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庄子的寓言故事

时间:2020-08-06

哪些寓言故事出自庄子

提示:本文共有 23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说有个老头叫狙公,养了一大群猴子,喂橡子,怎么喂呢?一天,他对猴子说:朝三暮四。早上三份,傍晚四份。听到这话,猴子们都怒气冲冲,说,不够吃呀。狙公想了想,说:那好办,我们改变一下,早上四份,傍晚三份,朝四暮三。猴子对这个方案都表示满意,高兴得不得了。下面庄子笔锋一转,写道:“名实未亏”。“名”就是数量,“实”就是橡子,“未亏”就是没有改变。两种方案是一样的,橡子的数目并没有改变,但一种情况下猴子不高兴,另一种情况下它们就满意了。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狙公愿意改变他个人的方案。他什么也没有失去。真正的智者,不带偏见地,考虑问题的两个方面。而猴子呢,“喜怒为用”,多么可笑,一点理性也没有。人离开理性,就和猴子一样愚昧。用理性来观察,就不会像猴子了。

我是非常热爱这个故事的,它非常简单,但却非常深刻,它点中了人的头脑――人与猴子的本质区别。

科学发现了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所以人就始终保留着一定的猴性。猴性什么样?就是永不安宁。你曾看到过哪一只猴子安宁过吗?不声不响、安安静静地坐着、躺着、站着吗?不可能!猴子总是吃着什么、做着什么,攀来、爬去。人的猴性就是心不安宁,猴性太多就看不到真理。静能生慧,理性的思考只有在你静心的时候才能进行。

还有一则寓言《混沌之死》就更深刻了。在《庄子??内篇??应帝王》中,是这样记载的:远古时候,大地有三个主宰者,中央之帝叫“混沌”。北帝和南帝的名字分别是“倏”和“忽”。其中“混沌”最“本真”,浑朴善良,只是太“原始”,面无七窍。于是,“倏”与“忽”商量:“混沌”平时对我们不错,我们不能知恩不报。怎么报答呢?他没有眼睛,看不到美好的世界;他没有耳朵,听不到美妙的乐曲;他没有嘴巴,品尝不到美味佳肴。太痛苦了,我们应该在他身上把七窍凿开。商量后决定,对“混沌”进行“文化开发”,每天为他凿一窍。七日而七窍备,但那位可爱的“混沌”却死掉了。在这里,“混沌”象征着大自然的“原生态” 和人的“原性态”。庄子担心它会在人类的文化活动中失去,有没有一点道理呢?

中华民族是思维开阔的民族,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老是想以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想法去做,最后把“混沌”,把大自然搞坏了。对于古人的“忧患意识”,现代人往往持鄙薄态度,例如那位与庄子差不多同时代的“杞人”,就曾被后人嘲讽了两千多年。殊不知人类已经用自己的手为地球、为自己制造了许许多多麻烦,日益毁灭着一切本原的“混沌”存在。被两千多年前那位“杞人”忧过的“天”,今天已明显地出现了两个大“洞”,即臭氧层破坏。自古以来人们称《庄子》是一本大自然的智慧,一点也不为过。

庄子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宋国人,大约在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与梁惠王、齐宣王是同时期,约比孟子的年龄略小一点。名周,字子休,还有说叫子沐的。庄子是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到唐以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因此,他的著作《庄子》人们就称为“南华经”。

《史记》用精练的几行字介绍了庄子,说他著书十余万言,大抵都是寓言。庄子曾做过漆园小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生活很穷困,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在《庄子》中,像“朝三暮四”和“混沌之死”这样的寓言故事很多,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例如成语故事“呆若木鸡”也挺有意思。说春秋时期,周宣王好斗鸡,他请一个姓纪的驯养斗鸡专家来给他驯养斗鸡。刚驯养了10天,周宣王就追问“行不行”,纪专家说:“不行,它自以为很勇敢,很傲气。”又过了10天,周宣王又追问,纪专家回答说:“也不行,它还不够沉着冷静。”再过10天,周宣王又来了,说:“现在差不多了吧?”纪专家说:“还是不行,它现在是盛气凌人,不够深沉含蓄。”又有10天过去,周宣王已经不抱什么希望,没有料到,纪专家却面见周宣王,说:“现在行了,别的鸡又跳又叫,它却一动不动,看上去像木头做的,它凝神聚气,威武庄严,没有敢和它挑战的。”然后放进斗鸡场,所有的斗鸡见到它都落荒而逃。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庄子??达生篇》,这是成语“呆若木鸡”的本意。现在人们多用它形容痴傻发愣的样子,是个贬义词,实际上它引申为一种高深的人生修养境界。庄子描述的培养斗鸡的各个阶段不也正是人才成长的阶段吗?初出茅庐的时候容易目空一切,产生傲气;刚有了点成绩的时候容易头脑发热,产生躁气;事业有成的时候容易盛气凌人,不够含蓄,产生盛气。只有克服了傲气,克服了躁气,克服了盛气,才达到了精神内敛、游刃有余的境界――呆若木鸡。看来,这个成语和大智若愚的意思差不多。

我走近庄子应该说是在30多年以前,*时期,父亲有病在家休息,实际上是失去了工作赋闲在家,待查待批,沉重的政治压力和思想负担,使他惶惶不可终日。对工作对生活欲干不能,欲罢不忍的状态,使他每天都是闷闷不乐。为了减轻压力,解脱苦闷,经常用老庄的思想调整心态,常和我们讲什么“安于祸福,谨于去就”啊,“安时处顺,穷通自乐”啊,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父亲,他本是个胸怀大志向的人却常教育我们要“与世无争”;正因为那时候有太多不自由的困惑,所以父亲,他本是强调率性的人,却经常告诫我们要“清静无为”。那时我好像觉得老庄的思想是消极避世的。后来,我读了《庄子》,被庄子寓言的汪洋恣肆的想象,缜密精微的哲理,生动细腻、挥洒自如的描述所吸引,觉得当初的感觉不对。他雄浑飞越的意象,滋润旷达的情致,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庄子》是庄子及他的学生的智慧集锦。使人超脱,令人聪明。比如“邯郸学步”这则寓言,我在二十多年前的一次干部培训班上就曾经引用过。

庄子的寓言故事.doc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2359字]编辑推荐:Word文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庄子的寓言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庄子的寓言故事名称要庄子说的

庄子的寓言故事名称要庄子说的

庄子,监河侯,去向,地租,枯鱼之肆,脸色,不是很,你的要求,借给你,可以吗,有点生气,来这儿,望洋兴叹

2020-08-03 #经典故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张生,鲁王,本领,红娘,黄河,向东,一面,两岸,东西,北海,实际,小姐,形式主义,技术,枯鱼之肆,水流,河神,海鸟,脸色,车辙,长江,在这儿,可以吗,监河侯,元稹,多大,孟子,崔莺莺

2020-08-02 #故事大全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张生,鲁王,本领,红娘,黄河,向东,一面,两岸,东西,北海,实际,小姐,形式主义,技术,枯鱼之肆,水流,河神,海鸟,脸色,车辙,长江,在这儿,可以吗,监河侯,元稹,多大,孟子,崔莺莺

2020-08-06 #短篇故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张生,鲁王,本领,红娘,黄河,向东,一面,两岸,东西,北海,实际,小姐,形式主义,技术,枯鱼之肆,水流,河神,海鸟,脸色,车辙,长江,在这儿,可以吗,监河侯,元稹,多大,孟子,崔莺莺

2020-08-07 #小故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精选庄子的寓言故事

庄子,寓言故事,张生,鲁王,本领,红娘,黄河,向东,一面,两岸,东西,北海,实际,小姐,形式主义,技术,枯鱼之肆,水流,河神,海鸟,脸色,车辙,长江,在这儿,可以吗,监河侯,元稹,多大,孟子,崔莺莺

2020-08-06 #长篇故事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来源,庄子,女子,世界,老人,娱乐,成语,李白,李晨,范冰冰,东方号,中国,寓言故事,孩子,工作室,曳尾涂中,男子,社会,美国,被子,评论,趣闻,近照,研究,世间万物,北京时间,又怎么,报了警,有很大,井底之蛙

2020-07-24 #长篇故事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周,庖丁,梁惠王,得心应手,庖丁解牛,厨工,出处,厨师,定语,客观规律,宰牛,用法,比喻,运用自如,文惠君,反义词,例子,代表,专长,内行人,刀子,原指,大道,大方之家,宾语,近义词,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故事,技术

2020-07-24 #经典故事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周,庖丁,梁惠王,得心应手,庖丁解牛,厨工,出处,厨师,定语,客观规律,宰牛,用法,比喻,运用自如,文惠君,反义词,例子,代表,专长,内行人,刀子,原指,大道,大方之家,宾语,近义词,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故事,技术

2020-08-07 #小故事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子的寓言故事 出自庄子的成语

庄子,世界,井底,大海,曳尾涂中,井底蛙,大臣,李白,生活在,井底之蛙,天马行空,万物,世间,尾巴,思想,成语,楚国,神龟,脏兮兮,青蛙,研究,世间万物,又怎么,实在是,才是真正,有很大,自己的世界,那你们,于海者,叶适

2020-07-2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