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八十万字纪实文学作品揭秘战争背后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时间:2020-09-01

战争故事8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9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8月1日,江津区江公享堂,新书《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亮相。记者 卢越 摄

8月1日,重庆江津籍作家罗学蓬撰写的战争纪实文学作品《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新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江津举行。该书由重庆出版集团和重庆出版社出版,分上、下卷共八十万字,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在首发式上,罗学蓬接受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

一篇短文为他获得珍贵史料

重庆日报:您为什么想到写这样一部宏大题材的作品?

罗学蓬:往小处说是个人的兴趣,往大了看是一种责任感。写这本书之前,我发现在西方的图书市场,早已有了美国人、韩国人、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我们读者了解、吸收的是他们对这场战争的解读,形成的是建立在他们提供的史料、角度、立场上的军事史观。而我想把我知道的讲出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作出了重大牺牲,应该有一部《中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让世界认真聆听——中国人对这场改变了世界格局战争的真实披露和重新诠释。

重庆日报:这本书提到了不少精彩的个案故事,也涉及到很多诸如当时重要的军事部署,这些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罗学蓬:文中的内容,大多来自中国已经解密的档案、国外的史料,以及这场战争的中外当事人和幸存者的口述实录。有关那些档案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篇短文为我获得了珍贵的史料。

大约是在2001年的一个夜晚,我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来看电脑,无意中点开了华东师大博导沈志华在齐鲁大学为教师们作报告的一个视频,其中便提到抗美援朝战争。我越听越兴奋,讲座播完,意犹未尽,提笔就写了一篇1500多字的文章《寻找沈志华》,贴在了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的微博上。我写道,你的研究成果对过去、现在、将来的中国人都太有关系。可是,它就像一部《三国志》,我想用我的笔,把它变成一部《三国演义》,让它走进寻常百姓。

当时已经凌晨三四点,没想到早上八点,我写的那篇文章后面已经有100多条留言,其中就有沈志华学生给我的留言,称文章已经转送到正在国外讲学的沈教授,沈回国后就会立马和我联系。

没想到,一个星期后,我就接到了沈志华的电话,并且将我需要的资料发给了我。其中就有他自费到莫斯科去买回的七八十万字的档案资料,如朝鲜战争期间毛泽东、斯大林、金日成的电报稿等。

喊出“向我开炮”的英雄王成有原型

重庆日报:写作过程中,有哪些人、哪些事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罗学蓬:这是个充满乐趣和痛苦的过程。有时候人的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写着写着眼泪就忍不住“哗哗”地流。这个过程也充满乐趣,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例如志愿军蒋庆泉和于树昌的故事。

上世纪60年代有一部电影名叫《英雄儿女》。影片中,那个喊出“向我开炮”的王成,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经典形象,而英雄王成是有原型的,就是时年25岁的志愿军战士蒋庆泉。当时,蒋庆泉是一个步话机员,有一次敌人攻上阵地,开始他喊“敌人离我50米、30米、20米、10米”,后来敌人爬到他所在的碉堡顶上。绝境中,他向步话机高喊:“向我碉堡顶上开炮!”

当时,部队以为蒋庆泉牺牲了,战地记者还写了一篇通讯,标题是《顽强的声音——记步话机员蒋庆泉》,文稿中记者将“向我碉堡顶上开炮”简化成“向我开炮”。

谁知,后来美国提供的被俘志愿军名单里有蒋庆泉的名字,原来他受伤被俘虏了。后来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叫于树昌的战士,他在牺牲前也高喊出了“向我开炮”。之后,电影《英雄儿女》就以此为原型成功塑造了“王成”这一人物形象。大约在2010年,人们还找到了蒋庆泉。

新书是献给建军节的礼物

重庆日报:您采访过的这场战争中的当事人和幸存者有重庆人吗?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罗学蓬:有,江津就有一个,叫谭秉云。谭秉云是一个班长,他入朝的首次作战,是长津湖战役中的新兴里战斗。在这场成斗中,我军伤亡惨重,谭秉云却活了下来,靠的就是他在鸭绿江南岸的废城中捡来的一床带血的七八斤重的厚铺盖。谭秉云说:为了躲避美国的飞机,进了林子还不成,还得挖洞。雪一刨开,冻板了的地面就像花岗岩一样硬。要掘下去半尺,泥土才能松软起来。挖个能待25个人的洞穴,把棉被子铺开,大家紧紧挤在一起,洞口还得用雨布和树枝挡起来。天黑了,才钻出洞子,去袭击敌人。

重庆日报:您觉得写这部书的意义在哪里?以后有什么打算?

罗学蓬:一个美国老兵曾说过一句话:“当年,我们的历史老师和军队长官这样告诉我们,一百多年来,中国军队经历过很多次与外国的战争,基本上都是一败涂地。所以,中国人最胆小怕事,一听洋枪洋炮就两腿发抖,一看到坚船利炮就赶紧跟对手谈和签约……但是,当彭德怀在停战协定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一切,都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了。”我想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意义所在,算是献给建军节的礼物。目前,我的新书《聂荣臻在晋察冀》已完成,预计明年出版。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八十万字纪实文学作品揭秘战争背后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八十万字纪实文学作品揭秘战争背后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八十万字纪实文学作品揭秘战争背后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罗学蓬,蒋庆泉,谭秉云,重庆日报,故事,朝鲜战争,中国人,向我开炮,新书,战争,史料,原型,敌人,步话机,碉堡,美国,过程,于树昌,江津,沈志,沈志华,王成,英雄王,蒋庆,这本书,人和,个人,乐趣,内容,幸存者

2020-09-02 #小故事

重庆举办首届革命纪念馆红色故事讲解比赛·重庆日报数字报

重庆举办首届革命纪念馆红色故事讲解比赛·重庆日报数字报

...祥,张丽,杨尚昆,李伯钊,朱军,聂荣臻,邹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名人馆,红岩魂陈列馆,本报讯,一等奖,初心,使命

2013-05-01 #故事大全

讲述重庆城门的历史和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讲述重庆城门的历史和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重庆,重庆城,李正权,城门,筑城,书院,曾家岩,文化,部分,活动,土城,城墙,大讲堂,市民,张仪,李正,赵迎,人和门,故事,时期,渝中区,连环画,闭门,见习记者,从江,司马错,南纪门,国之纪,彭大雅,戴鼎

2014-11-21 #故事大全

看看他们的感人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看看他们的感人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郭平,周运,程绍,陈戈,刘光,社区,程祖,朱敬,邹维,罗洪,调解员,田昌,荣昌猪,公益,患者,母亲,父亲,荣昌,群众,重庆,工作,社区居民,人民,事业,仔猪,养殖户,家人,学子,市民,忠县

2019-02-07 #经典故事

最美逆行者的“战疫”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最美逆行者的“战疫”故事·重庆日报数字报

彭霞,医院,医疗队,杨晓娟,方舱,患者,重庆,东西湖,婚礼,张雷,疫情,柏琳,汉川市,人民医院,孝感,重症,汉川,病区,黄俊,教官

2020-04-04 #故事大全

201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事迹简介·重庆日报数字报

201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事迹简介·重庆日报数字报

颁奖词,重庆,珠峰,农民,全国,国家,中国,个人,基层,学校,项目,一生,三等功,中心,冠军,年度,管乐队,患者,木香,生命,社区,群众,队友,赛勒玛,袁玉兰,夏伯,康飞,张曦,蒲良,谢兰

2020-05-12 #故事阅读

吝啬鬼访友·重庆日报农村版数字报

吝啬鬼访友·重庆日报农村版数字报

先生,林秀才,方大,口水,礼单,后山,圆圈,客人,生气,水池,画饼,盘子,礼物,筷子,院中,不但不,用手指,请先生,来多,梅子,池中游,上桃树,小了,梅子树,水都,还可以,吝啬鬼,主人,之国,伤身

2020-07-16 #故事会

吝啬鬼访友·重庆日报农村版数字报

吝啬鬼访友·重庆日报农村版数字报

先生,林秀才,方大,口水,礼单,后山,圆圈,客人,生气,水池,画饼,盘子,礼物,筷子,院中,不但不,用手指,请先生,来多,梅子,池中游,上桃树,小了,梅子树,水都,还可以,吝啬鬼,主人,之国,伤身

2020-07-17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