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兄弟王》 国宝文物里的汉历史

时间:2020-09-05

有历史故事的文物

提示:本文共有 192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长信宫灯

错金银博山炉

江都王刘非以军功傲视东南,中山王刘胜据地利控扼燕赵,他们都是汉武帝刘彻的庶兄,生前尽享人世荣华,死后陪葬珍宝无数。如今,在南京博物院的《兄弟王》展厅中,这两位诸侯王墓葬中的国宝文物举办了合璧展。

长信宫灯、金缕玉衣、“长毋相忘”银带钩、鎏金车马器、暗花纹铜矛、玻璃编磬……在南博《兄弟王》展厅,来自河北满城汉墓和盱眙大云山汉墓的250件(套)文物,可以用金玉满堂来形容。这些文物除了见证诸侯王奢华的生活,我们还能从中一窥汉初郡国并行的政治制度、汉代人的神仙思想以及汉武帝与刘非、刘胜隐秘而复杂的兄弟之情。

展览中名气最大的文物要数出土于刘胜王后窦绾墓的长信宫灯,奢华、精巧,背后还有一段血雨腥风的故事。灯身上的铭文有六处“阳信家”,所指为阳信侯刘揭。刘揭的儿子刘中意继承王位,却因参与“七国之乱”被废黜,这件灯具被没收辗转进入窦太后的长信宫中,因而被称为“长信宫灯”,再后来,它很可能被作为嫁妆或礼物送给了同为窦氏家族成员的窦绾。

“七国之乱”是理解刘彻与刘非、刘胜之间关系的大背景,它让我们看到兄弟之情遇到帝王权力之争的错综复杂。展厅中展出了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饼、五铢钱和大云山汉墓出土的半两钱,它们是诸侯国自行铸币的物证。“七国之乱”被平定后,诸侯国的权力被大大削弱,汉武帝渐渐收回了地方任免官员、铸造钱币和拥有军队的权力,又施行“推恩令”,让诸侯王把土地分封给子弟,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无法威胁中央集权,这才实现了汉朝的强大。

有趣的是,刘非因为“削藩”而当上了藩王。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时,15岁的刘非上书要求带兵平叛,汉景帝赐给他将军印,让他攻打吴国。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刘非被封为江都王,治理吴国地盘,并被赐予天子旗,也就是享受天子仪仗。展厅中刘非墓中鎏金、银铸造、镶嵌宝石的马具和车饰,让我们可以联想天子仪仗的威武与奢华,而一件暗花纹的铜矛,上面有使用过磕碰出的豁口。刘非一生只参加过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因此有专家推测,这只铜矛可能就是刘非与自己祖父辈宗亲、吴王刘濞作战时所使用的。

就在刘非当上江都王的同一年,12岁的刘胜被封为中山王。与招徕天下豪杰的刘非不同,刘胜想的只是享受生活,史书记载他“乐酒好内”,即喜欢喝酒,喜欢和妻妾们厮混。展厅中除了大量鎏金、错金的装酒铜壶,还有酒缸、酒锺、酒钫等。策展人陈刚告诉记者,刘胜墓中有一个墓室放满了装酒的容器,它们能装多少酒?答案是好几吨,由此可见刘胜好酒的程度。

从文献记录来看,被分封后刘非和刘胜只见过一次面,公元前138年,他们一同到长安朝觐。在宴会上,刘彻问刘胜为什么听到音乐而哭泣,他发表了一篇文采斐然的《闻乐对》,直言汉武帝不顾亲情,重用酷吏打击宗室。从文辞的典雅、典故的运用和列举官吏侵犯诸侯的事实来看,刘胜显然作了精心准备,汉武帝被打动了,送给诸侯厚礼,不再完全采信司法机关的奏报,更多顾及亲戚间的感情。刘胜的一番话推动汉武帝改变了削藩政策,“推恩令”温和削减,使中央与诸侯国的矛盾大为减弱。

虽然刘非、刘胜二人志向完全不同,但出土墓葬中考古人员却发现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相似。刘胜墓出土了一个袒胸露腹、双手抱胸、胖乎乎有点秃顶的铜鎏金非汉族人,当时大家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人,直到刘非墓中出土了一头铜铸的犀牛,以及一个同样的铜鎏金俑,大家这才知道,这种人物是驯兽师。然而在布展时,工作人员意外发现,这两件驯犀俑几乎一模一样,显然它们不是两国分别铸造的,很可能是受中央政府颁赐,这为研究中央与诸侯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物证。

《后汉书》记载,刘胜曾对赵王刘彭祖说:“哥哥你当国王,只知道替官吏们做那些治理国家的事。当国王应该每天听音乐,玩赏歌舞美女。”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他的墓葬中没有出土一件哪怕是装点门面的乐器。汉代人讲究“事死如生”,他们会把生前使用过的东西随葬,期望在另一个世界延续现世生活,不随葬乐器表明刘胜很可能并不雅好音乐。与之相反,勇武豪强的刘非很可能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因为在他墓中出土了迄今考古发现惟一一套玻璃编磬。展柜中展出了其中的三枚,表面因氧化而呈粉末状,但保存完好的部分则像青玉一样细腻润泽。中国的玻璃又称琉璃,往往用来制作小件,原因在于它的主要成分里包括铅和钡,这种配方组合在熔化成液体时腐蚀性极强,很难用容器盛装,因此制作编磬这样的大器工艺难度极大。南博曾复制了这套22件玻璃编磬,主持复原的中国人民大学王子初教授在发布会现场用这套编磬演奏了贝多芬的《欢乐颂》,来自2000年前的声音不仅音质清澈明亮,而且证明了中国古代音乐并非只有宫、商、角、徵、羽五声,而是和西洋音乐一样,具有完整的七声音阶,这一发现震惊了学术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兄弟王》 国宝文物里的汉历史”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国宝奇旅》——一段与国宝文物交织的惊险爱情故事

《国宝奇旅》——一段与国宝文物交织的惊险爱情故事

弘毅,文物,国宝,国家,故宫,刘烨,袁姗姗,女主角,中华文化,人物,北平,日本,赵家,院长,抗日,行动,故宫文物南迁,国难当头,任北平,周旬,大但,张瑞涵,易培基,章剑,田慧,王立文,章炳炎,赵光,中共党员,日本学

2011-11-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宝背后的故事 中国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国宝背后的故事 中国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文物,造型,金缕玉衣,青铜器,代表,水平,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地位,时期,清明上河图,玉器,玉山,画作,鎏金,大禹治水图,是一件,是目前,曾侯乙编钟,舞马衔杯纹银壶,越王勾践剑,镶金兽首玛瑙杯,马踏飞燕...

2020-09-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国宝背后的故事 中国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国宝背后的故事 中国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东壁,金银器,鎏金,研究,卫鼎,陕西历史博物馆,历史,使节,博山炉,宝库,古都,墓道,形象,皇后,社会,资料,金碗,铭文,马球,鸳鸯,出行图,唐墓壁画,懿德太子,科学价值,鹦鹉纹提梁银罐,周康,唐中宗李显,唐玄宗,应是,李重润

2020-09-05 #短篇故事

国宝背后的故事 中国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国宝背后的故事 中国国宝级文物有哪些?

东壁,金银器,鎏金,研究,卫鼎,陕西历史博物馆,历史,使节,博山炉,宝库,古都,墓道,形象,皇后,社会,资料,金碗,铭文,马球,鸳鸯,出行图,唐墓壁画,懿德太子,科学价值,鹦鹉纹提梁银罐,周康,唐中宗李显,唐玄宗,应是,李重润

2020-09-05 #短篇故事

《国宝很有戏》创新演绎文物故事

《国宝很有戏》创新演绎文物故事

国宝,有戏,文物,节目,故事,湖北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九鼎,形式,文化,舞台剧,艺术,铜镜,表演,丽皮,张纪中,邹雅,陈曦,小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美,来源,专家,主人,作者,兴趣,博局,动画,年轻人,尚方

2014-06-10 #短篇故事

被抢国宝文物绝不可通过购买回流

被抢国宝文物绝不可通过购买回流

文物,国人,国家,蔡明,中法关系,中国,佳士得,圆明园,国宝,竞拍,可以把,中法,中华,中华民族,列强,博物馆,强者,法国,欧洲,旗号,时候,来源,祖宗,笔者,经历,英法联军,耳光,领导人,走私,就等于

2020-08-13 #故事阅读

抗战故事国宝见证人与故宫文物的这份“缘”

抗战故事国宝见证人与故宫文物的这份“缘”

文物,安谷,故宫,国宝,王德才,牌匾,洪海,乐山,故宫文物南迁,赵鸿,史料,翻晒,办事处,棉花,老人,安谷镇,回龙村,村民,稻草,近距离,陈列馆,南迁,工作,张波,欧阳,道达,鲁壁,故宫博物院,国民政府,士兵

2020-06-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抗战故事国宝见证人与故宫文物的这份“缘”

抗战故事国宝见证人与故宫文物的这份“缘”

文物,安谷,故宫,国宝,王德才,牌匾,洪海,乐山,故宫文物南迁,赵鸿,史料,翻晒,办事处,棉花,老人,安谷镇,回龙村,村民,稻草,近距离,陈列馆,南迁,工作,张波,欧阳,道达,鲁壁,故宫博物院,国民政府,士兵

2018-01-0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