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空谈兵法 实战误国 最终国破家亡

时间:2020-08-31

在这场十分惨烈的大战中,只因赵国错用了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人做主帅,结果,不仅输掉了这场战争,而且还让赵国元气大伤,使赵国从此再也没有

提示:本文共有 24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空谈兵法又称“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的起源,应追溯到二千二百七十年前的战国时期,秦赵之间发生在山西长平的一场“长平之战”。在这场十分惨烈的大战中,只因赵国错用了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人做主帅,结果,不仅输掉了这场战争,而且还让赵国元气大伤,使赵国从此再也没有从这场大战中恢复过来了。这就是“纸上谈兵”“实战误国”的故事。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己日渐强大,不仅打败了强大的楚国,还夺取了韩地。兵锋正盛的秦国,在这年派出左庶长王龁为将军,率大军伐赵。

这时的赵国,己经没有了赵惠文王时,由蔺相如、廉颇、赵奢联合辅佐的强盛局面。因为赵惠文王死后,己由儿子赵孝成王继承了王位;能征善战的马服君赵奢也死了;蔺相如、廉颇也都老了;赵国己大不如前了。

不过,廉颇虽老,却有着十分丰富作战经验。秦军兵锋所指的长平郡,正是老将廉颇驻防的地方。经几次接战,虽然均是秦军胜。但经验丰富的廉颇,却找到了秦军的软肋:急于速战的秦军,最怕的是拖延战术。廉颇认为:当下秦军兵锋正盛,不可以硬拼,只能拖着它,以寻找战机。于是,赵军便开始了深沟高垒,坚守相持,以逸待劳,等待战机。这一手,让秦军十分焦急。可是,既没有战争经验,也不懂军事的赵孝成王,却以为廉颇因打了几场败仗,就怯战不出了。遂大怒,并多次派使者前去责备廉颇。

秦军对廉颇的坚守拒战,毫无办法。于是,秦国的范雎,便使出了“反间计”,派人携带千斤黄金去行贿赵王最信任的权臣,以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受贿的权臣对赵王说:“如今,坊间到处都在传言,秦人最害怕的是大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秦人说,如果赵括当了主帅,秦国就有大麻烦了。而廉颇己经老了,很容易对付,过不了多久,廉颇就要投降了。”赵孝成王还真是脑子出了毛病,这么“白痴”的反间计,居然也让他入了套。

于是,赵王遂以赵括取代廉颇,为长平前线主帅。老臣蔺相如进谏说:“大王以名气任用赵括,就像用胶柱去打击鼓瑟,是起不了作用的。赵括只会空谈其父的兵书兵法,却没有实战经验,不知应对战场上的千变万化,用他是要误国的。”赵孝成王己经完全听不进蔺相如的劝阻了。

当初,赵括自小学习兵法,稍长,便学有所成。只要与人谈论兵法,无不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曾经与其父赵奢谈论行军打仗的事,其父也难不倒他。但赵奢却认为,这决不是什么好事情。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为何如此认为?”赵奢说:“战争,是要流血,是要死人,是置之死地的大事。而括儿却随意谈论,把战争看成是一件很容易办的事情。如果赵国不任用括儿为将帅也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去带兵打仗,造成赵国损兵折将的一定是括儿。”

当赵括即将起程时,括母上书赵王,请求收回陈命,不要任命赵括为将。赵王问:“这是为何?”括母答道:“我服侍赵括的父亲很多年了,亲眼见到赵奢身为大将,却能礼贤下士,爱兵如子。我看见赵奢亲自送饭给部下吃的就不下十几次,而和他成为肝胆相照、同生共死的朋友的就有一百多位。凡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财物,他都分送给了军吏和士大夫。一旦领受了任命,他就会专心致志地考虑大王交办的事情,不再过问家事。

而赵括却不然,刚任命为将,就端起了架子,使得军吏拜见他时,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他。大王赏赐给他的金帛,他也全部收藏到了家里。近日看到良田美宅,能买的就想方设法买下来。大王以为赵括像他的父亲,其实他们父子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类人。请大王不要派遣赵括为将到长平去。”

赵王说:“括母不要再说了,孤王决心己定。”括母见无法说服赵王,只好退而求其次地说:“既然大王己下定决心,我也不好再说了。但如果战争有什么不测,请不要将我赵家连坐。”赵孝成王同意了。这是一个比赵王有头脑的、有大局观的、令人尊敬的母亲。

秦王得知赵括取代了廉颇,非常高兴。便秘密任命能征善战的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并对外严密封锁此消息,下令军中:“有敢泄漏武安君为上将军者,斩。”

赵括到了长平,既不调查,也不研究,首先撤消了廉颇坚守的命令,变更了廉颇所有的军法约束。接着又更换了各级军吏。这样做下来,赵括就自认为可以统帅军队,可以打胜仗了。在既不知己,也不知彼的情况下,赵括命令全军向秦军发动进攻。胸有成竹的白起首先佯败而走,还分别派出奇兵袭扰赵军,以吸引赵军追赶。赵括乘“胜”追击秦军,一直追到秦军设伏的壁垒。秦军在壁垒中坚守,赵军攻不得入。

这时,白起出奇兵二万三千人,截断了赵军的退路;又派五千骑兵冲击赵军,把赵军一分为二,使之不能相互救应。同时赵军的粮道也被秦军切断了。分割包围赵军后,白起派出小股部队,日夜袭击赵军,让赵军不得安生。而且,赵军每次与秦军接战,都占不到什么便宜。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从来没有经历过实际战争,而且还是如此残酷的大战,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只好修筑壁垒,以待救兵。

秦王知道了赵军的粮食己经断绝,便亲赴河内征召十五岁以上的男丁,悉数派到长平参战,主要任务是阻击赵国的援兵和运送的粮食。赵国当时也缺粮,向齐国求援,被齐王拒绝了。

至周赧王五十五年(即赵孝成王五年)九月,赵军己绝粮四十六天了。饿得实在没有办法,赵军内部就相互残杀,相互吃被自己杀死的士兵充饥。无计可施的赵括,命令赵军分成四队全力攻击秦军的壁垒,以求突围。如此反复向秦军冲击了四、五次,却无法突破秦军的包围。于是,赵括就组织精锐的士兵为前锋,自己也披挂上阵与秦军搏杀。很不幸,赵括不多时就被秦军射死了。军中无主帅,赵军大溃,四十万人全部向秦军投降了。尔后,白起怕降卒再反抗,就在长平坑杀了这四十万人,只放走了二百四十个未成年人回赵国报信。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最大的,也是最残酷的一场战争。赵军前后共死亡了四十五万人,秦军虽然是胜利者,伤亡同样惨重。在这场战争中,“纸上谈兵”的赵括,不仅断送了四十多万条赵人的生命,也使赵国失去了最基本的精锐部队,从此走向衰亡。当然,这也与赵孝成王崇尚空谈,不务实事有直接的关系。“纸上谈兵”“实战误国”,这个历史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空谈兵法 实战误国 最终国破家亡”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高效人士执行兵法员工执行力版

高效人士执行兵法员工执行力版

兵法,浙江,企业,中国,人士,学员,讲师,课程,集团,管理,管理实战,管理思想,工商银行,阿里巴巴,全球,商业,媒体,好评,杂志,安徽,心得,执行力,战争,经验,经理,财经,集团公司,领袖,发展,培训

2016-05-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我让负心汉国破家亡

我让负心汉国破家亡

西施,夫差,范蠡,男子,伍子胥,母亲,越王,浣纱女,美女,老师,一笑,吴王夫差,歌舞,个条件,美人,乱世,仇家,可夫,地形,眉头,大喜,大缸,宫女,女人,容貌,寡人,时代,模样,消息,示人

2010-07-30 #故事大全

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诗人遭受过国破家亡 诗词作品入选中学课本

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诗人遭受过国破家亡 诗词作品入选中学课本

李清照,赵明诚,一生,诗词,张汝舟,丈夫,女子,文物,女诗人,代表性,人物,诗人,比例,男子,生涯,我国古代,不久后,很多人,国破家亡,于建康,其夫,李白,杜甫,赵挺之,赵明,小乡村,中国,中原,东西,之父

2020-07-08 #小故事

陆游出生时 北宋摇摇欲坠 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陆游出生时 北宋摇摇欲坠 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陆游,陆佃,山阴,王安石,陆宰,年间,父亲,曾几,王安,陆轸,参考资料,士大夫,建炎,金朝,秦桧,赵构,高宗,岁的时候,作者,一家,国家,哲宗,大中祥符,故事,太守,实录,家学,徽宗,民众,春秋

2017-06-29 #经典故事

国破家亡 这样的道理居然还有人不懂?看看这个故事吧

国破家亡 这样的道理居然还有人不懂?看看这个故事吧

敌人,国家,指挥官,大话,钱箱,亲人,公平正义,将领,战争,理由,有奖,一只耳,这个故事,奥特曼,钱源,广进,那一天,人格,保卫祖国,养子,国教,变形金刚,制度,历史,和文,围墙,年龄,天空,孝子,尊严

2012-06-18 #经典故事

宋末诗人写于逃亡时期的七绝古诗 字里行间尽是国破家亡之感

宋末诗人写于逃亡时期的七绝古诗 字里行间尽是国破家亡之感

诗人,故乡,国破家亡,人生,声声,望帝,杜鹃,一个字,国家,传统,内心,原作者,古诗,叫声,境遇,图片,归心,思妇,时期,时候,末年,杜鹃鸟,蕴含着,诗作,诗词,何日是归期,文化发展,日日,不如归去,唐宋时

2010-01-19 #短篇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荒诞的战争 国破家亡只因一棵桑树!

中国历史上最荒诞的战争 国破家亡只因一棵桑树!

楚国,吴国,桑树,钟离,历史,小女孩,公子光,吴楚,吴王阖闾,发现了,故事,地盘,家人,英格兰,回家,一个叫做,伍子胥,吴王僚,孙武,帅大军,李之战,楚平王,越王勾践,阖闾,世世,代代,事态,人口,全县,以血还血

2018-01-27 #短篇故事

文天祥的《正气歌》:国破家亡身已殁 但浩然之气满乾坤

文天祥的《正气歌》:国破家亡身已殁 但浩然之气满乾坤

文天祥,气节,赵盾,楚囚,精神,崔杼,太史,段秀实,董狐,说的是,儒学,史家,正气歌,正气,孟子,晋灵公,浩然之气,侍中,杭州,俘虏,军队,危难,国家,天下,弟弟,朝廷,水气,牢狱,辽东,南史氏

2010-05-1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