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时间:2020-09-09

伊索寓言总共有几篇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看完后憋不住

百家号02 1511:01

伊索的寓言故事

伊索是一位奴隶出身的寓言作家,他生活的时代正是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形成时期。那个时代,奴隶主贵族作威作福,为非作歹,奴隶和下层平民备受欺凌。奴隶和下层平民对奴隶主贵族的专制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他们把寓言当作武器,向奴隶主做斗争。在众多的奴隶和平民出身的寓言作家中,伊索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他是一位奴隶主的家奴,相貌丑陋却绝顶聪明,后来获得了解放。

提起伊索,也许熟悉的人不多,但提起《农夫和蛇》、《狼和小羊》、《鹰与螂》、《农夫和儿子们的争吵》等,也许大家都就不陌生了。

《农夫和蛇》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蛇冻僵着,很可怜它,便拿来放在自己的胸口上。那蛇受了暖气就苏醒了,等到回复了它的天性,便把它的恩人咬了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伤。农夫临死的时候说:“我怜惜恶人,应该受这个恶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决不要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狼和小羊》的故事,是《伊索寓言》中著名的一篇:一只狼来到河边,它看小羊在河边喝水,就想吃了它。但狼又想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欲望。于是狼责怪小羊把水弄脏了,害他不能喝水。小羊回答说;“我在下游,你在上游,我怎么会把上游的水弄脏呢?”狼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恶狠狠地说,“你去年骂过我的父亲。”小羊大为吃惊,忙辩解道:“那时我还没出生呢。”狼理屈词穷,终于凶相毕露地说:“即使你辩解得再好,我也不放过你”。说着便猛扑过去把小羊吃掉了。这个故事要说的是坏人存心要做坏事,总是可以找到借口的。如果把狼和羊的对立关系比做奴隶主和奴隶、贵族和平民的关系,那贵族和奴隶主不就有着和狼一样的吃人的本性吗?

蜣螂和鹰相比,一个是弱者,一个是强者,它们在力量上不可相比,但在《鹰和蜣螂》中,蜣螂和鹰作斗争却取得了胜利:鹰是一种凶孟的飞禽,而蜣螂是一种小虫。一次兔子被鹰追逐,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碰到了蜣螂,便向他求救。蜣螂鼓励兔子和鹰讲理。但鹰却蛮横地吃掉了兔子。蜣螂从这个悲剧中悟出:同鹰是无理可讲的,必须勇敢地和它做斗争。于是,蜣螂经常等候在鹰巢下面,只要鹰一生蛋,它就飞上去,把鹰蛋推滚起来,把它打碎。鹰到处躲避不成,最后只好飞到希腊神话中最高的神宙斯那里,请求宙斯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繁殖后代。宙斯便叫鹰在自己的膝上生蛋,以为这样就安全了。但蜣螂毫不惧怕,他知道这一消息后,便带了一个粪团,飞上天去,将粪团抛在宙斯的膝上。宙斯忙掩面捂鼻,慌忙站了起来,膝上的鹰蛋也落地粉碎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人物可以向强者挑战,可以蔑视宙斯这样所谓天上的“最高神祗”,只要不屈不挠,坚持战斗,最终定会取得胜利。

《伊索寓言》中有总结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经验的故事,《农夫的儿子们的争吵》便是其中一篇:农夫的几个儿子之间经常发生争吵,不团结。农夫多次劝导也不奏效。一天,农夫把几个儿子叫到跟前,拿了一束木棒让他们轮流折,但谁也折不断。然后,农夫把一束棒拆开,分给几个儿子每人一根,叫他们再折。儿子很容易都折断了。农夫用一束棒折不断,一根棒一折就断的道理教导儿子们说;“你们看吧,假如内讧,便要被打倒了。”这一生动的例子说明,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在《三只公牛和狮子》中伊索告诫人们,要注意识破敌人的阴谋诡计。

有三只公牛生活在一起,一只狮子想吃掉他们,可是公牛们齐心协力,令狮子无法下手。狮子想出诡计,便用花言巧语离间三只公牛的关系。公牛们不知是计,终于上当,他们各自分开。这时,狮子趁机将三只公牛一只一只吃掉了。“不要相信敌人的好话”。这是作者告诉我们的历史经验。

《伊索寓言》中还有许多精彩的寓言,说明深刻的道理。《打破神像的人》是说要打破人们对神明的迷信;《龟兔赛跑》中劝诫人们不要骄傲自大;《乌鸦和狐狸》中讽刺一些人的虚荣心;《狐狸和葡萄》中嘲笑无能者的自我安慰心理;《初次看见的骆驼》中则说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伊索创作的寓言故事中把奴隶主贵族常比为狮子、毒蛇、狐狸等,揭露他们的贪婪残暴,同时又歌颂了广大奴隶和下层平民顽强的斗争精神,鼓励人民团结起来,向贵族奴隶主做斗争,这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因此,奴隶主贵族对伊索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杀害他。

公元前560年的一天,伊索被奴隶主押到爱琴海边一块高耸的岩石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伊索冷静从容,坚强不屈。终于,伊索被推下了山岩……

伊索在世时,他的寓言就在人民中间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广为流传了,但当时并未编成书。公元前3世纪左右,伊索死后的二、三百年,一个希腊人把当时流行的200多个故事汇编成书,题为《伊索故事集成》,但可惜没有流传下来。公元前1世纪初,一个获释的希腊奴隶,以《伊索故事集成》为材料,用拉丁韵文写了寓言100余篇,同时,又有一个人用希腊文写了寓言122篇。到公元4世纪,又有一个罗马人用拉丁韵文写了42篇寓言。

以上三种韵文体都保存下来。后来,又有人把韵文改为散文,加进印度、阿拉伯和基督教的故事,并多次汇集、编纂和改写,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伊索寓言》,共有360篇。 《伊索寓言》并不是伊索一个人创作的,其中有他同时代人的作品,也有后人的创作,但这并不影响伊索的伟大,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寓言,并从他的寓言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看完后憋不住

百家号最近更新:02 1511:01

简介:关于人生,有人写在脸上,有人刻进心里。

作者最新文章南方艺术展上的油画作品,不少画家的水平有待提高!02 1417:1102 1416:2602 1413:32相关文章中国体育报02 15环球网02 15新华社新媒体02 15光明热点02 15手机中国网02 14??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伊索,农夫,奴隶,蜣螂,故事,奴隶主,寓言,贵族,宙斯,作者,小羊,百家号,人们,公牛,狮子,斗争,伊索寓言,韵文,关系,儿子,平民,道理,这个故事,人民,借口,兔子,寓言故事,和平,希腊,强者

2020-05-21 #故事阅读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伊索,农夫,奴隶,蜣螂,故事,奴隶主,寓言,贵族,宙斯,作者,小羊,百家号,人们,公牛,狮子,斗争,伊索寓言,韵文,关系,儿子,平民,道理,这个故事,人民,借口,兔子,寓言故事,和平,希腊,强者

2020-06-22 #长篇故事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人们都知道农夫和蛇的故事 但似乎把作者给忘了!

伊索,农夫,奴隶,蜣螂,故事,奴隶主,寓言,贵族,宙斯,作者,小羊,百家号,人们,公牛,狮子,斗争,伊索寓言,韵文,关系,儿子,平民,道理,这个故事,人民,借口,兔子,寓言故事,和平,希腊,强者

2020-09-23 #小故事

神问答人们都知道女娲娘娘造人 那么女娲又是怎么出来的?

神问答人们都知道女娲娘娘造人 那么女娲又是怎么出来的?

女娲,华胥氏,人类,伏羲,雷公,网友,葫芦,百家号,女娲娘娘,造人,问题,人们,传说,作者,生下,答案,都知道,是怎么,上帝,人间,兄妹,刑天,大脚印,天帝,妹妹,百闻,用户,洪水,洪灾,碎肉

2020-09-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里人们都知道火烧赤壁 但知道战前的事吗?

《三国演义》里人们都知道火烧赤壁 但知道战前的事吗?

周瑜,诸葛亮,曹操,蒋干,刘备,黄盖,鲁肃,火烧赤壁,说说吧,小罗,意思,软肋,三国演义,内斗,军令状,大小,开头,时候,江东,群英会,老实人,关羽,使者,上开,好的,来到了,人们,丈夫,万恶,事情

2012-07-06 #故事会

穷人算命 富人烧香。到头来才知道 人们在意的从来都不是死亡

穷人算命 富人烧香。到头来才知道 人们在意的从来都不是死亡

人们,生命,同事,富人,好运气,经办人,时候,本能,公司,一切都,想法,今天上午,人生,人性,传统,价值,勇气,女人,地方,地位,天堂,坊间,局面,尘世,幻想,形态,意志,项目,时光,无奈

2015-01-02 #长篇故事

人们都知道郭嘉不死 卧龙不出 但是知道后一句的少之又少

人们都知道郭嘉不死 卧龙不出 但是知道后一句的少之又少

曹操,郭嘉,诸葛亮,卧龙,谋士,刘备,袁绍,三国时期,乱世,手下,惨败,于水生,刘备之,徐树,徐叔,比诸,葛亮,诸葛,一片天,一直流,一炮打响,三军,三国鼎立,豪杰,地盘,人们,交过,以少胜多,优势,分量

2017-08-07 #小故事

小卡回应交易风波:我什么都不知道 人们总在编故事 其他的保密

小卡回应交易风波:我什么都不知道 人们总在编故事 其他的保密

莱昂纳德,联盟,球迷,快船,事情,罗伯森,洛杉矶快船队,东西,团队,巨星,时候,故事,球员,行为,记者,证据,圣诞大战,有任何,私人事务,中提,乔丹,恩怨情仇,杜兰特,詹姆斯,场中,交易,为人处世,人们,内容,台面

2007-06-05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