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音乐小故事

时间:2020-08-15

自己与音乐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6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8 分钟。

舒伯特1707 1828是音乐史上的大音乐家之一,奥地利人。他的一生贫穷潦倒,只活到三十一岁便夭折了。然而留给后人的音乐财富,其价值却难以估量,光是艺术歌曲就有600多首。逝世将近二百年了,今天世界的人们仍然在唱着他的《魔王》、《鳟鱼》、《菩提树》、《小夜曲》、《野玫瑰》、《摇篮曲》等歌曲。他的歌曲形象鲜明,优美抒情,情真意切,把歌曲的表现力发展到新的高度。在欧洲音乐史上,被尊为歌曲之王。 然而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却常常饿着肚子过日子。一天,他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头,天晚了,饥肠辘辘,荷包里却一分钱也没有,晚餐如何解决?他也想不出头绪来。他本能地走进一家饭店坐了下来,可是一个分文也拿不出来,怎能点菜吃饭?也许会碰上朋友熟人进来,顺便帮一点忙吧?但左顾右盼,始终没有见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正在失望之际,餐台上一张报纸中的小诗跃入他的眼睑。作曲家的本能立即把他的思绪转到诗歌的意境中去。他浮想联翩,乐思绵绵,立即便把它谱成歌曲并写了出来。 他把这首歌拿给老板看。老板从他的衣着、脸色中悟出了舒伯特的意思,便用一份土豆烧牛肉,换了他的这首歌。多年之后,这首歌的手稿被送到巴黎拍卖,竟以四万法郎起价! 这首歌就是登载在本站“外国著名歌曲”栏目中的《摇篮曲》。自从问世以来,世界上该有多少母亲坐在摇篮边哼着它?它舒缓、亲切、深情的旋律,轻轻地催着婴儿入睡,让孩子拥抱着母爱的温暖进入梦乡,做着天使般的梦。从幼儿心理学的角度看,婴儿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必将长得更健康聪明可爱。所以这首歌所产生的价值,应该是无价的,何止四万法郎? “这只鸽子大家都有份!” 《鸽子》,虽然诞生于十九世纪,至今仍然被当成民歌,在世界各地广为传唱。它是西班牙民间作曲家依拉蒂尔在古巴谱写的。由于写得很好,有几个国家的人都争着把它说成是自己本国的民歌,并以拥有它而感到光彩。 古巴有人说:这首歌诞生在我国,运用哈瓦那民间舞曲的节奏为基调写成,当然是我们的民歌了。你听,歌中的第一句明明唱着:“当我离开可爱的故乡哈瓦那......”。 由于作者是西班牙人,依拉蒂尔的同胞们把它说成是自己国家的民歌,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是墨西哥许多人却不服气,他们说,这首歌写成后,是在我们的皇室为皇帝皇后祝寿时,由我国的歌唱家首演的,是我们使它流行起来的,难道没有我们的功劳? 阿根廷有人也不认输,其理由是这首歌的曲调许多地方用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与他们首都郊外的探戈音乐非常相象。既然歌曲的音乐素材来自阿根廷,阿根廷当然就是它的故乡了。 这几个国家的人的说法都有一定的理由。其动机也值得肯定,因为大家不是争钱争地,而是争着以拥有美好的歌曲为光荣;有了这“争”,美丽的音乐作品就更容易传播开去。不过笔者认为还是以不再争下去为好(争多了会伤感情嘛!)。既然这首歌已在世界各国流行,大家都为传播它立下了功劳,倒不如说:“这只鸽子大家都有份!” 一舞剑器动四方 翻开《唐诗三百首》卷三开端,一首杜甫的七言古诗赫然入目,题目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写道: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熠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can 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注:can代替一个在本站电脑无法输入的字,是左旁为“马”右旁为“参”的合体字。意指古代驾在车两旁的马。。 这是诗人回忆当年观看卓越舞蹈家公孙大娘跳剑器舞时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大意是:从前有位复姓公孙的美女,在广场跳起了剑器舞,便惊动了四面八方。观众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天地也随着她剑舞的起伏缓急而变色。她舞动着剑器,突然间银光熠熠,剑影闪闪;她箭步跃起,剑尖剌天,就像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她飞腿翻腾,恰似帝王神仙驾着蟠龙飞马在云端翱翔;迅猛时雷霆万钧, 收拢时天地寂然无声。舞罢收剑,那剑刃犹如平静的江河湖海,凝聚着一道清光。 唐代的公孙大娘和汉朝的赵飞燕,都是我国古代声名显赫的女舞蹈家。前者在民间,后者在宫庭,一个如龙飞虎跃,一个象轻燕飞翔,堪称舞坛双璧。公孙大娘的戎装威武,也与同代宫庭那种霓裳翩翩的舞蹈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据说历史上著名的草书家张旭在当时观看了公孙大娘的舞蹈之后,从中悟出了书法的道理,从此所写的狂草进入了更高的境界。此事在当时成为美谈,广为传播。 《梦幻曲》催下鳄鱼泪 德国是音乐史上最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乡,诞生了不少音乐大师,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很珍贵的文化财富。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却出现了以希特勒为首的一小撮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们累累罪行,人们至今记忆犹新,一旦提起,德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无不咬牙切齿。 在这一小撮刽子手中,有一个叫麦拉克的,是当时奥维辛集中营的司令官。此人生性凶残,无恶不作,曾残酷杀害过无数无辜囚犯。据说他在纳粹中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实验用毒气杀害囚犯。比如有一种杀法是:强令众多女囚脱光衣服,把她们关入毒气室,然后通过导管把盐输入室内。也许是盐与室内某种化学物品发生化学作用之故,产生了毒气。女囚在毒气中痛苦挣扎之后,全部毙命。 然而,就是这条鳄鱼,在毒杀妇女的同时,却允许奥维辛集中营女子交响乐队的存在,而且经常听她们的演奏。当乐队演奏德国音乐家舒曼的《梦幻曲》时,他竟然流下了眼泪。 为什么这条鳄鱼听《梦幻曲》而落泪?这恐怕要由谙熟当时史实的心理学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笔者认为:最大的可能是麦拉克故意以流泪向囚徒表示他也是个有修养有感情的人,企图以此掩盖他的冷酷和野蛮。这是玩弄虚伪诡诈的伎俩。也有可能是《梦幻曲》的力量使他在听乐的瞬间暂恢复了人性(人性是复杂的,不是非此即彼那么简单),的确因真情而落泪。但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都反衬出这是一首感情内涵极为丰富的佳作。舒曼的《梦幻曲》原以钢琴曲的形式问世,后被编配成大提琴独奏曲、无伴奏合唱和管弦乐等等等。人们百奏不烦,百听不厌,确是举世闻名之音乐珍品。 音乐医生与音乐杀手 音乐治疗的专科医生对病下“乐”,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某类音乐作品给其欣赏,对某些身心性的疾病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这是时不时可以从报刊上看到的消息。这说明,优秀的音乐作品在特定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当救人扶危的医生。据说哲学家尼采有次患病,偶然中听了比才的歌剧“卡门”,疾病竟然不治而愈。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来患病,昨夜听了比才的卡门,病意全消了,我感谢这音乐。”(“外国著名歌曲”中有“卡门”的片断)不少事例证明:音乐不仅有怡情悦性的作用,还有一定治疗效果,音乐有时是医生。 那么,音乐会不会危害健康,甚至成为杀手?如果某种音乐超过一定的强度,尤其发出的是噪音,肯定是要损害健康的。声音的强度用分贝表示。科学结论指出:强度达到130分贝时,耳朵产生疼痛;达到150分贝,人无法忍受;达到190分贝,连机器上的铆钉也会被震落,何况是人?某国曾作过一次研究人对超音速喷气机噪音忍受能力的试验,当飞机从人头上10——12米的空中飞过时,参加试验者无一幸存。几年前,报上介绍过历史上曾有一首乐曲成为杀手的特例,更令人毛骨悚然。 1932年,法国作曲家鲁兰斯.查理斯创作了一首叫《黑色的星期天》的乐曲,据说听过这首曲而先后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一百,它是个无形的杀手,被称为“魔鬼邀请书”。首先被这个魔鬼邀去的,是一位在布达佩斯一家洒巴喝酒的匈牙利青年。他听了乐队演奏这首乐曲后,再也无法控制自己极其悲伤的感情,于是往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来解脱自己的痛苦。有一位美国姑娘出于好奇,特意借来这首乐曲的唱片,结果也以在自己的家中自杀而告终,原因也是无法忍受它所带来的痛苦。1945年,西方国家遂下了不许演奏这首曲的禁令,并销毁了它的唱片、乐谱,赶走了这个恶魔。 母鸡也懂音乐?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韩国几年前曾有报纸报导当地有村民让鸡听音乐而多下蛋的事例。 在洪城郡洪城邑月山里的村子里,有个叫张东元的养鸡专业户,和村里很多人家一样,靠养鸡为生。有一天,张的儿子从报纸上读到一条国外让奶牛听音乐而增加产量的报导,告诉了张。张由此受到启发,便在鸡场安装了喇叭,成天向鸡播放古典音乐。他最初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做这件事的,没想到三个月后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母鸡的下蛋率由过去最高的73%提高到了80%,而且所下的蛋比以前大了。消息一传开,村里的其他人家也纷纷效仿他,家家户户的鸡舍都响起了音乐,而蛋产量也遂之增加了。 母鸡增加下蛋,是音乐直接带来的效果呢,还是由于播放音乐这一举措而派生的其它未知因素带来的?母鸡真的也懂得音乐么?本人不敢下断语。不过让鸡舍周围乐韵飘飘,让养鸡人在繁忙、顼碎的劳作中放松紧张的神经,只要开支不大,又何乐而不为? 一曲悲歌救了自己一命 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有两句常用来形容那些感情极为悲痛凄楚的诗词、歌曲或言语:“一声何满子,望君泪双流”。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个音乐故事。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叫何满子的沧州籍歌女,色艺出众,不知因何原因,被官府判处了死刑。死刑在京城长安执行。临刑,监斩官问她有无最后要求。歌女说,她别无他求,只想在告别人世之前唱一首歌。监斩官想,囚犯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让她唱一首歌,也不致于发生什么意外的,便答应了她。临死的何满子,此时涌起的感情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极度的悲愤。歌声像泉水从岩隙中喷涌出来一样,控诉着人世的不平,倾诉着自己所受的冤屈,断人肝肠,直令天地昏暗,听众动容,有的眼泪不禁漱漱而下。歌罢,正当刽子手举起屠刀,顷刻间将人头落地之际,突然传来了急促的声音:“且慢!圣旨到!”。原来,当歌女那叙事性的悲歌初起的时候,宫中有一个人见何满子色艺超群,认为杀了可惜,便策马扬鞭去奏告当时的皇帝李隆基。李是我国历史上最酷爱歌舞的皇帝,很有音乐才能,作曲、演奏、编舞,样样在行,亲自创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宫庭乐舞机构——“梨园”,当然舍不得杀何满子这样的人才,于是立即降旨赦免她死罪。何满子料不到一曲悲歌,竟救了自己一命。 不久,有人将何满子刑场上的歌加以整理,命名为《何满子》,此后《何满子》便成为悲歌的代称。诗人白居易赋诗曰:“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同代诗人张祜也写一首叫《何满子》的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 望君泪双流。”传说青楼的歌女们读到这首诗后,悲叹自己与何满子“同是天涯沦落人”,哭得惊天动地,并立即把它谱成了一首后来很流行的歌曲。 身轻若燕赵飞燕 唐诗绝句《汉宫曲》唱道:“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诗中描写在月儿皎洁的秋夜,洞箫吹着优美的旋律,在昭阳宫侍奉皇帝的赵飞燕,随着音乐的起伏跳起了掌上之舞。后代的人们由此诗得知,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个叫赵飞燕的女子,竟然能站在他人的掌上跳舞。真可谓奇迹中的奇迹。 赵飞燕是汉朝人,出身音乐之家。与妹妹为一胎双生,两人都聪明美丽。妹妹歌声动人,她则舞蹈出众。父亲死后,经济来源断绝,姐妹二人被迫流落长安街头,靠打草鞋为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汉成帝发现了她,遂先后召她姐妹两人入宫。不久,原来的皇后被废,赵飞燕被立,于是成了皇上的掌中明珠,专宠于昭阳宫。 赵飞燕身材窈窕,体态极其轻盈,举步翩然若飞。也许是因为有着罕见的身材,而且具有苦下功夫得来的超凡“内工”,传说她竟能站在掌上起舞。太监两手并拢前伸,掌心朝上,赵飞燕就站在其掌上,在极小的面积上作出各种舞蹈动作,扬袖飘舞,宛若飞燕。汉成帝专为她造了一个水晶盘,叫两个宫女将盘上托。赵飞燕在盘上起伏进退,下腰轻提,旋转飘飞,就象仙女在万里长空中迎风而舞一样优美自如。 “一朝天主一朝臣”。汉成帝死后,当帝位传至汉平帝时,朝中群臣竟痛斥她不为皇室生个后代,把她贬为平民。一个超凡的舞蹈家,最后被迫自杀,悲惨地离开了人间。 在音乐的余音中告别 “友谊地久天长”,是举世闻名、流传甚久甚广的歌曲。它原是苏格兰的一首古老民歌,常在离别时咏唱。当地人有一个传统:分别之前手拉着手,绕圈唱着这首歌,歌颂珍贵友谊,表达惜别之情。我国旧时代的某些学校,在学生毕业的告别仪式中也模仿这种传统。学子们在仪式结束时同声歌唱,在余音缭绕中频频挥手与母校告别。由于它常与离别相关,所以其歌名有人翻译为《骊歌》,有人翻译为《你能忘记旧日的朋友吗?》。更由于它被美国著名影片《魂断南桥》用作主题曲,也有人以这部影片的名称作它的歌名。 《魂断南桥》描写了英国军官克罗毅与芭蕾舞女演员马拉的爱情悲剧故事。其中有一个情节很有诗意: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青年军官即将告别心爱的人奔赴前线了。晚上,两人到一家酒店互诉衷肠,千言万语也诉不尽情意。但夜深了,酒店乐队不得不奏起最后的一支乐曲《友谊地久天长》。缓缓的、深情的旋律,更催动着恋人的离愁别绪。乐手们每奏完自己演奏的乐句,就吹熄谱架上的腊烛,轻轻离座。最后只留下小提琴孤独的声音,接着谱架上最后的一只烛光也消逝了,两人不得不在优美凄冷的余音中恋恋告别。 情歌变成了“第二国歌” 《我的太阳》原是意大利一位作曲家创作的一首情歌,由于优美动听,在意大利家喻户晓,甚为流行,所以人们都认为它是民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登上统治宝座,实行铁血统治,意大利老百姓苦不堪言,其他各国人民也对他深恶痛绝。 有一年,在芬兰举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按照规矩,各国运动代表队进场时须奏该国国歌。乐队出自对墨索里尼政府的厌恶,便以使馆事先没有送来该国国歌乐谱为借口,当意大利运动员入场时,故意不奏该国国歌而奏《我的太阳》。当高亢的乐音在广场响起,在场的人先是惊讶,接着竟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纵情高歌起来:“啊,我的太阳,那就是你!那就是你!”,表达了对墨索里尼的憎恶和对意大利人民的同情和支持。自此以后,这首爱情歌曲流传更广了。当人们提起意大利歌曲时,就很自然地会想到这首歌曲;而当它的声音回响在人们耳际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意大利。《我的太阳》实际上变成了意大利的象征和“第二国歌”。 老鼠听琴 最近,搜狐 音乐 西方古典音乐的钢琴版上登载了一则老鼠听琴的故事。经版主同意,现将原文转载于下: “江西省南昌市一单位地下室中,有两位女孩练钢琴。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只小老鼠爬到琴凳边一动不动地‘听琴’。 在这间地下室改装的琴房,舒缓悠扬的音乐在偌大的室内徐徐起伏,小老鼠卧在琴旁一动也不动,只把两只小耳朵竖起,把眼睛睁得很大,好像着了迷似的。王小姐说她们大约早晨10点的时候来这里练琴,当时,她俩一个在弹琴,一个在一旁看书。看书的小姐说:‘一开始小老鼠站在指挥台旁边,后来它听着听着,就大摇大摆旁若无人地踱到钢琴旁边继续听,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它仍没有离开的意思。’在笔者给小老鼠拍照的时候,王师傅伸出手去摸它,手刚触及到,它就向前蹦了一下,但并不走远。” 这是现实的故事。音乐上还有一个相类似的古老传说比这更神奇: 1284年,德国一个叫哈默尔恩的小镇鼠患成灾,搅得当地居民不得安宁。正当大家为此发愁的时候,镇里来了一个穿花衣、拿竹笛的青年人,自称有办法消除鼠害。于是居民们请他灭鼠。 只见那青年人拿起笛子,吹起一种奇怪的调子。不一会,老鼠便纷纷向着笛声涌来。青年人见老鼠被他的笛声迷住了,就一边吹,一边走入镇边的一条小河,涉水走向对岸。老鼠敌不过笛声的引诱,一群群地紧跟着跳下河去,结果都被淹死了。青年人只用他的笛声,就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一次严重的鼠患。 杨贵妃与“山在虚无缥缈间” 杨贵妃是唐朝皇帝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李的“万千宠爱”都集中在她一人身上。开元年间,诗人李白供职于宫中。一天,宫中牡丹盛开。皇帝雅兴大作,竟深夜秉烛赏牡丹,召来杨贵妃陪酒,又令李白呤诗。李白“斗酒诗百篇”,在喝得醉薰薰之际,诗兴大发,即席就高歌了三首,所用的曲调就是当时的唐代大曲“清平调”。安史之乱初期,官兵大败,将士们把祸害的起因都归罪于杨贵妃,杨贵妃被逼自缢身亡。李隆基因此而悲痛欲绝。传说杨贵妃死后居住于蓬莱仙岛,在虚无缥缈的仙洞中度过凄清的日子。后来,白居易将杨、李的爱情故事写成了著名的叙事诗“长恨歌”。读过此首诗的人,几乎都记得结尾的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1932年,我国近代著名音乐家黄自先生以“长恨歌”为题材,谱写了中国的第一部清唱剧“长恨歌”(韦翰章作词)。其中的第八乐章题为“山在虚无缥缈间”,特别动人,所用的音乐主题就是古曲“清平调”。古雅而发人幽思的旋律,表达了杨、李一个在红尘,一个在碧海,生死相恋却无法相聚的凄怆。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传说春秋战国时代,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歌唱能手,闻名全国。有一年,韩国突然发起狂风暴雨,洪水决堤,巨浪冲天,把田园、房屋都冲毁了,百姓纷纷跑命。韩娥在乡亲帮助下幸免于难,投奔齐国。途中盘缠用尽,唯有卖唱为生。她一路走一路唱,歌声的美妙动人,可谓登峰造极。她人走了,大家还是觉得她仍在自己身旁,歌声仍旧回旋在屋梁之间,久久不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就原于此。 韩娥来到齐国雍门的地方,天已黑了,饥饿和疲劳折磨着她,遂向客店走去,准备投宿。谁知一踏进店门就被掌柜连骂带推赶出门外。这时候,韩娥深切地感受到父老乡亲的苦难和眼前所受的屈辱,把心中的激情化作了一曲人间最哀怨凄楚的歌声。歌声向雍门四面八方飘去,一时间山风停啸,河水停流,行者止步,泣天动地。以致韩娥走后,雍门男女老少仍然沉入愁海之中,昼不能吃,夜不能眠,天天如此。于是百姓选派一青年作代表,催马扬鞭追上韩娥,恳请她返回雍门。途中,百姓夹道相迎,盛情款待。韩娥感受到百姓亲如家人的深情,化悲为喜,唱起了欢乐的歌,歌声又立即传遍千家万户。于是大家愁云消散,高歌欢舞,把雍门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童女怀孕与“天使报信” 一首叫“天使报信”的歌曲,写的是下面一则美丽的故事。 加利利的拿撒勒城里住着一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她的名字叫马利亚,是当地木匠约瑟的未婚妻。有一天,上帝派使者对马利亚说“你蒙受上帝的恩典,不久将怀孕生子了。”马利亚果然怀了孕。约瑟心地好,知道未婚妻不曾与他同房而怀孕的消息后,并没有羞辱她,但暗地里却准备把她休掉。上帝知道了,派天使托梦对他说:“你快快把妻子讨过门来吧,她怀的可是天上的圣灵呀。你要给孩子取名耶稣。他将来会把老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的。”约瑟遵照旨意立即娶回马利亚。约瑟原是犹太人,娶妻不久后就带她离开拿撒勒城,准备到犹太人的伯利恒城去居住。到达那里时,客店全都住满了人,夫妻只好暂时栖身在马棚里。恰好就在此时,马利亚产期已到,一个婴儿就在马棚里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后来人们称之为救世主的、家喻户晓的耶稣。 老鼠咬破风箱促生了“平安夜” “平安夜”是在世界流传甚广、甚久的另一首圣歌。它的诞生是由老鼠咬破管风琴的风箱引起的。 1818年12月24日奥地利的早晨,格鲁伯走进小镇奥伯恩托夫的教堂,坐上琴凳,准备练习当晚--圣诞之夜要伴奏的圣歌。可是一踩动踏板,管风琴却没有一丝琴音,只有一阵阵吱吱的漏气声吹出来。他与牧师仔细检查后,发现风箱被可恶的老鼠咬出了许多洞。格鲁伯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过不了多少钟头,神圣的圣诞之夜就到了,弥撒时没有音乐伴奏,该是一件何等遭殃的事!牧师莫尔却比较镇定,从衣袋里拿出一张发黄的纸片说:“这是我写的一首小诗,你马上把它谱上曲,然后教会孩子们,今晚不就有音乐了。”格鲁伯接过诗后,反复朗读起来,越读越感到有味道,灵感顿时产生,很快就谱成了歌曲,又立即教会了圣歌班的孩子们 圣诞之夜来临了,钟声在小镇的空中回荡。在烛光映照下,孩子们唱起了“平安夜”,格鲁伯拨动吉他伴奏。孩子们高吭、明亮、清纯的歌声,与莫尔的高音和格鲁伯的男低音融成一体,显得格外好听。 第二年春天,一位来修风箱的修理师发现这首歌很好,就把它带回山谷里自己的村子。村子里那些擅长音乐的人,又把它传到其它地方去。愈传愈开,越传越远。奥地利国王、俄国沙皇、英国维多利亚女皇、法国拿破仑三世、德国诗人哥德等著名人物都先后听过这首歌的演唱。这首歌终于传遍了全世界。 知音 我国著名典籍之一“列子”中记载了一个音乐故事。原文如下: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故事的大意是:伯牙善于弹琴,钟子琴善于理解鉴赏音乐。伯牙弹奏表现高山的乐曲,钟子琴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巍峨的泰山!”伯牙弹奏表现流水的乐曲,钟子期说:“多么好啊,你的心志就象那奔腾的江河!”无论伯牙弹奏什么,钟子期都听得出他的音乐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有一天,伯牙和钟子期到泰山的南边游览,突然碰上暴风骤雨,便到岩石下面避雨休息。这时,伯牙心感悲凉,拿过琴弹了起来。起初弹一首叫“霖雨”的乐曲,后来感情更加投入,又奏了叫“崩山”的曲子。只要音乐一响,钟子期立即就说出了乐曲的深意。伯牙于是放开下琴说:“你听音乐真是高明呀,把我心中想说的话都说尽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音乐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贝多芬,音乐家,小故事,钢琴,小提琴,长兄,歌德,海顿,人们,故事,父亲,普契尼,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给自己,发现了,作业,乐器,单间,奥地利,悬崖,时间,时候,波恩,有关,家亨利,布拉姆斯,巴赫,托斯卡,来安,李斯特

2020-05-03 #经典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贝多芬,音乐家,小故事,钢琴,小提琴,长兄,歌德,海顿,人们,故事,父亲,普契尼,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给自己,发现了,作业,乐器,单间,奥地利,悬崖,时间,时候,波恩,有关,家亨利,布拉姆斯,巴赫,托斯卡,来安,李斯特

2020-05-04 #短篇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贝多芬,音乐家,小故事,钢琴,小提琴,长兄,歌德,海顿,人们,故事,父亲,普契尼,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给自己,发现了,作业,乐器,单间,奥地利,悬崖,时间,时候,波恩,有关,家亨利,布拉姆斯,巴赫,托斯卡,来安,李斯特

2020-05-04 #故事大全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贝多芬,音乐家,小故事,钢琴,小提琴,长兄,歌德,海顿,人们,故事,父亲,普契尼,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给自己,发现了,作业,乐器,单间,奥地利,悬崖,时间,时候,波恩,有关,家亨利,布拉姆斯,巴赫,托斯卡,来安,李斯特

2020-05-08 #短篇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贝多芬,音乐家,小故事,钢琴,小提琴,长兄,歌德,海顿,人们,故事,父亲,普契尼,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给自己,发现了,作业,乐器,单间,奥地利,悬崖,时间,时候,波恩,有关,家亨利,布拉姆斯,巴赫,托斯卡,来安,李斯特

2020-05-21 #经典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贝多芬,姑娘,曲子,小提琴,交响乐,先生,克莱斯勒,店主,钢琴,格什温,小提琴家,茅屋里,作品,站起来,这个人,乔治·格什温,周后,克莱斯,安特维,尔平,得多,斯坎德,格什,乐家,走错门,乐器,任务,价钱,传说,戏剧性

2020-08-15 #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小故事 100字以内 音乐音乐家小故事

贝多芬,姑娘,曲子,小提琴,交响乐,先生,克莱斯勒,店主,钢琴,格什温,小提琴家,茅屋里,作品,站起来,这个人,乔治·格什温,周后,克莱斯,安特维,尔平,得多,斯坎德,格什,乐家,走错门,乐器,任务,价钱,传说,戏剧性

2016-05-16 #小故事

音乐小班音乐: 《大象和小蜜蜂》

音乐小班音乐: 《大象和小蜜蜂》

大象,小蜜蜂,幼儿,串铃,活动,故事,音乐,情境,动物,孩子,声音,打击乐,媒体,小班,教师,乐器,叫声,故事情节,蜜蜂,动作,方法,过程,变化,多音,本活动,主题,作用,动画,大大的,大背

2020-07-19 #故事大全

小音乐家应该知道的音乐故事

小音乐家应该知道的音乐故事

兴趣,音乐,职业,孩子们,梦想家,标签,魔方,生和,专业,一家,乐器,二胡,二泉映月,产品,企业,低年级,作者简介,军事,内容简介,初中,图书,品种,孩子,学生,小学,旋律,少儿,文学,故事,教科书

2020-08-2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