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时间:2020-09-08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9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中古代礼仪故事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教导大家关于一些礼仪的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都有哪些吧!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 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 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 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 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 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 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 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 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 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 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 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 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 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 相互帮助、 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乳姑不怠

崔山南,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卧冰求鲤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玉帛成干戈

公元前592年,当时的齐国国君齐顷公在朝堂接见来自晋国、鲁国、卫国和曹国的使臣,各国使臣都带来了墨玉、币帛等贵重礼品献给齐顷公.献礼的时候,齐顷公向下一看,只见晋国的亚卿郁克是个独眼,鲁国的上卿是个秃头,卫国的上卿孙良夫是个跛脚,而曹国的大夫公子首则是个驼背,不禁暗自发笑:怎么四国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当晚,齐顷公见到自己的母亲萧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个人当笑话说给萧夫人听.萧夫人一听便乐了,执意要亲眼见识一下.正好第二天是齐顷公设宴招待各国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应,让萧夫人届时躲在帷帐的后面观看.第二天,当四国使臣的车子一起到达,众人依次入厅时,萧夫人掀开帷帐向外望,一看到四个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她的随从也个个笑得前仰后合.笑声惊动了众使者,当他们弄明白原来是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寻开心,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时,个个怒不可遏,不辞而别.四国使臣约定各自回国请兵伐齐,血洗在齐国所受的耻辱.四年后,四国联合起来讨伐齐国,齐国不敌,大败,齐顷公只得讲和,这便是春秋时著名的“鞍之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5-27 #故事会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5-30 #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6-17 #故事会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礼仪,文明礼仪,中国古代,孔子,中国,宗庙,天子,个人,先师,故事,祭地,拜礼,曾子,礼仪之邦,小故事,人们,冠礼,时行,节日,影响,方相氏,诸葛亮,中国文明,诞生礼,国都,下级,三朝,南郊,产物,传统

2020-09-07 #故事会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礼仪,中国古代,个人,孔子,曾子,礼仪之邦,中国,故事,诸葛亮,中国文明,人们,仪表,家祭,社会,避席,只局限于,小故事,对一个,文化修养,乐毅,于隆,刘备,孔夫子,王有,管仲,诗中,陆游,国都,专人

2011-06-24 #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文明礼仪,礼仪,中国古代,个人,孔子,曾子,礼仪之邦,中国,故事,诸葛亮,中国文明,人们,仪表,家祭,社会,避席,只局限于,小故事,对一个,文化修养,乐毅,于隆,刘备,孔夫子,王有,管仲,诗中,陆游,国都,专人

2011-06-11 #短篇故事

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张良,孔子,老师,桓荣,老子,曾子,使臣,老人,齐顷公,下邳,孔融,萧夫人,刘邦,长孙,千里送鹅毛,故事,那老人,天鹅,夫人,继母,鞋子,齐国,唐太宗,崔山南,程颢,学识,尊师,弟子,席子,明帝

2020-06-17 #小故事

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古代礼仪故事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张良,孔子,老师,桓荣,老子,曾子,使臣,老人,齐顷公,下邳,孔融,萧夫人,刘邦,长孙,千里送鹅毛,故事,那老人,天鹅,夫人,继母,鞋子,齐国,唐太宗,崔山南,程颢,学识,尊师,弟子,席子,明帝

2020-09-0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