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时间:2020-08-16

故事新编篇目

提示:本文共有 38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原标题:故事新编,或小说的繁衍术

林培源/文

《隐》收录赵松作于2016年至2019年间的小说八则,和前作《空隙》《抚顺故事集》不同,在新作中,赵松将虚构的手术刀切入了历史(具体而言是《左传》)的肌体,为我们剖出了跳动的心脏、呼吸与呐喊。

写作小说之余,赵松最为读者熟知的多为书评作品(他是一名“业余”的资深书评人),书评大部分是即兴应景之作(或应报刊媒体邀约,或出自私人所好),但小说却需要长久的沉浸和酝酿,非苦心经营而不可得,更何况要写出一部取材自《左传》、具有统一风格的小说集。

初读《隐》,会惊讶于赵松于历史/小说、古典/现代、现实/虚构等交织的丛林中闲庭信步的自如。以“虚构/小说”fic-tion来书写历史,需要攫取独特的视角,投掷情感、学识与价值判断,这是其难度所在;余者,就需反复琢磨、观望,最终以类乎鲁迅“故事新编”的形式,对《左传》的“前文本”进行拆解、拼装乃至重构;同时,这一书写方式也为读者进入《隐》的文本世界设置了重重迷障。

赵松为何独独钟情于《左传》,甚至不惜冒着僭越历史与小说界限的危险,从历史的河流中捞起砂砾,将之打磨成晶体?众所周知,《左传》作为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作为口传与书写的逐步积累——本身即携带着文学与历史的双重基因。所谓的双重基因,指《左传》位列五经,带有正统史书典籍的意味,同时又处处彰显史家对“文”(修辞、故事)的追求。阅读《隐》,当然离不开将之与《左传》这一“前文本”进行对照,但身为小说家的赵松,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套笔法,他将《左传》中的“史实”捏碎、杂糅进小说的叙事文体,凸显其虚构和想象的一面。蕴藉在《左传》中的历史教训、道德训诫被悬置了。人,或者说人的命运构成支撑小说这一结构体的支柱。由是,我们才得以窥见“盖棺定论”的史实背后人情、人心的复杂。这是赵松试图借小说达成的效果。

为了达成这一效果(使历史故事衍化为小说),赵松动用了小说家的诸般武艺,其中最明显的便是选取切适的叙事视角来讲述故事。譬如,第一人称的使用:《泛舟》中承担交替讲述故事的公子寿和公子朔(卫宣公与宣姜之子),《夏》中作为叙事人的夏姬(夏御叔之妻),《兰》中身为郑国代表的复数叙述者“我们”,《隐》中那位作为现代“局外人”的“我”,《新麦》中叙述人“我”(伯州犁,晋国大夫伯宗之子),《乱》中的垂垂老矣的随国国君“我”;譬如,第三人称客观叙事的使用:如《子见南子》一篇,还有《泛舟》中插入正文中的“传闻”(用以补叙卫宣公与宣姜、夷姜的往事,追寻公子寿与公子朔兄弟二人的来路)以及《乱》中片段式的、匿名化的叙述体;再譬如,在《泛舟》《隐》等篇目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交替叙事,以后来追述者的目光审视历史,同时又借当事人之独白,形成叙事的多声部。小说叙事层的褶皱由此被抚平、舒展,又重新折叠,以至于我们在阅读部分篇目时,会被赵松精巧的叙事编排所迷惑,从而掉进其蓄意构筑的迷宫。

单拎出《隐》一篇来看,其叙事结构最有代表性,也是整部集子里形式最为独特的。小说由三个叙述层组成:以小说笔法铺衍鲁隐公与驯鹤人的故事;以上帝视角俯瞰,叙述围绕一栋巨型建筑内外(田园牧歌场景与现代社会并置)而发生的故事,以及一位父亲早逝、以古怪癖好(买道袍、法器,在办公室贴满符纸)极力抵抗“子承父业”束缚的年轻人“我”的故事。三个叙述层之间的联结,依靠的是“我”的浪漫想象。面对受母亲所托前来“劝降”“我”的女人,“我”道出了多年的夙愿:“我从没跟人说过,我希望自己有分身术,分出一个小男孩,跟你的小女孩挨在一起,听我讲这个故事,这是我能想象的最不可思议的故事,要是你真的愿意听的话,我就讲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驯鹤人,他跟一个叫隐的人,还有一群白鹤,在山里生活了很久很久……他心地善良,通灵……你在听么?我准备好了。想想就让人激动。”(《隐》,第190页)或许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关于鲁隐公与驯鹤人的故事,其实就是“我”想象出来的,而第二个叙事层中戒备森严的建筑不啻为“我”身处其中的现代丛林。至此,三个叙事层之间构成了连通器,看似互不关联,实则相互联系,故事就在其中,如同液体般流动起来。鲁隐公化身白鹤飞走的传说,成了被资本、权力围困其中的“我”寻找出口的精神寄托。

以上,也是“隐”的一语双关,它既指向道家老庄人生观,也指涉人性在现代丛林中的窒息以及对自由的渴念。因此,将《隐》一篇当成寓言来读也未尝不可。这种对于自由、逃离、隐逸的书写,如同砂砾一般散落在《隐》这部小说集里。《泛舟》中的公子寿,虽和太子急子是同父异母兄弟,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属于同一类人:急子的泛舟、公子寿幼年时对鹤的迷恋,何尝不是一种“隐”的象征?急子对公子寿讲述的那段宣姜向他赠送金丝鸟笼的往事,又何尝不是身不由己的隐喻?崇尚仁政的急子和公子寿,最后没能逃脱死亡的噩运。幸存的公子朔被栽赃,也只能带着家人,跟齐国使臣逃去齐国,经过艰苦困顿重组军队,最终稳定了卫国朝政。然而,史官对宣姜和公子朔的负面书写已成定音。勘破了朝政虚无的公子朔坦言:“就算明天醒来之后,我成了太子,那又怎么样?就算随后父亲就故去了,而我立即继承了君位,那又能代表什么呢?这个卫国,既不是他的,也不是我的,谁的都不是。它不过是个巨大的容器,把我们暂时装在里面而已。”(《隐》,第35页)“巨大的容器”和“金丝鸟笼”作为喻体,一明一暗,道出人囚困其中欲展翅而不得的绝望与无奈。所以,赵松的小说中才有那么多飞翔(白鹤、乌鸦、群鸟)的意象。

在这里,赵松展示了重写历史的才能,将被《左传》“桓公十六年”(《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对卫宣公一族的故事有更详实的书写)寥寥几笔讲完的故事,进行了想象的补缀和衍化,尤其是借用小说叙述的自由,让被埋在历史废墟中的人物复活、开口说话,恢复“故事”的本来面目。

再如《乱》这一篇,《左传》中短短五个字“崔杼弑其君”,经由赵松的小说繁衍术,便生出细枝蔓节,有了声息和血肉。齐庄公好色淫乱,调戏臣子崔杼的妻子棠姜。后来崔杼设计将齐庄公困起来,他在翻墙逃走时被箭射伤,最终惨遭众人杀戮。和《泛舟》一篇中的“传闻”相似,《乱》的文本中间杂了许多插叙、补叙的内容。叙述人不出场,但其叙事声音借由《齐国公族录》《齐语补》《齐风志》《晏子外篇》等的相关记录流淌出来。饶有趣味的是,《乱》中记录了崔杼与齐国史官之间的纠缠。位高权重的崔杼试图扭曲历史事实,杀一个太史伯,不足以达到震慑效果,太史仲、太史叔(太史伯的两位弟弟)皆不惧权威,坚持照录史实。历史并不因任何权力而更改。崔杼回天乏术,只得作罢。

《乱》一篇借由小说(虚构)的形式,将齐国内部的纷乱剖解开来。各色人等的面目、声音、情态,便逐渐清晰了起来,这是小说有别于史书之处,也是《隐》各篇遵循的书写规范。亚里士多德《诗学》认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换言之,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观念中,诗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而历史(记录已经发生的事)则叙述个别的事,诗的价值在历史之上。“故事新编”的魅力正在于此,在看似密不透风的罅隙间,凿开一方小孔,用以窥视历史背面的阴森、寂寥与交错的岩层褶皱。

赵松不轻易放过任何可供其发挥小说虚构职能的机会,《夏》一篇尤为精彩,最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篇目不同,这篇借由女性的叙述口吻,娓娓道来陈国与楚国之间的故事,将《左传·成公二年》所叙之事,做了极为生动的描摹。夏姬无疑是小说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人物。在一个由父权、君权所掌控的国度里,女性的声音向来缄默,但《夏》赋予了女性“浮出历史地表”开口说话的权力。小说由夏姬的自述、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以及衍生自《诗经》中的抒情性诗句——比如《诗经·衡门》中的“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等在小说中被翻译成极具美感的现代白话文(“难道谁要吃鱼,必须是黄河的鳊鱼?难道谁要吃鱼,必须是黄河的鲤鱼?谁知道波浪在何时涌起,又在何时落下?那要吃鱼的人啊,又在哪里?”)——组成,诸如此类的诗句被巧妙地编织进文本中,由是,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小说变得愈加灵动活泛。更难能可贵的是,小说借由夏姬的自白,将被污名化的女性还原成活生生的“人”。

小说着墨最多的,恐怕要数夏姬和巫臣之间的感情了。被当做通灵女巫和灾祸的夏姬,令人迷恋,又令人恐惧,但只有巫臣明白,夏姬内心的悲苦,她对命运的通达。巫臣不屑于那些关于夏姬淫乱的谣言(据《左传》记载,楚庄王十五年陈国昏君陈灵公和大臣孔宁、仪行父,与夏徵舒的母亲夏姬私通)。在《夏》中,巫臣对夏姬说:“他们永远也不清楚究竟是你的什么东西那么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除了焕发短暂拥有你的欲望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念头了,这是他们的可怜之处。我呢,甚至对你都没有欲望,但我知道我们会获得别的什么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我也还不清楚,也许是能让我们从通常的命运浊流里跳脱出来的什么力量吧!”(《隐》,第72页)这段自白,一方面写出巫臣的高洁,也从侧面为夏姬正名,洗净覆在夏姬身上的污浊与耻辱。因此,将《夏》一篇当成一曲女性赞歌并不不可。这是赵松作为小说家的机敏与过人之处。《隐》的成功之处,并不在于阅读门槛(不管有意无意,以小说重构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巨大挑战),而在于,即使读者对《左传》的历史世界一无所知,仍可将它当成故事来读,并为其中人物的悲剧命运而慨叹、而动情。这其实也是赵松赋予小说的一种职能,用虚构的利刃刺穿历史的假象,撬开一道口子,让光照下来,让“隐”在黑暗洞穴中的面孔重现光明。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读赵松小说集《隐》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读赵松小说集《隐》

小说,赵松,历史,夏姬,左传,故事,崔杼,文本,公子寿,公子朔,太子,巫臣,女性,篇目,齐国,小说家,形式,卫宣公,鲁隐公,书评,史实,声音,小说集,效果,权力,白鹤,第三人称,读者,丛林中,亚里士多德

2020-08-17 #故事阅读

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 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 墨子出自小说

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 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 墨子出自小说

选项,问题,历史,大人物,墨子,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正确答案,鲁迅小说

2020-07-29 #经典故事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小说,赵松,夏姬,历史,左传,故事,崔杼,公子朔,公子寿,巫臣,女性,文本,齐国,卫宣公,鲁隐公,故事新编,史实,声音,小说家,形式,效果,权力,白鹤,第三人称,篇目,读者,丛林中,亚里士多德,太史伯,子寿

2020-07-25 #小故事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小说,赵松,夏姬,历史,左传,故事,崔杼,公子朔,公子寿,巫臣,女性,文本,齐国,卫宣公,鲁隐公,故事新编,史实,声音,小说家,形式,效果,权力,白鹤,第三人称,篇目,读者,丛林中,亚里士多德,太史伯,子寿

2020-07-30 #小故事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小说,赵松,夏姬,历史,左传,故事,崔杼,公子朔,公子寿,巫臣,女性,文本,齐国,卫宣公,鲁隐公,故事新编,史实,声音,小说家,形式,效果,权力,白鹤,第三人称,篇目,读者,丛林中,亚里士多德,太史伯,子寿

2020-07-30 #故事阅读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小说,赵松,夏姬,历史,左传,故事,崔杼,公子朔,公子寿,巫臣,女性,文本,齐国,卫宣公,鲁隐公,故事新编,史实,声音,小说家,形式,效果,权力,白鹤,第三人称,篇目,读者,丛林中,亚里士多德,太史伯,子寿

2016-10-22 #故事会

关于小说故事新编的高一作文

关于小说故事新编的高一作文

母亲,中考,太阳,人生,小说,大半截,成绩,一笑,别别,列列,可那,特特,高二,节节高,西边,齐放,发廊,能安,芝麻开花,个人,一角,下额,不幸,人家,习惯,五线谱,人道,信邪,低谷,信心

2020-05-15 #长篇故事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故事新编 或小说的繁衍术

小说,赵松,夏姬,历史,左传,故事,崔杼,公子寿,公子朔,巫臣,女性,文本,齐国,鲁隐公,史实,声音,小说家,形式,效果,权力,白鹤,第三人称,篇目,读者,丛林中,亚里士多德,卫宣公,太史伯,宣姜,陈国

2020-08-16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