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宋家庄景点

时间:2020-08-06

大势至菩萨传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46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0 分钟。

景点 宋家庄景点 穿心戏楼 ¥0起 原价:¥0 0 销量 100% 满意度 0 人点评 0 人咨询 产品简介 景区主题: 省级自然保护区 取票方式: 景区地址: 景点简介导游图

宋家庄景点介绍

一、三官庙

1、建筑文化

三官庙位于宋家庄堡门南,坐北朝南,是一进院落。与观音庙正殿临近且成“背靠背”之关系。

三官庙正殿坐北朝南,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硬山布瓦顶,内供奉三官大帝。

三官庙有东西厢房各三间,现东厢房已毁。

原三官庙院门与倒座房已推倒并改为道路。现三官庙院门为后修。

2、民俗文化

天官紫微大帝、地官清虚大帝、水官洞阴大帝,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

三官大帝的诞辰,分别是上元正月十五诞辰的天官大帝,中元七月十五日诞辰的地官大帝,下元十月十五日诞辰的水官大帝。

每逢三元节,即是祭祀三官大帝的重要日子,三元节即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分别是三官大帝的诞辰日,不管哪个节日,一般皆以三界公祭拜,祈求三官大帝赐予福气安康,解去厄运,免除灾难。而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三尊神像在庙的排列:天官一品紫微大帝祀于神龛内中央,地官二品清虚大帝祀于神龛内右侧,水官三品洞虚大帝,祀于神龛内左侧。

民间通常于上元时祭祀而中元和下元则不再祭祀。三官和玉皇上帝一样很少供奉神像,普通都只准备一座炉祭祀,称为三界公炉。有供奉三官大帝者,以合祀为多,很少有三官分开来供奉的。

另有传说,三官是元始天尊有三个儿子,其神通非常广大,长子封为「紫微大帝」,次子则为「清虚大帝」,三子则为「洞阴大帝」,各掌管人间天、地、水各司之神。

3、教派文化

三官大帝全名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即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

天官赐福: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管诸天帝王。传说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管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合而成,总管水中的所有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民间一般相信三界公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反映出民众对于自然界中的天、地、水之崇高地位,且家家户户于三元节皆会准备丰盛的祭品,祈求三官大帝赐福消灾解厄,及感谢其保佑平安顺遂。

三官大帝的信仰渊源于中国古代汉族先民对天地水的自然崇拜。在原始社会,天、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没有它们,人类无法生存生活,因此人们常怀敬畏之心,虔诚地顶礼膜拜。三官的诞辰日即为三元日,因此从唐宋以来,三元节都是道教的大庆日子。唐代三元节由皇帝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渔猎”。由于天官被封为赐福紫微大帝,汉族民间遂将其视为“福神”,与禄、寿二神并列。至于三官神的职掌范围,宋明以后又自于三清四御的确立,而有所缩小,一般认为掌管人间祸福、天神转迁、生死轮回诸事,但汉族民间信仰仍然很普遍。明代以来,各地建有许多三官殿、三官堂、三元庵、三官庙等。每逢三元节,人们都要到庙宇祭拜三官,忏悔罪过,祈福免灾。时信仰三官的人都要禁荤食素,称为“三官素”。清代,三官信仰更为普遍,“天官赐福”的年画、民惜画,多种多样。画中天官,身著大红官服,龙袍玉带。手持如意,五绺虬须,面窖慈祥,一派雍窖华贵的气质。一些图中,天官还慈祥地携带五个童子,五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佛手、春梅和吉庆鲤鱼灯。过去汉族民间每逢新春时,皆贴这种年画,以求天官赐福长寿。有时天官还被当作财神。清代流行一种“赐福财神”,图中间为天官手执如意端坐元宝之上,金山、银山、花卉、云龙和一个大“福”字陈于上方,聚宝盆、手持“日日生财”旗子的童子位于下方;和合二仙和招财仙官、利市仙官立于两旁。画中充满着福气和财气,表达了人们渴望天官赐福、财神送财的富裕理想生括。近代,天官又和员外目郎表官禄、南极仙翁合称为福、禄、寿三星。旧时农历新年,三星图常挂于堂中,象征“三星在户”,显示多福、多寿、喜庆临门。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幸福生括的共同心理。如今“三星”图像和“三星”工艺品喜进千家万户,成了颇受欢迎的装饰品。现在台湾的庙宇中,一般称三官大帝为三界公,据说敬奉的人特别多。

二、观音殿

1、建筑文化

正对宋家庄堡门的是倒座观音庙,庙内建筑今已毁,但根据基址和院墙观察可知其原为一进院落。院门对堡门而开,正殿亦朝北,院落的东、西两侧有厢房。

2、民俗文化

观音庙通常位居倒座(坐南面北),据说是因为观音居南海的缘故,但西古堡的观音殿虽然朝北,但却不是完全的“倒座”,因为它坐落在南堡门之上,实际上也在扮演着南城楼的角色,因此南面也开门。

观世音菩萨圣诞在农历二月十九日。

观音是大乘佛教中大众最熟知的菩萨之一,我国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供有观音像。如天台宗、密别传有“六观音”,禅宗亦有各种观音像。观音菩萨更是极乐世界的大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辅佐阿弥陀佛救度接引众生,净土宗称为“西方三圣”。从隋唐以来,民间观音信仰日趋深入和广泛,并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农历宗教节日: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观音圣诞是大节日,这天,大家一起素食斋戒,或者一起朝圣,或参加庄严的观音法会,沐浴佛法梵音,净化心灵。

观音示现成道的传说:到了北宋,民间出现了关于观音在中国示现成道的故事。说是遂宁有位妙庄王,生了3个女儿,名妙因、妙缘、妙善。三女都到了出嫁的年龄,大女、二女高高兴兴嫁出去了,就是三女儿妙善死也不肯出嫁,执意出家。庄王大怒,把妙善赶出王宫。妙善就到深山修行,成为香山仙长。后来庄王得了重病,危在旦夕,需要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来作药引子。大姐、二姐都不肯作出牺牲,只有出家修行的妙善献出了自己的手眼,救了父亲的命。佛祖被其孝心感动,便赏她一千只手,一千只眼,使之成为千手千眼的观世音 .遂宁就成了观音故里。有句民谣;大姐修在灵泉寺遂宁),二姐修在广德寺(遂宁)只有三姐修的远,修在南海普提山。

观音菩萨供养:每天三炷香的香火供养外,每月十五,应该用“御守盐”调和清水为神像、神龛清洗。“每月农历十八日、或者特别大事来临前需要祈愿求福时,应该在“御守宣”写上愿望,之后放在香炉上焚化。

3、教派文化

观世音菩萨,观世音也称观自在菩萨,是“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的简称。又作南无观世音、师子无畏音、大慈柔软音、大梵清净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众生乐、济度生死岸等。因观世音菩萨曾经发愿,任何人在遇到无论任何灾难时,只要一心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时,即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救度——“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因此,名为“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在佛教诸菩萨中,位居各大菩萨之首,是我国百姓最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菩萨端庄慈祥,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最深刻诠释。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号“正法明如来”,为度众生倒驾慈航,现菩萨身。菩萨有三十二应,佛,天人,罗汉,男、女,童子,官员,居士种种等身相,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菩萨则现何身而为说法,随缘救度。菩萨无极之体,当然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古印度佛教中,观世音菩萨像既有现男相也有现女相的。到中国南宋以后,女性的观音菩萨相已深植中国百姓心中。

金童,玉女,有时候是善财童子和龙女。观音大士的塑像两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

龙女”,佛经记述她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白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为辅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龙女又由佛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右近侍。

善财童子,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无数财宝与之俱来而得名。尽管家财万贯,但善财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佛。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善财童子历访五十三位名师,而进入佛界。佛经中即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最后在普陀珞迦山拜谒观音菩萨,得到观世音的教化而示现成菩萨。为辅助观世音普度众生,现童子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左近侍。

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他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观音菩萨的精神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悲’,悲就是慈悲。观音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菩萨,大慈大悲,广大灵感,救苦救难,遇难众生在遭逢危难危急之时,只要虔诚诵观音菩萨圣号,观音菩萨就会闻声救苦,消灾解厄,有求必应,人人欢喜,人人能行。以至千百年来,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称,相传其显灵说法的道场在浙江普陀山。

三、堡门、堡墙与魁星楼

宋家庄属独门堡,开南门一座,堡门坐北朝南,砖砌堡门建造在高出地面约50厘米的条石台基上。南门下为拱券台基,墩基顶部砌女儿墙,拱券台基及其上的女儿墙高约6.2米。堡门的青石匾上刻着“昌明”楷书二字,落款为“嘉靖拾叁年”。因此宋家庄堡又叫昌明堡。昌明是兴盛发达之意。堡门两侧有高4.8米的八字影壁。该影壁在文革期间是各种口号的宣传栏,后来是村务公开栏。

堡门上建魁星楼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布瓦顶,前出廊,五架梁,穿斗结构,前后鸳鸯式。魁星楼内面南供奉梓潼神,面北供奉魁星。其用意是借“魁星点状元”之说,意在为村堡造福,为子孙添禄。梓潼神为“文昌帝君”,主管文运及司禄的,魁星是主管科举的。一般各地都是通过魁星楼、梓潼庙或文昌阁分开供奉的,宋家庄魁星楼的独特之处是把两位主管文运的大神供奉在了一起,让他们联合办公了。

宋家庄堡四周是高约6米的土夯堡墙,平面呈方形,每边长约160米。北边堡墙保存较好,南边堡墙坍塌较严重。近年村民为方便出行在东西堡墙上开了许多豁口。宋家庄村古堡呈长方形,南北200多米,东西166米。

四、戏楼

1、宋家庄戏楼简介

宋家庄戏楼为明代建筑,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古戏楼中的极品。其独特之处在于一是设计为过街式台口作三面观戏楼,又称穿心戏楼;二是造型别致,它将硬山顶式建筑与卷棚顶式建筑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单檐硬山卷棚勾连搭式建筑,使得戏楼屋顶变得一波三折,平添了戏楼的外在之美;三是木雕、砖雕精美,“文革”前,戏楼正面椽头雕有狮子头和戏剧人物脸谱;四是戏楼内壁绘有彩色壁画,东壁为《拜寿图》,西壁是《绿牡丹》等,现仅剩前台两侧壁画。

2、建筑文化

戏楼坐南朝北,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卷棚、硬山勾连搭式布瓦顶。台基宽10.6米,深10.9米,高1.15米。东、西、南三面以砖墙封护,戏楼中部开一通道,宽2.20米,平时通车行人,遇有演出,通道上盖木板,前后置木闸板,即可封闭,戏楼东侧仅留一条人行道路,可供穿越。建筑高度前卷棚顶5.12米、后硬山顶5.7米。

硬山作后台,卷棚为前台。

梁架为三柱前四步梁后加双步梁八凛结构。柱下施鼓镜式青石柱础,前檐檐柱高3.34米。前台四步梁上置蕃草柁墩支撑月梁,柁墩后、金柱前直承卷棚后檐檩,施短柱支撑硬山前金檩;后台双步梁上置蕃草柁墩支撑单步梁。

屋顶为卷棚与硬山勾连搭布瓦顶,披水梢垄做法,方砖博缝,前檐挑檐木下由挑檐柱支顶。

金柱间施木装修,将戏台分为前后台。前后台以木隔扇分开,木隔扇顶部走马板上书鉴行楷书,惜已残缺不全,文不能通读,未知其意,其书法风貌有清人金农笔意。明间原悬木匾,为清未贡生冯国华所书“观其声”三字。后台澹下走马板上木雕匾额有“屡庆年丰”四个行楷大字。

外檐木构件表面施彩绘。

前台西山墙绘“绿牡丹”、“花碧莲捉猴”,主景为楼阁界画,正中为一座八角式三层攒尖楼阁,两边为三层歇山式楼阁,中间楼阁檐角上绘一只黄猴,回首张望,底层屋澹上绘花碧莲持剑即将擒捉灵猴。楼下数位男士惊恐结舌翘首张望,其神情各异,跃然壁上。阁楼下澹柱挂楹联,上书“挡住有边无空处,谢仪加倍足纹银”。东壁绘“打金枝”,已漫愿不清。

前台口四根檐柱,下为鼓镜式青石柱础。栏额、普板枋枋心浮雕泥塑金龙五条,呈飞舞。普板枋两侧为卷草雀替,抹斜卷草。下垫小斗拱,小斗两侧出三雾云。下层檩垫枋明间绘“碾玉装”,次间枋心绘“戏剧人物”枋心两侧绘“梅、兰、竹、菊”。前檐椽头浮贴彩绘狮子头。

后台面南檐下走马板上木雕匾额,“屡庆年丰”四个行楷大字。撩檐檩、垫、枋、枋心贴泥塑金龙四条。

3、民俗文化

宋家庄戏楼属庙宇(真武庙)戏楼,该戏楼历史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真武大帝圣诞),演出唱戏以酬真武大帝保佑。

五、邹铭宅

1、邹家大院及邹铭简介

邹家大院位于戏楼西侧,明代建筑,是一所二进院落。

邹铭(1426年~1509年):字自新,号复庵,浙江钱塘县人。明代成化、正德年间蔚州巨商,著名慈善家。明宪宗皇帝朱见深钦赐御书的“尚义之门”“遗金还主”之匾,被蔚州人誉为“义民邹明”。

邹明出生于习武之门、官宦世家、经商之家,本人却喜读书习文,大有书香门第的儒者之风。其祖父以户侯调蔚州卫,其伯父后升蔚州卫指挥同知事(从三品)。邹明父经商,在邹明10几岁时,父因经商病故于卢沟桥。

邹明幼年丧父,母子度日难艰。在30岁左右时因经营土地致富,虽然史料未记载他在何处经营土地,但依据其祖父、伯父在蔚州卫的地位,宋家庄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测,邹明幼时应该是随祖父迁入蔚州,并落户居住在宋家庄,其经营土地发家也应该是在宋家庄。

邹铭因父病故悲伤哭泣,竟至右目出血而丧明。这从位于蔚州城西门附近的“邹氏宗祠”正厅中供奉义民邹铭之像得以验证,画像中邹铭草帽布衣,右目失明,一副典型的农夫形象。

邹铭40岁左右时曾经任蔚州知州柴骥的师爷。

邹明在30岁左右发家后即迁入蔚州城,并在蔚州城东南角城墙下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邹家大院,民国时期邹家大院曾作为当地驻军的演武场。现在与州衙街相对的东侧街道仍称为“邹家巷”,而明代南京兵部尚书郝杰的府邸也在这个巷子里。邹明在蔚州城西门附近的路北建有“邹氏宗祠”

邹铭在迁入蔚州城后仍保留宋家庄的庭院,并在庭院西有购置一园,先生年年在园内种一片西瓜,并以此为乐事。由此可见邹铭的文人耕读情怀。

邹铭一生不仅读书、爱书、藏书,晚年亲手自著《荣终录》《荣终集》二书,于明正德四年,邹铭84岁时成书,集中所载乃忠君上、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睦妯娌及慎终追远、仁民爱物等内容。

邹铭死后,儿孙们将其葬到宋家庄,后代便在宋家庄堡安居乐业。邹家的文德教化着族人,同时也为宋家庄堡带来了儒雅之气。

2、建筑文化

邹家大院紧邻宋家庄戏楼,是一所二进院落。

邹家大门是一座广亮式大门,保存状态较好,门下以石板铺地。

进入大门迎面是一座装饰精美、保存完好的影壁。同时它也是一进院落东厢房的南山墙。

一进院落东厢房是面宽两间进深一间斜坡顶,现在保留了原建筑的木架结构,窗户进行过改造,是现主人存放杂物之处。

一进院落西厢房是面宽两间进深一间斜坡顶,现已坍塌。

一进院落西南角是厕所。倒座房早年已塌毁,现为空地。

二进院落与一进院落之间应该有垂花门及墙相隔,这从西厢房照片中二进院的地基明显高于一进院落地基可以看出。应该是早年垂花门及墙塌毁后,房主人对垂花门及隔墙进行了拆除。

二进院落正面是面宽五间进深二间的硬山布瓦顶正房五间。现正房保留了原建筑的屋顶及木架结构,改造了窗台及窗户。

二进院落原东西厢房均已塌毁,现主人在西厢房原址建有三间新房。

3、民俗文化

①邹铭富甲一方之后,一方面倾心教育子女,一方面广做善事,造福蔚州父老。邹铭幼娶蔚州属邑广灵县时任刑部侍郎的齐公之女。齐氏贤淑识理,可惜未能为邹铭生下一男半女。在齐氏的规劝下,邹铭复娶山东临清大家张公之女,生有六子一女,每生一子,邹铭都让其在齐氏房中吃住,晚与齐氏同睡,致使六子长成均孝齐张二母,且弟兄之间相敬相让,家庭和睦。

②在邹铭的悉心教育下,六子一女知书循理。长子邹理中弘治壬子科举人,出任建德县知县,后升巩昌府通判。子邹瑶由岁贡迁高密县尹。邹理赴建德县任启行之日,邹铭再三叮嘱说:“从政收民之道,吾不尽知,但闻当官有三事曰清、慎、勤,汝当以此自勉,收养斯民,以图补报,不然,是遗吾忧也。”

邹理敬承庭训,到任不到三年,建德大治,宪臣屡加旌奖,并得到朝觐弘治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的机会。故地方官与蔚州父老称赞道:“天生忠义立心端,因子之官教做官,临别叮咛三件事,勿贪勿怠勿偷安。”

邹铭的善举,数不胜数,除其“捐粟赈济”和“遗金还主”受到成化皇帝明宪宗朱见深旌表为“尚义之门”之外,尚有许多值得褒奖之事。

③崇儒重道。邹铭立心行事,志在圣贤。一日游文庙,行至两个庑廊,见两庑的贤人木雕像年久失修、残缺倒塌,急施金十余两,买良材,请良工,修复雕像一百零九尊,并新雕将乐、伯杨之像,且漆以朱红,书以金字,受到儒学界和百姓的盛赞。

④恤孤显后。邹铭天性好哀恤独,蔚郡有一名叫严崇恭的人,幼即成为孤儿,且有祖母在堂,家道寥落,日常生活亦不能保障。邹铭见其聪慧循礼,赠其银两及五经四书。严崇恭成年后,得以谋生,上能养祖母,下能娶妻教子。邹铭又鼓励崇恭遣子业儒,且逐年增加资助,终使严子登甲科、擢显官。

⑤仁及朽骨。邹铭因遍寻古籍书画于扬州,一日与子邹琏乘闲寻访八仙花与隋炀帝踪迹,忽然发现枯骨盈野,叹曰,此必古战场,归客店后,即出资雇人,于第二天挖穴掩埋,君子仁人的恻隐之心显现无遗。

⑥因病施药。邹铭幼年丧父,生活艰辛,体弱多病。故广读医书,多识药性。凡遇军民有疾,不问姓名,亲自为其诊治,而后施以药饵,百姓感恩,以金帛礼物相酬,邹铭一概不收,故数十年来,求医者络绎不绝。有诗赞曰:少小疾多苦不堪,故将医道细钻研,倾囊不吝逢人舍,贫病无穷赖保全。

⑦珍重遗书。邹铭一生不仅读书、爱书、藏书,晚年亲手自著《荣终录》《荣终集》二书,于明正德四年,邹铭84岁时成书,集中所载乃忠君上、敬祖宗、孝父母、和兄弟、睦妯娌及慎终追远、仁民爱物等内容,并说:“为吾子孙者,当以此书珍藏宝爱、传之无穷。则必行好事,做好人,保寿年,享富贵。切不可轻视遗失,只作一场话说,子子孙孙,慎之滇之。”

⑧邹铭的德行善举受到几代人的尊敬与崇拜。正德四年,黄钟用事,蔚郡人宋献刊印《复庵邹先生言行录》一书,并在序中写道:“言行,君子之机枢也,……故汉纵横家蒯通曰:‘言发于己不可止于人,行发于迩不可止于远。故圣贤千言万语,只是要人处于斯世,将所言所行极其善而无愧于覆载之间,可发于当时,可传于后世。苟生无闻于时,没无传于后,是亦与草木同朽耳。’邹先生之言行在斯世遐迩,举知自有公论,予何敢隐其善而弗之扬也。”

时隔两年,时仕礼部职的蔚郡人张宪又出资重刊了《蔚萝复庵邹先生言行录》,历代史志亦对邹铭多有记载,从而使义民邹铭的形象一直活在蔚州人民的心中。

4、历史文化

①“尚义坊”:成化初年,蔚县遇到前所未有的灾荒,一时“仓廪空虚、百姓忧荒、野有饿殍”。当时蔚州人存粮者有数百户,但均只知自济,而不愿帮助别人,邹铭不忍坐视百姓的疾苦,慨然捐米二百余石,入官赈济,因而使蔚州人无一逃亡,顺利渡过了难关,州府逐级上奏朝廷,明宪宗皇帝钦赐御旨,旌表为“尚义之门”,并在牌楼西街为其修建牌坊曰“尚义坊”。

②“遗金还主”匾:邹铭在宋家庄村亦有一处庭院,庭院西有一园,先生年年在园内种一片西瓜,并以此为乐事。成化年间宋家庄尚属荒凉,因而并无客店。太原府客人孙复兴由宣化府回原籍,路过邹铭园暂投树下休息,因吃随带酒食,醉后将三百余两纹银遗在园内竟去。适逢邹铭去园中闲逛,发现褡裢内有三百两银,惊叹曰:“三百纹银,非同小可,此人何其不慎,而遗弃于此?姑收之以待其返耳。”傍晚,孙复兴酒醒,直回园中寻银。邹铭详问属实,即将原银奉还,分毫未动。孙复兴跪地哭告:“先生乃我再生父母也,吾岂能背德乎。”从此,孙复兴每年均各衣服及土特产来蔚报恩,州府闻知,上报朝廷,宪宗皇帝旋赐圣旨及“遗金还主”匾,以彰德行。乡里有诗赞曰:“人生在世甚奔波,逐日奔波为什么?先生拾金心不动,似此仗义有几何?

③钦赐圣旨、御匾:在邹家祠正堂的供案上供有明宪宗皇帝朱见深表彰邹明的钦赐圣旨。在邹家祠正堂邹明画像左右悬明宪宗皇帝御书“吉庆义理”“嘉穆万载”之匾。

5、商业文化

邹铭弱冠之年,奋然立志,以克勤俭为己任,读书之暇,复去经营兴家资身之策。3岁后,农道中兴,据《邹复庵先生言行录》记载:“三旬后,家道寝兴,架高堂,起市宅,与夫三世牌坊有百余楹焉,田园地产且多,治买其他书籍、图画、古器、货物、充实其中,其胤嗣之繁、族类之贵、交友之贤,比之昔日什百千万。”

六、韩家镖局

1、韩家镖局简介

韩家镖局位于第一排宅院戏楼东侧第三个院子(韩老符宅),该院大门上有韩家镖局的标牌。根据当地邹荣老人的回忆,该院原是一处三进院的大宅子,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在该院仅剩二进院落。该院除大门仍保留原来的气派外,一进院内的房子塌毁严重,二进院落的房子经过重修,已无多少参观价值。

2、历史文化

清道光中期,在张家口、保定一带,蔚县韩家镖局的旗号,日行千里,畅通无阻。故此在阳原、化销营、完县、唐县、定州和保定一带,提起蔚县韩家镖局,妇孺皆知。究竟蔚县韩家镖局何时何人开设?因何盛极一时,威震张、保地带的呢?

蔚县韩家镖局,创建于道光初年公元1822年。创建人韩英,绰号韩聋子。今蔚县城南宋家庄村人,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他体态魁伟,自幼喜欢舞拳弄棒,气力过人。十五、六岁时,便能将百十来斤重的石锁举过头顶,后入本村学武堂习武。该学武堂内设有石锁刀枪剑戟诸兵器、马匹跑马场等,并且还从冀中聘请了武功高强的武师传授武功。

韩瑛跟随师傅,朝夕不辍的练了八、九年,武功学得精湛、闪、展、腾、挪、身轻如燕,踢、打、摔、拿、跌、击、劈、刺、颇见功底。他不仅马上步下功夫过硬,而且十八般兵器,件件使得神出鬼没。尤其擅使一把阴阳刀,比旁的兵器更加神化,很快便成了颇有名气的武秀才。

公元1822年大试,韩瑛艺压群魁,中壬午科武进士。同年,开设韩瑛镖局,镖局设在宋家庄堡内,堡外设有练武场,场内宽趟平坦,并设有几种石锁,大的约有四百多斤,小的约有百余斤。韩瑛练武时,用的是四百斤重的石锁。在两肘来回颠动。

韩瑛刚刚开始保镖的时候,年仅二十多岁,绿林中人欺他年轻,时常出头与他为难。一次押镖途中,韩瑛骑着豹花骡子,刚刚走进北口峪,便被一个响马跟踪。晚上落店时,韩瑛不知响马藏在何处,但知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于是韩瑛便将计就计,故意大声吹喝随从,将四十多垛二百五十斤重的镖垛,一一从马背上抬下来,然后韩瑛站在高桌上,单手抓起镖垛,挂在了房柁上。店掌柜的见状,慌忙跪下央求说:“韩师傅,我们都知道您老武功了得,求您快把镖垛拿下来吧,不然的话儿,我的房佗可支撑不住啦”。

韩瑛听罢哈哈大笑,随手又将四十多垛镖垛单手抓下,放在屋内,他这一轻而易举的动作,更使藏在暗处的响马惊惧异常,心想:这镖是劫不成了,于是便按照他师傅的嘱咐,急忙上前,抱拳施礼说:“韩师傅,我家尊师久慕您老武功高强,特派小的前来请您上山赐教。您老的镖尊师自有安排,您自管放心”。韩瑛当时正值年青力壮,胆大如虎,听罢响马来意,便不加思索,随之进入山中。离北口峪约有三、四里地远韩瑛押镖进入山寨,只见迎面走来一个老头,约有八十多岁,但红光满面,精神抖擞。韩瑛下马俩个人客气了一番,便分宾主落座,之后老头便让其子、媳妇、闺女、徒弟练功,请韩瑛指点。韩瑛看罢心中大惊,没想到其子的武功练的颇见功底,可想而知,老响马的武功定不在我下。于是韩瑛站起身来客气了两句,抽出阴阳刀,便命押镖随从各提一桶水站在四周,韩瑛站在中间,只听韩瑛一声“泼”字刚落,四周从人同时向他泼水,这时只见韩瑛舞起双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旁观者只见道道白光裹罩不见韩瑛其人。待韩瑛练罢,老响马却见韩瑛身上没有一滴水印。老响马见状,惊喜万分,当即便命其子,按照武林规矩拜韩瑛为师,并对节瑛道:“韩师傅,从北口峪到紫荆关南这一带的绿林人物,全是我的徒弟,您就让豹花骡子带着您保的镖尽管行走,若是失了镖,我按镖本十倍偿还。只求韩师傅在寒舍教犬子武功三年。”韩瑛见老响马真试实意,便留在山中教老响马的儿子武功。就这样,着一把阴阳刀,走南闯北,也不知打败了多少绿林汉。仅一年功夫,韩家镖局的买卖异常兴隆,经常护送、往返于广灵、阳原、化销营、完县、唐县、定州和保定一带。蔚县韩家镖局买卖日益兴隆,在当时为我蔚县商贩提供了有利的安全保证。

韩瑛的儿子、韩邦元,字选。也生就了一付练武的天资,在他父亲的影响和教导下,也练出了一身惊人的武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公元1867年,同治丁卯科科考得武进士。因他年轻力壮,武艺超众,故而颇受咸丰皇帝宠爱,当场赠赐御匾《父子武魁》,并命他把守京城要门—北门。不知何故,韩邦元不愿做官受禄,因此便以“家父身有重病,家业无人照管”为由,辞官还乡,开设学武堂,但年在四十不幸早夭。其子韩贯山是学武堂的武秀才,始终不愿保镖。故而韩瑛晚年,便将全部家业遗交给哥哥的重孙韩增贵料理。

韩增贵,字成,世人尊称韩老成。他是韩家镖局的最后一个镖师,因贪邪吃大烟武功日渐荒疏。一次押镖途中被一响马用刀砍伤,故而后人又叫韩疤子。韩增贵失镖后,由韩家邻居宋家庄的大商人邹之井老人借款抵还了镖本。此后韩家镖局的买卖日衰一日,为了还邹之井的钱,韩增贵便将镖局院作价卖给了邹家,将镖局迁址县城小街南路西。镖局迁址后,曾借重李德冲成名,以及镖师李凤锦等,重兴一时。鸦片战争失败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公元1884年8月慈禧大后带领光绪皇帝,匆匆离京,西逃西安。这时,全国设立邮政,此时蔚县韩家镖局也在民国十五年,公元1927年破产。韩家镖局破产后,韩增贵背井离乡,投到山西广灵西蕉山王家当了护院。

蔚县韩家镖局,从兴盛到破产公元1822年 1927年,虽然时仅百余年,然而却历尽人润苍桑,确实在当时,为蔚县的贸易往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民俗文化

镖局的存在,说明蔚县在晋、冀两地交通上的重要性。

镖局的主营项目是“护送银子”过大南山,因为那里时常有土匪出没。发货的前一天,镖师负责将银两取来,在镖局内停放一夜,次日再护送前往目的地。

七、韩家大院

1、韩家大院简介

韩家大院在堡内正街北端西侧,是清末宋家庄最大的地主“韩大先生”(韩心得,也即韩许的大伯的宅院。整座院落由四进院落连环相套组成,有大小30余间房子,是堡内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古民居。它的建筑形式别具一格,曲径通幽,门楼、影壁、窗棍均有砖雕或木刻图案,非常精美。

2、建筑文化

①大门:

韩家大院的大门是一座广亮式大门,位于一进院的东南角,朝东对宋家庄正街而开。图片为原先大门的照片,已毁。现在的大门为近年重修之物。

②一进院

即紧邻正街的东院。正房五间,硬山布瓦顶。木架结构比较特殊,其堂屋(明间)的门内缩了一米多,形成一个廊,两稍间宽度只相当于明间和次间的一半。现在明间的东半边、东次间、东稍间卖给了其他人家,且东边的窗户保存较好。

东西厢房面宽三间进深一间斜坡布瓦顶。门、窗基本保留了清代原物,现在东厢房为杂物间,西厢房有人居住。

正对大门的是二进院倒座房的东山墙,由于外院无倒座房,正对大门的照壁就嵌在二进院倒座房的东山墙上,照壁宽2.7米,高4.1米,正脊两端的龙头砖雕已突破倒座房山墙檐下的线脚,嵌入砖作博封板之中。照壁的基座、垂柱之垂花、檐下门楣之砖雕与两侧火焰形砖雕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照壁整体上保存尚属完好,尤其是照壁的屋脊部分,两端有龙头兽吻,砖雕工艺精湛,造型优美。

外院由于没有倒座房,临近大门空出的场地用来停放大车。

③二进院:

二门:

二门为砖券,其屋顶形式模仿垂花门,有砖雕的垂柱、梁头、枋、梁托与檐椽,只是由于砖材不利出挑,其垂柱只好依附于砖墙并稍稍突出而已。院门之北侧,在里院东厢房山墙上,又有照壁一面,正对杂物院之门。此照壁的规模比倒座房山墙下的照壁稍小,高度3.4米,宽度2米,装饰水平上较之后者也有所不及。

正房:

二进院正房五间,硬山布瓦顶。二进院正房的明间、次间、稍间宽度相等,两侧稍间单独开门。现为房主人居住,基本保留了清代建筑原貌,只是次间的窗户略有改动。正房内保存有雕工精美的清代家具,参观这些家具房主人是收费的,每人每次10元。

厢房:东西厢房各三间,斜坡布瓦顶。厢房的门、窗是该院落最精美的木雕。其中西厢房内有一套从地面到屋顶的木料昂贵、雕工精美的隔扇。参观这些家具房主人是收费的,每人每次10元。

倒座房:倒座房为三大间进深两间,硬山布瓦顶。现在倒座房的屋顶有些坍塌,木架结构和门窗保留了清代的原物。现在主要是堆放农具和柴火。

2006年,生于1930年的韩许,和老伴一起住在该住宅的二进院,和他们同住一个院里的还有韩许的大哥生于1922年和姓马的另一户人家夫妇二人,一共是五口人。韩许说,此宅是“太爷和爷爷手里盖的’,后来传给韩许的父亲“韩老忠”。韩许还记得他年轻时(大约1945年)一家人也是集中居住在里院,一进院的东、西厢房也用来堆放粮食,正房平时无人居住,是招待客人的备用房间。里院的住房具体分配如下:正房五间,韩老忠的母亲住正房东次间,韩老忠夫妇住正房西次间,韩许的大哥住正房东稍间,韩许住正房西稍间;西厢房三间用作厨房与主人家餐厅;东厢房为长工住宿和就餐之处,倒座房为三大间,用途多样,主要是堆放农具和柴火。现在该院为韩许后代居住。

④三进院:

三进院在二进院的西侧,可以通过二进院西南角的通道或从杂物院绕过厕所进入。该院是一个独立的院子,估计是建好韩家大院后,从其他人手中购置过来的,因此,与二进院的西南角通道相隔10多米距离。

⑤杂物院

通过大门正对的影壁下的通道,可以进入南边的杂物院,该院主要用于蓄养骡、马、鸡、鸭等牲畜,二进院倒座房之西为厕所。

3、历史文化

解放初期,韩家有地2000多亩,是宋家庄堡唯一被定为地主成份的家庭。

一进院落正房的木架结构与其他房子的木架结构明显不是一种风格。据说,在清末年间,土匪勒索韩大先生,韩大先生带领家人外出避难,土匪到了后没有勒索到钱财,一怒之下,一把火将一进院落正房烧毁了。韩大先生回来后为重建这五间正房,在临近的村堡购买了一套院子,然后将其拆毁,将各种建筑材料运回宋家庄重建这五间正房。因此,一进院落正房的木架结构才与其他房子的木架结构明显不同。

八、古井

在宋家庄堡大街的最北端建有一亭子,亭内有井一口,在有自来水之前,该井是宋家庄堡村民们生活用水的唯一来源。亭内地面上满铺残破旧碑,目前还没有专家对这些石碑进行考证,没准能从这些残破的旧碑上考证出一些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下面是该古井亭近年重修前和后的照片。

九、真武庙

1、建筑文化

与蔚县其他村堡一样,宋家庄堡的最北端也建有真武庙。原真武庙毁于抗日战争期间,现在的真武庙是近年按照原建筑的样式新修。

真武庙建造在8米多高嵌在北堡墙上的砖包夯土台基上,真武庙面宽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布瓦顶,内供奉玄武大帝。

真武庙前左建鼓楼,右建钟楼。

四周围有1米高的女儿墙。

2、民俗文化

宋家庄戏楼是真武庙的庙宇戏楼,三月三是真武大帝的诞辰之日,每年这个时候,村里都要组织祭祀,并在戏楼连唱三天大戏,一是庆祝真武大帝的生日,二是感谢过去的一年真武大帝在北方为村子的守护、防洪、防魔、敕运,三是祈求来年真武大帝能够做好本职工作。

玄武大帝镇于北方,能够降妖除魔救助百姓,深受黎民百姓的敬仰。明朝永乐年间,老百姓为了祈求平安,不少村庄在北方修建了玄武庙,俗称老爷庙,以帮助他们镇守北方,防止来自北方妖魔、外族、流兵及流寇的侵袭。

3、历史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为控制飞狐峪交通要道和控制大南山里的八路军717团和蔚县抗日游记队的军事活动,占领了宋家庄堡,并把宋家庄附近平川的制高点真武庙作为他们的瞭望台。这个瞭望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八路军与游击队的军事活动,于是在1942年鬼子大扫荡期间,由八路军的一支部队把宋家庄的真武庙炸毁了。小鬼子投降后,由于没有资金一直没有修复。直到近年才由宋家庄镇筹资新建了真武庙。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占据真武庙,并将其作为指挥部和缭望台,给八路军的游击斗争造成巨大威胁。于是八路军想方设法,将其烧毁,只留下真武庙的基址。

5、宗教文化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并封真武大帝为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相当于封建王朝的太子)。玄武大帝降妖除魔,救助百姓,深受黎民百姓的敬仰。

真武大帝的职责

①守护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

②为水神:根据阴阳五行来说,北方属水,故北方之神即为水神。因雨水为万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属性,深受人们的信奉。

③为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就是利用龟蛇纠盘的例子来说明阴阳必须相合的观点。

④为戈之事的主持者:真武大帝以灵龟为盾、玄蛇为剑,兵天剑修真的看守护者。武当山道教最高尊神。玄武真君每每斩妖除魔都御剑出行,是管理三界妖魔的神。

⑤为司命之神:龟因其寿命长而成为长寿和不死的象征,北方玄武首宿即为斗宿,俗称南斗。《星经》曰:“南斗云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既而人们相信祭拜南斗就可以增寿、增加爵禄之运。

玄武的这些特性,不但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信仰,而且还为唐宋以后玄武演变成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础。

十、苏家祠堂

1、苏家祠堂简介

苏家祠堂位于宋家庄堡最后一排民宅,古井左侧第二个院落里靠近北面堡墙的里墙根下的一间小屋。据推测这个院子就是宋家庄三大家族之一苏家的祖屋。苏姓先祖名苏镇,原籍上海。据祖籍所载,1399年,苏镇曾祖父随燕王朱棣扫北,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将军,其父苏瑛授明威将军,苏镇袭父职,苏镇之后仍有五代袭明威将军职。苏镇曾祖父曾经在蔚县建起苏家庄并遗下许多田产,1517年,因苏家庄缺水举家迁入宋家庄,成为宋家庄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大户人家。苏氏九代将军在明朝的显赫地位,不仅给宋家庄带来了兴旺和安宁,也留下了大片精巧秀美具有江南风韵的建筑群。

2、建筑文化

靠近北面堡墙的里墙根下的小屋内(苏家祠堂),借着屋顶坍塌的洞口所引入的光线,可以看见后墙和两侧山墙上画满了一排排的祖宗牌位。这是画在墙上的家谱,后墙明间当中的头一排,只有一个牌位,写着“苏镇”二字,以后每一代都依次往下排,一直排到第六代,两侧山墙,则从第七代开始,到第十五代。在,是堡内苏姓人家的祠堂。

??

3、民俗文化

祠堂为南方乡土建筑中常有,但在蔚县的调查中却很少见到。因此这座废弃的祠堂虽然破旧,价值却不可以低估,更何况它还为我们提供了十分难得而珍贵的资料

4、历史文化

苏姓先祖苏镇,他的曾祖父随燕王朱棣扫北,屯兵北口。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苏镇袭父职被授明威将军衔,举族落户宋家庄。苏镇之后,苏家五代仍世袭军职并授将军衔。今宋家庄堡内留有苏家祠堂,苏镇列为始祖。堂内正面和东西侧墙壁绘有明、清两世先祖之牌位共计十五代之多。

苏氏祠堂的屋外还有一块清同治四年1865年的石碑,碑文开篇即曰:“尝闻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往下说到宋家庄苏氏的开基祖苏镇,“自大明正德十二年以指挥佥事守备龙关所,授明威武将军职,始入宣化府蔚县恺伟里三甲宋家庄籍贯。遂建坟于城南,修庄舍于坟东,死后此坟立为始祖。”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值边关多事之秋。镇守边关的苏镇以威武将军之职人籍蔚县宋家庄之后,就把这里当作他的永久居留之地了,所以才会在去世之前就建坟修舍,不但为自己的后事做了安排,连后代们的居所都已考虑周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宋家庄景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诺曼底22个顶级景点与景点

诺曼底22个顶级景点与景点

2017-03-16 #故事会

听故事 逛景点——景点小故事+小程序测评

听故事 逛景点——景点小故事+小程序测评

景点,小程序,小故事,故事,行程,旅游,路云,在路上,经典故事,还可以,功能,优势,人文,内涵,传说,大陆,定制,才能,时候,类别,民俗,特色,爱好者,讲故事,规划,风景,生活,体验感,全中国,听故事

2020-09-24 #故事阅读

国庆去云南旅游必去的景点 云南十大景点

国庆去云南旅游必去的景点 云南十大景点

景点,云南旅游,丽江古城,级别,玉龙雪山,景点介绍,时候,云南,古城,泸沽湖,洱海,滇池,云南省,大理古城,香格里拉,雪山,石林风景区,东区,历史,四方街,奇观,峡谷,排行榜,时期,木府,索道,西双版纳,风景区,而且在,茶马古道

2014-10-19 #短篇故事

乐平市博物馆景点介绍 乐平市博物馆旅游景点 乐平市博物馆景点推荐

乐平市博物馆景点介绍 乐平市博物馆旅游景点 乐平市博物馆景点推荐

原木,瓷片,三宝国际陶艺村,院子里,作坊,传统,小溪,干打垒,瓷碗,院墙,陶艺,陶瓷,生产,余人,天成,陶泥,水清见,陶源,民间艺人,陶艺家,也是村,农家小院,龙缸,景德镇,作品,农具,农家,凉亭,原生态,垃圾

2020-05-25 #短篇故事

这个城市景点众多 这几个景点准没错 会给你独特的旅游感受

这个城市景点众多 这几个景点准没错 会给你独特的旅游感受

宁波,是非,这个地方,景色,景点,瀑布,地方,来到这里,整体,时候,旅游,并且在,这个城市,作者,建议,感觉,旅游景点,相对来说,距离,风景区,所以说,给你带来,虽然说,非常漂亮,佛道,常秀丽,得大,大家好,下万,大家来

2013-08-30 #故事大全

130元游22个景点 一个景点5块多 游客难得赞叹:真划算!

130元游22个景点 一个景点5块多 游客难得赞叹:真划算!

景点,平遥古城,古城,日升昌,古城墙,平遥,文庙,历史,中国,县衙,平遥县衙,建筑,镖局,仪式,华北第一镖局,古街,套票,城隍庙,地方,时代,故事,清虚观,游客,联票,规模,银行,中国镖局,唐代建筑,始建于,有代表

2012-05-31 #故事大全

平遥古城旅游景点有哪些?平遥古城必去的8大景点

平遥古城旅游景点有哪些?平遥古城必去的8大景点

平遥古城,旅游景点,时间,景点,马家大院,县衙,华北第一镖局,城隍庙,文庙,有哪些,中国商会,日升,王家大院,个人感觉,乔家大院,古城墙,古民居,客栈,地图,壶口瀑布,天半,情况,攻略,掌柜,日升昌,朋友,标注,清虚观,武林,百川

2010-09-26 #故事会

有着历史的景点 宁波这个地方的景点都有着故事 你知道吗

有着历史的景点 宁波这个地方的景点都有着故事 你知道吗

这个地方,景点,月湖公园,南塘,宁波,天一阁,老街,蒋氏故居,宁波老外滩,地方,风景,历史,很不错,书法,区别,我国,美食,白古,都会明,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有了,事情,中国,名字,图书馆,国家,故事,建筑物,时候,是非

2008-08-24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