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感悟80回

时间:2020-09-08 20:00:01

相关推荐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感悟80回

文卧青莲 本文摘自[卧青莲]的读书摘抄。

1、《》80回 84回

桃园结义忠义显,云长身死有何恋?

翼德殒命已无念,玄德笃志仇未变。

子龙慧眼识不便,忠心相劝去意定。

三人情意未断天,云长翼德驻心间!

关云长与张翼德先后离去,刘玄德心痛不已,不顾百官劝谏,毅然决然起兵报仇。吴王孙权虽已归顺曹丕,但曹丕并不打算助其退蜀兵,孙权亦有些心惊,先后派人与刘备求和,但刘备心中仍有恨意,继续派兵攻打。

以一己之私而不考虑上下,是为不负责任。但退一步想,若刘备不为两人报仇,思及昔日桃园结义之盟,是为不义。进退两难,刘玄德终是选了义。若论刘备,他确实不是位称职的君王,君王当以天下为己任,以苍生为己命,便要对有所取舍。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 ,也的确是有理。

就现下局势而言,蜀国已然不敌魏国了。昔日刘备皆是凭借孔明之计而取胜,听取孔明之言而利己。如今刘备不听孔明的进谏,毅然决定攻打东吴,似乎已经注定蜀国将会是败局。

三国兮,各据一利。刘备之利兮,人和也。今日三国局势兮,操死权降备称帝。曹丕继位兮,不义更胜于其父也;孙权降魏兮,为求保己之全也;刘备称帝兮,为报弟仇也。悠悠三国兮,气数将尽……

2、《》85回 88回

一代枭雄刘备,年过花甲病逝。白帝城托孤,太子刘禅上位。诸葛孔明续显神通,结好东吴。

前有刘备,不顾群臣进谏,毅然决然起兵攻打东吴,为报云长、翼德之仇。而今兵败退守白帝城,染病将终,召见孔明,嘱托其辅佐刘禅,若刘禅不才,可自为帝,言罢身死,孔明深受感动,定将竭力辅佐。

虽说刘备算不上一位尽责的君王,但他始终是能明辨是非的,临死是以蜀国黎明百姓为主。 伐吴未果身先死,悔初悖亮 汉未兴。 此一生,但留遗憾!

孙权亦在邓芝言利害后,决意与蜀结好,共同敌魏。此亦感激诸葛亮之高明,足不出户,派兵点将,平定五军,实乃高人也!而后擒得孟获兄弟两人,难让人不佩啊!

昔日三足鼎立,一乃曹操,另为孙权,再者刘备。今日曹操、刘备先后身死,孙权亦降。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谁曾想汉室未兴,刘备身死?谁曾想曹丕之威,胜于曹操?果然,万事并非如料……

3、《三国演义》89回 92回

先主逝,孔明忠,事后主。计谋深,招孟获,火灭军。《出师表》,谏后主,说利害。领赵云,携邓芝,共伐北。斩五将,当先锋,子龙勇。用计谋,擒侯茂,孔明智!

忠言进谏劝刘禅

自先主刘备逝去,蜀国几乎是仰仗诸葛亮而得以生存。所幸孔明忠心耿耿,未曾废刘禅,自为君,凭他所能,此事易如反掌。但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正因“追先帝之殊遇,报之于陛下也 ”。欲北伐之际,上一封《出师表》,读之令人感动。故而有了一句话——读《出师表》不落泪者,是为不忠也。字字珠玑,句句动人,从头至尾,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心安理得。功名不计其数,终落于淡泊名利之下。这,便是诸葛亮!

4、《三国演义》93回 96回

今日三国,各有名将:魏有司马懿、汉有诸葛亮、吴有陆逊。且三人本领非常人能及,但都稍逊诸葛一筹。

名震四方,名副其实

诸葛亮自出山以来,屡建奇功,少有人能比。今遇魏将姜维,竟能识其计谋,孔明深深感叹,于是用计招降姜维,为后主又添一大将。才能远不仅此,孔明大敌当前,骂死大魏司徒王朗;巧用天时,雪日破羌兵;深知人心,魏兵之前焚香抚琴退敌……深谋远虑且不说,诸葛亮还重视军法,败军后,主动自贬丞相之位,令人深叹不已!

自古以来,胜败乃兵家常事。

诸葛亮也有疏漏之处。昔日先帝于白帝城托孤,并嘱咐孔明,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但诸葛亮却令其守住汉中咽喉——街亭,却不曾想一步错,步步错,失了街亭、列柳城及三郡,追悔莫及,只得按军法处置,斩了马谡!

除诸葛孔明外,司马懿也是令人折服之人。昔日诸葛亮因忌惮司马仲达,而不敢出师伐魏,便用计令大魏幼主——曹睿心生疑虑,扣其兵权。而今方能再次派上用场,算定诸葛之计谋,大败蜀兵!实乃有才之士、慧眼之人也!

三国大有人才在,各领本事避危害。

诸葛孔明才不赖,司马仲达没圣裁。

两国名将令人慨,大河江山亦不败!

5、《三国演义》97回 100回

《后出师表》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伟而不自骄,伟亦不自傲!识遍人心得胜仗,大义当前无所畏!

有能者,自当受荣

时至今日,蜀国先主逝去已久,后主无谋,大片江山依靠的是诸葛亮,是惹人赞叹!

司马懿虽也不失为一代贤能,但论战,自不如诸葛。深知孔明之法,却也误判,败给蜀军,失大将——王双。屡次中诸葛亮之计,只可惜张飞之子张苞,身死!所谓“虎父无犬子”,张苞也是一代英雄!后主刘禅中司马之反间计,诸葛孔明受召回成都。退兵之际,也是用智谋使得魏兵不敢追!

不禁感叹: 世间竟有如此神妙之人?神妙,孔明堪当此名!

常山子龙为虎将,英勇志气比关张。

大业未成生死忘,两扶后主名声长。

侠肝义胆死何妨?青史留名长流芳!

有诗言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当此诗之赞者,子龙也!

赵云一身正气的人,勇气也是惊人,有勇有谋,蜀国之臂也。奈何世事难料,子龙却抱病而终,哀哉!哀哉!果真是乱世出英雄,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个个都是人杰!此三人之逝,令人感到可惜,此乃英雄也!

6、《三国演义》101回 104回

将星坠 天胜人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于命抗衡。

诸葛亮出山,辅佐先主,为其出谋献策,攻下一座又一座城池,尽心尽力,名利不慕。识得天时,巧用地利,善知人心,不是“才华横溢”所能形容。可惜命不允,染上了病。祈禳之法亦不能抵抗命运,只得叹:生死有命,不可得而禳也!人纵有一死,只是错了时间,误了世间。人定胜天?或许是天定胜人罢了。虎将贤才,一一逝去,大汉江山安能保?汉室安能兴?

生死有命孔明归,功名利益随星坠。

人死躯留亦不寐,木像正坐敌军退。

才留后人命难回,此生长去青史垂!

眼观蜀国,无疑是灯枯油尽了。上无明君,下而鲜有贤良。追溯往昔,英勇之关羽、张飞、赵云……一一逝去。出谋划策者——诸葛亮,如今亦是抱病而终。眼下,姜伯约是人才,勇将魏延亦怀不轨,放眼蜀国,谁还能支起这副“空壳”?后主无能,贤者皆去,蜀国,亦将去……

7、《三国演义》105回 108回

悠悠三国尘落定,东吴孙权终归冥。

大寿将至,终逝去。孙权卒,孙亮继位,魏之司马昭伐吴,却被吴将丁奉一举击败魏国船队。皇族孙峻欲谋杀诸葛恪,掌握吴国兵权,未知成败。

一代豪杰司马懿,身归大地。

却说司马懿果真英雄,就连诸葛亮也惧他三分。如今魏主曹睿,昏庸无道,大兴土木,百姓苦不堪言,引得公孙渊起兵造**。身卒后,其养子曹芳继位,权臣曹爽设计撤去司马懿兵权,被司马反诈病消疑。期间,姜维趁乱伐魏,却被郭淮、陈秦用计击败。司马懿病故,其二子司马师、司马昭掌魏国大权。

君主昏庸无道,无疑是自取灭亡。古往今来,多少昏君、暴君?无一不引起百姓咒骂,也便有了造**之举。

明君之责,非掌权术而已,而令百物之润发,万世之太平,人人之常乐。掌权为乐者,只治得了心病,却治不了其江山天下。故,君王,非个人而言,是举国上下之百姓之福泽!

8、《三国演义》109回 112回

五伐中原却得败

前有姜伯约一伐中原以败而归,今其二伐中原,斩徐质,困司马昭,待其趁机逃出,羌兵助魏来袭,伯约退兵。司马师掌权,曹芳欲谋杀之,却被司马知晓,便废曹芳立曹髦,魏将毋丘俭、文钦起兵反对。司马因眼瘤而身死,趁乱姜维三伐中原,背水一战!却因轻入敌境而被邓艾设计击败。四伐中原,再次败给邓艾。而后魏将诸葛诞结东吴举兵反司马昭,姜伯约趁叛乱之际五伐中原,却也败给邓艾。虽五伐五败,但其勇气可嘉!已叹四番难奏绩,又嗟五度未。 姜伯约浑身肝胆又怎不令人钦佩?且不可一一时成败而判人勇谋。

如今三国局势陷入混乱。硝烟不断,百姓何安?

乱世三国勇者存,不知其数英雄陨。

大魏江山帝王轮,权职难掌朝臣吞。

未知江山何时聚,但求世人安乐居。

德予民,义待士,礼安邦,法治国,武镇四域,仁修天下!家国天下,君王权术,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何日为期?

……

9、《三国演义》113回 116回

再伐中原虽得胜,蜀失兵将也是猛。

姜伯约开始五次讨伐中原,却都未得胜。如今六伐中原,大破魏军,邓艾用计,使人至成都散布谣言,刘禅召回姜维。昔日刘禅便是因此而召诸葛亮,可见刘禅并无明君之谋。因曹髦不满司马昭,率兵讨伐,却遭司马昭废黜,令立曹奂为帝。姜维借问罪之名,七伐中原,识破诈降之计,击败魏军,蜀军损伤也很严重,便只得退兵。姜伯约八伐中原,刘禅却听信谗言,召回姜维,司马昭也决定兴兵灭蜀。

乱世之中,君王不过是傀儡,一言一行非己愿,魏国、吴国皆是如此,掌权的都是臣子。内乱未止,外敌又入,家国难安!

玄德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蜀汉皆依靠诸葛亮,身死后,仍心系百姓。一个昌盛安乐的王朝,除一个明君之外,更需贤能臣子在侧相助……

10、《三国演义》117回 120回

忠肝义胆兴汉室,奈何万事难如愿。

先主最大愿望便是兴复汉室,却不幸早早殒命。如今蜀汉难胜魏国,后主刘禅出降邓艾。可姜伯约一心欲复兴汉室,还天下一个太平,只得假降钟会,欲借此力灭邓艾。而邓艾于钟会不和,二人敌对。在钟会被射杀之后,姜伯约便自刎而死,蜀汉江山一去不复。不得不说,姜维真的是英雄,乱世之中不忘初心,扛起应有的责任,哪怕以卵击石,也要搏一搏,如此不屈不挠之精神,实乃令人!

江山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悠悠三国,晋统一。

汉室未兴,天下未平。那个怀大志,斩贼寇,识贤才,统中原,定天下的朝代,便是晋朝!三国之争因此停息,草菅人命的,鲜血喷涌的岁月,尸体荒野的大地,此刻,恢复了久违的和平与安宁。

为君王者,非掌权为己任,而以天下为重担。四海腐木焕然,枯草重生,能人志士有才可施,苍生黎民有福能享,八方诸国皆贺国盛,不敢越地半步……信义驻四方,仁,修天下;德,平万世!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感悟80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主要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主要内容概括

刘备,曹操,董卓,吕布,关羽,袁绍,诸葛亮,司马懿,孙权,张飞,建议,徐州,荆州,机会,皇帝,势力,敌人,江东,结果,谋士,司徒王允,周瑜,孙坚,诸葛,貂蝉,复仇者联盟,东吴,兄弟,刚要,实力

2020-09-07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5-28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9-06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9-08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