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屠呦呦被载入诺贝尔奖史册

时间:2020-09-10

屠呦呦和诺贝尔奖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8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930年12月30日黎明时分,她出生于中国浙江宁波市开明街508号的一间小屋,听到她人生第一次“呦呦”的哭声后,父亲屠濂规激动地吟诵着《诗经》的著名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并给她取名呦呦。尔后84载,这个名字——屠呦呦被载入诺贝尔奖史册、被铭记在亿万人民心中,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医前行的道路。 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后为北京医学院,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在大学4年期间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1956年,屠呦呦针对全国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对有效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也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59年,屠呦呦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之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1969年2月,年仅39岁的她被任命为科技组组长,被任命后只能把3岁女儿交给母亲,投身研究中草药抗疟研究任务。她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方药集,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组织鼠疟筛选。不久,屠呦呦服从组织安排,到海南岛疟区实验室工作半年之久,回北京后,由于种种原因工作难以开展。 1971年,抗疟队伍再次在广州召开专业会议,周总理对此作了重要指示,屠呦呦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之后开始继续研究工作。每每遇到研究困境时,她就一遍又一遍温习中医古籍,查阅有关文献——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获取灵感,书中记载:“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屠呦呦根据这条线索,采用乙醇冷浸法将温度控制在60℃,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效价有了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使鼠疟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 1971年10月4日,即广州会议后的第191次实验先后筛选方药200余种中,获得了青蒿抗疟发掘的成功。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她又把青蒿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并发现中性部分抗疟效价高而毒副作用低,酸性部分无效而毒性大。在确证中性部分为青蒿抗疟有效部分后,又进行猴疟实验,取得同样满意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屠呦呦偕同有关医务人员携药赴海南昌江地区试用,从间日疟到恶性疟,从本地人口到外地人口,首次取得30例青蒿抗疟的成功。又在同一地方首次试用青蒿素单体,肯定其抗疟疗效胜于优选抗疟药氯喹。1973年她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这个物质比之前的天然青蒿素效果还要强,至1978年,共治疗2099例其中包括间日疟1511例,恶性疟588例,全部获得临床痊愈。 在临床证实青蒿抗疟有效的基础上,屠呦呦等人对青蒿提取物中性部分进一步分离提纯青蒿有效单体,这种新型化合物被命名为“青蒿素”,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 2011年,她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也是中国首位获得该奖的大陆科学家。这个奖被称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国内外媒体疯了似得想采访她,她都一一拒绝了。 中医以其独特的治疗体系和诊疗方法留给世人神秘的面纱,当人们不免对中医产生怀疑、质疑时,她用46年的时间拯救千百万人生命的事实,默默地向世界阐明事实与观点。 当外界条件艰苦、研究陷入困境时,她坚守内心信仰带领团队苦苦探索走出死局。 她的一生没有过多参与女儿的成长之路,而在中医药漫漫长路上、在普及科学观念中上下求索。 有志者,事竞成。正是对待科学的这份热忱、对待生命的那份尊重,她成为诺贝尔科学奖项中国本土科学家的第一人,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华人科学家的第一人。这也是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当世人都在羡慕屠呦呦头上的光环时,她说:“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青蒿素的研发工作,但我不是以获得诺贝尔奖为终极目的。” “我唯一的追求是:抗疟、治病。” “因此,我不想对于自己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的诺贝尔奖,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烦恼和质疑。” 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 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 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

声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屠呦呦被载入诺贝尔奖史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屠呦呦,诺贝尔奖,中草药,青蒿,中国,乙醚,研究,试验,青蒿素,大事,叶子,抗疟,结果,女科学家,化合物,团队,疟疾,提取物,文档,毒性,科学研究,荣誉,过程,同事们,得热,发现了,现代科学,中医药,世界,不眠之夜

2020-04-09 #故事会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屠呦呦,诺贝尔奖,中草药,青蒿,中国,乙醚,研究,试验,青蒿素,大事,叶子,抗疟,结果,女科学家,化合物,团队,疟疾,提取物,文档,毒性,科学研究,荣誉,过程,同事们,得热,发现了,现代科学,中医药,世界,不眠之夜

2020-09-10 #短篇故事

倾听屠呦呦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倾听屠呦呦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教授,屠呦呦,研究,动力,南开中学,青蒿素,团队,好奇心,诺贝尔奖,想象力,科学家,精神,讲坛,苍生,力比,廖福龙,李国桥,瑞廷,全体学生,主讲人,中西药,主题,事迹,任务,优缺点,勇士,勇攀高峰,学校,启示录

2020-09-10 #短篇故事

倾听屠呦呦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倾听屠呦呦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教授,研究,屠呦呦,动力,南开中学,青蒿素,团队,好奇心,想象力,讲坛,科学家,精神,苍生,力比,廖福龙,李国桥,瑞廷,全体学生,主讲人,中西药,主题,事迹,任务,优缺点,勇士,勇攀高峰,学校,启示录,吃螃蟹

2020-05-30 #短篇故事

倾听屠呦呦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倾听屠呦呦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同学们,教授,研究,屠呦呦,动力,南开中学,青蒿素,团队,好奇心,想象力,讲坛,科学家,精神,苍生,力比,廖福龙,李国桥,瑞廷,全体学生,主讲人,中西药,主题,事迹,任务,优缺点,勇士,勇攀高峰,学校,启示录,吃螃蟹

2020-09-10 #短篇故事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屠呦呦,青蒿,抗疟,青蒿素,疟疾,提取物,实验,研究,中药,疟原虫,课题组,中医研究院,中国,患者,成就,工作,奖项,单体,小草,沸点,疾病,组长,结果,药物,诺贝尔奖,项目,中国中医研究院,发现了,中草药,人类

2020-05-05 #短篇故事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屠呦呦,青蒿,抗疟,青蒿素,疟疾,提取物,实验,研究,中药,疟原虫,课题组,中医研究院,中国,患者,成就,工作,奖项,单体,小草,沸点,疾病,组长,结果,药物,诺贝尔奖,项目,中国中医研究院,发现了,中草药,人类

2020-05-31 #故事大全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打了谁的脸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打了谁的脸

青蒿素,青蒿,抗疟,屠呦呦,毒性,药物,实验,研究小组,上海,乙醇,中药,乙醚,云南,冷浸,浸膏,提取物,方式,温度,疟疾,疗效,病人,结构,针剂,研究,化学结构,中提,周维善,葛洪,李国桥,苏新

2020-09-10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