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国演义》内容评价1500字

时间:2020-09-08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1500

提示:本文共有 25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周瑜[字:公瑾][终属:吴] 生卒:175 21036岁 籍贯 [扬州]庐江舒县 [今安徽庐江西南] 周瑜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历史上的周瑜风姿英发,心胸广阔。东吴老将程普,早年跟随孙坚,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轻的周瑜。但周瑜并不与程普计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说道:“与周公瑾交,如饮醇缪,不觉自醉。”到宋代时,世人还是很喜欢周瑜,这一点从苏轼的《念奴娇》一词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后,人们就逐渐对周瑜进行丑化,至到《三国演义》成书时,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个人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刘备的关系,周瑜一方面主动割长江南岸地给刘备,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交行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刘备的枭雄本色,不愿刘备一天天壮大,因此上书孙权,要求孙权将刘备软禁在京口(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美人计的由来,但其实周瑜本人并未施美人计,孙尚香也是由孙权主动嫁给刘备的),但孙权不愿。在对刘备一方的态度上,周瑜和鲁肃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进派,而鲁肃则眼光看得更远。遗憾的是,千百年之后,这两个人都成为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诸葛亮的垫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狭窄的代名词,而鲁肃则变成了一个老实得笨得出奇的人. 对曹操的评价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有句歇后语就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此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体现,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韬光养晦,不挣一时之得,深谋远虑,可是智者千滤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无意是他吃败仗之原因。 他的野心亦能体现在他的生性残忍,为报父仇,攻城屠杀百姓数万,无辜的残骸把汜水都堵的水泄不通。 可是他的雄才大略依然为我们至尽传诵。 曹操是中国百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誉之者为为命世英雄、毁之者称其为逆贼奸臣。曹操有统一北方的历史功绩,这是无法泯灭的历史事实。在北方统一的战争中,曹操发挥了杰出的才干,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有的学者认为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 有的人认为曹操是政治家,我认为有些评价偏高:首先,曹操有屠杀百姓的暴行,公元193年,曹操借替父亲曹嵩报仇,曾经血洗徐州和从雍、凉逃难来的手无寸铁的百姓,战争是残忍,而百姓是无辜的。他们不应该成为军阀之间征战的牺牲品。屠杀的黎民达到几十万之多,‘泗水流之不畅’(《后汉书·陶谦传》)足见当时杀人场面之惨烈。太残忍了,这件事暴露了曹操内心深处的凶残。也是曹操一生最大的污点。曹操也有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罪行,曹操的双手沾满了黄巾军的鲜血。其次,曹操个人作风也有很大问题,曹操这个人非常的好色,虽然‘圣人’有云:‘食、色,性也’的高妙论调,但曹操为了女人确实到了疯狂的地步。征战张秀时霸占其婶母,打吕布时强占其部将秦宜禄的夫人。虽然不是很坏,可在道德问题上,是应该予以谴责的。最后,曹操为了自己的权力‘挟天子令诸侯’而屠杀了许多文臣武将。孔融、杨修、崔炎等对曹操有极大贡献的手下也尽死其手。验证了封建统治者能为我所用留之 不用则杀之的恶劣作风。可笑的是中国文坛所谓的巨子郭沫若先生竟然写《替曹操翻案》这样毫无价值的文章,文章没有正视曹操屠杀百姓的一些列罪行而单方面鼓吹曹操实行的屯田,曹操的屯田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剥削制度,不足后人效仿。我们国人所崇拜的鲁迅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曹操到底英雄在何处?却并未明言。任何极端的评价曹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更加辨证公正的评价和认识曹操 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世人也称他“刘先主”。后来杜甫作诗说: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国演义》内容评价1500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100字20个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20字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100字20个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2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最佳答案,提问者,掘起,诸候,主要内容,字以上,没几个

2020-09-08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概括主要内容20个字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概括主要内容20个字

刘备,曹操,作者,三国演义,倾向,关羽,诸葛亮,全书,历史,集团,三国时代,刚毅,罗贯中,下人,下士,历史风云,中心,个人,人民,义气,仁民爱物,仁君,信条,典型,化身,天下人,大义,奸雄,官渡之战,政治

2020-09-08 #小故事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概括主要内容20个字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概括主要内容20个字

刘备,曹操,作者,三国演义,倾向,关羽,诸葛亮,全书,历史,集团,三国时代,刚毅,罗贯中,下人,下士,历史风云,中心,个人,人民,义气,仁民爱物,仁君,信条,典型,化身,天下人,大义,奸雄,官渡之战,政治

2020-09-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概括主要内容20个字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概括主要内容20个字

刘备,曹操,作者,三国演义,倾向,关羽,诸葛亮,全书,历史,集团,三国时代,刚毅,罗贯中,下人,下士,历史风云,中心,个人,人民,义气,仁民爱物,仁君,信条,典型,化身,天下人,大义,奸雄,官渡之战,政治

2020-09-08 #短篇故事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主要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三国主要内容概括

刘备,曹操,董卓,吕布,关羽,袁绍,诸葛亮,司马懿,孙权,张飞,建议,徐州,荆州,机会,皇帝,势力,敌人,江东,结果,谋士,司徒王允,周瑜,孙坚,诸葛,貂蝉,复仇者联盟,东吴,兄弟,刚要,实力

2020-09-07 #故事会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5-28 #故事会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9-06 #长篇故事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9-08 #故事大全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课时,教学要求,关键,整篇文章,方法,课文,课文内容,重难点,什么叫,主要意思,内容是,部分内容,教学过程

2020-09-0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