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时间:2020-08-15

图画故事有什么特点

提示:本文共有 230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图画书是成年人送给儿童的珍贵的礼物,它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在儿童读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蒋风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中写到,幼儿对图画书的兴趣是持久的,他们每一次翻阅图画书都有新的发现,都会产生新的兴趣。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图画书是一步一步将他们引进文学之门的艺术品。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于接受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以及藏在文字背后的朦胧意识有很大的难度。然而,孩子们又需要生动活泼、形象优美的文字来丰富他们语言学习上的渴求,所以优秀的图画书往往起到了多元化的功能。在彭懿编著的《图画书 阅读与经典》中写到,“在绝大多数的图画书里,图画和文字呈现出一种互补的关系,缺一不可,具有一种所谓的交互作用。”文字可以叙述故事的主干,而图画表达的则是或细腻、或幽默、或庞大、或精致的有可能需要长篇大论的文字来说清楚的具有特殊文学性的内容。 优秀的图画书,不但在语言的节奏性、连贯性和图文互补性上经得住推敲,而且能带给具体的某一年龄段的孩童一些略有难度的词汇,使得他们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掌握一些超前性的语言,长期在用词准确、鲜明、生动、优美的作品中获得营养,从而产生较高的审美情趣。 在我国的儿童文学领域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老一代的如叶圣陶、圣野、冰心、鲁兵等等,年轻的如冰波、郑春华、吕丽娜等等。他们的作品不乏故事性、文学性和幽默性,但是作为文字独立存在的作品和图画书作品有着很大的差别。最近几年本土图画书创作兴起,引进版翻译的优秀图画书很多,但是无论是创作者还是翻译者,以及出版社的编辑,对于图画书中的文字使用的度都缺乏足够的研究和实践,给读者带来很多的困惑。国内也没有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指导性教程。我个人明显感到不同版本的图画书给人的印象差异很大。 在蒋风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中特别提到,儿童文学需要讲究语言的民族特色,在语音、语法和基本词汇方面要符合地域的特点。过去无论是歌曲、文学以及诗歌的翻译引进中,老一代的工作者掌握了一条规律,汉民族的作品讲究多用短句,而少用欧化的长句,地方方言和俚语的使用要有节制。在我们能见到的台湾版本图画书中,有很多的词汇大家不理解,比如“老鼠牙医地搜头”,或许“地搜头”这样的词汇很幽默而形象,但是在小读者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大陆是否需要象引进E时代新词语一样学习一大批非规范词汇呢? 就我个人来说,新出版的大陆版本中《青蛙和蟾蜍》故事里的《风筝》,居然出现“菜鸟”,让人很不舒服!!!如果我是故事会组织人,我问台下诸位,谁当过菜鸟?肯定有一批老学者心里说:“这斯,刚上来就想信口雌黄吗?” 有一本很精彩的图画书,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德文版的《月亮狗》,图画中运用了丰富的色阶,视觉上的色彩美产生了很细腻的心理活动,有很独到的表现力。可是翻译的中文版里,开头的一页和第二页文字上有明显的失误,在读者群中产生了很大的歧义。第一页文字是这样的“有一只小狗和一只大狗是顶顶要好的朋友,大狗干什么都喜欢哇啦哇啦叫。”画面中大狗掌着舵带着小狗在海上乘风破浪;第二页文字突然转峰“小狗就不那么能干了,不过没关系,有大狗做他的朋友呢。” 画面中大狗在做草莓酱,小狗在旁边看着,把手搭在草莓酱盆边上。第三页又说“可是小狗挺会讲故事的。晚上,小狗常常给他的朋友讲月亮狗的故事。” 画面中两只狗并排躺在海边沙滩上的一块毯子上看着天空。 不知道译者为什么要用“都喜欢哇啦哇啦叫”,而且画面中转折的关系并不明显,似乎需要文字来强调一个问题:大狗比小狗能干,在朋友关系中占着主导地位,而小狗要弱一些。可是大狗很需要他,他会讲故事,在讲故事的时候小狗又强过大狗,他们之间有互补,所以朋友关系很好。可是“哇啦哇啦叫”给人错觉是大狗比较闹腾,而小狗安静些。反过来说,安静和闹腾与能干和不能干又有什么直接联系呢?又有人说“哇啦哇啦叫”是某地方言,意思和“能干”、“顶呱呱”类似,可是这个方言出的也太突兀了,要知道这是一本美妙的书的开头页呀!难道德国原版的文字就是这样拿一句方言作开头的吗? 再说一本图画书,中国福利出版社的抱抱绘本《岩石上的小蝌蚪》,原作者是谢华。这个故事的文本写于80年代,是个非常优秀并引起过争议的作品。写一个男孩捉了两只蝌蚪放在瓶子里,可是回家路上瓶子破了,小蝌蚪被临时安放在岩石上的水洼里。他许诺他不久就拿装着水草的杯子来接它们。……可是小哥哥不守信用,两只小蝌蚪被活活晒死在岩石上。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出版图画书的时候,画作者俞理采用了具有很强视觉感受的黑白版刻风格,为了强调一些东西,局部渲染了彩色,视觉上读者很容易被清澈水洼中的蝌蚪和岩石的边的植物所吸引,避免了纯黑白图画的沉闷。其间穿插了几幅彩图,虽然稍显风格不统一,但画面总体上还是不错的。可是,问题是好的文字和好的图画叠加在一起却没有形成高品质的一本图画书。我查了文字底稿,在改编成图画书时,文字几乎没有多少再创作的痕迹,许多可以让位给图画来叙述的内容,还在文字中长篇叙述。好几页上,赫然印着冗长的文本。排字方面,因为打上了汉语拼音而变得很古怪,拼音是印刷体,而文字是手写体,这样的处理给人感觉比较别扭。 我们国内的儿童文学创作领域比较薄弱,读者在理论研究书籍和研讨会中长期处于缺席位置,创作者很难放低姿态听听小读者的声音,而翻译引进图画书的步伐和节奏又太快,让刚刚培养起来的阅读市场无所适从,这种现象咎其原因是谁造成的呢?似乎每个环节都有优秀人才,可惜,缺少的是联系和维系各个领域的纽带。 (我的老文章了,欢迎大家提意见)[ 此帖被冰裂水仙在2009 09 07 10:36重新编辑 ]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图画书有什么特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孩子,图画,文字,图画书,兴趣,故事,绘画,主题,情感,思维,特点,画面,能力,成一个,能激发,艺术审美,电影导演,区别,作者,习惯,作品,儿童,内涵,创造力,和文,命脉,图书,唯美,国界,媒介

2020-08-28 #小故事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文字,小狗,作品,图画,朋友,语言,关系,哇啦哇啦,词汇,幼儿,小蝌蚪,岩石,开头,教程,故事,文学,方言,画面,蒋风,中大,好的,个人,兴趣,内容,出版社,创作者,形象,文本,方面

2009-05-25 #短篇故事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图画,文字,孩子,故事,插图,画面,孩子们,家长,能力,一起阅读,不识字,图与文,培养孩子,有意识地,电影导演,连贯,郝滨,心理专家,好的,一闪而过,主体,中高,专家,功能,任务,公式,作者,作用,分镜头

2020-05-14 #故事会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图画,文字,孩子,故事,插图,画面,孩子们,家长,能力,一起阅读,不识字,图与文,培养孩子,有意识地,电影导演,连贯,郝滨,心理专家,好的,一闪而过,主体,中高,专家,功能,任务,公式,作者,作用,分镜头

2020-05-15 #故事大全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图画,文字,孩子,故事,插图,画面,孩子们,家长,能力,一起阅读,不识字,图与文,培养孩子,有意识地,电影导演,连贯,郝滨,心理专家,好的,一闪而过,主体,中高,专家,功能,任务,公式,作者,作用,分镜头

2020-06-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图画,文字,孩子,故事,插图,画面,孩子们,家长,能力,一起阅读,不识字,图与文,培养孩子,有意识地,电影导演,连贯,郝滨,心理专家,好的,一闪而过,主体,中高,专家,功能,任务,公式,作者,作用,分镜头

2020-08-15 #故事会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有什么特点?

图画书,图画,文字,孩子,故事,插图,画面,孩子们,家长,能力,一起阅读,不识字,图与文,培养孩子,有意识地,电影导演,连贯,郝滨,心理专家,好的,一闪而过,主体,中高,专家,功能,任务,公式,作者,作用,分镜头

2018-07-26 #故事阅读

适合幼儿阅读的优秀图画书有什么特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适合幼儿阅读的优秀图画书有什么特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提问,儿童,孩子,早期阅读,家长,兴趣,老师,问题,不喜欢,故事内容,读过程,多大,事情,内容,十分明确,成人,年龄,故事,教会,能力,积极性,用户,设问,重点,过程,影响,指导,中产,什么程度,亲子共读

2020-07-06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