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榜样来了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间:2020-08-15

我可以给你讲个故事吗

提示:本文共有 71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榜样来了今天,我想给你讲个故事榜样来了今天,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澎湃2019

发布时间:10 2216:55

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录制的《榜样4》专题节目已经播出了。在观看节目的同时,我给大家讲个故事。

1921年,从上海望志路106号的石库门建筑里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坎坷中召开,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也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近百年来,这颗火种变成火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接力传递。

01

燎原烈火

1930年,面对严峻形势,毛泽东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科学地分析了革命前景,表达了必胜的决心和信心。而之后革命的发展态势也正如“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一般迅猛,点点星火变成了熊熊烈火,最终革命胜利,全国解放。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无数战斗英雄,张富清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张富清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突击队员的张富清,在历次战斗中都冲锋在前,立下汗马功劳。永丰战役的惨烈程度,令张富清至今难忘,他所在的突击连一夜之间换了8个连长。“天亮之前,不拿下碉堡,大部队总攻就会受阻,解放全中国就会受到影响。”当时,张富清带两名队员抠着墙砖缝攀上城墙。面对四米多高的城墙,他第一个跳下去,冲进敌群,端着冲锋枪猛扫,“突然感到头顶好像被人重重捶了一下”,用手一摸,头顶一块头皮翻了起来,满脸都是鲜血。他顾不上自己,匍匐逼近敌人的碉堡,用刺刀刨出一个土坑,将捆在一起的8颗手榴弹和1个炸药包放在一起,拉下手榴弹的拉环,迅速撤离,将碉堡炸飞。接着又用同样的方法,炸毁另一座碉堡。那天晚上,张富清独自坚守到天亮部队进城。战斗胜利结束,他再也没有见过突击组另外两名战友。

图为永丰战役后,部队寄给张富清家人的报功书

图为张富清的奖章、立功证书及报功书。他先后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一次、军一等功一次、师一等功一次、师二等功一次和团一等功一次,并被授予军“战斗英雄”称号、师“战斗英雄”称号和“人民功臣”奖章。

1955年,张富清退伍转业,从此,他将自己的战功封存。转业时,他得知湖北恩施最穷的贫困山区需要支援建设,他便带着妻子去了恩施来凤县,扎根于此。几十年来,他从不给国家添麻烦,也不让儿孙沾他的光。

张富清1984年离休,他和老伴一直居住在这座老式居民楼里。

谈到当年为什么要当突击队员时,老人微笑着说:“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然而说起这些立功证件,老人却忍不住自己的泪水,“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个都不在了,我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出这个立功证件,去显摆自己。”今年国庆节前,老人获得“共和国勋章”,他说很想拿着这个勋章,祭奠那些牺牲了的战友。

图为张富清回忆当年并肩作战的战友们牺牲时的情景

这是老兵的故事。

02

救民水火

“一九六二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二十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三十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十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这是人民日报1966年刊登在头版头条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开篇描述。在这种情况下,焦裕禄来到兰考。那时候,焦裕禄正患慢性肝病,但他坚持要亲自把兰考全县的自然情况摸透。焦裕禄对于自己肝部的疼痛,一直忍着。工作时,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抵住肝部,或者把左手揣在怀里,按着肝部止痛。1964年,焦裕禄的病情恶化,他对到医院探望他的县委干部说,“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

图为焦裕禄生前坐过的藤椅。因他经常用木棍、牙刷等物件抵在藤椅上给肝部止疼,藤椅右侧被顶出一个洞。

焦裕禄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却在这片热土上扎了根。在河南省的另一个地方——濮阳县西辛庄村,以前被人称为“小西辛庄”,这个“小”字在当地土话里有贬低的意思。因为当时村里不仅经济上贫困,民风也不和谐,村里家族派系林立。“地里光长盐碱,不产庄稼。”李连成回忆说,“孩子生了一场重病,当时看病花个两三块钱就把家里花干了。”为了养家糊口,李连成决定外出打工,“那时候为了家里能吃饱饭,那一年半我只花了一块半钱,那时候的日子真苦啊!”“裤子后面打两个大补丁,都算是体面的衣服了。”后来,李连成用打工挣的钱学习种菜,到了80年代,李连成开始搞起了蔬菜大棚,一个大棚一年的收入就让他家成为了万元户。村民们见李连成有本事,都来请教,他也是有问必答,甚至跑几十里路去别人家里指导。90年代初期,他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开始带着乡亲们种蔬菜,把自家的两座大棚送给贫困群众。后来又带领大家办纺纱机布厂,搞电光源项目,还想法设法动员村民们集资搞股份制。

图为李连成去考察企业项目时,用干粮充饥

这些年,村里大事小事他都不含糊,村民们谁来借钱他都毫不犹豫,借出去过多少钱,他已经记不清楚了。甚至在2005年,还发生了一桩“抢书记”的奇事:在东辛庄村村民们没有事先商量的情况下,把李连成选为他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盛情难却,于是兼任东辛庄村党支部书记3年。

图为李连成(右一)和村民在一起

20多年过去了,西辛庄村不仅把“小”字拿掉了,而且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步伐越发矫健。这里户户有别墅式住宅楼,还建起了医院、文化广场和教育园区,连其他村的孩子们都希望到西辛庄村上学。“啥样才叫乡村振兴?就是城市有啥,俺有啥。”李连成说出他对于乡村振兴最朴实的理解。这位村支书还有一个响当当的荣誉称号——“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好干部”。

这是党组织带头人的故事。

03

赴汤蹈火

孟泰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第一批发展的产业工人党员之一。1948年底,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全境解放,鞍钢需要迅速恢复生产,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当时,配件和材料奇缺,孟泰领着工人刨开厚厚的冰雪,把埋在地下和废铁堆里的各种器材一件一件收集起来,集中到一处厂房里,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孟泰仓库”。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孟泰日夜守卫在高炉上。8月的一天,4号高炉突然发生巨大爆炸,炉台上浓烟滚滚。正在别的炉上干活的孟泰飞跑到现场,第一个冲进烟雾中,摸索到炉台上,找到爆炸原因,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在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抢险过后,孟泰成为工友们心中的“老英雄”。不仅如此,他还是工友们的贴心人。为工人们排忧解难的好事,孟泰年年都要办上十几件。他是新中国第一代劳模的代表。

孟泰(左一)与工友们钻研新技能

那么,新时代劳模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投递员唐真亚的样子。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地处淮河与洪泽湖入湖口的交汇处,镇域三面环水,渔民约占人口总数的60%,分布定居在湖区60多个滩头。1958年,邮政部门在老子山支局开通“水上邮路”,1999年底,35岁的唐真亚从民办教师转行,成为老子山镇邮政支局的一名投递员。从此,他便划着一只小船,成为渔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桥梁。

图为唐真亚为居民运送信件和生活用品

图为唐真亚划着小船和妻子一同送邮件

渔民们在湖上会不时地搬家,难有固定的住址,可唐真亚却总能找到他们。有一次,唐真亚在投递一份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天气突变,大浪将他的小船刮翻,他护着录取通知书,在水里漂了整整两个小时,直到一艘过路的渔船把他救起。唐真亚说:“生命和通知书是捆绑在一起的。”正是这种信念,让他多年来保持着投递零差错的记录。时间长了,他不光送信,还帮助渔民们采买日常所需用品,并将致富信息传递给渔民,甚至渔民们存款取款也都交给唐真亚去办理。渔民们说,“有小唐在,我们心里幸福又踏实。”

这是全国劳模的故事。

04

人间烟火

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是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促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已经实施多年。在我国著名的小岗村,就有一位让人难以忘怀的第一书记。“一朝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进富裕门”是小岗村当时的写照,2004年,40岁的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来到这里之后,带领村民修路、打井,支持青年创业致富……渐渐地,他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发展的新路,让小岗村发生了巨变。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他也成了群众心中“离不开的干部”。

图为沈浩(左一)帮助村民收花生

30多年前,小岗村的18位村民曾按下红手印,改变了这个村子的命运。沈浩到来后,群众们又两次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们最真实的心愿——在沈浩任期届满时,留住他。2009年11月6日,因积劳成疾,沈浩突发心脏病倒在工作岗位上,村民们再一次集体按下红手印,请求将这位好书记安葬在小岗村。

图为沈浩的29本日记和工作笔记

图为小岗村民为挽留沈浩,三次按下的红手印

从省直机关来到贫困山村的还有一位“羊书记”——隋耀达。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村群众眼中,他经常穿着迷彩服,做事雷厉风行。来到共村之初,为了“扶志”,隋耀达给村里的一个贫困户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一步一步成了致富能人,还当了村里的后备干部。一个家庭的变化激发了整个村子的动力。村民们有了精神头,隋耀达开始着手发展产业。种植红毛丹,圈养黑山羊,编织黎锦工艺品,建设光伏发电站……经过3年多,羊场的黑山羊产值近60万元,贫困户家家分红,户户增收,实现了良性循环。其他的三个项目也形势喜人,共村摘掉了“穷帽子”。谈到为什么选择这些产业,隋耀达有自己的诀窍,他说要当好带头人,不能盲目地指挥,“农民都是专家,要向他们请教、学习。”

图为隋耀达在田地里与村民一起劳动

图为隋耀达打理羊舍

别看这位“70后”书记干起工作来风风火火,其实在2014年省里选派驻村干部时,他刚被查出颈动脉瘤,不能过度劳累,但他还是主动报了名。不仅如此,这些年来,无论是路遇车祸还是途遇持刀者,隋耀达都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群众,救助伤者。连见义勇为获得的奖金也全部拿出来用于扶贫。

在第一书记的队伍里,还有更年轻的“战士”。1989年出生的黄文秀,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个“爱美,喜欢穿裙子,会弹古筝”的姑娘。她牢记着父亲的话——“没有共产党,我们家不可能脱贫”,硕士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广西百色革命老区成为市委宣传部干部,并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村里的时候,群众并不信任这个“女娃娃”,甚至对她有些排斥。她到贫困户家走访,群众也不愿意过多交谈,觉得她是个“小年轻”,跟她聊了也没用。面对这种情况,黄文秀着急得睡不着觉。但是很快她就改变方式方法,从帮着贫困户干活,到学习说桂柳话,慢慢地融入了这个村子,群众开始接受她。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发展特色产业,对接市场,建立电商服务站,在黄文秀的带领下,这个贫困山村开始发生变化,2018年,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

图为黄文秀生前在果园干活

图为黄文秀生前带领村民清理村里的垃圾

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回家陪护刚做完肝癌手术不久的父亲后,看着天气突变,便急着要返回百坭村。病床上的父亲担心她的安全,劝她第二天一早再回。她说怕村里受灾,便启了程,临走前还嘱咐父亲要按时吃药。一路上,她不断与村里的干部联系,询问灾情,特别叮嘱要立即组织群众防灾救灾。此时,雨越下越大,山洪突发。她给自己的哥哥发信息说,“被困住了,两头都走不了。”而这成为她留给家里人的最后一句话。18日上午,救援人员在下游河道发现了黄文秀的遗体。

图为6月16日晚,黄文秀遇难前在车里拍摄的遭遇洪水的情景

图为事发地点,山洪把路面的柏油层冲得支离破碎

脱贫攻坚决胜小康,是黄文秀心中的“长征”,而她美丽的生命已经永远定格在这条“长征”路上。8年前,也是在6月份,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初,她在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她所驻的百坭村有位村民叫黄仕京,黄仕京的两个孩子都在读大学,生活困难。黄文秀生前曾帮他家申请了助学的“雨露计划”,还和他聊起自己为什么选择回到农村工作。黄仕京听后很受触动,要求自己的两个孩子在学校好好学习,也要争取早日入党。

这是脱贫攻坚先锋队的故事。

05

万家灯火

时传祥,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的工作十分普通,但是他的精神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1930年,15岁的时传祥逃荒到北京,受生活所迫当了一名掏粪工,经常被人欺凌。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加入北京市原崇文区清洁队。人民政府的政策让时传祥感到了尊重与平等,他对党充满感激,竭尽全力工作。当时北京胡同里都还是旱厕,工人们要背着粪桶入户作业,用粪勺将粪便舀进粪桶,然后再把粪桶背出来装车运走。时传祥说,“我们干工作的时候呢,尽管脏一点,臭一点,但是干好了呢,居民(家里)就不脏不臭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合理计算工时,把过去7个人的大班,改为5个人的小班,带领全班由过去每人每班背50桶增加到80桶,他自己则每班背90桶,每桶的重量有百余斤,一天掏粪背粪达5吨。有一次,因为下雨,一位居民家的墙头倒塌,砖头掉到了茅厕里,时传祥用手把砖头一块块拣出来,用水冲干净,又把墙头砌好。

1959年10月,在全国“群英会”上,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紧紧握住时传祥的手,对他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张经典照片定格了历史的瞬间,也记录了时传祥作出的贡献。

时传祥

图为时传祥工作时的情景(图片来自纪录片资料)

图为刘少奇接见时传祥

如今的北京市东城区环卫中心十所,正是时传祥生前工作的单位。在这里有一个“三八女子抽粪班”,现任班长是一位活泼的“80后”姑娘,叫李萌。李萌当过兵,退伍后她没有选择更轻松的工作,而是来到了环卫中心。最初,不光家人不理解她,她在街上工作时,还遭受过一些冷遇。甚至还有一次,有家长送孩子上学,看见李萌正在干活,就指着她“教育”孩子说,“你要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干这个。”李萌心里也难受过,但是她没有退缩,坚持了下来。

图为李萌(右)在工作

图为李萌用沙土掩盖抽粪车作业时洒漏在街边的粪水,以减少气味

图为李萌站在《刘少奇接见时传祥》的历史照片前

李萌负责的片区,很多都是纵横交错的胡同,有的地方太窄,抽粪车开不进去,就得抱着粪管子徒步走到粪井边。有时遇到私家车压住粪井,还要四处找人帮忙挪车。为了弄清粪井溢满规律,每天干完活,她就主动骑车巡查。“干的时间久了,嗅觉疲劳了,我都闻不见味儿了。”这个年轻的北京姑娘经过8年的工作锻炼,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控百余斤重的加压粪管,还总结出很多工作技巧。

李萌从没想过换工作,因为她心里明白“环卫工作是个伟大的工作”,如果北京城一个月没有人做这项工作,污物就会流得满大街都是。她说希望自己的工作没有“存在感”,因为如果真的实现了“存在感”,市民就会闻到异味,也就代表她们工作不到位,环境不好了。

这是“城市美容师”的故事。

06

纯青炉火

1955年冬天,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任院长的陈赓专程从北京赶回来接待他。当时,陈赓问:“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造出火箭、导弹来?”钱学森说:“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同样能造得出来。”从此,一大批科技人员等开始了刻苦攻关。仅用10多年时间,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就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1964年10月,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自行制造的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一曲《东方红》响彻太空。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表彰曾为“两弹一星”研制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分别授予、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而这些专家中,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图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图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时间来到2019年2月20日,地点依然是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由衷地对他们说:“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一系列月球背面的巡视探测,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这项任务耗时近四年,所有关键技术均为我国自主研发。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也是一个强大的团队,与历史相似的是,其中大部分人是共产党员。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我们成立了临时党委。”这是这支队伍“战之能胜”的关键,也是“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力量源泉。

图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图为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 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功软着陆

图为嫦娥四号月球车“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人类探测器的首道印迹

据古文记载,冶铸金属时,需要观察火焰颜色,当黑浊、黄白、青白的气体消失,出现纯青色的气体时,所冶炼的金属就可以用来铸造器物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是无数航天人的不懈奋斗,我国的航天事业才如这纯青的火焰一般,不断开启着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这是科技工作者的故事。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薪柴会燃尽,生命亦有限,但信仰之火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这是共产党人的故事,这是榜样的故事。

这是我想为你们讲述的故事。

来源:共产党员网

原标题:《榜样来了今天,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11 0702:4911 0702:4911 0702:49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榜样来了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传祥 工作 张富 李连成 黄文 李萌 焦裕禄 唐真 孟泰 故事 沈浩 村里 耀达 小岗村 我国 渔民 群众 嫦娥 村民 村民们 第一书记 中国共产党 书记 人民 代表 历史 干部 父亲 碉堡 精神

2020-05-01 #故事大全

《榜样4》特稿|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4》特稿|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传祥,工作,张富,李连成,黄文,故事,焦裕禄,唐真,孟泰,李萌,沈浩,村里,耀达,小岗村,我国,渔民,群众,嫦娥,村民,村民们,榜样,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书记,人民,代表,历史,干部,父亲,碉堡

2020-05-25 #故事会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传祥,工作,张富,李连成,黄文,李萌,焦裕禄,唐真,孟泰,故事,沈浩,村里,耀达,小岗村,我国,渔民,群众,嫦娥,村民,村民们,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书记,人民,代表,历史,干部,父亲,碉堡,精神

2020-05-25 #故事阅读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传祥,工作,张富,李连成,黄文,李萌,焦裕禄,唐真,孟泰,沈浩,故事,村里,耀达,小岗村,我国,渔民,群众,嫦娥,村民,村民们,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书记,人民,代表,历史,干部,父亲,碉堡,精神

2020-06-12 #故事会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4》特稿 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传祥,工作,张富,李连成,黄文,李萌,焦裕禄,唐真,孟泰,故事,沈浩,村里,耀达,小岗村,我国,渔民,群众,嫦娥,村民,村民们,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书记,人民,代表,历史,干部,父亲,碉堡,精神

2020-09-26 #长篇故事

《榜样4》特稿|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4》特稿|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传祥,工作,张富,李连成,黄文,故事,焦裕禄,唐真,孟泰,李萌,沈浩,村里,耀达,小岗村,我国,渔民,群众,嫦娥,村民,村民们,榜样,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书记,人民,代表,历史,干部,父亲,碉堡

2020-09-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榜样4》特稿|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4》特稿|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时传祥,工作,张富,李连成,黄文,焦裕禄,唐真,孟泰,李萌,故事,沈浩,村里,耀达,小岗村,我国,渔民,群众,嫦娥,村民,村民们,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书记,人民,代表,历史,干部,父亲,碉堡,精神

2010-06-13 #短篇故事

榜样来了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榜样来了今天 我想给你讲个故事

工作,张富,时传祥,李连成,黄文,故事,焦裕禄,唐真,孟泰,李萌,沈浩,村里,耀达,小岗村,我国,渔民,群众,榜样,嫦娥,村民,村民们,第一书记,中国共产党,书记,人民,代表,历史,干部,父亲,碉堡

2020-09-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