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草原母亲都贵玛与内蒙古人民医院的故事

时间:2020-08-10

国家领导人考虑能不能从内蒙古调些奶粉给那些可怜的孩子,经过慎重的考虑,时任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提议,都是国家的孩子,从长远考虑,还是把孩子们接到内

提示:本文共有 217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9月29日上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

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为草原额吉都贵玛颁授了“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都贵玛和我们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威胁着中华儿女的生命,有一群幼小孤儿的命运更是牵动着共和国领袖们的心。国家领导人考虑能不能从内蒙古调些奶粉给那些可怜的孩子,经过慎重的考虑,时任自治区主席乌兰夫提议,都是国家的孩子,从长远考虑,还是把孩子们接到内蒙古来养吧。

从1958年到1960年,先后有来自上海、安徽、南京等地的3000多名孤儿被接到内蒙古。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草原,内蒙古以广阔的胸怀接纳了嗷嗷待哺的孤儿。

临危受命 为“三千孤儿”撑起生命的苍穹

此时正值草原的深秋,恶劣的气候对孩子们是个严峻的考验,疾病、死亡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简称“内蒙古人民医院”)原儿科主任额尔德木图的工作日志记录着当年治疗孤儿的详细过程:医疗专家们被紧急抽调到温都尔庙数月之久,他们在那里救治患病的孤儿。麻疹、合并肺炎、高烧不退,这样的危机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抢救、隔离跟打仗一样,所有的人精神高度紧张,一旦发生大规模传染,后果将不堪设想。药品源源不断地从呼和浩特运来,医护人员通宵达旦,几天几夜不睡觉,温都尔庙成了一个特殊的战场。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这是乌兰夫同志给党中央的一个承诺,也是自治区医疗战线提出的要求,为此内蒙古人民医院组建了呼市育婴院,和其是当时的院长。自从把孩子接来的那天起,她就把育婴院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孤儿们看成了自己的孩子。

三年自然灾害,饥饿是那个年代每个人的最大感受。医院把所有能调动的资源和力量都投到了育婴院,一桶桶牛奶、一袋袋奶粉被送到了育婴院,从饥肠辘辘的医护人员们的手中喂到了孩子们的口里,谁也没有想过要喝一口。不仅如此,为了抢救危重孤儿,原内蒙古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刘敦仁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的鲜血抽出来,输给了一个个素不相识的孤儿。滴滴鲜血滋润着孩子们孤寂的心田,针针线线凝聚着白衣天使慈母般的情怀。

1961年,经过三到五个月的治疗调养,孩子们身体恢复了健康,也到了分别的时候。渡过危险期的孩子们被纷纷送往草原母亲们的怀抱。于是,也留下了那一代内蒙古人民医院人对他们的牵挂……“小黑豆”“小磁皮”“小江西”……在育婴院里,医务人员给孩子们取了这样的名字。哪个孩子肠胃不好,哪个孩子易患感冒,离别时候千叮咛万嘱咐也道不尽这些医护人员的肺腑之情。从医生、护士,到母亲,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从牧民到孤儿,每个人都有着传奇般的故事。

草原姑娘以爱诠释母性光辉

当时年仅19岁的四子王旗草原姑娘都贵玛主动承担起抚养28名孤儿的义务。在那个少吃缺穿没药的年月,都贵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女,精心呵护,使这些孩子健康成长。28名上海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又经常挨饿的年月,创造了一个奇迹。

从一名尚未出嫁的19岁姑娘,一下子变成20多个孩子的“妈妈”,这让都贵玛感到有些手足无措。这些孤儿中最大的也只有五六岁,就像草原上的小羊羔一样,都贵玛照顾他们吃喝拉撒睡,可是连换尿布、喂奶等她都不会,她只能一步一步地学。喂奶、喂饭、起居,几乎不分昼夜地同时照顾20多个孩子,这让都贵玛忙得不可开交。她忙得疲累不堪,要是有哪个孩子肚疼、腹泻、感冒发烧,不管深更半夜、雨雪天气,不管路途远近都要去找医生。有几次,数九寒天,她骑上马飞驰在雪原上,还被草原的饿狼追着跑。

人民医院深情反哺英雄草原母亲

2007年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院领导慰问草原母亲。

草原母亲都贵玛的动人故事在四子王旗草原上经久传唱,可是都贵玛和内蒙古人民医院的渊源,却鲜为人知。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上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参与救助南方3000孤儿的医疗单位,内蒙古人民医院没有忘记这些国家的孩子,更没有忘记抚养他们成长的,那些慈爱的草原母亲。全国十大杰出母亲都贵玛抚养28名南方孤儿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内蒙古人民医院的全体职工。此后,内蒙古人民医院确定都贵玛老人为医院公益大使。从2007年至今,医院三届院长都亲自看望过都贵玛老阿妈,为她检查身体,还将她从牧区接到医院看病治疗,医院承诺将一直承担这位尊敬的草原母亲全部的医疗保健任务。

作为一项爱的传承,内蒙古人民医院对都贵玛老人的关爱活动已开展了12年之久,十二年来医院始终坚持在做,每年都会组织专家医疗队前往敖包故乡四子王旗探望伟大的额吉——都贵玛老人,关注她的生活并为她义诊,更重要的是送去内蒙古人民医院人的一份惦记和关怀。这些年,内蒙古人民医院给她送去的慰问金和药品价值总计7万余元,老人来内蒙古人民医院就诊,医院也全部给予免费。

她是伟大的草原母亲,在国家最需要她的时候,她用一生付出兑现那个永恒的诺言,点燃了人性的光辉,诠释了母亲的慈爱。它是自治区人民的医院,用责任,用爱心呵护那些脆弱的小生命和抚养他们的母亲,鉴证了白衣天使神圣的誓言。多年来,内蒙古人民医院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接了草原母亲抚养南方3000孤儿的伟大精神,以爱心诠释了人民医院对草原人民的热爱之情。如今,内蒙古人民医院用自己的方式为这段难忘的历史添上了深情的一笔。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ID:nmgzzqrmyy)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草原母亲都贵玛与内蒙古人民医院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个内蒙古人讲草原的故事

一个内蒙古人讲草原的故事

太阳,回家,这家伙,小木板,院子里,农村,养羊,专人,人家,体力,外人,农民,嚎啕大哭,哭声,大公,庄稼,妈妈,牧民,才能,撒丫子,母羊,炒鸡蛋,落山,老家,钉子,钉尖,生活,种地,不出来,一直到

2020-07-17 #长篇故事

黄帝 炎帝谁是我们祖先?专家考证黄帝是内蒙古人

黄帝 炎帝谁是我们祖先?专家考证黄帝是内蒙古人

黄帝,红山文化,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辽宁,遗存,炎帝,玉为兵,发现了,地区,山西,玉器,部族,龙山文化,新石器文化,最大量,龙文化,姬氏,周语,林先生,玉熊,蚩尤,西拉木伦河,郭沫若,陈平,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就是红,细石

2020-08-28 #经典故事

“安心战斗 您的母亲我们守护”——广州常德两地医院共同呵护援武汉医生的故事

“安心战斗 您的母亲我们守护”——广州常德两地医院共同呵护援武汉医生的故事

陈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子,武汉,战斗,病情,邓志明,冠心病,医疗队,医院,心力衰竭,母亲,澧县,父母,风险,姜鸿,雷云,邓志,呼吸内科,总指挥部,明和,暨南大学,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医院,第一时间,湖南日报,乡人,一线,主治...

2009-10-09 #故事大全

应城人民医院:春节间急诊科的“故事”

应城人民医院:春节间急诊科的“故事”

患者,急诊科,医生,人民医院,值班,应城,医护,家属,万齐,初一,时候,检查,吕莉,张志彪,心脑血管疾病,春节期间,留观室,医护人员,儿子,大厅,头部,平车,心电监护,建议,急诊,疾病,故事,护士,死神,母亲

2020-08-13 #故事阅读

暖心作文 告白防疫一线的母亲

暖心作文 告白防疫一线的母亲

魏霞,疫情,一线,女儿,家人,工作,隔离,不同的人,医护人员,第四人民医院,使命,作文,口罩,孩子,患者,肺炎,病区,英雄,青海省,新型冠状病毒,战友们,本可,最前线,有家,亲人,内心,名护,医院,印记,客户端

2020-04-12 #短篇故事

致敬!疫情面前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全员坚守岗位

致敬!疫情面前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全员坚守岗位

医护人员,北院,急诊科,患者,疫情,一线,急诊,护士,医学部,医院,医生,南院,岗位,护士长,门诊,请战书,护师,坚守岗位,全体,母亲,科室,阵地,丁宁,亚萍,何美丽,刘燕,冯如,区的,周敏,杨蔚

2020-04-20 #短篇故事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吴雁:坚守岗位 她六天未回家

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吴雁:坚守岗位 她六天未回家

吴雁,发热门诊,疫情,医护人员,工作,记者,共产党员,电话,防控,坚守在,齐鲁,一线,母亲,时期,患者,报料,时间,负责人,两个孩子,曾坚,各大,年年,度地,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都会,齐鲁晚报,一家,丈夫,工作岗位,任务

2012-02-13 #故事会

日照市人民医院医生李可亮:奋战在一线 收获着感动

日照市人民医院医生李可亮:奋战在一线 收获着感动

患儿,病房,家长,防护服,疫情,隔离病房,三楼,李可亮,护士长,工作,孩子,风险,宋旭,日照市人民医院,主任,媳妇,感觉,战友,母亲,爸爸,病情,一线,儿童,儿子,时间,医院,压痕,好长时间,小时,小姑娘

2013-12-0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