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孩子沉迷于ipad怎么办?

时间:2020-08-13

儿子迷恋听故事怎么办

提示:本文共有 1008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1 分钟。

孩子沉迷于ipad怎么办? 知乎??

登录加入知乎孩子沉迷于ipad怎么办?关注问题

写回答孩子沉迷于ipad怎么办?他爸爸经常回来就打游戏,孩子有样学样,非常严肃的跟爸爸沟通过了,现在爸爸情况好多了。可以是孩子每天撒泼每天都要玩游戏。孩子又不像爸爸那么有自控力,规定…显示全部

关注者26被浏览5,649关注问题

写回答??

邀请回答??

添加评论??

分享??

25 个回答默认排序

关注孩子早教,潜能开发,微信公众号:爸妈育儿专栏8 人赞同了该回答

谢邀~

有些父母开始给孩子玩iPad时,是出于省心省力的目的。在iPad里些儿歌、益智游戏、早教类知识,就让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放心给孩子玩iPad,以为这样孩子就边玩边学了,一举两得。

随着时间一久,发现孩子拿起iPad就两耳不闻窗外事了,全身心扎到iPad里,其他什么事也不做。而且不让他玩时,会生气发火、哭闹不休,一玩又总停不下来。为了让孩子能够放下手中的iPad。父母只能下决心多花时间精力去陪伴孩子,让孩子远离iPad。像题主这样情况的,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机,父母做什么孩子就学什么。父母以身作则是首要,接下来,我给你一点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首先,制定家庭使用电子产品规则。

1、父母在家时尽量不使用手机,自觉自律,而且一次看手机不得超过20分钟。

2、晚上(19:00~21:00)没收家里的iPad与手机,归孩子保管。

3、(19:00~21:00)期间必须使用手机向孩子提交书面申请,报备使用时长。

4、互相监督,违反规定者接受家庭惩罚――给家人表演节目。

其次,制定一周外出采买游玩计划。

1、每周全家人去公园游玩至少1次,由孩子选择目的地,制定出游路线。父母协助孩子,并保障出游安全与出游计划顺利完成。

2、每周全家人去超市采购3次,罗列清单,让孩子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小商品的采买。

3、晚饭后一家人出门散步30至50分钟。

第三,设置家庭亲子时光。

1、玩玩具,至少有一位家长陪孩子一起玩。

2、父母讲故事给孩子听,一周孩子讲一次故事给父母听。

3、回忆一周发生的难忘之事,每人至少说一件,并记录在家庭时光录里。

4、一周一家人共同完成一个手工作品,并在家里展示。

第四,把iPad里的游戏、知识搬进现实生活。

比如“标拼音”、“消消乐”“青蛙跳”,都用拼音、图片、字卡来玩。游戏由孩子动手设计安排,设置成竞技比赛,让家长与孩子一较高下。通过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和父母更多的陪伴,孩子发现了生活乐趣,而不再迷恋iPad。

??

赞同 8??

??

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

孩子除了玩游戏以外还喜欢什么别的没有?给他找点别的兴趣爱好。

??

赞同??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知乎 官方帐号

本回答节选自电子书,有助于解答该问题。

书名:

作者:(美) 卡帕卡

有时,孩子从一种活动(如玩玩具或看电视)过渡到另一种活动(如上床睡觉)的时候,就会闹人。看看下面的例子:

南希 5 岁了。她可是个令人头疼的孩子:关掉电视,饭前洗手,收拾玩具,这些事情她总是不能顺利搞定。她还有一张利嘴,谁要是不如她意了,她就发一顿臭脾气,开始撒泼。

这不,南希正在客厅看动画片。晚餐时间到了。同往常一样,爸爸早已料到南希不会乖乖关掉电视。爸爸走到客厅,说道:「南希,你得关掉电视了,要吃饭了。」

南希脱口而出:「不要!」

爸爸没做声,离开了客厅,开始摆桌子。过了几分钟,爸爸在厨房里叫道:「南希,快点关掉电视,我们要吃饭了。」

「才不要,动画片还没看完呢!」

爸爸开始端菜了。他在厨房里冲着客厅喊道:「南希,马上来吃饭!」

南希不搭理。爸爸继续忍着情绪,将饭菜摆到桌子上。过了一会儿,爸爸又从餐厅里喊道:「南希,我不是说了吗,给我马上关掉电视!」

南希还是没有回答。爸爸按捺不住内心的气愤。他最清楚这个了,南希马上要开始哭啊闹呀踢啊。但爸爸还是又试了一次:「南希!」

「我不想吃,我不饿!」

爸爸这下可就真的大动肝火了。他知道,如果这会儿顺着南希,一小时之后,她就会吵着闹着要吃饭,而他就得把饭菜再热一次。爸爸心里闷着气,想:「唉,又这样了。」他气冲冲地走进客厅,对着南希大叫:「你给我马上关电视!听没听见我说话?」

「就不关!」

爸爸真拿她没办法了。再这样耗下去,饭菜都得凉了。他走了过去,一把抓住南希的胳膊,也不关电视,就直接把她拽出了沙发。南希大叫大嚷,眼泪噗噗地往下掉。她使劲儿扭着,想挣脱爸爸的手。终于,她挣脱了,一屁股坐到地板上,手脚不停地乱扑腾。爸爸无奈地想:「我早料到又会是这样!」

爸爸又猛地一下抓住了南希的手,把她拖进了餐厅,一把将她放在了椅子上。南希还在扑腾着。不料一不小心,撞着餐具了,餐具叮叮咣咣撞得七零八落。

爸爸一把将南希坐着的椅子往后一拖,开始怒吼道:「你看看,你把这里弄得乱七八糟!你要不想吃饭,现在就去睡觉!」南希还在一个劲儿地哭着。爸爸就让她坐在那儿,任由她哭个不停。过了几分钟,他还是把南希的椅子推向餐桌,往她碗里盛了一些饭菜。南希一把将盘子推了出去。爸爸筋疲力尽地自言自语道:「难怪我总是睡不好。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好好地吃上一顿饭呢?」

孩子为什么不愿放下手头的玩具?

为什么有的孩子很难从一项活动中抽身出来,投入另一项活动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疑难杂症」呢?和所有的问题行为一样,这个问题行为也是有众多促成因素的。了解了这些,解决问题就很容易了。

让我们详细分析南希例子中的一些细节。南希爸爸可以说是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当南希看电视正看得起劲儿时,如果让她去吃饭,她就会产生抗拒心理。这种事情对我们大人来说也很常见:假如你正在玩游戏,马上就要过关了,你的手机突然响了,你心里会想:「啊,这一关我马上就过了!」不过,接着你就会迅速进行一番理性思考:「这个电话可能非常重要,对方可能有急事找我。」经过几秒钟的理性分析,你就会选择一种恰当的行为方式。

购买该电子书查看完整内容电子书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美) 卡帕卡

读客出版社

??24.90 会员免费

??

赞同??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青椒一枚5 人赞同了该回答

孩子多大?

我跟小孩(6岁的时候)的协定是:每周有玩游戏时间,但是如果沉迷(时间到了不肯停,非游戏时间无所事事总来蹭),就无限期暂停游戏时间,直到不沉迷为止。

但这是有前提的:1. 你得说到做到,标准清晰,“沉迷”现象冒头会提示警告,不会不教而诛;2. 你得自己先做到不要玩,否则你一玩他就过来蹭,然后就总想着;3. 你得让他有别的东西玩,更重要的是你得花时间陪他玩,讲故事,下棋,拼乐高等等。你不能他无聊着你也无聊着刷手机对吧;4. 孩子不能太大,超过七八岁再开始养规矩就难多了。

讨价还价是因为孩子感觉到有空子可钻,如果你们一直都很有原则,孩子也就算了。尤其是,不能你忙起来或者心情好就一切都OK,丢个ipad给孩子只要他不打扰你就行,等你不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又这也管那也管。

说实话,我从没见过我孩子撒泼是什么样,因为从第一次他因为要东西没要到而哭的时候我们就告诉他:“等你哭完了能好好说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个事情。”当然我们也从来不会因为他苦恼而打他,顶多带到一边不要影响别人,然后等他能沟通的时候继续讲道理。

孩子是愿意讲道理的,当然前提是这个道理要公平,然后他必须觉得你也是能讲道理的才行。

你们可以跟孩子规定好一个打游戏的时间,最好以周为单位不要以天为单位,然后甚至可以让孩子爸爸在这个时间里陪着孩子一起玩,给孩子最佳的游戏体验。比如每周六晚上是game night,孩子挑游戏,大人配合(不论是一起联机还是坐在旁边欣赏并交流),1 2小时。然后平时就完全不准玩。甚至可以让爸爸配合,一起遵守周六晚才是game night的规则。

或者每天半小时ipad时间,前提是作业必须做完,且不论用ipad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都算在这个时间里。不过我还是推荐一周一次比较好,宁可时间长点。

??

赞同 5??

??

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4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个问题我必须来强答一下,因为我家孩子算是超级沉迷了。我们在他面前演过戏,假装发怒把ipad从楼上扔下去。他就哭得死去活来还要跟ipad一起跳楼。后来我发现他没有ipad也会沉迷其他事情,比如看卡通,看漫画,玩魔尺……等等,反正就是不想干你希望他干的事,或者即使去做也很对付,草草了事。

有段时间我对孩子这种状态也感到很失望,我觉得他应该就是那种“沉迷易感人群”,就是比普通人更容易陷入一些虚幻的刺激中无法自拔,或者是游戏,或者是卡通,反正都不是家长眼中的正经事。后来忘了是什么事情,好像是说期末考90以上还是围棋考过五级,反正就是一个契机吧,我们答应他通过了就买个新ipad给他,他拼了小命也算做到了。然后我就把原来的ipad拿出来给他,因为懒连原来的壳都没换。这傻孩子就特别惊喜地说,妈妈!你对我太好了!你还给我买了一个和以前一样的壳!…………然后他抱着ipad一个劲地亲……真的,比见到亲爹亲妈都亲……

看到他这样说实话我心里也挺不好受的,还去查了不少资料,都说把孩子最爱的玩具当着他的面毁掉会给他造成一生的阴影,所以我也有点后悔。反正不管怎样吧,孩子这就又玩上了。然后就又开始了围绕着ipad的大作战,可能跟其他家庭一样。孩子干什么都要把ipad带在身边,说好玩半小时但是根本停不下来,每次都要抢过来,再加上大吼大叫大哭大闹套餐一份。真的,心神俱疲。

后来过年期间我自己很神奇地迷上了一个手游叫《恋与制作人》,说真的,以我的高龄和我的职业,真的不可能对那些剧情感冒的。但我就是着了迷一般每天去签到,做任务,跑漫步,给我的卡牌进化,升级,一攒够1800钻石就去抽卡……我老公都觉得我疯掉了,我都没敢告诉他我已经在里面充了不少钱了。

冷静下来我也在想,这个游戏到底什么地方这么吸引我呢?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当你给卡进化升级,或抽到好卡是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就像脑子里boom爆开一小簇烟花一样,再伴随着那个“铮”一声的音效,真的让人欲罢不能。(当然这跟我几乎不玩游戏也有关系,我看贴吧里好多人都说手游就是那些套路)总体来说我自认为自己是个不太爱上瘾的人,但是架不住有些事情设计出来就是为了让你上瘾的啊!

我想了很久自己给孩子山寨了一个游戏系统,就是把每天的任务都列出来,比如周一:练琴、练字、写作业、做围棋题、做三组垫上运动,读书半小时,等等,每天差不多有7项左右的任务,完成一项打一个勾。每天集满7个对勾,可以得一颗钻。每周结算的时候还可以横着算,比如一周练琴五次,得三星,练琴六次,得四星,练满七次得五星。最后一起统计一周得几个星几个钻。星可以换钱,钻可以换玩ipad的时间,当时是一周只有一个小时玩ipad,得一颗钻可以加半小时。星和钻之间有个换算的公式,具体规则忘记了。(可见没坚持下来,原因后面讲,哭)噢还有,就是每天睡前签上自己的名字,算签到,一个月签到满28天可以得神秘大奖。(这个也是跟恋与学的)

刚开始推出这个游戏系统的时候,孩子特别开心,因为他终于有合法渠道挣钱以及增加玩ipad时间了。系统运行第一天他像打了鸡血一样,一口气做满所有任务,偏偏那天学校作业特别多,他最后是一边哭一边写作业,嘴里还念叨着“我要拼了”,足足折腾到十二点半才睡!这辈子没见他这么刻苦过,真的。我的心情颇为复杂,一方面很得意,我设计的这个系统居然有此奇效;另一方面我也担心,这娃这么贪心,每天都折腾到这个点那可怎么办。因为我每天虽然设计了很多项任务,但并不是让他全都做完的啊!那样会死人的!虽然我有点虎妈,可我还是觉得孩子命最重要。之所以设计横着连线挣星星,也是考虑这一点。比方说一周只练五天琴,或者只练五天字也没关系,不会一无所获。

刚开始两天,他都是十二点多才睡,成功地拿到了钻。第三天开始,哭着说我太累了,我要睡觉。于是我安慰他说你多拿几颗星星也可以的。孩子本来就不是那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性格,听我这么说,觉得也有道理,于是心安理得去睡觉了。后面几天天又觉得内疚,发狠做任务做到十一点多,当然,是牺牲了任务的质量,又开始对付。由于一开始我说过“你自己安排”的大话,所以也忍着没去干涉他。周末实在撑不住,狠狠地睡了一觉。虽然有几项原本可以做完的任务没做到,但总体来说成绩非常不错,比以前吃大锅饭时期效率提升了一倍不止。最关键的是,完全没有战争,一切都是自觉自愿……孩子如约挣到了一百多巨款,也足足玩了两个小时ipad。比起以前的时间其实是少了,但他还觉得自己赚到了,超级开心。(娃脑子不好到底是喜是忧,哎。)

第二周的情况也还不错,没有第一周那么打鸡血,睡觉时间提前到了十一点左右。中间也会有点疲,就是不像第一周那样干完一件事几乎不休息就直接去干第二件事,满脑子都是做任务。孩子会有点拖沓,要磨蹭一会儿。当然,也比完全没有游戏系统时期强百倍,那个时候是不揍一顿就什么都不干的。

第二周,比第一周挣得要少一些了,但也挣了一百左右,攒了几颗钻。

接下来事情就完全朝着出乎意料的方向去发展了。

一个是孩子有了两百多以后就膨胀了……在他看来两百多就是一辈子都花不完的巨款。可以参考我的这个回答:其实不知道怎么放链接但是假装放在这里吧

他有了这两百多以后就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对,就是完全没心情做任务了。就好像一夜暴富拆了好几套房的拆迁户,不是也懒得去上班了吗,人之初性本懒吧。从第三周开始,他就特别痛快地把他最不爱干的阅读任务给跳过去了。只有到了周末才匆匆忙忙看一会儿书,为了挣当天的钻。

为什么连钻都不想要了呢?因为他发现拼死拼活挣来了钻也没地方花……虽然说得好听每周可以玩一小时+用钻换游戏时间,但实际上到了周末他的时间都被排得满满的,能玩一个多小时就不错了。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日子里,比如清明,端午,五一之类的小假期,他只要拼命把作业都写完,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个够。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今天又不是周末,规则不适用!我都写完作业了为什么不让我玩!由于要维持公正守信用的家长人设,我们也就随他去玩了。也是因为平时真的很累(又要工作又要处理一大堆琐事,还得陪孩子到深夜),好不容易放个假也就不跟他较劲了,大家都放松一下吧。于是在这种特殊的节假日就变成我们一家三口都躺在床上,我老公看抖音我看小说这小子在玩ipad……

痛痛快快玩的感觉显然要比挤牙膏式的玩爽多了,所以他从第二周开始对挣钻石就不那么上心了。多几颗钻少几颗钻,对平时周末的用户体验差别不大。孩子开始盼着放假……总跟我说,中国传统节日怎么这么少呀!汗……

还出现了不太好的情况,就是孩子开始不干任何任务以外的事情,照他讲话就是“没什么好处“。以前还帮我打个下手,收一下自己衣服什么的,现在开口闭口就是“给我几颗星?”或者,“给我五块钱我就帮你干”。我们俩就有点无语……琢磨着这个补丁就等暑期再去打吧,平时也真的是没空去教育了。

第三周的情况比起第一周就差了不少,第四周简直惨不忍睹,不仅仅是阅读不肯做,好几项他不喜欢的任务都能省则省了。但每天的作业是必做的,琴嘛一周怎么也要练个五六次,再加上敷衍了事的练字什么的,一周也能挣到六七十块钱。第一个月结束时,孩子对这个游戏系统已经不太感兴趣了。BTW,所谓签到,几乎一天也没签过。短视啊!我痛心疾首。

我想,一定是我没把这个游戏系统的物价设置好,而且对于钻石的管制没做到位。于是第二个月我就改成一颗星换五毛钱。孩子对我的改动无可无不可,因为他手里已经有了两三百巨款,在班里吹嘘了大半个月,搞得别的家长都来问我,听说你家儿子每周拿一百多零用钱啊?我只好告诉她们,有吹牛成分的。从此就禁止他在班上瞎吹,也尽量让他把钱花在“正道”上,比如买书,吃大餐(反正怎样都要吃大餐,就记在他账上)想不到孩子又变精了,死攥着钱不肯花。他本来就不爱看书,花自己钱去买书,那简直是比杀了他还难受。出去吃饭都要先问清楚,这次花谁钱?要是说花他钱,他就摇着头说不吃了。后来他爸实在受不了,说咱们对孩子也别这么抠吧……偶尔吃大餐也是吃得起的。

至于玩ipad时间,孩子在这方面倒是发展出强大的能力,就是争分夺秒从我手里挤出“免费时间”。比如我去上厕所的时候,我去做饭的时候,我吃饭的时候,我出门拿快递的时候……总之就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拿起来玩一会,也不在意非得连着玩了,多玩几分钟就是赚到。我也不可能老是在他旁边看着他,人家又信誓旦旦表示,绝对不耽误正事,也就随他去了。(也确实是没耽误正事,况且态度比以前好多了。不像以前那样沉迷,一受阻就哭闹反抗。)

就这样,第二个月虽然我把游戏系统全新升级了,但对孩子来说诱惑力的两大来源已经微乎其微。他手里有花不完的钱,还有不需要压榨自己就能获得的iPad时间——尽管很零碎,但毕竟白来的啊!

第二个月的任务单我们只做了一半,因为进行到第三周时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改变了整个游戏进程。

儿子同学的家长在群里推荐了一套很好看的注音版桥梁书,我就跟风团购了。这套书确实特别有意思,我儿子看得爱不释手,每天作业也不写,一回家就看,能一直看几个小时。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可是从来不肯阅读的啊,我几乎要以为他这辈子也不可能喜欢读书了。就是这么一个契机,让我儿子一下变成了一个爱看书的孩子。那套书看完以后他又缠着我给他买书,这次反而是我在犹豫了,之前买过很多书他都不爱看,真的不想买回来吃土。后来我就带着孩子去了图书馆,他可以在里面自己选书,遇到他喜欢的书时,真的是开心得两眼放光。有时候很小的孩子在旁边吵闹,他都不会受影响,连管理员都夸他很专注,说这孩子这么爱看书,以后有出息。说得我很汗颜,因为她不知道,仅仅一个多月前,他还是一个一看书就脑仁儿疼的小孩。孩子的成长有时候真的就是一瞬间的事!

因为孩子自己爱上了看书,我也不太想用任务去约束他,本来做这个游戏系统也不是说每天非得做满所有任务,只要每周完成固定任务就好了(比如练琴,练字,体育锻炼等等),所以任务单什么的就形同虚设了。每天看一个多小时书,再写作业,也基本没太多时间再干别的了。不过让我惊喜的是,有些时候孩子竟然会在ipad和书之间选择书。虽说他喜欢看的书也都是打打杀杀,冒险故事或者漫画一类,谈不上太有营养,但毕竟是迈出了这一步吧。能自主阅读总是好的。由此可见作为家长给孩子挑书还是很重要啊。

第二个月的任务单只勾了一半,下面一半都是空白。第三个月我索性直接放弃了这个游戏系统……我儿子目前的状态是,自己知道平时不能玩,摆在他面前他也不会碰,平时会主动写作业。谈不上特别积极主动,但至少知道有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态度上好了很多。到了周末就会很开心起个大早去玩ipad。但是时间差不多跟他说不能玩了,他也可以接受,不像以前那样觉得天都塌了一样。对于时间长度,我也不会限定死非得是一个小时,多一分都不行,大致控制一下就好,原则是不要耽误正事。我会故意把ipad收起来,看他什么反应。他一般还是遵守约定的,会拿起书看,或者自己玩玩魔方什么的,挺好。

总体来说,我觉得ipad或者说游戏、看卡通之类(我儿子用ipad就是干这两件事)还是挺诱人上瘾的,虽然大人很想控制,但孩子一旦沉迷了真的很难戒。关键是引导他有其他方式来娱乐自己,比如看书,弹弹琴,踢球,游泳……等等。(好吧,实际上除了看漫画和踢球,我儿子对其他事更没兴趣,都是我逼着他干,但至少他也不讨厌,就算他的兴趣好了。想想大人又有几个所谓健康的爱好?反正我除了看小说看电影对其他事也不大想干。)

暑假期间我还是会帮他制订任务单,但不会给出奖励,不管是钱还是ipad时间。有时候多玩会有时候少玩会都没关系,别耽误正事就行。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了每天“做任务”的时候,他就会把任务当成自己理所应当要做的事,给不给奖励已经意义不大了。姑且把我儿子目前的状态定义为“脱瘾中期“吧!如果从零开始的话,养成好习惯大概需要21天……这算是老生常谈了,但这真的有效。另外不管是任务还是奖励都要经常调整,有进步就多鼓励,不能一下子就把他的胃口养大……血泪教训。

其实我现在真正担心的倒不是ipad,而是智能手机,是internet,这上面有太多不适合孩子的东西了。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好多都有手机了,就算没手机也不可能不接触电脑,到时才是真正的烦心事吧!

??

赞同 4??

??

2 条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一个正在学习自律老妈子

定个时间表,把时间都安排好。到时间点就做规定的事情,按要求做就奖励,不按要求做就惩罚喽。你这个问题不如问:孩子撒泼爸爸妈妈应该怎么管,或者孩子讨价还价家长应该怎么做。其实你就表明你的态度就好了,孩子什么都懂,如果你向他妥协他会得寸进尺,所以家长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态度 绝不让步就好了。

??

赞同??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散淡匠人1 人赞同了该回答

首先,题主没有交代孩子年龄。幼童?儿童?少年?前面有答案给出了具体的改善技巧,如果家长实操能力强,应该会有效果。实际上,从题主“每天撒泼”“总是与家长讨价还价”等描述中,个人感觉更严重的是隐藏在背后的问题:这是一个被惯坏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在家里习惯于撒泼耍赖,在外面遇事极可能就是众人所说的熊孩子。好在题主作为母亲有责任意识,比如发此求助贴。

我们的社会很多成年人不擅长通过语言进行充分沟通,当有一天成为父母,面对孩子用哭闹、撒泼等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的局面,往往如题主般束手无策。孩子如果不足六岁(最好是三岁之内,越早越好)——让孩子知道,上述方式不足以使TA达成心愿,最好的方式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平和用语言表述。这样的训练需要父母起到示范作用,并持之以恒。当然,对父母的素质尤其是教育智慧有一定要求。生活中也见过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生生把孩子养“熊”的,不禁让人感叹教育智慧真不是当了父母就能有的,不仅需要用心,也需要天赋。

听得多的声音是庸常父母委屈的抱怨:“我们很爱孩子,也很用心。”实际上很多人顶多算用力,而且在强烈的“哺乳欲望”的驱使下一不小心就用力过猛(往往父亲的表现也毫不逊色)。“用心”这件事儿,不是手把手能教会的。需要父母从庸常中抽身,用一颗心去贴近并聆听另一颗心,感知孩子的需求。

否则,今天费事巴拉解决了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新的问题又来了。生活中当救火队员的父母比比皆是。把根子上的问题解决掉,才能“一劳永逸”。

另,不要歪解“民主、平等”,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有说“不”的义务——没看错,不仅是权利。监护人身份有保质期,真心希望每一位父母能够珍惜并善用。在孩子是非不分情绪为王时,试图和孩子“讲理”是变相鼓励胡搅蛮缠,毫不夸张地说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刻薄点说,父母过后为孩子擦屁股实际上是变相给自己交智商税)。这时候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被孩子情绪影响(孩子也在不断试探父母的底线,可悲的是有些父母竟然没底线),果断提醒孩子规则的存在。

比如前面答案中有一条:父母手机和孩子的iPad“没收,由孩子保管。”“没收”这个词语,一般来说犯规情况下使用,协议行为不妥。警惕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暴力。尤其:父母的手机不仅有游戏功能,更重要的是交际功能,若与孩子的iPad相提并论,背后又隐含着巨大风险——无意之间,其实完成了对父母自身社会价值的贬低……进一步伤害到父母权威及在孩子心目中形象……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只是没能看到这一层。教育蕴含在细节中。放弃父母尊严说平等,不会有真正的平等,也培养不出有尊严的孩子。

和孩子一起成长。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我们身为父母先成为这样的人,是最好的教育。??

赞同 1??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知乎用户1 人赞同了该回答

给他买一部Switch,再买个游戏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

吃惯了山珍海味就不太会老想着吃路边摊了。

然后买游戏实际上是要花钱的,玩游戏反而不花钱,可以作为未来的奖励项目刺激孩子学习之类的。

??

赞同 1??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灵魂工程师1 人赞同了该回答读初中的弟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我家的iPad因此直接被我妈消灭了(坏的修都修不好),wifi直接取消了。??

赞同 1??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1 人赞同了该回答孩子玩ipad根本原因是她想跟父母玩的时候,父母没空跟他玩儿。父母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又对孩子各种指手画脚。最终孩子发现还是ipad好玩儿,既消磨时间又不被要求。都自己说了算??

赞同 1??

??

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

喜欢收起??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同号。

如果孩子为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可能是因为你的孩子太小,还没有形成规则意识。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讲讲什么是规则,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其实孩子父亲做得已经很好,跟孩子约定,大家都不玩游戏。如果想玩也可以,规定时间时长,按照规定执行。

为了长远的考虑,告诉孩子哭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孩子沉迷于ipad怎么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8岁男孩沉迷于手机 奶奶仅用3招让孩子自愿放下手机

8岁男孩沉迷于手机 奶奶仅用3招让孩子自愿放下手机

孩子,奶奶,手机,王女士,给孩子,让孩子,故事,时候,奶奶家,时间,父母,讲故事,好习惯,都会,玩游戏,角度,每天都,本身就,玩手机,子放,乖乖的,放下了,互联网,严重性,事情,书籍,时代,儿子,会站,大部分

2020-04-05 #经典故事

女儿沉迷于“公主梦”?这本关于“公主”的绘本 女孩子们都应看

女儿沉迷于“公主梦”?这本关于“公主”的绘本 女孩子们都应看

公主,王子,玥玥,故事,阿诺,女孩子,伊丽莎白,乐器,价值观,孩子,纸袋,感觉,大家好,家长,时候,火龙,王宫,童话故事,白雪公主,穿着,衣服,身份,影响,好的影响,嫁给他,对孩子,而是要,放任自流,子都,比那

2010-12-28 #故事会

叮咚年夜Fun:小孩子沉迷于自己的故事世界 李诞遭冷落

叮咚年夜Fun:小孩子沉迷于自己的故事世界 李诞遭冷落

张绍刚,视频,撒贝宁,段子,场面,奇才,浏览器,池子,狂飙,扫一扫,短视频,别来,大呼,林志玲,胡彦斌,陶晶莹,一语中的,下期,丑行,内容,小孩子,女孩,古筝,原因,反遭,女神,客户端,技术,歌名,无语

2020-08-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叮咚年夜Fun:小孩子沉迷于自己的故事世界 李诞遭冷落

叮咚年夜Fun:小孩子沉迷于自己的故事世界 李诞遭冷落

张绍刚,视频,撒贝宁,段子,场面,奇才,浏览器,池子,狂飙,扫一扫,短视频,别来,大呼,林志玲,胡彦斌,陶晶莹,一语中的,下期,丑行,内容,小孩子,女孩,古筝,原因,反遭,女神,客户端,技术,歌名,无语

2020-01-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萌娃沉迷于动画片怎么办?抓住孩子发育敏感期 从喜欢主角开始

萌娃沉迷于动画片怎么办?抓住孩子发育敏感期 从喜欢主角开始

孩子,佩奇,小猪,动画片,爸爸,敏感期,让孩子,南瓜,妈妈,时间,给孩子,萌萌哒,事物,时候,父母,玩具,分析,乔治,不小心,语言敏感期,事情,小伙伴,女儿,动画,办法,小时候,才能,情节,情绪,眼睛

2009-05-14 #长篇故事

孩子沉迷于网络怎么办?这本书用脑洞大开的创意和贴心建议来帮忙

孩子沉迷于网络怎么办?这本书用脑洞大开的创意和贴心建议来帮忙

孩子,网络,让孩子,手机,时候,网络世界,玩电脑,问题,大开,微运动,我不会,下子,做法,作用,书名,创意,建议,才能,时间,状态,眼睛,身体健康,中提,哈伯德,徐徐,费什,好的,放松一下,迷你世界,世界

2008-08-24 #故事大全

每个男人都会沉迷于一个Mathilda

每个男人都会沉迷于一个Mathilda

气质,女孩,眼睛,女孩儿,男人,爱上,镜头,东西,黑色,这样一个,来威,波特曼,红白,许放,乖女孩,好女孩,栅栏,一个男孩,个人,人心,内心深处,原因,大人,古灵精怪,女孩子,小孩,方式,情绪,性格,故事

2020-07-18 #经典故事

孩子沉迷于手机管不了?聪明的父母用4种方法 帮助他戒掉手机!

孩子沉迷于手机管不了?聪明的父母用4种方法 帮助他戒掉手机!

孩子,手机,父母,家长,时间,原因,势必会,学校,宝宝,游戏,局面,戒掉,能力,颈椎,影响,诱惑,刷手机,玩手机,生活中,省事儿,颈椎病,宝妈,比大,在孩子面前,利的,小时候,买菜,不学,世界,严重后果

2010-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