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战国故事

时间:2020-08-05 05:48:01

相关推荐

战国故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13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500789076/9787500789079 ·条形码:978750078907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本 内容简介 《战国故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本与读者见面的是林汉达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五种美绘本之一,其它四本分别是《春秋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前三种问世已有四十多年,后两种也有三十年了。2002年,曾经出版了新的合卷本。这次以美绘本出版,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部传世名著。除了内容上未作任何修改以外,林先生在语言上的一些独特用法和处理,也都保持原貌,显的是让大家原原本本地领略其特有的风格。不同的是,原来的刘继卣先生等画的黑白插图这回换成了彩色插图,版式上也做了新的设计,作为一次尝试。 编辑推荐 林汉达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言文学家。他编著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历史普及读物中的经典,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战国故事》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美绘本之所以长销四十多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对于向少年儿童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专业书评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把孩子带入历史长廊最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重版了林汉达先生的《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历史知识启蒙读物。这部书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许多成年人的喜爱。许多人是看这部书长大的,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继续看这部书,引起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走进灿烂辉煌的中国历史长廊。现在,每年出版的少儿读物品种数量很多,五光十色,林林总总,但能够流传下来的并不是很多,能够传世的就更少了。面对浩浩书海,家长选择起来颇要费一番功夫。因此,许多家长希望能买到一些经典传世的少儿读物供孩子阅读。这次《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的重版,就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令读者惊喜的是,这部历史知识启蒙的传世经典读物是以全新面貌和读者见面的。浓郁民族风格的精装封面,既突出了历史特色,又体现了传世经典的厚重,放置在书架上,十分醒目。内文不但保持了语言大师林汉达先生文字的原汁原味和刘继卣等名画家一百多幅插图,每章还设计了不同内容的书眉和题花、尾花,真是文图并茂,赏心悦目。淡黄色的轻型纸既能保护小读者的视力,拿起来阅读又很轻松。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内容有800多面的精装珍藏本,定价仅为39元,比起同类书的价格要低许多。中华民族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把光辉的历史传统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特别是教育少年儿童,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历史,是一个光荣的任务。但是历史典籍浩如烟海,不可能人人都去读二十五史和《资治通鉴》,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集》,用历史故事的形式,写出了一部通俗而简明的历史。只用了四十多万字,122个故事,就基本完整地勾勒出来从春秋战国到三国时期共一千多年的历史。 林汉达先生在书中,对历史资料作了认真的精选,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千金一笑》,战国时期的七雄并立,秦始皇统一中国,一直到三国纷争,最后西晋统一中国,选取了各个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写成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反映了最重要的历史活动和重大转折,也写出了最重要的历史人物。所有这些故事,都有可靠的资料来源,体现了林先生严谨的治史态度。有些流传很广泛的传说,例如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借东风,虽然绘声绘色,却没有可靠的根据,林汉达先生都没有采用。林先生使用的素材,选自《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资料,许多情节都有出处,严肃而又准确,尊重历史,客观叙述。这是本书的一个特色。 在历史故事里面,扬其精华,剔除糟粕,是林汉达先生的又一个特色。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著作中,既有精华,也有大汉族主义的表现,有对封建制度的赞扬歌颂,有对劳动人民的轻蔑,这些是必须剔除的糟粕。林汉达先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统帅史料,在这方面做了认真细致的工作,是值得称道的。例如在写三国故事的时候,没有像《三国演义》那样把诸葛亮神化,也没有把曹操妖魔化。在写到各少数民族的时候,十分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历史故事既是历史,又必须是故事,是文学。《兄弟相残》的故事写的是郑庄公和弟弟太叔段争夺王位,在《春秋》里面只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九个字的记载,在《左传》里面也只有三百字,林汉达先生把这段故事展开,写成三千多字的完整故事。《一鼓作气》写的是曹刿问战的故事,在《春秋》中只有“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十一个字,《左传》只有五百余字,林汉达先生把这一段写成两千多字的故事。这些历史素材经过林汉达先生的加工,交待了人物的关系,写出了事情的来由发展,有头有尾,曲折叠宕,有声有色,生动活泼。林先生在写故事的时候,既注意了每个故事的完整,又在大故事里面套着小故事,这个故事还连着下一个故事,互相呼应,彼此关联,连缀起来,形成了连绵不断的脉络,成了一部中国古代的简史。 林汉达先生在写作的时候,作了必要的情节的虚构,如一些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例如在《孙膑下山》中对孙膑装疯的描写,在《四面楚歌》的故事里,对处于逆境的项羽、虞姬,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对话感情强烈,都有很强的感染力。 在虚构的时候,林先生注意了合理性,做到有根有据,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符合当时的环境。同是《千金一笑》的故事,林汉达先生没有像《东周列国志》那样用很大篇幅描写后妃争风吃醋,而是侧重于交代历史过程。比较起来,有些作者写的历史故事,只是把史籍译成了白话文,十分拘泥死板。还有一些历史文学作品,虚构起来漫无边际,过度夸张,或者流于俚俗。而林先生的历史故事,既有文采,又注意了可信和准确。 林汉达先生是浙江人,但是他在书中的语言却是标准的北京话,朴素而流畅,通卷不用艰深的名词术语,做到了口语化。特别是对于广大少年儿童读者,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娓娓道来,让人倍感亲切。我很赞成叶至善先生在序言中的评价:林先生的这本书“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姜昆阳 目录 三家分晋 用人不疑 河伯娶妇 起死回生 不受蒙蔽 商鞅变法 孙膑下山 马陵道上 悬梁刺股 攻守同盟 合纵抗秦 连横亲秦 胡服骑射 屈原投江 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 火牛陷阵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远交近攻 赠送绨袍 坑杀赵卒 毛遂自荐 盗符救赵 图穷匕见 统一中原…… 序言 告诉读者雪岗 这次与读者见面的是林汉达先生所著《中国历史故事集》的五种美绘本,《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前三种问世已有四十多年,后两种也有三十年了。2002年,曾经出版了新的合卷本。这次以美绘本出版,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方便地阅读这部传世名著。除了内容上未作任何修改以外,林先生在语言上的一些独特用法和处理,也都保持原貌,为的是让大家原原本本地领略其特有的风格。不同的是,原来的刘继卣先生等画的黑白插图这回换成了彩色插图,版式上也做了新的设计,作为一次尝试。时光匆匆,逝者如水。当年,我编辑这套书的情景历历在目,然而当回首一顾的时候,竟不觉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只能靠回忆来与今天的读者交谈了。 林先生写的这部历史故事书,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获得了几代人的好评。我在1978年担任本书责编以后,陆续收到几百封读者来信,老老少少、各行各业的读者都表示对这部书的喜爱。近年来,虽然市场上新的历史读物层出不穷,但是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仍然留在人们视线和记忆中。有些读者认为,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历史故事书,当年自己看这部书长大,现在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继续看这部书。我想,凡是读过此书的人都不会对这种说法感到惊奇。中国历史悠久又深厚,那么多人物、事件,写起来是个难事。林汉达先生用丝线串珠的办法,把人事历程连接起来,既重点突出又不使中断,上勾下连,大故事套着小故事,浑然成一体。还有那带“北京味”的语言,讲起来如道家常,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引人入胜,便是这套书的必然结果。读者们大都以为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实际上林先生是满嘴浙江话的南方人。他高超的组织艺术和语言技巧,完全是出于他对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对祖国语言的精确把握。可以说,没有真功夫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没有踏实心态,像现在有些作者那样浮躁和粗糙,也是绝对不会精耕细作的。这套书所以长销四十多年不衰,在于它不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还是一部优秀的语文读物,对于向少年儿童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作用。 很可惜,林汉达先生在“文革”中的1972年去世,他为少年朋友“一个朝代写一本”的夙愿没有实现。我在1978年接手编辑后,修订再版《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新编了已写完而未出版的《东汉故事》,又根据林先生50万字遗稿《三国故事新编》缩写改编成《三国故事》。至此算是把林先生已写到的内容编完出版了。在这项工作中,林夫人谢立林老人,林先生的儿子林文虎和夫人谢文漪,曾任林先生秘书的贾援先生,都给予了我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应该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很多读者对这套书未能完成感到惋惜,在来信中希望续写续编下去,“毛遂自荐”者也有数位。当年我本想物色合适人选与我共同完成这件事,却因工作变动而中止。好在历史是常存的,历史读物是长青的。在退出编辑日常事务之后,有了自己支配的时间,我想今后的机会会有,希望也不至于落空。让我们在希望中共勉。 2008年1月 文摘 战国故事

发布时间: 2010 04 24 06:27:09 作者: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战国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春秋战国故事 春秋战国历史

春秋战国故事 春秋战国历史

镐京,国都,首都,历史,东迁,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雒邑,河南省洛阳市,周王朝,春秋战国时期

2010-03-14

春秋战国故事 春秋战国历史

春秋战国故事 春秋战国历史

镐京,国都,首都,历史,东迁,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雒邑,河南省洛阳市,周王朝,春秋战国时期

2010-08-19

战国故事 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

战国故事 战国初年的第一强国

西门豹,巫婆,河伯,魏国,魏文侯,漳河,豪绅,仪式,卫兵,姑娘,娶媳妇,吴起,地方,太守,女弟子,河水,百姓,秦国,老百姓,边防,送亲,有才,李悝,魏文,老巫婆,丢到,人民,农民,媳妇,引水渠

2014-06-09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秦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秦国

秦国,大秦,故事,中国历史,战国人物,秦孝公,秦王嬴政,战国七雄,诸侯,秦将王,一统,秦军,代君,秦国君,秦襄公,秦穆公,秦惠文王,国建立,是一位,咸阳,形式,时期,楚国,燕国,附庸国,魏国,商鞅,王翦,秦一统,秦侯

2020-09-04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秦国

中国历史之战国人物故事——战国七雄秦国

秦国,大秦,故事,中国历史,战国人物,秦孝公,秦王嬴政,战国七雄,诸侯,秦将王,一统,秦军,代君,秦国君,秦襄公,秦穆公,秦惠文王,国建立,是一位,咸阳,形式,时期,楚国,燕国,附庸国,魏国,商鞅,王翦,秦一统,秦侯

2020-09-04