活。那天我下凡游玩,正好碰见你。我对你一见倾心……你一定饿坏了,还是先进屋吧。”三娘听了这话心中不由一热,就跟着马郎进了屋。等三娘一觉醒来,马郎果然就在面前。

不久,三娘与马郎通过村中人从中说和,见过父母,正式拜了天地。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三娘生下一子,夫妻二人给儿子取名马云龙。一晃十八年过去了,云龙已长大成人。

云龙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这年春天,云龙进京参加科考,考取了头名状元。待云龙衣锦还乡时,马郎却被抓回了天庭。云龙见不到生身父亲,就问母亲原由。三娘就把云龙的离奇身世原原本本告诉了他,并命他在土丘旁修建了一座庙宇,供奉马神。云龙谨遵母命,不仅为父亲修建了富丽堂皇的庙宇,还亲题匾额,上写“马神庙”三个烫金大字。云龙上任时,请求母亲随行。三娘却执意留在庙内,与“马郎”一起生活。

三娘去世后,云龙每年春季都回乡拜祭双亲。后来,十里八乡的人都来上香,一问去哪儿,都说去马神庙,久而久之,“马神庙”便代替了村庄的原名。

后人把这段美丽的传说编成了民谣:漳河旁,卧马庄,俏三娘,土丘上,银项圈,套马郎,回家怀上小儿郎,十八年后状元郎,状元郎,还家乡,盖座高高大庙堂,拜祭爹,拜祭娘,马神庙名传四方。

诗圣智斗刁县令

唐代诗圣杜甫,一生坎坷,仕途艰难,50多岁时,携妻儿全家到了沙头镇。

他刚到沙头镇时,没有生活来源,虽有弟弟杜观及朋友们的接济,但毕竟是寄人篱下,非长久之计。于是,在众人的帮助下,他开了个百草堂中药铺,以卖药为业,聊度岁月。

药铺开张后,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有的穷人实在无钱付药费的,还免费赠送。当地百姓对此赞不绝口,都到这儿来买药。药铺门庭若市,生意兴拢这样一来,百草堂就得罪了另外几家药铺的主人。他们买通了当地县令,想砸杜甫的百草堂药铺。

有一天,天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雨,百草堂药铺里顾客不多。这时,只听门咣当一响,进来一位书吏。只见他横眉立目,旁若无人,将手中的药单往柜台上一甩,大声说:“这是县令大人急需的药,赶快照单发药,若缺一味配不齐,你们休想再在此卖药!”药铺的伙计赶快拿过药单,一看都愣住了,只见上面开的四味药是:“行运早,行运迟,正行运,不行运。”

有个老伙计忙赔笑问道:“你老哥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怎么我们见都没见过?……”书吏不等他把话说完,开口就骂:“他娘的!你们开的是什么中药铺?快给我把杜老倌叫出来,要是配不齐县令大人的药,我就砸掉你们的招牌!”伙计们不敢怠慢,忙去把此事告诉杜甫。杜甫一听就知道这是来故意刁难的,拿过药单一看,便冷冷一笑,区区雕虫小技,也来班门弄斧,真是不自量力!随手取了四味药,走了出来。见了书吏,仍然以礼相待,拱手问道:“这位大哥请了,不知县令大人有何见教?”书吏并不看杜甫,只是傲慢地答道:“我们县令大人要你照单发药,否则就要砸你的招牌,要你滚蛋!”“哦,原来是这样,”杜甫不慌不忙地说:“县令大人需要的药,我们药铺应有尽有。”说着,杜甫拿出四味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只鲜李子,一颗干桃僵。

书吏一看傻了眼:“杜老倌,这怎是药单上的药?你想干什么?”杜甫道:“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十二岁就当了丞相,你说他是否‘行运早’呢?”“是。”书吏忙答。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三岁遇文王,是否‘行运迟’呢?”“是,是。”书吏又连声回答。

“你看这红皮李子,虽说酸不溜儿的,却正是目前市场上的俏货,可说是‘正行运’吧!”“啊!”书吏无可奈何。

“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不行运’了。”书吏无话可驳,只得连连点头,拿起这几味“药”,灰溜溜地回去交差了。

善恶对台戏

常家有最好的戏台,有最好的戏班子,还有众多乡亲捧场,而对方却连戏台都没有。然而,对台戏开场后却来了个乾坤大逆转……

两座戏台

清光绪六年的一天傍晚,山西的常家大院里灯火通明,常家盖了三年的大戏台,终于完工了。常家的当家掌柜常远决定:请著名的晋剧班子红遍天大唱三天。这下全村还不都跟过年似的,老百姓们都互相约好了来看戏。

大伙儿正忙着,夜空里突然传来了一阵阴森的笑声:“常远老贼,三年前,你使诡计谋夺我段家财产,害得我家破人亡;三年后,我段金鹏回来跟你算账了。明天,我要在你家戏台对面与你唱对台戏,要是你输了,就老老实实地把我段家的产业还我,不然,哼……”

话音渐渐消失了,常远的眉头蹙成了一团。这段金鹏大伙儿都认识,是同村另一大户段家的大儿子。三年前,山西大旱,段家乘机囤粮买地,哄抬物价,结果被巡抚大人发现,将段家的财产悉数充公,屋舍田园都划归常家所有,段家人全部发配边疆。当时,段金鹏神秘消失了,据说是上了终南山求仙访道去了。没想到,三年之后,他居然回来了,而且要跟自己赌唱对台戏!

常家的管家常义看当家的愁眉不展,就劝道:“老爷不必发愁,咱们有这么好的戏台和戏班子,就是唱对台戏,他段金鹏也不是咱家的对手!”

常远摇了摇头,说:“我倒不是担心比不过他,只是现在的段金鹏似乎走上了邪道,我担心明天的对台戏无论谁胜谁负,都会给咱们村的乡亲带来祸害啊。”

此时,周围的百姓都感到愤愤不平。在三年的灾荒中,段家坑害百姓,逼得大伙儿卖地卖房卖儿女,后来遭到报应是罪有应得;可常家为了帮助大伙儿渡过难关,拿出巨资修建戏台,只要能帮一把手的,都可以在常家吃一天饭。这个戏台,救了数不清的人。现在常家有难,大家自然不能袖手旁观。于是,附近的老百姓都打着灯笼赶来了,大家把常家戏台围了个严严实实,看他段金鹏怎么搭戏台,他连戏台都没有,凭啥比过常家?

大伙儿一直守到半夜,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阵又一阵的黑风呼叫着从四面八方刮过来。黑风中,影影绰绰有鬼怪野兽的影子在晃动,这些鬼怪野兽的身上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砖石柱子,依次安置在地上。大伙儿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过了一会儿,黑风散去,在常家戏台的对面,赫然立起了一座大戏台,那戏台,比常家的更高大、更气派。

大伙儿一看,个个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儿,常远叹了口气,对大伙儿说:“明天的对台戏,咱们认输吧。”

这时,常义凑到常远跟前,说:“老爷,你不用担心,咱们还有最好的戏班子呢,咱们还有这些乡亲呢!明天开戏的时候,我敢保证,这些乡亲都会站在咱家的戏台前,他段金鹏的戏台前一个看戏的也没有,怎么说也不能算他赢啊!”大伙儿听了,纷纷点头说是。明天,就算段金鹏把嫦娥请下来,大伙儿也都钉在常家戏台前,看他段金鹏还有什么手段。

常远摇了摇头,说:“这段金鹏在终南山三年,看来是学会了驱动鬼神的法术了,明天一比,胜负难料啊。”

必输无疑

第二天一早,常家戏台前已经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而段金鹏的戏台前却空无一人,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段金鹏身穿一件八卦仙衣,坐在椅子上,得意洋洋地喝着茶水,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转眼到了开戏的时间,可常家戏台上迟迟不见动静,常义到后台去催,却发现后台一个人影也不见了,连锣鼓家伙也一起消失了。常义正纳闷,突然听见一阵锣鼓响,他连忙跑出来一看,段金鹏那边已经开戏了,登台演出的正是红遍天那帮人!

常义气坏了,他昨晚千叮咛万嘱咐,跟红遍天的班主说定了,今天早晨的戏,大伙儿都要拿出百倍的精神来,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没想到……

常义招呼几个手下,要到段家戏台上找红遍天班主讨个说法,却被常远拦住了。常远指着对面戏台上的演员说:“不用了,跟红遍天的人没关系,你没看到他们的眼神都空洞洞的吗?段金鹏能驱使鬼神为他盖戏台,控制几个唱戏的还在话下?”

“那、那我们坚决不看他的戏,我们就是守着空戏台,也不看他的戏!”台下的众人纷纷大呼。

于是,一个滑稽的场面出现了:常家戏台下人头攒动,戏台上却空无一人;段家戏台上热闹异常,台下却只有一个段金鹏。

不过,常远明白:这场面支撑不了多久,红遍天的戏真好,那些唱腔就像长了翅膀似的,一个劲儿地往大伙儿的耳朵眼儿里钻,已经有年轻人憋不住,偷偷往那边回头了,用不了多久,大伙儿都得转到那边去。

段金鹏哈哈大笑,说:“常老爷,胜负已经分出来了,你那里连戏班子都没有,怎么跟我唱对台戏?认输吧!”

常远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朝段金鹏走过去。常义拦住了他,说:“老爷,不能啊,咱不能向他低头啊,当初段家败掉是咎由自取,你向他低头,就等于承认咱家谋财害命,要落一辈子骂名的啊!”

常远深深叹了一口气说:“我常某人身败名裂倒是小事,要是惹怒了段金鹏,恐怕咱们这一带都得遭大殃啊!”

再喝一“鞋”

清朝道光年间,一处山高皇帝远的村落,不大不小,人人安居乐业,;村东头有一处宅子,有些破旧,要是往里面细看,就会看到不大的房子显得偌大的感觉——只有一个床,一个小桌子,两把椅子。房子主人姓刘,叫刘一湖。有些痞姓,靠早死去的爹娘留下的一点钱勉强度日,最近用完了,便把家中大部分东西典当了,开了一亩三分田,种点东西过日子。他是顶喜欢喝酒的,酒家都认识了,一见他来,就笑道:“一湖,来一壶?”刘一湖也不生气,笑呵呵的,人们就叫他一壶,虽然谐音听不出来,但刘一湖相信人们叫的绝对是“一壶”。

窗外寒风阵阵,但人们却是喜气洋洋的,因为快过年了,明天就是除夕了。刘一湖在家里叹息,因为没钱了,也没酒了,脑子里的坏虫占了先机,让刘一湖想了个歪点子——去地主家偷钱。地主家离他家不远,徒步不到一炷香的路程,地主姓路,脾气挺好的,起码不摆架子,但怎么也有点地主的品行。刘一湖说干就干,先去地主家摸清门路,冒着寒风就到了地主家门口,找了几块烂泥糊在脸上,装成要饭的,大声惨叫,想让地主给点钱财饭菜之类的,家奴听到了,打开门让刘一湖进去等,刘一湖装成激动地样子,连忙进去,环视四周,有猛犬一条,其余便没见着了,那狗逮着刘一湖狂吠,让刘一湖有些害怕,要完饭菜钱财之后,刘一湖急匆匆的回家了,他想了一个好主意,心满意足的睡去了。

次日,也就是除夕了,刘一湖等到万家团圆吃饭的时机,领着一个草编的袋子,翻进了地主家,向那恶犬扔去草袋子,恶犬眼里冒光,原来草袋子里是刘一湖刚拉的大粪,在寒冷的除夕还冒热气,让恶犬馋的不得了,刘一湖窃喜,对恶犬说:“狗兄,慢慢吃,嘿嘿。”然后刘一湖开始到处搜寻,突然他闻到了一股奇异的芬芳,他循着味道,到了东边的屋子,屋里有一个床,一个大缸,奇异的芬芳便是大缸里传出的,刘一湖打开缸盖,双眼冒光,竟然是酒,而且是好酒,刘一湖是能闻出来的,他急切的寻找能盛酒的杯子,忽然看到床下有一双绣花鞋,俗称“三寸金莲”,他拿起一只,捞了一些酒,心中想“喝完这一鞋,就快点找钱。”喝完一鞋后,赞叹道:“世间竟有如此好酒啊,不如再喝一鞋!”说完又喝了一鞋,说:“不如,不如再喝一鞋!”接着又是一鞋……刘一湖越喝越醉,声音也越来越大,嚷嚷着:“再喝一鞋,再喝一鞋!”最终,他的声音招来了家奴,两个家奴架着他去找地主,地主大怒,要打断他的手,旁边的地主女儿望着刘一湖拿着她的绣花鞋,嘴里嘟囔着好喝好喝,脸红的对地主说:“父亲,正当新年,这样不吉利,不如给他点钱财饭菜。”路地主想了一想,大手一挥,给了刘一湖一些钱财饭菜,刘一湖万分羞愧的离开了地主家。

刘一湖的事迹在村里传开,刘一湖去打酒的时候,酒家大笑着说:“一湖,别来一壶了,我给你一鞋吧。”刘一湖落荒而逃。

金墩村的传说

清乾隆年间,某一年的中秋节刚过,在鲁东南沿海的崇山峻岭间,一座山明水秀的小山村的小客栈里,韩掌柜从天交申时起,就不时走到门外,眯起昏花的眼睛手搭凉棚向进山的路上张望一番,嘴里还小声念叨着:“喔,该回来了!”

被韩掌柜念叨着该回来的主,名叫王儒林,每年都会在中秋节前几天,一声“韩掌柜,您好”,下榻到他这家集吃饭住宿于一体的小客栈,第二天天交寅时,带两张韩掌柜老伴烙的大饼,再背上一葫芦开水,拱手道别独自进山。下午天交未时,一定准点返回,然后韩掌柜陪其喝酒吃饭,第二天一早饭罢,让韩掌柜用小毛驴送他出山。这样子的准年、准月、准时的交往,已延续了十年,从未间断。

这一年,亦如往常,昨天下午王儒林进得店来,两人彼此说了些别后的话,今天一早便带上烙饼、开水,与韩掌柜拱手道别后进了山,只是不知为啥过了一个多时辰,还迟迟未归。

韩掌柜与伙计一边往山里越来越深地走着,一边不时停下喊几嗓子,仔细地向四处张望着。

大约又走了一个时辰,他们才在路边的草丛里,发现了歪坐在地上的王儒林,他正无助地抚摩着已肿起老高的右脚踝。

韩掌柜赶忙蹲下身子,仔细检查了下王儒林的伤脚,看是否伤到了骨头,随后让伙计到附近找了两根结实些的木棒,简单做了副担架,将王儒林抬回了住处。他翻箱倒柜地找了些活血化瘀的草药敷在王儒林的脚踝上,随后简单吃了些东西,安慰了几句,两人便各自休息。

虽劳累了半天,躺在床上的韩掌柜却怎么也睡不着,心想,这个王儒林也是一把年纪的人啦,每年来这穷乡僻壤的干啥呢?旅游观山景?不像呀!走亲戚?可他从没提及是哪家呀!

韩掌柜便自言自语道:“若不是碍于祖上传下的‘客人不说,不准打听客人事’的规矩。天明后,说什么也要问个明白清楚。”

转眼过了三天,王儒林扭伤的脚,由于没伤到骨头,经过韩掌柜的仔细料理,脚肿已消,慢慢走路已无大碍了。他就从客房里踱到韩掌柜面前,深深一揖,说:“韩掌柜的,我想请你准备几样酒菜,咱哥俩一块喝几盅,一来呢,表示感谢,二来呢,我守了十年的进山秘密,也想对你抖搂抖搂。”

韩掌柜听后自是高兴,赶忙叫伙计去做准备。自个儿沏了一壶上等高碎,先与王儒林慢慢品着,不咸不淡地说些脚踝疼不疼及家长里短的话。不长时间,酒菜上桌,王儒林端起酒杯,向韩掌柜再次一个长揖,万分诚恳地说了声“感谢!”这才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须,轻声说道:“连续到你这里叨扰整十年了吧?”

韩掌柜一边微笑着点了点头,嘴里一边应着“是的,是的,整整十年啦”。

王儒林接着讲道:“我可是考验了你十年嘞,过去我也在别处住过,但一旦人家问我‘来干啥呀’,我虽都能含糊而过,但第二年就绝不会再去住了。只有韩掌柜,你可是从没过问嘞,就冲这点,证明你是个懂规矩的生意人,所以我才每年必来贵店打扰。”

韩掌柜听后,自是心里受用,但表面上仍淡然地笑了笑说道:“王先生您过奖了,俺也就只是个守规矩的普通生意人罢了。”

“半点不为过,韩掌柜。实话对你讲,我是个风水先生,十几年前,刚到知天命之年的我,偶尔得知贵村的名字叫‘金墩’,心想,既然祖上起名金墩,说不定真是个金坉呐。就打听着来到这些山中四处探查。嗨,工夫不负有心人,金坉虽没找到,但确实找到了一份意外的财宝!”

韩掌柜听后,心中虽有些波澜,但表面仍平静如水地微笑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民间小故事12则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民间小故事 经典民间小故事大全

民间小故事 经典民间小故事大全

林则徐,鲁班,老和尚,父亲,民间,苗族,民间故事,亭子,县令,孤儿,师娘,故事,李大人,小故事,皇帝,人们,上联,人物,姑娘,对联

2020-04-03 #长篇故事

民间小故事 经典民间小故事大全

民间小故事 经典民间小故事大全

林则徐,鲁班,老和尚,父亲,民间,苗族,民间故事,亭子,县令,孤儿,师娘,故事,李大人,小故事,皇帝,人们,上联,人物,姑娘,对联,情节,百姓,青年,蒙施,坛上,官员,方向,撑开,日子,法子

2020-06-20 #经典故事

民间小故事大全 民间小故事100字左右

民间小故事大全 民间小故事100字左右

汪精卫,周渔璜,对联,上联,寇准,民间,僧人,杨大年,汪精,小故事,下联,大门口,宰相,警卫,黄书生,八仙桥,个数,公事,大业,大官,太阳,宏愿,盖世,红纸,眼珠,老秀才,眼中人,明太祖朱元璋,来本,立民

2018-10-12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人参》 民间奇异小故事

民间故事《人参》 民间奇异小故事

视频,全屏,网址,拷贝,精彩视频,调试信息,音量,静音,请查看

2020-09-04 #故事阅读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哪吒,东海龙王,龙王,匡扶正,李靖,三兄弟,儿子,夜叉,老百姓,百姓,莲花,英雄气概,身躯,生活,为了不,又一代,四海龙王,太乙真人,自己的家,见义勇为

2020-04-14 #经典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哪吒,东海龙王,龙王,匡扶正,李靖,三兄弟,儿子,夜叉,老百姓,百姓,莲花,英雄气概,身躯,生活,为了不,又一代,四海龙王,太乙真人,自己的家,见义勇为

2020-05-16 #经典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哪吒,东海龙王,龙王,匡扶正,李靖,三兄弟,儿子,夜叉,老百姓,百姓,莲花,英雄气概,身躯,生活,为了不,又一代,四海龙王,太乙真人,自己的家,见义勇为

2020-05-20 #故事大全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哪吒,东海龙王,龙王,匡扶正,李靖,三兄弟,儿子,夜叉,老百姓,百姓,莲花,英雄气概,身躯,生活,为了不,又一代,四海龙王,太乙真人,自己的家,见义勇为

2020-08-05 #经典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民间小故事推荐 有哪些好听的民间小故事?

哪吒,东海龙王,龙王,匡扶正,李靖,三兄弟,儿子,夜叉,老百姓,百姓,莲花,英雄气概,身躯,生活,为了不,又一代,四海龙王,太乙真人,自己的家,见义勇为

2020-08-2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