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时间:2020-08-05

有关付出的典故或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其中一个是:

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红烧肉,只是在当地有影响,在全国并没有多大名气。真正叫得响并闻名全国的红烧肉,是苏轼第二次在杭州时的“东坡肉”。

宋哲宗元(礻右)四年七月三日,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礻右)五年五、六月间,浙西一带大雨不止,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

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做的这件好事,人人都夸他是个贤明的父母官。

听说他在徐州、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于是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1、药膳:齐桓公时代国力富庶强盛,人们传承姜太公餐饮文化,并深得传统历史名吃“太公望红焖鸡”的精髓,把主料鸡内杂与太公望膳食古方中的辅料,完美结合,创制出了卤煮鸡杂这道传统菜肴,清朝时期经苏州张式一派习艺后传入宫廷,为药膳与鲁菜的发扬光大夯实基础,在《张一麐》、《张东官》传记中有相关记载。

2、馒头: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泸水的河神。

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称为“蛮头”实在太吓人了,人们就用“馒”字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76630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要食品了。

3、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

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水晶饼”。

4、汤圆: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所以正月十五元宵必备。

5、雪饺:是湖州市菱湖镇的特产,而震远同雪饺则是采用菱湖的传统配方,依靠纯手工制作而成,是最为正宗的雪饺。震远同雪饺是传统茶食珍品,“白如雪,形如饺”,内胚如同饺子的千层饼,外面敷了一层米粉与糖霜制成的白如雪的粉末,口感松酥香脆,味甜微咸,是一款风味绝佳的茶食点心。

扩展资料:

有关饮食方面的故事,其中一个是:

在苏北一带,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星级宾馆,在酒筵上,有一道菜不可缺少,那就是烧杂烩。尤其是在操办红白喜事时。

这道菜荤素搭配,鱼肉并列。将一些味性相佐的菜肴一并相烹,调以各种佐料。这些年来,随着人们生产条件的提高,此菜在民间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组合”,原菜的搭配更趋合理科学,不仅有鱼有肉,还兼以海产野味,使得大杂烩杂而不乱,大有吃头。

这烧杂烩是怎么来的呢?苏北人一致的看法,与楚霸王项羽有关。据说,项羽生性有两大特点:一是室无二妻,终身以虞姬为伴;二是每顿饭菜无二样。

就为这第二个特点,伤透了手下厨子的脑筋。为了使驰骋沙场、鞍马劳碌的大王有个健壮的身体,厨子们左思右想。

其中一个小厨子想出个办法,他将一些鸡,鱼肉等放入一锅,精心烹制后,端到大王面前。以为挨大王一顿猛克,未曾想,项羽吃了第一口,胃口就被吊了起来,一大碗杂烩顷刻吃了个精光,而且批示厨师,今后为了节省时间,菜就这么烧。

从此,手下厨师悉听尊命,每菜必是杂烩。为了使杂烩不致太单调,厨师们想方设法改进配料,尽量让杂烩烧得花样翻新。

后来,人们为了怀念楚霸王的功绩,“烧杂烩”便在民间很快流传开来,一直烧到今天。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寇准,苏轼,一带,人们,传统,杂烩,红烧肉,黄州,诸葛亮,项羽,元宵,徐州,南蛮,大王,手下,泸水,点心,西湖,馒头,有关,孟获,楚霸王,其中一个,烧杂烩,东坡肉,俘虏,办法,厨子,厨师,太公望

2020-05-25 #长篇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寇准,苏轼,一带,人们,传统,杂烩,红烧肉,黄州,诸葛亮,项羽,元宵,徐州,南蛮,大王,手下,泸水,点心,西湖,馒头,有关,孟获,楚霸王,其中一个,烧杂烩,东坡肉,俘虏,办法,厨子,厨师,太公望

2020-05-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寇准,苏轼,一带,人们,传统,杂烩,红烧肉,黄州,诸葛亮,项羽,元宵,徐州,南蛮,大王,手下,泸水,点心,西湖,馒头,有关,孟获,楚霸王,其中一个,烧杂烩,东坡肉,俘虏,办法,厨子,厨师,太公望

2020-06-11 #故事大全

典故故事有关饮食方面的

典故故事有关饮食方面的

杂烩,月饼,杂碎,人们,葵花,王致和,豆腐,李鸿章,传说,扬州,道菜,五侯,全家福,年间,民间,传统,名厨,回锅肉,御厨,狮子头,美国,唐明皇,娄护,杜甫,秦桧,习俗,节日,八月十五,京都,什锦

2020-09-12 #长篇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寇准,苏轼,一带,人们,传统,杂烩,点心,红烧肉,黄州,诸葛亮,项羽,元宵,徐州,南蛮,大王,手下,泸水,西湖,馒头,有关,孟获,楚霸王,其中一个,烧杂烩,东坡肉,俘虏,办法,厨子,厨师,参考资料

2020-09-01 #故事阅读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寇准,苏轼,一带,人们,传统,杂烩,点心,红烧肉,黄州,诸葛亮,项羽,元宵,徐州,南蛮,大王,手下,泸水,西湖,馒头,有关,孟获,楚霸王,其中一个,烧杂烩,东坡肉,俘虏,办法,厨子,厨师,参考资料

2020-09-0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寇准,苏轼,一带,人们,传统,杂烩,点心,红烧肉,黄州,诸葛亮,项羽,元宵,徐州,南蛮,大王,手下,泸水,西湖,馒头,有关,孟获,楚霸王,其中一个,烧杂烩,东坡肉,俘虏,办法,厨子,厨师,参考资料

2020-08-31 #故事会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有关饮食方面的典故和故事

寇准,苏轼,一带,人们,传统,杂烩,点心,红烧肉,黄州,诸葛亮,项羽,元宵,徐州,南蛮,大王,手下,泸水,西湖,馒头,有关,孟获,楚霸王,其中一个,烧杂烩,东坡肉,俘虏,办法,厨子,厨师,参考资料

2020-08-31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