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袁隆平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0-09-10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8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41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9 分钟。

袁隆平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 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 这个被冠名为东方魔稻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让世界 人民远离饥饿。 这位喂饱我们肚皮的农民老大哥就是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从战乱中的逃难娃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人,袁隆平带给我们的 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奇迹的传奇故事。 颠沛磨难初长成,投身学农志坚定袁隆平成长的年代,正值日寇 的铁蹄践踏中国。 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 火光冲天、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让袁隆平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 弱肉强食。 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因为兴趣所在,他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农。 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更加坚定了信心,立志改造农村,为农 民做实事。 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对学术孜 孜以求。 年轻学子袁隆平对权威学者并不盲从,他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 书籍仔细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这在 当时已显出一个青年人的大胆思辨和成年人思维的缜密老练。躬身田畴心不改,杂交情缘定终身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他远离 了繁华的都市,选择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 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袁隆平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 作。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 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 然而,袁隆平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威学 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 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 一直到下午 4 点左右才回。 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 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 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 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正是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 14 万余株稻 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 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 追求的事业。动荡年岁经风雨,于无声处听惊雷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袁隆平正式 走进了杂交水稻研究领域,但在那个年代,它无疑被视为反动学说。随后,黑五类、现行反革命等那个年月里最触目惊心的罪名一一 加在了他身上。几十个实验用的瓶瓶罐罐被砸碎后,杂交水稻研究也跟着他一起 变得岌岌可危……袁隆平饱尝被孤立的痛苦,但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不再 挨饿的诺言却让他意志异常坚定,每当遇到阻力的时候,他都告诫自 己戒骄戒躁,为长远打算。试验器材被捣毁,他就偷偷拿着手电筒,将残存的秧苗一株株收 拾好带回家中,藏在臭水沟里;700 多株试验材料再次被毁,他忍住悲 愤走进烂泥巴田里寻找劫后余生的秧苗;为躲避政治斗争,他带助手到 海南开展试验,连续 7 年春节都在外面度过,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就 卸下门板,将秧苗抱到门板上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即便是在大地震来临 时,也不顾生命安危保护种子,因为余震不断,为了把试验继续进行 下去,他们就在操场草席上睡了整整三个月……寒来暑往,草木枯荣, 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需要极大的耐心和韧性,袁 隆平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执着将困难一一化解。在潜心研究的过程中,海南野败的发现让他欣喜不已,多年来天 南地北的长途跋涉、不眠不休,从那一刻起有了重大收获。 1974 年,袁隆平在安江农校试种的南优 2 号杂交稻亩产 628 公斤, 与常规稻亩产 150 公斤相比,简直是是天壤之别。1976 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一年。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用勤劳和勇敢揭开了我国杂交水稻大面积制 种、推广的序幕。 苦尽甘来人依旧,淡泊名利爱无疆杂交水稻研制成功后,各种荣 誉纷至沓来:国内第一个特等发明奖、杂交水稻之父、国家首个最高 科技奖……袁隆平也从一个躬耕田畴的农业科学家成了身价千亿的富 翁、两院院士、集团董事。 面对荣誉,袁隆平有着清醒的认识。 社稷黎民,苍生天下,他一直以此为念。 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是让杂交水稻更多地造福世界。 我希望杂交稻不仅对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做贡献,也希望为建立 世界和平做贡献,我认为这应该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袁隆平说。 2004 年,袁隆平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大会给他的颁奖词中 这样写道: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 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这正是袁隆平一生的写照,他 用他的人生诠释了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如今,八旬老人袁隆平仍然精神矍铄,昼夜躬耕于稻田,身价千 亿的他身着 35 元的衣服,做着禾下乘凉的超级水稻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袁隆平是一个真正的探索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更是一个大爱 无疆的仁者。 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 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他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 他以他的执着和真诚征服了全世界,也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 在浩瀚的宇宙中,闪耀着一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而袁隆平则是我们仰望苍穹时去追寻的一个在科学和自然的天空 中发出耀眼光芒的明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1889 年 10 月 26 日,李四光出生 在湖北黄冈县的四龙山镇。 因为他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所以,父亲给他起名叫李仲揆。 少年时的李仲揆,刻苦学习,成绩一直优秀。 1902 年,14 岁的李仲揆听说省城办了一所官费的高等小学堂,凡 是学习好的都可以去报考;特别是听说那里不学四书五经,而是教授国 文、算学,成绩优秀者还能出国留学。 因此,李仲揆终于说服了父母,带着借来的几个盘费,徒步到省 城报考。李仲揆办理了报考手续,买了一张报名单。 是由于太兴奋,太紧张?还是没见过世面?李仲揆提笔在姓名栏中 端端正正写下了十四二字,而不是李仲揆。 糟糕!他差点叫起来,怎么能把年龄当成自己的名字呢!无论怎样后 悔,也已经晚了。 重新买一张报名单吧,身上剩下的钱已经不多了,何况还要住宿、 吃饭。 李仲揆双眼注视着十四二字,一簇思维的火花在幼小的头脑中迸 发出来。 他重新提起笔,把十字改成李字,然而,这四字与仲字的笔划和 字形却相差太大,确实是难以改成。 难道还能改叫李四不行!不真成了人们平时说到不相干的人而代用 的张三、李四了吗!第一次离家出门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他急得鼻子 尖都渗出了汗珠。 忽然,眼睛一亮,瞥见大厅正中挂着一块横匾,上面刻着光报四 表四个大字,李仲揆急中生智,在四字的下面,加上了一个光字。 李四光!李仲揆端详着自己起的新名字,心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 好!四面光明,光照四方,前途大有希望!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南路 高等小学堂。 从此,李四光便取代了李仲揆。 他那富有战斗性和科学精神的一生,也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光照 四方!年轻的李四光,曾被派往日本学造船,派往英国改学地质,取得 了地质学硕士学位。 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所动,学成后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 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 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 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李四光热爱地质科学,为地质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在人们心中传 为佳话。 1930 年,一位失业的大学生在上海街头徘徊。 他忽然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他熟悉的背影,那就是李 四光老师。 奇怪,他的学生为什么能在背后很远就认出老师呢?原来,李四光 从事科学研究,一向是一丝不苟,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严格的,连走路, 也要学生练好基本功。 他经常对学生说,搞地质经常到野外去工作,脚步就是测量土地、 计算岩石的尺子,要求迈出的每一步的距离都要相等,并且要记住自 己每一步的步长。 李四光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他养成了一个习惯,走路不紧不慢,步子大小相等,迈一步就是 0.85 米。不论到哪儿,他仿佛老在度量距离。 所以,他的学生只看见他那走路的模样,就能认出他来。 李四光搞科研,每天总是要到街上路灯通明时分,才骑着自行车 回家;爱人总是焦急地等待着他回来吃饭。 但是当他一出现在爱人面前时,家庭的气氛马上就变了:他脸上 白一道、黑一道的泥痕,总是让人看了好笑。 每当这时,爱人总是开玩笑地问他一句:又到哪儿演出了?等到接 过他的手提包,发现带去的馒头只咬了几口,爱人一切都明白了,眼 里噙着泪水,赶快走进厨房去。 繁忙时,李四光连回家吃饭也忘了,爱人等急了,只得派女儿去 叫他。 一天,为撰写一篇学术论文,竟忘记天晚该回家了。 他正在凝神思考时,偶尔抬眼,瞅见一个小女孩静悄悄地站在桌 边,他未加理会,又低头继续写作,并轻声催道:你是谁家的小姑娘 啊?天这么晚了,快回家吧,不然你妈妈该等着急啦!这时,只听见小女 孩埋怨说:爸爸,妈妈不是等我着急,是等你在着急哪!李四光听到孩 子叫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女孩是自己的女儿李林。 他不由得笑出声来,忙答道:这就回家,这就回家。 中国科学家李四光的励志成长故事钱先生是我们人生的一座丰碑, 是莘莘学子学习的楷模。 钱学森具有为科学献身的爱国精神。 一起来看看钱学森的爱国故事吧:热血铸春秋 殷殷报国魂 2012年 2 月 5 日,著名的声乐教育家蒋英在 301 医院逝世,走完了她 93 年 的精彩人生。蒋英这个名字人们并不陌生,不仅因为她是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 里的三女,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的表姐,中国杰出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 音歌唱家,更因为她是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和钱学森相濡以沫的婚姻一直被人们称道,她的离去让人们 感叹。在缅怀蒋英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钱学森这位已故科学家的深 切追思……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 40 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 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这是小学语文教材《钱学森》一文中对半个多世纪前钱学森返国 的一段描述。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笔者对钱学森的认识也是始于课堂。 孩提时代听着老师讲述他冲破阻碍毅然回国的事迹,满怀钦佩之 情。 长大后,涉猎书籍,对钱学森知之更多,更是肃然起敬。 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他的丰功伟绩让世人 瞩目。作为科学家,钱学森感动了整个中国。 这不仅仅是是因他成就斐然、贡献卓越,更是因为他的博大胸襟 和爱国情愫。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 年归国路,10 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 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是 2007 年感动中国人物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也是他一生的 真实写照。 一个人,用怎样的成就照亮一段历史?以怎样的力量感动一个民族? 让我们走近钱学森,再次追忆一段光辉的历史,体会钱学森带给我们 的感动。 时间定格在 1955 年 9 月 17 日,洛杉矶港口,一艘名为克利夫兰 总统号的轮船正在启航。 当船渐渐离开港口驶向大海时,站在甲板上的一个人长长地出了 口气,他终于带着妻子和一双幼小的儿女踏上了返回祖国的归途。 而为了这一天,他足足煎熬了五年。 他的离开震惊了美国军界和科学界,当时的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 布里奇在 9 月 17 号这天,并没有到码头上送行,但却说了一句意味深 长的话:他回国绝不是去种苹果树的。而在中国,很多人为了这一天等了很久,他的归来,牵动着中国 政府,也让整个中国欣喜异常。这个人就是钱学森。 他的离开为什么能让美国紧张、中国欣喜、世界瞩目?让我们把时 间倒转回 1950 年。 这年 6 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一个名叫钱学森的中国人的造访 让当时的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陷入了不安。 钱学森刚一离开办公室,他立即给司法部打电话说:无论如何都 不要让钱学森回国。 他太有价值了,在任何情况下都抵得上 3 至 5 个师的兵力,我宁 可毙了他,也不要放他回中国。 此时,钱学森已经是美国麻省理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加州理工 学院教授、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主任,已经成为颇具国际声望的科学 家。 美国国防部认为钱学森太有价值了,因此千方百计地阻挠他回国。 于是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钱学森被捕入狱,度过了 14 天炼狱 般的生活。 后来,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当局不得不将钱学森释放,但仍对其 行动进行监视和限制。 出狱后的钱学森仍无人身自由,在美国羁绊达 5 年之久。 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为查清钱学森是否是共产党员,还多次举行 所谓的听证会。 检察官在一连串例行提问后,突然问钱学森忠于什么国家的政府。 钱学森略作思考,回答说:我是中国人,当然忠于中国人民。 所以我忠心于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政府,也就敌视对中国人民有 害的任何政府。 袁隆平的故事检察官穷追不舍,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 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共产党政权吗?钱学森毫不示弱,说:知识是我个 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 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 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回到祖国。 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全家人一夕三惊,经常搬家。 钱学森的夫人蒋英回忆说:我们总是在身边放好三只轻便的箱子, 天天准备随时获准搭机回国。 也就在这期间,钱学森完成了 30 万字的《工程控制论》一书,一 举奠定了他作为工程控制论开山鼻祖的历史地位。 1955 年 9 月 17 日,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 归国的航程。 这一天钱学森心情很好,他说: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我 不打算再回美国,我已经被美国政府刻意地延误了我回祖国的时间, 个中原因,建议你们去问美国当局。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 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投身科学弘扬学术投身科学选择航天事业与钱学森年轻时的经历 有关。钱学森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帝国主义侵华的枪炮声中度过的。 起初他的愿望是为中国造火车,抵御外侵。 因此从北师大附中毕业后,他考入交通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上 海交通大学前身机械工程系铁道门。 但 1932 年 1·28 淞沪抗战,十九路军在日寇优势的空军和国民党政 府妥协的双重压力下失败了。 这时的钱学森急切地要为国家民族的强盛出力,因而他从造火车 头愤而转向设计制造飞机。 1935 年,钱学森获得赴美庚款留学的机会,来到麻省理工学院航 空工程系学习飞机设计与制造。 一次,一个美国同学在聊天中表现出对中国人抽鸦片、裹小脚的 蔑视,钱学森大义凛然地对他说: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现在是还比你 们美国落后,但作为个人,咱们人比人,你们谁敢和我比试?还有一次, 有位教授出了份很难的考卷,全班大多数人不及格,这引起了大家的 不满,吵着去了教授的办公室。 当他们走到门口却发现有一张卷面整洁、无任何错误的考卷贴在 门上,走近一看是钱学森的,同学们顿时安静下来,不敢推门进去找 教授理论了。1936 年,硕士毕业的钱学森赴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著名的冯·卡门教 授读博士。来到加州理工学院的钱学森感受到了这所著名大学的民主学风和 创新氛围,他说: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 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想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 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地迈小步,那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 超过。 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 钱学森说到做到。 在冯·卡门的指导下,经过 3 年的潜心研究,他完成了《高速气体 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等 4 篇论文,荣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他在论文中提出的热障理论和与导师共同命名的卡门 钱近似公式, 使得当年波音公司推翻了 B 47 飞机的原设计方案。 而在 1955 年 8 月,回国前夕,钱学森给恩师卡门送上自己的新作 《工程控制论》,卡门翻阅后欣慰地说道:你现在学术上已经超过我了! 钱学森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在教学上也独具风格。 1946 年,年近 36 岁的钱学森走上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台。 他的课引起了青年学生的极大兴趣,当年,麻省理工的学生甚至 以能听到他的讲课为荣。当年听课的学生回忆道:他的课程在我就业的前十年,发挥了无 与伦比的作用。钱学森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他发起创办中国科技大学并担 任该校近代力学系系主任的近 20 年里。当年的学生张瑜回忆说: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钱学森先生在全 系大会上宣布聘任教师的名单时那踌躇满志的神情。他高声地说:‘我把科学院的大炮都给你们调来了!’他口中的大炮指 的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如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物理学家 严济慈、数学家吴文俊、刚刚归国的留美博士蒋丽金等等在教学中, 钱学森喜欢自己动手编教材。在中国科技大学,他亲自编著了《火箭技术概论》。 当年的学生刘济生回忆说:它这门课涵盖了所有现代科学技术的 最新成就。 钱老将这些领域深奥的理论和技术融化在讲义中,讲课注重深入 浅出。 钱学森教学要求非常严格。 米博恩同学说:有次上课,钱老说如果你 5 道题做对了 4 道,按 常理,该得 80 分,但如果你错了一个小数点,我就扣你 20 分。 他常告诉我们,科学上不能有一点失误,小数点错一个,打出去 的导弹就可能飞回来打到自己。 钱学森出的考题也很绝,有一次竟是从地球上发射一枚火箭,绕过太阳,再返回地球上来,请列出方程求解。 这次考试让钱学森感到这一届学生数理基础还不够扎实,于是特别为他们延长了半年的学习。 钱学森曾在黑板上给学生们写下严谨、严肃、严格、严密几个大字,这既是他对学生的要求,也是他学术精神的体现。 科学创新 功照千秋有人说,如果没有钱学森当年的回国,就不可能有中国航天事业的今天。 回国后,从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到主持完成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从参与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到直接领导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 合试验、参与制定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发展规划……钱学森见证了我国 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为中国人争气,这是钱学森的追求。 为国争光,则是钱学森的信念。 当年,陈赓将军问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 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热血铸 春秋 殷殷报国魂当饭都吃不饱的中国宣布要搞人造卫星时,被西方讥 笑为妄想一步登天。 但是横空出世的两弹一星,打出了中国人的精气神,打出了新中 国的国威。 一位老科学家说:在新中国科学界,钱学森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如果没有他,新中国的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会延迟若 干年。在钱学森的科学生涯中,还有一门学科成就了他非凡卓越的一生, 那就是艺术。钱学森年轻时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还学过钢琴和管弦乐,对 我国古代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有极大的兴趣。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 学会、航空学会和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艺术与科学协会。数十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钱学森感慨万千:我们当时搞火箭 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听说他爱好绘画、音乐等,也很欣赏他的不 务正业,认为这些才华很重要。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有帮助,它开拓了科 学创新思维。钱学森常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 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 形象思维。宁静致远大师风范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花开,这是钱学 森的心声,也是他人生境界的写照。 回国后,钱学森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副院长、第七机械 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对这些官位,他的态度是: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 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翻开钱学森的履历表,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的官越当 越小。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初建时,钱学森就是院长,后来,他主动要求 当副院长。他曾经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后来,请求辞去政协的一切职务。 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专心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热血铸春秋 殷殷报国魂钱学森一生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 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 钱学森姓钱却不爱钱,他数次将国家奖励的巨额款项捐献出去。 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住在破旧的楼房里, 过着清贫的生活。 几十年不换的相机,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用了 50 多年的破提 包……他却把稿费和奖金上缴组织,捐给贫困学生,捐给西部地区的治 沙事业。 袁隆平的故事提及自己的贡献,他总是谦逊地说:我个人仅仅是 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人民和我们的国家。 钱学森一贯反对别人称他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总以诚恳的态度 告诉大家,像两弹一星这样的大科学工程,不是哪一两个人能干成功 的,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美国准备授予钱学森院士称号,被他拒绝。 他说: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 是最高的奖赏。 在淡泊名利的同时,钱学森始终以高标准坚守科学道德。 1964 年,他收到一位年轻教师写来的信,指出了他新发表的一篇 力学论文中的一处错误。 他随即给这位默默无闻的年轻人回信表示感谢,并建议年轻人把 纠正意见写成一篇文章,由他推荐到《力学学报》刊登。 钱学森宽广的胸怀可见一斑。 平生无意求虚名,惟尽百年赤子情。 在钱学森眼中,最好的礼物是一尊神舟航天飞船的模型。 那展翅翱翔的神舟,真切地诠释了他关注祖国腾飞的热切心情…… 如今,钱学森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他的贡献, 已载入史册、写入永恒。 每每念及他的名字,仍能勾起整个民族对一段光辉历程的深情追 忆,唤起亿万国人对未来岁月的凝重思考。 科学界名人钱学森的爱国故事钱学森,中国着名物理学家,世界 着名火箭专家。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 浙江杭州人,1911 年 12 月生于上海。 1934 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 年至 1939 年在美国麻 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习,师从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 1938 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 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并从 事火箭研究。 1950 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受到美国政府长达 5 年的迫害,于 1955 年回到祖国。 1958 年起,钱学森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 务,为组织、领导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研究发展工作发挥了 巨大作用,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钱学森于 1935 年赴美国留学, 在美国待了 20 年。 20 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钱学森连一美元的保险金也不曾存过, 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要在那里待一辈子。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归心似箭,彻夜难眠。 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当局用名誉、地位等挽留他,甚至还 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军方更是无理地吊销了他参与机密研究工 作的证件。 美国海军的一个高级将领金布尔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 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中国去!面对美方的 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 信念。他只身前往五角大楼海军次长丹尼尔?金波尔的办公室,据理力争; 面对移民局莫须有的扣留,他笑对联邦调查局的威胁、囚禁乃至审讯。后来,虽然迫于舆论压力,美国当局不得不将钱学森释放,但仍 对其行动进行监视和限制。在长达 5 年的折磨中,钱学森先后 5 次搬家。 然而,就是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钱学森的家中也总是摆着三个 小箱子,准备重获自由时立即返回祖国;同时,钱学森完成了 30 万字的 《工程控制论》一书,一举奠定了他作为工程控制论开山鼻祖的历史 地位。 1955 年,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 程。 疯狂点击:钱学森在美国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然而,无论是名还是利,都无法泯灭钱学森那颗爱国心。 他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准备有朝一日回到多灾多难的中华热 土。 钱学森不愧是一个把祖国、民族的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 不愧是一个精忠报国、富有崇高的民族气节的中国人! 我只是沧海一粟!钱学森回国后担任国防部五院院长一职,但是随 着导弹事业的发展、五院规模的扩大,钱学森作为院长的行政事务也 越来越多。 虽说 45 岁的钱学森精力充沛,但他既要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举办扫盲班,又要带领大家进行技术攻关,还要为研究院一大家子的柴米油 盐操心。有时研究院和幼儿园的报告会一同等待他的批示。 他说,我哪懂幼儿园的事呀。 为此,他给聂帅写信要求退下来,改正为副,专心致力于科学研 究和技术攻关。 上级同意了他的要求,使他从繁杂的行政、后勤事务中解脱出来。 从此,他不管当什么官,前面都加一个副字。 逢官必副,可是钱学森对这种安排十分满意,乐在其中。 钱学森姓钱却不爱钱,他数次将国家奖励的巨额款项捐献出去。 可以享受国家领导人待遇的他,几十年如一日住在破旧的楼房里, 过着清贫的生活。 几十年不换的相机,穿了一辈子的中山装,用了 50 多年的破提 包……钱学森曾主动要求撤销自己的两院院士称号,并给自己制定了 4 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 也许他的做法不为人所理解,但这正是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不断完善人格的具体体现。 钱学森舍弃功名利禄的背后,是其难得的高尚品格。 我只是沧海一粟!钱学森在与别人的书信中反复强调,原子弹、氢 弹、导弹卫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实验,是几千名科学技术专家通 力合作的成果,不是哪一个科学家独立的创造。疯狂点击:事理看破胆气壮,文章得意心花开。 虽说钱学森得过很多奖,担任过很多国家要职,一生给国家创造 了不可估量的财富和力量,但是他一生跟名利无关。 这是一种怎样的品德,又是一种怎样的心境!艺术,开拓了我的科 学创新思维钱学森年轻时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还学过钢琴和管弦 乐,对我国古代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有极大的兴趣。 大学期间,他参加了上海交大的管乐队,吹小号。 毕业前夕,他在《浙江青年》杂志上发表《音乐和音乐的内容》 一文,阐述如何欣赏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作品。 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 学会、航空学会和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艺术与科学协会。 数十年后,回忆起这段往事,钱学森感慨万千:我们当时搞火箭 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 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听说他爱好绘画、音乐等,也很欣赏他的不 务正业,认为这些才华很重要。 我觉得艺术上的修养对我后来的科学工作很有帮助,它开拓了科 学创新思维。 钱学森常说,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 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让我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 形象思维。 疯狂点击:集大成者大智慧。 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 科学和艺术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成就了钱学森的事业、生活和人格。 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可以从不同领域大跨度地联想、激活,艺术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钱老突破领域间的障碍,学 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从而做到大跨度的触类旁通,完成了创新。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励志奋斗故事钱学森1911—2009杭州人,是 全世界着名的火箭专家,是我国原子弹之父、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 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1911 年出生于上海,后来出国留学,1938 开始对火箭进行研究。 1955 年 10 月冲破种种阻力回到祖国后,用他所学的专业和知识为 祖国服务。 他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翻开共和国的年谱,人们清楚地看到,从 1956 年到 1968 年,短 短的 12 年间,中国在一无资料、二无技术,经济基础薄弱,外国专家 突然撤走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因难,自行设计、制造,试验并成功地 发射了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进入世界军事强国行列 的入门卷,令世人刮目相看。 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近乎天方夜谭式的神话。 两弹一星,石破天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欢欣鼓舞,帝国主义 胆战心惊。 这一伟大成就是巨人的决心,伟人的筹谋,将军的指挥和广大指 战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晶,是火箭、导弹和卫星的总设计 师钱学森精心绘制的杰作。 本文将与读者一起重温这段历史,回顾钱学森走过的光辉历程, 展现世界科学巨星的高风亮节。 1911 年,钱学森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钱均夫,杭 州人,早年就读于杭州求实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长期从 事教育工作。 他忠厚善良,博学多才,谦躬自守,为钱学森营造了一个宁静求 实的家庭氛围,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智慧之窗。 钱学森始终认定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父亲。 3 岁的钱学森随父母从上海迁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女子师大附 小北京实验二小和北师大附小北京市实验一小。 两所附小办学正规,师资力量雄厚,钱学森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当时的北京正值清王朝覆灭,动乱纷繁,人们崇尚权谋,鄙薄实 务,社会环境恶化。 钱学森有幸进入了北京师大附中这所得天独厚的有利人才培养的 好学校,因为这里有一批不甘于祖国沉沦,矢志教育救国的忠诚爱国 的知识分子。 校长林砺儒是著名教育家,解放后曾担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 几何教师傅仲孙是一位功底深厚的数学家,他的教学工作十分出色,他经常对学生讲:我讲的道理是纯粹推理,这样推出的道理,不 但教室里如此,全中国也如此,不仅全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不 仅地球上如此,到了火星上也还得如此!钱学森对此记忆犹新。北师大附中课业繁多,教学要求高,但文理皆备,音乐美术也受 到重视。不求学生死记硬背,提倡重在理解,鼓励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的同 时,按文史、理工两部再学选修课程。钱学森选学理工,除了理工部正课,还加修了大代数、解析几何、 微积分、非欧几何、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英语、德语 和伦理学。虽然课程多,但思想上没有压力,学得生动活泼。 钱学森在耄耋之年,仍然十分怀念母校,我在那里受到的良好教 育,是我终生难忘的。 1929 年夏,钱学森考入了仰慕已久的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历来以起点高,基础厚,要求高的教学传统名闻天下, 求实学,务实业,苦干实干是交大的一贯学风。 交大上下严字当头,考 80 分的不算好学生,学校规定对重要课程 的课文,必须熟读硬记,原原本本地背下来。 这与北师大附中宽松的环境大相径庭。 钱学森深深懂得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十分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他自觉适应交大的学习氛围,刻苦努力,博学强记,以浓厚的兴趣和 顽强的毅力学好每门课,成绩都达到 95 分以上。 一册《分析化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竟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 钱学森在回忆交大时,激动地说过:交大教学严,要求高,我十 分感谢老师们使我学到了许多终身受用不尽的知识。 1935 年,钱学森从交大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一年后, 决定到欧美国家去深造。 他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在于经济技术的不发达,而日本的崛起 则完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经过考试,他取得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的资格。 他决定到美国学习飞机制造,因为这是一门中国没有的新兴工业 技术。 1935 年夏,钱学森告别父母,乘上美国杰克逊总统号轮船启航美 国。 20 天后登上了彼岸,来到了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的坎布里奇市, 这里只有 10 万人口,却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学城,因为两座世界有名 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在这里。 钱学森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 这是一所名师荟萃,驰名全球的理工类学院,许多诺贝尔奖获得 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院士都在这里执教,条件优越,环 境幽雅,学风严谨,钱学森如愿以偿,似饥如渴,一年之后便以优异 成绩获得航空系硕士学位。学工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飞机工厂实习与工作是不可或缺 的步骤,但美国航空企业不欢迎中国人去,这是钱学森没有想到的。一个标榜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度,居然存在着如此的种 族歧视,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钱学森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强盛 的可贵。冷遇和挫折并没有动摇钱学森强烈的求知渴望,反而增添了他顽 强拼搏的勇气。1936 年秋,钱学森飞到了洛杉矶,径直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因 为加州理工学院同样是美国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有着最负盛名的 力学和航空动力学研究中心,享誉超音速飞行之父的世界著名力学大 师冯·卡门教授就在这里。慕名而来的钱学森站到了冯·卡门面前,谦恭地自我介绍:尊敬的 先生,我是从麻省理工学院来的。我想由航空工程转学航空理论,也就是力学,请您告诉我,我的 想法对吗?冯·卡门听完了年轻人的诉说,不觉露出了欣喜的目光。在他看来,一个从事技术工程的年轻学者不满足已有的专业知识, 感悟到理论的重要性,这正是有远大志向的表现。为了了解他的专业功底,冯·卡门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钱学森对 答如流,反应之快捷,回答之准确,使大师赞叹不已。 他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的中国学生。 他当即十分高兴地答应了钱学森希望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接纳这个令人喜爱的年轻人。 从 1936 年 10 月起,钱学森在冯·卡门指导和领导下进行了长达 10年的学习与工作。 冯·卡门是匈牙利人,自 1934 年起定居美国。 他是一个坦诚直率、性格开朗而又十分谦逊的长者,也是美国航天科学的创始者之一。 他十分赏识钱学森的才华,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大的心力。 钱学森则以他非凡的勤奋与智慧,以出类拔萃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成长为冯·卡门的得意学生和不可缺少的助手。 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励志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袁隆平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建国70周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爱国名人励志故事5篇精选

建国70周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爱国名人励志故事5篇精选

袁隆平,袁隆,水稻,老师,负数,全国,助手,农场,正数,秧苗,科研,杂交水稻之父,时候,学农,故事,杂交稻,湖南,科学家,稻田,名人励志,野生稻,中国,产量,人生,优势,依阿华州,协作组,母本,概念,省科委

2020-05-30 #短篇故事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励志故事

袁隆平,水稻,杂交水稻,袁隆,杂交稻,两系法,中国,优势,全国,研究,材料,论文,协作,攻关,试验,不育系,科技人员,一面,产量,助手,培育出,教学,我国,方向,植株,水平,科学研究,花粉,规律,阶段

2020-05-31 #长篇故事

品水稻之父“袁隆平”励志故事得智慧人生

品水稻之父“袁隆平”励志故事得智慧人生

袁隆平,水稻,研究,试验,杂交水稻,稻种,袁隆,成果,秧苗,本可,事业,人民,优势,精力,我国,湖南省,稻谷,荣誉,美国,贡献,亩产,攻关,杂交,不育系,他没有,成功在望,慷慨地,拿出来,野生稻,李必湖

2020-05-31 #长篇故事

品水稻之父“袁隆平”励志故事得智慧人生

品水稻之父“袁隆平”励志故事得智慧人生

袁隆平,水稻,研究,试验,杂交水稻,稻种,袁隆,成果,秧苗,本可,事业,人民,优势,精力,我国,湖南省,稻谷,荣誉,美国,贡献,亩产,攻关,杂交,不育系,他没有,成功在望,慷慨地,拿出来,野生稻,李必湖

2020-05-31 #长篇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水稻,海水,沙漠,袁隆平,中国,世界,杂交水稻,我国,迪拜,发展,袁隆,程碑式,发展空间,美国公司,专利,之父,传统,农作物,区别,是非,团队,想法,国土面积,成果,技术,收货,杂交水稻之父,以上是,中国农业,其他国家

2008-02-04 #故事会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杂交水稻,我国,粮食,试验田,袁隆,行一,连家,大米,产量,之父,人口,农民,优势,全国,农校,决心,发明奖,工作者,大粒,成果,教员,教学,食品,水稻,湖南,科研,种子,理想,稻谷

2020-09-09 #长篇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水稻,杂交水稻,袁隆,杂交稻,研究,中国,两系法,全国,优势,我国,世界,培育出,材料,论文,协作,攻关,试验,三系杂交,不育系,科技人员,一面,产量,助手,教学,方向,植株,水平,科学研究,花粉

2020-09-10 #故事阅读

名人故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名人故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杂交水稻,袁隆,世界,稻穗,贡献,成就,水稻,研究,赵石英,陈洪新,杂交水稻之父,联合国粮农组织,事业,人类,全国,光辉,助手,种子,才能,梦想,理想,科学家,稻谷,雄花,面积,为我们,疯狂点击,雄性不育系,作出了

2020-05-31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