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教育孩子懂礼貌的故事

时间:2020-08-14

不懂礼貌教育孩子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3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名叫卢毓的人,他是前朝东汉名臣卢植的小儿子,

小孩子必看的教育成语故事

。卢毓为人忠厚,学识渊博,魏文帝把他提拔为侍中。在职三年,卢毓对魏文帝曹丕提出过很多好的建议,魏文帝最初不太高兴,但是后来见他忠心耿耿、踏踏实实,就提拔他做了吏部尚书。接着,魏文帝要卢毓推荐一个与他自己差不多的人接替侍中的职务,卢毓推荐了郑冲。魏文帝说: 郑冲这个人你不推荐我也知道,你重新推举一个我不知道的人吧。 卢毓推举了阮武和孙邕二人。后来,魏文帝选择孙邕担任了侍中。

有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 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只看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像在地上画的饼一样,是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 靠名声不可能得到真正有才能的人,只能发现一般的人才。我以为好的办法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辨,虚实混淆。 魏文帝采纳了卢毓的意见,下令制定考试法,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受到了人们的称赞。 现在,人们就用 画饼充饥 来比喻只凭虚名、空谈或者空想借以自我安慰,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瓜田李下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

有一天,唐文宗问工部侍郎柳公权: 近来人们对朝廷有什么议论? 柳公权回答说: 您派郭宁做地方主官,有些人赞同,也有些人表示反对。 文宗听后,皱了皱眉头,显出不太高兴的神情。过了一会儿,唐文宗对柳公权说: 郭宁做官一向没有什么过失,今天以金吾大将的身份去做个主官,这还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 柳公权说: 按照郭文对国家的功劳,派做主官是无可非议的,只是听议论的人说,郭宁是因为进献了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样的官职的。 文宗听了柳公权的这些话,赶紧解释说: 郭宁的两个女儿进宫不是献给我的,而是去伺候太后的。 柳公权说: 瓜田李下的嫌疑,怎么能跟每个人都说得清呢?

柳公权所引用的 瓜田李下 ,出自一首题为《君子行》的古乐府: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那意思就是说,当站在瓜田里面的时候,最好不要弯下身子去提鞋子;站在李子树下的时候,最好不要伸出手去整理头上的帽子。以此来避免偷瓜和李子的嫌疑。

后来,人们常用 瓜田李下 来比喻容易使人产生嫌疑的地方。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好逸恶劳

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郭玉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医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当他给那些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但是当他给那些王孙贵族们治病的时候,却常常发生治不好的情况。

有一次,汉和帝的一位贵人嫔妃的称号得了病,为了让郭玉给诊治,汉和帝就让这位贵人换上一般人的衣服,并且改换了地方,让郭玉去看病。

郭玉不知道这个病人就是皇帝的贵人,他详细地询问了病情之后,便按部就班地应用针灸疗法,一针就治好了她的病。

汉和帝非常奇怪,就问郭玉这是什么原因。

郭玉回答说: 用针灸治病,位置差一点儿也不行。当我给王公贵族们治病的时候,他们高高在上,我心里很害怕。因此,使我在四个方面很为难:一是我不能随意进行诊治;二是怕他们自己不注意,耽误治疗;三是怕他们体质不好,不能用足够剂量的药;四是怕他们好逸恶劳。因此,他们虽然也是我治疗过的,但是有时候就不容易痊愈。

汉和帝听了,认为郭玉说得很有道理。

后来,人们就用 好逸恶劳 来形容某人贪图安逸,厌恶劳动。逸,安逸;恶,讨厌,憎恨。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 守株待兔 ,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教育孩子的成语故事: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 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 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 李白又问: 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 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猜你感兴趣:

1.教育孩子的成语典故

2.关于教育孩子的成语

3.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

4.影响孩子一生的成语故事

5.幼儿园大班成语故事

6.教育孩子的寓言故事

标签: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教育孩子懂礼貌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懂礼貌的小兔 教育孩子懂礼貌的故事

懂礼貌的小兔 教育孩子懂礼貌的故事

小兔,日期,懂礼貌,妈妈,公务员,国家,山羊,心情,故事,规定,大乌龟,乌龟,依据,政府,政治学,梦想,短句,诗句,不是什么,教育孩子,这样做,公公,小羊,小屋,老狼,张弛,言之信,好心情,沟通无限,主人

2020-04-26 #经典故事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4-10 #小故事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4-13 #长篇故事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4-19 #短篇故事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4-21 #经典故事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4-23 #长篇故事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4-25 #故事阅读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5-03 #短篇故事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怎样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礼貌

宝宝,孩子,父母,策略,时候,让孩子,小朋友,爸爸妈妈,你应该,妈妈,客人,方式,机会,讲礼貌,微笑,教育,对孩子,教孩子,有礼貌,礼貌用语,给宝宝,好孩子,公园,叔叔,大人,学说话,对方,岁宝,态度,教会

2020-05-18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