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小故事

时间:2020-09-05

古人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5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遇圣解怨—环先二人

隋朝代州赵良相,家庭富裕资财巨万,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盈,次子叫孟。

盈的身体比较强健,孟的身体比较孱弱。他们的父亲去世前,就把家财分成了两份。等到父亲死了,没想到盈就把财产全部霸占强取了,仅仅留下一间房屋给孟居住,孟只好自力更生,并替人工作赚取生活费。没有多久,赵盈死了,投生到赵孟家作小儿,名字叫环。之后赵孟也死了,他也投生到赵盈家作孙儿,名字叫先。

光阴似箭,两个人长大成人了。这时赵孟家更为贫穷,赵盈家更加富有,但是赵环却在赵先家当佣人过活。有一天赵环听他的寡母谈起,赵盈霸占了我们的家业,致使你今世贫穷,至今作他家的奴才,岂不是可耻的事情吗?

赵环因而心中怀恨,要杀赵先。开皇初年,赵环跟随赵先游五台山,进人峨谷东边数十里,深旷无人的地方。就手中拿刀对赵先说:

「你的祖父和我的父亲原是兄弟,然而你祖父霸占了我家的产业,致使我家世世贫穷,现在我只好作你的仆人,你忍心吗?我现在要杀了你!」

赵先连忙逃走,赵环从后追赶。进入苍翠的林中,见到有一草庵就跑进到了里面,有一老和尚问:

「你想做什幺?这样一副怒气冲天的样子!」

赵环回答说:

「我要报仇以了我心中的怨忿!」

老和尚大笑说:

「你不可以那幺做,我让你自己明白你的宿世因果吧!」

于是用药物传给他要他充作茶汤服下,不久如梦初醒,回忆到往事种种,这时心中满怀惭愧。

老和尚说:

「赵盈乃是赵环的前身,霸占他人之产业,是自己放弃自己的祖业。赵先乃是赵孟的再来,受其应得之产业,是父命犹在罢了。」

于是赵环、赵先大为觉悟。两个弃家为僧,修行佛法,后来在弥陀庵告终。

口放金光—二梵僧

唐高宗仪凤年中,西域有二位梵僧,到五台山,捧花执炉,屈着膝步行,向山顶礼文殊菩萨。

因为精诚的缘故,就感遇文殊大士,化身为尼师,在岩石间,松树下,端然的独坐着,口中一直诵着华严经。

那时正好是黄昏时分。尼师就对梵僧说:

「比丘尼不适合与大比丘僧居住在一起,大德你走吧,明天再来好了。」

梵僧说:

「这里是深山而且路又远,没有地方可以寄宿,怎么办呢?」

尼师说:

「如果你们不去,我又怎么能住在这里,你们还是应当进入深山里去才好!」

梵僧在那里徘徊,心中既惭愧又恐惧。

尼师再对他们说:

「你们只要到前面山谷下,那里有禅窟,可以暂时栖身哪!」

梵僧前往寻找,果然找到了那个窟洞,相去数里许。

二位梵僧合十捧香炉,面向北方遥远顶礼,倾心听经。

四周静悄悄的,他们听到有诵经的声音传入耳中。最初开启经题,称「如是我闻」的时候,远远的见到那位和他们谈过话的尼师,身体坐在禅床上,面向南方而坐,口中放光,放出来的光竟是金色的,一直通达照到前面的山中。

而且这个光芒照在山谷南边方圆达十方里宽,使得山谷的南边犹如白昼那样,等到诵经毕,光芒还入于尼师的口中。

十指现灯—僧洪电

明朝万历六年,少林寺僧人洪电法师,有一天晚上往中台山。

那时刚好雷雨大作,四周昏黑,心里产生了很大的恐怖,没办法再向前行。

于是他至心合掌,称念「南无文殊师利菩萨」的圣号,当合十时十只手指现出神灯,如果合十的手指一分开就出现十灯,再合为一是十灯变了一灯。

洪电法师这样合十到了中台山,可是偶不小心跌了一跤,神灯的光芒才隐去无踪

圣境难测—道宣律师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孕了,不久即生下道宣律师。律师自幼就和别的小孩不同;生而好礼,正视听,肃仪容,天性严正,真是希有难得。

道宣律师从小就勤诵经书,长大以后,正式拜师求学,只要是有学问有道德的大师学者,无论多远,他都一定前往参访求授!于是外通百家诸子之说,内洞佛教戒定慧三学。十七岁正式出家,对于佛教的戒律,更是研究透彻,并能自然而然的持守精严,不论在顺境或逆境都是一样,因此他高洁的品格各所流露出来的气质就如莲花的清香一般;而他的智能之光,更如火炬高悬,照彻了整个阳世与幽冥。他为了保存并发扬佛法,一生著述不断,尤其精研律藏,把戒律幽深精微的精神意旨全部发掘出来,而使深奥难懂的「七聚」、「五篇」戒本豁然明朗。总之,道宣律师的德行超于三界之外,道业为众人所共同尊重,因此感动了诸天神祇,自动的护持在他的左右。

根据「纂灵记」一书的记载,道宣律师和文殊菩萨还有一段因缘呢:

道宣律师曾经到山西清凉山境游方参访,一天走到五台山之一的中台山,刚好日暮西沈,律师便歇了下来,找了个辟静的地方敷座打坐,不久入了禅定。这时有一位天界童子来到他的身旁侍立,律师出定后就问他说:

「你是什么人?」

童子答道:「我的名字叫玄畅,乃是天界之人,奉了帝释天主的命令,来此五台圣境巡视。听说您来到了五台山,因此特地赶来侍候。」

律师便说:

「依据华严经上的记载,这五台山乃是文殊大士应化的道场,但是现在我只看到一片起伏的丘陵,以及和世间一般的草木,宛如平凡人所居住的地方,那里有什么圣人的境界呢?」

童子回答说:

「大圣境界,并不是凡夫和二乘之人所能够明白的,我只是一个凡夫罢了,您则是二乘境地的修行人。如果我们用有思惟的分别心来求不可思议的境界,那是绝不可得的,你难道没听说过:本来一种法并无两样,但是三个人从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就有着各各不同的见解和分别了吗?要知道随着各人不同业报而生得的眼睛各不相同,因此所见便自然有别。我实在的跟您说:我现在所看到的这座山,完全是碧绿清澈的琉璃颜色,在诸山的中间,都有宝林间杂其中,发出了焕耀光明,无论白天夜晚这些光芒都在闪铄相映着,至于问到文殊菩萨究竟驻锡在什么地方,这就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得知的了。」

说完这番话后,童子就隐去,再也不出现了。

干封二年冬天,道宣律师在长安西明寺示寂。当时在位的穆宗皇帝特地制赞说道:「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魔归依,岳神奉侍。声飞五天,辞惊万古。金乌西沉,佛日东举。稽首归依,肇律宗主。」

破生死关—必救都纲

唐朝有一位出家人法号必救,他俗世家族身世都不详,住在王子烧身寺里面,掌理寺僧的职务,职位是都纲,所以大家都叫他「必救都纲」。

他道行相当的高超,所以神鬼无不对他钦敬,畏惧有加。

古代的清凉府,就是现在的五台县的地方,有一位官居邑宰的人名叫王有相。一个夏天的晚上,有相自己坐在公堂的案桌旁,蒙眬间觉得有两个不似人类的使者来到身边说:

「阎王爷派我们要追捕你,要送你到地府交差,近日就要启程!」

有相心中不免吃惊,但装作镇定的对两个面貌狰狞的使者说:

「人生有生必有死,从古至今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我并不是怕死,可是年纪老迈的双亲在堂,全靠我微薄的薪俸来奉养,假如我随你们去了,没有可以托付的人代我奉养堂上慈亲,这叫我如何放心得下?如果能待双亲百年以后,我死而无憾,不如我送你们千金,可否代奏阎罗大帝,暂时放过我的性命?我就感激不尽了!」

使者们回答:

「我们奉了阎罗王森严的命令而来,不敢随便擅自禀奏因由。但知有一人是我们大王也畏敬他三分,那就是在五台山修行的必救长老,如果您诚恳去求他相助,相信他有力量为你解危的。」

说完后两使者隐去,当晚王有相急忙赶到必救法师的居所,不顾三七二十一,自己不客气地开门登堂入室,正好必救法师在禅坐入定。有相顶礼说:

「我是邑宰,由于阎罗王派使者要索命,因家有年迈父母无人代为奉养,因此赶到这里,但求大师为我解危!」

必救法师当时问:

「你能发心皈依三宝吗?」

「能!」

「愿意奉行十善吗?」

「愿意。」

于是必救法师要他去躲避一下。然后默念:

「阎老!请察鉴有相一片孝心!」

阎罗王派使者来,跪地顶礼对必救法师说:

「我们大王奉师慈力,特地增延王有相一纪十二年的寿命,又因他能够念及双亲孝心可嘉,加上皈依三宝,今后奉行十善,自然而然会更增福报的。」

果然,王有相因此得到延寿,过了十二年方才舍世寿逝去。

塔发重还—净因僧杲

元魏时代,文殊菩萨曾现身为贫穷女子,所布施的头发,修了一座宝塔珍藏着,在佛陀舍利大塔的右方。

住持圆广,看到塔损坏了,就把旧塔拆了重新盖座新塔,派一位出家人去督工。

那修行人趁机分取文殊菩萨的圣发,放在衣袋中而离去。

十多年以后,修行人从南方回来,来到净因庵。那时的庵主是惠杲,正在假寐,一位金甲神说:

「有偷圣发的贼人想把圣发卖掉,您不妨把他留下来,等第二年,再送回本地好了。」

等到醒来,惠杲方丈正犹犹疑疑的回忆梦境的当时,果然有个修行人背着一个经箧走进庵来,说是要卖掉,准备还俗用的。

于是惠杲方丈就很豪爽地拿出了一千钱说:

「拿去吧,把这经箧留下来。」

把经箧打开以后,里面除了几部经书,还有一个袋子装的是头发,像金子一样一丝丝的闪闪发光。向人打听以后,才知道这是文殊大士的圣发。

第二年,也就是万历十年,惠杲法师到五台山的五峰顶,将圣发重新请回大塔里面,供后世的人礼拜供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20-04-22 #经典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20-04-22 #经典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20-04-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20-05-10 #长篇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20-06-13 #短篇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20-08-30 #故事会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20-09-29 #长篇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15-09-24 #经典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古代道德小故事

道德,小故事,周文,时候,弟弟,司马温公,司马,朱显,地方,大大的,年间,祖父,世恩,伯康,文灿,陈世恩,他的哥哥,那一个,人家,兄弟,哥哥,宰相,小孩子,年纪,德育,邻舍,房间里,最喜欢,父亲母亲,司马温

2016-06-0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