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时间:2020-09-07

于谦明朝和他妻子的感情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9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编者语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祖籍河南考城(今民权县),出生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永乐十九年进士,后随宣宗平汉王之叛。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拥立代宗,整饬兵备,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英宗辟,于谦被小人诬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后置墓祠于西湖边的三台山麓,供后人敬仰。选网络其故事三则共赏。于谦智断遗产案有个姓张的富翁到七十岁才得一子,取名一非,平时只叫张一。富翁病重时儿子才两岁,他想把家产留给儿子,又怕女儿、女婿谋财害命,于是写下这样的遗书:“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看了大喜。等富翁一死,他就立刻把所有家产据为己有。为什么呢?他按照自己的意见给富翁的遗书加上了标点:“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张一非长大后,看到了这份遗嘱,就状告姐夫。于谦审理此案时,反复阅读这份遗嘱,并派人去实地调查。最后,他决定把富翁的家产判给张一非。张一非的姐夫不服,于谦一拍惊堂木喝道:“这不明明白白地写着,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对方这下无话可说了。于谦拒礼于谦是有名的清官,他有一年寿辰,那天门口想来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帝派太监送来一只玉猫金座钟,也被拒之门外。太监写下四句话给于谦:“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于谦看了,在下面添上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他如此坚决,只好回去了。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于谦正和郑通畅谈,管家通报,有一个叫 黎民 的人送来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深,长驻山润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万年青,并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于谦妙计运粮公元1449年,明英宗受太监王振蛊惑,御驾亲征蒙古,酿成了史上最为惨烈的土木之变,不仅让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自己还被敌方抓去当人质。之后,蒙古人又以英宗为人质,一路打到在紫荆关,虎视眈眈地盯着北京城。而此时的京城已不堪一击,精锐部队全都葬送在了土木之变的战场,剩下的都是老弱残兵,根本无法与蒙古骑兵抗衡。情急之下,兵部尚书于谦召开紧急军事会议。于谦命令南京、河南、山东、浙江等地的地方军火速出发,按时赶到京都布防。会议还谈及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粮食的储备。虽然目前京城囤积的粮食足够百姓食用,但等各路人马云集后,定然供不应求,必须要从通州运粮。通州的大粮仓储存了足够京城人吃上数年的粮食,但是,大家都很明白,如果此时安排民工搬运,费时费力不说,万一蒙古兵攻进关内,人们还可能成为刀下冤魂。如果不运,大军进城后,粮食的供应又成了大难题。到底该如何解决呢?大臣们一个个都面露难色。接下来,一位大臣的话更是让众人忧心忡忡。他说:“万一蒙古军队打进关,通州将岌岌可危,到时候粮食必定会落入他们之手。”这个问题立刻引起群臣的高度关注。因为大家都清楚,万一真的是这样,那就等于让蒙古人没了后顾之忧,更有利于他们打持久战,这样的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于是,有人建议:“宁可将通州的粮仓烧掉,也不能便宜敌人!”听到这句话后,现场沉默了。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似乎是眼下最好也是最无奈的选择。想到那些珍贵的粮食将被付之一炬,大臣们一个个都摇头叹息,纷纷抬起袖子抹眼泪。只有于谦一人例外。他镇静地看着在场的大臣,郑重地下达了第二道命令:所有受召军队必须由通州入京,士卒各自取粮,运送至京城。众臣顿悟。于谦此举实在太高明,既成功地调兵,又完美地解决了运粮的问题。真所谓:十余万进京之日便是通州粮仓运迁址北京之时。(作者:方湘玲)(图文整理自网络,感谢各位原作者)转自:于姓的天空 1楼2020 01 05 11:00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4-20 #故事大全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4-25 #小故事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5-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5-27 #故事阅读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5-27 #故事阅读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5-27 #短篇故事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9-07 #小故事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明朝清官于谦的故事三则

于谦,张一,家产,粮食,通州,富翁,万年青,京城,太监,大臣,郑通,外人,管家,蒙古,运粮,黎民,明英宗,河南,作者,军队,女婿,意见,浙江,百姓,粮仓,英宗,网络,蒙古人,遗书,遗嘱

2020-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